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图

合集下载

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评分表

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评分表

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要点说明核对:根据“标本采集原则”进行核对,并贴标签或电子条形码于采集容器上电子条形码应竖贴在管上,不能遮挡管中的刻度评估:1.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2.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进行的治疗3.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4.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5.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患者的需求告知:1.血培养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2.采血后注意事项准备: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2.用物:常规消毒物品一套、止血带、血培养基、采血针、手套3.患者:舒适平卧或坐位4.环境:清洁、采光好1.注意保护患者隐私2.按检查项目及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相应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3.检查培养基灭菌有效期、有无破损、胶塞有无松脱、瓶签模糊,瓶内培养液肉眼观察有无絮状物、变质。

实施:使用密封瓶培养基采血1.将密封血培养瓶口的保护帽剔去,消毒瓶盖,干燥 1min2.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点,在穿刺点上方约 6CM 处系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3.戴手套后用采血针头按静脉穿刺法穿刺血管,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翼,接培养瓶,当针头出血速度变慢(由线状变点滴状)时反折针头,拔出培养瓶4.嘱患者松拳,迅速拔出针头,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5 min5.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和采血项目整理:1.协助患者舒适体位2.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处置用物,脱手套,洗手3.根据“标本采集原则”再查对和标本转送,记录1.成人血培养采血 5ml2.儿童 2-3ml,婴儿 1-2ml3.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为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采血量可增至 10-15ml1.采集血标本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液穿刺点上方、皮管内采血标本。

应在对侧肢体采血3.常规血培养应该包括至少一个需氧培养瓶和一个厌氧培养瓶,称为“1 套血培养”。

采得的血首先应注入需氧瓶,然后再注入厌氧培养瓶,有利于更好地分离出真菌、绿脓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出后按压时间延长至 10 分钟附: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实施操作者:所在科室:考核者:考核日期:。

标准化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图文

标准化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图文

标准化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图文微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经常需要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和细胞培养。

标本采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后续细胞培养和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标本采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标准化操作规程,以确保微生物样品的质量和数量。

在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采集规范和标准化流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微生物标本采集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微生物标本采集的技巧和方法。

什么是微生物标本采集?微生物标本采集是指从生物组织、液体、分泌物或物体表面等部位采集微生物组织样品,进行后续的细胞培养和研究。

常见的标本种类有血液、尿液、胸腔积液、脑脊液、粪便等。

微生物标本采集需要注意什么?1. 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采集过程的顺利进行。

这些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熟悉标本的种类、采集方法和保存方式;•完成必要的培训课程并接受相关的操作指导;•携带必要的采集工具(如采样针、采样棉签、吸管、针头等)和采集容器;•确保采集工具和容器已经完成消毒,消毒方法可选用较为常见的热气灸法、酒精或紫外线灯消毒。

2. 采集过程中的操作规范采集过程中需要遵守一些操作规范,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数量。

具体操作规范包括:•采集方式要正确,避免对标本造成损伤或污染;•采集前后要做好手卫生,并佩戴口罩和手套等必要的防护用品;•采集时要避免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如血液样品采集需要避免受到很强的光照;•标本采集后需要采取相应的保存方式,如储存在低温条件下或者进行新鲜处理;•注意标本的采集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3. 处理采集到的标本采集到标本后需要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如加枸橘霉素、厌氧试管培养等。

具体的处理方法需要按照标本类型和采集情况进行选择。

微生物标本采集的流程与方法在对微生物标本进行规范的采集之前,需要先了解标本的种类和一些基本的采集流程和方法。

具体的采集流程和方法如下:1. 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是指从人体血管中采集微生物标本(包括静脉血、动脉血、毛细血管血等等)。

2024中国末梢采血操作共识要点

2024中国末梢采血操作共识要点

2024中国末梢采血操作共识要点静脉血和末梢血为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标本。

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现代化、微量化、便捷化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末梢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由千儿童自主配合依从性差、血管纤细,在静脉血标本采集过程中,相比成人采血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1],因此末梢血采集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与静脉血相比,末梢血影响因素较多,如采集过程操作不规范,易导致检测结果变异或不准确,因此规范末梢采血操作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缺乏末梢采血操作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国外的相关指南又难以符合我国的实际需求。

为规范我国末梢采血操作流程,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儿科疾病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和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共同制定了本共识,旨在提供中国末梢血液标本规范化采集操作的参考依据,提高末梢血标本检验质量。

一、本共识的适用范围1.末梢血液标本的临床应用范围:目前,末梢血主要用于全血细胞分析、血型、血糖、血沉和新生儿筛查等检验项目[2]。

随着现代检验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既往用血量较大的项目也建立了快速微量法,如微量元素、感染性标志物、传染性疾病的抗体以及床旁检测项目等。

此外,许多新项目还在不断开发中,末梢血的临床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2.本共识适用人群:本共识适用千丿Lt-+患者、特殊成人患者及其他适用于末梢血检验的受试者。

对千6岁以上的受试者可优先考虑用静脉血进行检测。

特殊成人患者包括严重烧伤患者、极度肥胖患者、具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老年患者需要保留浅部静脉用千静脉给药治疗的患者、浅部静脉不易获得或非常脆弱的患者、需自行采血检测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对静脉穿刺恐惧的患者以及需行床旁检测的患者[1]。

应注意,若患者脱水或由千其他原因(如外周性水肿)导致外周循环不佳,可能无法通过皮肤穿刺采集到合格的血标本,不建议进行末梢采血检测。

二、术语和定义1.末梢采血(capillary blood collection)末梢采血又称皮肤穿刺采血法,临床通常在手指或足踉特定部位穿刺,采集毛细血管血液(即末梢血)进行检验。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图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图
①输血开始时,记录生命体征、输血时间、种类、血型、滴速、核 对者的姓名及输血反应。②输注15分钟后,记录生命体征、调节滴 数及有无不良反应。③输血结束时,记录生命体征及有无不良反应
①输血结束后,在血袋上注明结束时间。②取下血袋条形码粘贴在 《交叉配血报告与发血记录单》表格中间空白处。③血袋在2-6℃ 下
由医护人员或护理辅助员将《临床输血与血液申请单》及交叉配 血标本一并下送输血科,并由下送人及输血科接收人员在血标本 交接记录本上进行查对签字。
①配血合格后,再次查看输血医嘱,并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体温 ≥38.5℃不宜输血,避免夜间输血)②医护人员或护理辅助员携 PDA
①双人携病历、《交叉配血报告与发血记录单》、血制品、医嘱执 行 单到患者床旁核对“三查十对”(三查:血型(ABO血型、Rh)、 血 液质量(有无凝血、溶血)、血袋有无破损;十对:科室、床号、 姓 名、ID号、年龄、性别、血袋号、血液名称、血量、失效血袋条形码粘贴在 《交叉配血报告与发血记录单》表格中间空白处。③血袋在2-6℃ 下
①测量生命体征。②建立输血通道,先输注30-50ml生理盐水,确 认输注通畅,准备输血。③再次“三查十对”血制品,轻轻旋转将 血制品输入。④开始输血速度宜慢15-30滴/分,观察15分钟后无不 良反应,根据病情调节速度,成年人一般40-60滴/分,儿童酌减, 年老体弱、严重贫血、心衰者应谨慎,速度宜慢。⑤输注两袋以上 血制品时,两袋之间输入生理盐水30-50ml进行冲管。
操作流程 输血前准 备 核对医嘱
标本采集
下送输血 科 取血
输血前查 对
输血时
输血记录 输血完毕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图
注意点与说明
查看《输血治疗同意书》签字情况、与患者沟通取得配合

ICU常用技术操作

ICU常用技术操作

ICU常用技术操作心肺脑复苏术一、目的:通过实施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建立病人的循环、呼吸功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尽快恢复心跳、呼吸,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二、评估:(1)判断心搏、呼吸停止①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

②大动脉搏动消失。

③呼吸停止。

④瞳孔散大。

⑤皮肤苍白或发绀。

⑥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

⑦伤口不出血。

(2)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①意外事件。

②器质性心脏病。

③神经系统病变。

④手术与麻醉意外。

⑤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⑥药物中毒或过敏。

三、计划:(1)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血压计、听诊器,必要时备一木板、脚踏凳。

(2)病人准备: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睡在软床上的病人,应在其肩背下垫一心脏按压板,去枕,头后仰。

婴儿、新生儿可托在复苏者的手掌上,头颈部略后仰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解开病人的领扣、领带及腰带等束缚物。

(3)环境准备:光线充足,病室安静。

病人床单位周围宽阔,必要时用屏风遮挡,避免影响其她病人。

(4)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备齐用物。

四、实施:操作步骤:呼救,同时做好病人的准备→开放气道→清除口腔、气道内分泌物或异物,有义齿者取下义齿→手法开放气道:①托颈压额法:抢救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肌侧下按病人前额,使其头后仰,颈部抬起,头、颈部损伤病人禁用。

②仰头抬颏法: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手指放在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拉开颈部。

③托颌法:抢救者将其肘部放在病人头部两侧,用双手同时将左右下颌角托起,使头后仰,同时将下颌骨前移。

适用于疑有颈部损伤病人。

→具备条件者可行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①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者以保持病人头后仰的拇指与食指捏住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气,屏气,双唇包绕病人口部形成一个封闭腔,用力吹气,使胸廓扩张,吹毕,松开捏鼻孔的手,抢救者头稍抬起,侧转换气,注意观察胸部复原情况,频率成人14~16次/分,儿童18~20次/分,婴幼儿30~40次/分。

肾上腺静脉取血术及注意事项

肾上腺静脉取血术及注意事项

结果分析
• 第二步,即确认是否存在单侧优势分泌。 • 单侧化指数(LI):优势侧(D)和非优势侧
(ND)肾上腺静脉血醛固酮/皮质醇比值之 比[A/C(D):A/C(ND)]>2 • 同时非优势侧肾上腺静脉和下腔静脉血醛 固酮/皮质醇比值之比[A/C(ND):A/ C(P)]<1
注:A:醛固酮;C:皮质醇。
pha确诊患者ct显示为正常肾上腺单侧肢体增厚单侧小腺瘤1cm或双侧腺年龄70岁患者本人不考虑手术治疗禁忌症avs传统股静脉路径avs传统股静脉路径右侧肾上腺造影形态各异avs右侧肘关节入路福医大附一院彭峰教授提供的影像右侧
肾上腺静脉取血术及注意事项
何德化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概要
背景
• 肾上腺的影像学检查目前仍是原醛症患者 术前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 但对于直径小于 1cm 的肿瘤, 与IHA难以区别。
• 影像检查对原醛症患者, 尤其是IHA易发生 漏诊、误诊;体位激发试验在IHA及APA患 者中有相当一部分重叠, 因此需要其他手段 辅助。
背景
• 肾上腺静脉采血(AVS:adrenal venous sampling) 是一种原醛症鉴别诊断的方法, 在分型诊断上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90% 以上,被公认为PHA诊断和分型的金标准 。
AVS局限性
• AVS告诉我们哪一侧肾上腺存在优势分泌, 但不能说非优势侧不分泌。即手术切除优 势侧后,非优势侧可能再次分泌。
Thank you !
肾上腺静脉相关解剖
肾上腺静脉相关解剖
概要
1. 背景。 2. 肾上腺影像学及肾上腺静脉解剖。 3. AVS的注意事项及术前准备。 4. AVS标准操作流程。
术前注意事项

(完整版)高血压五项检测标准抽血流程图

(完整版)高血压五项检测标准抽血流程图

高血压五项组合实验室检测抽血推荐流程涵盖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的立卧位实验和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节律试验 步骤一、早上五点采集两管卧位血(紫帽5ml ,特殊蓝帽4ml ),此标本可做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的卧位试验。

EDTA 管(肾素、醛固酮)酶抑制剂管(血管紧张素Ⅱ) 步骤二、叮嘱病人直立位或步行2小时(可靠墙,不可以坐),7:00-9:00采集两管立位血(紫帽5ml ,特殊蓝帽4ml ),同时也可做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节律试验(上午7-9点)。

EDTA 管(肾素、醛固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 酶抑制剂管(血管紧张素Ⅱ)步骤三、下午3:30-4:30采集一管静脉血(紫帽5ml ),此标本为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节律试验(下午3-5点)。

EDTA 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步骤四、临床根据病人情况,可在午夜(或入睡后3-5小时)再次采集一管静脉血(紫帽5ml ),为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节律试验(午夜)。

EDTA 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注意:①所有立卧位必须在上午抽血。

建议空腹,低盐饮食,输液前抽完。

②节律试验应严格遵守抽血时间。

③无法直立行走的患者可选择步骤二和三进行卧位采血。

④请在条码上写清抽血时的体位及抽血时间! 5 12 7 12 312 12 立卧位试验 王×× 男 特殊/分子××病区高血压组合 王×× 男 特殊/分子××病区 激素节律试验 王×× 男 特殊/分子 ××病区 激素节律试验王×× 男 特殊/分子 ××病区 护士抽血流程。

儿童及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规范

儿童及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规范

儿童及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规范解读目录儿童及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准备1儿童及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操作2儿童及新生儿血液采集常见并发症与护理3C O N T E N T S目录儿童及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准备1儿童及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操作2儿童及新生儿血液采集常见并发症与护理3C O N T E N T S血液标本采集准备——采血器具选择静脉采血器具分体式采血针(蝶翼)可与持针器配套使用笔式采血针(直型)匹配持针器共同使用安全型静脉采血针回弹针头或保护套减少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血液标本采集准备——采血器具选择动脉采血器具及末梢采血器具专业动脉采血器可与25G蝶翼针配套使用一次性末梢使用采血针:针尖弹出速度快、深度恒定,减轻患儿疼痛三棱针:价格低、使用简单、但针尖外露容易造成针刺伤,且穿刺深度不恒定,易造成采血失败和增加患儿损伤血液标本采集准备——采血部位选择静脉采血部位选择1头皮静脉:包括颞浅静脉、额上静脉、眶上静脉等新生儿和婴儿血流丰富、比较浅表、易于穿刺固定、便于观察、止血,注意与头皮动脉相鉴别2肘静脉:包括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幼儿及儿童肘静脉较清晰,皮肤较薄,静脉较粗直。

家长及患儿易于接受,配合度高。

3手背静脉:浅静脉相互吻合形成通常呈网状分布但变异较多,需要注意血液标本采集准备——采血部位选择静脉采血部位选择4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内,血管粗大,血流丰富。

脱水、术后的患儿采血成功率较高。

穿刺时避免误采动脉、损伤神经。

采血后注意按压,严密观察采血部位血肿、凝血功能障碍患儿不宜选择5颈外静脉: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管径粗、暴露明显,患儿哭闹可使其充盈易于穿刺但结构复杂,需要注意体位摆放,并给予人文关怀止血时勿压迫气管,凝血功能障碍患儿不宜选择6踝部静脉:经内踝前方的大隐静脉、较表浅,不宜滑动,利于穿刺7通过血管通路装置进行静脉采血: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留置针等血液标本采集准备——采血部位选择动脉采血部位选择1桡动脉:手腕部,较浅表易于触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采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附:静脉采血注意事项
1、采血前应向病人耐心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理,如遇个别病人采血后发生眩晕,可让其平卧休息片刻。

2、选择合适静脉,最常用的血管为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其次为股静脉和手静脉。

3、禁止在静脉留置针或输液输血侧肢体进行采血。

4、采血过程中应避免扎止血带过紧过久,防止血液瘀滞浓缩,影响检测结果。

5、抽血完毕,先松止血带,拔出穿刺针头(前针头),再拔出插入试管的针头(后针头),使采血针中的血液全部进入试管中。

如需采集多管血,可直接向持针器内插入另一根真空采血管
6、有抗凝剂的血标本采足血后应立即颠倒混匀5—10次。

动作要轻缓,避免强力振动引起溶血。

7、如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应按真空采血管盖头颜色不同排列正确顺序采血。

『黄头管(含惰性分离胶加促凝剂)一蓝头管(抗凝剂:枸橼酸钠l:9)一黑头管(枸橼酸钠l:4)一紫头管(含抗凝剂:K2EDTA)一绿头管(含抗凝剂:肝素钠)一红头管(无)”』
8、血标本应尽快送检,如不能在短时间内检测,也应先放在阴暗处或4℃冰箱中保存。

送检过程中严防震动、撞击、避免日光照射,以防红细胞破裂造成溶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