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经济类联考论说文写作事宜

合集下载

2018年MBA联考写作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MBA联考写作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MBA联考写作真题及答案解析(1/1)论说文第1题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

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L Schwartz)在二十世纪末指出,开始席卷一切的物质主义潮流将极大地冲击人类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这一论点值得商榷。

首先,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其次,后物质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方面。

物质生活丰裕的人,往往会更注重精神生活,追求社会公平,个人尊严等等。

还有,最近一项对某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有6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有22%的人认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只有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反而会降低人的精神追求。

总之,物质决定精神,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担心物质生活的丰富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这是杞人忧天罢了。

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参考范文] 有失偏颇的论证上述论证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会促进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

但是,该论证在论证方法,推理过程中都存在不妥之处。

现分析如下:首先,唯物主义原理中提到的物质决定精神,此“物质”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唯物主义原理中的物质是指客观存在的一种哲学范畴,而现实生活中的物质是可以指金钱、生活资料等。

而原文作者试图将两者混为一谈,有偷换概念之嫌,不能做为推出原文结论的依据。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之论证有效性范例解析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之论证有效性范例解析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之论证有效性范例解析第一篇: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之论证有效性范例解析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之论证有效性范例解析考生要想拿分就必须要掌握其各自的出题考察形式,学会立意和分析,注意积累和练习。

下面凯程考研和大家一起通过案例来看看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如何进行分析和解题。

论说文和论证有效性分析是管理类联考及经济类联考中文写作的两大命题形式,考生要想拿分就必须要掌握其各自的出题考察形式,学会立意和分析,注意积累和练习。

下面凯程考研和大家一起通过案例来看看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如何进行分析和解题。

2018管理类联考中文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证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所谓的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要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

至于监督,指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企业的经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也会受到这一机制的制约。

再者,由于制衡的核心是权力平衡,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又是企业运营的动力与起点,因此权力平衡就可以使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观念本身蕴含平等的观念。

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2018年经济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 参考答案及总结

2018年经济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 参考答案及总结

论证有效性分析:方法:先看有哪些逻辑漏洞没有找到,不再考虑自己找到但答案里没有的,寻找自己没有想到,但标准答案里提到的,找自己写的且标准答案里有的,规范语言,重写一遍,不要在原文上修改,将自己没有想到但标准答案里有的也写出来,不照抄答案,自己组织语言,再次修正语言细节。

600字经济类联考:2018市场竞争有利于谁本文通过一系列多角度的论证分析,试图得到市场竞争不会使消费者占得便宜的结论(市场竞争利于占竞争优势的员工而不利于占劣势的员工的结论),但由于论证过程中存在逻辑漏洞,所以结论难以成立。

首先,市场的主导消费者并不一定是劳动型佣人。

因为,没有收入来源的人,依旧会有消费能力。

例如,在教辅资料市场,主要的消费者是在校学生,而她们通常没有参加工作。

因此,市场竞争可能并不会对这类不参与市场的人有影响,因而有利于作为消费者的员工受市场竞争的推论是不充分的。

其次,市场竞争与员工利益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仅用价格战来代表市场竞争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还有成本管理等方式;并且,价格降低并不意味着利润率的降低,可能存在价格降低成本也降低的情况;即便,利润率随之降低,员工还是有提高工资的可能。

例如:年薪制员工的工资不会受短期利润波动的影响。

因此,员工的利润因素有很多,市场竞争并不一定直接导致。

然后,处于劣势集团的员工会受降低薪水的影响而降低购买力的推断是缺少证据的。

购买力可能主要受需求程度的影响,即便没有过多的工资,但对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减,购买力也不减。

而且,现在有提前透支的购物方式,所以薪水不够也可能会购买。

从而,市场竞争不一定影响有优势的员工。

最后,购买力的增加不同于有利于员工。

因为,购买力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过度消费,而使得自己的经济压力增加甚至负债,这并不有利于员工本身。

所以即便市场竞争使有优势的员工购买力增加,但不一定会利于员工。

总之,由于上述论证漏洞,市场竞争利于占竞争优势的员工而不利于占劣势的员工的结论是不充分的,需更多的证据加以支撑。

2018年考研联考逻辑之论说文审题及答题技巧总结

2018年考研联考逻辑之论说文审题及答题技巧总结

2018年考研联考逻辑之论说文审题及答题技巧总结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

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论说文最重要的就是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审题立意希望大家在动笔之前一定把原文至少读3遍,结合着下面给出的文章结构,想好从哪方面来写。

一定要胸有成竹了再动笔。

谋篇布局这个毕竟是应试作文,而且时间要求非常紧张,容不得你慢慢构思、布局。

如果你不是写作高手,请尽量在如下结构中选一样。

其实,论说文,要把一个问题阐述清楚,总是逃不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几个问题。

论说文,要把文章写长、写得有深度,重要的还需要论据和故事故事怎么讲?古今中外,为我所用人物出名,事件共知适当改写,自圆其说夹叙夹议,就事论理论据如何用?1.事例引申逐步深化例1: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自由因病聋盲,但她在教育家安妮索丽凡梅西的指导下,想对自己不公的命运之神发起了挑战。

海伦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生活在一个限于手触的范围里。

可她却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成为一名令世人称奇的伟大作家。

海伦为自己的生命奏响了辉煌的乐章,她那勇于挑战不幸命运的精神也为人们所赞扬。

是啊,唯有不对厄运臣服,奋起反击,才可成为自己命运的真正主宰,不为逆境所左右。

2.一例多用灵活加工例2:面对挫折在巨大的不幸面前,曹雪芹注满腔心血于《红楼梦》,写出了这本传世不朽的经典;在巨大的挫折面前,奥斯特洛夫斯基用手摸索着,完成了伟大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面对挫折,他们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坚毅,也就选择了成功。

当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在无声的世界里学会了写字,学会了生活,用她充满爱的心写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你怎能不为她由衷地感动?当司马迁受刑后在监牢中面对四壁写出了传世巨著《史记》时,你怎能不为他心生感叹?挫折不是失败的理由,只有在大风大浪中依然扬帆勇往直前,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论说文写作范例分析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论说文写作范例分析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论说文写作范例分析论说文和论证有效性分析是管理类联考及经济类联考中文写作的两大命题形式,下面凯程考研先和大家一起通过案例来看看论说文写作如何进行分析和解题。

论说文和论证有效性分析是管理类联考及经济类联考中文写作的两大命题形式,考生要想拿分就必须要掌握其各自的出题考察形式,学会立意和分析,注意积累和练习。

下面凯程考研先和大家一起通过案例来看看论说文写作如何进行分析和解题。

2018管理类联考中文写作:论说文分析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生物学家发现雌孔雀往往选择尾巴大而艳丽的雄孔雀作为配偶,因为雄孔雀的尾巴越艳丽表明它越有生命活力,后代的健康越能得到保证。

但是这种选择也产生了问题,孔雀尾巴越艳丽越容易被天敌发现和猎获,生存反而受到威胁。

论说文解析:审题关键点:“但是这种选择也产生了问题”。

这句话提供了我们行文的关键词:选择也提供了行文的方向:选择的风险选择的目的:生命活力,后代的健康越能得到保证选择的方法(手段):尾巴大而艳丽选择的风险:生存反而受到威胁本题的难点:向现实引申——孔雀在生存的风险和繁衍后代的收益之间,选择了收益,这是一种偏好风险的决策方式。

作为人,我们在生活中和工作学习中会如何做出选择?本题隐藏着对两种决策方式的选择:风险偏好型和风险规避型。

这两种决策方式无所谓好坏,但考生在行文中应该明确观点:对材料中这种选择是否认同,并且结合现实写出自己这种决策方式的合理性。

对于孔雀来说,生物特性(自身缺少防御力)决定了必须加强后代的生命活力,通过扩大繁衍的数量和质量,来提高物种生存的概率;但是,显然,在人类社会中,人们的决策方式首先是生存,其次才是趋利。

所以,只是泛泛而谈“选择”,并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本质上,这道题暗含了观点分析。

本题对于我们的学员应该并不陌生,也不难写。

因为我们在模考中,有一次专门考到了决策方式——贝尔纳救画。

那道题比本题多了一个背景信息“紧急状态下”。

2018MEM考研联考写作真题(文字版)工程管理硕士

2018MEM考研联考写作真题(文字版)工程管理硕士

2018MEM考研联考写作真题(文字版)|工程管理硕士四、写作:第56~57小题,共65分。

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请写在答题纸上。

经济类的考生两道题目均为20分。

56.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史华兹在二十世纪末捐出,开如席卷一切的物质主义潮流将极大地冲击人类社会固有值观念产,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这一论点值得商榷。

首先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着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其次,唯物质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方面。

物质生活丰裕的人,往往更会注重精神生活,追求社会公平,个人尊严等。

还有,最近一项对某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有6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有,22%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没什么关系,只有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反而会降低人的精神追求。

总之,物质决定精神,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

担心物质生活的丰富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逻辑漏洞:1.偷换概念:将“物质主义潮流”和“物质生活”进行了偷换2.冲击人类社会价值观,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空虚,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单单是物质主义潮流这一因素,忽略他因3.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即使得到满足,也未必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生活丰富;个人基本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只是人把注意力转移到非物质生活丰富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不充分;4.归纳不当:这项抽样调查的大学生是哪些学校的?哪些地区的高校?他们的家庭物质生活如何?是否有真正的代表性?57.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有人说机器人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做那些人类做不了的事,而不是代替人类。

2018联考申论作文

2018联考申论作文

2018联考申论作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联考申论作文越来越关注。

而在编写2018年的联考申论作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要点。

首先,要避免在文章中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这是因为标题的作用主要是引起读者的兴趣,概括文章的主题。

如果在文中又用了相同的文字,就会显得重复、枯燥。

相反,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与标题有关的词语和表达来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和可读性。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作文的结构和组织。

一个好的作文应该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在写作开头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引人入胜的句子或提出问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述,提出相关事实和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论证。

最后,在结尾处我们可以做一些总结和展望,以强化文章的结论和思考。

此外,审题和思路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在写作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所提出的问题。

然后,我们可以列出一些关键词或思路来构思文章的内容。

这样可以使文章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并避免偏离主题。

最后,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

语言要简洁明了,句子要通顺,词汇要准确。

这样可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表达能力,为阅卷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总之,2018年的联考申论作文要避免在文中使用与标题相同
的文字。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作文的结构和组织,审题和思
路,以及语言的规范和准确。

通过努力写好申论作文,我们有望获得更好的成绩。

2018年考研经济类联考写作素材(观察与研究)

2018年考研经济类联考写作素材(观察与研究)

2018年考研经济类联考写作素材(观察与研究)
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考研经济类联考写作素材(观察与研究),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年考研经济类联考写作素材(观察与研究)
留心观察与潜心研究----一个科学发现的启示
也许大家都听说过"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吧?担我今天要说的不是那个可笑的农民,而是从这则寓言引起的一个科学上的发现。

大多数人听到这则寓言时都会一笑了之。

而一位细心的生物学家却没有放过它。

他想:"为什么兔子会自己撞到树上去呢?"后来他不断研究,终于得出了结论:兔子的眼睛长在两侧,两眼了莫尔斯电码;化学家道尔顿给妈妈买了一双袜子,结果发现了色盲症;物理学家波义尔在养紫罗兰时发明了石蕊试剂;医生邓禄普浇花时受到启发,发明了自行车轮胎;化学家凯库列做梦时发现了苯的分子结构;一个无名的花匠发明了钢筋混凝土……
这些人,他们都在某一时刻突然受到了启发,或是发现了某种意想不到的事情。

事实上,他们为了这一天的成功也许已经潜心留意周围事物多少年了。

这正是他们本身素质的体现。

要知道机会只留给那些为了寻找它而不断探索的人。

只要我们专心致志于周围有趣的事物,成功就会降临。

让我们不要像那位农民一样守株待兔、坐等成功的到来,而是用我们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寻找、发现成功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经济类联考论说文写作事宜
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三)比较论证
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通常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

1、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辑形式为: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推理。

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更确切的论据。

运用类比论证,有时是有效的。

类比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简练生动。

使用这一方法要注意,类比对象应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属性,要防止出现机械类比的毛病。

由于用来类比的前提是特殊的事物,所以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论述复杂问题时只用类比说理就会显得不够充实。

类比论证有一定的哲学依据,因为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从思维方式来看,类比论证不拘于事物表面上的差异,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考查,试图在异中求同,是包含了辩证法的因素的,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有其意义,许多类比的结论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假说。

但是,作为一种论证方式,由于它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其结论不是完全可靠,所以在表述上多用“可能”;另外,即使一个基本正确的类比结论中,也包含着某些谬误。

一般来说,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共有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

如果共有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密切,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大;如果联系程度低,结论的可靠程度就低;如果是无关的,就不能进行类比。

运用类比论证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使用同类对象进行类比。

世界上具有某些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的事物是无穷多的,有的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它们进行类比,就缺乏说服力。

同类相比一般比较接近本质,结论也比较可靠。

如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不能从人与狗都要呼吸、吃食、睡眠等共同属性,
推论出狗也有思想等属性。

(2)避免单独运用类比论证一种论证方式。

最好是与其他的论证方式结合使用,使之起一种补充和丰富的作用。

(3)要注意结论的可靠程度。

除非个别很有把握的情况,否则结论一般只是一种可能性。

在表述上要把握住分寸,不可绝对化。

2、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则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

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因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和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

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

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有时会显得说服力不够。

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两个问题:
(1)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
对两个对象进行对比,必须肯定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否则比较的结论就不一定有效和可靠。

可比性主要从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拿来比较的对象一般来说应该是同类的,这点与类比论证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是往往要界定比较的界面,即两者是在一定的范围和层次上来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某些性质和特征在这个特定的界面上进行对比,而不是两个对象整体上的完全对比,因此对比的结论并不是可以无条件地外推的。

(2)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
要进行比较,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

所谓参照系指的是用来衡量和确定双方优劣长短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否则比较的结论不一定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