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 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文从字顺》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文从字顺》优秀教案

第五单元《写作指导—文从字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2.学会修改文章,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修改文章,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段有语病的话,让学生改。

语段:今天,我们热烈欢迎来自广西师大的学哥学姐莅临学校参观学习。

他们大约有五十位左右。

除此之外,两个学校的领导也来参加了这次活动。

引出今天上课的内容:文从字顺二、“文从字顺”的概念1.文从字顺——从:服从,顺从;顺:通顺。

指文章通顺。

2.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

三、怎样做到文从字顺呢?1、出示语段:①我国南方有一个美丽的城市——桂林。

②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被世界各国人民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③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盛景引来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④龙脊梯田、丹霞地貌、芦笛岩、桂海碑林、阳朔西街的夜景、啤酒鱼等景点美不胜收。

⑤夏天的漓江更是风景优美又令人神往的时节,人们可以在漓江边尽情烧烤、喝燕京啤酒。

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无不发出这样的赞叹:“不愿作神仙,愿做桂林人。

”问:这段文字中有三个语句运用不正确,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改正。

生答:(1)③句“巧夺天工”改“鬼斧神工”。

(2)④句“啤酒鱼”不是景点应删去。

(3)⑤句把“时节”改“地方”。

学生进行总结,教师提示。

第一,语句表达要准确。

2、出示语段:新学期开始了,班委会举行换届选举。

很多同学提议继续由张燕担任班长,理由是①她学习成绩好,②同学们都很喜欢她,③她和其他班干部配合得很好,④刻苦勤奋,待人热情,⑤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踏实肯干。

问:这段理由陈述语序混乱,缺乏条理。

应该调整的顺序是?(学生讨论)生答:⑤③①④②生齐读正确的语序。

应该调整为:新学期开始了,班委会举行换届选举。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语言简明》教案设计4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语言简明》教案设计4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语言简明》教案设计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语言简明》教案设计精选4篇(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语言简明的概念,学会运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写作;2. 学会运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3. 培养学生简明表达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对语言简明性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什么是语言简明;2. 学会运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写作;3. 培养学生简明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简明的语言?为什么要使用简明的语言?二、讲解(15分钟)1. 通过课件展示简明的语言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简明。

2. 列举一些简明的表达方式和复杂冗长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区别和优劣。

三、练习(30分钟)1. 以一篇文章为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冗长之处,并进行简化。

2. 给学生一些句子或段落的练习,要求他们将其简化得更加简明。

四、拓展(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简明而有力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对简明的语言进行欣赏和思考。

五、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语言简明的重要性。

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简明的语言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家庭和谐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语文《写作:语言简明》- 什么是语言简明- 如何运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写作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语言简明》教案设计精选4篇(二)教案:古代诗歌五首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学习五首古代诗歌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3. 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1. 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审美价值。

2. 掌握五首古代诗歌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1. 教材《古代诗歌五首》2.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导入课堂气氛,介绍古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写作文从字顺1.了解并掌握“文从字顺”的基本要求,并运用于写作实践。

2.培养厘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3.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2课时第1课时1.了解并掌握“文从字顺”的基本要求,并运用于写作实践。

2.培养厘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师:最近看到一篇写景随笔,大家的评价优劣不等,有的认为写得好,有的认为写得不好。

请同学们帮着评一评,说说你的看法。

时光静寂,岁月清浅,我拈一颗素心,在春日的暖阳中瞭望。

当指尖划过岁月,拨动心弦上的点滴温情,便如漫天的霓裳,在素色的年华里,安然握住属于我的那份爱。

那是一个周末,放学回家,路过池塘的时候,有什么轻柔的东西拂到脸上,细细的,是什么?放慢脚步,抬头一看,原来是杨柳的枝条。

放眼望去,哇!原来池塘边栽了不少杨柳呢。

枝条真美啊,每一条都那么细,绕到手指上,凉凉的。

顺着河岸往前数,水边共有五六棵柳树,在微风的轻抚下,柳条垂下,水下的倒影更加青翠。

向远处望去,只见红彤彤的夕阳,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色彩竟然浓得像化不开似的。

池塘的那边,一群不知谁家的鸭子在嬉戏。

它们有时把脖子伸进水里喝水,有的在水中捕鱼,有的你追我赶地在池塘中比赛谁游得快,谁游得远。

真是美不胜收啊!我享受地侧过脸,在缱绻潋滟的时光中,我站在池塘边,久久不愿离去。

(生自由发言,交流。

大多数认为写得不错,少数表示有疑惑)预设这篇随笔作者描绘了生活中的美景,文笔优美,但语言表达不准确,文从字顺上有欠缺。

2.提炼信息。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文从字顺。

那么,什么是文从字顺?怎样做到文从字顺?默读教材P121的知识短文《文从字顺》,在文中勾画出相关信息。

预设文从字顺指的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

要做到文从字顺,首先,语句表达要准确;其次,语句间要连贯;最后,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拗口、含混、不顺畅,并进行相应修改。

本环节旨在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从字顺的方法;用实践演练巩固技能,培养文从字顺的能力。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邓稼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集体备课教案设计备课时间:课题《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课型写作指导年级学科___七___年级学科___语文____主备教学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依据单元课文,学习如何捕捉和描写细节。

教学难点能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生活中的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方法依托单元课文,构建策略支架。

教学过程课堂随记一、“智慧竞猜”(1)他在大街上走着。

这个“他”的身份是什么呢?(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身穿黑衣服”这是对人物外貌描写,“慢慢地”形容走的速度,这个人为什么慢慢地走呢?总之,光靠一个外貌描写,和慢慢地走,我们猜不出这个人物的身份。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进一步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相信同学们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这个人物的画面。

“不时地左右观看”这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为什么左右看,看什么呢。

虽然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但是我们依旧猜不出人物的身份。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贼眉鼠眼”是对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形容神情鬼鬼祟祟,这样的描写非常的生动形象。

“目光还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这个动作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怀疑这个人不一定是好人,但是他的身份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不能完全确定。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一阵警笛声。

”这是一个环境描写,听到警笛声,文中的他身体“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这是个非常有意思、有画面感的一个细节描写。

这下,你应该猜出他身份了吧?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推断出他是小偷。

好的细节描写,就犹如一座座精美的灵魂,有了它才能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

初中作文优秀教案

初中作文优秀教案

初中作文优秀教案初中作文教案1细微处见神韵——捕捉细节,写活人物(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导入:作文就是生活。

观察,就是要关注细节;思考,就是从生活的细节中得到启发。

可以这样说:细节是叙事类文章的生命。

细节可以更好的突出人物性格,可以有效地突出中心。

(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了解细节描写的类型以及作用。

2.学习如何抓住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3.领会人物细节描写的几种方法。

(二)新授过程:投影: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

类似特写镜头:有意的让画面放大,速度变慢,有“如绘其形”“如见其物”“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效果!细节描写就是文章的血肉!它是解决内容空洞无物的杀手锏jiǎn!投影:著名女作家---池莉说过:我偏爱生活的细节,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

唯有细节才是组成作品的价值。

投影:既然是写人,我们一定要明确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在我们的课本中运用的真是恰当好处。

1、外貌描写:《老王》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的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2、语言描写:《阿长与山海经》“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晨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

不许说别的话!”3、动作描写:《阿长与山海经》我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4、神态描写:《阿长与山海经》这实在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不能不诧异。

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大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得了,倒应该我退让。

5、心理描写:《阿长与山海经》这实在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不能不诧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进行分析,该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标,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教材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了课文、课文分析、文学常识、课内阅读、课外拓展等内容,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每个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2. 研究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作文和写话;4.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5. 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重点1.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2. 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提高词汇量;3. 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解决阅读理解问题;4. 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5.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语言研究的主动性。

四、教学方法1. 教师主导,学生参与。

通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合作精神;2. 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音频等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3. 设置各种任务和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4. 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内容安排本教案按照教材的单元进行安排,每个单元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导读:概述课文的主题、背景和情节;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3. 重点词汇:列举和解释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4. 阅读策略:介绍和训练各种阅读策略;5. 课内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课内相关文章;6.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进行额外的阅读和写作练。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以课堂练、小组活动、作业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研究效果和兴趣。

七、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资源: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及相关辅助资料;2.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频设备等;3. 练册、作业册以及其他练资料;4. 图书馆或网络上的相关阅读材料。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人生感悟诗歌:《静夜思》《春晓》散文:《山中访友》《秋天怀念》2. 第二单元:人物描写小说:《社戏》传记:《孙权劝学》3. 第三单元:自然风光诗歌:《钱塘湖春行》散文:《三峡》4.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说明文:《生物入侵者》议论文:《大自然语言》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品味优秀作品。

3. 提升学生写作技巧,学会运用各种写作手法。

4. 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现代文阅读与分析,写作技巧运用。

2. 教学重点:诗歌、散文、小说、传记、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类文体阅读与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与课文相关自然风光、人物故事等,激发学生兴趣。

2. 课文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作者、文体等基本信息。

2. 突出课文重点、难点,列出关键词、关键句。

3. 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简洁、直观板书,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写作练习:仿写课文中精彩句子或段落。

口语练习:复述课文故事,进行角色扮演。

2. 答案:阅读理解:参照课后习题答案。

写作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批改,给出建议。

口语练习:教师评价,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作品,提高阅读量。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学活动,提升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学会思考、表达自己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作;
2.能够寓情于景,融理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作;
【教学难点】
体会寓情于景,融理于景的写法。

【课堂环节导航】
授课课时
一、话题指导
写好游记,要注意以下四点:
1.细心观察,手写心记
游记的写作犹如蜜蜂采花酿蜜,素材主要来源于游览见闻。

细心观察,就是要抓住有特色的景观和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事物。

2.依据中心,决定取舍
旅途见闻的资料丰富多彩,但是不可能什么都写进文章里。

下笔前首先要理一理自我的思绪,想一想本次游览的主要感受是什么?确立一个中心,然后决定:哪些资料详写,哪些资料略写,哪些资料不写。

3.紧扣游踪,疏密有致
写作中要用浓墨重彩突出重要的点,跳出一般性的过程交
代,使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

为了使这个组合体结构匀称,我们还要运用一些穿插的技巧,将与景点有关的资料、数据等资料,透过游览者的交谈或引用等方式适时介绍。

4.写好景物,注入感情
古人云: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

描述名山秀水是游记的重头戏,写好的关键是注入自我的真感情。

二、作文题目
(一)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

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

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

不少于600字。

提示:1.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按游览顺序拟出写作提纲。

2.回想游览时最深的印象及总体感受,据此确定材料取舍与叙述详略。

3.在记叙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人文景观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描写、评价等,以丰富文章内容。

(二)写作指导
1.仔细观察,了解景区特点、风情。

我们到一个景区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导游或当地人的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了解景区的风光景物、建筑特点、社会生活、民风民俗、名胜古迹等,注意自己有什么感受,还要注意把这一景区与其他景区加以比较,以进一步明确这一景区的特征。

2.抓住特征,突出写作重点。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时,往往会写成游记“流水账”,甚至“导游图”。

因此,我们应善于在众多的景点中选取几个最能代表总体特征的“点”,仔细观察,具体描绘。

3.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安排写作顺序(方法)。

①写游记最常用的方法是移步换景法。

写作时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游踪线索首尾要一致,把立足点的变化交代清楚,前后一致,才能使读者抓住作者的游踪,从而领悟文章的旨趣;二是立足点的变化与景物的转换必须一致,即边走边看,边看边想,边想边记,有条不紊地把观察到的景物描绘出来。

②运用先总后分的方法介绍景区的特征,也是游记常见的写作方法,即先对景区的特征作总的介绍,然后分别具体来写。

4.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

写游记,不能单纯地写景,只有融入自己的感情,写出的景才有灵气。

5.形式要自由灵活,语言要生动形象。

游记的形式应自由灵活,风格多样,可以写成日记、书信、散文等形式。

三、范文赏析
例文:分析《人间仙境,九寨沟》
四、写作素材
1.素材一:
关于写景的优美词语
傍花随柳草长莺飞吹箫乞食春风风人春风和气
春光明媚春寒料峭春暖花开春色撩人鹅毛大雪
春和景明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晖寸草如登春台
秋月春花秋月春风皮里春秋暮云春树满园春色
丽藻春葩口角春风虎尾春冰寒木春华大地回春
春雨如油春蚓秋蛇春意阑珊齿牙春色春蛙秋蝉
春诵夏弦春生夏长春深似海春山如笑春笋怒发
春色满园春树暮云春色撩人春葩丽藻春暖花开
春露秋霜春花秋月春和景明春风沂水春晖寸草
唇色满园春山如笑春深似海春生秋杀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春笋怒发春蛙秋蝉春意盎然春意阑珊
春雨如油寸草春晖大地回春雨丝风片寻花问柳
寒木春华红情绿意红衰翠减阳春有脚雨后春笋
2.素材二:
描写山水的优美语段
江水穿山破壁,气势汹汹奔腾而下;奔腾叫嚣的江水,如瀑悬空,砰然万里。

浩渺的江面,烟波荡漾着山形塔影。

优美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

俯瞰足下,白云弥漫,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似朵朵芙蓉出水。

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

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多么美妙! 水,那么灵动清丽,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浑澎湃,充满了无限激情。

有时人称柔情似水,有时又说咆哮奔腾,这就是水的个性。

瀑布的壮丽,波涛的汹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恒。

山,绵延绵亘;山,险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气势磅礴,让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丽,令人忆起峨眉山,犹如令万人敬仰的圣贤,沉稳是他的天性,不露声色地诠释着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肃穆,生命的庄严。

两岸青山对峙,绿树滴翠。

抬头奇峰遮天,脚下清流潺潺,怪石卧波。

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无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