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大全(已整理好A4)
100教育: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三、方法步骤: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实验十四: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一、实验目的:1、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2、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作用机制二、实验原理:1、进展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纺缍丝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使纺缍体的形成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三、实验材料:洋葱或大葱、蒜、卡诺氏固定液,盐酸酒精解离液,质量浓度为10mg/ mL的龙胆紫溶液。
四、实验用具:冰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剪刀、镊子、吸水纸、滴管、小烧杯。
五、方法步骤:1、把洋葱放在盛满水的广口瓶上,让它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
待洋葱根长到lcm 时,放入冰箱内4℃低温下培养,诱导培养36 小时2、剪取根尖约0.5 —1cm,放人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30min,然后用体积分数95%酒精洗两次,用体积分数70%酒精保存于低温处,贴好标签。
3、取固定好的根尖,进展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4 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与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样。
4、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相,再换上高倍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使物像清晰,仔细观察,识别哪些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找出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进展染色体计数。
实验十五: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一、目的要求:通过比拟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 NaH 2PO4 等的溶液,在参加酸或碱后,能使PH三、方法步骤: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根据反应变量,反应或培养一段相同时间后,寻找具有可操作性 的观察指标(特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 化等),或测定指标(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记录 数据
在头脑中搜寻教材上或曾做过的实验模型,初步形成大致方案,实 验设计大多与单因子变量和对照实验有关。
4. 变量 分析 (设计 步骤)
步骤1
步骤2 (必须遵 循对照原 则) 步骤3
分析获取实验中的单一变量,②将材料用具用1、2、3…进行分
组标号(注意题中是否已经给编号是否可接着用是否需要区别!)
怎样对不同(或相同)对象施以相同的(或不同的)处理操作
①不施加实验变量(自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设为对照组; ②施加实验变量,设为实验组(也可能是相互对照);③控制无
材料分析
生物材料:R型细菌、S型细菌;其他材料用具;培养皿、接 种环等微生物鉴定和菌体成分分离所必需的材料和用具(通常 要求具体化)
变量分析(步 根据实验目的可以判定,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什么物质作为转
骤设计)
化因子,可能是DNA、蛋白质、糖类、脂类中的某一种物质
结果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先确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观察指标;4个培养皿中菌落的类 型,然后根据观察指标,预测实验结果: 1号培养皿中观察到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菌落,其他3个培养 皿中只观察到R型细菌的菌落;2号培养皿中观察到R型细菌和 S型细菌的菌落,其他3个培养皿中只观察到R型细菌的菌落; 3号和4号培养皿与此类似
证明.请你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证明(写出主要 步骤、预期结果和结论).
PPT文档演模板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1) 细心审题是关键 (表2)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是高中生物实验的集合,包含了各种与生物学相关的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以下是5个高中生物实验的示例: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通过制作植物组织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
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不同
化合物,了解生物组织的组成和特性。
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了解
温度、pH等对酶活性的影响。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通过制作植物或动物组织的临时装片,使用显
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5.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植
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扦插枝条,观察其生根情况,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总结:高中生物实验大全是指高中生物实验的集合,包括各种与生物学相关的实验。
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之欧阳理创编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四、方法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
切片数次。
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4、如何调节焦距?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

无水乙醇 (丙酮 )
提取色素
绿叶中色素的
层析液
分离色素
提取和分离
注意下列药品的用途 (熟练记忆,灵活应用 )
① NaOH 溶液:用于吸收 CO 2 或改变溶液的 pH ; ② Ca(OH) 2 溶液:鉴定 CO 2; ③盐酸溶液:解离或改变溶液的 pH;
④ NaHCO 3 溶液:提供 CO 2; ⑤ NaCl :配制生理盐水及其他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可用于测定动物细胞内液浓度或用
(10)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假说 —演绎法 (11)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 类比推理法
(1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 取样器取样法 (13)估算种群密度 (运动能力强的生物 )—— 标志重捕法
(14)估算种群密度 (运动能力弱的生物 )—— 样方法
4. 快速检验细胞内物质、产物或结构的检测方法 ①淀粉:碘液;
原因: 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状态, 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根尖的伸长区或成
熟区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4)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所选的材料可以是动物的精巢和植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 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
原因:雄配子的产生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的细胞。
(5)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菠菜叶且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大而数目较少。
? 酒精: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
5.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①光合速率: O2 释放量、 CO 2 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②呼吸速率: O2 吸收量、 CO 2 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③原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④细胞液浓度Βιβλιοθήκη 小:质壁分离;⑤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⑥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附word下载)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构造;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四、方法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
切片数次。
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翻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构造。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构造,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1、松针的叶面构造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构造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4、如何调节焦距?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说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响,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复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根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必考)超详细

实验一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三.方法步骤:片10S染色滴2滴吡罗红甲绿染色剂于两种溶液混合,现配现用载玻片上染色5min使观察效果最佳观察先低倍镜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调节清晰后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如:加热葡萄糖+ Cu ( OH ) 2葡萄糖酸 +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材料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
(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
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 mL 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实验原理(1)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实质: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3)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可以将细胞放大,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
2.操作步骤[深度思考](1)如何区分目镜与物镜,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提示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提示低倍镜下视野范围大,而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小,如果直接用高倍物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
(3)如何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提示物像在视野中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简称“偏哪移哪”。
(4)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前者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后者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5)若所观察视野中有“污物”,应如何判断“污物”位置?提示[方法技巧]1.关注显微镜使用的“4”个易错点(1)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
(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2.显微镜下细胞数目的两种计算方法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则要考虑面积的变化。
(1)若视野中为一行细胞,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与低倍镜下细胞数量之比等于其放大倍数之比的倒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已整理好A4)
实验一:营养成分的定性检测实验
所需材料:牛奶、蛋白质、蔗糖、淀粉、食盐、饭菜、水果等步骤:
1. 取一定量的样品,分别加入一些化学试剂;
2. 观察样品颜色的变化、气味的变化、沉淀的产生,可初步
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对应的营养成分。
实验二:光合作用实验
所需材料:苗叶、酒精、碘液、盐酸、取样器、滴定管、显微镜等
步骤:
1. 将新鲜苗叶置于室内或光源下;
2. 通过取样器、滴定管等工具分别抽取叶绿素溶液、葡萄糖
溶液、碳酸盐溶液,以及加入一些其他化学试剂;
3. 在相应的试管中进行反应,并观察变化。
实验三:DNA分离实验
所需材料:动物细胞、实验室试剂、离心机、显微镜等步骤:
1. 从动物组织中取出细胞;
2. 通过试剂对细胞进行破碎、提取DNA;
3. 经过离心机离心,提取分离后的DNA,并进行观察和测量。
实验四:发酵实验
所需材料:酵母、糖、面粉、水、试管、鱼缸等
步骤:
1. 将面粉、糖和水混合制成糊状物,加入酵母;
2. 在试管或鱼缸中进行发酵;
3. 观察发酵过程中气泡的产生和颜色的变化等。
实验五:细胞培养实验
所需材料:培养皿、细胞培养基、移液管、显微镜等步骤:
1. 选择适合的培养皿,添加细胞培养基;
2. 将待培养的细胞加入培养皿中,封闭培养皿;
3. 放入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4. 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和数量变化等。
实验六:人类遗传与基因工程实验
所需材料:血样、PCR试剂盒、电泳仪等
步骤:
1. 取血样提取人类基因;
2. 通过PCR扩增目标序列;
3. 将PCR产物进行电泳,观察条带的出现及大小等。
实验七:缩阴菌的筛选实验
所需材料:不同来源的缩阴菌样本、琼脂平板、各种营养成分培养基、培养箱等
步骤:
1. 将各种缩阴菌样本分别制备到琼脂平板上培养;
2. 观察不同缩阴菌的生长情况,选择生长状况最好的样本;
3. 根据该菌株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营养成分培养基,进行后续培养。
实验八:炭水化合物和脂质的检测实验
所需材料:红蜡笔、苯甲酸、酒精等
步骤:
1. 取一块白纸,涂上红蜡笔;
2. 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苯甲酸、酒精等溶剂,将溶液滴入红蜡笔上,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炭水化合物和脂质。
实验九:免疫实验
所需材料:抗原、抗体、小鼠、三明治式ELISA板、辅助试剂等
步骤:
1. 通过多个实验制备到特定的抗原、抗体;
2. 将样本加入到试剂盒中,进行试验;
3. 通过查看读板器的测量值,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抗原或抗体等。
实验十:生态系统实验
所需材料:水族箱、小龟、水草等
步骤:
1. 在水族箱中放入水草;
2. 放入小龟进行观察;
3. 观察小龟的行为、水草的生长情况等,反映生态系统的环境状况。
以上就是高中生物实验大全,适合同学们在学习生物方面深入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