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代谢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合集下载

不良反应分析总结

不良反应分析总结

不良反应分析总结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是指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后出现的对患者身体或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反应。

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发生。

这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药物副作用、药物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本文将对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高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预防。

一、药物副作用药物副作用是指在正常剂量下,经过合理用药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药物的种类、用药剂量、个体差异和使用时的其他因素等有关。

药物副作用常见的有肠胃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免疫系统反应、肝肾毒性等。

其中,肠胃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包括头晕、头痛、失眠等;心血管系统反应包括心悸、血压升高等;免疫系统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药疹等;肝肾毒性包括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

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的化学性质和药理作用:某些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或不良反应,如一些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

2. 药物的剂量和疗程:药物的剂量和疗程越大,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越高。

3. 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有的人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有的人则不容易。

4. 药物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在相互作用时可增强或减弱不良反应的发生。

预防药物副作用主要是在用药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药物。

2. 监测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副作用。

3. 加强饮食调理:在用药期间,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保持规律饮食。

4. 患者教育: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教育,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可能的处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和合理用药意识。

二、药物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反应是指在用药过程中,因患者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相关因素
1.给药途径:静脉滴注占93.25%,静脉给药一旦发生大多迅 速,病情凶险。口服给药:占3.76%,如派佳舒过敏列。 2.滴注速度:绝大多数ADR发生在给药3小时内,占98.07%, 特别是24小时内静脉滴注速度也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一个重要 因素,因滴注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如亚胺培南, 滴注时间不能少于40-60分钟,可致精神异常,恶心呕吐, 血压下降。头孢类抗生素,引起过敏性休克,双硫仑反应。
• 2.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消心痛):扩血管药、主要 不良反应为:常见面、颈部皮肤潮红及搏动性头痛,可出 现直立性低血压,静滴时密切观察血压,取半卧位,颅脑 外伤、颅内出血者禁用,严重贫血、低血压及低血压容量 者禁用,硝酸甘油遇光易分解,应放于棕色瓶内干燥处, 以免潮解失效,开封后每六各月更换一次,确保疗效。
• • • •
3.溶解后放置时间:最好现配现用,不宜保存时间过长。 4.不能用注射用水配制皮试,容易出现假阳性。 5.间隔时间:一般最好是6-8小时。 6.ADR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女性多于男性,老人 及小孩发生率较高。
• 7.ADR的发生率与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其它顾虑有关,如 护士观察是否细心,医生用药交代是否全面。 • 8.注意联合用药时的配伍禁忌,一般单独给药。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
大栗港熊艳红
一、相关概念
•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上市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 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 反应。如654-2引起排尿困难。
不良反应分类
•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 般较轻微,停药后可恢复,危害不大,如阿托品用于治疗 胃痉挛是引起口干视力模糊,排尿困难等。 • 2.毒性反应;由于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严重不 良反应,大多数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

常见不良反应药品

常见不良反应药品

用药护理 1.用药前须详细询问患者过去病史,包括用药史、过敏反 应史,以及有无家族变态反应疾病史。 2.告知患者用药期间及停药后5天内禁止饮酒,也禁止食 用含乙醇成分的药物或食物,以免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3.用药中如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必要时须 给予肾上腺素急救以及给氧、静脉给予皮质激素、气管插 管、机械通气等救治措施。 4.本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西环素、甲氯芬酯、盐酸 羟嗪、普鲁卡因胺、氨茶碱、丙氯拉嗪、细胞色素c、喷 他佐辛(镇痛新)、抑肽酶、利多卡因等呈配伍禁忌。 5.溶液的配制 (1)静脉滴注液,可用适量的5%葡萄糖注射液、0.9%氯 化钠注射液或灭菌注射用水溶解,然后再用同一溶媒稀释 至50~100 ML,静脉滴注时间应至少为30~60 min。 (2)肌内注射液,用灭菌注射用水配制,当注射液中头孢 哌酮钠浓度在250 mg/ml或以上时,需采用两步稀释法, 即先加适量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再以2%利多卡因注射液 稀释,使最终溶液的利多卡因浓度为0.5%。
泌尿外科常用药 物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 1、盐酸吉西他滨 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类抗癌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 也用于治疗膀胱癌、乳腺癌及其他实体肿瘤。 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 血液系统:可出现轻至中度的骨髓抑制,多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 减少也较常见,还可出现贫血。 肝脏毒性:氨基转移酶异常,多为轻度,非进行性损害。 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及口腔溃疡等。 泌尿系统:出现轻度蛋白尿和血尿,但极少伴有临床症状和血清肌酐等 变化。 心血管系统:可见低血压、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但 无明确证据表明是本药所致。 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轻至中度嗜睡。 过敏反应:可出现皮疹、瘙痒脱皮、水疱和溃疡。静脉给药时患者出现 支气管痉挛,其发病机制不清,与本药的关系尚不明确。 其它:可见流感样症状、周围性水肿、脱发(常为轻度)等。

《临床药物治疗学》作业1复习资料

《临床药物治疗学》作业1复习资料

252#《临床药物治疗学》作业1复习资料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哪项可导致灰婴综合征?A.氯霉素B.链霉素C.庆大霉素D.卡那霉素E.呋喃妥因正确答案:A2.下列关于非特异性护肝药物的应用,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A.需没有肝损伤的副作用B.仅起辅助作用C.目的是修复肝细胞D.宜选用多种护肝药物联合应用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非特异性护肝药物的应用,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A.需没有肝损伤的副作用B.仅起辅助作用C.目的是修复肝细胞D.宜选用多种护肝药物联合应用正确答案:D4.抗风湿治疗有效的药物不包括A.青霉素B.红霉素C.阿司匹林D.丙种球蛋白E.泼尼松正确答案:D5.慢性心衰病人地高辛治疗过程中出现室早二联律,停药后应首先给予下列哪种药物:A.美西律B.普萘洛尔C.钾盐D.溴苄胺E.利多卡因正确答案:E6.特殊药品不包括下列哪项()?A.麻醉药品B.高危药品C.精神药品D.医疗用毒性药品E.放射性药品正确答案:B7.高血压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宜选用:A.地尔硫?缓释剂B.普萘洛尔C.美托洛尔D.硝苯地平控释E.维拉帕米缓释剂正确答案:D8.确诊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依据是A.反复急性发作史B.扁桃体肿大C.扁桃体表面有脓D.颌下淋巴结肿大E.咽部疼痛正确答案:A9.植物制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最大的优点是A.不良反应极少,无明显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B.可缩小前列腺体积C.可快速缓解症状D.性功能不受影响E.不影响血压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1.5分,共15分)1.以下哪些是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ACDE)A.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B.肛周脓肿C.结节性红斑D.杵状指、关节炎E.硬化性胆管炎2.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有(ABCDE)A.感染B.肝性脑病C.肝肾综合征D.癌变E.上消化道出血3.下列各种心肌病的治疗对策中,哪些是正确的:BCEA.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可选用胺碘酮长期口服B.缺硒地区的克山病需常年给予亚硒酸钠治疗C.药物性心肌病可适当选用改善心肌能量和代谢类药物D.针对围生期心肌病的频发室性早搏可选用胺碘酮E.酒精性心肌病伴发的心律失常可首选β受体阻滞剂4.以下哪些情况属于严重ADR(ABCDE )A.引起死亡。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与预防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与预防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1
抗过敏治疗
对于药物过敏引起的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ຫໍສະໝຸດ 药等,以缓解症状。02 03
对症治疗
根据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药 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可能会给予止吐药物;对于药物引 起的肝损害,可能会给予保肝药物等。
急救措施
在某些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下,如过敏性休克等,需要立即采取急 救措施,如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等。
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密切观察
在停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是否缓解、有无新的症状出现等。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问题。
做好记录
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史、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症状表现、治疗措施及效果等信息。这有助于为医生提供全面的病 史资料,协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关注其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06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与建议
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通过定期举办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培训课程, 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和识别 能力。
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意识
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 造成的危害,增强预防和处理的责任感。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方法与预防
汇报人:XX 2024-01-16
目录
•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及处理 • 针对不同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 药物不良反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 药物不良反应的后续处理与评估 •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与建议
01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点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点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点总结引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使用药物后,除期望的治疗效果外,还出现了不良的生理或者心理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知识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享,希望能够对广大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1.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剂量依赖反应、药物代谢和耐受性相关的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反应类型。

具体如下:(1)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2)剂量依赖反应:例如抗生素过量使用引起的耳毒性、肾毒性等。

(3)药物代谢和耐受性相关的反应:例如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

(4)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例如酚妥拉明与咖啡因的相互作用。

2.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级药品不良反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中度不良反应需要适当的治疗和处理,重度不良反应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1.对患者的危害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主要包括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疾病、导致新的疾病、影响生活质量、危及生命等。

例如,抗生素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荨麻疹、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2.对医疗机构的危害药品不良反应会增加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和人力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对医疗纠纷的风险,影响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疗质量。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控制1.合理用药医护人员应该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了解药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同时,患者也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进行用药,不可自行增减用药剂量。

2.监测患者病情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监测,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医护人员应该积极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损害。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特点及护理管理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特点及护理管理

病区管理
病房管理
实验室管理
病房管理
甲亢病人服用硫脲类或咪唑类抗甲状腺药常 见的不良反应有白血病降低、血小板减少、 粒细胞缺乏等。而粒细胞缺乏是最严重的不 良反应,对生命有极大的威胁。应进行紧急 处理,给予保护性隔离治疗,住无菌病房, 限制探视。定期紫外线空气消毒,病室内用 消毒液擦洗床、桌、椅、板凳及拖地,直到 病人度过危险期。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 特点及护理管理
郭宇宏
前言
现代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已不局限于内分泌腺体与代 谢疾病的范畴,而是跨越整个临床学科领域,无 论是哪一门临床学科,哪一验室 检查即可诊断,而药物治疗是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最基本的治疗,但治疗不及时或处理措施不当, 极易引起危重急症。所以,临床护士必须熟悉和 了解疾病的态度、治疗、预后,才能有针对性地 做好护理。
2、标本留取的准确性 许多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如类固醇激 素和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是从nmol/L到umol/L水平,而肽类激 素水平一般在1-100pmol/L之间。激素分泌具有生物节律性, 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留取标本要求不但量要准确,还要严 格掌握时间。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测定有昼夜节律性改变, 清晨高、午后低,检查时应严格在8:00、16:00、24:00抽血; 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应嘱病人禁食过夜10h以上,于晨起抽 血查空腹血糖,5min之内饮完葡萄糖溶液后,1、2、3h准时 采血测定血糖。
4、急危重并发症的多样性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处理不 当,可并发危重急症或危象发作。糖尿病急性 并发症均可引起昏迷,如低血糖昏迷、酮症酸 中毒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 昏迷。另外,尚有肾上腺危象、甲亢危象、粘 液水肿性昏迷等。其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有本 质的区别,护士应学会鉴别各类急性并发症, 做好急救准备。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题及答案(中级)抗肿瘤药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题及答案(中级)抗肿瘤药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题及答案(中级)抗肿瘤药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小题,共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出)【A型题】1。

主要作用于M期,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药物是()。

A.放线菌素D B。

阿霉素 C.拓扑特肯 D.依托泊苷 E。

长春碱2。

主要作用于S期的抗肿瘤药物是( ).A。

抗癌抗生素 B。

烷化剂 C.抗代谢药 D。

长春碱类 E。

激素类3。

用环磷酰胺治疗下列哪种肿瘤疗效显著?( )A。

肺癌 B。

恶性淋巴瘤 C。

多发性骨髓瘤 D.乳腺癌 E.神经母细胞瘤4。

下列哪种抗恶性肿瘤药可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使核蛋白体分解,抑制有丝分裂?( )A.长春碱B.顺铂 C。

紫杉醇 D.氟美松 E。

高三尖杉酯碱5.对神经系统有毒性的药物是( ).A。

5—氟尿嘧啶 B.甲氨蝶呤 C。

喜树碱 D.巯嘌呤 E。

长春新碱6。

能干扰DNA拓扑异构酶Ⅰ的活性,从而抑制DNA合成的药物是()。

A.长春碱B.喜树碱 C。

丝裂霉素 D.羟基脲 E.阿糖胞苷7。

甲氨蝶呤主要用于()。

A。

室管膜瘤 B。

儿童急性白血病 C。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神经母细胞瘤E.髓母细胞瘤8。

破坏DNA的烷化剂不包括()。

A。

塞替派 B.环磷酰胺 C。

卡莫司汀 D.白消安 E.依托泊苷9.烷化剂的作用特点不包括( )。

A。

通过与细胞中DNA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B。

又被称为细胞毒类药物C.细胞增殖周期非特异性抑制剂D.细胞增殖周期特异性抑制剂E。

具有广谱抗癌作用10。

肿瘤对烷化剂类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不包括()。

A。

由于自身DNA修复功能受损 B.限制化疗药进入细胞、增加化疗药从细胞中排出C。

机体发生基因突变 D。

细胞内灭活药物E.DNA受损后缺乏细胞凋亡机制11。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口腔黏膜反应的处理措施不包括()。

A。

进行有效口腔护理B。

真菌感染应用制霉菌素液(1000U/100ml)漱口C。

局部应用硫糖铝—利多卡因-苯海拉明组成的糊剂、氯己定口腔溃疡膜等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代谢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抗代谢药物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然而,使用这类药物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介绍抗代谢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

1. 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1.1 低血压
低血压是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四肢无力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 调整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减低药物的剂量。

- 改变用药时间:可以考虑在晚上睡觉前使用药物,以减少不适感。

1.2 心悸和心动过速
某些血压药物可能导致心悸和心动过速。

对于出现这些症状的
患者,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减少咖啡因摄入量:咖啡因会刺激心脏,增加心悸和心动过
速的风险。

- 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有时,换用其他血压药物或者减低剂
量可以改善症状。

2. 血脂药物的不良反应
2.1 肝功能异常
某些血脂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肝酶升高或肝脏疾病。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 监测肝功能:定期检查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 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根据肝功能指标的情况,决定是
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其他药物。

2.2 肌肉痛和肌溶解
肌肉痛和肌溶解是某些血脂药物的不常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

当患者出现肌肉痛、无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时,应该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 暂停使用药物: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尝试暂停使用药物,观察症状是否改善。

- 就医咨询: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以上是抗代谢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的简要介绍。

在使用这类药物时,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在遇到不适时及时咨询医生。

同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