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乡土地理

合集下载

我的家乡——达州

我的家乡——达州

七.建置沿革 建置沿革
达州上古时属巴地,夏属梁州,殷商属雍州, 春秋战国属巴国,秦和西汉届宕渠县。东汉 和帝时在今达县城置宣汉县,刘宋永初年间 (420~422),升宣汉县为巴渠郡,辖宣汉, 始兴,巴渠,东关,新安,下蒲,晋兴七县。 梁大同二年(536),废巴渠郡置万州,辖开巴 郡,新安郡,万荣郡等七郡。西魏废帝二年 (553)改万州为通州。隋大业三年(607)通州改 为通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复名通州。
二.达州交通
• 达州交通便捷,商贸活跃。达州是四川通江达 海的东通道和川渝鄂陕结合部的交通枢纽。国 道210、318线纵横全境。达渝高速公路直达 重庆,达陕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该路全线竣 工后,从达州到西安一天可跑来回,而从成都 经达州到西安约需要9个小时,2009年12月 23日达州至巴中高速公也正式开工,建设工 期3年,2013年建成通车;2009年9月10日达 万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工期3年,预计 2012年建成通车。达州市河市机场直达成都、 广州、深圳、北京等地。
大竹专区〕 1950年设大竹专区,属川东行 署区。大竹专署驻大竹县,辖大竹、梁山、 垫江、邻水、广安、渠县等6县。 1952年大 竹专区属四川省领导。梁山县改名为梁平县。 1953年撤销大竹专区,将大竹、渠县、邻水 3县划归达县专区;垫江县划归涪陵专区;广 安县划归南充专区;梁平县划归万县专区。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 (1949-1979)史为乐编)
我的家乡——达州 我的家乡——达州
制作人; 制作人;陈颖
达州名片
达州市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 达州市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是1999年经 年经 国务院批准,由原达川地区更名建立。 国务院批准,由原达川地区更名建立。位于 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 南麓。 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四川省的人口 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 川东明珠” 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有“川东明珠” 之誉。总面积16591平方千米,辖1个市辖区、 平方千米, 个市辖区、 之誉。总面积 平方千米 个市辖区 5个县,代管 个县级市。 个县, 个县级市。 个县 代管1个县级市

达州人文地理

达州人文地理

区号:0818邮政编码:635000面积:1.66万平方公里人口:615.7万 682.72行政区划:辖通川区、达县、宣汉、开江、大竹、渠县和万源市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川渝鄂陕接合部,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区,辖通川区、达县、大竹县、渠县、宣汉县、开江县,代管省辖万源市,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8万,居全省第3位,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

达州是中国“汉阙之乡”和“苎麻之乡”,是全省重要的天然气、煤电、化工基地,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是四川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川东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川渝鄂陕四省市接合部的商贸中心。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达州上古属巴地,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设县治所,历为州、郡、府、专署、地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清为达州,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达州是原达县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设立达川地区,1999年撤地成立达州市。

达州曾养育过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著名思想家唐甄等一代名流。

达州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走出了张爱萍、陈伯钧、魏传统、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国名将。

交通便捷,商贸活跃。

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国道210、318线纵横全境;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四通八达;河市机场复航后可直达成都、武汉、西安、广州、深圳、北京等地;达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2小时以内就直通重庆,到成都也仅需3个半小时;达陕高速公路也正在规划建设,渠江航运经重庆可直达上海。

今日达州,已建成集水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

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达州聚集,同时由于达州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很大,达州已成为全省五大二级物流中心之一,商贸流通十分活跃。

概况资源富集,物产丰饶。

全市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28种,天然气、钾盐、石灰石、煤、石膏、富钾卤水、硫磺矿、锂、锶、锰、钒等,储量十分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储量高达1.5万亿立方,是仅次于新疆、东海的全国第三大气田。

达州.PPT

达州.PPT

达州的夜景
达 景的 广 来 的州 人 场 , ,的 的群 都 滨 夜 每 ,聚河 晚 都 当是 散集路 夜很 了 和 步 有 看 大 中 晚热 。夜 量 心 到闹

近年来,达州立足于得天独厚的天然气资源优势,特 别是国家实施能源调整战略以来,响亮地提出了把达 州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天然气能 源化工基地”的宏伟 目标。如今,这里已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吸引了重 庆、云南、上海、广州、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法国、 新加坡等国内外大型化工企业前来考察、投资,一批 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已陆续动工建设。“十一五” 期间,达州投资总额有望突破2000亿元。春暖花开, 丽日高照。本报“魅力川东行——走进达州”采访组 专程前往达州市宣汉普光气田、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 工产业区等建设工地,亲身感受到 这片土地呈现出的 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倍受世人瞩目的“中国西 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如火如荼。达州,正依 托天然气化工能源快速蜕变和崛起。
达州悠久的历史

达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上古属 巴地,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 设县治所,历为州、郡、府、专署、地 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 清为达州,1999年撤销达川地区,成立 地级达州市。达州曾养育过《三国志》 作者陈寿、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思 想家、教育家唐甄等一代名流。达州曾 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革命老区,红军故里,徐向前、李先念、 许世友、王维舟、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 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 (图左 为开国上将张爱萍同志)
达州友好城市
加拿大

卡尔加里市 美国 田纳西州 中国 重庆市 中国 成都市 中国 西安市 中国 深圳市
总结语
达州是我们的家乡,我们永远爱护 它!!

达州市乡土地理-通川区

达州市乡土地理-通川区

通川区通川区位于四川东北部、达州市中部,东北与宣汉县相邻,西南与达川区毗邻,西北与平昌县接壤,距省会成都375千米,历为州、府所在地,是达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最高海拔1086米,最低海拔265米。

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285天,四季分明。

辖19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有行政村192个、社区81个,幅员面积900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农业人口31万),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和四川省丘陵地区先进区、乡村旅游示范区。

历史悠久。

古属巴地,夏时称作梁州,东汉和帝时分宕渠县之东置宣汉县,西魏改为石城县,隋改为通州县,明为达州,清改为达县。

1950年隶川北行署区达县区,1952年隶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达县专区改地区,1976年由达县析出设立达县市,1993年更名为达川市,1999年更名为通川区。

历史上有元稹、唐甄、李长祥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生活和战斗,孕育了张爱萍、魏传统、李中权等共和国著名将军,有“将军故乡”之美称。

交通发达。

素有“川东北门户”之称,是川东北交通枢纽和川、渝、鄂、陕物资集散地。

境内有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巴达四条铁路和达渝、达陕、达万、巴达四条高速公路,以国道210和省道201、202为主体的国、省、县级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河市机场航班直达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昆明等地,州河航运直通重庆、上海。

山川秀美。

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1211毫米,州河、巴河流经境内,森林覆盖率36%。

犀牛山森林公园、千口岭森林公园属省级风景名胜区,神剑园、红军文化陈列馆、红卅军政治部旧址等人文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莲花湖风景区、金石五彩梯田、青宁空中草原等生态景点星罗棋布,“将军故里、山水通川”旅游品牌闻名遐迩。

达州乡土地理

达州乡土地理

达州地理达州概况达州市位于东北部,南麓。

地处东经107°29 至108°22,北纬30°22至32°20之间。

北与安康市接壤,南与四川的相连,东与相连,西与四川的、相邻。

襄渝、达成、达万铁路在这里交汇,210、318国道、达渝高速公路、河市机场等,织就了东西对接、南北对流的交通网络。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川渝鄂陕接合部,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区,辖、、、、、,代管省辖,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8万,居全省第3位,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

达州是中国“汉阙之乡”和“苎麻之乡”,是全省重要的天然气、煤电、化工基地,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是四川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川东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川渝鄂陕四省市接合部的商贸中心。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达州上古属巴地,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设县治所,历为州、郡、府、专署、地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清为达州,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达州是原达县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设立达川地区,1999年撤地成立达州市。

达州曾养育过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著名思想家等一代名流。

达州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走出了、、、等50多位共和国名将。

达州交通便捷,商贸活跃。

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国道210、318线纵横全境;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四通八达;河市机场复航后可直达成都、武汉、西安、广州、深圳、北京等地;达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2小时以内就直通重庆,到成都也仅需3个半小时;达陕高速公路也正在规划建设,渠江航运经重庆可直达上海。

今日达州,已建成集水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

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达州聚集,同时由于达州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很大,达州已成为全省五大二级物流中心之一,商贸流通十分活跃。

达州市

达州市

达州市达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偏北地区,是四川省的地级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农业、能源和交通枢纽。

达州市历史悠久,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达州市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

达州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地理位置优越,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起伏不大。

境内地势总体呈南高北低,山地和丘陵占据大部分地区。

辖区内有巴山、大渡河、黄乐山等著名的山脉和河流。

达州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降雨充沛,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

达州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随后,达州成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秦、汉时期的州县之一,并在宋代建县。

清朝时,达州设立府治,成为地方行政区域,并为云贵川黔四省通衢之地。

达州市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达州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种独特的文化特点在达州的建筑、民俗和风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达州市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岳池古城、天台山石窟等,这些遗迹见证了达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达州市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产品种类繁多,例如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

此外,达州还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

随着能源开发的深入,达州的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达州市的工业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化工、建材等行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达州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铁路、公路及航空等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为达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旅游业方面,达州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

巴山萌绿、大渡河奔腾的景色,天台山的壮丽石窟和岳池古城的历史遗迹都是旅游的热门景点。

此外,达州还是“中国油菜花之乡”和“中国山地足球之乡”,这些特色旅游资源也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总的来说,达州市作为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达县地层

达县地层

地质地层达县位于川东地台区。

基底为前震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基层以上的盖层为未变质的震旦系至第四系地层。

总厚度8000至12000米。

地层分布以中生代的侏罗系地层最广,其次是中生代的三叠系和新生代的第四系地层。

一、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出露于明月峡背斜轴部,由灰色、浅灰色的厚层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组成。

中统雷口坡组出露于七里峡、明月峡背斜轴部,由薄层灰岩、泥岩、页岩组成,厚度175至246米。

上统须家河组主要出露于铁山、铜锣峡背斜轴部和两翼以及七里峡山和明月山背斜的两翼地段。

以砂岩为主间夹页岩和煤层、菱铁矿层,有明显的三个旋回,厚度168至630米。

二、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出露于铁山、铜锣山、七里峡、明月峡背斜翼部灰华蓥山背斜北部的倾没端,由砂岩、页岩、泥岩组成,厚度131至301米。

下段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低部含砾石及砂岩夹粉砂质页岩,厚度29至93米;上段为灰黄色粉砂质页岩、第二编自然地理81紫红色页岩夹薄层及中厚层石英砂岩,厚度102至208米。

(基本都是石英砂岩和砂质页岩之间的一层一层的叠加)中统自流井组出露于铁山、铜锣山、七里峡山、明月山背斜两翼(低山中下部)和铜锣山背斜大垭乡地段轴部及华蓥山背斜北段倾没端,呈条带状分布。

岩性以灰黄、灰色、灰绿、紫红色泥岩与灰岩、钙质粉砂岩互层。

分三段:一段,灰黄色泥质粉砂岩,夹蚧壳灰岩,顶部为厚约1.5米石灰岩,厚度28至41米。

二段,灰色、灰黄色含钙质页岩与紫红色砂质页岩夹杂色泥岩、钙质砂岩,厚度32至92米。

三段,灰色页岩、灰黑色页岩、紫红色钙质页岩夹生物碎屑页岩和生物重结晶灰岩,厚度78至204米。

中统新田沟缀出露于县境各背斜两翼(低山下部)和铜锣山背斜北段的轴部及倾没端。

岩性为砂岩与页岩互层。

分四段:一段,杂色页岩含钙质结核,夹薄层与中厚层石英砂岩,底部为块状砂岩,厚度0至42米。

二段,灰、灰绿、灰黄色的页岩夹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和少许蚧壳灰岩,厚度68至406米。

达州介绍

达州介绍

元稹
达州的夜景

景的广来的州
的 都 有
人 群 , 散 步 看
场 都 聚 集 了 大
, 滨 河 路 和 中
, 每 当 夜 晚
的 夜 晚 是 很 热
。夜量心到闹
• 近年来,达州立足于得天独厚的天然气资源优势,特 别是国家实施能源调整战略以来,响亮地提出了把达 州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天然气能 源化工基地”的宏伟
达州悠久的历史
• 达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上古属 巴地,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 设县治所,历为州、郡、府、专署、地 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 清为达州,1999年撤销达川地区,成立 地级达州市。达州曾养育过《三国志》 作者陈寿、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思 想家、教育家唐甄等一代名流。达州曾 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革命老区,红军故里,徐向前、李先念、 许世友、王维舟、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 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 (图左 为开国上将张爱萍同志)
目标。如今,这里已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吸引了重 庆、云南、上海、广州、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法国、 新加坡等国内外大型化工企业前来考察、投资,一批 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已陆续动工建设。“十一五” 期间,达州投资总额有望突破2000亿元。春暖花开, 丽日高照。本报“魅力川东行——走进达州”采访组专 程前往达州市宣汉普光气田、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 产业区等建设工地,亲身感受到 这片土地呈现出的一
灯史。 把牛后腿腱子肉切
片后,经腌、晾、
烘、蒸、炸、炒等
工序制作而成。麻
辣香甜,深受人们
喜爱。因肉片薄而
宽、可以透过灯影、
有民间皮影戏之效 果而得名。
达州介绍
达州的地理位置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州市乡土地理
唐莹斐一、地理概况
达州,是四川省地级市,四川省政府批复确定的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交通枢纽、文化商贸中心和生态宜居区域中心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达川区、通川区、高新区、开江县、渠县、宣汉县、大竹县,代管万源市(县级市)。

达州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东部,是四川省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革命老区;达州是四川巴渠文化的中心地带,境内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是长江上游古代巴人和巴文化中心遗址的发源地;是全国三大气田之一和国家“川气东送”的起点站;是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是国家重要能源资源战略基地(锂钾卤水储量达20.9亿立方米,其价值估算达3万亿元以上);素有“巴人故里、中国气都”之称。

达州是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圈、川东北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四川重点建设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是中国公路运输主枢纽和四川省区域性次级枢纽城市;是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是四川省通江达海的东通道;是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达州市地势东北高(大巴山区),西南低(盆地丘陵区),河流主要属长江支流的嘉陵江水系,发源于大巴山,由北而南呈树枝状分布。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降雨充沛,春季多寒潮低温天气,夏季多伏旱和洪涝等气象灾害。

一、交通
铁道线路:达成铁路、襄渝铁路、达万铁路、达巴铁路、成达万高铁(规划)
机场:河市机场
二、资源
矿产资源:煤、铁、铝土、钾盐等,天然气远景储量达3.8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气储量6600亿立方米,是全国继新疆塔里木、内蒙古鄂尔多斯气田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大气田。

宣汉普光气田是迄今为止国内探明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装气田。

旅游资源:真佛山、万源八台山、渠县賨人谷、巴山大峡谷
三、特产
灯影牛肉、巴山雀舌、东汉醪糟、大竹苎麻、渠县黄花
四、民俗文化
元九登高、石桥火龙
达州市市树:香樟树、黄桷树市花:腊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