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眼科学教学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有序的大纲。

通过该大纲,学生能够了解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所有相关专业的学生,并且可根据特定学习目标和教学资源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眼科学知识和理论,包括眼部解剖和生理、视觉光学、眼科疾病的分类和诊断等。

2. 熟悉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和技术,如视力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等。

3. 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眼科疾病的初步判断和诊断。

4. 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以便与患者、医疗团队和其他相关职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内容和知识点1. 眼部解剖和生理学a.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b. 视觉途径和视觉传导机制c. 调节和对焦机制2. 视觉光学a. 光线在眼内的传播和折射规律b. 眼球屈光度和屈光情况的测量c. 屈光不正的类型和矫正方法3. 常见眼科疾病a. 视力障碍和屈光问题b. 眼外伤和眼内疾病c. 眼部感染和炎症d. 眼底病变和视神经病变4. 眼科检查和诊断方法a. 视力检查和近视度数测量b. 眼底检查和眼球压力测量c. 角膜地形图和眼球成像技术5. 眼科治疗和干预方法a. 眼药物的使用和眼部手术b. 视力康复和辅助技术c. 预防眼疾和保护眼健康的方法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授课讲解: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解眼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眼科检查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眼科疾病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倡导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通过定期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眼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眼科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期末考试:组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眼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与防治及视觉器官的保健。

通过眼科学的讲授,让学生了解视觉器官对人体的重要性,了解眼科疾病与全身疾病的联系,初步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特别是眼科急症的急救处理。

本科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在眼科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眼科学内容分了解、熟悉和掌握三部分来讲授。

了解部分可作一般讲解或自学,熟悉部分较详细了解,掌握部分重点详细讲解。

眼科学大纲安排总学时26学时,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目的要求]熟悉眼各部组织的解剖与生理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一)结合眼科临床的需要,复习并掌握眼球及附属器的局部解剖。

(二)复习和熟悉眼球及附属器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结合图片,模型及动物眼球示教。

第二章眼科常用检查法[目的要求](一)认识眼科检查法对疾病诊断意义,掌握一般检查法并了解其原理和记录方法。

(二)熟悉眼科专业医师所带的一些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一)视功能检查的方法,注意事项及记录方法。

(二)眼各部检查的顺序、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学生互相练习检查。

第三章眼睑病[目的要求](一)掌握眼睑炎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二)了解良性肿瘤与恶性仲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一)眼睑炎症麦粒肿、霰粒肿、睑缘炎。

(二)眼睑肿瘤恶性肿瘤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典型病例示教。

第四章泪囊炎[目的要求]熟悉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潜在的危险,掌握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一)慢性泪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了解急性泪囊炎、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表现。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病例示教。

第五章结膜病[目的要求](一)认识沙眼的传染途径及其危害性,掌握沙眼的诊断及其并发症、后遗症的处理和防治原则。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眼科学》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眼睛的结构、功能以及眼病的预防和治疗。

本课程将涵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眼病防治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常见眼病的分类和症状。

2、理解眼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熟悉常见眼病的防治措施。

3、了解视力保健的基本知识,学会科学护眼,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眼病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课程内容1、眼睛的结构与功能1、眼睛的解剖结构2、视觉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眼病的分类与症状1、常见眼病的分类与命名2、眼病的症状表现及其意义3、眼病的诊断与治疗1、眼病的诊断方法与流程2、眼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3、常用眼科药物及适用范围4、视力保健与护眼1、视力保健的基本知识2、科学护眼的方法与技巧3、特殊人群的视力保健(如近视、远视、老花眼等)5、眼病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1、眼科检查设备的操作与使用(如裂隙灯、眼底镜等)2、眼病防治的常用操作技术(如眼部用药、眼部清洁等)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将结合临床实习和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五、评估与考核1、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2、作业与小组讨论:定期布置相关作业和小组讨论任务,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中考试:通过笔试和口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临床实习评估:在临床实习阶段,由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价。

5、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一、课程概述《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眼科学基础[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掌握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2. 掌握眼科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学习的重点。

熟悉:1. 熟悉眼附属器的解剖、视路的解剖生理;2. 熟悉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3. 熟悉眼科常用眼药剂型及给药方式。

了解:1. 了解眼的胚胎发育;2. 眼遗传学及流行病学。

[重点]1.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难点]1.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2. 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

[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眼附属器的解剖、视路的解剖生理,眼科常用眼药剂型及给药方式。

2.重点讲解: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眼附属器的解剖、视路的解剖生理。

3.一般讲解: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眼的胚胎发育,眼遗传学及流行病学。

第三章眼科检查第四章眼睑病[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 睑内翻及倒睫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熟悉:1. 睑缘炎的分类、临床诊断及治疗;2. 常见眼睑肿瘤的临床表现。

了解:1. 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睑外翻、眼睑带状疱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重点]1. 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 睑内翻及倒睫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难点]1. 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2. 睑内翻及倒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睑内翻及倒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2.重点讲解: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睑内翻及倒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3.一般讲解: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睑外翻、眼睑带状疱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第五章泪器病[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流泪与泪溢的概念;2. 泪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3. 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

熟悉:1. 急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

了解:1. 了解新生儿泪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2. 了解泪腺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眼科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与眼睛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眼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临床应用,培养学生对眼科疾病和诊断治疗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眼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专业知识;2. 掌握眼科学的基本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3. 熟悉常见的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4. 培养学生对眼科病因、发病机制和预防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5.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医学实践技能。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眼部解剖学:包括眼睛的各个部分、结构和功能;2. 眼球生理学:介绍眼球的生理功能和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3. 眼科病理学:详细描述常见的眼科疾病的病理特点和机制;4. 眼科临床病史采集和眼部检查:介绍病人病史采集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眼部检查方法;5. 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重点介绍常见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6. 眼科手术:介绍常见的眼科手术和手术后的护理;7. 眼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宣教:重点介绍眼科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授课:采用讲授的形式,结合幻灯片、图表和实例,讲解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2. 实验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眼科检查模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的详细讨论和分析,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小组讨论和演示: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让学生自主讨论和演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5. 教材阅读和文献查阅:指导学生从教材和相关文献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课堂测验,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实验环节的实验报告,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4. 学生表现:包括平时出勤情况、参与度和课堂表现等。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0.5学时第二章眼科学基础 1.0 学时第三章眼科检查0.5学时第四章眼睑病0.5学时第五章泪器病0.5学时第六章眼表疾病自学第七章结膜病 1.5学时第八章角膜病 1.5学时第九章巩膜病自学第十章晶状体病 1.5学时第十一章青光眼 1.5学时第十二章葡萄膜疾病 2.0学时第十三章玻璃体病 1.0学时第十四章视网膜病 2.0学时第十五章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1.0学时第十六章眼视光学 1.5学时第十七章眼外肌病和弱视 1.5学时第十八章眼眶病 1.5学时第十九章眼外伤 1.5学时第二十章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自学第二一章防盲治盲自学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眼科领域的成就,新进展。

2.了解目前我国眼病的现状,防盲治盲的任务。

3.对眼科学的内容有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1.讲授内容(1)眼科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眼作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结构复杂,检查特殊与全身疾病不可分割。

(2)介绍眼科学的发展史。

(3)医学生尤其是口腔专业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预习内容】眼的解剖和生理【目的要求】1.掌握眼球及附属器的基本解剖、组织结构与生理及临床意义。

2.了解眼的血管、神经支配。

【教学内容】1.讲授内容(1)眼球及附属器的局部解剖,组织结构,视路和瞳孔路径。

(2)眼球及附属器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

2.见习内容(1)解剖动物眼球,了解眼球的组成及各组织结构。

(2)观看录象片,了解眼球及附属器的解剖结构与生理。

3.自学内容(1)眼的血管及神经。

(2)眼的生理代谢。

第三章眼科检查【预习内容】正常眼球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目的要求】1.掌握正常与异常的鉴别。

2.熟悉眼科的常用检查方法及器械。

【教学内容】1.讲授内容(1)病史采集及眼病的主要症状。

(2)视功能检查:包括远近视力、视路、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等。

(3)眼部的检查。

2.见习内容分組见习,结合实物边讲解,组织学生间互相练习,学会查视力,裂隙灯及眼底镜的使用。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眼科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与治疗眼睛疾病的学科,它涉及到视觉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等方面。

眼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眼科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及提升他们对于眼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技能。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眼科学教学大纲的各个方面。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理解眼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于眼睛解剖、生理和病理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对于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

4. 增进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包括眼科检查和手术操作。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与患者和其他医疗人员合作。

三、教学内容1. 眼科解剖学:包括眼球、眼附属器官(眼睑、泪腺等)和眼的周围结构的解剖学知识。

2. 眼科生理学:涉及到眼睛的视觉系统、传导系统和调节系统的生理功能。

3. 眼科病理学:对常见眼科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机制进行介绍。

4. 眼科药理学:介绍常见眼科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5. 眼科临床诊断:学习常见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6. 眼科治疗原理:学习常见眼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

7. 眼科手术操作:学习常见眼科手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处理。

8. 眼科康复护理:学习术后护理和康复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与视力恢复。

9. 眼科疾病预防与教育:学习眼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生活习惯、环境保护和教育宣传等。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实验实训:设置实验实训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眼科检查、手术操作等实践活动。

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于不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理解。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5. 网络学习: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科学文献检索和知识拓展。

五、评估方法1. 学术考核: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于眼科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眼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眼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眼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一、课程目标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研究人体感觉器官之一的视器官疾病的一门学科,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我国常见、多发眼病、致盲病以及眼与整个机体的关系,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国内比较成熟的新成就。

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眼科学程序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正确进行眼科常规疾病的诊疗。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眼作为视觉器官,是机体的一部分,与其他组织器官密切相关。

不少眼病可引起全身症状,如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眶蜂窝组织炎引起头痛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相反亦有全身性疾病引起眼病,如风湿病引起的虹膜睫状体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等。

对于一个眼病患者来说,可能是独立的眼病,或是眼病及其所致的全身病,或是全身病及其所致的眼病,是同时存在不相干的眼病与全身病等。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学习以整体观为主的眼科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个眼科工作者须以整体观为出发点,全面观察,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方案。

其他各科人员对眼科亦应该有所了解,因心血管,内分泌,血液等系统的疾病,颅脑外伤,妊娠毒血症,小儿麻疹,脑炎与脑膜炎,脑肿瘤,梅毒,艾滋病,癔病等,在眼病或可有一定的症状表现。

故具有必备的眼科知识,对临床各科人员提高水平大有裨益。

二、课程学时分配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教学(实验0学时或实训0学时或见习0学时、其他(注明)0学时), 习题及讨论0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附:课程学时分配表三、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1.教材(宋体五号加粗)1.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6月2.主要参考书(宋体五号加粗)1.曾庆华中医眼科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年6月四、课程考核(黑体小四号)考核方式采取课堂测验、平时作业及期考试,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学教学大纲Ophthalmology(供临床、影像等专业使用)前言眼科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医学临床课程,它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眼科学的教学目的应该使学生掌握眼部检查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眼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掌握急重眼病和眼外伤的初步处理。

在眼科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注意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态度的培养,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还要适当介绍眼科学的一些重大的新成就,使学生对眼科学的世界先进水平能有所了解。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王斌全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五版《眼耳鼻喉口腔科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临床、影像等专业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总学时为20学时。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

平时成绩占40%。

各章的参考学时分配章节内容学时数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2第二章眼科常用检查法2第三章眼睑病与泪器病2第四章结膜病2第五章角膜病与巩膜病2第六章葡萄膜病自学第七章青光眼2第八章晶状体病2第九章玻璃体病自学第十章视网膜与视神经疾病2第十一章眼外伤22第十二章眼的屈光与调节及斜视、弱视第十三章眼眶病自学第十四章防盲治盲自学合计20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目的要求掌握眼球的解剖,掌握角膜的组织学分层及各层的生理生化特点,掌握屈光系统的组成及定义。

掌握视路的定义及组成。

熟悉眼附属器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了解眼球的血管与神经分布。

教学内容1、眼球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的解剖和生理,角膜的组织学分层及各层的生理生化特点,屈光系统的组成及定义。

2、视路视路的定义及组成(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视皮质)。

3、眼附属器眼附属器的组成(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及生理功能。

4、眼球的血管与神经动脉、静脉的分布,神经支配及视觉冲动传导途径。

第二章眼科常用检查法目的要求熟悉眼科病史采集及眼病主要症状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特点。

掌握视功能检查(视力、视野、色觉)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熟悉眼的各部检查顺序及操作要领。

了解眼科特殊检查法的名称、临床应用及意义。

教学内容1、眼科病史采集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病史、生活史和家族史及眼病主要症状(视力障碍、感觉异常、外观异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特点。

2、视功能检查视觉原理和远、近视力检查法及记录,视野的定义、种类及中心视野、周边视野检查法,色觉障碍的定义及检查方法,暗适应定义及检查方法。

3、眼部检查眼附属器和眼球检查的顺序及操作要领。

4、眼科特殊检查眼科特殊检查法的名称、临床应用及意义: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测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操作前的眼底检查和准备事项、操作步骤、荧光造影分析)、视觉电生理检查(眼电图、视网膜电流图、视诱发电位)。

第三章眼睑病与泪器病目的要求掌握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睑内翻、上睑下垂和常见眼睑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掌握慢性泪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熟悉急性泪囊炎和新生儿泪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1、眼睑病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眼睑位置、功能异常和先天异常疾病(睑内翻、上睑下垂)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常见眼睑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泪器病急性泪囊炎、慢性泪囊炎和新生儿泪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四章结膜病目的要求掌握沙眼的定义、病因、沙眼的诊断和分期标准,熟悉沙眼的临床表现、常见后遗症和并发症及沙眼的治疗。

掌握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淋菌性结膜炎的别名,掌握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和慢性卡他性结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熟悉淋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和泡性结膜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翼状胬肉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了解干眼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1、沙眼沙眼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常见后遗症和并发症、沙眼的诊断和分期标准、沙眼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2、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淋菌性结膜炎的别名,细菌性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慢性卡他性结膜炎和淋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和泡性结膜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3、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4、干眼症干眼症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第五章角膜病与巩膜病目的要求掌握角膜炎的病理变化过程和角膜瘢痕的分类及临床特征,掌握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了解棘阿米巴角膜炎、角膜软化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熟悉巩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1、角膜病角膜炎总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自觉症状与体征)和治疗原则,角膜瘢痕的分类及临床特征,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棘阿米巴角膜炎、角膜软化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巩膜炎巩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六章葡萄膜病目的要求了解葡萄膜炎的病因及分类。

掌握虹膜睫状体炎(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

熟悉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了解几种常见的特殊葡萄膜炎、葡萄膜肿瘤和葡萄膜先天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1、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表现(症状: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体征: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KP、房水闪辉、虹膜改变、瞳孔改变等)、并发症及后遗症(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低眼压及眼球萎缩)、鉴别诊断和治疗(局部治疗:散瞳、类固醇;全身治疗:类固醇、抗炎药、抗生素、免疫疗法)。

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脉络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几种特殊类型的葡萄膜炎交感性眼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葡萄膜肿瘤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4、葡萄膜先天异常先天性无虹膜、虹膜和(或)脉络膜缺损、先天性瞳孔残膜的临床表现。

第七章青光眼目的要求掌握青光眼和眼压的定义、正常眼压值及特点。

掌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

熟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依据。

掌握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了解高眼压症和其它类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教学内容1、眼压眼压的定义、正常眼压值范围(10~21mmHg)及特点(反映在眼压的绝对值、双眼对称、昼夜压力相对稳定)。

2、原发性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绝对期)的定义、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症状、眼压、眼底、视功能)、诊断要点(眼压升高、视盘损害和视野缺损三大诊断指标,如其中二项为阳性,房角检查属开角,诊断即可成立)及治疗。

3、高眼压症和其它类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八章晶状体病目的要求熟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病因和分类。

掌握皮质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熟悉核性白内障、后囊膜下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了解先天性白内障及其它类型白内障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后囊膜下白内障)和分期(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临床表现(视力减退和晶体混浊)及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2、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3、其它类型的白内障其它类型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低血钙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九章玻璃体病目的要求熟悉玻璃体积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其它玻璃体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1、玻璃体积血玻璃体积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3、其他玻璃体病玻璃体炎症、玻璃体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4、飞蚊症飞蚊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第十章视网膜与视神经疾病目的要求掌握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底特征性改变。

熟悉视网膜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动脉硬化、高血压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掌握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特征,了解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常见视神经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1、视网膜血管病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血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3、动脉硬化、高血压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4、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特征(夜盲、视野缩小、眼底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和光感受器功能不良)、临床表现及治疗。

5、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6、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

7、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视乳头水肿和视神经萎缩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十一章眼外伤目的要求掌握眼外伤的分类、检查与处理原则。

熟悉结膜异物和角膜异物的常见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熟悉常见眼钝挫伤和眼球穿通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了解眼内异物伤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酸碱化学伤、眼部热烧伤与辐射伤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1、眼外伤总论眼外伤的分类、检查与处理原则。

2、眼表面异物结膜异物和角膜异物的常见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眼钝挫伤眼睑挫伤、结膜挫伤、角膜挫伤、虹膜睫状体挫伤、晶状体损伤、玻璃体挫伤、脉络膜挫伤、视网膜震荡与挫伤、视神经挫伤、眼球破裂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4、眼球穿通伤眼球穿通伤(角膜穿通伤、巩膜穿通伤、角巩膜穿通伤)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5、眼内异物眼内异物伤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6、化学伤酸碱化学伤的致伤原因和特点、临床表现、急救与处理原则。

7、热烧伤与辐射伤眼部热烧伤与辐射伤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第十二章眼的屈光与调节及斜视、弱视目的要求掌握眼的屈光系统组成,熟悉眼的调节与集合的定义与产生的机理。

掌握正视眼、近视眼、远视眼的定义、临床表现与防治原则,熟悉散光、屈光参差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熟悉老视的定义、产生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