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课件

合集下载

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演示版)PPT课件

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演示版)PPT课件

张广友,吴象,郭崇毅,陆学艺,吴庭美,周诚,余国耀等都较早的从正
面阐述了包产到户的性质、必然性、利弊得失、成功经验等,为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理论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支持,他们大都参与过80年代五个“一
号文件”的制定,也为包产到户在农村的普遍推广贡献了力量。
4
2021/7/23
那些人与事:脚踏实地的农发组
户”?》; 王贵宸、魏道南(1980年9月)的《论包产到户》; 杨勋(1980年7月)的《论包产到户—一个重要的理论政策问题》; 杨勋(1981)的《怎样看待包干到户——安徽滁县地区农村调查》; 王小强、周其仁(1981年3月)的《包产到户所体现的经济原则和中国农村商
品经济发展的特殊道路》, 陈地一区谘农等 村(经1济98调2年查4》月等)。的《农村发展的问题和趋势—“双包到户”后的滁县6
2021/7/23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学》
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
1
2021/7/23
中国最大经济学奖花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2008)
首届由100多位国内权威经济学家评选出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 奖”揭晓,杜润生暨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理论以最高票当选,并获得50万元奖金。该奖项是目前 国内奖励金额最大的经济学奖项。
5
“发展”是一个981年2月11日,农发组成立。成立会在北大招待所召开。由王耕今主持,北 大经济系主任胡代光也应邀参加。邓力群和国家农委副主任杜润生(1913年生) 都出席并讲了话。杜润生,是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是农发组最强力的支撑者, 也是青年们的导师。
的生产队就名存实亡,这一层级的集体经济组织就不再存在了。社员自主经营承包的责任 田,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 的,剩下都是我家自己的。这样责任更明确、利益更直接、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进行土地调整时,严禁强行改变土地权属关系,不得将已经属于组级集体经济组织(原生产队)所有的土地收归村有,在全村范围内平均承包。如人少地多的组级集体经济组织绝大多数农民愿意在全村范围内进行重新调整的,应由县、乡两级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关一起调查核实,并对土地补偿及债权、债务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进行。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意思
所谓“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即在承包期内,除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并转为非农业户口两种情形外,作为发包方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得因承包方家庭成员的增减(如婚丧嫁娶、考学、工作等)而收回部分或全部承包地。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党和国家为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在农村实行的一项长期政策。早在1995年《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国发〔1995〕7号)中就强调“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即使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大多数农民同意“小调整”的,其间隔期最短也不得少于5年。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则进一步规定,只有在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才能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进行适当调整,并要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报乡镇政府和县级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因此,“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不仅依然有效,而且还变成了法律规定,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学课件

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学课件

土地流转困难
由于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不完善,农户难以将土地 流转出去,限制了农业规 模化经营。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 农户多以种植粮食作物为 主,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单 一,缺乏多样性。
改革与创新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起源背景
农业集体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业实行集体化制度,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产积极性,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 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应运而生。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社会结构发 生变化,家庭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
极性和责任感。
促进农业生产效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更 加关注农业生产,从而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通过改革,农民的收入增加, 贫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推动农业现代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业现 代化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农业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0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与演变
家庭承包经营
土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承包经营,家 庭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
自主经营权
农民享有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可以根 据市场需求自主决定种植何种作物。
收益共享
农民享有土地的收益权,可以根据土 地的产出获得相应的收益。
风险共担
农民也承担土地经营的风险,如果遇 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会 影响土地的产出和收益。
改革前夕的农村困境
政策背景
为了打破农业困境,国家开始推行一 系列农业改革政策,其中最著名的就 是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微课课件】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微课课件】
特征: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乐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实行,极大地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 性,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极大地推动 中国农业大发展。
乐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 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1、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
乐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八课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民中学 张因造成 农村经济落后?
乐学
农村改革的原因
材料: 在农 村实行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集 体劳动,统一经营,平均分配,吃“大锅饭“,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缓 慢,到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达到1957年水平, 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乐学
➢土地改革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 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私有制

②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建国以来, ➢土地公有制
农村生产
关系的四
次调整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土地公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土地公有制
乐学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中国农村 改革的第 一份宣言 书
这个惊天动地的契约,现作为当代的 珍贵文物,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小岗村的大丰收
乐学
这一年,小岗村的粮食产量达到66000千克,相当于全队 1966年至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23年从未向国家交 一粒粮;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小岗生产队 也一下由过去出了名的“讨饭村”变成了“余粮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只见凤阳女出嫁,
内不见容新:娘分进凤田阳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影 响
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影 响
2、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农村开始富裕。
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效果
年份
1976 1979
人均口粮
230斤 800斤
人均收入
32元 200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内容: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性质:土地公有制
2、性质:土地公有制
3、意义: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3.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使农村经济遭到破坏。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问题:改革先从 农村 开始
穷则生变 农村真苦,农民真穷。67% 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 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
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小 时间: 1978年 结
地点: 安徽凤阳小岗村
影响: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新中国历次农村改革











人 民 公
联 产 承






新中国历次农村改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土地改革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安徽凤阳小岗村包干到户红手 印原件。内容是:我们分田到 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
改革需要 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 勇气与担当 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组织(主要是 村、组)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 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观看视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开始的时间
②试点 ③生产特点 ④影响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 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摘编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4)你如何理解材料五中“改革模式”的土地所有制?
答:土地所有制:土地公有制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建国以来土地性质转变:
农民土地 所有制
土地公有制
建国初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激发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土地承包权:农民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使用权,有稳定、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自愿流转、租赁或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

2. 产权保护:农民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权在承包期内收益、流转或合作经营土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一旦确定,不得擅自变更、收回或限制。

3. 承包期限: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原则上为30年,不得超过50年。

承包期满后,可以续承、流转或由集体经济组织重新分配。

4. 承包责任:农民在承包土地经营中,有责任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遵守耕地保护政策,并按照承包合同履行相应的农业生产责任。

5. 收益分配:农民通过承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享有土地给养和承包土地所产农产品的收益。

农民可以自主决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价格。

通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在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被保护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生产责任,充分发挥了农民的主体
地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推动了农村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专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课件(31张PPT)

专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课件(31张PPT)

改革
运动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放生产力,为工业 化开辟道路
进一步 解放生产力
挫伤 生产者积极性
激发农民劳动热情 带来农民生产力的
大解放
小岗村民为何称其为“生死契约”?
1978年12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 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规定:“不 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
由此体现出18位农民具有什么精神?
集中劳动
统一分配 吃“大锅饭”
农民
人 民 公 社
管理高度集中 缺少生产自主权 缺少个体自由 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假设你是农民,在农业生产上需要哪些权力?
“小岗村”的故事
问题5:人民公社制度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异同?
人民公社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所有制 统一经营
土地公有,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劳动方式 土地公有
“小岗村”的故事 问题4:小岗村“分田到户”的做法结果如何?
背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据材料思考:为什么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材料一: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 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 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邓小平《农建村设的有稳中定国是特中色国的稳社定会的主基义础》。
问题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怎样影响?问题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 Nhomakorabea怎样的影响?
专业化
商品化
社会化
②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 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小岗村”的故事
小岗村过去的村路
一个村庄的蝶变 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 一个国家的飞跃
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课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农业集体化进
程中实践探索的一个成功经验。

它指的是在政府鼓励下,按照一定的规定,将农村耕地由
集体土地变成村民自愿承包的个人土地,使得每个家庭可以据此自主安排生产经营以获取
收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是随着中国农村的社会化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期,我国农业实行了高度集体化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但后来由于分配方式中过于追求平均主义,使得劳动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明显下降,农产品生产和供应不足,
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农业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此背景下,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逐步放开农业生产的管制,进一步鼓励村民参与农业生产。

当时的中国政府
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政策,即将耕地承包给农民个人,保障个人劳动成
果的享有,刺激各家庭、农民参与劳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市场
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核心意义在于让每个人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从而更好地激发
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农业社会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流转”的方式,村民可以自主选择种植什么作物,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发挥各自的优势。

同时,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为农民赢得了基础保障,也减轻了国家的负担。

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他们可
以长期承包土地,获得一定的收益,并且还能通过劳务交换等方式进行相互帮扶。

当今中国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农业问题仍在持续,仍需要进一步
加强对农村的支持和建设。

可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成为一个历史阶段下中国农村
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农村管理制度,它助推着农村建设的脚步,因此,正确地坚持和完
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非常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