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竹叶黄酮的提取和抗氧化性研究

实验提出:
结合竹叶黄酮类化合物所具有的优点及在药 物市场的前景,实验提取竹叶黄酮,对其抗氧化 性进行研究。
实验方法
1、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鉴定 2、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3、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评估竹叶黄酮应用于药物市 场的前景
一、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 1、乙醇回流提取与纯化
3、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 取一定量上述所得产物,加入适量 盐酸、镁粉,产生红色络合物,说明 所得为黄酮类化合物。(黄酮化合物 基本骨架是2-苯基色酮,其母核含有 碱性氧原子,又往往带有酚性羟基, 因此能与某些还原剂产生颜色反应, 与某些金属离子及其他一些试剂产生 有色络合物。)
2、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 性研究
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 抗氧化性的研究
指导老师:王平华 小组成员:杨楠楠 杨啸 许亚波 伍安乐 罗延庆
一 实验背景
1、黄酮类化合物的特点及市场应用前景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又称黄酮体、黄碱素和类黄 酮,基本骨架是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
黄酮类化合物对于预防疾病,如骨质疏松,血脂升高 等;对于高激素水平者可产生抗激素功能.黄酮有利于预 防肿瘤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炎,降低胆固醇, 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其作用很大部分是因为黄酮类化 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并且竹叶黄酮不含任何有害 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酒类、保健品、 生物医药、化妆品、饲料等领域. 国内研究黄酮类化合物 状况 目前国内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料主要是葛根、苷草, 而以竹叶为原料尚未广泛采用.,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不大.
(1)将新鲜竹叶洗净后自然晾干,在60℃烘箱中烘干10h, 粉碎后备用 (2)称取15.0g烘干的竹叶粉末装入1000ml三口烧瓶内,加 入500ml 80%的乙醇溶液,投入几粒沸石,安装好提取装置。 用电热套加热,回流提取3h。 (3)将三口烧瓶内的溶液冷却至50~60℃,抽滤,取滤液 (4)将滤液减压浓缩,静置至不再产生絮状物质,分离去 杂 (5)将上述滤液在低温真空浓缩至近干,用正丁醇萃取至 水溶液无黄酮反应为止,得水相、醇相。取醇相低温真空中 浓缩至近干,然后再在问题和黄酮具有 的前景优势 •(1)竹叶黄酮与维生素C的抗氧化性 •(2)营养成分上那个更适于动物乃至人类 •(3)比较添加食品时的抗氧化性强度随时间 的变化,是否无毒、无产生副有害物质。那个 更适于做为绿色食品的抗氧化添加剂。 •(4)开发美容护肤饮料或药品以及护肤品的 前景
竹叶黄酮糖苷的水解及其苷元的抗氧化性能研究_I黄酮糖苷水解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2001年6月第16卷第3期 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 ociationVol.16,No.3Jun.2001竹叶黄酮糖苷的水解及其苷元的抗氧化性能研究注———I黄酮糖苷水解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张 英 吴晓琴 陈秀俊(浙江大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学院,杭州 310029)摘 要 用响应面分析法(RS A)对竹叶黄酮糖苷(Ebl971)的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
以水解得率为响应值,确定在甲醇体系中最适的水解参数为:底物浓度1mg/ml,盐酸浓度1m ol/l和水解时间55min。
用此优化条件重复试验2次,平均水解得率为55.0%,水解产物中总黄酮苷元的含量为56.6%,水解完全,且水解产物的亲油性有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竹叶黄酮糖苷 水解苷元 酸水解 响应面分析 亲油性0 前言竹叶提取物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生物黄酮类保健营养素,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和抗衰老等功效,对人类的营养、健康和老年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1~4〕。
其主要功能性成分为竹叶黄酮糖苷〔5〕,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6〕。
为了拓展竹叶黄酮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范围,本文运用响应面分析(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RS A)法〔7~9〕对竹叶黄酮糖苷进行水解脱糖基的工艺研究,使其从糖苷转换成苷元,提高亲脂、亲油性能,为竹叶黄酮在油脂及亲油体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原材料及仪器竹叶提取物(Ebl971):浙江安吉圣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出品,黄棕色粉末。
芦丁(Rutin):上海试剂二厂生产,BR,含量Ε95%。
槲皮素(Quercetin):Sigma出品,含量Ε98%。
BHT为市售食用级。
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出品。
注:浙江省高校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省教委科研项目经费资助收稿日期:2000-10-08张 英:女,1961年生,博士,副教授,食品化学与天然产物开发 微型旋涡混合器:H—1型,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制造。
淡竹叶总黄酮最佳萃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作者简介:李志洲(1969-),男(汉),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的提取应用研究。
李志洲(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淡竹叶总黄酮最佳萃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淡竹叶(Common Lophatherum Herb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1],是一种中草药。
淡竹叶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广西、湖南,福建等地。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它的生理活性较为广泛,具有生物抗氧化、抗过敏、抗菌、抗炎、抗肿瘤作用及抗衰老、治疗脑血管病、降血脂、降血压、保肝、抗溃疡、解痉、抗菌、抗炎、降血脂、镇痛、提高雌性激素、抗心律失常等药用功效[2-8];在医学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栓、消除体内自由基和延缓机体衰老[9];在民间,人们有以淡竹叶泡水饮用的习俗。
本文研究了淡竹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旨在为淡竹叶中的有效成分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仪器、试剂1.1.1材料淡竹叶:陕西省汉中市同济药店售。
1.1.2试剂芦丁: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无水乙醇,NaNO 2,Al (NO 3)3,NaOH,KI,CHCl 3,冰乙酸,Na 2S 2O 3·5H 2O,淀粉,浓硫酸,AlCl 3,氨水,FeCl 3,盐酸,镁粉,锌粉,Na 2CO 3等,以上试剂均为AR 。
1.1.3仪器电子天平:A&D Company Limited Made In Japan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OPTIMAL TECHNOLOGY OF FLAVONIODS FROM COMMONLOPHATHERUM HERB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YLI Zhi-zhou(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Shaanxi,China )Abstract:The extractive effect by alcohol has been studied to extract the flavonoids in the Common Lophatherum Herb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of extract from Common Lophatherum Herb were measured by the Oven-Storage Test.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extractive technology of best obtainable rate is:using 70%density alcohol as the extractive solution,the proportion the Common Cophatherum Herb powder quantity with alcohol solution volume proportion is 1:20,the extractive temperature is 80℃,and extractive time is two hours.The obtainable rate is 1.72%.From studying its antioxidative activity,we know that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of flavoniods from the Common Lophatherum Herb are good,and its antioxidative activity araises with density of flavoniods araising.Key words:Common Lophatherum Herb ;flavoniods;antioxidative activity摘要:研究淡竹叶中总黄酮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并对淡竹叶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性测定研究。
竹叶中黄酮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竹叶中黄酮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摘要:采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浸提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竹叶黄酮,并通过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nton反应测定其抗氧化性能。
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的提取率为5.30%,粗提物中黄酮的含量为13.90%。
0.2 mL 1 mg/mL竹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17.39%;0.7 mL 1 mg/mL竹叶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58.20%,表明竹叶黄酮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竹叶;总黄酮;提取;抗氧化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ves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Abstract:Total flavonoids were extracted from bamboo leaves by 95% ethanol as solvent and ultrasonic. The oxidation activity of flavonoids in bamboo leaf was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s of pyrogallol autoxidation and Fenton re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f was 5.30%,and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in the crude extract was 13.90%. The clearance rate of O2-· by 0.2 mL 1 mg/mL bamboo leaf flavonoids was 17.39%;while the clearance rate of ·OH by 0.7 mL 1 mg/mL bamboo beaf flavonoids was 58.20%,it showed that flavonoids in bamboo leaf had good antioxidant activity.Key words:bamboo leaf;total flavonoids;extraction;antioxidant activity竹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其性淡、寒、味甘、微涩,具有清热利尿、明目解毒、止血、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艾滋病和抑制肿瘤等功效,且无毒无害,可作为绿色食品进行开发。
竹叶黄酮的提取、检测、分离、抗氧化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摘要
竹叶黄酮是我国新开发的一种植物类黄酮制剂,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 抗氧化、抗衰老、及保护心血管等方面的生物学功效,目前已受到国内外市场的 广泛关注。为了全面考察竹叶黄酮的性质,本论文采用天然的刚竹属毛竹叶为原 料,对竹叶黄酮的提取、含量检测、分离纯化、抗氧化活性及构-效关系等方面作 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
II
英文摘要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structure relationship of flavonoids. From the above series experiments, it was proved that the bamboo leaves
flavonoids was a excellent flavonoids preprat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tical guidances for exploiting and using of bamboo resource. Key words: bamboo leaves flavonoids, extraction, enrichment, antioxidant,
近年来,自由基生命科学的进展,使具有强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类黄 酮受到空前的重视。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来,有研究报导[4-5]从竹叶中提取食品防腐 剂、杀菌剂和叶绿素等;90 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存在 及其生物学活性[6-9]。1998 年,我国研究人员在借鉴国内外植物黄酮提取方面的各 种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存在的特点,创造了经济、适用、 独特的提取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率先在浙江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至此, 竹叶黄酮提取物正式面世。同年,(淡)竹叶被卫生部正式批准列入了“药食两用的 天然植物名单”[10]。1999 年竹叶黄酮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其衍生产品---竹康宁 胶囊获卫生部保健食品批文,竹叶啤酒和竹叶饮料等也纷纷上市[11]。
淡竹叶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measuring the ability of flavonoids to scaveng DPPHꎬO2 - and OH. Results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ultrasonic
DPPHꎬO2 - and OH radical by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ves was 1. 12mg / mLꎬ0. 82 mg / mL and 0. 19 mg / mLꎬ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Under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process which are ethanol concentration 68% ꎬ extraction time 27min and ultrasonic
power 305Wꎬthe extraction rate of flavonoids is the highest and has a certain antioxidant activity.
Key words: light bamboo leavesꎻextraction rate of flavonoidsꎻultrasoundꎻantioxidation
0. 82 mg / mL、0. 19 mg / mLꎮ 结论 在条件为乙醇浓度 68% 、提取时间 27min、超声功率 305W 下ꎬ黄酮提取率最高ꎬ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
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3 竹叶黄酮的分离提纯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在竹子中存在的部位不同,结合的状态也可 能不一样, 而有效活性物质主要为黄酮苷类, 常用某些极性较大 的溶剂 (如水、 甲醇、 乙醇、 乙酸乙酯、 丙酮 ) 进行提取。同时可以 采用一些高新技术提取和精制竹叶提取物, 如 CO2 超临界提取、 超声波提取等方法进行分离提纯。 3.1 水煮法[ 10] 根据相识相容原理, 黄酮类化合物能很好地溶于水中。水煮 方法取得的黄酮产品虽然比较粗糙,黄酮含量低,但具有在分 离、 纯化、 精制等后续工艺中不需脱除有机溶剂的优势 。有研究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热水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配比是提取时间 30 提取温度 80 ℃、 料液比例 1∶20[ 11]。 min、 3.2 有机溶剂提取法 用极性有机溶剂浸提竹叶, 有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浸出, 可 以用于提取脂溶性基团占优势的黄酮类物质,常用的溶剂为乙 [ 12 ] 采用正交设计法, 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 15 倍原 醇。许钢等人 料重 75%的丙酮在 80 ℃下浸提 1 h。高志强等[ 12]进一步利用用 L9 (34 ) 正交实验研究, 找出最佳提取条件为: 30 倍原料重 70%的 乙醇溶液, 在回流温度下提取两次, 每次 2.5 h。 [ 13 ] 张英等人 用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 分离去杂→正丁醇分步萃取→减压浓缩回收溶剂→热水转溶→ 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黄酮苷含量为 24%的竹叶黄酮粉。 3.3 其他方法 其他提取方法还有超临界 CO 提取法 、 微波法 、 高速逆流色 谱法 (HSCCC ) 等。但由于竹叶本身条件的限制以及成本等因素, 目前还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
OH A 0 C 0 (a ) 黄酮类化合物基本结构 R1 OH 0 OH R3 OH 0 (d ) 黄烷酮 R2 OH 0 R3 B OH 0 R2 OH 0 (b ) 黄酮 R1 R2 R1 OH
昆明实心竹叶黄酮的提取及对油脂的抗氧化研究

研究简报北方园艺2010(13):32~34第一作者简介:郭磊(1981 ),男,河南卢氏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资源开发及利用。
E mail:guoleigift.student@ 。
基金项目: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10-03-31昆明实心竹叶黄酮的提取及对油脂的抗氧化研究郭 磊,徐润红,袁润玲,姚坤华,郭 群(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 要:以昆明实心竹叶为原料,确定竹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竹叶黄酮对菜籽油的抗氧化作用。
结果表明:时间4.5h,温度80 ,固液比1 20,乙醇浓度75%,次数1次,黄酮含量34.58mg/g,纯化后纯度达76.72%;竹叶黄酮对油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0.02%(质量分数)的竹叶黄酮抗氧化效果低于柠檬酸、BHT 、TBHQ,而高于VC,但与0.02%(质量分数)柠檬酸协同使用可大大增强黄酮在油脂基质中的抗氧化作用,抗氧化效果明显增强。
关键词:昆明实心竹叶;黄酮;纯化;抗氧化中图分类号:S 6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0)13-0032-03竹子中存在大量的酮类化合物,是我国新开发的一种植物类黄酮制剂,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及保护心脑血管、防治老年退行性疾病等生物学功效。
其丰富的原料来源、明确的功能因子、良好的食用安全性、高稳定的制剂品质和清新甜香的竹子风味,近年来在天然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保健品领域崭露头角[1]。
昆明实心竹(Far gesia y unnanensis H sueh et Yi)是云南箭竹属中的一种,产于四川西南部及云南海拔2500~4000m 的高山和中山地带,但少数种类也见于滇中高原乃至南部热区,多为人工栽培,亦有少量见于云南松林或阔叶林下野生。
秆小型,少数为中型,粗可达5cm;秆挺直,壁光滑,故又称滑竹;竿柄长12~35cm,粗2.5~7cm,节间长5~16mm;笋味鲜美,在昆明蔬菜市场上称甜笋,系食用佳品;竹材厚实,竿可作抬扛和各种农具柄[2],因而开发利用昆明实心竹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4,84(12):1553-1561
[3] Burns J, Gardner P T, O’Neil J, et al. Relationship among
antioxidant activity,vasodilation capacity,and phenolic
Ꮓᒬၿ۲ຌഁည
ቫՀ᳦ᦱ
7D
ᕏܲᦦ
ใऎ NHN-
图3 Vc、茶多酚和竹叶黄酮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竹叶黄酮浓度的增 加,其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 线性回归方程可以得到竹叶黄酮清除羟自由基的 EC50 为0.58 mg/mL,茶多酚EC50为0.49 mg/mL, Vc清除羟自由基的EC50为0.82 mg/mL。因此,茶 多酚和竹叶黄酮清除羟自由基效果比Vc好。
我国竹叶资源丰富,因此充分开发利用竹叶 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经济意义。
收稿日期:2010-11-07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浙江省制药工程重中之重开发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罗宇倩(1986—),女,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的提取与纯化以及药理研究。
· 201 ·
提取物与应用
· 202 ·
&
0
−
"−"T
"f
1.3.3 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在试管中
依次加入0.5 mL 7.5 mmol/L的邻二氮菲溶液,5
mL 0.2 mol/L pH7.4的磷酸缓冲液,0.5 mL 30%
乙醇溶液,充分混匀,加入0.5 mL新配制的7.5
mmol/L的FeSO4溶液,混匀后,加入0.5 mL新配 制的0.1%双氧水,于37 ℃水浴加热60 min后,在
536 nm测吸光度值,所得数据为损伤管的吸光度
值A损。 未损伤管以0.5 mL去离子水代替损伤管中0.5
mL 0.1%双氧水,操作方法同损伤管,可测得536
nm下未损伤管的吸光度值A未损。
样品管以0.5 mL样品代替损伤管中0.5 mL
30%乙醇溶液,操作方法同损伤管,可测得536 nm下样品管的吸光度值A样[12-13]。
nm)和 Fenton法)评价了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Vc和茶多酚为阳性对照品。结果表明:竹叶
黄酮清除超氧负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茶多酚强,其EC50相应为11.7 μg/mL和18.3 μg/mL,分别是Vc的约1.2倍和3.4倍;竹叶黄酮在清除羟自由基效果与茶多酚相当,EC50 为0.58 mg/mL,比Vc效果好。因此竹叶黄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值得深入研究其生理功能及开发
2011年 第36卷 第7期
食品科技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提取物与应用
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罗宇倩1,郭 辉1,胡林福2,施林巍2,钱俊青1* (1.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杭州 310014;
2.浙江竹类资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安吉 313300)
摘要:为了有效利用竹叶中黄酮类物质,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325
及前景[J].食品科学,2006,27(1):263-264
[2] Bahorun T, Luximon-Ramma A, Crozier A, et al. Total ph
enol,flavonoid,proanthocyanidin and vitamin C level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Mauritian vegetables[J]. Journal of
%11)ຌᬓည
ቫՀ᳦ᦱ 7D ᕏܲᦦ
ใऎ «HN-
图1 Vc、茶多酚和竹叶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从图1可以看出,竹叶黄酮的EC50为18.3 μg/ mL,而茶多酚的EC50为27.5μg/mL,Vc的EC50 为 5.3 μg/mL,竹叶黄酮的EC50约是Vc的3.4倍。因 此竹叶黄酮表现出很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 力,清除DPPH 自由基效果比茶多酚强、弱于Vc。 2.2 竹叶黄酮对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清除效果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第1个生成的氧自由基, 又是所有氧自由基的前身,可以转化为其他氧自 由基。因此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可以有效 地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图2可以看出,竹叶黄酮的EC50为11.7 μg/
2011年 第36卷 第7期
食品科技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清除率R计算公式:
& %11)
" − "J − "K
"f 1.3.2 对超氧负离子(O2-)的清除作用 在试管中 依次加入 5 mL pH8.2的Tris-HCl缓冲液,0.1 mL浓 度不同的样品(样品用30%的乙醇溶液配制),25 ℃恒温水浴20 min,加入25 ℃预热20 min的4.5 mmol/L的邻苯三酚50 μL。在波长325 nm下每隔 30 s测一次吸光度值;另取1份不加邻苯三酚的作 为空白对照[10-11]。
食品科技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年 第36卷 第7期
为了利用竹叶中黄酮类物质,本研究考察竹叶黄 酮的抗氧化性能,并将其与茶多酚、Vc的抗氧化 性能对比,为竹叶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以期获 得新的食品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竹叶黄酮:安吉圣氏生物有限公司,黄酮
利用价值。
关键词:竹叶;黄酮;抗氧化性
中图分类号:TS 20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989(2011)07-0201-03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ves
LUO Yu-qian1, GUO Hui1, HU Lin-fu2, SHI Lin-wei2, QIAN Jun-qin1*
检测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并与Vc和茶多 酚做比较。 1.3.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将竹叶黄 酮和对照茶多酚、Vc稀释成不同的浓度梯度, 各取2 mL 不同浓度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 2 mL 浓度为0.04 mg/mL的DPPH 溶液,混合均 匀,于室温下避光放置30 min,4000 r/min 离 心分离10 min,取上清液在波长517 nm 处测其 吸光度为Ai;另各取2 mL 上述浓度的溶液于试 管中,分别加入无水乙醇2 mL,于室温下避光 放置30 min,4000 r/min 离心分离10 min,取上 清液在波长517 nm 处测其吸光度为Aj;以2 mL 0.04 mg/mL DPPH 和2 mL 无水乙醇反应做为参 比,其吸光度记为A0[9]。
& • 0)
"ᵣ "ᢋ喌 "᱖ᢋ "ᢋ喌f
2 竹叶黄酮抗氧化性结果与分析
2.1 竹叶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
DPPH 自由基是一种很稳定的以氮为中心的
自由基,对其清除的效果表明受试药物具有降
低羟自由基、烷自由基或过氧自由基的有效浓
度和打断脂质过氧化链反应的作用,竹叶黄酮对
DPPH 自由基清除效果见图1。
提取物与应用
ᡓඬ᠆ሎߔຌᬓည
ቫՀ᳦ᦱ
7D
ᕏܲᦦ
ใऎ «HN-
图2 Vc、茶多酚和竹叶黄酮对超氧负离子清除作用
mL,而Vc的EC50为9.4 μg/mL,茶多酚的EC50是 13.5 μg/mL,三者都表现出较强的清楚超氧负离 子的能力,其中Vc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竹叶黄酮 和茶多酚。 2.3 竹叶黄酮对羟自由基(·OH)清除效果
竹叶黄酮对DPPH自由基、超氧负离子自由 基和对羟自由基的有效清除作用表明其具有较好
的抗氧化功能,可作为一种新的食品天然抗氧化 剂。我国竹叶资源十分丰富,在开发利用竹子资 源的同时,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的竹叶黄酮组分 也值得大力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周建新.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含量31.2%;茶多酚:上海康九化工有限公司, 98.1%;邻二氮菲、1,1 - 二苯基-2- 苦基苯肼 (DPPH)、邻苯三酚、无水乙醇、双氧水、抗坏血 酸(Vc)、水杨酸、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盐酸 等: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9140A 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 验设备有限公司;HH-4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 江南仪器厂;DHG-9143BS-Ⅲ电热恒温鼓风干燥 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725型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JJ500 型精密电子天平: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 1.3 竹叶黄酮抗氧化活性实验
capabilities for superoxide anion and DPPH free radical, their EC50 values are 11.7 μg/mL and 18.3 μg/
mL respectively, and are approximately 1.2 times and 3.4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vitamin C respectively. The scavenging capability of bamboo leaves flavonoids for hydroxyl radical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vitamin C, weaker than tea polyphenol, and its EC50 is 0.58 mg/mL. Key words: bamboo leaves; flavonoids; antioxi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