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

合集下载

六项修炼成就优秀教师

六项修炼成就优秀教师

教育随笔Teacher Education Forum·教师教育论坛85 六项修炼成就优秀教师◎霍 庆为师是一场修行。

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应当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通过自我更新、自我校正、自我修炼,进而完善人格形象、提升教育理念和习得经验技能,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的修行过程。

为此,教师应当自觉从以下六方面加强修炼:一、修仁爱之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明确对教师提出了“仁爱”的要求。

“仁爱”理念强调的是: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因为教育工作是在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要带着感情。

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仁”,一个人是“人”,两个人则为“仁”,它同样强调人在与其他人相处时,一定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

当你想到别人了,恻隐之心就产生了,人自然就变得美好了。

教师要修炼自己的仁爱之怀,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问题,设身处地给学生更多的尊重和理解;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和意见;还要学会关心学生,主动和学生交往,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牢记学生的名字;课前提前进班,课上多下讲台,下台多参与讨论,随时给孩子一些关心;自习课多进教室,课下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文娱体育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彰显教师仁爱情怀的具体体现。

二、修宽容之德宽容是一种美德。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孩童,他们多是从错误中不断进步、获得成长的。

如果教师没有宽容之德,不能以宽容大度的胸怀去对待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难处,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做不好教育工作的。

教师一定要持有这样一个基本态度:学生犯错误,不是他(她)不听话,更不是故意给教师增添麻烦。

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犯错误,需要以宽容的态度、正确的育人方式,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去处理问题。

而且这正是帮助学生从错误事件中吸取教训、学会生活、获得成长的最好契机。

优秀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

优秀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阅读指南一、单项选择题1、跟同事约好下午七点在校门口会和一起去看电影,但等了20分钟也不见他的踪影,离演出开始不到10分钟时他才匆匆赶来。

这时做出比较适度的反应的人会说(C)A“你这人太不像话了,没法跟你共事!”B“你看看几点了,不耽误事吗?”C“怎么回事?这20多分钟急死我了!咱打车去吧来不及了。

”D“没关系你再晚来20分钟我也不急。

”2、初入职的教师需要(D)年的成熟期,业务熟练之后,很快会体验到工作的倦怠感。

A1-2 B2-3 C半年-1 D3-53、一个富人中年得子,孩子过百天时宴请了众多的亲朋好友,客人们看过孩子之后说的话,你认为哪一个比较适度(C)?A这个孩子将来是要升官的B这个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C这个孩子的眼睛很有神采,真可爱D这个孩子将来是要死的4、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和其他各类精神障碍者属于(D)的人。

A心理正常B心理健康C心理不正常D心理不健康5、任教五年的王老师对工作格外上心,对自己要求很苛刻。

有一次有人说他字迹潦草,不好辨认,他就开始特别在意自己的字,一写字就紧张,有时紧张得发抖。

王老师的情况属于(D)。

A心理健康B心理不正常C心理障碍D心理不健康6、“5.12”汶川地震中,四川东汽中学的张千秋老师趴在讲台下,把学生护在身体下面,是一种(C)反应。

A心境B激情C应激D行为7、马斯洛的需要阶层中处于最高层的是(B)。

A认知需要B自我超越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爱和归属需要8、“我既喜欢当老师,又感觉工作压力太大,难以承受。

”是常见的(A)冲突。

A趋避式B双趋式C双避式D双重趋避式9、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恨铁不成钢,爱恨交加,责骂甚至殴打学生的现象,属教师常见的(D)。

A认知冲突B动机冲突C知情冲突D情感冲突10、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幼稚、自负、反复无常、自制力差、不善合作、药物依赖、网络成瘾的孩子,最有可能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之下(B)。

A专制型B放任型C权威性D民主型11、当我们欣赏电影时,会随着剧情的起伏而高兴、悲伤、紧张、害怕,这是(A)状态的运作。

教师心理健康六大参照标准

教师心理健康六大参照标准

教师心理健康六大参照标准看似不错的教师工作,其实面临巨大压力,很多教师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甚至很多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

心理学研究界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最新参照标准:1.热爱教师职业,乐于教书育人。

能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积极克服困难,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爱的教育中获得安慰,实现自我价值。

2.心态良好,能正确接受并接纳自己。

承认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允许自己不如别人,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3.有优良的教育水平。

能很快适应教育环境的改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能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

4.能自我调控情绪。

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优良品质和坚强意志。

敢于突破障碍,当机立断,处事沉着冷静。

5.在人际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尊重别人,信任别人,学会欣赏别人,真诚对人。

要有健全的人格,不与邪恶为伍。

6.能尽快地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

会自我排解压力,敢于挑战自我,凡事多思,以排解郁闷。

运用正确思维方式,学会快乐地生活如前所说,“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

”从另一个角度看,幸福虽不能从天上掉下来,却可以从自己心底里找出来。

因为快感和痛感是肉体感觉,快乐与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仅仅属于灵魂。

苦和乐是相对的,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感受。

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

就是说,看你有没有正确合理的思维方式。

人们常常陷入思维的误区,从而造成认知偏差,导致挫折与困扰,从而失去幸福与快乐,此所谓“作茧自缚”。

教师尽管受过比一般人更多的教育,往往也难以幸免。

人们常常陷入的思维误区:1.不合理的比较方式2.情绪恶性循环3.钻牛角尖。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读书心得暑假天,在炎热的天气中,我拾起了暑假前我们发的《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

看了之后,我感慨颇多,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读完后的心得体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一句古人的话,要做到这点,真是何其难也!不过凡事在做之前,多想一想,考虑影响事物的多因素,预计一下可能的结果,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那么不管结果怎样,是不是都在你的预料之内呢?人的心理特征与人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积极良好的心理特征能促进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乐观、坚强、勤劳、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良好的心理品质,都有利于心理健康。

暴躁、任性、贪图安逸、心胸狭窄、虚荣心、嫉妒心等不良心理品质,都有害于心理健康。

人的心理特征是在生活与实践中发展的。

人的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惰性,即一经形成改变比较困难,但并不意味着不可改变。

有的人已了解自己的不良心理特征,但却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所以,在我们的平常的教学、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能能预知的、有充分心理准备情况下,对事物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与处理,即使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只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也能采取乐观、正确的态度对面对,从而冷静处理事物!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积极努力地工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善若水,水得万物而不争”。

作为一名教师,担任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使命,理应象水一样润育万物,所以教师的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一言一行,展示给学生的是什么样的职业道德。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各级领导强迫教师为“名”、为“利”而战,为什么评职、晋级,各种各样的什么都与名利挂钩。

于是,为了自己的那可怜的“五斗米”,不得不做一些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事。

只有教师心理要健康了,教师的职业道德高自然高了。

而要心理健康,就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做到佛家所言“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达到这种境界,就不会对外界的物欲所左右,心理自然就健康了,职业道德也就高尚了,自然就不会做出对不起学生的事了。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读书心得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读书心得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读书体会简阳市三岔中学郑传伟社会的转型、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时代的加速变迁、独生子女人数的激增使得教师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教师的心理问题,就像阴影一样,遮蔽了自己和家人生活中的阳光;也必然投射到工作中,给学生的成长带来阴翳,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污染源。

通过《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的习,让我在心灵、心理上得到了解放,在教学上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使其我豁然开朗,让我在教育教学中更加快乐,更加游刃有余。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心理健康,教师职业与心理健康,完满人生的要素,教师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来自于教师职业和生活的心理压力,健康心理的特征,健康心理的界定,健康心理的标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界限,健康的心理、不健康的心理与异常的心理,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的目标,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等等。

教师的心理问题,就像阴影一样,遮蔽了自己和家人生活中的阳光;也必然投射到工作中,给学生的成长带来阴翳,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污染源。

作为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同感,即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感等。

这些心理感受会依据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赋予自身相应的情绪、情感、动机、目标、态度、行为和结果。

好的结果自然会给人一种成功而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人更加自信;反之,不好的结果便会给人一种不良的、甚至很糟糕的心理体验,使人感到自尊心受损而失去自信,压力与困惑接踵而来。

不仅工作的积极性和兴趣受到压抑,其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也会直接受到威胁。

在《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一书中,提到一个健康的教师的心理的标准,应有以下几方面: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

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

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读书心得(优秀3篇)

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读书心得(优秀3篇)

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读书心得(优秀3篇)《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读书心得篇一通过学习《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

通过学习,我还深切体会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师德还应该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待事业应该是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为乐。

所以,对事业的热爱是一种奉献,它展示了教育者无私的品格,宽广无垠的心田,体现了教师不求索取的价值观;对事业的爱是一种希冀,它寄托着奋斗者的追求、耕耘者的希望,它意味着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对事业的爱是一种热情,它代表着春蚕精神、泥土品格,它预示着自我完善的形成。

师德应该表现对学生的爱。

对待学生应该是以德育德,以才育才,以情激情,以行导行。

爱生是教师的基本品质,是事业心与责任感的体现,这种爱包含着辛勤劳动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种爱意味着奉献和责任。

人类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爱。

有慈爱、母爱、恩爱、友爱、喜爱等,但任何一种爱都不能和关爱学生相媲美。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

然而,关爱学生是人类复杂感情中最高尚情感的结晶。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工作的起点。

我一直相信:今天自己辛苦一点,明天,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差距就少一点,不求他们出类拔萃,只求他们与伙伴同行。

越是学习、习惯、性格上暂时遇到困难的孩子,越需要我们的耐心帮助,把爱心无私奉献给孩子,我们的教育就是奇迹。

读了《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憾,你选择了一份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责任,这句话这几天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

读《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心得体会

读《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心得体会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心得体会作为一名的数学教师,在几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

教师不仅要在学业上能为人师表,更应在人格和行动上成为示范。

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具有基础与核心的作用。

在认真阅读了《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后我对幸福有了更明确、更深刻的认识,并决心要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首先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教师要学会在竞争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身心素质;通过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否则,教师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必然会引起一些不适当的教育行为。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

是的,本书提到一个健康的教师的心里的标准: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

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

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5.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的读后感5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的读后感5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的读后感5《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的读后感5提要:第三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的读后感5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有着正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放、充盈、丰富的精神世界,自在、饱满、蓬勃的生命姿态并不断成长的教师,无须更多的说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鲜活的示范了。

第一有利于正确地认识自已,保持健康心态、减轻过重压力,既避免完美主义倾向、不能容忍自己有一丝一毫的缺失,同时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缺点,甩掉旁人给你的压力。

同时还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为了保持与别人的一致而不惜磨平自己的个性棱角,这样的教师不太可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更不用谈特色办学。

第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

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第三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

第四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教师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生存和发展问题。

同时,难免或多或少地有着某种程度的适应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形成心理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阅读指南一、单项选择题1、跟同事约好下午七点在校门口会和一起去看电影,但等了20分钟也不见他的踪影,离演出开始不到10分钟时他才匆匆赶来。

这时做出比较适度的反应的人会说(C)A“你这人太不像话了,没法跟你共事!”B“你看看几点了,不耽误事吗?”C“怎么回事?这20多分钟急死我了!咱打车去吧来不及了。

”D“没关系你再晚来20分钟我也不急。

”2、初入职的教师需要(D)年的成熟期,业务熟练之后,很快会体验到工作的倦怠感。

A1-2 B2-3 C半年-1 D3-53、一个富人中年得子,孩子过百天时宴请了众多的亲朋好友,客人们看过孩子之后说的话,你认为哪一个比较适度(C)?A这个孩子将来是要升官的B这个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C这个孩子的眼睛很有神采,真可爱D这个孩子将来是要死的4、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和其他各类精神障碍者属于(D)的人。

A心理正常B心理健康C心理不正常D心理不健康5、任教五年的王老师对工作格外上心,对自己要求很苛刻。

有一次有人说他字迹潦草,不好辨认,他就开始特别在意自己的字,一写字就紧张,有时紧张得发抖。

王老师的情况属于(D)。

A心理健康B心理不正常C心理障碍D心理不健康6、“5.12”汶川地震中,四川东汽中学的张千秋老师趴在讲台下,把学生护在身体下面,是一种(C)反应。

A心境B激情C应激D行为7、马斯洛的需要阶层中处于最高层的是(B)。

A认知需要B自我超越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爱和归属需要8、“我既喜欢当老师,又感觉工作压力太大,难以承受。

”是常见的(A)冲突。

A趋避式B双趋式C双避式D双重趋避式9、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恨铁不成钢,爱恨交加,责骂甚至殴打学生的现象,属教师常见的(D)。

A认知冲突B动机冲突C知情冲突D情感冲突10、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幼稚、自负、反复无常、自制力差、不善合作、药物依赖、网络成瘾的孩子,最有可能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之下(B)。

A专制型B放任型C权威性D民主型11、当我们欣赏电影时,会随着剧情的起伏而高兴、悲伤、紧张、害怕,这是(A)状态的运作。

A儿童B父母C教师D成人12、我们常见的“自暴自弃”的学生、考试焦虑的学生,是因为他们把过去失败的自己认同为真的自己,他们需要重新理解自己的(C)。

A生理时间B钟表时间C心理时间D自然时间13、一对夫妇刚看完朋友家的装修,回来说“他家的影视墙怎么是一片灰色,还是咱家的好,咱家的多温馨啊!”这一情况是“小我”(A)的时候。

A得逞B落败C存在D消失14、大多数时间对方是否喜欢我们,对于我们是否喜欢他们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这一现象表明(C)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A相似性B人格吸引C互惠式的好感D需要互补15、(C)是长期和深入发展交往的最主要因素。

A相似性B时空接近性C需要互补D人格吸引16、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就一定要了解学生心灵成长的规律,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是(B)。

A父母B老师C同学D亲人17、一位教师发现两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他们都把书铺在自己面前,结果老师把成绩较差的同学叫起来批评:“人家睡觉还看书呢!你倒好,一看书就睡觉。

”这位老师的反应是(D)在作怪。

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C投射效应D光环效应18、当压力作用于个体后,人们感到压力后,我们首先会进入(A)的应激状态。

A警觉阶段B抵抗阶段C耗竭阶段D衰竭阶段19、有教育专家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最直接的受害者是(C)。

A教师本人B学校C学生D学生家长20、“我的孩子或学生必须听我的话,一定要出类拔萃,否则就是我教育的失败!”这一观念是不合理信念中的(C)。

A以偏概全B糟糕至极C绝对化D专制性21、有些事,有些人会令你尴尬,甚至无地自容!(D)是使你摆脱类似局面的好方法。

A知足常乐B心理位移C合理宣泄D幽默22、学习管理情绪,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学习(A)自己的情绪。

A关注B表达C认识D宣泄23、一个玩拼图游戏的人,每找到吻合的小片图形,就能给他带来小小的快乐。

这是沉浸体验的(D)特征。

A全神贯注B掌控自如C挑战与技巧的平衡D清楚、迅速的回馈24、如果一个目标是优势和威胁的组合,我们应该(C)。

A努力B放弃C密切关注事态变化D审视自己25、核心家庭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排序不同的多个子女会出现不同的个性差异,更独立、有主见、较开放的孩子一般情况下排行第几?(B)A老大B中间C最小D独子26、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核心症状是(A)。

A情绪衰竭B去个性化C个体成就感低D自我评价低27、简单的工作需要(B)的最佳唤醒水平。

A较低B较高C最多D最少28、不同的人在睡眠时间的安排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每当黎明就马上起床,当夜幕降临便哈欠连连的人属于(D)的休息方式。

A猫头鹰式B慢波式C异相式D百灵鸟式29、(B)色具有清热、镇静、安定的作用,对激动、烦躁、失眠、惊恐的患者起恢复安定的作用。

A白B黑C黄D橙30、如果你内向、郁郁寡欢、有事自己承担不爱宣泄,应选用(B)色调的生活用品。

A冷B暖C暗D粉二、多项选择题1、完美人生至少具备的三个要素是(ABC)。

A工作B家庭C健康D快乐2、教师面临的压力和困惑与其他职业相比最为突出的是(ABCD)。

A角色冲突B身心透支C期望值过高D职责重大3、完全的健康观念应涉及(A)、(B)和(D)三个方面。

A身体B心理C学习D社会适应4、人际关系方面不健康的状态有(BCD)。

A攻击性过强B与人交往时过多的负面感受C孤芳自赏、自恋D自惭形秽、自卑5、美国心理学家坎布斯概括的健康心理必不可少的条件有(ABCD)。

A积极的自我观念B恰当地认同他人C面对和接受现实D丰富的主观经验6、健康长寿者身上的共同特征有(ABCD)。

A乐观B豁达C随遇而安D接纳自然心7、与心理相关的因素极为复杂,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视角讨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其中包括(ACD)。

A生物-医学的视角B家庭视角C心理学视角D社会-文化的视角8、“自我”的心理机制中,处于最核心的是“真我”,其本质是(ACD)。

A爱B身体C喜悦D和平9、奥尔波特提出的健康成熟人格的标准包括(ABCD)。

A自我扩展能力B自我接纳能力C自我客观化D统一的人生哲学10、自我省察的策略有(ABCD)A臣服于当下B定静思想C重新和身体联结D觉察身份认同11、人际关系同态度一样由哪些基本的心理成分构成(ABC)?A认知B行为C情感D思维12、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ABC)。

A家庭关系B同事关系 C 师生关系D亲子关系13、在深入交往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ABCD)。

A互惠式好感B人格吸引C时空接近性D相似性14、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品质有(ACD)。

A完美主义B积极乐观C依赖癖D不尊重人15、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ABCD)要素。

A 人B时C地D器16、一般来说,为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和发展,总要尽量扩大(A),缩小(C)。

A开放区域B盲目区域C秘密区域D未知区域17、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ABCD)等进行沟通。

A眼神B表情C动作D声调18、最常见的引起压力的情境有(BCD)。

A不适应的说B不适应的想C不适应的做D不适应的安排时间19、将不合理的信念进行归类后可分为(ACD)。

A绝对化B偏激化C以偏概全D糟糕至极20、根据沉浸体验产生的过程来看,属于体验因素的特征有(ABCD)。

A知行合一B全神贯注C掌控自如D浑然忘我21、睡眠质量是指(CD)。

A睡眠的时间B睡眠的周期C睡眠的深度D快速眼动睡眠占整夜睡眠的比例22、沙哈尔博士认为人生真正的快乐深藏于(ABCD)。

A能做的事B想做的事C真正想做的事D真正最想做的事23、在自我辩论的过程中,想要让自己看到一个想法是否缺乏实际的事实依据,我们可以问自己(ABCD)。

A“你说的这是真的,证据在哪儿?”B“哪里有白纸黑字写着?”C“还有其他生活部分可以让你获得满足吗?”D“事情怎么会因为你希望那样,就应该那样?”24、(CD)是社会公认的高期望值职业,成为公众期望的最佳载体。

A记者B医生C教师D警察25、不会调控情绪的人的表现有(ABCD)。

A无视自己的情绪B不能接纳各种情绪C过度宣泄自己的情绪D过分压抑、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26、家庭教养方式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我国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有(ACD)。

A专制型B依赖型C放任型D民主型27、有时候我们觉得事情千头万绪,不知道先做哪件后做哪件,结果在冲突和犹豫中反而空耗乐了许多时间。

这时,我们应对所有的事情做出一个评估,将其归类为(ABCD)。

A重要但不紧迫B重要又紧迫C不重要且不紧迫D不重要但紧迫28、现代科学认为睡眠包括哪些类型(AD)。

A慢波睡眠 B 快波睡眠C反相睡眠D异相睡眠29、如果你办事效率高,生活节奏快,在人们眼中属于风风火火闲不住、慢不下来的人,你可以多用(BC)颜色装饰自己周围的环境。

A红色B淡蓝C绿色D黄色30、蓝色是一种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它也是相当严肃的色彩,患有(AB)的人不宜接触,否则病情会加重。

A精神衰弱B忧郁症C躁狂症D强迫症三、判断题1、一个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习惯扮演教师角色的妈妈(爸爸),很容易与孩子建立起自然的亲子依恋关系。

(X)2、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的成立宣言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3、作为教师最容易受侵害的是休息权。

(√)4、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行为)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X)5、从性格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上看“好人不长命”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6、马斯洛认为,较低层次的需求个体差别较大,高层次的需求个体差别较小。

(X)7、适当延迟满足需要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途径。

(√)8、新教师不自觉地会模仿某位敬佩的老教师的讲课方式,是仿同作用。

(√)9、一位中年教师多年努力仍未有职称,自我安慰道:“职称越高,做事越多,压力越大,工资却涨不了多少,有什么好的。

”是甜柠檬心理。

(x)10、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是与父母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关键期,一旦遭遇危机事件安全型依恋是孩子终生有效的“心理创伤解毒剂”。

(X)11、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无论亲疏程度,应平均分配精力和时间,即所谓人际感情的投资。

(X)12、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可疑神经症者是心理不正常的人。

(x)13、心理学上,对家族的追踪调查和对双生子的研究都证实了父母的遗传基因与子女的身心发展密切相关。

(√)14、针对独生子女核心家庭的弊端,正确的弥补方式之一是让孩子上各类补习班,尽可能的多充实自己。

(x)15、生长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形成反叛、报复、冷漠、不合作、敌对、控制、攻击等人格特征,这是长久压抑的反抗,也是家长的示范作用。

(√)16、当孩童时的我们缠着父母追问“我是从哪儿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了认识自我的旅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