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实验

合集下载

1-细胞生物学实验

1-细胞生物学实验

如镜台测微尺1mm处(全长)与目镜测微尺75 刻度(150小格)重合,则: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1 150
mm
=0.0067mm=6.7μm
④同样的方法标定高倍镜下目镜测微尺 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计算公式如下: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镜台测微尺长度 =
目镜测微尺格数
= 30×10μm 200
(4)测量细胞并计算核质比
五、实验操作
1. 取猪肝1g,放入小烧杯中,加4ml 0.25M蔗糖缓冲液, 将组织剪成约1mm立方的小块。
2. 将剪碎的组织移入匀浆器的外管中,再将内管(带柄 的活塞)插入外管中,缓慢而均匀地施力,上下旋转拉 动,匀浆7-10分钟,然后用六层纱布过滤回洗净的原烧 杯中。(这两步操作略)
3. 每组取1个5ml离心管,加入匀浆液2ml,2000rpm离 心10分钟。(每组1管)
许多酸性染料不易穿过活细胞的质 膜进入细胞内,却能渗入死亡的细胞 内,使其着色,以此来鉴别死活细胞。
2.方法 取酵母悬液一滴于洁净玻片上,滴一滴0.2%亚甲基
蓝染液,加盖片,2分钟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
3.结果 死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
实验作业
画图记录细胞吞噬实验所见结果
实验三
细胞核与线粒体的 分级分离
实验内容
实验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实验二、细胞生理活动的实验观察 实验三、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 实验四、细胞分裂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细胞原代培养 实验六、细胞计数及死活细胞的鉴定 实验七、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实验目的
(一) 观察并了解细胞的基本形态。 (二)掌握临时制片和显微绘图的方法。 (三)了解显微测微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1. 什么是细胞培养?细胞生物学实验指从动物活体体内取出组织,并将其分散为单个细胞(机械或酶消化),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其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保持生长、分裂繁殖、细胞的接触性抑制以及细胞衰老过程等生命现象。

最常见的细胞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原代细胞,另一种是传代细胞。

原代细胞是指动物组织经过胰酶或胶原酶等酶类的消化,使其分散,从而获得单个细胞,再使这些单个细胞生长于培养容器中的过程。

大多数组织可以制备原代细胞,但制备的方法略有不同,制备的细胞生长快慢及难易程度也不相同。

不同的原代细胞,其形态也不尽相同。

一般将10代以内的细胞称之为原代细胞。

传代细胞一般指无限繁殖的细胞系,理论上这类细胞可以无限次的传代。

做实验的时候也会经常使用这类细胞,如Hela、293、Vero 等细胞。

2. 细胞的生长周期游离期:细胞刚接种到新的培养容器中到贴壁前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的长短由细胞类型决定,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

贴壁期:细胞从游离状态变为贴附到培养器皿表面并展现出一定细胞形态的时期。

潜伏期:细胞在完成贴壁后,并不会马上进行增殖,会进行增殖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的储备,这个时候称之为潜伏期。

对数生长期:细胞在完成物质和能量储备后,开始大量的增殖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细胞活力旺盛,且状态稳定,我们所做的绝大多数实验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展的。

停止期: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密度越来越大,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细胞间的接触抑制等因素,细胞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给细胞进行传代了,使细胞可以继续进行增殖,保持旺盛的活力。

3. 细胞生长所需要营养条件细胞的培养所需要的营养成份一般来自于基础培养基(比如DMEM培养基)和血清。

基础培养基:主要是提供细胞生长所需要的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维生素(细胞代谢中辅酶的组成成分)、无机离子(K+,Na+等)、碳水化合物(碳源和能量来源)和一些激素等营养物质。

血清:主要是提供一些基础培养基不能提供的生长因子和低分子的营养物质,此外它还有促进细胞的贴壁、中和有害重金属离子等作用。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二、实验原理
植物原生质体是除去细胞壁后为原生质所包围的“裸露细胞”,是开展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其中酶解法分离原生质体是一个常用的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因而使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降解细胞壁成分,除去细胞壁而使原生质体释放出来。
原生质体分离纯化或融合后,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应用合适的培养方法,能够再生细胞壁,并启动细胞持续分裂,直至形成细胞团,长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再分化发育成苗。其中,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是原生质体培养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脉,称30g于150ml 0.35mol/L NaCl溶液中,装入组织捣碎机。
将匀浆用6层纱布过滤于500ml烧杯中。
利用组织捣碎机低速(5000r/min)匀桨3-5min。
将上清液在3000r/min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是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二、实验原理
凝集素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性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
01
凝集素与糖分子结合有一定的专一性和结合价,并与细胞膜上受体的分布有关。
01
三、实验仪器
显微镜、粗天平、载玻片、滴 管、 离心管、离心机等.
用镊子撕去叶的下表皮,然后将叶放有酶液的培养皿或带盖三角瓶,每10ml酶液放2g叶片;
洋葱、小麦种子或黄豆幼根根尖
人口腔上皮细胞
五、实验内容与实施过程
1.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1.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清洁载玻片放在37℃恒温水浴锅的金属板上 ↓ 滴2滴1/5000詹纳斯绿B染液 ↓ 用牙签口腔颊粘膜处稍用力刮取上皮细胞 ↓ 刮下的粘液状物放大载玻片的染液滴中 ↓ 染色10-l5min(注意不可使染液干燥,必要时可再加滴染液) ↓ 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1.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研究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工具。

其基本原理是将动植物等生物材料分离、挑选出优良细胞群体,通过合适的细胞培养基、培养条件、方法和设备,使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

其常用培养细胞的类型有:肺、肝、胃肠、心肌、肌肉、神经、结缔组织、卵巢等。

2. 细胞分离将细胞组织挑选出来进行细胞分离,我们需要用到一般的分离试剂,如细胞酶、生物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尼龙布、毛细管、细胞分选仪和细胞联合培养等,同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细节。

例如合适的分离环境和分离条件、合适的分离时间、细胞貌形的观察以及细胞去污的操作等。

3. 细胞染色细胞染色是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借助不同染色剂使之显色的过程。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速度快,结果直观且研究范围广。

根据它的使用范围和目的不同,一般分为核型分析、基因型分析、生化分析、免疫分析和化学分析等。

4. 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是指利用抗体与细胞中的特定抗原之间的结合反应,使细胞中的抗原在细胞、组织切片或细胞培养物中可视化并得到定位的技术。

这种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细胞分子和生物学的密切联系。

5. 荧光标记技术荧光标记技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分子效应的物理特性。

将该技术运用于细胞生物学中,可以标记生物分子,如细胞内结构组分和生物分子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等,以实现对其特性、运动和转化的动态和定量分析。

同时,它对于研究牛眼改良和细胞砂浆的研究、比较病理学和細胞生理学中细胞示踪标记的定位等过程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6. 电镜观察电子显微镜(EM)是一种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束观察样品表面的高分辨率显微镜。

其操作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像样的准备样本和设备,但提供的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使得研究者可以观察小于光学分辨率的细胞结构,并能发现小分子、细菌和病毒等细胞成分。

7.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采用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的数量、形态和相关蛋白的表达。
细胞凋亡诱导与检测
细胞凋亡检测
细胞凋亡诱导
自噬诱导
通过饥饿、药物刺激等手段诱导细胞自噬,以研究自噬的生物学意义和作用机制。
自噬检测
采用荧光染色、电镜观察、蛋白质印迹等方法检测自噬体的形成、数量和相关蛋白的表达。
自噬诱导与检测
03
02
01
实验原理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细胞培养、显微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步骤。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结果汇报与讨论
将实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汇报,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实验步骤
02
细胞培养
CHAPTER
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技术,可以检测和定位细胞内特定信号分子的分布和动态变化,进而揭示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
详细描述
总结词
信号转导抑制剂的应用
总结词:信号转导抑制剂是一类能够干扰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07
细胞凋亡与自噬研究
CHAPTER
通过使用化学物质、射线、病毒等手段诱导细胞凋亡,以研究其发生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电子显微镜
利用电子束代替可见光,观察细胞超微结构。
显微镜观察
通过显微镜或细胞计数板,统计细胞数量。
细胞计数
利用染色剂或荧光染料,检测细胞活性,如MTT法、染色排除法等。
细胞活力检测
细胞计数与活力检测
利用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
染色技术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

选择题:
在进行细胞培养实验时,以下哪项操作是必需的?
A. 每日更换培养基
B. 保持培养箱的无菌环境(正确答案)
C. 使用金属器皿进行细胞操作
D. 在普通环境下进行细胞传代
观察细胞形态时,常使用哪种显微镜?
A. 电子显微镜
B. 光学显微镜(正确答案)
C. 望远镜
D. 放大镜
在进行细胞计数时,通常使用哪种染色剂来增强细胞的可见性?
A. 碘酒
B. 台盼蓝(正确答案)
C. 盐酸
D. 氢氧化钠
细胞冻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增加细胞数量
B. 保存细胞株以备后续使用(正确答案)
C. 改变细胞形态
D. 加速细胞生长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转染的常用方法?
A. 电穿孔法
B. 磷酸钙共沉淀法
C. 煮沸法(正确答案)
D. 脂质体介导法
在进行细胞迁移实验时,通常使用哪种方法来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
A. 显微镜直接观察(正确答案)
B. 离心法
C. 染色后计数
D. 电泳法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 细胞大小的变化
B. 是否伴有炎症反应(正确答案)
C. 细胞核的形态变化
D. 细胞膜的完整性
在进行细胞周期分析时,常使用哪种技术来检测细胞周期各阶段的分布?
A. PCR技术
B. 流式细胞术(正确答案)
C. 免疫荧光技术
D. 蛋白质印迹技术
细胞培养中,为了防止细菌污染,常使用哪种抗生素?
A. 青霉素(正确答案)
B. 阿司匹林
C. 维生素C
D. 胰岛素。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教师:xxx所在学校:xxx中学目的要求:1练习徒手切片2认识叶片的结构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槐树、蚕豆的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方法步骤方法与步骤要点注意事项(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片的临时切片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3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培养皿中。

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

4用毛笔蘸出较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叶片下面要垫上小块木板,以防损坏桌面。

刀片要捏紧,切割速度要快,注意安全。

为了便于观察,载玻片的水滴中可以同时放几片叶的横切片,选择切得较薄的一片用来观察。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2.观察时注意分清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仔细观察上、下表皮细胞的`区别(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表皮细胞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下表皮上有没有气孔?撕取下表皮时,一定要薄,否则影响观察效果。

注意观察气孔的结构。

(四)画图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下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及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这一对保卫细胞要详细画,周围的细胞只需勾出轮廓。

画图时,要真实、实事求是。

讨论与交流1.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2.从结构上看,叶片有哪些方面是适于接受阳光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篇二一、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复杂而有趣的科学,旨在探索细胞基础结构及其功能。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细胞,以便更好地应用。

细胞生物学实验涵盖了在实验室中模拟和测试不同类型的细胞,以发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生物学实验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而有不同的设计。

有些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细胞的基础结构,例如用来实现细胞分裂的机制和细胞内组织构建的过程;有些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细胞受环境刺激后该如何反应,例如研究细胞对毒性物质或药物的反应;也有些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研究细胞传播信息的机制。

不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它们都需要有效的实验设计、精确的操作技巧和准确的数据分析。

在实验室中,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步骤要求详细。

实验的第一步是准备实验材料,根据实验的目的而确定所需的技术和实验材料,细胞培养和试剂的准备非常重要。

实验的第二步是实施实验,要求操作者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技术,以确保细胞培养和观察的精确性。

实验的第三步是数据分析,分析测得的实验数据,对结果进行概括和解释,并画图显示数据。

细胞生物学实验通常分为室内实验和实地实验。

室内实验用于实验室中实现细胞培养、操作和观测,实现实验过程的模拟,这样能迅速得到实验结果,更方便地探索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实地实验涉及到从实地样本中收集细胞,进行实验室外观测,探究细胞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表现,进而发现细胞的新特性,从而更好地应用。

细胞生物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探索的结果可以丰富细胞生物学的理论,为临床药物发现、新药开发和疾病治疗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发展迅猛,实验过程日益简化,实验结果也越来越准确可靠,为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快速发现细胞的新特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一种长期探索性的实验工作,一般来说,实验结果最后能揭示的不仅仅是细胞的结构及其复杂的功能,更能揭示人类自身的始祖,以及窥探自然现象的深奥内涵。

综上所述,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一项复杂而又有趣的工作,旨在深入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针对不同实验目的,它要求严格的实验设计、准确的操作技巧和精确的数据分析,研究结果为药物发现、新药开发和疾病治疗提供宝贵的科学依据,进而改善人类的健康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王崇英、高清祥。

内容简介:
《细胞生物学实验(第3版)》在保留第2版简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的基础上,删除了相对陈旧和不适用的实验,增加了反映目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实验,并对每个实验的结构体系进行了调整,强化了要点提示及注意事项,增加了预期实验结果。

全书共3篇7章42个实验和11个附录。

第一篇7个实验介绍了“普通光学显微镜”、“特殊光学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双光子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第二和第三篇从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层面安排了35个实验,涵盖了“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细胞分裂与染色体标本制备”、“细胞培养、遗传转化及基因表达”、“染色体分析技术”以及“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附录部分提供了“实验室注意事项”、“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离心机转数与离心力换算表及公式”、“常用缓冲液的配制”和“常用细胞生物学词汇”等资料。

书后附有部分实验的彩色图片和照片。

《细胞生物学实验(第3版)》配有数字课程(基础版)网站。

网站内容包括部分实验内容的录像片段、彩色图片和照片,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参考。

《细胞生物学实验(第3版)》适合作为综合性大学、师范、农林、医学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细
胞生物学实验教材使用,也可供研究生、相关科研及实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及其使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及其使用
特殊光学显微镜及其使用
暗视野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偏振光显微镜
微分干涉相差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
双光子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及其使用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用途与使用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超薄切片)
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用途与使用方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
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
核酸大分子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第二篇基础性实验
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
细胞显微结构观察
细胞器的活体染色与观察
高尔基体活体染色与观察
内质网活体染色与观察
液泡和溶酶体的活体染色与观察
线粒体活体染色与观察
细胞核活体染色与观察
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荧光观察
细胞膜的渗透性
细胞凝集反应
细胞生死状态的鉴别
细胞骨架组分——微丝、微管的荧光标记定位微丝的直接荧光标记定位
微管的间接免疫荧光定位
脂质体的制备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T、B淋巴细胞的分离及活性检测
细胞分裂与染色体标本制备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常规压片法制备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
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备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减数分裂观察与染色体标本制备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与染色体标本制备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观察与染色体标本制备第三篇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
附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