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演示文稿课件-页 (一)
合集下载
信用管理(PPT95页)

销售
(xiāoshòu)
订单(dìnɡ dān)、发货
部门 考虑客户风险
财务部门
记帐、结算
销售额下降
拖欠仍会 大量发生
流动资金紧张
弊端:1、业务人员无力控制客户风险,仍会发生大量拖欠。 2、业务人员担心客户风险,过份谨慎,销售额下降。
3、业务人员与客户勾结,给公司造成损失。
第十一页,共94页。
管理(guǎnlǐ)误区之三
• 企业内部资金和项目审批不科 学,领导主观盲目决策;
缺少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 的方法;
没有正确地选择结算方式和结 算条件;
对应收帐款监控不严;
对拖欠帐款缺少有效的追讨 (zhuī tǎo)手段;
对内缺少科学的信用 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
对客户缺少科学的信用政 策和规范的业务管理流程
第五页,共94页。
10万
D:立即催收、
发催讨函
C:上门催讨
金额 (jīn é)
C
A
B
D
60天 帐龄
第二十八页,共94页。
DSO——销售(xiāoshòu)变现天数
6月30日 总应收帐款 3500000元
倒
6月的销售额 1400000 30天
推
5月的销售额 1600000 31天
法
4月的销售额 500000 10天
DSO为 71天
销售与回款两难问题的症结(zhēng jié) 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上的误区
第八页,共94页。
销售(xiāoshòu)与回款两难问题的症结
•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一方面通过信用交易(赊销) 以争取客户(kèhù)扩大销售,另一方面巨大的信用风险 使企业陷入货款被拖欠、经营亏损的困境中。
《商业银行管理》课件

1 货币中介
商业银行作为经济中的 货币中介机构,促进了 货币在经济体系中的流 通。
2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承担风险,通 过风险管理措施降低金 融风险。
3 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通过放贷活动, 创造了信用和资金供应。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董事会
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银 行的发展策略和决策。
行长
负责全面管理银行的日常运 营和业务发展。
严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
措施。
3
风险识别
商业银行需要识别各种风险,包括信 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需要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策 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数字银行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银行成 为商业银行的一大发展趋势, 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的普及和便利性正在 改变人们的支付方式,商业银 行需要适应这一趋势。
各部门
包括风险管理、业务部门等, 协同工作以实现银行的目标。
商业银行的职能和重要性
资金存储与支付
商业银行接受公众存款,提供支付和结算服务。
贷款与融资
商业银行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贷款和融资服务,促进经济发展。
外汇交易
商业银行提供外汇兑换和外汇交易服务,促进国际贸易。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1
风险评估
2
商业银行需要评估风险的潜在影响和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为商业银 行提供更安全、高效的交易和 结算方组成部分。 • 商业银行具有货币中介、风险管理和信用创造等特点。 •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董事会、行长和各部门。 • 商业银行的职能包括资金存储与支付、贷款与融资、外汇交易等。 • 商业银行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 数字银行、移动支付和区块链技术是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信用管理框架图

信用管理基本框架(表一)
企业信用管理采取“三加三”管理模式,即:企业将交易分成签约、履行、收款三个级段,同时根据三项基本管理原则,针对各个阶段的不同工作特性,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和处置信用风险。
签约阶段
履行阶段
收款阶段
信用评价 1、资质审查
各 阶 段 基 本 工 作
2、信用调查 3、信用评估 授信审批 1、授信决策 2、授信条件(额度、期限等) 3、授信保障(担保、保险等) 合同保障 1、合同条件 2、合同条款 3、签章效力
逾期处理 1、内部审核 2、风险调查 3、风险评价
证据补救 1、对帐单 2、欠款确认/还款承诺/情况说明 3、公证证明
风险处置 1、信用法律部门介入 2、外部专业机构介入 3、诉讼/仲裁
三
个
管
理 阶
洽商
段
三 项 基 本 原 则
预防 签约阶段
签约
控制 履行阶段
信用交易全程
交付
实时监控风险,全程信用评价 全面保障证据,及时处置险情 信用机构主导,部门协作配合
信用档案 1、重点走访
2、定期更新
3、每年年检
变更审查 1、主体变更 2、客体变更 3、条件变更
证据保障 1、发运通知 2、货物交验 3、信息反馈
履约监控 1、信息收集 2、险情申报 3、风险预警
信用调整 1、增加信用额度 2、减少信用额度 3、撤销信用
付款提醒 1、付款提示 2、到期通知 3、逾期督促Βιβλιοθήκη 处置 收款阶段付款
项 基 本 原 则
企业信用管理采取“三加三”管理模式,即:企业将交易分成签约、履行、收款三个级段,同时根据三项基本管理原则,针对各个阶段的不同工作特性,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和处置信用风险。
签约阶段
履行阶段
收款阶段
信用评价 1、资质审查
各 阶 段 基 本 工 作
2、信用调查 3、信用评估 授信审批 1、授信决策 2、授信条件(额度、期限等) 3、授信保障(担保、保险等) 合同保障 1、合同条件 2、合同条款 3、签章效力
逾期处理 1、内部审核 2、风险调查 3、风险评价
证据补救 1、对帐单 2、欠款确认/还款承诺/情况说明 3、公证证明
风险处置 1、信用法律部门介入 2、外部专业机构介入 3、诉讼/仲裁
三
个
管
理 阶
洽商
段
三 项 基 本 原 则
预防 签约阶段
签约
控制 履行阶段
信用交易全程
交付
实时监控风险,全程信用评价 全面保障证据,及时处置险情 信用机构主导,部门协作配合
信用档案 1、重点走访
2、定期更新
3、每年年检
变更审查 1、主体变更 2、客体变更 3、条件变更
证据保障 1、发运通知 2、货物交验 3、信息反馈
履约监控 1、信息收集 2、险情申报 3、风险预警
信用调整 1、增加信用额度 2、减少信用额度 3、撤销信用
付款提醒 1、付款提示 2、到期通知 3、逾期督促Βιβλιοθήκη 处置 收款阶段付款
项 基 本 原 则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PPT168)(1)

市场份额较大的银行一般倾向于依靠负债管理。 大银行必要时可以通过货币市场大规模地筹资, 因而它总是尽可能少地持有流动性较高但收益 率较低的资产。对负债进行管理主要包括扩大 融资渠道、促进融资渠道多样化以及确定各融 资渠道的具体融资规模等。。
除了技术层面上的管理,国外的商业银行都十 分重视客户忠诚度的培养,培养对于本银行有 强烈认同感的稳定客户群对于减少由于客户流
(二)信贷风险的管理
指商业银行运用系统和科学的方法,对信贷管 理活动中的各种贷款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 析,并在此基础上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保证 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控制信贷风险是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和目的。 控制信贷风险就是选择风险管理的各种工具并 进行最优组合,以便有效地处置各种风险。在 信贷管理中,控制信贷风险的对策主要分为两 大类:即风险控制对策和风险财务处理对策。
( 4 )银行业内的竞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某家银行推出了新的存款业务配合以其他的 个人理财产品吸引了大量客户转移资金。
在国外,许多银行都有一定数量的核心存款 (即银行的忠诚客户所提供的相对稳定的存款) 在一般情况下,各银行的营业部经理可以预测 到每个营业日的存款净流失额的概率分布。。
在美国,总的情况是:拥有核心存款和少部分 购入资金的大多数美国银行,其存款都相对比 较稳定,特别是当期存款有联邦保险时,存款 意外流失机会不大。
(2)与特约商户或取现网点的不法分子相勾 结,通过更改挂失的卡号或过期卡的有效期, 骗取货物或现金。
第一部分: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第一部分: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12 学时) 第二部分:信用政策与市场策略( 30 学 时)
第三部分:信用管理工具( 9 学时)
主要参考书籍:
1 、《信用政策与市场策略》,石晓军、陈殿 左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第一版。 2 、《金融机构信用管理》,赵晓菊、柳永明 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第一版。 3 、《突破信用危机》,谢旭主编,中国对外 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3 年 3 月第一版。
除了技术层面上的管理,国外的商业银行都十 分重视客户忠诚度的培养,培养对于本银行有 强烈认同感的稳定客户群对于减少由于客户流
(二)信贷风险的管理
指商业银行运用系统和科学的方法,对信贷管 理活动中的各种贷款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 析,并在此基础上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保证 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控制信贷风险是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和目的。 控制信贷风险就是选择风险管理的各种工具并 进行最优组合,以便有效地处置各种风险。在 信贷管理中,控制信贷风险的对策主要分为两 大类:即风险控制对策和风险财务处理对策。
( 4 )银行业内的竞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某家银行推出了新的存款业务配合以其他的 个人理财产品吸引了大量客户转移资金。
在国外,许多银行都有一定数量的核心存款 (即银行的忠诚客户所提供的相对稳定的存款) 在一般情况下,各银行的营业部经理可以预测 到每个营业日的存款净流失额的概率分布。。
在美国,总的情况是:拥有核心存款和少部分 购入资金的大多数美国银行,其存款都相对比 较稳定,特别是当期存款有联邦保险时,存款 意外流失机会不大。
(2)与特约商户或取现网点的不法分子相勾 结,通过更改挂失的卡号或过期卡的有效期, 骗取货物或现金。
第一部分: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第一部分: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12 学时) 第二部分:信用政策与市场策略( 30 学 时)
第三部分:信用管理工具( 9 学时)
主要参考书籍:
1 、《信用政策与市场策略》,石晓军、陈殿 左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第一版。 2 、《金融机构信用管理》,赵晓菊、柳永明 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第一版。 3 、《突破信用危机》,谢旭主编,中国对外 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3 年 3 月第一版。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主要内容共65页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主要内容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课件

信用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01
目标
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确保 信贷资产的安全和流动性。
全面性、独立性、审慎性和适时 调整原则。
02
原则
信用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01
早期阶段
以人情和经验为主,缺乏科学 评估。
02
中期阶段
引入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信用 评估模型。
03
当前阶段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信 用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全面风
•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概述 •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 •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框架 •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前沿问题与挑战 • 案例分析来自信用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01
信用管理
02
重要性
商业银行对客户信用的评估、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过程。
信用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降低信贷风险, 保障资产质量,提高经营效益。
中国实践
中国在信用管理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信用管理体 系,推动征信行业的健康发展。
某商业银行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案例
总结词
体系完善、风险控制
VS
详细描述
该商业银行在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做得 非常完善,从客户评级、授信审批、风险 监控到不良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都形成了 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通过严格的风险 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提高了 资产质量。
某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信用风险化解案例
总结词
创新模式、化解风险
详细描述
面对小额贷款行业普遍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 该地区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和风 险管理手段,成功化解了潜在的信用风险。 该公司采取了如联保贷款、抵押贷款等多种 风险控制措施,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 术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有效降低了坏账率 和信贷损失。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讲座精ppt课件

一、风险的概念以及对风险的认识
(二)“风险”及其相关概念
★ 不同的行业对风险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 在金融业中,通常采用下面两种定义: ——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 ——风险是结果对期望的偏离
精选编辑ppt
5
第一部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风险和机会:结果与期望的偏离并不一定意 味着损失
精选编辑ppt
18
第二部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
1.主要特点
(1)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模式(top down approach)。 (2)全面的风险管理——即在统一的风险偏好和政策 导向下,对各业务条线(business line)以及银行整 体层面(enterprise-wide)的各类风险进行通盘管理 和统筹安排。
二、信用风险的概念 (一)信用风险的概念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约,或 者其履约能力发生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按照巴塞
尔协议等权威文献定义,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借款人 或交易对手不能承担根据事先约定条款的偿还责任时 的一种不确定性。)
Hale Waihona Puke 精选编辑ppt10
第一部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精选编辑ppt
16
第二部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管理实践
一、国际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
精选编辑ppt
17
第二部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
一、国际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 (一)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Organization Framework)是实现企 业战略的载体。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组 织架构设计,均鲜明地体现其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导 向,以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
(二)“风险”及其相关概念
★ 不同的行业对风险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 在金融业中,通常采用下面两种定义: ——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 ——风险是结果对期望的偏离
精选编辑ppt
5
第一部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风险和机会:结果与期望的偏离并不一定意 味着损失
精选编辑ppt
18
第二部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
1.主要特点
(1)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模式(top down approach)。 (2)全面的风险管理——即在统一的风险偏好和政策 导向下,对各业务条线(business line)以及银行整 体层面(enterprise-wide)的各类风险进行通盘管理 和统筹安排。
二、信用风险的概念 (一)信用风险的概念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约,或 者其履约能力发生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按照巴塞
尔协议等权威文献定义,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借款人 或交易对手不能承担根据事先约定条款的偿还责任时 的一种不确定性。)
Hale Waihona Puke 精选编辑ppt10
第一部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精选编辑ppt
16
第二部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管理实践
一、国际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
精选编辑ppt
17
第二部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
一、国际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 (一)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Organization Framework)是实现企 业战略的载体。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组 织架构设计,均鲜明地体现其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导 向,以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
第6章_银行信用管理(1)

行良好的同业品质效应和公众形象;
3、通过对其资本信用业务的经营,
建立一套有效的资本金补充机制, 既控制其资产信用业务扩张而带来 的风险,预防银行信用经营的非预 期损失,又保证合理的资本盈利水 平,确保银行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对 银行体系的信心;
4、通过对其表外信用业务的经营,一 方面进行业务创新将表内风险转移到表 外(如互换业务),规避风险,另一方面 扩大收入来源,提高盈利能力。
16
银行信用管理架构
A
客户经理部
B
信用风险管理部
四、银行信
用管理体系
D
C
稽核部
贷审会
2021/1/27
17
银行信用管理内部机构
风险管理 委员会
风险管理部
一般在银行董事会下设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一 名副总裁直接领导风险 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 委员会的成员一般都由 风险管理的高级管理人 员组成。其主要的职能 是对全行的风险管理信 息进行交流,讨论风险 管理政策并做出相应的 决策或建议,有的委员 会还有审批职能。
狭义信用风险
(一)银行信用风险概念
广义信用风险
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 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 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 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 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 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 离的可能性。
由于各不确定因素对银 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 金融机构经营的的实际 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 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 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 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 益的一种可能性。
备用信用证的实质是一 种银行担保,保证了备 用信用证持有人对第三 方依据合同所做的承诺。 银行以自己的信用为其 客户提供担保,获取手 续费收入。备用信用证 只有在银行的客户不能 履约时,银行才需要承 担付款义务
3、通过对其资本信用业务的经营,
建立一套有效的资本金补充机制, 既控制其资产信用业务扩张而带来 的风险,预防银行信用经营的非预 期损失,又保证合理的资本盈利水 平,确保银行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对 银行体系的信心;
4、通过对其表外信用业务的经营,一 方面进行业务创新将表内风险转移到表 外(如互换业务),规避风险,另一方面 扩大收入来源,提高盈利能力。
16
银行信用管理架构
A
客户经理部
B
信用风险管理部
四、银行信
用管理体系
D
C
稽核部
贷审会
2021/1/27
17
银行信用管理内部机构
风险管理 委员会
风险管理部
一般在银行董事会下设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一 名副总裁直接领导风险 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 委员会的成员一般都由 风险管理的高级管理人 员组成。其主要的职能 是对全行的风险管理信 息进行交流,讨论风险 管理政策并做出相应的 决策或建议,有的委员 会还有审批职能。
狭义信用风险
(一)银行信用风险概念
广义信用风险
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 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 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 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 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 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 离的可能性。
由于各不确定因素对银 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 金融机构经营的的实际 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 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 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 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 益的一种可能性。
备用信用证的实质是一 种银行担保,保证了备 用信用证持有人对第三 方依据合同所做的承诺。 银行以自己的信用为其 客户提供担保,获取手 续费收入。备用信用证 只有在银行的客户不能 履约时,银行才需要承 担付款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演示文
稿课件-页 (一)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贷款、信用卡、担保等
金融服务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状况、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信用
额度和担保条件,制定授信政策,加强控制措施,提高追偿能力的一
系列管理活动。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如下:
一、客户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以客户管理为基础,涵盖了客户背景、财务状况、
信用历史、外部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和管理。
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客
户分类和分级标准,建立客户档案,实时监控客户情况,对高风险客
户采取特别措施。
二、信用评估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核心是信用评估,包括客户信用评估和项目信用
评估。
客户信用评估是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授信额度和
利率;项目信用评估是针对贷款、担保等单一项目进行评估,制定措
施降低风险。
三、授信政策
商业银行要制定授信政策,包括授信审批流程、授信条件、授信额度、授信期限、贷款利率等。
同时,商业银行需要从行业、地区等方面考虑,制定特殊授信政策,支持某些重点产业和地区的发展。
四、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重点是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需要及时掌握客户的信用风险情况,采取措施减少风险。
风险管控措施包括信贷定价、风险保证金、风险转移等。
五、追偿管理
商业银行需要制定追偿流程和标准,建立追偿组织,加强对逾期借款人的管理。
追偿管理是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必要环节,能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是保证商业银行稳健运营的重要保证。
银行需要严格实施客户管理、信用评估、授信政策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同时注重追偿和风险转移等细节环节的管理。
达到优化信用风险管理的目的,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