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cr实验报告
RNA提取,RT-PCR实验报告

RNA制备及其鉴定实验目的初步掌握组织总RNA制备的原理及其基本方法,掌握RNA纯度鉴定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细胞内的RNA通常与蛋白质结合,以核蛋白(RNP)的形式存在。
分离制备RNA时,首先必须破碎细胞,使RNP释放到溶液中并与蛋白质分离,然后将RNA同其他的细胞成分分离开并保证RNA的完整性。
本次实验我们选用了Trizol法分离提取小鼠肝组织的总RNA,Trizol法分离提取的RNA产率高、纯度好且不易降解。
评价RNA质量的标准是RNA的均一性和完整性。
均一的RNA取决于有效的去除RNA提取物中的DNA、蛋白质和其他杂质;完整的RNA取决于最大限度地避免纯化过程中内源性及外源性RNA酶对RNA的降解。
通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NA的浓度和纯度,纯RNA的A260/A280=2.0,但由于所用的标本不同,此比值有一定的变化,一般在1.8~2.0之间,低于改值表明有蛋白污染,需进一步用酚/氯仿抽提。
RNA的完整性可通过琼脂糖电泳法进行鉴定。
完整的RNA电泳时,28S和18SrRNA经EB染色后,两条电泳条带的显色强度近似为2比1。
本实验中几个重要试剂的作用:Trizol试剂:Trizol的主要成分是苯酚、异硫氰酸胍、十二烷基肌氨酸钠、β-巯基乙醇、醋酸钠、柠檬酸钠。
它的主要作用是1、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白、核酸物质解聚得到释放。
2、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DNA和RNA与蛋白质的分离。
3、抑制内源和外源RNase。
氯仿:氯仿的作用有多个方面,一、作为有机溶剂变性蛋白,使其沉淀并通过离心除去。
二、通过变性作用抑制RNase活性;三、通过氯仿把水相里参与的苯酚抽提掉;四、作为溶剂抽提样品中的一些脂溶性杂质(比如油脂、脂溶性色素等),起到一定除杂作用。
异丙醇:异丙醇是沉淀核酸用的,作用和乙醇一样。
只不过用量要比乙醇少。
异丙醇是等体积,而乙醇一般需要2.5倍体积。
在水相很多,离心管容积有限,加不下太多乙醇的时候一般会用异丙醇沉淀。
pcr技术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pcr技术实验报告结果分析PCR 技术实验报告结果分析PCR 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强大工具。
通过这一技术,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特定的 DNA 片段,从而为各种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运用 PCR 技术对特定的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次PCR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样本 DNA:从_____中提取的基因组 DNA。
2、引物:根据目标基因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
3、 PCR 试剂:包括 DNA 聚合酶、dNTPs、缓冲液等。
(二)实验方法1、 PCR 反应体系的配制:按照试剂说明书,将样本 DNA、引物、PCR 试剂等加入到反应管中,配制成总体积为_____μL 的反应体系。
2、 PCR 反应条件的设置:经过多次预实验优化,确定了以下反应条件:95°C 预变性_____分钟;95°C 变性_____秒,_____°C 退火_____秒,72°C 延伸_____秒,共进行_____个循环;72°C 终延伸_____分钟。
三、实验结果(一)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将 PCR 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紫外灯下观察到了明显的条带。
其中,阳性对照样本显示出了预期大小的条带,而阴性对照样本则没有条带出现。
实验样本中,部分样本出现了与阳性对照相同大小的条带,表明这些样本中存在目标基因序列;而另一些样本则未出现条带,说明其不含目标基因或含量极低。
(二)定量 PCR 结果对于进行定量 PCR 的样本,通过仪器分析得到了每个样本中目标基因的拷贝数。
结果显示,不同样本中目标基因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样本的来源、处理方式等因素有关。
四、结果分析(一)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分析1、阳性对照出现预期条带,说明 PCR 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设置正确,实验操作有效。
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报告

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报告篇一:PCR实验报告普通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用PCR扩增的方法鉴别不同物种来源的肌肉一、特异性目的片段DNA的扩增(一)实验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PCR技术由①高温变性模板;②引物与模板退火;③引物沿模板延伸这3步反应组成一个循环,通过多次循环反应,目的DNA 得以迅速扩增。
其主要步骤是:将模板DNA置于高温下(通常为93℃-94℃),使其变性解成单链;人工合成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在其合适的复性温度下分别与目的基因的两条单链互补结合;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在72℃将单核苷酸从引物的3’端开始掺入,以目的基因为模板按5’→ 3’的方向延伸,合成互补链。
本实验采用物种特异性引物扩增的方法来鉴定3种不同物种来源的肌肉。
以不同物种来源的动物DNA为模板,用物种特异性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只有在模板和引物的物种相对应的情况下才会有特异性条带的出现。
应用此方法,可以特异性地检测样品中痕量的特定DNA成分。
(二)实验步骤按下表将各成分分别加入一做好标记的无菌PCR管中,配制50μl的PCR反应体系,注意酶要最后加,加完后将PCR管放置在冰上。
2.将上述混合液稍加离心,约10s左右。
取下后立即置于PCR仪中,盖紧热盖,定好PCR仪的反应程序,执行扩增程序。
反应程序为:预变性94℃ 5min变性94℃ 5s退火50℃ 5s延伸72℃ 20s后延伸72℃ 5min3.反应结束后,终止程序,将PCR管取出,放置于4℃,待电泳检测。
循环30次二、水平式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鉴定PCR产物(一)实验原理核酸分子是两性解离分子,在高于其等电点的电泳缓冲液(pH 8.0-8.3)中,其碱基不解离,而磷酸集团全部解离,核酸分子因而带负电荷,电泳时向正极迁移。
琼脂糖主要是从海洋植物琼脂中提取而来并经糖基化修饰,为一种聚合链线性分子。
实验二 RT-PCR

RT-PCR是指将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 RT)反应和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反 应组合在一起的方法。
RT-PCR的原理
RT-PCR将以RNA为模板的cDNA合成同PCR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种分 析基因表达的快速灵敏的方法。RT-PCR用于对表达信息进行检测或定量。另
PCR引物设计
1.
2.
3. 4. 5. 6.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对引物,与3′端互补 长度:15~30个核苷酸 碱基分布随机 引物内、引物间不应有互补序列 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区无同源性 3′端必须互补 5′端可游离
PCR反应的特点
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PCR产物的生成量是以指数方式增 加的,能将皮克(pg=10- 12)量级的起始待测模 板扩增到微克(g=-6)水平 简便、快速:PCR反应一般在2~4 小时完成扩 增反应。扩增产物一般用电泳分析,不一定要 用同位素,无放射性污染、易推广。 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不需要分离病毒或细菌 及培养细胞,DNA 粗制品及总RNA均可作为扩 增模板。可直接用临床标本如血液、体腔液、 洗嗽液、毛发、细胞、活组织等粗制的DNA扩 增检测。
㈠ ㈡ ㈢ ㈣ ㈤ 筑巢PCR 多重PCR 不对称PCR 共享引物PCR 锚定PCR ㈥ ㈦ ㈧ ㈨ ㈩ 彩色PCR 原位PCR 定量PCR 差异显示PCR 重组PCR
【实验试剂】
RevertAidTM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
(RevertAidTM M-MuLV Reverse Transcriptase;
退火温度的优化
延伸
rtpcr原理与实验技术

RT-PCR原理与实验技术一、知识背景:1、基因表达:DNA RNA Protein单拷贝基因表达存在逐步放大机制,如一个蚕丝心蛋白基因104个丝心蛋白mRNA(每个mRNA存活4d,可以合成105个丝心蛋白)共合成109个丝心蛋白。
因此单拷贝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对于其功能水平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2、PCR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即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模板、引物和四种脱氧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反应,其特异性由两个人工合成的引物序列决定。
反应分三步:A、变性:通过加热使DNA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B、退火:将反应混合液冷却至某一温度,使引物与模板结合。
C、延伸:在DNA聚合酶和dNTPs及Mg2+存在下,退火引物沿5‘ 3’方向延伸。
以上三步为一个循环,如此反复。
3、逆转录酶和RT-PCR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是存在于RNA病毒体内的依赖RNA的DNA聚合酶,至少具有以下三种活性:1、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活性: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第一条链;2、Rnase水解活性:水解RNA:DNA杂合体中的RNA;3、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活性:以第一条DNA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双链cDNA.二、RT-PCR的准备:1、引物的设计及其原则:1)引物的特异性决定PCR反应特异性。
因此引物设计是否合理对于整个实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引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同源序列,同种蛋白的不同亚型,不同的mRNA剪切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hnRNA对引物的特异性的影响。
尽量选择覆盖相连两个内含子的引物,或者在目的蛋白表达过程中特异存在而在其他亚型中不存在的内含子。
2)引物设计原则的把握:引物设计原则包括a、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bp ,引物太短会影响PCR的特异性,引物太长PCR的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Taq酶的最适温度,也影响反应的特异性。
RT-PCR实验报告

逆转录pcrrt-pcr 为反转录r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和实时pcr(real time pcr)共同的缩写。
逆转录pcr,或者称反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ion-pcr, rt-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变形。
在rt-pcr中,一条rna链被逆转录成为互补dna,再以此为模板通过pcr进行dna扩增。
由一条rna单链转录为互补dna(cdna)称作“逆转录”,由依赖rna的dna聚合酶(逆转录酶)来完成。
随后,dna的另一条链通过脱氧核苷酸引物和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完成,随每个循环倍增,即通常的pcr。
原先的rna模板被rna酶 h降解,留下互补dna。
rt-pcr的指数扩增是一种很灵敏的技术,可以检测很低拷贝数的rna。
rt-pcr广泛应用于遗传病的诊断,并且可以用于定量监测某种rna的含量。
(检测基因表达的方法,参见northern blot法。
)rt-pcr有时候也会指代实时pcr(real-time pcr)。
为了与逆转录pcr相区别,通常被写作“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或者rtq-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实时pcr 实时pcr(real-time pcr),属于定量pcr(q-pcr)的一种,以一定时间内dna的增幅量为基础进行dna的定量分析。
real time pcr 的定量使用萤光色素,目前有二种方法。
一种是在ds dna中插入特异的萤光色素;另一种使用一种能与增幅dna序列中特定寡核酸序列相结合的一种萤光探针(probe)。
real time pcr 与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相结合,能用微量的rna来找出特定时间、细胞、组织内的特别表达的遗传基因。
这两种rt pcr的组合又被称之为“定量rt-pcr(quantitative rt-pcr)”rt-pcr技术相关试剂oligo: 多聚体,相当于mrna引物amv(m-mlv):逆转录酶dntp:脱氧核苷酸rnase:rna酶抑制剂pcr buffer:rt-pcr缓冲液mgcl2:2价镁离子pcr各步骤的目的(一)预变性:破坏dna中可能存在的较难破坏的二级结构。
总RNA的提取,RT-PCR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组别:第二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名称总RNA的提取与RT-PCR实验日期2019-11-22 实验地点第二实验室合作者指导老师评分XX 教师签名李某某批改日期2013-06-03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从细胞中提取总RNA的方法2. 熟悉离心机的基本操作3. 掌握RT-PCR基因扩增的原理和过程4. 熟悉电泳法鉴定所得RNA二、实验原理1.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定量1)每个细胞内大概有10-5mg RNA(主要有rRNA,tRNA,mRNA三种)2)mRNA 3’端存在20-250个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可用oligo(dT)亲和层析柱分离mRNA 3)对RNA进行分离有异硫氰酸胍氯化铯超速离心法,盐酸胍-有机溶剂法,氯化锂-尿素法,蛋白酶K-细胞质RNA提取法等、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等。
4)目前常用的是Trizol法,能快速地从细胞组织中分离出RNA,适用于小量样品也使用于大量样品5)在加入氯仿离心后,溶液分为水相和有机相,RNA在上层水相中。
6)取出水相用异丙醇沉淀可回收RNA ,用乙醇沉淀中间层可回收DNA;用异丙醇沉淀有机相可回收蛋白质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以其中的mRNA作为模板,采用Oligo(dT)或随机引物利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cDNA。
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而获得目的基因或检测基因表达三、材料与方法:以流程图示意材料总RNA的提取RT-PCR1. 微量加样枪,灭菌超薄PCR反应管, 1.基因扩增仪、微量加样枪、灭菌超2. Trizol试剂,氯仿,异丙醇,75%乙醇,无RNase的水或0.5%SDS(溶液均用DEPC 处理过的水配置)薄PCR反应管2.提取的总RNA3.第一链cDNA合成试剂盒(含有逆转录酶、RNA酶抑制剂、缓冲液)4.dNTP mix:含dATP、dCTP、dGTP、dTTP各2 mmol/L四、结果与讨论:①结果:实验数据、现象、图谱;②讨论:以结果为基础的逻辑推论,并得出结论。
rtpcr实验报告

rtpcr实验报告标题:rtpcr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使用了rtpcr技术对特定基因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了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引言: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通过rtpcr实验,我们可以定量分析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情况,从而深入研究基因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1. 样本准备:收集不同组织或细胞系的样本,提取总RNA。
2. 反转录:使用反转录酶将RNA转录成cDNA。
3. pcr扩增:设计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
4. 数据分析:利用实时pcr仪器收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通过rtpcr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组织或细胞系中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条件下,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在刺激条件下,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在抑制条件下,基因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调。
这些数据为我们进一步探究该基因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讨论:rtpcr实验结果表明,特定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这表明该基因可能在特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或者受到外部环境的调控。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究该基因在细胞信号传导、代谢调控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通过rtpcr实验,我们成功地分析了特定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水平。
实验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生物学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项研究为深入探究基因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tpcr实验报告
RT-PCR实验报告
一、引言
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检测和分
析RNA样本中的特定基因表达水平。
本实验旨在通过RT-PCR技术,对目标基
因在不同组织或条件下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其功能和调控机制。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 RNA样本:从不同组织或条件下提取的总RNA。
- RT-PCR试剂盒:包括逆转录酶、聚合酶、引物等。
- DNA分子量标记物:用于测定PCR产物的大小。
- 离心管、PCR管、PCR仪等实验器材。
2. 方法:
(1)RNA提取:采用某种RNA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提取不同组织或条件
下的总RNA。
(2)逆转录反应:将提取的RNA模板与逆转录酶、引物和其他试剂混合,进
行逆转录反应,将RNA转录为cDNA。
(3)PCR扩增:将逆转录反应产生的cDNA作为模板,与引物和PCR试剂混合,进行PCR扩增。
(4)电泳分析:将PCR产物与DNA分子量标记物一同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根据PCR产物的大小判断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获得了目标基因在不同组织或条件下的表达数据,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1. RT-PCR结果分析
我们首先进行了RNA提取和逆转录反应,得到了各组织或条件下的cDNA样本。
然后,我们设计了特异性引物,进行了PCR扩增。
最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了PCR产物的带型。
根据PCR产物的带型,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目标基因在不同组织或条件下的表达
水平。
比如,在组织A中,我们观察到了明显的PCR产物带,说明该基因在组
织A中高表达;而在组织B中,PCR产物带较弱,说明该基因在组织B中低表达。
2. RT-PCR结果验证
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进行了重复实验和对照实验。
通过对照实验,我们可以排除PCR扩增的假阳性结果。
通过重复实验,我们可以评估实验的重
复性和稳定性。
在重复实验中,我们发现,不同实验之间的PCR产物带型一致,表明实验结果
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而在对照实验中,我们没有观察到PCR产物带,进一步确
认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结果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目标基因在不同组织或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表明该基因可能在特定
组织或条件下具有重要的功能。
- 目标基因在组织A中高表达,可能与该组织的特定生理过程或病理状态相关。
- 目标基因在组织B中低表达,可能与该组织的生理过程或病理状态无关,或者受到其他调控机制的影响。
四、结论与展望
本实验通过RT-PCR技术,成功地检测和分析了目标基因在不同组织或条件下的表达水平。
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基因在不同组织或条件下存在差异表达,具有重要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我们只分析了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深入研究其调控机制。
其次,样本量较小,无法全面了解目标基因在不同组织或条件下的表达模式。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结合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目标基因的调控机制。
同时,我们还可以探索其他分析方法,如实时定量PCR (qPCR)和基因芯片技术,来更全面地了解目标基因的表达特征和功能。
总之,RT-PCR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可以用于研究基因表达和调控。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RT-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初步探索了目标基因在不同组织或条件下的表达水平。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