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最终)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最终)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绪论1、教育电视的开展:〔P1〕教育电视开展的几个阶段:〔1〕闭路教育电视的呈现,1936 年 1 月,英国播送公司BBS 在伦敦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电20 世纪40 年代初,人们视发射台,开始播出电视节目,这是电视正式发生的标记。

研制了闭路电视,又称工业电视;〔2〕播送电视设备系统用于教育、教学领域。

1950 年,操纵播送电视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专业想的教育电视台。

〔3〕闭路教育电视的迅速开展和广发应用。

随着电视技术的开展,电视设备的体积缩小,价格下降,操作也更简便,同时闭路电视设备系统也有个很大的进步和开展。

〔4〕卫星教育电视的开展。

〔5〕网络教育电视的呈现与广泛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开展,是教育电视节目的存储、传送与应用能够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去实现,树立起网络教育电视开展的新里程碑。

2、教育电视开展的原因〔P2〕教育电视获得飞速开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电视技术的迅速开展。

初期的电视发送与接收设备布局复杂。

体积庞大,价格高昂,只能为商业和当局的宣传部分所用,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开展,发生了许多布局简单,1956 年,彩色电视的成功研制,至今在世界范体积小巧,质量高切且价格低的电视设备,围内彩色电视已根本普及抵家庭。

1954 年,第一台能用于演播室的磁带录像机开始问世,在教育部分也纷纷操纵这些设备成立起教育电视节目的编制系统和播放系统。

1962 年,美国初次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电星一号〞用于新闻传布,1974 年,5 月,美国发射的实用技术卫星直接用于传送彩色电视节目播放教学内容,进行扫盲、普通教育。

职业训练和成人教育。

数字电视技术、数字卫星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的开展是网络教育电视得到迅速开展。

综上所诉,电视技术的迅速开展为教育电视的开展提高了物质根底条件。

〔2〕电视具有优越性的教学功能:a】常识传授功能。

教育电视具有组织常识的功能。

教育电视可以采用事先编制好的电视教材进行教学,一个专题性电视教材,从材料的拔取,布局的组织到教学方法的采用,是颠末教师和编导们当真筹办,集思广益精心编制成德,为广阔师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缩短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阐扬作用。

Chap2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Chap2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四、电视教材的艺术与美学基础 • 电视教材与艺术
– – – – 绘画和摄影艺术 文学艺术 电影艺术 音乐艺术
• 电视教材与美学
– 电视教材要体现美的特性 • 形象性、感染性 、社会性 – 电视教材艺术美要遵循美的物质组合规律 • 匀称和比例 、对称和均衡 、反复与节 奏 、和谐与多样的统一 – 电视教材要体现美的教育 • 电视教材的编制从素材选取,摄影的画 面构图、色彩色调、音乐以至整体结构 上的组织与节奏都要符合美的规律。 •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与判断能力, 对美的事物产生同感共鸣,对丑的事物 产生厌恶、憎恨。要激发学生能在现实 的学习与生活中,创造美的环境,美的 心灵,美的精神境界。
三、电视教材的传播学基础 • 传播 类型
的传播 传 播 的传播 的传播 的传播 的 的传播 传播的类型 传播 教 传播 传播 传播 传播
• 电视教材与传播过程模式
– 拉氏威尔的“五W”传播模式(文字形式)、 商侬—魏佛模式(图解形式)以及奥斯古— 宣伟伯的传播模式(图解形式) 。 – 利用商侬—魏佛传播模式 的七要素:信 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反馈 、 干扰 ,可以解释与指导电视教材编制与 运用的全过程。
• 电视教材与编码、译码 电视教材与编码、
– 编码与电视教材编制过程 • 信源编码相应于编导人员进行电视教 材稿本的编写工作。 材稿本的编写工作。 • 信道编码相应于电视教材的摄录制作 过程。 过程。 – 译码是学生视听与思维的过程
• 信道译码相当于学生收视电视节目时的 视听过程。 视听过程。 • 信宿译码相应于学生在大脑中将感受到 的符号转换,解释为信息意义。 的符号转换,解释为信息意义
Chap2 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一、电视教材的教育学基础

2016编导与制作第3章-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97页]

2016编导与制作第3章-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97页]
的理论基础
(五)启发性原则
1.选用生动的素材以引起学习兴趣,并把直接兴趣转 化为求知欲,激发学习动机; 2.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最基本的方法是不断提出问题, 不断解决问题。
第三章 电
视教材编制 第一节 电视教材的教育学基础
的理论基础
(六)循序渐进原则
1. 系统课程电视教材要按照科学逻辑体系的先后顺序 编制,严格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专题性教材 应从旧知到新知,从易到难,逐步展开,既符合学科 知识的逻辑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2.循序渐进不是慢慢进。电视教材呈现的内容不仅是 重复学生已懂知识,而应有适当的难度,要有合适的 节奏与速度。
第三章 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教学手段:
本章以网络自学天空教室教学资源为主。提交一个综合作业。
第三章 电
视教材编制 第一节 电视教材的教育学基础
的理论基础
一、电视教材与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指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我国的教育目 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三章 电
视教材编制 第一节 电视教材的教育学基础
的理论基础
二、电视教材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都是规定教学内容的指导文件。教 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任务,规定学科课程的设置, 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等。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所设置的课程科目内容结合学 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以纲要形式规定该学科的目的、 要求、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等。
第三章 电
视教材编制 第一节 电视教材的教育学基础
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种实现教育目的电视教材,它的选题、选材、内 容的深度与广度、时间长度等都必须符合该门学科教学 大纲的要求。 电视教材与教科书应是同等重要的并要相互配合使用, 不存在谁依据谁的总是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取得良好教 学效果。

第三章 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完本章后,应能够 1、掌握电视教材编制感知规律、注意规律、 记忆与思维规律的应用 2、编制电视教材时应具有吸取各类艺术的长 处,增强电视教材的艺术性的能力 3、具有在电视教材中运用美的特征的能力
教育学院 liumeilinyi@
电视教材是一种用电视手段呈现信息内 容 的教学材料。 1、教育学 2、心理学 3、传播学 4、艺术和美学
八大艺术: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和 电影
电视是新发展起来的“第九艺术”
(一)绘画与摄影艺术 绘画是通过一定的色彩、线条和块面,在二维空间里去表现 三度空间。通过透视、光影、比例等方法,构成视觉上的空 间立体感。
教育学院 liumeilinyi@
教育学院 liumeilinyi@
教育学院 liumeilinyi@
二、电视教材与感知
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相对性 4、知觉的理解性

教育学院 liumeilinyi@
编制电视教材时必须注意感知规律: 1.刺激强度规律 2.整体规律 构图时应遵循此规律 3.对比规律 新旧对比、大小对比、明暗对比、彩色对 比、虚实对比、主体对象与背景的对比、 运动与静止的对比等
教育学院 liumeilinyi@
(二)电视教材艺术美要遵循美的物 质组合规律 1.匀称和比例 黄金分割1:1.618
教育学院 liumeilinyi@
2.对称和均衡
如果事物在左右、上下、前后的布局上出现等量 而不等形的情况,即双方虽然外形大小不同但份 量是对应的,则被称为均衡。
教育学院 liumeilinyi@
第一节 电视教材的教育学基础

电视教材复习资料

电视教材复习资料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复习资料绪论:1.教育电视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1)闭路教育电视的出现:20世纪40年代;(2)广播电视设备系统用于教育、教学领域:1950年起;(3)闭路教育电视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4)卫星教育电视的发展:1974年起;(5)网络教育电视的出现和广泛应用2.教育电视发展的原因?(1)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2)电视具有优越的教学功能3.电视有哪些优越的教学功能?(1)知识传授功能(2)技能训练功能(3)扩大教学规模功能4.教育电视科学有哪些方面的研究领域?(1)教育电视设备系统(2)教育电视教材(3)教育电视评价与运用5.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电视教材的基本知识:电视教材的含义、特点、功能、类型和编制的过程。

(2)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和艺术、美学的理论作为指导。

(3)电视教材编导的知识:电视教材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的编写创作知识,电视教材导演的工作过程和艺术。

(4)电视教材制作技术:摄像、录像技术,摄像用光技术,电视特技和动画技术,以及电视编辑和配音技术等。

(5)电视教材评论方法:电视教材评价的标准和常用方法。

6.教育电视:教育电视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

从设备系统看,教育电视表示具有教育功能的电视设备系统,但这里所指的具有教育功能的电视设备系统也是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变化的。

从教学活动看,它是指运用电视手段、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从学科领域来看,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7.电视教材的评价标准:教育性、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

第一章电视教材概述1.教材有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为什么说电教教材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1)教材的三个基本要素:信息、符号、媒介。

(2)从符号与媒介来看,由于符号与媒介的不断发展,致使教材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最开始的口头语言媒介阶段到文字媒介阶段、到印刷媒介阶段,最后到了电子媒介阶段,以电子媒介为手段发展起来的教材,称之为电教教材。

电视编导与制作考试重点

电视编导与制作考试重点

第一章电视教材概述1.什么是教育电视从设备系统来看,“教育电视”是表示具有教育功能的电视设备系统从教育活动来看,它是指运用电视手段(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科领域来看,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2.什么是电视时间?电视空间?1、电影放映时间(影片的延续时间)2、剧情展示的时间(故事叙述时间)3、观看时间(观众产生印象的延续时间)电视空间是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屏幕而认知的、有别于现实的、虚构的“视觉空间”。

3.电视教材的定义和特点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呈现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贮存与重放的一种视听教材。

特点电视教材的教学特点a.明确的教学目的,以大纲为依据,与文字教材相配合b.特定的教学对象c.严格的科学性,艺术性要为科学性、教育性服务d.要贯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电视教材的电视特点a.以视觉形象为主,以活动图像为主b.利用电视表现手段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c.视听结合,多维度传递信息内容d.贮存再现,克服时空局限性e.传送方式多样化,适宜多种教学方式4.电视教材的主要类型1.讲授型讲授型电视教材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节目。

▲课堂式讲授型▲外景式讲授型特点:制作简单,成本较低,教学效果差。

2.图解型图解型是通过能说明教学内容的图像画面,加上旁白解说去传递教学信息。

特点:▲同时用图像与声音两种传播符号传递教学信息,传递教学信息的密度高,速度快,教学效率高。

▲声画同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获得牢固的记忆。

▲能充分发挥电视手段的长处有利于解决教学上的重点难点问题。

▲编制过程复杂,制作成本高。

3. 戏剧型戏剧型电视教材是一种利用了电视特点的比较生动活泼的电视教材,通过戏剧,游戏,访问与讨论等表演形式表现教学内容。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曹雪芹的《红楼梦》、外国教学片《跟我学》等。

特点:生动活波,要求表演水平高.4、综合型综合型电视教材是上述三种形式的综合使用。

电视编导与制作考试重点

电视编导与制作考试重点

绪论:1.什么是教育电视从设备系统来看,“教育电视”是表示具有教育功能的电视设备系统从教育活动来看,它是指运用电视手段(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科领域来看,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2.教育电视的发展A.闭路教育电视的出现 b. 广播电视设备系统用于、教学领域C.闭路教育电视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 d.卫星教育电视的发展3.电视具有优越的教学功能A.知识传授功能B.技能训练功能C.扩大教学规模的功能4.教育电视科学的研究领域(1).教育电视设备系统(2)教育电视教材(3)教育电视评价与运用第一章电视教材概述5.电视教材的定义和特点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呈现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贮存与重放的一种视听教材。

6.电视教材的教学特点a.明确的教学目的,以大纲为依据,与文字教材相配合b.特定的教学对象c.严格的科学性,艺术性要为科学性、教育性服务d.要贯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7.电视教材的电视特点a.以视觉形象为主,以活动图像为主b.利用电视表现手段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c.视听结合,多维度传递信息内容d.贮存再现,克服时空局限性e.传送方式多样化,适宜多种教学方式F.电视手段呈现教学内容的局限性8.电视教材的主要类型1.讲授型讲授型电视教材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节目。

▲课堂式讲授型▲外景式讲授型特点:制作简单,成本较低,教学效果差。

2.图解型图解型是通过能说明教学内容的图像画面,加上旁白解说去传递教学信息。

特点:▲同时用图像与声音两种传播符号传递教学信息,传递教学信息的密度高,速度快,教学效率高。

▲声画同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获得牢固的记忆。

▲能充分发挥电视手段的长处有利于解决教学上的重点难点问题。

▲编制过程复杂,制作成本高。

3. 戏剧型戏剧型电视教材是一种利用了电视特点的比较生动活泼的电视教材,通过戏剧,游戏,访问与讨论等表演形式表现教学内容。

电视教材教案

电视教材教案

教案课程名称: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技术教学班级:2006级本科教学时间:2008年3月——2008年12月所用学时:96教师姓名:张阳绪论一、教育电视的发展及原因1.教育电视发展的几个阶段。

(1)闭路教育电视出现(2)广播电视用于教育、教学领域(3)闭路教育电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4)卫星教育电视发展(5)网络教育电视的出现和广泛应用2.教育电视发展的原因。

(1)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技术、数字卫星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网络技术。

(2)电视具有优越的功能①知识传授功能a、教育电视具有组织知识的功能,用较少的时间去传授较多的知识。

b、教育电视节目由于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知识,既能形象直观,又能概括抽象,更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及的。

②技能训练功能。

③扩大教学规模。

(3)社会发展需要。

二、教育电视节目的分类1.社会性教育节目我国目前社教节目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题材和内容的节目:社会政治类,如:《观察与思考》《道德与法制》。

文化教育类节目,如:《文化生活》《中国风》《美术星空》。

经济类节目,如:《经济半小时》。

人物类,如:《艺术人生》。

从节目的形式上主要有:纪录片、讲话、专栏、系列节目、特别节目。

2.知识性教育节目知识性节目从形式上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专栏节目--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独立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专栏节目。

如《人与自然》、《科技博览》。

另一类是穿插在综合性栏目和杂志型节目中间构成一个小版块或小专栏的节目。

如《经济半小时》中的《开眼界栏目》、《金土地》。

科教片和科普片--这是与电影科教片和科普片十分相似的一种为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而摄制的独立成篇的电视片。

如《啄木鸟》、《叶子》。

知识竞赛类节目--以竞赛方式进行知识传播的节目。

如《法律在身边--“二五”普法特别节目》、《山东省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

3.系统性教学节目三、教育电视节目的特性• 1.教育性• 2.科学性• 3.艺术性• 4.技术性四、教育电视科学的研究领域五、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一)课程主要内容1.电视教材的基本知识:电视教材的含义、特点、功能、类型和编制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