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部署实践及应用案例
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平台实现与应用

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平台实现与应用第一章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灵活的计算资源调度能力,同时也能保证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
本文将介绍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平台的实现与应用。
第二章 OpenStack基本架构概述OpenStack是一个开源的云计算平台。
其基本架构由以下组件组成:Nova(计算服务)、Swift(对象存储服务)、Cinder(块存储服务)、Neutron(网络服务)、Glance(镜像服务)、Horizon(Web管理界面)等。
这些组件可以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实现分布式云计算的目标。
第三章 OpenStack平台的搭建在搭建OpenStack云计算平台之前,需要先了解平台的基础架构和安装环境要求。
一般来说,OpenStack平台的部署需要具备以下条件:至少需要三台服务器,其中一个作为控制节点,其他服务器作为计算节点;至少需要10GB的内存和100GB的硬盘空间。
具体安装过程可以参考官网提供的文档。
第四章使用OpenStack平台的优势使用OpenStack平台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包括计算、网络和存储等资源,节约了资源的开支开销。
此外,OpenStack平台还具备高可扩展性、高可靠性等优点,可以根据企业不同的需求进行自定义扩展和实时配置。
第五章 OpenStack平台的应用场景OpenStack平台可用于部署私有云、公有云或者混合云等多种场景。
在私有云场景中,OpenStack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的资源调度,同时支持在企业内部建立云平台,提高应用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公有云场景中,OpenStack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从硬件到软件全面支持,比如提供云主机、云存储等服务。
在混合云场景中,OpenStack平台可以结合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在资源利用率和成本控制之间进行平衡。
《2024年基于OpenStack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范文

《基于OpenStack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已成为现代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私有云计算平台作为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业务创新的重要工具,其构建与运营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基于OpenStack构建一个高质量的私有云计算平台。
二、OpenStack简介OpenStack是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提供了实施大量云计算所需要的所有基础设施支持,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以及用户自助服务等核心功能。
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OpenStack已成为私有云计算平台构建的首选工具。
三、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的步骤1. 需求分析: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资源状况,进行详细的业务需求分析和资源评估。
这包括确定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的需求,以及确定云平台的运营模式和服务等级协议等。
2. 环境准备: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准备硬件和软件环境。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以及安装必要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软件。
3. 部署OpenStack:在准备好环境后,开始部署OpenStack。
这包括安装和配置OpenStack的各个组件,如计算、存储、网络和管理等。
4. 定制开发: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对OpenStack进行定制开发。
这包括开发适合企业业务需求的云服务、API接口和用户界面等。
5. 测试与优化:在完成部署和定制开发后,进行测试和优化。
这包括对云平台的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以及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调整。
6. 运维与监控:在云平台正式运营后,进行运维和监控。
这包括对云平台的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和性能监控等。
四、关键技术与挑战在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包括虚拟化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和云计算管理技术等。
同时,还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如如何保证云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何提高云平台的性能和可用性等。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如安全防护技术、负载均衡技术和自动化运维工具等。
《2024年基于OpenStack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范文

《基于OpenStack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已成为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有云计算平台作为企业数据中心的延伸和扩展,为企业提供了灵活、高效、安全的计算资源。
OpenStack 作为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为企业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OpenStack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的过程、技术要点及优势。
二、OpenStack概述OpenStack是一个由大量社区驱动的开源云计算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一整套的云计算管理工具。
它支持多种虚拟化技术,如KVM、Xen等,并提供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统一管理。
OpenStack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靠性,可满足企业不同规模的云计算需求。
三、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的步骤1. 需求分析: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规模、预算等因素,制定私有云计算平台的构建目标。
2. 硬件准备: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搭建物理基础设施。
3. 软件选择与安装:选择适合的OpenStack版本,安装并配置必要的软件,如虚拟机管理程序、数据库、消息队列等。
4. 网络架构设计:设计合理的网络架构,包括虚拟网络、物理网络、安全组等,确保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计算、存储资源池化:将物理资源转化为虚拟资源,实现计算、存储资源的动态调度和分配。
6. 虚拟化环境搭建:在资源池化的基础上,搭建虚拟化环境,为企业提供虚拟机、容器等计算资源。
7. 平台测试与优化:对搭建好的私有云计算平台进行测试,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达到预期目标,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
8. 运维与管理:建立完善的运维体系,对私有云计算平台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四、技术要点1. 虚拟化技术:OpenStack支持多种虚拟化技术,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虚拟化技术。
2. 负载均衡: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实现计算资源的动态调度和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
openstack实验报告

Openstack的实验报告安装 OpenStack 对新手来说是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 OpenStack 和它依赖的一些组件在快速发展中,经常出现这个版本 keystone 对不上那个版本dashboard 类似的情况。
如果只是想看看 OpenStack 的话,使用 DevStack 是个不错的办法。
DevStack 实际上是个 shell 脚本,可以用来快速搭建OpenStack 的运行和开发环境,特别适合 OpenStack 开发者下载最新的OpenStack 代码后迅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搭建一个开发环境出来。
正如DevStack 官方所强调的,devstack 不适合用在生产环境。
1.Can I use DevStack for production?2.A: No. We mean it. Really. DevStack makes some implementation choicesthat are not appropriate for production deployments. We warned you!维护一个支持多 Linux 发行版的脚本需要很多工作,为了保持简单,DevStack 目前只支持 Ubuntu 11.10 发行版。
使用 devstack 脚本很简单,安装 git,然后下载 devstack 代码到本地,运行 stack.sh 脚本依次设定 MySQL, RabbitMQ, OpenStack Dashboard 和 Keystone 的密码,密码输入后 stack.sh 脚本会自动开始安装必要的软件包和库并下载最新的 OpenStack 及其组件代码,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无需干预:1.$ sudo apt-get install git2.3.$ git clone git:///openstack-dev/devstack.git4.$ cd devstack/5.$ ./stack.sh6.7.################################################################################8.ENTER A PASSWORD TO USE FOR MYSQL.9.################################################################################10.This value will be written to your localrc file so you don't have toenter it11.again. Use only alphanumeric characters.12.If you leave this blank, a random default value will be used.13.Enter a password now:14....15.16.horizon is now available at http://192.168.2.240/17.keystone is serving at http://192.168.2.240:5000/v2.0/18.examples on using novaclient command line is in exercise.sh19.the default users are: admin and demo20.the password: vpsee21.This is your host ip: 192.168.2.24022.stack.sh completed in 684 seconds.如果对默认的 tty.tgz 镜像不满意,想用 ubuntu 11.10 镜像的话编辑stack.sh 脚本,在 for image_url in ${IMAGE_URLS//,/ }; do 一行上面加入 IMAGE_URLS=/oneiric/current/oneiric-server-cloudimg-amd64.tar.gz 这行,然后重新运行 stack.sh 脚本:1.$ vi stack.sh2....3. IMAGE_URLS=/oneiric/current/oneiric-server-cloudimg-amd64.tar.gz4. for image_url in ${IMAGE_URLS//,/ }; do5. # Downloads the image (uec ami+aki style), then extracts it.6. IMAGE_FNAME=`basename "$image_url"`7. if [ ! -f $FILES/$IMAGE_FNAME ]; then8. wget -c $image_url -O $FILES/$IMAGE_FNAME9. fi10.11. KERNEL=""12. RAMDISK=""13....14.15.$ ./stack.sh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如果想使用现有的网络,比如安装 devstack 的这台服务器地址是 192.168.2.240,想让所有运行在上面的 instance 的地址为192.168.2.241-192.168.2.247 的话,需要修改 stack.sh 里面的TEST_FLOATING_RANGE,然后重新运行 stack.sh 脚本:1.$ vi stack.sh2....3.#TEST_FLOATING_RANGE=${TEST_FLOATING_RANGE:-192.168.253.0/29}4.TEST_FLOATING_RANGE=${TEST_FLOATING_RANGE:-192.168.2.240/29}5....6.7.$ ./stack.shDevStack 安装结束后打开浏览器访问http://192.168.2.240/ 就可以看到OpenStack Dashboard 界面,用户名是 admin,密码是刚才设定的密码,输入正确后就会进入 Dashboard,最新的 OpenStack Dashboard 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可以创建或导入 keypairs,启动或终止 instance,分配和注射 IP 给 instance,创建和分配 volume 等,还可以添加和管理用户等。
《基于OpenStack的物联网仿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OpenStack的物联网仿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仿真实验平台在研究、开发及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OpenStack的物联网仿真实验平台,以满足科研人员、开发人员及学生等用户群体的需求。
该平台能够提供灵活、可扩展且逼真的物联网仿真环境,以支持各类物联网相关实验。
二、平台设计1. 设计目标本平台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稳定、可扩展、可定制的物联网仿真实验环境。
该平台应具备以下特点:支持多种物联网设备和协议的仿真、提供丰富的实验场景和案例、支持用户自定义实验、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2. 架构设计本平台采用基于OpenStack的架构设计,包括物理资源层、虚拟化层、OpenStack层和应用层。
物理资源层负责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虚拟化层通过虚拟机技术实现资源的虚拟化;OpenStack层提供云计算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应用层则负责物联网仿真实验平台的实现。
3. 功能模块设计(1)资源管理模块:负责物理资源的虚拟化和管理,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分配和调度。
(2)仿真环境模块:提供多种物联网设备和协议的仿真,支持用户创建自定义的仿真环境和场景。
(3)实验管理模块:负责实验的创建、修改、删除和执行等操作,支持用户自定义实验。
(4)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的注册、登录、权限管理和实验数据存储等操作。
三、平台实现1. 技术选型本平台采用OpenStack作为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采用Docker容器技术实现资源的快速部署和隔离。
同时,采用Mininet等网络仿真工具实现网络环境的模拟。
2. 资源虚拟化与调度通过KVM等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虚拟化为虚拟机,再通过OpenStack进行管理和调度。
通过动态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
3. 物联网仿真环境的实现通过模拟物联网设备和协议,构建逼真的物联网仿真环境。
openstack实训总结报告

openstack实训总结报告OpenStack实训总结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OpenStack作为一个开源的云计算平台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OpenStack技术,加深对云计算的理解,笔者参加了一次OpenStack实训。
【背景】实训是由一家专业培训机构组织的一周的培训活动。
培训期间,学员们通过实际操作搭建了一个完整的OpenStack云平台,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实验。
【实训过程】1. 系统准备:在实训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采购了一台服务器作为实验平台,并安装了操作系统和所需软件。
同时,我们还下载了OpenStack的最新版本,并准备好了其他所需的依赖软件。
2. 系统初始化:接下来,我们对服务器进行了初始化配置,包括设置网络连接、安装必要的软件包等。
这些步骤为后续的OpenStack部署做好了准备。
3. 网络配置:在服务器初始化完成后,我们开始配置网络环境。
通过配置网络接口、IP地址等实现了服务器与外部网络的连接,为后续的云平台搭建提供了基础。
4. OpenStack部署:在网络配置完成后,我们通过运行相应的部署脚本,开始了OpenStack的安装和部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指定一些配置参数,例如数据库设置、认证服务等。
5. 功能测试:在OpenStack部署完成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测试。
包括创建虚拟机、网络配置、存储管理等。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验证了OpenStack 的基本功能,并掌握了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6. 性能测试:在功能测试完成后,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
通过模拟大量用户操作和数据访问,评估了OpenStack的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还优化了相关配置,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实训收获】通过这次OpenStack实训,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熟悉了OpenStack的基本架构和工作原理,理解了云计算的概念和技术。
其次,我掌握了OpenStack 的安装和配置方法,能够独立搭建一个完整的OpenStack云平台。
OpenStack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OpenStack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以其高效、安全、稳定、弹性、低成本的优点被广泛应用。
而OpenStack技术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开源云计算平台,其庞大的社区和不断创新的功能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OpenStack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一、OpenStack的概述及动态OpenStack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云计算平台,旨在为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边缘计算和电信云等不同场景提供一致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高可用性的基础架构服务。
OpenStack最初由Rackspace和NASA共同开发,在2010年正式发布第一个版本,并迅速吸引了全球开发者的加入。
目前,OpenStack已经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开源云计算平台,其社区已经发展到超过一个百万人的规模,并得到了包括IBM、华为、思科、红帽等在内的众多知名企业的支持和参与。
根据OpenStack官网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8月,全球已经有近20万个OpenStack云环境部署实例,覆盖了各种不同的行业和应用场景。
近年来,OpenStack平台在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和完善,完善了容器编排和管理、大规模存储、网络等特性,并着力提升云计算的自动化、安全性、可靠性和管理性。
例如,最近的OpenStack Wallaby版本中,引入了新的功能模块,如多云管理、故障检测和恢复、虚拟机的内存共享和全局内存加速等,进一步提升了OpenStack平台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
二、OpenStack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实践1. 私有云搭建OpenStack可以用来搭建私有云环境,使企业可以按需分配和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可以实现虚拟化和容器化技术的支持,提供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基础环境;可以提供灵活的网络和存储管理,支持复杂的应用场景。
例如,一些金融、医疗、科研等机构都在使用OpenStack搭建私有云环境,实现数据隔离、合规性等重要功能。
OpenStack解决方案制造行业最佳实践案例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OpenStack解决方案行业最佳实践制造行业 2016年度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OpenSource Cloud Alliance for industry,OSCAR2016年6月目 录版权声明 (3)前言 (4)第一章 制造行业业务背景 (6)第二章 OpenStack解决方案制造行业最佳实践案例 (6)EasyStack基于OpenStack的联想私有云解决方案 (6)2.1客户需求 (6)2.2客户案例概述 (6)2.3解决方案概述 (6)2.3.1解决方案技术 (7)2.3.2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10)2.3.3解决方案特点 (10)第三章 总结 (11)版权声明本调查报告版权属于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调查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近两年,OpenStack开源云计算产业发展迅猛,产业环境日益完善,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虽然OpenStack在互联网行业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但传统行业用户对于如何使用OpenStack开源解决方案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功能完备性、服务可持续性、性能等。
因此,结合传统行业需求特点,给出OpenStack行业解决方案最佳实践报告成为促进OpenStack开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对2016年度制造行业使用OpenStack的案例进行了搜集筛选,总结出典型案例。
本报告首先分析了制造行业业务背景,给出制造行业对OpenStack开源解决方案的构建需求。
最后,结合行业优秀解决方案案例,给出了OpenStack开源解决方案制造行业最佳实践的技术、服务能力以及特点等内容。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的指导下,2016年3月9月,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各大云计算开源技术厂商成立的,挂靠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第三方非营利组织,致力于落实政府云计算开源相关扶持政策,推动云计算开源技术产业化落地,引导云计算开源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完善云计算开源全产业链生态,探索国内开源运作机制,提升中国在国际开源的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IY Solaris ZFS
9
参考配置
10
基础架构服务
11
基础架构服务配置
• Monitoring • NTP
– Nagios + IaaSMon
• DNS
• SMTP • Web
• OpenLDAP
• Servers
– Intel E5-2620 – Intel E5-2680 – 48GB – 96GB Ram – 1GB – 10GB NIC
• Switches • Storages
– Dell/ IBM / 广达 / 英业达 – Cisco / Aristanetworks – Nexenta
OpenStack部署实践及应用案例-TryStack
OpenStack社区分享
梁博 @onetown liang.bo@
OpenStack部署实践与案例分享
• OpenStack硬件参考架构 • OpenStack基础架构服务 • OpenStack部署架构 • OpenStack部署工具 • OpenStack案例
• 团队会持续向社区贡献代码
– Bug fixes – 更多新功能的实现
• 与合作伙伴、厂商合作, 并推进OpenStack在中国产品落地
4
团队
• Advisors
– 陈怀临 (弯曲评论首席科学家) – Joe (SwiftStack CEO) – Boris (Mirantis Co Founder)
20
OpenStack Components
Nova API Keystone API Compute Manager Host Volume Manager ZFS
Users
Nginx/ HA Proxdy
Neutron API Cinder API Glance API Swift Proxy
VIACLOUD PUBLIC CLOUD
30
TRYSTACK CAMP FOR DELL
31
TRYSTACK CAMP FOR HP
32
TRYSTACK MEETUPS
1. 2. 3. 4. 5. 6. 7. 8. 9.
33
团队招募
• Python/C Developer • UI Engineer • Linux / Network Engineer
34
OpenStack China从开始
更多信息欢迎访问OpenStack中文社区
17
OpenStack 网络
18
Block Storage
• Solaris 11.1 / FreeBSD 9 / NexentaStor 3
19
Customized Dashboard
• Customized Authentication (吴文相) • Customized UI (梁博) • Tenant Creation Workflow (吴文相) • Provider Network (梁博、吴文相)
– Nginx – Php
– Django
12
Nagios +ack Components
14
Controller
• Keystone (3 vm Instances)
– Nova API
• API Server (3 vm instances)
2
• 由OpenStack中国社区发起该项目 • 获得来自九州云, Intel, IBM, 曙光等厂商的支持和赞助 • 获得来自OpenStack中国社区专家的技术支持 • 有自己的门户 (面向社区) • 来自社区的虚拟运维团队、开发团队和测试团队 • 覆盖网络、虚拟化、存储等各种关键应用的专家 • Folsom to Grizzly
• Nova ConsoleAuth • Nova Compute • Nova noVNC • Neutron L2 Agent
• OpenVSwitch 1.10
16
Network
• Neutron L2 Agent
• Neotron DHCP Agent • Neotron Meta Proxy • Neotron L3 Agent • OpenVSwitch 1.10
Oct 2012, Grizzly Summit #San Diego /openstack/trystackintrofinalpdf Dec 2012, ECUG #ChengDu / May 2013, open souce convention #Beijing / February 2013 Trystack 1st meetup #Nanjing /blog/2013/02/trystack-cn-2013-first-meetup/ February 2013, Trystack 2nd meetup #Shanghai /blog/2013/02/trystack-2nd-meetup-2013/ June 2013, Trystack 3rd meetup #Beijing in IBM /blog/2013/06/trystack-cn-meetup-with-ibm-inbeijing/ June 2013, Trystack 4th meetup #Shenzhen in Huawei June 2013, 8th Open Source China Open World Forum(OCOW) #Beijing / OpenStack's 3rd Birthday Celebration /
23
部署工具
24
Fuel
25
Fuelweb Localization
26
案例
27
合作伙伴
28
ActiveEon ProActive
29
• Community Members
– Cole Crawford (Open Compute COO) –
5
硬件参考架构
6
Servers
7
Racks
8
硬件配置
KVM Guest
images
Swift Storage
21
OpenStack 部署工具
22
部署过程
• Phase I
– Git sync – 手工部署安装
• Phase II
– Git Sync
• Phase III
– 自动化脚本 (bash) – Puppet + cobbler – Fuel (Mirantis)
THANK YOU
35
3
使命
• 覆盖全部OpenStack组件的运行环境 • 开放最全面的OpenStack API • 提供管理员、运维人员、开发人员的最佳实践 • 参考架构
– 来自不同厂商的硬件设备 – 使用不同的OpenStack部署 – 使用最新的OpenStack代码
– Cinder API / Cinder Volume – Neutron Server
– Glance API / Glance Registry
• Nginx / HA Proxy
15
Compute
• Nova Conduct
• Nova Scheduler • Nova C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