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简介
丰子恺生平简介 22手指

22.手指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丰子恺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
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1926年9月30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
人物生平.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
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时候便被包围在妈妈的温情中,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实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
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始终被他奉为圭臬,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
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丰子恺从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
创《美育》杂志。
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年11月,丰子恺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33年,丰子恺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
1966年,十年浩劫期间,丰子恺被林彪、“四人帮”加上莫须有罪名,遭到残酷迫害,身心备受摧残。
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逝世。
个人作品著作创作特点.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护生画集》(共9部)等。
丰子恺简介资料

.;.丰子恺简介资料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
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
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
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
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
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以漫画著名艺坛。
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
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
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
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
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
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
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
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
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
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
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我最喜欢其中的《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
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生平简介及故事介绍

丰子恺生平简介及故事介绍丰子恺出生于1898年11月9日,卒于1975年9月15日,祖籍是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是著名的散文家、画家和文学家。
原来的名字是丰润,号子觊,后来才改成的子恺,丰子恺的笔名是TK,他从小就喜欢美术,对画画有着非同一般的热情。
主要的作品有《缘缘堂随笔》和画集《子恺漫画》。
丰子恺1898年出生在崇德县,在他出生的时候,在家族这一辈中还是第一个男孩,所以小时候便一直被母亲非常的宠爱,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让丰子恺的心总是温和平静的,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也可以看的出来,只要是丰子恺笔下的文字都是非常平实和充满内涵的,而他的画风也一直呈现出一种纯真和宁静来。
丰子恺从小就对美术有着非常大的兴趣,在进入师范学校后,就跟随着老师李叔同学习绘画,李叔同对丰子恺给予了帮助和指导。
在毕业之后,1919年,丰子恺在自己的学校内担任图画老师,但是两年之后,他又决定去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在日本过了一年后,回国继续发展美术音乐方面的事业。
丰子恺的绘画和文章都几乎保持着同一种风格,其中以绘画更为著名,他的作品让人不免被那种雍容华贵但是却凝心静气的感觉,同时他的作品在这几十年中流传的也非常广泛,但是失传的也有许多,让读者十分的遗憾和心痛。
也许是因为文人的浪漫主义情节,丰子恺在生前特别喜欢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他每居住一个地方就要给这个地方想一个温馨的名字,所以现在的丰子恺故居也分别拥有自己的名号。
例如丰子恺重庆故居就是“沙坪小屋”,而浙江的故居就是“小杨柳屋”等等,丰子恺故居的名字都非常的温馨,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在丰子恺所有故居中,以上海的故居“日月楼”居住时间最长,也是他生前最后的住所。
而“日月楼”是一幢西班牙风格的小洋楼,不仅拥有美丽的花园,周围碧天大树还将丰子恺故居映衬的更加清新脱俗,客厅里是丰子恺平时用的桌子、长沙发等家具,而且还拥有一个大天窗,不管是看日出日落,还是看美丽的星空,都是极好的,“日月楼”也是因此得名。
丰子恺的故事

丰子恺的故事丰子恺,中国近代著名画家、作家,被誉为“中国漫画鼻祖”、“中国民间美术开山祖师”,他的一生精彩非凡,下面将围绕丰子恺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生平丰子恺于1916年出生在上海,父亲是吴语戏剧家,母亲是京剧演员,家庭背景正是促使他对艺术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
他的书法、画法、篆刻等方面的学习经历相当丰富,其中以学习篆刻和绘画最为深入,后来他的创作方向便趋于漫画和图画书。
二、事迹1. 初涉绘画丰子恺早在上小学时,就开始涉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
上海北新华学校就读期间,因为在课堂上以画画为乐,不少老师就利用他的绘画才能进行试验性的文化教育教学。
2. 创作漫画上大学后的丰子恺,正式涉足漫画领域。
他在1935年应聘《上海商报》漫画栏目编辑,开始了长达20年的漫画生涯。
逐渐成为中国漫画的代表人物,创作了一批伟大的漫画作品,如《一笔画》、《相声新话》、《新故事会》等,纷纷打破了传统漫画的束缚,成为中国当代图画书创始人之一。
3. 文学成就丰子恺在绘画创作之余,也不忘写作,先后写作了《碎草集》、《残笺集》、《纯粹的中华》、《文学真经》等著作,对于中国文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艺术成就丰子恺对画笔的使用非常熟练,他的花卉画、山水画、字画、书法、篆刻等多领域的作品均作品荟萃。
而以往传统的中国漫画,常以线条简短为主,他对线条和色彩的处理的独到之处,让人非常容易的产生视觉艺术上的享受。
四、遗产丰子恺对于近代中国文艺事业的贡献不容置疑,他的作品活跃于当今中外国际艺术市场,既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代表人物,更是当代中国艺术之光。
总之,丰子恺是近代中国传媒艺术业的开创者之一,他的逝世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惋惜,但他在文学、绘画、漫画等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仍然将永久地留在历史上。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丰子恺人物简介

丰子恺一、人物简介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丰子恺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
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1926年9月30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
二、人物生平1、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
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时候便被包围在妈妈的温情中,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实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
2、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
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丰子恺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始终被他奉为圭臬,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
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3、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4、1919年,丰子恺从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
创《美育》杂志。
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5、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6、1927年11月,丰子恺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7、1933年,丰子恺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
8、1966年,十年浩劫期间,丰子恺被林彪、“四人帮”加上莫须有罪名,遭到残酷迫害,身心备受摧残。
9、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逝世。
三、创作特点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护生画集》(共9部)等。
丰子恺简介资料【范本模板】

丰子恺简介资料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
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
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
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
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
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
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
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
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
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
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
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
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
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
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
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我最喜欢其中的《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
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生平介绍

丰子恺的作品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 丰子恺 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他自谓其漫画创作 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是描写古诗词时代, 第二是描写儿童相时代, 第三是描写社会相时代, 第四是描写自然相时代。 但又交互错综,不能判然画界,只是漫画中含 有这四种相的表现而已。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 人寻味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来自《 阿 Q 正 传 》
《 爸 爸 回 来 了 》
• 建国以后主要从事翻译俄文与日文的文 学作品。译有《猎人笔记》《夏目漱石 选集》《源氏物语》等。画集方面出版 的有《绘画鲁迅小说》《子恺漫画选》 (一九五五年)《丰子恺儿童漫选》英 文本与印尼文本(一九五六年)、彩色 的《丰子恺画集》(一九六三年)。
一 钩 卷 帘 栊 , 便 是 十 分 心 情 。 , 一 , 后 杯 散 茶 人 个 《 几 画 , 漫 》 画 水 幅 如 一 天 第 月 的 新 表 发 开
公
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七年间陆 续出版的画集有《子恺画集》 《护身画集》《学生漫画》《儿 童漫画》《都会之音》《云霓》 《人间相》等。其中除描写诗词 意境、儿童生活与学生生活的画 外,有大量的画揭露旧社会的黑 暗与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
谢谢您的关注!
《子恺画集》
《护身画集》
《学生漫画》
儿 童 漫 画
• 抗战期间在西南各省出版的画集有《漫 画阿Q正传》《大树画册》《客窗漫画》 《画中有诗》等。一九四一年在遵义绘 成《子凯漫画全集》,一九四六至四八 年住在杭州期间出版的画集有《又生画 集》与彩色版《子恺漫画选》等。
《 大 树 画 册 》
你知道漫画的由来吗? 让我们来认识他-丰子恺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 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和翻译家。 原名丰润、丰仁。 浙江崇德人。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 习音乐和绘画。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 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 国在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1924年,文艺刊物 《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 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 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解放后曾 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 会副会长等职。从此我国正式统一使用漫画二字,并作为一个 画种的名称。1975年9月15日辞世。
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

往。十月加入“城南文社”,1899年(己亥光绪二十五年),二十岁的李
祥瑞。他的父母都笃信佛教,叔同小时候,常在家
与三弟一起学僧人作法,‚两个人都用夹被或床罩 当袈裟,在屋里或炕上念佛玩‛。 著名音 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 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李叔同六七岁时,开始跟着年长自己 12岁的兄长文熙读书, 并学习日常礼仪。文熙对他督教甚严,日常功课不得马虎, 应对进退也不得稍越礼仪。他小小年纪便受到如此严格的教 育,无疑会使他的天性受到压抑,但对他养成严肃认真的习 惯却大有好处。他日后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的好 习惯。 1894年,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内心‚反叛‛的种子也开 始萌芽。他对兄长从小要求他刻苦用功学习的经国济世的 ‚正经‛学问不那么热衷了,却对唱戏这种‚贱业‛产生了 浓厚兴趣,经常去戏园子看戏,成了铁杆票友,有时还客串 某个角色。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极富传奇色彩而
又颇有争议的人物。 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才华横溢、
学贯中西,也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凭借其生前超常的 智慧给世人以无限的思索和追仰。研究他的一生对于了 解 上个世纪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李叔同,本名李文涛,叔同为其字,弘一是其出家后的 法号。 生于清光绪六年( 1880 年),卒于 1942 年秋,浙江 平息人。作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李叔同集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子恺简介
丰子恺,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
他一生涉猎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各个艺术领域,并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他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随李叔同学习绘画。
1921年赴日本学画,次年回上海教书。
1927年出版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1929任开明书店编辑,1930年至1937年专事作画著书。
抗战爆发后,先后任教于宜山浙江大学和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又生画集》《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丰子恺在文学方面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
他的散文和他的漫画,风格、神韵极为相似。
绘画上他力求用形状色彩来代替语言文字,写作中则注意用语言文字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
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所感,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