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作业答案)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管理⼼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单项选择1、管理⼼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A. 所有⼈的⼼理活动及其规律B. 管理活动中⼈与⼈之间⼼理上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C. 管理活动中各种⼼理现象D. 管理活动中的⼼理过程2、在⼈的个性组成中,较多受⽣物因素的影响,较少受社会影响的是(C)A.性格B. 能⼒C. ⽓质D. 态度3、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认知、评价并做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理倾向被称为(C)A.性格B. ⽓质C. 态度D. 动机4、公认的“科学管理之⽗”是(A)A.泰勒B. 梅奥C. 韦伯D. 法约尔5、被⼈们称为“动作专家”的是(C)A.莫雷诺B. 勒温C. 吉尔布雷斯D. 泰勒6、在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中,下列不属于个体主观因素的是(B)A.兴趣B. 知觉对象本⾝的特征D. 性格与⽓质7、在知觉过程中,⼈们趋向于对容易说出例⼦的事物给予⾼判断,即所谓(A)A.易获得性偏差B. 基础⽐例偏差C. 社会刻板印象D. ⼼理定势8、某⼈与多年相识的⼥友分⼿后从此⼀蹶不振,这是⼀种什么⼼理表现?(C)A.攻击B. 升华C. 冷漠D. 退化9、某⼚发放的⼀笔奖⾦没有提⾼劳动⽣产率,但⼀经取消,职⼯便怨声载道,⽣产效率⼤幅度下降,这说明这笔奖⾦是(C)A.强化因素B. 激励因素C. 保健因素D. 精神因素10、管理⼼理学认为⼀个⼈的⼯作绩效主要取决于他的(B)A.能⼒和⼯作难度B. 能⼒和激励⽔平C. 性格和机遇D. 价值观与态度11、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D)A. 对发展的需要B. 对享受的需要C. 对精神的需要D. 对权⼒的需要12、阿Q在被别⼈打了以后说是⼉⼦打了⽼⼦,其⾏为属于下列哪种类型?(C)A.反向⾏为B. 压抑C. 合理化D. 升华13、“眼不见,⼼不烦”、“掩⽿盗铃”等都是(C)的表现。
A.合理化作⽤B. 投射作⽤D. 反向作⽤14、最早提出公平理论的是(B)A.麦克利兰B. 亚当斯C. 勒温D. 弗勒姆15、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作任务的团体叫(B)A.任务团体B. 正式团体C. 指挥团体D. 利益团体16、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媒体易于传送的信息称为(A)A.编码B. 传送C. 解码D. 反馈17、就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关系⽽⾔,下列哪⼀维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C)A.⼀贯B. 开放C. 正直D. 能⼒18、个体在群体的压⼒下,不仅在⾏为上与其他⼈保持⼀致,⽽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的意见之现象称为(B)A.模仿B. 从众C. 暗⽰D. 顺从19、在⼈际吸引中起长远作⽤的因素是⼈的(B)A.外表B. 个性品质C. 熟悉程度D. 利害关系20、“近⽔楼台先得⽉”,这是⼈际吸引中的(A)原则。
管理心理学-作业一

1、()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绪状态。
其主要特点是渲染性和弥散性。
A、心情B、激情C、应激D、心境学生答案:D2、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学生答案:C3、()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A、埃森克B、卡特尔C、艾里克森D、斯皮尔曼学生答案:C4、林黛玉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学生答案:D5、()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A、个性B、价值观C、态度D、思维学生答案:B6、()提出了ERG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存在三类核心需求,即生存需求、关系需求、成长需求。
A、赫茨伯格B、阿尔德弗C、麦克利兰D、亚当斯学生答案:B7、()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
A、压力状态B、不良状态C、心理障碍D、心理问题学生答案:B8、1958年,()出版专著《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A、莱维特B、马斯洛C、闵斯特伯格D、泰勒学生答案:A9、()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被研究者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B、问卷法C、访谈法D、个案法学生答案:C10、机器设备的表面采用浅灰、浅蓝或浅绿色,可以削弱对比,以减少视觉疲劳。
这是利用了感觉的()。
A、适宜律B、适应律C、练习律D、对比律学生答案:D11、1912年,闵斯特伯格出版了著作《心理学与工作效率》,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学生答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12、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思维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学生答案:逻辑思维13、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是以本能性欲为核心构成的。
他认为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学生答案:本能性欲14、态度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国开电大《管理心理学》(作业练习)参考答案

《管理心理学》作业练习参考答案测试1答题版本1.“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性格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郝茨伯格3.下列不属于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期望理论4.人的需要最高级的层次是()。
自我实现需要5.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叱在冲突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人际关系的观点6.工作价值观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赛普尔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自我效能感在个体学习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升个体的学习能力8.冲突管理风格中,唯一完全体现双赢取向风格的是()。
协同9.在管理心理学研究中,常常作为人员测评的一种工具的是()。
测验法10.由于其成员拥有某些共同特点而形成和发展的群体称为()友谊型群体11.思维与决策属于()。
认知管理1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13.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的最常用的方法为()。
行为事件访谈法14.个体难以容忍模糊性,并寻求理性;他们有效率而且有逻辑,由于对效率的关注,导致他们会在最低信息量时做出决策,并且没有更多的备选方案可以评估。
这一类个体的决策风格属于()指示性15.组织承诺最早是由()提出的。
贝壳16.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小型群体17.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的我国心理学家是()章志光18.有的管理者在沟通中注意上下级关系,较少开放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更多依赖下级的反馈,往往在管理沟通过程中无法有效运用信息•这种沟通风格属于()顺从型风格19.认知平衡理论是心理学家海德在()提出的。
1946 年20.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世界观21.管理心理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0问卷法22.最早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直线式组织结构23.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自我强化24.最基本的心里过程是()0认知25.罗克奇将价值观区分为工具价值观和终极价值观两部分,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具价值观的范畴()幸福26.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强化理论27.勒温认为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解冻、变革和()再冻结28.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管理心理学题库(附参考答案)

管理心理学题库(附参考答案)第一章联系与思考一、概念解释管理心理学:答: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个体与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员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的科学。
工业心理学:答: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心理学分支。
它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其内容包括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等。
行为科学:答: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一门科学。
管理的技术系统:答:是由物质资料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组成,包括管理劳动工具和生产、经销过程,通过个人与部门的专业化与机械化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人适应机器的特点,以及制造和使用机器时,要适应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
管理的社会心理系统:答:生产经营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社会心理活动过程。
企业文化:答:是一个组织与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吸收社会文化的精髓,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组织的关系,满足人的需要,实现组织目标而产生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产品风格与特色、组织气氛等的总称。
管理的职能:答: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传统职能以及信息、决策、创新和激励等现代管理新增的职能活动。
管理的对象:答:主要指采购、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研究与发展等关键职能部门在内的企业的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
二、填充题1.管理的职能有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传统职能以及信息决策创新和激励等管理新增的职能活动。
2.管理过程的两个主要系统是社会技术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
3.工业心理学包括工业个体心理学、工业社会心理学和工业消费心理学。
4.管理心理学的目的与任务是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另一个目的是对员工进行管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形象建设、社会心理气氛建设,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推动政治文明与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的复习重点1、着重研究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的激励理论是过程型激励理论2、人的个性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其决定因素是后天环境,特别是社会生活条件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的“需要”,生理需要是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4、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最早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工业企业的人是斯特恩管理心理学的先驱者是梅奥提出X理论和Y理论的人是麦格雷戈提出目标管理法的人是德鲁克5、人的行为改变层次中,最容易改变的是知识的改变6、情报工作的第一功能就是为决策服务7、学习管理心理学要“以人为本”,即做到1)强调研究人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的作用。
2)强调研究人的动机和心理活动规律。
3)强调研究企业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的途径。
4)强调研究领导行为的问题。
8、管理学上研究人的行为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9、权变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的函数关系是工作效率=f(领导者、被领导着、环境)10、西方现代行为科学对人群关系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没有改变的是维护资本家利益11、决策行为权衡的原则是厉害原则12、正式领导的主要功能是领导职工达成组织目标非正式领导的主要功能是满足职工的个别需要13、看准了就全力行动,这个原则是确定型决策最忌讳孤注一掷的决策思考方法是风险型决策14、希波克拉底根据人体内四种体液各人多寡的假设,把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15、什么是能力能力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力结构理论主要有,提出各种能力结构理论的人1)“二因素结构”理论,斯皮尔曼2)“群因素结构”理论,赛斯登3)“智慧结构”理论,吉尔福特16、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侧研法、定量法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是激励17、什么是气质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气质是个人的典型地表现于那些方面的特点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18、什么是目标管理和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是一种过程型的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老师提供的正确答案).

管理心理学一单选1.( A)美国心理学家斯特伯格的代表作《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包括三部分,以下哪一部分不包括在内。
A.最最合适的时间B.最最合适的人C.最最理想的效果D.最最合适的工作2.( B)工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_____。
A.人与事的关系B.人与机器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3.( B)主持霍桑实验的人是_____。
A.亚当斯B.梅奥和罗利斯伯格C.艾宾浩斯D.费斯汀格4.( B)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决定人行为的因素可以用以下的公式来表示_____。
A.B=f(P·R);B.B=f(P·E);C.B=f(P·G);D.B=f(P·L·E);5.( C)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_____。
A.英国B.俄国C.美国D.德国6.( B)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这种群体称为_____。
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小群体;D.参照群体;7.( B)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第一次正式将_____与心理学引入到企业管理的领域来。
A.管理学B.社会学C.行为学D.经济学8.( D)被西方心理学界誉为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和管理心理学的先驱的是_____。
A.斯特恩B.斯科特C.霍桑D.梅奥9.( C)管理心理学最早产生于20世纪_____。
A.20-30年代B.30-40年代C.50-60年代D.70-80年代10.( 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_____。
A.早期管理理论B.传统管理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二、填空1.管理就是实现计划、组织、领导、指挥、协调、控制,这是__法约尔___的观点。
2.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_权变理论____。
3.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__泰勒___。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综合练习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谁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 A ) A.莱维特B.马斯洛C.闵斯特伯格 D.泰勒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什么理论?( B )A.群体动力B.人际关系C.需要层次 D.科学管理3.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D )A.测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 D.实验法4.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D )A.冯特B.马斯洛C.闵斯特伯格 D.勒温5.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的方法是( C )A.测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 D.实验法6.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 C )A.莱维持B.马斯洛C.闵斯特伯格 D.泰勒7.“鸡尾酒会效应”说明知觉具有( A )。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 D.恒常性8.“一俊遮百丑”属于社会知觉中的什么效应?( C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9.有人对女性的评价是“年轻时唧唧喳喳,结婚有了孩子拖拖拉拉,老了婆婆妈妈”,这属于社会知觉中的( D )。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10.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属于哪种自我认知方式?( A ) A.他人评价B.社会比较C.内省D.自我显示11.一个身穿游泳衣的人在海滨打水仗或游泳,不会有人注意他,但如果他这身打扮去商场购物就会被认为不成体统甚至被拒绝进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受到了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C )A.知觉者B.知觉对象C.知觉情境 D.知觉态度12.对“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原因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资料是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这应该归因于( B )A.王师傅善于阿谀奉承B.李厂长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称赞C.王师傅迫于情境的压力违心地称赞李厂长 D.无法确定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真正原因13.具有不爱与人交往、孤僻、多愁善感、富于联想等特征的人属于( D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4.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C )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制型15.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是( D )A.艾森克B.荣格C.霍兰德D.卡特尔16.热情、正直、诚实、认真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 A )A.态度B.意志C.情绪 D.理智17.独立、果断、勇敢、优柔寡断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 B )A.态度B.意志C.情绪 D.理智18.易激动或心气平和、精神饱满或抑郁低沉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 C )A.态度B.意志C.情绪 D.理智19.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灵活的类型是( B )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制型20.谁提出了认知不协调理论?( B )A.海德 B.费斯汀格 C.勒温D.维纳21.一个人的态度最稳固的阶段是( C )A.顺从阶段 B.同化阶段 C.内化阶段 D.学习阶段22.“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态度哪一种功能?( B )A.适应 B.自我防御 C.价值表现 D.知识23.员工流动率越高说明下列哪一项水平越低?( C )A.成就需要 B.亲和需要 C.组织承诺 D.工作难度24.用双因素理论分析,下列选项中哪种是激励因素?( B )A.工资B.工作成就感C.工作安全性D.工作环境25.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C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C.在陋室中苦攻“歌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D.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26.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理学》复习资料⼀、绪论思考题管理⼼理学的内容与特征(⼀)内容1+2+4维度仁领导的事业2=⼈性的估计⽂化⼼理4=个体、群体、组织、领导1?给出你对⼈或物的⼀个个判断,如⼈是⾃私的2?⾃我思考:你的这个看法是如何得出?(重点)⼆、研究⽅法思考题1?为什么说⾃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管理⼼理学研究的操作重点?主要通过⾃变量和因变量来反映,⽆论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还是其他⽅法,研究组织⾏为学都以两量的考查为重点。
2?管理⼼理学研究⽅法的类型有哪些?(1)实验法(2)观察法a. ⾮参与观察法b. 参与观察(3 )调查⽅法a. 问卷调查法通过统⼀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根据⼈们的回答,对其态度与情况作⼀定数量⽅⾯的分析的⽅法。
b. 问卷与量表的区别问卷是根据研究⽬的、基础⽽设计的⼀套题⽬,答案往往是质上的区别。
量表是经过标准化的问卷及其使⽤标准,设计出的答案选择,答案往往是量上的区别。
三、个体⼼理与管理思考题1. 个体的⼼理构成要素有哪些?(1 )动⼒系统:需要、动机(成就动机)、态度、价值观、信仰(2 )⼼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3)个性⼼理特征:⼈格、能⼒2. 知觉如何应⽤在管理中?(可能会考)(1 )绩效评估:较理性客观的过程,当然有距离(2)招聘⾯试:第⼀印象,可改变的⾯试结构(3)企业形象塑造:⼴告宣传、印象(4)员⼯⾏为塑造:⼈对⾃⼰或他⼈的预期,通常会在以后的⾏为结果中应验(希腊神话⽪⾰马利翁)3. 什么是态度?其结构是什么?态度⼈们在认识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如赞成或反对、喜欢和厌恶、肯定或否定等,这些倾向已经形成就⽐较稳定,⽐较持久地影响着⼈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影响着⼈们的⾏为⽅向和⽅式。
态度的结构:认知、情感、意图三因素4?如何将态度应⽤于管理中?(1 )要认识员⼯态度在管理中的作⽤及其复杂性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为效果、忍耐⼒、影响⼒(2)运⽤多种⽅法及时对员⼯态度调查(3 )对员⼯加强教育,改善员⼯的态度5?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将其运⽤于管理中?价值观的内涵描述的是信念系统⽽⾮⾏为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4分)1. 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人施加心理影响, 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程。
A.组织 B.领导者C.群体D.并与()保持一致的过2. 领导者的素质包括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A.管理素质B.综合素质C.心理素质3. 领导的传统品质理论把领导者的个人品质条件与人格特征定义为A.天生的B. 学习的C. 培养的4.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研究把领导者行为分为面向生产与 ( A.面向发展B.面向效益 C. 面向组织5. 日本心理学家三隅二不二创建的 PM 领导行为类型中,把(效率最差的领导行为。
A.PW 型B.pm型C.P型 D.M 6. 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称为A.思维B. 决策C. 环境 四个方面。
D. ( D. 两个方面。
技术素质) ° 社会的面向职工 类型的领导行为定义为判断 D. 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社会文化 D. 分析8. 冲突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潜在对立阶段、认知与个性化阶段、 阶段和结果阶段。
A.人际交往B.行为意向C. 行为冲突D. 行为矛盾9. 勒温的参与改变态度理论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离不开群体的规范和 A.信息 B. 价值 C. 人际关系 D. 情境团队文化 () 阶段、行为宁波九三进修学校行政 08班、工商行政091、092班管理心理学作业及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 目标管理:对组织(或个人)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的科学方法,它是管理者 以预定最优的最终效果为目标,并通过实施和评价等手段调动和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 性,使组织的各项管理都围绕目标的实现而统筹运动。
(第65页)2、 管理人员良好思维品质的“四个学会 ”:一是指学会广泛地进行思维(又称思维广度的 训练);二是指学会深入地进行思维(又称思维深度的训练);三是指学会快速地思维(又称思维速度的训练);四是学会有目的地进行思维(又称思维目的的训练) 。
(第71-72页) 3、 企业的三大资源:一是人力资源;二是物质资源;三是信息资源。
(第91页)4、 心理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指个人在某种动机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受到无法 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第152页)5、 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指的是企业跨国经营。
在这一领域中,企业经营哲 学与组织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第359页)10. 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 ) 。
A. 生理状态B. 现实状态 C. 客观状态 D. 主观状态11. 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体的能力与( ) 。
A. 效价B. 动机C. 期望D. 智力12.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 ) 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理论。
A. 本能B. 生理C. 情境D. 需要13.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 提出的。
A. 马斯洛B. 弗鲁姆C. 洛克D. 斯金纳14.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影响员工满意感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 ) 二大类。
A. 情境因素B. 激励因素C. 群体因素D. 领导因素15.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激励程度=期望值X ()。
A. 需要B. 目标C. 效价D. 能力16. 洛克在他的目标理论中,用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度和目标的( ) 作为评价目标的合适程度的三大指标。
A. 现实性B. 客观性C. 超前性D. 可接受性17. 按强化程序是否变化,可将间断强化分为固定比率强化和( ) 强化两大类。
A. 可变比率B. 固定比例C. 固定时间D. 可变时间18. 挫折行为的表现特征主要有攻击、( ) 和妥协三大类。
A. 气愤B. 发怒C. 退化D. 激动19. 以群体是否客观存在为依据,可以把群体分为实际群体与( ) 两大类。
A. 假设群体B. 结构群体C. 协作群体D. 活动群体20. 凡不是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群体成员因感情、交往等多种心理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称为( ) 。
A. 参照群体B. 正式群体C. 非正式群体D. 小型群体21. 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约定成俗的( ) 称为群体规范。
A. 群体纪律B. 心理倾向C. 行为准则D. 群体情感22. 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仅在行为上与其它人保持一致,而且在( ) 也改变原有观点的现象称为从众行为。
A. 信仰上B. 心理上C. 态度上D. 认知上23. 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 ) 。
A. 向心力B.协作力C.合作力D.内聚力24. 冲突是指由于两种()的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而引起矛盾激化的现象。
A. 组织B.群体C.利益D.目标答案:1.D2.C3.A4.D5.B6.B7.A8.B9.B10.D11.B12.D13.A14.B15.C16.D17.A18.C19.A20.C21.C22.A23.D24.D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注意:本大题各小题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 1 分,本大题共20 分)1、管理心理学的个案研究法应注意( )。
A 案例选择的准确、有代表性B 实事求是、具体分析C 还应采用多种方法配合进行D 合法、合理、合乎习惯2、马克思主义关于( )的论述,对我们研究管理心理学与正确评价国外管理心理学 中的人性理论有重要指导意义。
A 人的善恶B 人的本质C 人的价值D 人的需要 3、影响人的知觉的主观因素有( )。
A 兴趣 B 态度 C 需要和动机 D 知觉情境 4、性格是社会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具有( )。
A 态度倾向性B 社会制约性C 稳定性D 可塑性5、美国心理学家魏特金通过知觉来研究人的性格,把性格分为( A 优越型 B 独立型 C 宗教型 D 依存型 9、现代组织强调( ),与传统组织强调封闭性、稳定性、机械性相比较有六大方面 的不同。
A 开放性 B 适应性 C 有机性 D 灵活性 10、组织文化分为( )等到几个层次。
A 宗教文化B 实体文化C 制度文化D 精神文化 11、人的心理活动具有( )特点。
A 主观性和能动性B 变化发展和社会制约性C 客观性和主观性D 自主性和社会性 12、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充分调动人的( ),来提高管理效率效益和促进组织发展的科学。
A 灵活性B 积极性C 主动性D 创造性 1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 )。
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4、影响人的知觉的客观因素有( )。
A 兴趣B 刺激物的强度C 对象的组合D 知觉情境 15、社会知觉的种类包括()A 对他人的知觉B 自我知觉C 角色知觉D 人际知觉16、工作满意度会影响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
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包括( )。
A 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B 对辞职率的影响C 缺勤率的影响D 对社会效率的影响 17、动机具有()的特点。
A 原发性B 内隐性C 突然性D 实践活动性)。
6、态度的心理结构包括( A 意志 B 认知 C 情感 D7、人际关系包含的成分有( A 意志成分 B 认知成分 C8、解决团体冲突的具体方法有( A 协商谈判法 B 仲裁调解法)等几种成分。
意向)。
情感成分 D 行为成分 )。
C 暴力运动法 D 权威解决法18、动机与目标的关系是( A 活动动机与目的的一致性 C 替代目标与中间目标等同 19、人类需要的特点是( A 需要内容与对象的复杂性 C 人类需要的共性与个别差异性20、任何一个企业组织至少由( )。
B 活动动机与目的有区别C )。
B 需要与人的心理发展的相关性 D 人类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等几个系统组成。
A 技术或工作系统B 人文系统C 组织系统D 管理与行政系统四、判断题(请在各题中作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上,若 错误则打上“ x” 。
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x ) 2、( V )3、( V ) 4、( x ) 5、( x ) 6、( V ) 7、( V )8、( V )9、(V )10、( x )11 、( V )12、( V )13、( x )14、( x ) 15、(V )1、 管理心理学是自然性和社会性交叉以自然性为主的一门带理论性的应用心理学。
( )2、 知觉的恒常性消失,人对事物的认识就会失去确定性。
()3、 对角色行为标准的不同认知会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上采取不同的角色行为。
() 4、 能力和知识技能只有区别而不会有联系。
( )5、 气质是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 在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7、 需要是人的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一种个性倾向性。
()8、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至今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确切的所谓健 康标准。
( )9、 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和不同团体的成员,心理卫生的特点是不同的。
()10、 团体至少由三个人以上构成。
()11、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最主要形式,人醒着时大约有 70%的时间是在进行沟通。
( )12、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13、 现代企业组织的改革不能以动态发展与动态平衡的观念为指导。
( )14、 从狭义来看,领导人与管理者是两个相同的要概念。
()15、低关心组织、 低关心人的领导行为, 会引起上级与员工的不满, 五、简答题(每小题 8 分,本大题共 16分)1、人受到挫折以后的反应表现为哪些方面? 答:一是攻击反应,攻击行为又分为直接和转向两类。
二是退化反应,有两种表现:一种表 现是用童年时期的一些习惯与行为方式来应付挫折情绪; 另一种表现是依赖性, 把别人的帮 助视作接触挫折的唯一途径,缺乏自信,盲目追随他人。
三是冷漠反应,受挫折后,将愤怒 的情绪压抑下去,表现为沉默与冷漠。
四是妥协反应,有四种表现:一种表现原谅自己,为 自己的失败辩护; 一种表现是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强加在别人身上; 一种表现当认识 到所确定的目标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或受到主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实现时,设置另一个目标取代原来的目标;一种表现用意志的力量压抑住愤怒、焦虑的情绪反应,表现谈笑自若。
五是 固执反应,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肯变通,而是以一种一成不变的方式作出反应。
(第153-154 页)。
2、新生儿对昆虫不存在“喜欢”或“厌恶”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却出现了 “喜欢”或“厌恶”的问题。
请你分析上述现象。
答:态度的形成是指某种态度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