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术中颞肌的处理
颞肌下和颞肌外两种颅骨修补术式的临床疗效对比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subtemporal and outside temporal titanium mesh repair.M ethods 30
cases with skull defect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09 to Febr u ary 2013 were assigned into outside temporal muscle repair
目前 ,颅骨缺损 为神经外 科最 常见 的术 后遗 留问题 ,而 临床主要以颞肌下和颞肌外 两种 钛 网修 补方法修 补颅 骨缺 损。钛网作为最常用 的颅骨修 补材料 ,其不 但具 有 比重 小 , 强度大 、耐腐蚀 、易塑形 特点 ,且有 固定较容 易 ,影像成 像佳 等诸多优点 ,还 可与 数字 化多 点成 型技 术相 结合 。本次 研究我 院对 30例颅骨缺损患者患者分别采用颞肌外及颞肌 下钛 网修补术 ,分析对 比采 用两种 方法修 补后 的临床疗 效 。 现 报 道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 2009年 2月 — 2013年 2月 我 院 收 治 的颅骨缺损 患者共 30例 ,按不 同手术 方法分 为颞 肌外修补 组 15例 和颞 肌下修补组 15例 ,颞肌外修补组男 7例 ,女性 8 例 ,年龄 18—66岁 ,平 均年龄 (43-4-2.2)岁 ;颅骨缺损 原 因: 脑外 伤 6例 ,高血压脑 出血 3例 ,脑瘤切除术后 5例 ;缺损 部 位 :额颞顶部 8例 ,颞顶部 5例 ,顶枕部 2例 ;缺损 面积 为 (5 ~ 11)cm×(7~16)cm。颞 肌下 修补组男 9例 ,女性 6例 ,年 龄 19~64岁 ,平 均 年 龄 (42±2.2)岁 ;颅 骨 缺 损 原 因 :脑 外
颞肌部分切除在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颞肌部分切除在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作者:彭建民等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12期[摘要] 目的探讨颞肌部分切除在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颞肌部分切除联合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采用Jennett和Bondy预后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颞肌部分切除联合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后预后情况较好,并发症较少。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颞肌厚度为(0.08±0.02) c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0.64) 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颞肌部分切除联合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颞肌部分切除;去骨瓣减压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037-03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较为常见,其中额颞顶部颅脑损伤所占的比例较大,额颞顶部颅脑损伤具有发病率高、损伤重、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点。
传统治疗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主要采用局部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其颅内降压效果不理想,且术后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
本院近年来采用颞肌部分切除联合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额颞顶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头部CT检查确诊。
颞肌部分切除联合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

级为治愈 , 4 ~ 5级 为 致 残 。 1 . 4 统 计 学 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采 用 S P S S 1 8 . 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 计 量 资 料 以均 值 土 标 准 差 表 示 , 采用 t 检验 , 计 数 资 料 采 用 y 。检 验 , P< 0 . 0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3万 U) , 夹闭引流管 2 ~3 h后 开 放 、 持续引 流 , 冲洗 1 ~2 次/ d , 并 注入 尿 激 酶 1万 ~ 3万 U。 待 血 肿 基 本 清 除 后 复 查 头颅 C T, 依据引流 情况 择期 拔 去引 流管 , 导 管 留置 2 4 ~7 2
h。
肿, 故 及 时 清 除血 肿 不 仅 可 逆 转 以 上 反 应 , 而 且 还 可 改 善 患 者神 经功能 ; 血 肿清 除最佳 时 间 可分成 超 早 期 ( 7 h ) 、 早 期 ( 2 4 h ) 及急性期 ( 7 2 h ) 。脑 出血 患 者 2 4 h内 有 再 出血 风 险 ,
2 结 果
治 疗 后 随访 6个 月 , 近 期 疗 效 对 照 组 优 8例 , 良1 O例 , 中l 4例 , 差 2 例, 死 亡 4例 , 优 良率 4 7 . 4 ; 研究组优 1 3例 , 良1 8例 , 中7 例, 差 1例 , 死 亡 1例 , 优 良率 7 7 . 5 ; 观 察 组 优 良率 优 于对 照 组 , 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远 期 疗 效 对 照 组 治愈 l 3 例( 3 4 . 2 ) , 致残 1 6例 , 死 亡 9例 ; 研 究 组 治愈 2 6例 ( 6 5 . 0 ) , 致 残 9例 , 死 亡 5例 ; 研 究 组 治 愈 率 优 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O . 0 5 ) 。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颞肌筋膜网格化处理的临床应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年11月第22卷第11期Chin J Clin Neurosurg,November2017,Vol.22,No.11●经验介绍●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颞肌筋膜网格化处理的临床应用柯于勇刘军吴乔士曹达彬段恒毛石涛田义应【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管瓣减压术中颞肌筋膜网格化处理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去骨板减压术治疗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术中对颞肌筋膜网格化处理并重建。
结果术后死亡2例(5.0%);存活38例中,术后出现颞肌萎缩2例,颞前区瘪陷1例,咀嚼无力2例。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对颞肌筋膜的网格化处理能够减少颞肌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颞肌筋膜;网格化处理;去骨瓣减压术【文章编号】1009-153X(2017)11-0781-02【文献标志码】B【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1.1+5;R651.1+1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术式[1,2]。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再行颞肌筋膜网格化处理并作切缘对合缝合修复重建,取得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8~68岁,平均44岁。
头颅CT示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24例,脑内血肿并脑挫裂伤16例;出血量为30~95 ml,平均70ml。
术前GCS评分3~5分17例,6~8分23例。
6h内手术32例,>6h手术8例。
1.2手术方法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根据血肿部位适当调整皮瓣大小[3]。
常规将皮瓣和颞肌瓣分开游离,分别向额前和颞侧掀翻(图1A)。
减压骨窗范围前达额骨颧后部,下界至颅底平颧弓及岩骨上缘,后至顶结节,上界达额顶部,向内咬除蝶骨嵴中外部分1/3~1/2。
暴露颅中窝底及部分颅前窝底,在骨窗边缘悬吊硬脑膜。
先在血肿所在部位中心将硬脑膜作一小切口,使积血或碎裂的脑组织适当流出,以降低颅内压,至减压窗满意后再沿骨窗边缘“H”型剪开硬脑膜,继续清除血肿,处理脑挫伤灶,并仔细止血,常规放置引流管。
三维钛网带颞肌蒂镶嵌法修补大骨瓣减压术后额颞顶部颅骨缺损

P r a e J Me d& P h a r m. V o l 3 1 , 2 0 1 4 - 0 3 N o . 0 3
[ 1 ]黎
・ 2 1 9・
3 . 4 术 后 早 期 功 能 锻 炼 手 术 后 早 期 功 能 锻 炼 是 烧 伤后 功
[ 4 ]李学拥 , 李 望舟 , 李跃 军 , 等 .封 闭 负压 引 流 对 猪 爆 炸 伤 创 面 毛
细 血 管 新 生 的影 响 [ J ] .中华 烧 伤 杂 志 , 2 0 0 7, 2 3 ( 4 ) : 2 9 2 — 2 9 5 .
[ 5 ]赵耀华 , 魏莹, 邓海涛 , 等 .负 压 封 闭 引 流 技 术 治 疗 手 部 热 压 伤 疗效评价 [ J ] .中华 烧 伤 杂 志 , 2 0 1 1 , 2 7 ( 4 ) : 2 7 4 — 2 7 6 .
赵 东宁, 侯玉武, 张功义 , 张 龙
[ 关键词] 颅骨缺损 ; 带颞肌蒂镶嵌法 ; 颅骨成形术 ; 三 维 肽 网 [ 中 图分 类号 ] R 6 5 1 . 1 [ 文献标识码] B 大 于 原 手 术 切 口则 可 以沿 颅 骨 缺 损 边 缘 切 开 头 皮 , 因瘢 痕 组
如不注意 可导致肌 腱粘连 , 关节强 直 , 甚 至 出 现 手 部 硬 性 水
『 2 ]李云霞 , 姜 盂 臣, 于
燕, 等 .手 深 度 烧 伤 早 期 功 能 治 疗 的 临 床
研究 [ J ] .武 警 医学 院 学 报 , 2 0 0 8 , 1 7 ( 6 ) : 5 1 4 — 5 1 5 .
[ 6 ]D e l i s a J A .南 登 岜 , 郭 正 成 译 .康 复 医学 一 理 论与实践 [ M] .第
去大骨瓣减压术加颞肌贴敷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

本组 3 7例 中男 2 6例 , 1 例 , 龄 1 女 1 年 8岁 ~
8 0岁 , 均 (443 2 岁 ; 梗死 发生 至手 术 时 间 9 平 5 .) 脑 -
d~1 d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 1 例 , 血脂病史 1 ; 1 高 者4 , 例 糖尿病病史者 8 , 例 颅脑外伤 1 例。 4 1 2 临床 表现 .
3 讨 论
一
用溶栓 、 钙离子拮抗剂 、 扩张血管 、 脱水剂 、 神经营 养药物等治疗 。经上述治疗病情加重 、 意识障碍程 度加深、 出现瞳孔不等大、 生命体征紊乱等脑疝表
现 ;T示病 灶侧 脑 组 织 肿 胀 、 底 池 受 压 、 沟 消 C 基 脑
去大骨瓣减压加颞肌帖敷术 、 枕部去骨瓣减压术进 行手 术治 疗 , 取得满 意疗 效 , 现报 告如 下 。
人 院时有 不 同 程 度 偏 瘫 2 7例 , 晕 、 吐 者 眩 呕 1例, 1 失语 1 , 4例 癫痫 6 ; C 评 分 l 分 ~l 例 GS 3 5 分 6 , 例 9分 ~1 2分 1 , 5例 3分 ~8分 1 6例 ;9例 1 出现 瞳孔散 大 、 脑疝形 成 。 13 影像 学检 查 . 人 院时均行 头 颅 C T或 MR 检 查证 实 为 大 面 I
1 4 治 疗方 法 .
全组病例复查 C M I梗死灶完全消失者 1 T、 R , 1 例 ,6例局部梗死灶 明显缩小 ,0 1 1 例局 部模糊效 应。昏迷的 3 例病人 中有 2 例清醒 ,7 1 2 2 例偏瘫 及偏身感觉障碍病人 中 1 例 肌力 恢复正常 , 8 6例 肌力 3 ~ 级, 例无 明显恢复 ; 例术后第 3d 级 4 3 1 死亡 。经半年至一年随访 , 所有病人 均经 随访 , 根 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o ) G s, 结果良好 2 例(2 %) 3 6. , 2
颞肌处理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颞肌处理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颞肌处理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术前
术中
术后
颞肌处理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 用
颞肌处理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 1、技术原理: •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全麻插管麻醉下进行,均采用逆行分离颞肌 的方法完全分离颞肌至颅骨缺损处,其中颞底部须紧帖颞骨在骨膜下 向上分离至颅骨缺损处,完全暴露颅骨缺损区。注意分离过程中不能 分破硬脑膜。肌肉缝合时维持一定张力,颅骨修补固定后,颞肌颞侧 用七号丝线缝合,尽可能对位缝合,上缘用丝线可固定于颅骨修补材 料上(或帽状腱膜),但要有一定张力。患者咀嚼时或咬合时不致疼 痛或无力。 • 逆行分离颞肌,即从原颞部切口止点处向上剥离颞肌,其目的是以最 小肌纤维损伤,尽可能保护颞肌的完整性,避免颞肌分离时颞肌过薄 ,硬膜脑处保留过厚。或顺行分离时肌纤维切断过多,使颞肌保留得 不完整,分离时并应注意硬脑膜不应分破。颞肌原位复位,保持肌肉 适度的张力是防治颞肌萎缩和挛缩的一个关键步骤。
颞肌处理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 2、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及其与现有同 类技术的比较: • 安全性:本技术安全性高,病人的头颅外形得到 了很好地修复,有效预防术后有关颞肌方面的并 发症; • 与同类技术比较:原来修补颅骨时,术中不处理 或将颞肌与头皮贴萎缩、张口受限 等不良并发症,和外观受影响,病人接受困难。
颞肌处理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 1、开展该项技术的必要性:
• 此项技术要求手术的难度不高,一般住院 医师都能够完成,手术中不需要打开硬膜 ,完全游离颞肌,对脑组织及脑功能不影 响,同时有效的保护了脑组织,减少了并 发症的发生。
颞肌处理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 适应症:凡需颅骨修补手术的患者均适用本方法; • 禁忌症:1.严重颅脑损伤尚未康复者,颅压没有恢复正常 者。 • 2.反复癫痫发作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者。 • 3.局部感染,软组织条件较差者。 . 4.颞肌术前已切除,或已挛缩者 • 并发症:颞肌、颞前区塌陷、咀嚼咬合时颞部疼痛、颞肌 挛缩、张口受限、外观影响等 • 预防措施:术中保持颞肌形态的完整性(其血液供应、神 经支配、完整的肌纤维以及适度的肌张力);术中不要分 破硬脑膜,颞肌原位复位,保持肌肉适度的张力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颞肌下与颞肌外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比较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颞肌下与颞肌外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比较李汉城;杨克;吴植念;谢乐辉【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8(013)011【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应用数字成型三维钛网进行颞肌下与颞肌外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2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额颞顶区颅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颞肌外组与颞肌下组,每组31例.颞肌下组采取颞肌下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颞肌外组采取颞肌外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颞肌外组的手术时间为(2.67±0.59)h,与颞肌下组的手术时间(2.89±0.47)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下组皮下积液、咀嚼受限发生率分别为6.45%、0,均低于颞肌外组的25.81%、16.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脑膜或脑损伤、脑内血肿、癫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应用颞肌下颅骨修补术的应用效果显著,且该手术方法与生理解剖结构的复位较为接近,并且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手术治疗时间较短,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与继发性损伤的减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将其推广与应用.【总页数】3页(P17-19)【作者】李汉城;杨克;吴植念;谢乐辉【作者单位】522000 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22000 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22000 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22000 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颞肌外和颞肌下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J], 曾杰;孔德斌;李建华;于力;蔡云鹏2.颞肌下和颞肌外两种颅骨修补术式的临床疗效对比 [J], 王辉;刘万荣;魏忠;方有利;郭中国;焦健;彭燕3.颞肌外和颞肌下两种术式在额颞区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比较 [J], 陈洪武;金波;李祖晟;金鑫4.早期颞肌外与颞肌下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后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J], 孟景山;李培建;富延斌;曾旭5.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行颞肌下和颞肌外两种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特点[J], 黄警锐;肖虹;程凯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术中颞肌的处理
史博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大骨瓣减压术后颞肌位于钛网下与颞肌位于钛网外两种颅骨修补方式的手术效果,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术中颞肌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的132例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按患者颅骨修补的方式分为颞肌下组及颞肌外组,其中颞肌下组58例,颞肌外组74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术后晚期并发症情况.结果颞肌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硬脑膜破损比例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颞肌外组,但在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颞肌外组.结论颞肌下与颞肌外两种颅骨修补方法各有特点,颞肌厚薄程度是判断手术方式的重要依据,颞肌较薄病例采用颞肌外手术方式,颞肌较厚病例采用颞肌下手术方式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6(031)024
【总页数】2页(P3612-3613)
【关键词】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术;颞肌下;颞肌外
【作者】史博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南阳 473000【正文语种】中文
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术中颞肌与钛网的位置关系问题,近年来为学者们所关注,颞肌下和颞肌外是两种不同的临床处理方法,两种处理方法中哪种手术效果更好尚无明确定论[1,2]。
南阳市中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
行颅骨修补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132例,现对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术中颞肌
不同处理方法手术效果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32例患者中男性77例,女55例。
年龄最小17岁,最大66岁,平均(41.3±7.8)岁。
其中因自发脑出血行去骨瓣减压79例,因外伤行去骨瓣减压48例,其他原因5例。
去骨瓣到颅骨修补时间为3月~5年,平均14月,所有
患者行颅骨修补前切口情况良好,行颅骨修补时132例中121例有神经功能障碍。
132例患者根据颅骨修补术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颞肌下组及颞肌外组,其
中颞肌下组58例,颞肌外组7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去骨瓣原因、行颅
骨修补时间、去骨瓣原因、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比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MRI扫描,颅骨缺损处薄层扫描用于制作三维钛网,头颅MRI扫描用于了解患者颅内情况。
术中常规行颅骨修补手术治疗,颞肌下组术中将颞肌与硬脑膜分离,将钛网置于颞肌下,固定钛网后,将颞肌游离缘固定到钛网的相应位置;颞肌外组术中不分离颞肌与硬脑膜,直接将钛网放置于颞肌外侧进行固定。
1.3 手术效果的判断标准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硬脑膜是否
出现破损;观察患者术后早期是否出现癫痫[3](术前没有癫痫术后出现或术后癫痫较术前明显加重即界定为出现癫痫)、皮下积液(术后复查影像资料提示皮下积液);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咀嚼疼痛[3](术前没有术后出现或术后咀嚼疼痛明显加重即界定为咀嚼疼痛)、咀嚼无力(术前没有术后出现或术后咀嚼无力明显加重即界定为咀嚼无力)、伤口异物感不适感、伤口压痛。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术中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颞肌下组患者硬膜破损比例明显高于颞肌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
表1。
2.2 术后早期并发症方面颞肌下组患者术后早期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颞肌外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皮下积液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
差异(P>0.05)。
见表1。
2.3 术后晚期并发症方面颞肌下组患者在术后晚期咀嚼疼痛、咀嚼无力、伤口不
适感、伤口压痛等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颞肌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颅骨修补术是对各种原因导致颅骨缺损患者行恢复颅骨正常形态和功能的手术方式,钛网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颅骨修补材料[4],大骨瓣减压术后的患者颅骨修补术中
需要处理钛网与颞肌的关系,部分学者建议恢复颞肌正常的解剖位置,即将钛网置于颞肌下方。
颅骨缺损患者一般3个月后才能手术修补颅骨,这个时候患者伤口
已基本愈合,颞肌已与硬脑膜紧密融合,此时手术操作分离颞肌与硬脑膜会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明显增加,而且术中需要频繁的使用电刀进行止血,造成硬脑膜破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5];另一部分学者则支持减小手术创伤,直接将钛网放
置于颞肌的外侧,此种手术方式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但由于没有使颞肌达到解剖复位,术后易产生咀嚼疼痛、咀嚼无力等并发症[6]。
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对颞肌下和颞肌外颅骨修补方式进行了对比,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考虑与手术分离全程均采用电刀有关,电刀快速分离同时止血的作用,明显缩短了颞肌下组的手术时间同时减少了出血量。
术中颞肌
下组硬膜破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颞肌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与分离颞肌与硬膜时增加创伤有明确关系。
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颞肌下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颞肌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与手术分离破坏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及将颞肌从硬膜上分离导致局部脑组织血供减少有关。
这与既往文献报道[7~9]的颞肌下颅骨修补术式,在分离颞肌与硬脑膜的同时使该处脑组织血供减少,导致患者术后癫痫的发生相符。
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方面,颞肌下组在咀嚼疼痛、咀嚼无力、伤口不适感、伤口压痛等发生率方面均明显高于颞肌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与颞肌外颅骨修补方式没有使颞肌达到解剖复位,颞肌附着于硬脑膜使肌肉收缩力度降低,同时钛网对颞肌形成的卡压导致颞肌收缩时疼痛,收缩无力。
这与既往文献报道的相符[9]。
既往文献[7~9]还显示术后晚期并发症还与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有关,笔者认为颞肌外颅骨修补方式术中将颞肌悬吊于钛网适当位置,术中在颞肌通过的位置剪除部分钛网为颞肌留出适当空间,有利于降低术后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临床观察发现颞肌下组患者术中硬膜破损更多的出现在颞肌较薄弱的患者,同样也是颞肌较薄弱的患者术后出现癫痫的概率较高,颞肌外组的术后晚期并发症更易出现于颞肌较发达的患者,颞肌越发达术后晚期并发症越严重,可见颞肌的发达程度是颅骨修补术式选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术后晚期并发症的危害更大,因为术后晚期并发症常会长期存在且难以缓解,因此建议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患者术前应对患者颞肌情况作出评估,根据患者颞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颞肌下与颞肌外两种颅骨修补方法各有特点,颞肌厚薄程度是判断手术方式的重要依据,术前或术中应对患者颞肌情况做出评估,选择适当手术方式,颞肌较薄病例采用颞肌外手术方式,颞肌较厚病例采用颞肌下手术方式能有效降低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关文献】
[1] 王潞,李俊,王雷,等. CT 三维成像技术在额颞顶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2, 17(2):96-99.
[2] 张志福,徐国政,杜浩,等. 颞肌下钛网修补额颞部颅骨缺损 50 例[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4):234-235.
[3] 王忠,苏宁,吴日乐,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材料的选择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27(5):360-362.
[4] 彭智,刘彦廷,肖宁,等.钛网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术式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1,
12(1):30-32.
[5] 朱福彬,温小华,曾华元,等.逆行分离颞肌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3):435.
[6] 毛丰,袁贤瑞.早期颅骨修补在脑外伤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
16(9):35-36.
[7] 尹成,钱忠心.颅骨修补对脑血流及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10(3):186-188.
[8] 周厚杰,郭强,刘宏斌,等.颅骨缺损时间对患者颅内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9):24-25.
[9] 李军.大骨瓣减压术后两种颅骨缺损修补方式的比较[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
10(4):37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