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教案小帮手

合集下载

《小帮手》中班教案

《小帮手》中班教案

《小帮手》中班教案《小帮手》中班教案1一、环节评析:活动目标:1.知道长大了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帮助他人愿望。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收集幼儿帮成人做事的照片并布置成展版、幼儿自我服务、帮助他人的幻灯片、家长谈话的录像、小黑板、音乐等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主动帮助父母做事的愿望。

1.说一说父母的辛苦。

2.激发幼儿帮爸爸妈妈做事的愿望(1)请个别幼儿回答(2)小结:小朋友真能干,让爸爸妈妈轻松了许多,真是他们的好帮手。

:活动以“谈话”形式来引入。

而谈话是帮助幼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谈话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幼儿可根据个人感受,针对谈论主题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独特的经验。

所以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说一说父母的辛苦、我会帮爸爸妈妈做事等一系列的谈话,激发幼儿体检父母的辛苦,并激发他们主动帮助父母做事的愿望。

二、欣赏摄影展——《能干的小帮手》。

1.引导幼儿欣赏照片。

2.集中提问幼儿。

3.小结。

:此环节展示孩子们帮助他人做事的照片,把孩子在上一环节交流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孩子们在说说他人的本领时,教师还对照片进行拓展,对幼儿进行追问:“你会这样做吗?你在幼儿园有没有帮助过其他小朋友?......此环节通过照片记载并促进孩子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本领,同时鼓励幼儿学做一个能干的“小帮手”,也再一次引导幼儿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三、欣赏幻灯片,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

1.播放幻灯片并提问:“照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他在帮谁?2.小结。

:欣赏进行归类的幻灯片,让幼儿了解自己可以参与的劳动内容,自我服务方面的,如穿衣、穿鞋、收拾玩具等,进一步引导幼儿知道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也要主动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四、观看录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1.看录像,肯定爱劳动的幼儿。

2.用肢体语言表扬爱劳动的幼儿。

(1)提问:“可以用什么动作夸夸小朋友?”(2)听音乐,夸自己、夸同伴。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生活小能手》第四章《我会帮忙啦》,详细内容围绕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和基本生活技能,具体包括整理玩具、穿衣服、洗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整理、穿衣、洗手等生活技能,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2.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关心他人。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整理玩具、穿衣服、洗手等生活技能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乐于助人,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帮手玩偶、生活场景图片、整理玩具示例、穿衣步骤图、洗手步骤图。

2. 学具:每组一套玩具、每组一件衣服、洗手液、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帮手玩偶,展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幼儿关注并思考如何解决。

2. 教学活动(10分钟)(1)展示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2)教师示范整理玩具、穿衣、洗手等生活技能,讲解注意事项。

(3)幼儿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幼儿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4. 随堂练习(5分钟)每组幼儿完成一个生活技能任务,如整理玩具、穿衣、洗手等,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小帮手》2. 内容:(1)整理玩具步骤(2)穿衣步骤(3)洗手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到的整理、穿衣、洗手等生活技能。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由家长评价并给予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了自我服务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生活技能的掌握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活动中的教师示范和讲解。

2. 幼儿分组实践时的巡回指导。

3. 课后反思中提到对生活技能掌握有难度的幼儿的指导。

社会活动我是小帮手教案(精选8篇)

社会活动我是小帮手教案(精选8篇)

社会活动我是小帮手教案社会活动我是小帮手教案(精选8篇)社会活动我是小帮手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习帮助家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激发幼儿关心他人并有一定的责任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编排情景表演;录音儿歌。

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引起幼儿回忆自己的家人、长辈工作和劳动时的情景。

二、情景表演。

1、小朋友帮奶奶擦桌椅板凳;2、小朋友帮老师分发物品;3、思考。

小朋友是怎样关心奶奶、老师的?我们应该怎样让家人少辛苦一些呢?(启发幼儿不仅要自己的事自己做,还可以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三、幼儿讨论自己可以帮助做的家务事。

四、欣赏儿歌《小帮手》。

爸爸妈妈真辛苦,妈妈摘菜我扫地,样样事情都要做。

爸爸洗衣我放水。

我当爸妈的小帮手,洗衣洗袜洗手帕,一样一样帮忙做。

自己的事情先做到。

妈妈洗衣我端凳,常帮爸妈把事做,爸爸看书我开灯爸妈乐得笑哈哈。

延伸活动:做一张“小帮手记录表”,记录幼儿做家务及坚持情况。

教学反思:在幼儿园里,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教育幼儿做好一些力手能及的事情。

而我们往往是怕麻烦和害怕家长的不理解,极少展开这样的活动。

通过这一次的活动,让我明白作为幼儿教师,不单单是对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还要传授给他们生活的本领及增强动手的能力。

社会活动我是小帮手教案2内容与要求:1、懂得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2、教育幼儿要关心,爱自己的家人。

活动与指导:1、“妈妈,我们回来了!”(1)教师带头饰扮兔姐姐,幼儿扮小兔,一起在草地上念儿歌(小白兔,蹦蹦跳,跳到草地吃青草。

)边自由做小兔动作。

(2)下雨了,小兔们跑回家,走到家门口,兔姐姐带领小兔们,敲门:“妈妈,我们回来了?”2、推门进去,“妈妈去哪了?”(1)小兔们走进家门,自由的围着兔姐姐坐在家中的椅子上或地上。

(2)咦,妈妈呢,妈妈不在家,她回去什么地方呢?(启发幼儿猜猜妈妈有可能去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帮手》及教学反思(合集5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帮手》及教学反思(合集5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帮手》及教学反思(合集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帮手》及教学反思《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帮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目标:1.学习剥豆荚,有较好的劳动习惯。

2.能够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准备:1.活动前与厨房联系,安排好相关事宜。

2.每组幼儿豆荚1盒、托盘2个。

过程:一、提出剥豆荚的任务。

1.教师:今天我们帮助厨房的叔叔阿姨剥豆荚,你们知道怎么剥吗?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剥豆荚”。

3.教师请会剥或剥得好的幼儿师范。

4.讨论怎样才能剥得快又能保持地上干净。

二、集体剥豆荚。

1.幼儿练习剥豆荚:每个幼儿从盒子里取一个豆荚剥开后,取出豆子,把豆子放在一个托盘里,剩下的豆荚壳放在另一个托盘里。

2.在活动过程中可请幼儿观察豆荚的形状、颜色,比较豆荚里豆子的多少,同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表扬剥得又快又好的幼儿。

3.鼓励幼儿剥豆荚时要细心,要有始有终。

三、体验劳动的喜悦。

1.师幼打扫桌面并把剥好的豆子送到厨房。

2.教师:我们把剥好的豆子送给厨房的叔叔、阿姨。

;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们帮助他们做事,他们一定很高兴,会谢谢小朋友们的哦。

3.午餐时让幼儿品尝自己剥的豆子,体会劳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帮手》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490字。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及教学反思《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愿望。

3、引导幼儿体验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间的亲情。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小帮手》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如整理书包、穿脱衣服、洗手洗脸等;引导幼儿学会帮助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2.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重点: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如整理书包、穿脱衣服、洗手洗脸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帮手故事卡片、生活自理技能演示图、小帮手角色扮演道具。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书包、一套换洗衣物、一条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小帮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的自理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如何整理书包、穿脱衣服、洗手洗脸等生活技能,并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帮手帮助他人,练习生活自理技能。

4.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分享合作与帮助他人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1. 小帮手故事梗概2. 生活自理技能演示图3. 小帮手角色扮演分组名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本节课所学的生活自理技能,并帮助家长完成一项家务。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完成情况,家长给予评价和鼓励。

2. 课后拓展:观察家庭成员的自理能力和相互帮助的场景,画一幅主题为“我的小帮手”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培养了乐于助人的品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将所学技能运用到生活中,不断提高自理能力。

同时,教师可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开展课后拓展活动,如组织幼儿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精编版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精编版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精编版一、教学内容《小帮手》是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之一,主要围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我能行”中的第三节“小帮手”,内容包括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工具,学习使用工具帮助他人,以及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工具及其用途,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品质,增强幼儿的责任感。

3. 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简单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帮助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简单工具的模型或实物(如:扫把、拖把、抹布等)、教学PPT、故事书《小帮手》。

学具:每组一套简单工具(如:小扫把、小拖把、小抹布等)、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故事角色,讲述故事《小帮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帮助他人的场景。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帮助他人的经历,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认识工具(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简单工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通过PPT讲解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幼儿注意安全事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发放学具,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帮助他人。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并邀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操作错误,并给予鼓励。

针对幼儿的表现,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小帮手》2. 内容:工具名称:扫把、拖把、抹布等工具用途:打扫卫生、帮助他人等注意事项:安全使用工具,团结协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小帮手”主题画,描绘自己和家人在使用工具帮助他人的场景。

2. 答案:画面内容真实、生动,能体现帮助他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教学资料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教学资料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小帮手》是幼儿园中班教材的第六章第三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学会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务劳动的意义,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家务劳动的意义,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学会帮助父母做家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图片、卡片、玩具等。

学具:小扫把、小拖把、小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帮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家务劳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讲解与讨论(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和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小帮手都在做什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父母做家务。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给出一个例子,如:“妈妈在做饭,我们可以帮妈妈洗菜。

”让幼儿思考并模仿。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务任务进行练习,如:扫地、擦桌子等。

六、板书设计1. 《小帮手》2.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家务劳动的意义小帮手的例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帮助父母完成一个家务任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例:我帮妈妈扫了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自理能力和合作意识方面的进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自理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家务劳动的意义和小帮手的角色认知。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中的家庭作业实施和记录。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培养重点自理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教学目标的核心。

幼儿在这一阶段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可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教学资料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教学资料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帮手》含反思(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小帮手》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学习整理书包、摆放桌椅、洗手等日常生活技能,以及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整理书包、摆放桌椅、洗手的基本方法,提高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整理书包、摆放桌椅、洗手的方法。

重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帮手角色扮演道具、图片、视频、书包、桌椅、洗手液、毛巾等。

学具:小帮手角色扮演道具、书包、桌椅、洗手液、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帮手,与幼儿互动,展示整理书包、摆放桌椅、洗手的过程,引导幼儿关注小帮手的行为。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详细讲解整理书包、摆放桌椅、洗手的方法,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学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整理书包、摆放桌椅、洗手的过程,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小帮手》2. 板书内容:整理书包的方法摆放桌椅的步骤洗手的正确姿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习的整理书包、摆放桌椅、洗手的方法。

(2)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关于小帮手的画作,明天带来分享。

2. 答案:(1)整理书包的方法:按照物品类别分类,将书本、文具等放入书包的相应隔层。

(2)摆放桌椅的步骤:将桌椅摆放整齐,确保桌面干净,椅背靠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幼儿在自理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小帮手”主题活动,如参观消防队、医院等,了解不同职业的小帮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社会教案小帮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班社会教案:小帮手
目标:
1.学习剥豆荚,有较好的劳动习惯。

2.能够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体验劳动的快乐。

准备:
1.活动前与厨房联系,安排好相关事宜。

2.每组幼儿豆荚1盒、托盘2个。

过程:
一、提出剥豆荚的任务。

1.教师:今天我们帮助厨房的叔叔阿姨剥豆荚,你们知道怎么剥吗?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剥豆荚”。

3.教师请会剥或剥得好的幼儿师
范。

4.讨论怎样才能剥得快又能保持地上干净。

二、集体剥豆荚。

1.幼儿练习剥豆荚:每个幼儿从盒子里取一个豆荚剥开后,取出豆子,把豆子放在一个托盘里,剩下的豆荚壳放在另一个托盘里。

2.在活动过程中可请幼儿观察豆荚的形状、颜色,比较豆荚里豆子的多少,同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表扬剥得又快又好的幼儿。

3.鼓励幼儿剥豆荚时要细心,要有始有终。

三、体验劳动的喜悦。

1.师幼打扫桌面并把剥好的豆子送到厨房。

2.教师:我们把剥好的豆子送给厨房的叔叔、阿姨。

你们帮助他们做事,他们一定很高兴,会谢谢小朋友们的哦。

3.午餐时让幼儿品尝自己剥的豆子,体会劳动的快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