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

合集下载

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

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

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为了充分发挥管理、科研和使用等方面专家的作用,更好地开展认证认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高我国认证认可标准的制修订水平,加快认证认可标准制修订速度,切实做好认证认可标准的审查和协调工作,推动认证认可标准的实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特组建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认证认可标委会)。

第三条 认证认可标委会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领导和管理的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负责认证认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第二章 工作任务 第四条 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

第五条 按照国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负责组织制订认证认可标准体系表,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认证认可国家标准制修订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

第六条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计划,组织认证认可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合格评定活动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七条组织认证认可国家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提出审查结论意见,提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第八条定期复审归口的认证认可国家标准,提出确认有效或修订、修改、废止的意见。

归口负责协调认证认可标准,并对有关技术内容进行审查。

第九条负责组织认证认可国家标准的宣讲、解释和咨询工作。

提出认证认可标准化成果奖励项目的建议。

第十条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委托,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CASCO)合格评定委员会等相关技术委员会对口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包括对国际标准文件的表态,审查我国提案和国际标准的中文译稿,以及提出对外开展标准化技术交流活动的建议等。

第十一条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前提下,认证认可标委会可面向社会开展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

第十二条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办理与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有关的其他事宜。

TCCAA 33-201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白酒生产企业要求

TCCAA 33-201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白酒生产企业要求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T/CCAA 33—201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白酒生产企业要求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 for edible alcohol product establishments2016年11月3日发布 2016年11月3日实施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目次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人力资源 (1)4.1 食品安全小组 (1)4.2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1)4.3 人员健康和卫生 (2)5 前提方案 (3)5.1 基础设施及维护 (3)5.2 其他前提方案 (5)6 关键过程控制 (6)6.1 总则 (6)6.2 原辅料验收 (6)6.3 配料 (6)6.4 蒸酒 (6)6.5 勾兑 (6)6.6 包装及标识 (7)7 检验 (7)8 产品追溯与撤回 (7)附录 A(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 (8)附录 B(资料性附录)常见的食品安全危害 (10)前言本标准依据CNCA/CTS 0022-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白酒生产企业要求》起草,与CNCA/CTS 0022-2008相比较,主要技术性变化如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要求,对4.3条款进行了修改。

——修改了第5章。

——修改了第6章。

——修改了第8章。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东北认证有限公司、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宏霞、齐鑫、张涛、马立田、李安军、万春环、游安君、李辰暄、曲丽、吕静、任秋玲。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发布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根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包括: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出版、实施和复审等九个环节。

第三条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应遵守公开、公平、透明、协商一致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协会设立团体标准秘书处,负责团体标准的日常管理,秘书长由协会秘书长兼任。

第五条团体标准审查委员负责团体标准立项和发布之前的技术审查,按专业领域分为检验检测标准审查委员会和认证认可标准审查委员会。

第六条团体标准版权归协会所有,团体标准中涉及专利时参照《国家标准涉及专利的管埋规定(暂行)》执行。

第二章立项第七条团体标准项目提案申报单位应为协会会员单位,并需联合2家及以上有关单位共同提出。

团体标准提案应填写《团体标准项目建议书》(见附件1)并附标准草案。

第八条协会会员单位提出的团体标准项目提案,经协会团体标准秘书处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由秘书处提交团体标准相应专业领域审查委员会审查投票,获得相应专业领域审查委员会50%以上赞成票的项目提案由团体标准秘书处予以公示,提交秘书长批准后予以立项。

第九条由政府部门委托提出或协会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提出的团体标准项目提案,经秘书长批准,可直接立项。

第十条立项的团体标准项目由协会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协议书》(见附件2)。

第三章起草第十一条由会员单位提出并立项的团体标准项目,项目提出单位可优先作为项目承担单位。

由协会提出或政府部门委托协会提出的团体标准项目,由协会作为项目承担单位,或由协会公开征集并指定项目承担单位。

第十二条项目承担单位负责组建标准起草组,并确保标准起草所需人力、技术和经费等各项资源。

起草组的组建应充分吸收认证认可机构、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等标准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

第十三条团体标准应按照 1.1等国家标准要求起草,并应编写《团体标准草案编制说明》(见附件3),内容及格式参照国家标准有关要求。

认证认可行业标准体系构建指南(编制说明)

认证认可行业标准体系构建指南(编制说明)

认证认可行业标准草案编制说明1、基本信息
2、背景情况
3 编制过程
4 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
认证认可服务提供标准分体系 认证认可基础通用标准分体系
认证认可支撑保障标准分体系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贯彻的 标准化法和标准化管理规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适用的
法律法规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 方针政策
图2 认证认可基础通用标准分体系结构图
标准化工作指南
认证认可基础标准分体系
符合性标志 术语和词汇 分类与编码 标准化
工作指
南 其他
通用原则和要求
注:图内“合格评定(n )共性标准”表示在合格评定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下第n 类合格评定活动的共性标准。

共性标准下一层次表示该类合格评定活动的相关标准。

图3 认证认可服务提供标准分体系结构图
合格评定活动(n+1)子体系
认证认可服务提供标准分体系
应用指南 实施机构

求 合格评定活动(n )子体系 基


准 合格评定对象规定要求 合格评定方
法 指导性技术文
件 应用指南 实施机构要求 基础标准 合格评定对象规定要求
合格评定方法 指导性技术文件 其他 其他
4 合格评定支撑保障标准分体系结构图
(八)标准明细表
认证认可支持保障标准分体系
市场 监督 信息 管理 机构
人员
行为
规范 其他
安全 风险 应急
5 验证情况(适用于方法类标准)
6 附加说明(可选项)
编写日期:2020年 3月23日。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发布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根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包括: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出版、实施和复审等九个环节。

第三条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应遵守公开、公平、透明、协商一致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协会设立团体标准秘书处,负责团体标准的日常管理,秘书长由协会秘书长兼任。

第五条团体标准审查委员负责团体标准立项和发布之前的技术审查,按专业领域分为检验检测标准审查委员会和认证认可标准审查委员会。

第六条团体标准版权归协会所有,团体标准中涉及专利时参照《国家标准涉及专利的管埋规定(暂行)》执行。

第二章立项第七条团体标准项目提案申报单位应为协会会员单位,并需联合2家及以上有关单位共同提出。

团体标准提案应填写《CCAA团体标准项目建议书》(见附件1)并附标准草案。

第八条协会会员单位提出的团体标准项目提案,经协会团体标准秘书处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由秘书处提交团体标准相应专业领域审查委员会审查投票,获得相应专业领域审查委员会50%以上赞成票的项目提案由团体标准秘书处予以公示,提交秘书长批准后予以立项。

第九条由政府部门委托提出或协会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提出的团体标准项目提案,经秘书长批准,可直接立项。

第十条立项的团体标准项目由协会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CCAA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协议书》(见附件2)。

第三章起草第十一条由会员单位提出并立项的团体标准项目,项目提出单位可优先作为项目承担单位。

由协会提出或政府部门委托协会提出的团体标准项目,由协会作为项目承担单位,或由协会公开征集并指定项目承担单位。

第十二条项目承担单位负责组建标准起草组,并确保标准起草所需人力、技术和经费等各项资源。

起草组的组建应充分吸收认证认可机构、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等标准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

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的通知

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的通知

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3.12•【文号】国认科〔2018〕15号•【施行日期】2018.03.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的通知国认科〔2018〕15号各相关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研究所、认可中心、认证认可协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8号)和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我委组织专家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认监委2018年3月12日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认证认可行业标准(以下简称认标,代号RB)制(修)订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和《国家标准涉及专利的管理规定(暂行)》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本程序适用于管理认证认可基础,认可活动、认证活动(不含产品标准)、检验检测活动和其他活动认证规范认可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第三条认标制(修)订工作程序包括预研、立项、起草、征求意见、预审、审查、批准、发布与备案、复审等环节。

第四条认标的定位(一)中国特色认证认可体系的基础和技术支撑;(二)国家标准在认证认可领域的重要补充和延伸;(三)认证认可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四)开展认证认可活动的重要评价依据。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认标的归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企业标准、团体标准 认证认可

企业标准、团体标准 认证认可

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认证认可
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是指由企业或团体自行制定并实施的标准。

企业标准通常是指企业在自主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所制定的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而团体标准则是指由某一行业协会、团体或专家组织制定并推广的标准。

通过认证和认可,可以验证企业和团体标准的合规性和可信度,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信誉度。

认证和认可是指对企业和团体标准进行评估,并给予官方认证和认可的过程。

认证机构通常会对企业和团体标准进行审核、测试和评估,以验证其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认证机构通常会发放认证证书,证明该企业或团体标准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认可机构则是指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机构,对认证机构的资质和所颁发的证书进行评估和认可,从而保障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认可机构通常会发布认可证书,证明该认证机构的资质和所颁发的证书得到认可。

通过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认证认可,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买体验和保障。

- 1 -。

CCAA团体标准项目建议书[1]模版

CCAA团体标准项目建议书[1]模版
单位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单位公章)
备注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模版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模版为根据一般情况制定或编写的常规模版;
使用过程中请根据结合您的客观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本文档为word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1
CCAA团体标准项目建议书
提交日期:年月日
项目名称
1.中文:
2.英文:
标准类型
检验检测类标准□认证认可类标准□(请在所选项后打√)
提出单位性质
会员单位□政府部门□CCAA□(请在所选项后打√)
采用程序
普通制修订程序□快速程序□(请在所选程序类型后打√)
提案单位名称
联系人姓名
电子邮件
手机号码
固定电话
传真
通讯地址
邮编
联合提出单位
立项理由、
目的和意义
(可另附页)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可另附页)
国内外情况简要说明
(可另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和《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全部条款内容并同意遵守。
经我单位审查,本项目符合以上规定对团体标准提案的有关要求,同意向认证认可协会正式提出团体标准立项(审查)申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月14日实施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发布
目次
前 言 ............................................................................ I 引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人力资源 ......................................................................... 4 4.1 食品安全小组 ................................................................... 4 4.2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 4 4.3 人员健康和卫生 ................................................................. 4 5 前提方案 ......................................................................... 4 5.1 基础设施及维护 ................................................................. 4 5.2 其他前提方案 ................................................................... 5 6 关键控制过程 ..................................................................... 5 6.1 采购管理 ....................................................................... 5 6.2 原材料卫生控制 ................................................................. 5 6.3 设备结构 ....................................................................... 7 6.4 设备可洗净性 ................................................................... 7 6.5 设备可拆卸性 ................................................................... 8 6.6 设备安装 ....................................................................... 8 6.7 生产过程控制 ................................................................... 9 7 检验 ............................................................................ 10 7.1 检验类型 ...................................................................... 10 7.2 出厂检验 ...................................................................... 11 7.3 型式检验 ...................................................................... 11 7.4 检验要求 ...................................................................... 11 7.5 试验方法 ...................................................................... 12 7.6 抽样 .......................................................................... 12 8 产品追溯与撤回 .................................................................. 12 参考性文献 ......................................................................... 14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 T/CCAA 28— 2016
食 品 安 全 管 理 体 系 食品加工及销售用设备生产企业要求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food processing and sales equipment producing establishme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