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质量保证措施正式样本

合集下载

焊接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焊接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焊接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作好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焊接工艺评定覆盖率达到100%。

2、参加本工程施工的焊工、无损检测人员及焊接质量检验人员等均要具有相应的资质,否则不得上岗。

3、投用于焊接工程使用的焊接设备、器具及检验设备应齐全,性能稳定可靠且运转良好。

按期进行维护与保养,保证在用设备、机具处于完好状态,及时填写设备运转记录。

打磨不锈钢的钢丝刷用不锈钢丝制成。

4、施焊前,对参加施焊的焊工及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5、加强焊接工艺纪律检查。

焊工在施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焊接工艺。

6、现场施焊时,应采取可靠的措施(如搭设临时防风棚、防雨棚、采暖等)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

7、加强原材料管理,严把材料质量关。

按要求作好材料的入库验收、保管、发放等工作,并做好记录。

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确保投入工程的材料符合规定要求,保证工程材料使用的正确性和可追溯性。

经检验合格的超低碳不锈钢材料放在木衬垫上,严禁与碳钢材混堆或接触。

8、管道施工实行单线图法,将工艺管道的焊缝编号、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时间、焊工号及无损检测等内容及时做好记录,以达到追溯的目的。

9、焊工要按管理规定考试合格,持有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焊工合格证,并只能承担相应合格项目的焊接工作。

无损检测人员应持有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资格证,并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焊接检测与审核工作。

10、无损检测设备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焊机由设备员予以确认,保证处于完好状态,其数量、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措施范本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78906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措施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welding of steel structure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钢结构焊接的质量控制准备工作(1)学习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

(2)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3)选购钢材,出具质量证明书和抽检报告.(4)焊条、焊剂准备,出具合格证、严禁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受潮结块或已熔烧过的焊剂。

(5)焊接机具、焊接检验工具准备。

(6)焊工应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施焊,合格证中应注明焊工的技术水乎及所能担任的焊接工作。

(7)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焊接(1)焊条(剂)和粉芯焊丝使用前,必须按照质量证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熔;焊丝应除净锈蚀和油污。

(2)首次采用的钢种和焊接材料,必须进行焊接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

(3)厚度大于34mm的普通碳索钢和厚度大于30mm的低合金钢,工作地点温度低于0℃时,应进行预热。

(4)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其中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必须清除后再焊。

(5)要求焊成凹面的贴角焊缝,必须采取措施使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平缓过渡。

(6)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申报有关负责人查清原因,订出修补措施后,方可处理。

(7)严禁在焊缝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8)对接和T形接头的焊缝,应在焊件的两端配置引入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9)焊缝金属表面焊波应均匀,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焊接区不得有飞溅物。

(10)焊接完毕后应清除熔渣及金属飞溅物,并在焊缝附近打上钢印代号。

(11)按钢结构的重要程度分三级进行焊缝质量的检验。

质量评定执行有关质量验评标准,不合格的须作处理。

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焊接质量保证措施建立健全焊接质量管理网络,项目开工前,编制焊接质量检验计划,报监理、总承包方审核。

需监理、总承包方检查验收的项目,按要求及时通知监理、总承包方。

11.9.5.1焊前质量控制开工前编制《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所使用的焊接材料有质量保证资料(出厂合格证或技术性能补充试验合格报告)。

焊前根据工艺评定的规范、参数编制焊接、热处理施工方案,质量检验计划。

对施焊焊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进行签字。

凡参加该项工程焊接的焊工,须持有效的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且得到监理及总承包方的认可。

承担受监部件焊接的焊工还须持有焊接公司签发的模拟练习合格证。

11.9.5.2 过程质量控制(1)焊接焊件的清理、打磨及对口由焊工负责把关,重要部件的对口由二、三级质检员进行检查确认,未经二、三级质检员检查确认的,不得点固、施焊。

施焊焊工必须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施焊方法、规范参数进行操作。

凡在施焊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的,必须向有关技术人员汇报,不得私自处理。

当天施焊的小径管焊口,当天完成。

大、中径管道焊缝,必须连续完成,若被迫中断,则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处理。

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脱氢处理,按照热处理施工方案的要求执行。

各级质检人员对焊接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下发“质量问题通知单”,限期整改,及时关闭。

焊接工程师、技术员要深入现场进行监督与指导,保证措施的落实与执行,并做好焊口的标识和跟踪。

每天对完成焊口数进行统计,每周完成焊口、焊口检验完成情况的报表。

(2)热处理T92/P92的焊接,不得使用火焰加热进行预热或热处理。

施焊开始中途不得长时间停焊,一次完成焊接。

焊接热处理施工严格执行DL/T819-2010《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要求。

热处理前检查热处理部件,禁止热处理焊缝承载外力,对于自重较大的部件采用钢丝绳吊挂的方式,防止热处理部位受力。

当监测焊件坡口外热电偶达到预热温度时,应保持一定时间,使坡口待焊接部位的温度达到要求。

焊接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焊接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焊接施工质量保障措施焊接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连接工艺,在各个行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焊接施工质量,提高焊接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措施。

本文将从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过程的控制、焊接质量的检测等方面,详细介绍焊接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一、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 设计和制定焊接工艺规程:针对不同的焊接对象和要求,制定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在规程中明确规定焊接的工艺参数、焊接接头的形状和尺寸、焊接材料的要求等,确保焊接过程中的可控性和一致性。

2. 焊接设备的准备:选用适当的焊接设备和工具,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焊接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焊工的培训和考核:对参与焊接工作的焊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焊工具备必要的焊接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操作焊接设备,以及熟悉焊接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二、焊接材料的选择1. 焊接材料的质量:选择合格的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等,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并具有合格证明书。

2. 材料的匹配:焊接材料的选择要与被焊接材料相匹配,确保焊接接头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3. 材料的预处理:针对不同的被焊接材料,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如去除油污、氧化层等,以保证焊接材料与被焊接材料的良好结合。

三、焊接过程的控制1. 温度控制: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控制焊接温度的高低,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焊接接头产生不良影响。

2. 焊接速度的控制:控制焊接速度的快慢,确保焊接接头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 电流电压的控制:根据焊接材料的要求和焊接接头的尺寸,控制焊接电流和电压的大小,以保证焊接接头的牢固性和焊缝的均匀性。

4. 保护气体的选择和供应:根据焊接材料的要求和焊接接头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保护气体,并确保其供应的稳定性,以避免氧气对焊接接头的不良影响。

四、焊接质量的检测1. 目视检查:焊接完成后,进行目视检查,检查焊缝的焊道形状、尺寸、完整性等,确保焊缝的质量符合要求。

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焊接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1、本工程具体目标1.1实现受监焊口一次合格率≥98%的质量目标。

2、本工程焊接工艺质量目标本工程焊接工艺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根治质量通病方面,为了保证本工程达到“内在质量优良,外表工艺精湛”的目标,努力提高施工工艺水平,本工程确定如下工艺质量目标:2.1所有焊缝的成型美观,焊波均匀、接头圆滑、无咬边等外观缺陷。

要求达到《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合格级标准。

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依据国家及部颁与本工程有关的各种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设计院和制造厂技术文件上的质量标准和要求适用于本标工程。

本工程执行下列有关规范、规程(仅列出常用部分),但不限于以下规程、规范。

三、质量控制关键点3.1、所有焊口的焊接操作,做到100%持证上岗。

3.2、严格控制坡口形状尺寸要求,严格控制焊接参数,严格控制焊接层间的清根处理。

3.3、管道直径≥DN700管道所有安装焊缝进行100%的渗油试验,试验结果为100%的合格。

3.4、管道直径<DN700管道所有安装焊缝进行100%外观检查,检验结果为100%合格。

并根据《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的规定,做相应比例的无损检测。

四、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常见焊口的质量通病主要有:咬边、气孔、夹渣、未熔合、内凹、夹丝、弧坑等,在众多缺陷中又以气孔最为常见,产生的原因最为复杂,预防的难度也最大,出现这些缺陷的原因众多,但不外乎在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出现了一定问题,失去了控制。

针对产生缺陷的原因,我们从这五个方面入手,严格控制好施工的各个环节,杜绝人为缺陷的产生,减少缺陷,确保优良的焊接质量。

五、焊接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通病的预防焊接质量与焊接人员的素质,焊接机械、材料、工器具的质量,焊接工艺的选用,焊接过程控制,对焊接缺陷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及相应的奖罚制度有关。

只有各方面因素控制恰当,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1、对口质量控制1.1对口质量的检查是保证焊接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焊工应重视对口质量的检查工作,清楚对口质量标准。

焊接质量控制措施表

焊接质量控制措施表
3.板厚大于24mm构件的焊缝两侧50~80mm范围内预热80~120℃;
4.定位焊长度为50~100mm,焊接质量均满足要求;
5.对接焊缝均装有引熄弧板,埋弧焊引熄弧长度≥80mm,焊后割掉引熄弧板,不得敲掉,并打磨光顺;
6.杜绝在母材上引弧,若焊缝需要修补时,补焊长度不小于50mm。
7
焊接检查
1.焊缝外观检查严格按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的质量标准执行;
6.焊缝缺陷返修控制不超过两次。
材质证明书;
2.进厂时有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按现行有关标准进行复验,合格后入库使用;
复验报告;
3.焊接材料在专用库房内储存,按规定烘焙、登记领用;
焊材烘焙记录;
4.手工定位焊时随身携带焊条保温筒,不得敞口使用;
5.保证CO2气体纯度不小于99.5%。
4
焊接工艺
前进行;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2.大量采用CO2气体保护自动焊和半自动焊的焊接方法,采用陶质衬垫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
焊接规范;
3.严格控制焊接顺序、焊接方向和焊接规范;
焊接材料证明;
4.综合控制焊接变形。
5
焊接环境
1.在环境温度不低于5℃且相对湿度不高于80%的条件下进行施焊;及时采取防雨、防风、局部预热等方法;
质量检验记录
2.焊缝无损检验严格按招标文件之“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执行,在外观检验合格后进行;
无损检测报告
3.检验前校对检验仪器的灵敏度,保证仪器正常使用;
4.无损检测人员持有效的Ⅱ级以上合格证件,经监理认可后上岗;
5.外观检验合格24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厚度大于30mm的钢板焊接接头在施焊后48小时进行无损检测;
环境温度、湿度记录

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焊接质量保证措施批准:审核:编制: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工程公司焊接班年月日焊接质量保证措施1.总则1.1为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实现公司质量目标,保证焊接工艺被严格执行、焊接质量管理制度真正落实,确保焊接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本措施。

1.2焊接班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措施。

2.质量责任.焊接班班长为本班质量第一责任人,对质量问题从行政角度负全面领导责任。

2.2.焊接班专工全面负责本班管理范围内的工程焊接技术和质量管理以及焊接人员的资格审核等工作,同时监督本班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2.3.焊接班质检员负责工程焊接质量监督检查和班级验收工作,代表焊接班行使质量监督权。

2.4.各班班长为本班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本班的质量工作负责。

班组技术员对分管范围内的质量工作负责,对焊接质量有监督检查权,并配合质检员进行二级验收,和班长、班兼职质检员共同进行一级检查验收。

2.5.焊接施工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形成者,对属焊工应知应会部分或不遵守工艺纪律、不按技术交底要求施焊而出现的质量问题承担主要责任。

对其施焊的焊口出现泄漏承担质量责任。

3.质量保证要求.焊接班组织机构成立后,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落实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以书面形式明确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分工、职责与权限。

3.2.贯彻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建立质量管理的制度,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执行。

3.3.焊接施工过程程序化,按照“焊接施工过程流程图”组织施工和检查验收。

3.4.焊接技术管理程序化、标准化、微机化,按照“焊接班技术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技术工作。

3.5.对上级和公司、工程公司下发的或焊接班制定的与质量有关的文件认真传达,组织学习,贯彻执行,并妥善保存。

3.6.持续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活动,组织职工学习焊接专业规程、规范和标准,学习焊接理论和操作技术,不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3.7.严格质量监督,保证施工工艺的执行,及时发现并消除焊接质量通病。

焊接过程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焊接过程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2、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从以下几点进行控制:
序号
控制事项
控制方法描述
1
焊接方法
采用组合焊接方式:CO2气体半自动保护焊+药芯焊丝及手工焊接。
2
焊接工艺
加大焊接能量密度,减少热输入;采用小电流、快速度、多层、多道焊接工艺措施。
3
焊接材料
选用小直径的焊条、焊丝;所有使用的焊材具有在大电流密度下保持电弧持续稳定的特性。
5
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层间温度。
6
焊道之间熔渣的清除必须彻底。
7
分次完成的焊缝,再次焊接前要进行预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
8
焊接时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进行施工(如两人、三人或者四人对称焊)。
9
焊后进行后热处理
1、焊接变形控制:本工程现场安装焊接工作量极大,焊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且工作周期长。施工过程中焊接变形如何控制、焊接应力如何消除是保障工程结构安全使用的重要因素。
焊接过程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序号
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1
焊接施工前搭设焊接防护措施(防风棚、防雨棚等)。
2
焊接使用药芯焊丝,并使用大流量的CO2气体进行焊接保护,增加CO2保护气柱的挺度,提高抗风能力,形成对焊接熔池的渣—气联合保护。
3
焊接前进行焊口清理,清除焊口处表面的水、氧化皮、锈、油污等。
4
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评定所得参数施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2088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焊接质量保证措施正式
样本
焊接质量保证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为确保焊接施工处所承担的焊接工作是在受控的
条件下,由合格的人员,使用合格的程序根据适用的
法规、标准和规范进行以确保焊接质量,保证锅炉水
压和机组试运焊口无泄漏,进行焊接质量策划。

1.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项目工程范围内的焊接分公司所承
担的焊接和热处理工作。

2.焊接质量网络图:
3.职责分工
技术负责人对焊接施工技术、焊缝标示和焊接统计工作负责;同时对焊接质量负责。

4.焊接程序
4.1开工资料
4.1.1焊缝标识:焊接技术负责人至少在开工焊前1天,完成有关图纸的焊缝标识。

施工单位在焊工施工前应对现场的焊缝进行标识。

焊工在每只焊缝焊完后在焊缝附近打上本人的钢印代号(壁厚小于8mm除外)。

现场设计的管道,焊接技术负责人协助安装单项工程师在管道立体图上对焊缝进行标识。

4.1.2项目开工前技术员必须将本工程所用的焊接人员的有效焊工证件及项目的专(兼)职质检员证
进行报审。

库工应及时向物资科索取焊接材料合格证的复印件。

库工应向焊接人员提供合格的焊接材料。

4.1.3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已经发布,焊接施工必须严格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

4.1.4施工人员已交底,并熟悉焊接作业流程和要求。

4.1.5焊接前的检验:
焊接前焊工应对焊接接头的对口情况进行检验,不合格的焊接接头应拒绝点焊,必要时向本单位质检人员汇报,合格后方可点焊。

5.质量保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高压受热面焊口,还是中低压附属管道焊口,或是密封焊缝,都从施工工艺入手,加强生产技术管理。

并遵守以下预防措施:
5.1焊前的质量预防措施:
5.1.1项目开工时,班组长确定适合的施工人
员,施焊焊工严格履行焊前练习及考试手续。

5.1.2焊接技术负责人认真执行焊接规范,结合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工艺、焊接参数恰当准确。

5.1.3焊接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1.4施工焊工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进行施工,在现场对照技术交底,认真执行工艺参数。

5.1.5施工中使用的焊接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不合格的坚决退货,严把焊材进货关。

5.1.6焊工凭技术交底单到焊条库房领用焊材。

5.1.7焊工到达施工现场,正确接好二次线。

如果遇有雨、风、雪,焊前要搭设防雨(雪)、风棚,必须经单项工程师或班组长认可,方可使用。

5.1.8环境温度低于焊接的下限温度时坚决停止施工。

5.1.9焊前严把对口质量关,按《焊规》要求验收对口质量后,焊工方可施焊。

焊件在组装前必须将焊口或焊缝表面及附近母材内、外壁10至15毫米范围内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

焊件对口时应做到内壁齐平,如有错口,要求对接单面焊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对接双面焊局部错口值不超过焊件厚度的10%,且不大于3mm。

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

5.2施工中间过程控制:
5.2.1焊接技术负责人深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和监督焊接工艺的执行情况,核对技术参数,对不符合的施工项目责令立即停工整顿,并给予经济处罚。

5.2.2凡壁厚小于8mm的管道焊口,原则上采用全氩焊接;壁厚大于8mm的管道焊口原则采用氩弧焊封底、电焊盖面的焊接工艺。

对于大口径焊口,还必须分层调节电流,严格控制层间温度:不低于规定的预热温度的下限。

5.2.3焊工引弧时,只能在坡口内引弧,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弧、试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高合金钢材表面不得焊接对口用卡具。

5.2.4焊件点固焊时,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工和预热温度等都与正式施焊一样,点固焊后检查每个焊点的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清除,重新进行点焊。

大口径焊口采用填加物方法点固,去除临时点固物时,不损伤母材,并将残留焊疤清除干净、打磨修
整。

5.2.5采用氩弧焊打底的根层焊缝检查合格后,及时进行次层焊缝的焊接。

5.2.6焊工工器具齐全,施焊过程中,无论焊口或是焊缝,必须逐层清理,有缺陷或粘焊条(丝),必须设法清除。

5.2.7焊工使用的电焊线要完整,严禁裸露,在移动施工位置时,要注意焊钳切勿接触焊件和设备。

5.2.8焊工在焊口或焊缝焊完后,要对每一道焊口或焊缝进行自检,发现气孔、夹渣、咬边、裂纹等表面缺陷,应立即剔除并修补,使表面质量达到优良。

5.2.9对于需要热处理的焊口,要求焊前预热、焊后及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热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温度和时间。

5.2.10不得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校正,加强现场监督对违反者进行考核。

5.3焊后的跟踪检验、反馈保证:
5.3.1焊口焊完,及时委托金相实验室进行无损检验。

若焊缝无损检验不合格,由金相实验室填写焊口返修通知单,向焊接分公司提供焊口编号、缺陷位置和尺寸。

焊接分公司接到焊口返修通知单后,应在一个工作日内返修完毕,返修结束委托金相实验室进行复检,检验结果由金相实验室及时通知委托单位。

合金钢焊口返修不超过两次;
碳素钢焊口返修不超过三次。

5.3.2焊接技术负责人将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拿出对策,解决问题和指导以后的工作,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5.3.3技术负责人、班组长参与金相结果的原因
分析,以利于今后各自职责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工作。

5.3.4制定明确的质量计划,在计划、布置落实施工计划的同时、制定、布置、落实质量计划。

6焊后验收
6.1焊接完毕焊工应对焊缝外观进行自检(一级),焊接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负责抽查焊缝外观(二级)和检验的资料整理工作。

6.2焊接技术负责人负责将焊口记录单按系统归类存档。

需要做检验的,及时按要求将检验委托单交金相实验室。

金相实验室负责金属监督工作。

6.3焊接技术负责人应及时联系专业工程师进行验收(三级),需要进行四级验收的由工程部联系。

验收后的焊缝记录单返回焊接施工单位。

6.4工程结束及时闭合文件包。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