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陈启兴版)第1章课后习题答案
通信原理各章习题集的答案

第一章 通信系统概论一 填空选择题1.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是 __抗干扰能力强噪声不积累 、差错可控、容易加密_、可实现综合化(便于集成)等_。
2.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通常用_有效性_和可靠性_衡量, FSK 系统指标具体用_传输速率(传码率、传信率)和_差错率(误码率、误信率)_衡量,FM/PM 系统具体指标用_有效传输频带 和_信噪比_衡量。
3.已知二进制数字信号在2分钟内共传送72000个码元,0、1码等概率出现,则码元速率为600B ,信息速率为600b/s ;传送1小时后,接收到的错码为216个,其误码率为10-4;若保持码元速率不变,变换为8进制传输,每个码元所含信息量为3 ,信息速率为1800b/s 。
4.通信是指消息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______,主要质量指标是_____和_____,它们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具体为_____和_____。
5.在码元速率相同的条件下,16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信息速率是二进制的4 倍。
6.按传输媒介,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
7.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包括 ( D )A.信息传输速率B.符号传输速率C.频带利用率D.以上都包括8.在码元速率相同条件下,m 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信息速率是二进制的 log 2m 倍。
9.通信系统按其传输信号形式分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
10.通信系统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不同分为模拟通信系统 和 数字通信系统11.衡量通信系统主要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前者主要是消息传输速率问题,而后者是指消息传输的 质量问题。
12.设有四个信息A 、B 、C 、D 分别以概率1/4、1/8、1/8、1/2传送,每个消息出现是相互独立的,其平均信息量H=__1.75b/符号__。
13.设有4个消息符号,其出现概率是21、41、81、81各消息符号出现是相对独立的,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为 1.75b/符号 。
14.某四元制信源,各符号对应的概率分别为21、41、81、1,则该信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1.75b/符号 。
通信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习题1。
1 在英文字母中E 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0。
105,试求其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b 25.3105.0log E log E 1log 222E =-=-==P P I习题1.2 某信息源由A,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b A P A P I A 241log )(log )(1log 222=-=-==b I B 415.2163log 2=-= b I C 415.2163log 2=-= b I D 678.1165log 2=-=习题1。
3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
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1) 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1.2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 。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Bd 100105213B =⨯⨯=-R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s b 2004log log 2B 2B b ===R M R R(2)平均信息量为比特977.1516log 165316log 1634log 414log 412222=+++=H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7.197977.1100B b =⨯==H R R习题1。
4 试问上题中的码元速率是多少? 解:311200 Bd 5*10B B R T -===习题1.5 设一个信息源由64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均为1/32,其余48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96,若此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独立的符号,试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该信息源的熵为96log 961*4832log 321*16)(log )()(log )()(22264121+=-=-=∑∑==i i i i Mi i x P x P x P x P X H=5。
通信原理习题答案1

习题答案(1)1-1已知英文字母e出现的概率为0.105,x出现的概率为0.002,试求e和x的信息量.0002解:p(e)=0.105, I=log[1/p(e)] = 3.25(b) p(),e g2[p()]()p(x)=0.002, I x=log2[1/p(x)] = 8.97(b)1-2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3/16和5/16,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解:N)(log )()(21x P x P x H i i i −=∑=)/(23.2s b =17 设一数字传输系统传送二进制码元的速率为1-72400B,试求该系统的信息速率;若该系统改为传送16进制信号码元,码元速率不变,则这时的系统信息速率为多少(设各码元独立等概率出现)<解答>R=2400BaudB=9600bit/s9600/Rb1-919 如果二进制独立等概率信号的码元宽度为0.5ms,求R B 和R b ;若改为四进制信号,码元宽度不变,求传码率R B 和独立等概时的传信率R b<解答>(1)R B =2000BaudR b =2000bit/s2()R B =2000BaudR b =4000bit/s110已知某四进制数字传输系统的传信率为1-102400b/s,接收端在0.5h内共收到216个错误码元,.试计算系统误码率Pe<解答>>(1)R b=2400b/s ->R s=1200波特0.5×60 ×60 ×1200=2160000-4=216/2160000=104Pe3-8f 一个中心频率为c ,带宽为B的理想带通滤波器如图3-9所示,假设输入是均值为零、功率谱密度为n /20的高斯白噪声。
(1) 求滤波器输出噪声的自相关函数(2)(2) 求输出噪声的平均功率(3) 写出输出噪声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H (ω)|B π21ωc 0ω-ωc。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作业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作业和思考题参考答案————————————————————————————————作者:————————————————————————————————日期:5-1 设二进制符号序列为1 0 0 1 0 0 1 ,试求矩形脉冲为例,分别画出相应的单极性、双极性、单极性归零、双极性归零、二进制差分波形和四电平波形。
解 单极性、双极性、单极性归零、双极性归零、二进制差分、四电平波形分别如下图5-6(a)、(b)、(c)、(d)、(e)、(f)所示。
图5-6 波形图5-2 设二进制随机脉冲序列中的“0”和“1”分别由g (t )和-g (t )表示,它们的出现概率分别为2/5及3/5:(1) 求其功率谱密度;(2) 若g (t )为如图题5-2(a)所示波形,T s 为码元宽度,问该序列是否存在位定时分量f s = 1/T s ? (3) 若g (t )改为图题5-2(b),重新回答题(1)和(2)所问。
图题5-2g (t )0.5T sO -0.5T st(a)g (t )0.25T sO -0.25T st(b)11解 (1)随机二进制序列的功率谱密度212()(1)()()s S P f f P P G f G f =--+212[()(1)()]()S S S S m f PG mf P G mf f mf δ∞=-∞+--∑由题意知g 1(t ) = - g 2(t ) = g (t ),因此双极性波形序列的功率谱密度为1 0 0 1 0 0 1 +E -E(e1 0 0 1 0 0 1(a+E 01 0 0 1 0 0 1+E(c 1 0 0 1 0 0 1 +E-E(d 1 0 0 1 0 0 1+E-E(b 1100 0110(f()2222()4(1)()12()()S S S SS P f f P P G f f P G mff mf δ+∞-∞=-+--∑222241()()()2525S S S S f G f f G mf f mf δ+∞-∞=+-∑式中,G (f )⇔g (t );等式右端第一项是连续谱成分,第二项是离散谱成分。
通信原理第一章习题解答

通信原理习题解答第一章1-1 解: e 信息量I =log 21P (e )=-log 2P (e )=-log 20.105=3.25(bit )x 的信息量I (L )=log 21P (x )=-log 2 P (x )=-log 20.002=8.97(bit )1-2 解:各符号的概率之和等于1,故第四个符号的概率为12⁄,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为H=-14log 214-2×18−12log 212=1.75(b 符号⁄)1-3 解:(1)已知每个二进制码远宽度为5ms ,又知一个字母由俄日个二进制码元组成,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T B =2*5ms 。
因此,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R B =1T B =12×5×10−3=100(Baud ) 等概率时的平均信息速率R b =R B log 2M =R B log 24=200(b s ⁄)(2)平均信息量为H =15log 25+14log 24+14log 24+310log 2103=1.985(b 符号⁄) 等概率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R b =R B ·H =100×1.985=198.5(b s ⁄)1-4 解:(1)每键的平均信息量为H −∑P (x )10i=1log 2px i =−0.3log 20.3−2×0.14log 20.14−7×0.06log 20.06=−3.32×(0.3log 0.3+2×0.14log 0.14+7×0.06log 0.06)≈3.02(b 键⁄)(2)信息速率R b =R B ∙H =2×3.02=6.04(b s ⁄)1-5 解: 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H =16×132log 232+112×1224log 2224=6.405(b 符号⁄) 已知符号速率R B =1000Baub ,所以平均信息速率R b =R B ∙H =1000×6.404=6.405×103(b s ⁄)1-6 解:(1)已知马原宽度T B =0.4ms ,则码元速率R B =1T B ⁄=2500Baud 。
(完整版)通信原理课后答案1

习题解答(一)1-4 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
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
(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2)若每个字母出现的可能性分别为P A =1/5,P B =1/4,P C =1/4,P D =3/10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5.1981010985.1)/(985.1103log 10341log 4141log 4151log 51)]()[log ()(2)/(20010102/10/52)/(24log log )(1log )1(32222123222s bit t I R bit x P x P x H s bit t I R ms ms t bit M x P I b ni i i b =⨯≈∆=≈----=-==⨯=∆==⨯=∆====-=-∑则:符号)(则:符号)(符号)(间为:传输每个符号占用的时符号解:1-5 国际莫尔斯电码用点和划的序列发送英文字母,划用持续3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点用持续1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且划出现的概率是点出现概率的1/3:(1)计算点和划的信息量;(2)计算点和划的平均信息量。
符号))(故。
划出现的概率为,,所以点出现的概率为出现概率的因为划出现的概率是点解:/(81.0241415.0432)(241log log )(415.043log log 4/14/33/1)1(22112222212121bit I P I P H bit P I bit P I P P =⨯+⨯=+==-=-=≈-=-===1-6设一信息源的输出由128个不同的字符组成。
其中16个出现的概率为1/32,其余112个出现的概率为1/224。
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符号,且每个符号彼此独立。
试计算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1-9 如果二进制独立等概信号,码元宽度为0.5ms ,求R B 和R b ;有四进制信号,码元宽度为0.5ms ,求传码率R B和独立等概时的传信率R b 。
通信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通信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1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1-1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
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
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1.抗干扰能力强;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5.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
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6.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4KHZ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1.4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所示。
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行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首发双方时间上保持一致,保证数字通信系统的有序,准确和可靠的工作。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第1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引言1.1 学习指导1.1.1 要点本章的要点有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通信系统是指传递消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含信道)的总和。
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源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
(1)一般模型以图1-1所示的功能框图来表示。
信源输入变换器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输出变换器噪声源图1-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信息源。
信源所产生的信息可以是声音、图像或文本。
信息源一般包含变换器,将信源的输出变换成电信号。
例如,用作变换器的话筒,可以将语音信号变换成电信号,而摄像机则将图像信号变换成电信号。
这些设备输出的信号一般称为基带信号。
在接收端,使用类似的变换器就可以将接收到的电信号变换成适合用户的形式,如声音信号、图像等。
发送设备。
发送设备将原始基带电信号变换成适合物理信道或其他传输介质传输的形式。
例如在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中,通信部门规定了各发射台的频率范围,因此,发射机必须将待发送的信息信号转换到适合的频率范围来发送,以便与分配给此发射机的频率相匹配。
这样,由多个无线电台发送的信号就不会彼此干扰。
又如果信道是光纤组成的,那么发送设备就要将处理好的基带信号转换光波信号再发送。
因此发送设备涵盖的内容很多,可能包含变换、放大、滤波、编码调制等过程。
对于多路传输系统,发送设备中还包括多路复用器。
信道。
信道用于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发送到接收端的物理介质。
信道可以分为两大类: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在无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大气、自由空间和海水。
有线信道有双绞电话线、同轴电缆及光纤等。
信道对不同种类的信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但都会对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产生衰减,信道中的噪声和由不理想接收机引入的噪声会引起接收信号的失真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恢复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消息信号。
使用和发送端相似的变换器将接收到电信号变换成适合用户的形式,如声音信号、图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引言1.1 学习指导1.1.1 要点本章的要点有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通信系统是指传递消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含信道)的总和。
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源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
(1)一般模型以图1-1所示的功能框图来表示。
图1-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信息源。
信源所产生的信息可以是声音、图像或文本。
信息源一般包含变换器,将信源的输出变换成电信号。
例如,用作变换器的话筒,可以将语音信号变换成电信号,而摄像机则将图像信号变换成电信号。
这些设备输出的信号一般称为基带信号。
在接收端,使用类似的变换器就可以将接收到的电信号变换成适合用户的形式,如声音信号、图像等。
发送设备。
发送设备将原始基带电信号变换成适合物理信道或其他传输介质传输的形式。
例如在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中,通信部门规定了各发射台的频率范围,因此,发射机必须将待发送的信息信号转换到适合的频率范围来发送,以便与分配给此发射机的频率相匹配。
这样,由多个无线电台发送的信号就不会彼此干扰。
又如果信道是光纤组成的,那么发送设备就要将处理好的基带信号转换光波信号再发送。
因此发送设备涵盖的内容很多,可能包含变换、放大、滤波、编码调制等过程。
对于多路传输系统,发送设备中还包括多路复用器。
信道。
信道用于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发送到接收端的物理介质。
信道可以分为两大类: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在无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大气、自由空间和海水。
有线信道有双绞电话线、同轴电缆及光纤等。
信道对不同种类的信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但都会对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产生衰减,信道中的噪声和由不理想接收机引入的噪声会引起接收信号的失真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恢复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消息信号。
使用和发送端相似的变换器将接收到电信号变换成适合用户的形式,如声音信号、图像等。
接收到的信号由于噪声的影响,出现某种程度的恶化,除了完成信号解调这一功能外,接收机还有完成包括信号滤波和噪声抑制等在内的其他一系列外围功能。
在后面章节的分析中我们将会看到,接收消息信号的保真度与调制类型和加性噪声强度密切相关。
(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其模型如图1-2所示。
1)消息⇔基带信号,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的是信源和信宿。
2)基带信号⇔已调信号,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的通常是调制器和解调器。
经过调制以后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它应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携带有信息,二是适合在信道中传输。
由于已调信号的频谱通常具有带通形式,因而已调信号又称为带通信号(也称为频带信号)。
(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如图1-3所示。
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数字调制器信道数字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收信者噪声图1-3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信源编码译码器将模拟或数字信源的输出高效地变换成二进制序列的过程称为信源编码(source encoding)或数据压缩(data compression)。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信道编码译码器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受到噪声等影响后将会引起差错。
为了减小差错,信道编码器以受控的方式引入一定的冗余码元(监督元),组成所谓的“抗干扰编码”。
接收端的信道译码器按相应的逆规则进行解码,从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数字调制解调器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通信信道能够传送不同的电信号(波形),因此数字调制器的目的是将二进制信息序列映射成适合特定信道传输的信号波形。
数字解调器(digital demodulator)对信道损伤的发射波形进行处理,并将每个波形还原成图1-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表示所发送数据码元(二进制或M 进制)的估计数字。
例如,采用二进制调制时,解调器对所接收波形进行处理,以判定发送的比特是1还是0,这种情况称之为二元判决或硬判决(hard decision)。
当需要保密时,可以有效地对基带信号进行人为扰乱,即加密,在接收端就需要进行解密。
评价解调器与译码器性能好坏的测度,是译码序列中出现错误的概率。
更准确的说,在译码器输出端出现比特错误的平均概率是评价解调器-译码器组合性能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错误概率与码特性、信道中进行信息发送的波形类型、发射机功率、信道特性及解调和译码方法等有关。
2.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系统的类别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分属不同的种类。
(1) 模拟通信系统:指的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2) 数字通信系统:指的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3) 有线通信系统:用导线(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光缆)作为传输媒质的通信系统。
例如,市内电话、有线电视、海底电缆通信。
(4) 无线通信系统: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系统。
例如,短波电离层传播、微波视距传播、卫星中继等。
(5) 基带传输系统:以基带信号(未经调制的信号)作为传输信号的通信系统。
根据信号是模拟的,还是数字的,基带传输又可分为模拟基带传输和数字基带传输。
(6) 带通传输系统:以已调信号作为传输信号的通信系统。
3.通信方式通信方式是指通信双方之间的工作方式或信号传输方式。
(1)单工通信,是指信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因此只占用一个信道。
广播、遥测、遥控、无线电寻呼等就是单工通信方式的例子。
(2)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例如,使用同一载频的普通对讲机,问询及检索等都是半双工通信方式。
(3)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一般情况全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的信道。
电话是全双工通信一个常见的例子,通话的双方可同时进行说和听。
计算机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也是这种方式。
(4)并行传输是将代表信息的数字序列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5)串行传输是数字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接一个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4.信息及其度量如果信源中某一消息发生的不确定性越大,一旦它发生,并为收信者收到,获得的信息量也就越大。
根据概率论知识,事件的不确定性可以用事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可能性越小,概率越小;反之,概率越大。
因此,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与事件发生的概率密切相关。
例如,“海洋受到了核爆炸的破坏”这条消息比“今天下雨”这条消息包含更多的信息量。
即事件出现的概率越小,事件中包含的信息量越大。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信息量作如下定义:若一个消息x i 出现的概率为P (x i ),则这一消息所含的信息量为()()()i a a i i 1log log (1-1)I x P x P x ⎡⎤==-⎢⎥⎣⎦M 个离散消息需要用M 个符号表示,也就是说,传送M 个消息之一和传送M 个符号之一是等价的,所以消息所含的信息量就是符号所含的信息量。
式(1-1)是单一符号出现时的信息量。
对于由一串符号构成的消息,假设各符号的出现是相互独立的,根据信息量相加的概念,整个消息的信息量为()i Ni i x p n I log 1∑=-= (1-2)式中,i n 第i 种符号出现的次数;()i x p 第i 种符号出现的概率;N 信息源的符号种类。
当消息很长时,用符号出现概率和次数来计算消息的信息量是比较麻烦的,此时可用平均信息量的概念来计算。
平均信息量是指每个符号所含信息量的统计平均值,N 种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i Ni i x p x p x H 21log ∑=-= (比特/符号) (1-3)由于平均信息量H 同热力学中的熵形式一样,故通常又称它为信息源的熵,其单位为比特/符号,或者写为bit/符号。
有了平均信息量H (x )和符号的总个数n ,可求出总信息量为n x H I ⋅=)( (1-4)可以证明,当信源中每种符号出现的概率相等,而且各符号的出现为统计独立时,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量最大,有N NN H N i MAX 212log 1log 1=-=∑= bit/符号 (1-5) 5.主要性能指标通信的任务是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有效性指的是传输一定的信息量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带宽或时间),而可靠性指的是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
这两项指标体现了对通信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这两者是相互矛盾而又相互联系的,通常是可以互换的。
(1) 模拟通信系统有效性指标:传输带宽。
同样的消息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则需要不同的频带宽度。
频带宽度越窄,则有效性越好。
可靠性指标:输出信噪比。
信噪比越大,通信质量越高。
(2) 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指标:传输速率。
码元传输速率R B 定义为:每秒钟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简记B 。
信息传输速率R b 定义为:每秒种传送的平均信息量,单位是比特/秒,简记为b/s 或bps 。
信息传输速率又称为信息速率或传信率。
每个码元或符号通常都含有一定比特数的信息量,因此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有确定的关系,即b B R R H =⋅ (1-6)式中,H 为信源中每个符号所含的平均信息量(熵)。
可靠性指标:差错率。
误码率(码元差错率)P e 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输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更确切地说,误码率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即传输总码元数错误码元数=e P误信率(信息差错率)P b 又称误比特率,是指错误接收的比特数在传输总比特数中所占的比例,即传输总比特数错误比特数=b P显然,在二进制中有P b =P e1.1.2难点本章的难点主要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基带信号和已调信号,误信率和误码率。
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按信号参量的取值方式不同,可把信号分为两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若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则称为模拟信号;若信号的参量取值离散(可数的、有限个),则称为数字信号;区别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关键,是看携带消息的信号参量(如幅值、频率、相位)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而不是看时间。
例如:图1-4(a)所示的话音信号,按抽样定理对其进行抽样,抽样后的信号图1-4(b)尽管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但它仍属于模拟信号。
实际上,这是一个PAM (脉冲调幅)信号。
图1-5所示的是2PSK 信号,尽管该信号波形在时间上和幅度上都是连续变化的,但它携带消息的参量是相位,而相位只有两种变化状态(离散取值),因此,它是一个数字信号。
2.基带信号是指来自信源的消息信号,即原始电信号(也称调制信号),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数字的。
基带的含义是指信号的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如图像信号的频率 (a) 话音信号 (b) 抽样信号图1-4 模拟信号范围为0~6M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