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课件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景象)
❖ 分析意境型 ❖ 提问方式: ❖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 提问变体: ❖ 1、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 ❖ 2、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情怀?
示例 :
❖ 下面这首诗描画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 简要分析。
诗歌中一些固定内涵的意象
❖ 松:坚贞伟岸、坚韧不拔或常青不朽。 ❖ 杨柳:惜别怀远,送别,离愁别绪 ❖ 竹:有节或虚心。 ❖ 梅:忠贞爱情或高洁坚贞品行 ❖ 花:暗喻女子、大好年华、美好时光等。
❖ 鸿雁、鱼、青鸟:信使,借以表达思念、思 归之情
❖ 鹃啼、猿啼、鹧鸪叫:悲苦,营造凄凉悲苦 氛围,表达难言之悲切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 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 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小楼
风雨
深巷
杏花
意象:小楼深巷 意象:春雨杏花
氛围 :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氛围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 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 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问: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
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描(2画分)画面
②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
种寂静凄清的意境。(2分) 概括意境
❖ 3、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 要答出具体的情感,切忌空泛。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 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024届高考复习:鉴赏诗歌形象小专题(常见意象 意境)

2024届高考复习:鉴赏诗歌形象小专题(常见意象 意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酬和赠答诗,诗人用友人张敏则赠诗之韵写成,然后回赠给他。 B.叶落花开自有其客观规律,人生的功名之路正如山水迢远,漫长而曲折。 C.“摩挲老眼”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对新贵的不屑,以及对自身年老的感伤。 D.九鼎本为重,鸿毛本为轻,但诗人却对此发出了疑问,表达出批判之意。 解析 C.“对自身年老的感伤”错误。“摩挲老眼”指用手揉揉眼睛,是对看新贵 的动作描写,没有表现对自身年老的感伤。
要背记!!!
古诗常见六种意境1. 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
高远、旷达洒脱。2. 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 恬静优美。3. 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 斑斓。4. 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5. 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6.超 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13.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 其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以杜鹃鸟的 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14.寒蝉 寒蝉(秋蝉)是悲凉的同义词。唐人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 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问题】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
自身特征
一、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征: 与所处的 环境特征 自小刺头深草里 外在特征:生长于深草。 深草 内在特征:不甘埋没
外在特征:“刺头”指松针,又直又硬 。
刺头
内在特征:生命力顽强。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考点归纳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考点归纳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考点归纳(一)意象与意境的定义①意象,“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

“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

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物象)。

②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意境。

③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二)常见的意象: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悲伤。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洁、脱俗、坚贞。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3、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

(完整版)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完整版)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

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

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2024届高考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古诗阅读与鉴赏-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

2024届高考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古诗阅读与鉴赏-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

学案53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复习任务 1.积累古代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重点分析诗中所用意象的内涵和作用。

2.能够体会诗歌意境,初步分析意境特点。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0 新高考Ⅰ卷《赠别郑炼赴襄阳》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①意象、意境为常考点,以意象为重点,多考查对其内涵及作用的理解。

②意境内容复杂,很少直接命题考查,以考查景象、画面、氛围特点为主。

2018 全国Ⅱ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2016 全国乙卷《金陵望汉江》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概括画面(意境)知识图要活动一分析意象内涵和作用(一)积累古诗常见意象的内涵意象(景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像湖光山色、田园桑植、大漠孤烟之类,只要灌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均可叫意象。

意象有单个的,也有群组的。

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内涵。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与理解,填写常见意象的固定内涵。

类别意象内涵植物柳送别、留恋落花①动物鸿雁②子规(杜鹃) ③器物舟④笛声⑤地理三径⑥长亭(短亭) ⑦气象月亮⑧流水⑨露⑩春风⑪答案①失意、伤感②孤独、漂泊、思归③悲惨、乡愁乡思④漂泊、自由⑤思乡、思归⑥隐士之所⑦送别之所⑧思乡思亲、圆满⑨无情无奈、时光流逝⑩人生短促、生命易逝⑪美好、舒畅古诗常见意象内涵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二)分析意象内涵与作用Ⅰ.(2022·北京)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

病柏①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②。

_语文_-诗歌鉴赏-意境_意象_语言_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_语文_-诗歌鉴赏-意境_意象_语言_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鸿鹄、骏马、大鹏 桃花 杨花
2、内涵的丰富性
(1)同一意象,不同内涵 如:云(白云/黑云/青云/闲云/孤云)
两个黄鹂鸣翠柳 隔叶黄鹂空好音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2)同一内涵,不同意象 如:愁
3、意象的组合性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 “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 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 气势,极为有力。
(2)形容词 不仅可以从形、声、色、
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 作者的感情。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
塞上》)
“ 直”和“圆”字,两字不仅准确描绘 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 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古代诗歌鉴赏 —意境 意象 语言
前置作业:
( 天净沙 秋思 冷 马致远
鹿柴
王维
( 宁
落 枯藤老树昏鸦
空山不见人,静
、 小桥流水人家
但闻人语响。、
衰 古道西风瘦马
返影入深林,清
败 )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复照青苔上。幽 )
1、这首小令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鹿柴》一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闺意献张水部 ( 唐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7.清新明丽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
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 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
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课件40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课件40张

燕子---- 今非昔比、物在人亡 嫦娥---- 孤独、悔恨 杨花----离散、漂泊 杨柳----离别 日----暗喻明君 佩剑----表达要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 流水----暗示年华或时光易逝。 长亭----离别 南浦、西楼—送别之地 登楼、危栏----常有思乡怀远之意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注:诗中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 写照,也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 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 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 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 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答题示例】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泉水、
山居秋暝 王 维
❖青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翠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青莲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 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 美的景象(秋色晚景图)。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 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专项精讲-古诗阅读之意象意境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专项精讲-古诗阅读之意象意境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如王维《渭城曲》中的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思乡类意象:或者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者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亮
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从美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 开朗,意味伸长,从深邃无底而又美妙的自然境界体味人生。
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 耐寒,以此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 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 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 竹 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 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 标志。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比如“咬定青 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风霜雨雪云类
海浪 人生的起伏 东风 春天、美好 春风 旷达、欢愉、希望
露 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天阴 压抑、愁苦、寂寞 海浪的
人生凶险、江湖诡谲 汹涌 狂风 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西风 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雪 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小雨 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烟雾 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暴雨 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绦污秽的力量 霜 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江水 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歌鉴赏的意象与意境专题复 习
•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 握情况。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 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 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赏析。
•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 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古典诗歌鉴赏的意象与意境专题复 习
古典诗歌鉴赏的意 象与意境专题复习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 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 杨柳 • 大风 • 梅花 • 美人 • 杜鹃 • 羌笛

• 青鸟 • 白雪
• 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 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 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 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 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古典诗歌鉴赏的意象与意境专题复 习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 官满载书归。
古典诗歌鉴赏的意象与意境专题复 习
•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语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 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诗人的情感一旦激活,其触目所见之物之景, 均会染上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种客观之物景 (景物、山川草木等)与诗人主观情感结合在一 起便是意象。如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 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中无情的“台城柳”。可以 说,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鉴赏这类抒 情诗,要善于体会诗歌由意象所创设的生活画 面而呈现的艺术境界,即意境。一般说来,诗 歌意境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 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
古典诗歌鉴赏的意象与意境专题复 习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古典诗歌鉴赏的意象与意境专题复 习
答案(1)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 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2)主人公夜 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 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 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 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 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 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参考答案: 步骤一:诗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 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二:上片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 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英姿飒爽。 后两句说诗人现在早已被弃置不用。下 片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明诗人仍胸 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三: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 慨。
• (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 题。
•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
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古典诗歌鉴赏的意象与意境专题复 习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 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 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 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 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 不忘怀!
鉴赏方法:
(一)解题思路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住一些关键词句:
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情节 3、通过题目、注释帮助理解 (二)答题步骤 1、概括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什么形象) 2、以总体特征为“中心论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其特征。(什么原因) 3、形象的意义(抒发的感情)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
客馆未开扉。
•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 (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4分)
古典诗歌鉴赏的意象与意境专题复 习
•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 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 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 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 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 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古典诗歌鉴赏的意象与意境专题复 习
• 景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 1.抓住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 看画面,形、色、动、静,由画面的色调,把
古典诗歌鉴赏的意象与意境专题复 习
• 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 作用。
• 2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 • 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 • 4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多表现在咏物诗
中。 • 5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古典诗歌鉴赏的意象与意境专题复 习
诗中的景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 景物描写(季节、时节、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色彩描写。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 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 镜湖边的三山。
解题过程: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人—陆游;世—南宋,抗金;背景—词后“沧州”的 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 2、抓人物心理:“万里” 、“匹马”、“关河梦断”、 “身老沧州” 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
长亭 长云 翠竹 神女 磁针 竹笛
鸿雁 玉壶
孤帆 驿路 浮离云别、游子
寒霜 飞雪 苦雨凄国君 坚贞
羌管
寒蛩 蟋 思乡
音信、书信 雁足 高洁尺素
冰心
• 野菊 【宋】杨万里 •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 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