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管桩规范
预制管桩施工要求规范

预制管桩施工要求规范
1.桩机与桩进场先要对场地进行考察,看桩机是否能够在场地内行走。
2.看一看图纸,看设计对桩机、桩锤有什么要求没有?
3.根据设计要求选购管桩。
4.进行桩基施工放线,先放轴线,然后根据轴线放桩位。
要注意的是,由于是工程刚开始,需找到周边的城市测绘用的标准点(有坐标与水准高度值),而且要有单位盖章确认。
5.组织设备、工人与管桩进场。
同时还有桩尖、焊条等。
甲方需要注意的是管桩的规格、型号是否正确,检查一下桩的壁厚。
桩尖的大小、板厚,焊条是否合乎设计要求。
当管桩卸下后,查看管桩的破损情况,桩头、拼缝是重点,拼缝如有300长的开口、桩身有长约300的纵向裂缝或200长的横向裂缝,要退桩。
6.卸桩时要登记进场数量,按桩长分别登记根数,总长度。
7.打桩时要监督:桩尖焊否、垂直度的控制、桩位偏差、焊缝饱满、焊后的停歇时间、最后三阵的平均贯入度。
要按桩位登记用桩量,桩入土深度。
在开始打桩时,要先选3个桩位进行试打。
8.对于软土地基,要对成村桩桩位、桩顶标高进行观测,检查在桩基施工完成后是否有位移和沉浮。
9.桩基施工完成后,按规范根对桩基进行静载或动测(小应变),一般静载做桩数的1%即可,小应变要做20%(各地的要求可能不一样,关键是对规范的理解)。
10.对桩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以防桩基检测不合格,如不合格就麻烦了。
11.对于在打桩过程中出现的断桩、偏桩等现象,要设计出设计处理方案进行补救。
预应力管桩技术规范

预应力管桩技术要求1. 总则1.1适用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4)《施工质量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实施》1.2 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和施工应符合设计和本规范的要求,如果本规范与国家相应规范不一致,以最严格的执行。
2. 材料2.1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2.2投标方在投标时需明确桩的来源业主、业主代表、设计和监理单位有权去制造厂实地考察确认。
若所提供制造商的产品不能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时,则应由中标施工单位另选制造商,直道甲方、业主代表、设计、监理满意为止。
2.3施工方所提供的预应力管桩的制造商一旦被选用,则应充分考虑桩的供应与运输能力,不能以任何借口而影响桩的供应和影响施工进度。
2.4管桩的供应与验收,应在控制现场未下车前提供产品合格证书后,方可进场。
2.5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施工机具:3.1 2.3.1承包商应选用液压静力压桩机或柴油锤打桩机,打桩机的台数应根据工期要求配备。
3.2 2.3.2对于采用的液压静力压桩机,其能够提供的最大压力不得低于3200kN。
同时考虑本地质条件可能含有流砂层和卵石层,部分桩需要穿透流砂层或卵石层后才能进入持力层(强风化层),承包方应具备适当增加配重的潜力,其费用包括在报价中。
3.3 2.3.3承包商应在进场时提供桩机的最近一次的、在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原件,并随设备留置现场直到试桩工作结束。
3.4 2.3.4柴油锤打桩机的锤体重量、柴油机规格应根据桩基情况按有关规范要求选用。
3.5 2.3.5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一定量的电焊机、全站议、经纬仪、水准仪等辅助机具。
4. 测量放样4.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要求采用全站议和水准仪进行放样,放样后的轴线和标高应请业主代表和监理单位进行复核批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桥梁工程用预制混凝土管桩设计与施工规范

桥梁工程用预制混凝土管桩设计与施工规范一、前言预制混凝土管桩是桥梁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其施工方法相对简便,效率高,且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规范旨在规范预制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制造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二、术语和符号1. 术语(1)预制混凝土管桩:由混凝土预制构件制成的管形基础。
(2)桩长:预制混凝土管桩的长度。
(3)桩径: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外径。
(4)桩壁厚度:预制混凝土管桩壁的厚度。
(5)桩端: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底部。
(6)桩底:预制混凝土管桩下部的土层。
(7)桩顶:预制混凝土管桩上部的土层。
2. 符号(1)L:预制混凝土管桩的长度。
(2)D: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外径。
(3)t:预制混凝土管桩壁的厚度。
(4)γ_c:混凝土单位重量。
(5)γ_s:钢筋单位重量。
(6)Q_b:桩底承载力。
(7)Q_t:桩顶承载力。
(8)P:桩身与土壤的摩阻力。
(9)A_c:混凝土截面积。
三、设计要求1. 基本要求(1)预制混凝土管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桩长、桩径和壁厚。
(2)预制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0。
(3)预制混凝土管桩应采用无缝钢管模具制造,管壁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缺陷和裂缝。
(4)预制混凝土管桩应采用内外钢筋网配筋,钢筋应符合GB/T1499.2-2018《混凝土用钢筋第2部分:热轧钢筋》的规定,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2. 桩长的确定(1)预制混凝土管桩的长度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现场地质条件确定。
(2)桩长应考虑土层的稳定性和桩端的承载力,桩长不应低于设计要求。
(3)桩长的实测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应超过15cm。
3. 桩径和壁厚的确定(1)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外径和壁厚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土层条件确定。
(2)桩径和壁厚应满足以下要求:①桩径应不小于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300mm;②壁厚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应小于25mm。
4. 桩身的配筋(1)预制混凝土管桩应采用内外钢筋网配筋,钢筋网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m。
预制管桩送桩计算规则

预制管桩送桩计算规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预制管桩送桩计算规则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预制管桩送桩时,根据管桩尺寸、深度、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管桩送桩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规则,以确保送桩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
在管桩送桩计算规则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送桩位置和方向首先需要确定管桩的具体送桩位置和方向。
在确定送桩位置时,需要考虑管桩的长度、地质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
送桩位置应该选择在地基承载力较好的地方,避免出现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送桩不稳定的情况。
送桩方向则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土层状况来确定,确保送桩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确定送桩深度送桩深度是指管桩在地基中的埋设深度,是管桩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
送桩深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基土层的承载力、地下水位、地下障碍物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送桩深度应满足管桩的承载需求,并保证管桩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三、确定管桩的尺寸和材质管桩的尺寸和材质是指管桩的直径、壁厚和材质选择。
在送桩计算规则中,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管桩的尺寸和材质。
通常情况下,管桩的直径和壁厚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并选择适宜的材质进行制作,以确保管桩的承载和稳定性。
四、确定送桩时的施工方法和工艺送桩时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是指在送桩过程中需要采用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
在送桩计算规则中,应考虑到送桩的安全、效率和质量要求,确定送桩时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安装送桩设备、定位管桩位置、调整送桩方向、控制送桩深度等,以确保送桩工作顺利进行。
五、确定送桩的监测和验收要求送桩后,还需要进行监测和验收工作,确保送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送桩计算规则中,应明确送桩后的监测和验收要求,包括对管桩的垂直度、偏斜、承载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
只有满足监测和验收要求的管桩才能够投入使用。
预制管桩送桩计算规则是在预制管桩送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规划,可以确保送桩工作安全、高效地进行。
预制管桩质量控制及检测要求

预制管桩质量控制及检测要求一、预制管桩的分类及特点预制管桩通常分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 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 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 管桩)等类型。
PHC 管桩具有高强度、高耐腐蚀性和良好的穿透能力,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大型工程项目。
PC 管桩的强度稍低于 PHC 管桩,但价格相对较低,常用于一般建筑工程。
PTC 管桩壁薄、经济实惠,多用于多层建筑和小型工程。
二、预制管桩的生产质量控制1、原材料控制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符合要求的水泥,其各项性能指标需经过严格检测。
骨料:粗细骨料的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标准,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和易性。
钢材:预应力钢筋的质量、规格和力学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确保管桩的承载能力。
2、生产工艺控制钢筋笼制作:钢筋的焊接质量、间距和保护层厚度要符合规范,保证钢筋笼的稳固性。
混凝土搅拌: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时间和坍落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均匀。
离心成型:控制离心速度和时间,使混凝土密实度达到要求。
养护:采用合理的养护方式和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3、质量检验外观检查:检查管桩表面是否平整、有无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
尺寸检查:测量管桩的长度、直径、壁厚等尺寸,确保符合设计标准。
抗弯性能检测:对管桩进行抗弯试验,验证其抗弯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三、预制管桩的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准备场地平整:确保施工现场平整坚实,排水良好,以满足桩机行走和施工要求。
桩位测量:准确测量桩位,设置明显的标志,并进行复核。
桩机选择:根据地质条件、桩型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桩机类型和型号。
2、沉桩施工垂直度控制:在沉桩过程中,随时监测桩身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规范允许值。
接桩质量:接桩时,要保证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对齐,焊接质量可靠,焊缝饱满、无夹渣。
贯入度控制: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桩的贯入度,当贯入度达到设计值时,方可停止沉桩。
3、施工记录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包括桩位编号、沉桩时间、桩长、垂直度、贯入度等数据,以便追溯和分析。
预应力管桩技术规范标准[详]
![预应力管桩技术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aa35530c5901020206409c21.png)
预应力管桩技术要求1. 总则1.1适用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4)《施工质量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实施》1.2 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和施工应符合设计和本规范的要求,如果本规范与国家相应规范不一致,以最严格的执行。
2. 材料2.1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2.2投标方在投标时需明确桩的来源业主、业主代表、设计和监理单位有权去制造厂实地考察确认。
若所提供制造商的产品不能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时,则应由中标施工单位另选制造商,直道甲方、业主代表、设计、监理满意为止。
2.3施工方所提供的预应力管桩的制造商一旦被选用,则应充分考虑桩的供应与运输能力,不能以任何借口而影响桩的供应和影响施工进度。
2.4管桩的供应与验收,应在控制现场未下车前提供产品合格证书后,方可进场。
2.5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施工机具:3.1 2.3.1承包商应选用液压静力压桩机或柴油锤打桩机,打桩机的台数应根据工期要求配备。
3.2 2.3.2对于采用的液压静力压桩机,其能够提供的最大压力不得低于3200kN。
同时考虑本地质条件可能含有流砂层和卵石层,部分桩需要穿透流砂层或卵石层后才能进入持力层(强风化层),承包方应具备适当增加配重的潜力,其费用包括在报价中。
3.3 2.3.3承包商应在进场时提供桩机的最近一次的、在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原件,并随设备留置现场直到试桩工作结束。
3.4 2.3.4柴油锤打桩机的锤体重量、柴油机规格应根据桩基情况按有关规范要求选用。
3.5 2.3.5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一定量的电焊机、全站议、经纬仪、水准仪等辅助机具。
4. 测量放样4.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要求采用全站议和水准仪进行放样,放样后的轴线和标高应请业主代表和监理单位进行复核批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安全规程

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安全规程预制桩(预应力管桩)是一种用于地基加固和支撑结构的重要工程材料,而其安全使用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预制桩的安全使用,制定一套完善的预制桩安全规程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个示例性的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安全规程。
一、安全责任与职责1.1 整个预制桩工程的安全责任由项目经理负责,他负责确保在整个工程期间执行相关的安全规程和安全措施。
1.2 所有参与预制桩工程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预制桩安全规程,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安全培训,以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施工前安全准备2.1 在开始施工之前,项目经理必须确定一个具体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并确保各项施工工序按照计划进行。
2.2 在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包括指示牌、标语等,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3 所有施工现场必须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帽、防护服、安全网等,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培训。
三、施工安全措施3.1 在施工现场必须确保所有作业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和具备相关资质,并严格执行现场安全制度。
3.2 确保使用的预制桩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避免使用有质量问题的材料。
3.3 在进行施工前,必须进行地基勘察和地质调查,确保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符合预制桩的安全要求。
3.4 在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稳固的施工平台和周边保护设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5 在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和工艺,避免对周边环境和结构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3.6 预制桩的吊装和安装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和持有相关证书的操作人员进行,并保证操作规范和安全可控。
四、工器具和设备安全4.1 所有使用的工器具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验。
4.2 确保使用的吊装设备稳定可靠,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避免发生吊装事故。
4.3 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时,必须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五、事故处理和报告5.1 如果发生任何事故或意外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并进行现场救援,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预制管桩静载试验规范

预制管桩静载试验规范一、开始试验的时间要求:.预制桩在施工成桩后,对于砂土,不应少于7天后;对于粉土,不应少于10天;对于非饱和粘性土,不得少于15天;对于饱和粘土和桩底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不得少于25天。
二、现场配合、准备工作要求2.1通用要求:(1)为配合现场施工进度,应提前两天(48小时)由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电话通知检测方进场检测;(2)现场道路条件:应满足吊机和长平板车(40吨)将试桩设备和重物(砼块)运至试验桩位置,并能顺利进退场;(3)检测现场需提供试验用电源:380V(5kW)、220V。
2.2单桩抗压静载试验要求(1)负责受检桩的选取和桩位的确定,并开挖桩头,以试验桩桩心为中心点,开挖平面尺寸为四周离桩侧面不少于50cm左右。
(2)压重平台垫层处理米用组合钢采和砼块(重物)组成的压里平台时,而铺设件石垫层:在试验桩的内边铺设碎石垫层,垫层厚度不少于30cm,宽度不少于2m,垫层面比试验桩顶平面高10cm左右,.并确保支墩能承受平台上压重不产生下沉。
(3)桩头处理及桩帽制作受检桩桩头处理及桩帽制作工作,由施工方提前完成,试验时桩帽强度应不低于桩身设计强度,处理方法如下:预制桩:a、如果桩头与地面相差30cm),桩头为原桩头,不需处理。
b、如果桩头高出地面30cm以上,先将桩沿地面锯平,使桩头与地面在同一标高位置,然后在桩壁内空心部位浇注100~150cm高的砼,要求该砼的强度等级为C30。
桩头处理后必须平整。
c、如果桩头低于地面30cm以下,需用相同直径的管桩将试验桩接驳出地面,然后重复b的过程。
三、检测前,需委托方或施I方提供以下资料:1.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检测桩附近的钻孔柱状图);2.设计施工图纸,如桩位图;3.检测桩号确认表及检测桩的设计、施工情况,施工记录等资料;4.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5.检测工程的工程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制管桩规范
预制管桩是指在专门设备(例如钢管披斗)的制造厂内,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特定的工艺和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浇注,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养护成熟,形成的一种地基加固、支护结构。
预制管桩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控、工期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港口、河道等工程中。
预制管桩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材料要求:预制管桩的混凝土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强度等级不低于设计要求,应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2. 设计要求:应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包括桩的数量、直径、长度、间距等参数,同时要考虑桩的受力、承载力等计算。
3. 施工工艺:预制管桩应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制作,包括钢管披斗、混凝土搅拌车等,保证混凝土的浇注均匀,避免空隙和质量不良现象的出现。
4. 施工现场:在预制管桩的施工现场,应设施完善的施工场地,包括稳定的工作平台、安全防护设施等,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5. 施工顺序:预制管桩施工的顺序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一般是从中心向四周逐步施工,逐渐形成一组连续的桩群。
施工过
程中应注意桩与桩之间的间距和位置,避免相互干扰。
6. 焊接工艺:如果预制管桩需要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应按照相关的焊接工艺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可靠性。
7. 养护要求:预制管桩浇注完成后,应进行一定的养护,包括保持一定的湿度、遮阳、避免冻融等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8. 质量检测:在预制管桩的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管的焊缝质量等,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是预制管桩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不同地区和工程的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规范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预制管桩的施工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