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4
2022年12月14日
2)计价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的交易价格均按实际价格 来计价。
3)记载时间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每笔交易的登记时间以所有 权的变更为准。
4)记账单位
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以本币编制,也可以使用 国际上较为熟悉的记账单位,如美元或者特别 提款权。
7
2022年12月14日
2.服务(service)
服务也称无形贸易,它涉及项目的内容比较繁杂, 通常下设若干重要细目,主要包括运输、港口、 保险、邮电、通讯、旅游、使领馆、外宾服务等 的收支,其他劳务收支如专利权使用、广告费、 银行手续费等。
3.收益(income)
这一项记录因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而引起的要 素报酬收支。
5
2022年12月14日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一)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经常项目是一国与外国经常发生的收支项目,这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项目,反映一国与 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
包括贸易、劳务、收益和无偿转移四个子项目, 经常项目下的各项目都应列出借方总额和贷方总 额。
来源不一,或资料不全,或者有些资料本身就有
错漏,因此错误与遗漏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
11
2022年12月14日
(四)总差额(overall balance)
总差额是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和净 差错与遗漏三大项目金额的总和。
它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国际储 备的影响,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概念。
3
2022年12月14日
(二)其他编制原则
1)居民的含义
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的是居民与非居民的交易, 因此有必要明确居民的含义。
1.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规则

1.3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规则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1.3.1复式记账法】• 计入贷方账户的交易包括: • (1)实际资源的出口 • (2)金融负债的增加或者金融资产的减少;• 计入借方账户的交易包括: • (1)实际资源的进口 • (2)金融资产的增加或者金融负债的减少。
• 甲国出口商向乙国进口商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商品,乙国以其本 国银行存款向甲国支付货款。
• 对于甲国国际收支而言,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海外存款 100万 贷:商品出口 100万• 对于乙国国际收支而言,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商品进口 100 万 贷:短期资本流入 100 万【1.3.2交易价格和交易时间的确认】• 交易价格:成交的实际市场价格作为交易计价的基础• 交易时间:权责发生制(accrual accounting)• 货物贸易在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时记录,在实践过程中,主要以海关统计数 据为准• 服务贸易在服务完成的时候予以记录 • 海外收入流量在海外收入产生时记录,而不是在收入实际发生时记录 • 跨境金融交易在海外债权与股权形成时记录【数据分析】•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值4.30万亿美元,其中 出口2.34万亿美元,进口1.96万亿美元,贸易顺差3824.6亿美元, 同比扩大47.3%。
根据国家外管局统计,2014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 23,541亿美元,进口18,782亿美元。
货物贸易顺差4760亿美元。
• 问题:为什么海关总署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对货物贸易的 数据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海关统计口径与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差异】• 第一,统计原则不同(进出关境原则VS所有权转移原则)• 第二,前者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CIF)统计,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 (FOB)统计,到岸价比离岸价多了货物的运费、保险费和其他费 用,后者均按照离岸价格统计;【海关统计口径与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差异】• 第三,后者包含离岸转手买卖(指本国居民从非居民处购买货物,随后 向另一非居民转售同一货物,而货物未进出本国关境)、网络购物、查 获走私等未纳入海关统计的项目,不含来料出料加工等。
国际金融知识点

第一章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1.具体内容:经常账户: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资本和金融账户:记录居民与非居民间的资本或金融资产的转移的账户..包括: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净误差和遗漏账户:人为设置的抵消账户;使国际收支平衡表达到平衡.. 2编制原则:1、所有权变更原则即经济交易记录日期以所有权变更日期为标准..指交易当事方在账目上放弃获得实际资产并获得放弃金融资产..2、作价原则在可以得到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按市场价格对交易定值;债务工具大多按面值定值;货物进出口都按离岸价格FOB定值3、复式记账原则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贷方;记为“+”;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记入借方;记为“-”第二章外汇和汇率汇率制度的种类:固定汇率适度本币与外币比价基本固定;并且把两国货币比价的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汇率制度对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不加固定;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本币对外币的汇率汇率制度的比较:第三章国际收支失衡及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1.国际收支逆差:该国货币贬值该国外汇储备减少该国国内货币紧缩、经济增长放缓、失业增加2.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加;抗风险能力增强拉动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本国货币升值加剧国家间磨擦、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经济周期: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叫做周期性不平衡 ..2、货币价值变动:一国货币增长速度、商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它国家相比如发生较大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把它叫做货币性不平衡..3、经济结构:当国际分工的结构或世界市场发生变化时;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叫做结构性不平衡4、过度外债5、资本投机6、偶然事件:临时性不平衡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理论:1、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在国际间普遍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可通过物价的涨落和黄金的输出入自动恢复平衡..2、弹性分析理论:假设条件:国际收支就等于贸易收支、贸易商品的供给有弹性;而且弹性是无穷大、各国充分就业;国民总收入是不变的、只考虑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3、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之后;只有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与进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会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Em|+|Ex|>14、吸收分析理论1、支出增减型政策;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2、支出转换型政策;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5、货币分析理论:假设条件:1一国处于充分就业条件下;货币需求长期稳定 ;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2国际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购买力平价理论长期内成立该理论政策主张:R·E= Md-D 、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需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的政策:1、市场自动调节2、汇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3、财政政策:采取缩减或扩大财政开支和调整税率的方式;以调节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4、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的目的..5、外汇缓冲政策:指一国用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主要是黄金和外汇;作为外汇稳定或平准基金;来抵消市场超额外汇供给或需求;从而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6、直接管制政策:1外汇管制:通过对外汇的买卖直接加以管制以控制外汇市场的供求;维持本国货币对外汇率的稳定..2贸易管制:奖出限入7、国际借贷: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和政府间贷款的方式;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8政策配合:第四章外汇和汇率汇率的决定理论:一、国际借贷理论汇率变动主要取决于外汇资金流量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外汇的供求则取决于本国与外国之间的借贷二、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某一时点;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三、利率平价理论以两国的利率差异及其变动作为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本币将来贬值远期贴水;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本币将来升值远期升水..升贬值升贴水的幅度大致等于这两种货币的利率差..汇率的影响因素:1、国际收支状况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币升值;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贬值..2、通货膨胀率当一个国家通货膨胀率比较高的时候;意味着本币会趋于贬值..当一个国家通货膨胀率比较低的时候;意味着本币会趋于升值3、利率差异利率高的国家;本币短期升值;长期贬值..利率低的国家;本币短期贬值;长期升值..4、宏观经济形势如果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好的话;本币趋于升值..如果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差的话;本币趋于贬值..5、心理因素6、政治事件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1、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工资机制、成本机制、货币供给、国民收入2、对国内生产的影3、对国内资源配置的影响4、对本国证券市场的影响5、对外汇短缺的影响:货币供应—预期机制、劳动生产率—经济结构机制外汇干预的方式:市场干预:①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②调整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③在国际范围内发表表态性言论以影响市场心理;④与其他国家联合;进行直接干预或通过政策协调进行间接干预等.. 外汇管制的具体内容:1、对汇率的管制方法与措施①、直接管制汇率②、实行复汇率制度2对贸易外汇的管制方法与措施:进口付汇管制、出口收汇管制3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方法与措施4对资本输出入的管制方法与措施5货币兑换管制6、对黄金、现钞输出入的管制方法与措施第五章外汇市场与外汇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的防范方法:1、选择合适的计价货币2、提前或推迟支付3、平行贷款法4、远期交易法5、利用货币市场套期保值6、投保汇率变动险第六章国际储备国际储备的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会员国持有的特别提款权..国际储备的管理方法:一、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1、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2、经济开放度与外贸状况3、国家信用等级与国际融资能力4、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的选择5、货币的国际地位6、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程度7、外部冲击的规模与频率8、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二、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外汇储备币种的结构管理、外汇储备资产的结构管理第七章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在岸国际金融市场: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市场所在国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以市场所在国货币为媒介的资金融通场所;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政策与法令管辖离岸与在岸市场的比较离岸国际金融市场:新兴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以市场所在国以外的货币为媒介的资金融通场所;不受任何国家国内金融法规的制约和管制离岸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1欧洲货币信贷短期欧洲货币信贷、中长期欧洲货币信贷、银团贷款2欧洲货币存款3欧洲债券离岸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管制松;交易规模巨大;交易品种、币种繁多;金融创新极其活跃;融资成本低;资金来源广泛;调拨方便;风险比较大离岸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有利影响: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有助于部分国家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有利于跨国公司开展跨国经营和跨国投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利影响:使外汇投机增加;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的一个因素、干扰了一些国家国内金融政策的推行或影响了国内金融政策的效果、欧洲货币市场的信用扩张;有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倾向..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1、内在因素:1国际间收益率的差异2风险的差异2、外在因素:1国际范围内与实际生产相脱离的巨额金融资产的积累巨额石油美元、世界货币发行国美国长期通货膨胀;而且国际收支逆差、金融工具与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多2各国对国际资本流动管制的放松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1、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不再依赖于实物经济而独立增长..2、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3、国际资本证券化;资本流动高速化..4、国际投机资本规模越来越大..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1、有利影响:促进全球经济效益的提高;改善国际收支;加速了全球经济和金融的一体化进程2、不利的影响:对一国国际收支及外汇市场有非常大的冲击;容易造成货币金融混乱;引发债务危机、货币危机、金融危机。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也称国际收支差额表,它是系统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国际经济活动收入与支出的统计报表。
一国与别国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不论是否涉及外汇收支都必须记入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全面了解本国的涉外经济关系,并以此进行经济分析、制订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繁杂,各国又大都根据各自不同需要和具体情况来编制,因此,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详简也有很大差异,但其主要项目还是基本一致的。
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平衡项目。
(一)、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经常项目是本国与外国交往中经常发生的国际收支项目,它反映了一国与他国之间真实资源的转移状况,在整个国际收支中占有主要地位,往往会影响和制约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
它包括货物项目、服务项目、收入项目和经常性转移项目四个子项目。
1、货物项目(Goods Account)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及非货币黄金。
一般商品是指居民向非居民出口或从非居民那里进口的可移动货物;用于加工的货物包括跨越边境运到国外加工的货物的出口以及随之而来的再进口;货物修理包括向非居民提供的或从非居民那里得到的船舶和飞机等上面的修理活动;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包括非居民在岸上采购的所有货物,如燃料、给养、储备、物资;非货币黄金包括不作为一国货币当局储备资产的所有黄金的进出口。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收支统计数据的来源及商品价格计算的方式在各国不尽相同。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货物进出口统计一律以海关统计为准,商品价格一律按离岸价格or Free On Board)计算。
但实际上有许多国家对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而对进口商品则按到岸价格or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计算。
实训: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观念应用1-4
形成净误差与遗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观念应用1-4
【分析提示】
形成净误差与遗漏的主要原因是:(1)统计资料 不完整,这是由商品走私,以隐蔽形式进行的资 本外逃等人为隐瞒原因形成的;(2)统计数字的 重复计算和漏算,这是由统计资料是来自四面八 方所致,有的统计资料来自海关统计,有的来自 银行报表,还有的来自官方主管机构的统计报表, 这就难免发生统计口径的不一致而造成重复计算 和漏算;(3)有的统计数字可能是估算的。
【分析提示】
从德国来看,引起本国外汇收入增加,则应在贷
方记出口,同时将出口收入记在对外短期资产的借
方,表示对外短期资产的增加。即:
借方:对外短期资产(增加) 100万美元
贷方:货物出口
100万美元
观念应用1-2
我国一家外贸公司租进日本一家运输公司经 营的轮船运输设备,用中国银行在日本的分行账 户上的外汇余额支付4万美元,我国应如何记入 国际收支平衡表?
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大于进口,就出现贸易顺差; 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小于进口,就出现贸易逆差;
教材第4页
——收益 收益指生产要素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流动引起
的报酬的收支。两大类: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 职工报酬: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支付给非居民工人(含季节
性的短期工人)的工资、薪金和其他福利。 和本国季节工人(在国外居住时间为一年以下)在国外工作
如果借方总额比贷方总额小,则列入借方。
如果借方与贷方相等呢?
200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亿美元)
项目
一.经常项目 A.货物和服务
a.货物
差额 354 374 442
贷方 3875 3654 3257
借方 3521 3280 2815
国际金融00076第一章国际收支大纲笔记

自考金融(专升本)国际金融(课程代码00076)笔记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1.【识记部分】(1)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或国家、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进出口贸易、投融资往来等各类经济交易的经济过程,以及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存量变化。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一定时期(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征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账户,并以复式记账原则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
(3)经常账户显示的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账户类别,记录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
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4)资本和金融账户反映了金融资产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转移,也就是国际资本的流动,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输入本国记贷方,输出本国记借方。
2.【领会部分】(1)国际收支的特征:国际收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国际收支记载的是一个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强调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同一个经济体的居民之间的交易不属于国际收支,参与者不同经济体的居民,不是公民。
②国际收支是在特定时期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③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概念。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①复式记账原理;②权责发生制原则;③市场价格原则;④单一货币原则。
3.【简单应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以及误差与遗漏净额三个部分。
①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②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子账户。
资本账户有本科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处置、资本转移;金融账户又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储备除外)和雇员认股权、其他投资以及储备资产。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在国际经济交易中,签订买卖合同、货物装运、结算、交货、付款等一般都是在不同 日期进行的,为了统一各国的记录口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采用所有权变更原则。 其含义是只要两国之间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即参与交易的实际资源或金融资产的所有 权在法律上发生了转移,即使没有实现现金支付,也要按照所有权转移的日期计入国 际收支。
总计
借方 1 000+80
3 — 280
1 363
200 80 400 20
700
2 063
贷方 400+160
— 300 —
860
1 000 —
3+80 120
1 203
2 063
差额 -520
-3 +300 -280
-503
+800 -80 -317
+100
+503
0
第 12 页
— 12 —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作用
1 000万美元
贷: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
1 000万美元
第 10 页
— 10 —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实例
【例1-4】
【例1-3】 外商C以价值1 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某国,办合资
企业。这笔交易可记录如下:
借:商品进口
1 000万美元
贷: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
1 000万美元
【例1-5】 某国D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300万美元,其中,200万美元用于当地再
国际收支平衡表在记录每笔交易时,以市场价格或其等值为依据确定交易的价值。为 了统一口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进出口商品价格均采用离岸价(FOB)来计算, 到岸价中的运费和保险费列入劳务收支。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的是以货币记录 的交易,对于有些可能不涉及货币支付的交易,须折 算成货币加以记录。
(完整版)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与指标说明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与指标说明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以下简称《手册》第六版)制定的标准,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某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
国际收支统计以权责发生制为统计原则,并采用复式记账法。
中国国际收支表是反映特定时期内我国(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下同)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指标说明根据《手册》第六版,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经常账户可细分为货物和服务账户、初次收入账户、二次收入账户。
金融账户可细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具体项目的含义如下:1.经常账户:包括货物和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
1.A货物和服务:包括货物和服务两部分。
1.A.a货物: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
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
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部分进出口退运等数据;四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1.A.b服务: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1.A.b.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1)实物量编制原则。
国际收支表的各项统计数据,应以实物计量为准。
即以实物的数量和价值来编制,不仅要记录收入和支出的总额,还应记录收入和支出的实物数量。
(2)货币量编制原则。
国际收支表中对外贸易及本国政府收支的记载,都是以货币量为准的。
(3)时态编制原则。
国际收支表的记载,应当以交易发生的时间为依据,而不是收付款的时间。
(4)地域编制原则。
国际收支表的记载,应以发生地的所在地为准,而不是发生地的国籍或民族。
(5)代理编制原则。
国际收支表的各项统计数据,应以实际发生交易方为准,而不是代理人或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