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谨字篇教案新部编本6
弟子规谨教案

弟子规谨教案弟子规谨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 学习《弟子规》中“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四句,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故事:一个玩笑、抱憾终身;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一)复习导入(幼儿朗诵)幼儿复习朗读已经学过的《弟子规》内容。
(二)学习“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1故事引入:一个玩笑抱憾终身2、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3.幼儿欣赏。
4.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本小节内容。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三、幼儿学念“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3.打节奏读。
4.分组赛读。
四、巩固学习师幼一起朗读学过的《弟子规》。
弟子规谨教案「篇二」一、教学内容弟子规关于诚信的有关内容“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教材分析诚信是金,《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闻过则喜是其中心内容,漂亮话、奉承话往往害人害己。
要做一个谦虚的人。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谦虚使人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正直的人才愿意与你结交。
三、教学目标1、了解这段文字的含义2、学做闻过则欣的人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
邹忌是齐国的美男子,他知道自己不如城北的一个姓徐的男子美,有一天他故意问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他的妻子回答:“当然是你美了”。
他又去问他的小妾,“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他的小妾说:“当然是你美了”。
他又去问他的朋友,“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他的朋友回答说:“当然是你美了”。
小学语文三年级国学《弟子规 谨》教案

2)诵读《弟子规·谨》:①学生领读,其他学生指读②男生读上句,女生接下句③学生拍手读,读得好的到前面读。④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也可以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或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活动三:总结升华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老师总结:原来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这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自身形象。只要我们做到这些,我们就可以成为一名举止文雅的小学生,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教师活动
活动一:
1.学生畅言自己的收获
2.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二:
1.学生用不同方式熟读“经典要义”1)自己读2)指名读3)开火车读
4)师生齐读
2.了解《弟子规·谨》的意思
1)学生自由说
2)学生通过合理推理的方式进行理解
3.尝试背诵
1)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2)师生互动背诵
3)全班一起背诵
4.小结
1)学生举手交流自己平时的做法
2)老师补充说明《弟子规·谨》的意思,可以师生对答的方式(老师说一句《弟子规·谨》的意思,学生猜猜是哪一句《弟子规·谨》。)
3.尝试背诵
1)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2)师生互动,考考你:①老师考学生②学生考老师。
3)全班拍手背
4.小结:小朋友们,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弟子规·谨》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弟子规·谨》中说的那样做,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板书
设计
弟子规·谨
良好习惯
生活礼仪
教学
后记
小学语文三年级国学《弟子规谨》教案
学科
国学
单元
第二单元
执教者
课型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诵读《谨》中的四句话。
2、学生能够简单了解《谨》中四句话的意思,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3、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诵读《谨》中的四句话,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谈感受、做内省。
2、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谨》中的内容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播放《弟子规》音乐2、引入:在,《弟子规》的音乐声中,开始我们这节课。
孩子们来到这里上课,着装整齐,坐姿端正,这是有礼仪的表现,今天,请大家和我继续习礼仪。
二、教学内容(一)惜时情景一:喜羊羊按时起床,懒羊羊呼呼大睡。
师过渡:《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风靡全国,这节课我把他们也请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听,早晨六点的闹钟准时响起(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1、生观察回答2、师:这就是“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3、生练读4、指名读5、男女pk6、齐读7、在“对待时间”上,你知道哪些知识呢,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交流:1、珍惜时间的故事,名言警句,古诗词或是谚语。
(注意:教师评价)2、珍惜时间的生活小事3、不珍惜时间的生活小事8、总结:相信大家一定会成为“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二)饮食情景二:播放懒羊羊挑食及暴饮暴食。
师过渡:吃饭喽(点击视频),干草懒羊羊不爱吃,美味佳肴才是它的最爱,它大口大口享受美味,“好饱啊,肚子都要被撑到破了。
哎呦哎呦,我的肚子好痛啊。
”懒羊羊被送进了医院。
1、你想到了什么?2、生汇报喜羊羊:不挑食,什么饭菜都吃。
懒羊羊:挑食,不爱吃干草。
而且喜欢吃的食物大吃,特吃,不喜欢的食物不吃。
2、师:喜羊羊送给懒羊羊一句话“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3、指名读4、拍手读5、师:懒羊羊出院了,也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大餐,请大家慢慢品尝。
你都吃了些什么?你没有吃什么?大家说说,他这样做合适吗?(不合适)那应该怎么做呢?请你(挑食的孩子)读一读吧。
弟子规谨教案

弟子规谨教案教案标题:弟子规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教育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谨慎和自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教育意义。
2. 谨慎和自律的重要性。
3. 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弟子规的教材或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弟子规的相关内容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弟子规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
主体:1. 分组阅读和讨论弟子规的具体内容,理解其中的道德规范。
2. 引导学生分析每条规则的意义和作用,以及遵守这些规则的好处。
3. 强调谨慎和自律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中的作用。
4.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弟子规的经验和感受。
5.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总结:1. 回顾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教育意义。
2. 强调谨慎和自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遵守弟子规中的规范,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弟子规中的情境,加深对其中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记忆。
3. 配合学校的品德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评价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表达,评估其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资源:1. 弟子规的教材或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3.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弟子规 谨 教案

弟子规谨教案教案标题:弟子规谨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谨慎、自律的品质;3.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弟子规的教诲。
教学准备:1.弟子规教材;2.多媒体设备;3.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1.通过展示弟子规的封面或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这本经典著作的兴趣;2.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弟子规,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弟子规的了解。
探究:1.向学生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重要性,包括其作者、写作目的和对培养学生品德的作用;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弟子规中的某些规则进行深入探究,例如“谨言”、“谨饮食”、“谨交友”等;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规则的意义和应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实践:1.要求学生选择一条弟子规中的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情景剧或演讲,展示该规则的应用;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设计剧本或演讲稿,并在小组内进行排练;3.学生将在课堂上表演或演讲,并互相评价和反馈。
总结:1.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弟子规的重要性和对学生品德培养的作用;2.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弟子规的教诲,提出个人的目标和计划;3.以弟子规中的一句格言或警句作为本节课的总结,激发学生对弟子规的进一步探索。
扩展活动:1.要求学生选择一篇与弟子规相关的文章或故事,进行阅读和分析,并写下自己的感想;2.学生可以选择某个具体的规则,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该规则;3.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自己在学习弟子规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表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评价学生的写作作品,包括短文和感想;3.根据学生的参与和理解程度,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延伸:1.在其他课程中,将弟子规的教诲融入其中,例如语文课中阅读相关文本,道德与法治课中讨论相关话题等;2.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实践弟子规的教诲,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3.定期回顾和讨论弟子规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其的理解和应用。
弟子规-谨 优质课教案

校本教材:
《弟子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经文,并达到熟练背诵。
2、能结合注释、实例、情境,理解古文表达的意思。
3、深入理解并体会“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经典、诵经典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生弟子规学到这,无论是理念还是践行都有了一定基础,因此本单元重难点是具体行为的践行。
教学难点
学生弟子规学到这,无论是理念还是践行都有了一定基础,因此本单元重难点是具体行为的践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弟子规》之《谨》教案

初一国学选修第五讲《弟子规》之《谨》序:一、导入合:同学们好!蒲:我是蒲老师杨:我是杨老师蒲:今天的国学课就由我们和下面四个方正的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
蒲: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之本;杨:经典的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源。
蒲:学习经典,我们的品格更加高雅;杨:运用经典,我们的生活更加卓越。
蒲:亲爱的同学们,新的一年里,我们又踏上了《弟子规》这部经典作品的探索之路。
杨:在去年的国学选修课上,经过一学期的鉴赏与学习,我们渐渐的了解《弟子规》这部本国学经典。
合:首先,让我们以最激情的声音和最动感的节拍,一起来朗诵《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蒲:在前两节中,她用简单而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孝敬父母是一个人必备的责任;尊敬长辈是一个人应有的品格。
今天,让我们进入《弟子规》第五讲《谨》。
二、“谨”的内涵杨:谨是修身的根本,它告诫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
《谨》与前两章不同,前两章的是孝顺,而《谨》却写的是让我们行为不可以放逸。
孔子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对待自己一定要严格,只有严谨才能少犯错,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才能正己身,立己志。
将谨的内涵扩大,还有“慎独”之意,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应该做到问心无愧。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德行高尚,通过礼仪文明,懂得与他人相处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才是“谨”的根本。
三、所学内容蒲:首先,让我们齐读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1、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2、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4、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然后,让我们再次分方来正来朗读这个的部分。
第一部分珍惜时间篇合:首先让我们走进今天学习的第一部分“珍惜时间篇。
”杨:在开始本部分的讲解之前,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晚睡与课堂一瞥》)。
亲爱的同学们,刚才两位同学,用幽默的方式演绎了来自你们生活当中的点滴片段。
《弟子规—谨》教学设计

《弟子规—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臂。
学习目标:1、读书并能背诵所学的内容。
2、了解所学内容的意思。
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懂得礼仪。
重难点:背诵所学的内容,并能根据所学的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谨有一点时间了,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看来挺学们学到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
二、学习新知1、出示所学的内容。
2、教师范读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
4、学生齐读5、指名读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学的内容是什么意思吗?那你们小组讨论讨论然后我在一起交流好吗?6、小组讨论(教师巡视)7、汇报交流三、根据学生汇报的进行学习1、学习:步从容,立端正。
师: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步从容的意思走路的时候要慢走,不能慌张,走得太快。
师:如果走得太快,会有什么后果?(指名学生说在学校的教室、走廊或路边奔跑、过马路走得太快的后果)生:立端正的意思是站立的时候要抬头挺胸,不能弯腰驼背。
师:如果我们站得不端正会有什么后果?(指名学生说自己的观点)我们说的这么多谁愿意到前面表演一下步从容,立端正。
“步从容,立端正”给人的感觉真的是太精神了,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做到。
我们在一起读这句话。
2、齐读:步从容,立端正。
师: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3、学习:揖深圆,拜恭敬。
意思:问候他人,捉揖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千万不能敷衍了事。
师:这是古代人的礼仪,我们现在不捉揖或拱手,但我们可以怎样做呢?生:可以鞠躬问好或道谢生:我们是小学生可以敬队礼(师生情景表演)师: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4、学习: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臂。
生:勿践阈,勿跛倚是说我们在进门的时候不要踩门槛,与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能伸出一只脚或者靠在物体上与别人讲话。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指名学生说)生:箕踞的意思是坐着的时候炼焦或两腿张开像簸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活动内容:《弟子规》之“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活动目标:
1.理解“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四句话的含义。
2.懂得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去别人家作客敲门时会用文明有礼的方式。
3.培养幼儿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动画片引入主题
1. 观看动画片“谁敲门”
2.幼儿讨论动画片内容,说说动画片里的小朋友这样去敲别人家的门有什么不对。
3.教师小结:你们的小眼睛观察的真仔细。
动画片里的明明在敲好朋友家门时一直在说“是我,是我”并没有说出名字,而且一直猛按朋友家的门铃,让好朋友以为是坏人来了,所以才不给他开门。
你们知道吗?这敲门也是有讲究的。
这在弟子规里面有提示。
二、学习:“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1.教师念弟子规:“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2.幼儿学念。
3.教师纠正幼儿发音,让幼儿能连贯的朗读出来。
三、理解弟子规:“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1.教师提问:谁知道我们刚才读的四句话是什么意思?
2.幼儿根据学念的内容及观看动画片后的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3.教师解释这四句话的含义:去到别人家做客,当别人问“你是谁”的时候,不要光说“我”而是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因为光说“我”别人不知道是谁。
而且,当我们按门铃的时候不要一直的按,而是按下以后停一停,再按一次,要给别人走到门口开门的时间。
如果你能在这些细微的地方时时为别人着想,别人会觉得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情景表演:我是有礼貌的小客人
1.教师: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小朋友会不会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呢?我们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吧。
2.幼儿分组进行情景表演
3.幼儿互相点评,说说谁是有礼貌的小客人,为什么?
五、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学了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四句话,也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希望大家在以后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能按照这四句话的要求来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