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2.面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中国各阶层持怎样的态度?(1)国民党:①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国,1940年成立南京伪国民政府②顽固派: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

(2)共产党: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①1943年秋天,中央机关在枣园的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②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3.全民族抗战: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战)阅读课本105页第一段回答问题。

板块二:中共七大1.认真阅读课本105-106中共七大部分,完成表格2.日本投降视频3.日本投降的国际国内背景形势(1)国际: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②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节节败退,陷入困境;③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中国军队对日寇发动全面反攻。

出示图片:(1)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2)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3)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战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4.日本投降的过程(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2)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出示图片:板块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1.合作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4)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5)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共“七大”的召开
二、中共“七大”的召开
你知道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吗?
你能归纳并理解中共七大的 主要内容吗? 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何 伟大的历史意义?
1.召开:1945年5月在延安召开。
七大会场
周恩来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在七大主席台上
2.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 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 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 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 日本天皇和政府在投 降书上签字
中国代表徐永昌代表中国 政府在受降书上签字
降参 典加 礼中 的国 中战 国区 代台 表湾 合省 影受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问题讨论
抗日战争以 中国的胜利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 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于美 国投下的两颗 原子弹。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 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
红军出兵东北, 一举击溃日本 关东军。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课后练习
1.中共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做准
而告终,原 因有哪些?
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 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 ②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 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反思本章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影响。

本课所讲的内容跨度较广,涵盖事件背景、阶段性成果及其象征意义等多个方面。

通过开展本次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本章教学进行反思:一、教学目标与效果本次教学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能够全面、准确的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在授课过程中,我采用了讲述史实、使用图片、视频及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及思考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抗日战争的特殊背景、整个战争的进程及其对于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在教学效果方面,全班同学在课后提交的反馈表上均表示对于本次教学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并且对于本章所讲故事的情节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学生们有关于课程内容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说明他们对于本次课程所达到的教学目标的掌握答较好。

二、教学方法与活动在本堂课的教学方法及活动方面,我采用了许多新颖创意的手段进行教学。

例如,在解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过程中,我在实际场景中演示几个重要决策时的气氛,让学生们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语境。

同时,在现场放映战争片段及图片的时候,我还加上了讲解及引导思考,不仅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高效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也更好地达到了对于课程内容的概括和总结的效果。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在课程中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积极向上。

同时,孩子们也经常就自己观点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激发出实际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表现证实了我的教学方法及活动是个非常有效的选择。

三、教学环境及氛围好的教学环境及氛围能极大的刺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投入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也十分重要。

在本堂课中,由于我事先准备充分,使得教室里所用的每个物品都反映着我想要所传达的信息。

例如我用战争画面做课堂背景板,使用影片等资源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和深刻的感受到当时情况。

在课堂的节奏和音乐方面,我都有所谋划,采用了适当的音乐以利于打造一个比较和谐的氛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第22课。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近代史,对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是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认识之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抗日战争的细节和深层次原因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战争的历史事件比较感兴趣,需要引导他们关注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历史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历史意义,通过分析战争中的具体事件,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深远影响。

六.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抗日战争的宣传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包括主要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历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深远影响。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分析战争中的具体事件,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深远影响。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5.拓展(5分钟)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查找资料和思考,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无条件投降
日本停战诏书 (原件)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 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
在投降书上签字(南京市黄浦路中央军 校大礼堂举行)9月9日为中国战区战争
胜利日,至此中国抗战胜利结束。
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进行 政治诱降,付之以军事 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 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 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汪精卫在南京 伪国民政府成
立仪式上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民党顽固派于 1941年1月,制 造了震惊中外的 “皖南事变”。
周恩来为皖 南事变挽词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7/282021/7/28Wednesday, July 2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7/282021/7/282021/7/287/28/2021 10:54:41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7/282021/7/282021/7/28Jul-2128-Jul-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282021/7/282021/7/28Wednesday, July 28, 2021
材料研读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 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 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 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 的。”

部编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课堂小结
抗 日 战 争 的 胜 利
全民坚 持抗战 全民抗战 时间:1945年4月 中共 七大
打击国民党退步活动
内容:总结经验、制定路线、选举 领导机关、确立毛泽东思想 意义: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指明了方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的原因 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 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向中国战区陆军 总司令何应钦递呈降书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受降仪式)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 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 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 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 ‘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 “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请尝试着猜一下!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 战
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向日本关东军 进攻
苏联红军向东北兴安岭地区的 日军发动进攻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1945年8月9日,毛泽 东发表《对日寇的最 后一战》声明。
八路 军解 放山 海关 八路军收复石家庄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 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归祖国怀抱。
《辛丑条约》签订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1.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 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 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 定了重要基础。 3.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 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含答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1.1940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下,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的是()A.汪精卫B.蒋介石C.李宗仁D.孙中山2.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在反“扫荡”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A.佟麟阁B.左权C.张自忠D.赵登禹3.有学者在评价党的历史上某次重要会议时指出,它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

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A.上海B.遵义C.延安D.西柏坡4.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战后奋斗方向的大会。

这次大会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遵义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5.“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人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全民族抗战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C.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抗战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6.1945年8月15日,全国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这是庆祝()A.百团大战的胜利B.台儿庄战役的胜利C.辛亥革命的胜利D.日本无条件投降7.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的结局一负一胜。

究其原因我们可知,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是()A.是否由先进阶级领导B.是否有大量外来援助C.是否是全民族团结斗争D.是否有多个战场相互配合8.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具体表现为()①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班级计划组织“团结御侮,振兴中华”的主题班会,你帮助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是()A.《南昌起义回忆录》B.《抗日战争史》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国民革命史》10.“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它们的反侵略战争。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抗日战争的胜利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感兴趣,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的评述。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辅助教学。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视频资料,用于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4.作业素材:准备相关作业素材,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时,日本“至少每月一次间接及非正式的表示 求和之意,并日益提出较优惠的条件”。
——蒋介石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对共产党敌后根据地:加强进攻
汪精卫公开叛国,1940 年成立南京伪国民政府
、土地革命战争和
抗日战争)的经验,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经验, 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 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 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1945年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假设你是《马鞍山日报》的记者,现在派你穿越 时空去中共七大的会场了解情况,并写一份中共七 大的新闻简讯。
1.独立完成。
要 2.简讯要素:
①时间;②地点;
③内容;④意义。

3.播报要求: 声音洪亮。
中共七大召开
中共七大
内容: ①制定党的政治路线; ②选举中央领导机关; ③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4.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合作探究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 结和英勇的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胜利的决定因素。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 流砥柱的作用。
3.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 的支持。
放手发动群众, 壮大人民力量, 政 在中国共产党领 治 导下,打败日本 侵略者,解放全 路 国人民,
线
建立一个新民主 主义的中国。
如何夺 取抗战 的胜利
胜利后 走什么 道路
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 的最后胜利准备 了条件
为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人民指明了 战后的奋斗方向
广岛
“小男孩”
长崎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东北
“胖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向盟国递交投降书
合作探究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 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彻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3.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