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游记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写游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包括交代游踪、抓住景物特点、确定中心、寓情于景和增加知识性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范文、分析讨论和实际写作,提高学生的游记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感受自然与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记录美和分享美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游记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能够清楚地交代游踪,抓住景物特点,融入自己的感情。

学会选取独特的视角和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使游记具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在游记中巧妙地寓情于景,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体现出对所描写景物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受,避免游记的平铺直叙和空洞无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会精心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各地的美丽风光,如雄伟的山脉、广袤的草原、湛蓝的大海、古老的建筑等。

同时,配以轻松愉悦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妙的旅行之中。

然后,我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分享其中的趣事和感受。

接着,我会说:“旅游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也是一种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的途径。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美好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不仅可以留下珍贵的回忆,还可以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游记,让我们的旅行故事变得更加精彩。

”了解概念:在讲解游记的定义时,我会这样说:“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旅行的文章。

《游记》优秀教案(通用6篇)

《游记》优秀教案(通用6篇)

《游记》优秀教案(通用6篇)《游记》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记》优秀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记》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3. 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二)能力目标:1. 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3. 体会本文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三)德育目标:感受北方早春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 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

诵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经历了漫长的严冬之后,我们终于盼来了温暖的春天。

昨日的一场小雨,让我们想起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诗句。

你能给大家描绘一下你眼中或心中的春之美景吗?(生答略)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脚步到北京郊外满井去走一走,看一看,领略一下那时那地的春之美景吧!(课件出示幻灯片1----课题)二、整体感知:1. 让我们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课件出示幻灯片2---掌握下列词语的读音。

)(生按小组每人一词轮答,出错者由生自由纠正。

)燕地(yān);廿(niàn)二月;花朝节(zhāo);呷(xiā)浪;鲜妍(yán)明媚;堕事(huī);恶能无纪(wū);飞沙走砾(lì);曝(pù)沙之鸟;浅鬣寸许(liè)髻鬟(jì)(huán);靧面(huì);红装而蹇(jiǎn)者;脱笼之鹄(hú);汗出浃(jiā)背;罍而歌者(léi)。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学写游记教案(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学写游记教案(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学写游记教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游记作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游记作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游记的基本结构:标题、开头、过程、结尾。

2. 游记的写作方法:观察、描述、抒情、议论。

3. 游记的语言特点:生动、形象、具体、感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观察、描述、抒情、议论等手法,使游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优秀游记作品选集。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游记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析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3. 示范:教师现场撰写一篇游记,展示游记的写作过程。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游记作文。

5. 交流与评价:学生互相交流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游记的基本结构:标题、开头、过程、结尾。

2. 游记的写作方法:观察、描述、抒情、议论。

3. 游记的语言特点:生动、形象、具体、感人。

七、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知识,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游记作文。

2. 阅读一篇优秀游记作品,分析其写作技巧,并撰写一篇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游记作品。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学写游记优秀教学设计

学写游记优秀教学设计

《学写游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写游记》是国家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单元作文。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因此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八年级(上)学过不少古代游记散文,本学期也学了一篇古代游记散文《小石潭记》,是一篇非常精美典范的山水游记散文,可以用好教材,前后勾连,温故知新。

【学情分析】学生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时进行过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作文训练,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游记作文训练,犹记得该次作文训练,学生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观察不够仔细,不能多角度的进行观察,抓住景物神韵,进行联想与想象。

因此,学生对写景作文有一点畏惧心理,而写景只是游记的一部分,游记还涉及到作者的游踪,还要交代游览地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历史人文……难度更大。

因此,在授课时有个简要的回顾,能够迅速唤起学生的积累;另选了3篇同龄人游记佳作,学生更容易学习与模仿,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

3篇游记游踪清楚,景物特点鲜明,通过表格式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游记的写作特点,从而归纳出游记的写作规律,实现课内与课外的勾连,学会阅读一类文章(群文阅读),学会写一类文章。

在写作训练时,提供《春》里面的“春花图”一段做范例,给抓手,让学生学会有序观察、生动描写景物特点。

【教学目标】1.学习游记的写作,弄清游记和一般散文的异同;2.掌握游记的写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3.体会游记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学习游记的写作,弄清游记和一般散文的异同。

【教学难点】掌握游记的写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番禺长隆、珠海长隆……)旅游无疑是快乐的,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吃……如果老师让你们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你们可能马上会觉得兴味索然或者不想去了是吗?(同学们深有同感)那是因为你们没有学会写游记。

第五单元 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五单元 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历山水,记录美好——学写游记教学目标:1、学写游记,抓住游记三要素:明游踪,绘美景,抒真情。

2、学习移步换景,定点换景,运用修辞,抓住色彩,俯仰结合,动静结合,对比,引用古诗词,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等多种写景方法。

3.学会在游记中抒发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五一大家出去游玩了吗?发朋友圈了吗?老师也出去玩了一天还发了一条朋友圈,你们猜猜我写了些什么?其实我们经常外出游玩,游玩过后我们也想记录一下自己的经历,所以学习怎样写作游记很有必要,那么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游历山水,记录美好。

二、学习目标1.同学们什么是游记,说说你的理解?老师认为游记就是走过一些陌生或熟悉的地方,发现一些特别的风景,记录一些走心的感受,所以游记的三要素就是所至、所见和所感。

所至明游踪,所见绘美景,所感抒真情。

(板书,明游踪,绘美景,抒真情)2.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抓住游记三要素,学写游记。

(齐读三要素)明游踪,绘美景,抒真情。

三、小组合作,答疑解惑(一)明游踪:(板书:移步换景,定点换景)1.去哪了也就是明确游踪,其实在小石潭记中第一段就明确了游踪,用什么样的方法?移步换景,那与移步换景相对的就是定点换景。

(PPT展示动画)移步换景就是在游记中交代清楚随着地点转变所看的景物的变化。

定点换景就是站在固定的一个点上,描写不同视角观察到的景物。

(二)绘美景:(板书:用手法,抓特征)游踪明确了,我们要用手中的笔来绘美景,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一会全组一起汇报答案,不足之处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在淡淡的夕阳下,一只小汽艇载着我们向湖的上游驶去。

湖面上水波不兴,船像在一面玻璃上滑行。

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

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地变成了深碧。

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移动,低视湖心另有一个天,云影在徘徊。

两岸的峰峦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情意缱绻的伴送着游人。

眼看到了尽头了,转一个弯,又是同样的山,同样的水,真想她来点变化啊,可是走过南北一百二十里,仍然是同样风姿。

作文《学写游记》优课一等奖教案

作文《学写游记》优课一等奖教案

学写游记【游记的定义】游记是描写游览中所见所闻(经历),并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感受)的文章。

【游记的类型】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游记的三要素】1.所至,即作者的游踪。

2.所见,即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现实生活等,3.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游记的特点】1.移步换景游记,一般都会采用“移步换景”,也即作者的视点(立足点及观察点)不固定,按照地点的转移和必须的视角变化,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出来。

视点和要叙述、说明的对象都在移换。

2.描述任何一篇山水游记,都离不开对某一风景多角度的描述,山水游记得告诉读者是怎样的山水,这是一切抒情的前提,而要告诉读者就务必借助于形象化的描述,且描述越生动、形象,越能激发读者对某一风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如我们熟知的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精致的写景状物的山水游记,文章首先交代小石潭的位置及周围景物,之后分层描述了潭水、潭石、潭岸青树、潭中游鱼和潭外小溪,并且以水、石、鱼为描述元素,搭建出小石潭及其周围清幽秀丽的风景,在给人一种幽深冷寂的感觉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内心凄怆的感受。

3.联想山水游记真正的写作目的一般不是仅仅告诉读者看到了什么。

写什么,作者是有讲究的。

因为纯写景的文章很少,绝大多数文章是融合作者思想情感的。

在这样的创作目的下,作者需要联想的介入,透过联想,文章到达了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相融的境界,从而体现出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如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小石城山地处僻野,很少有人涉足,小石城山虽有奇石异景却不被人们知晓,埋没于荒野,虽曰秀丽,却凄清无人赏识,自然拨动了作者的心弦。

于是,作者由奇石的命运联想到被贬谪到永州多年的自己,虽有济世安邦之才,然而横遭放逐,谪居荒蛮,壮志难酬。

《学写游记》教案

《学写游记》教案

《学写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游记的定义和特点,明确游记的写作目的;2.学习游记的写作技巧,能够准确描述旅游景点的风景和人文特色;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游记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游记的定义和特点;2.游记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2.准备学生交流讨论的素材;3.准备游记的例子和模板。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旅游景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并大致了解学生对旅游游记的了解程度。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最近去过哪些旅游景点?-你有没有写过游记?-游记是怎样的一种文体?Step 2:引入新知识1.分享游记的定义和特点:游记是一种记录旅游经历、描述旅游目的地的文学体裁。

它包括对旅游景点的客观描述,对自己旅行经历的主观感受和思考。

游记通常以第一人称写作,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达旅游景点的美景和人文特色,帮助读者了解和选择旅游目的地。

2.分享游记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选择合适的旅游目的地;-做好旅行前的准备工作;-准确地描述景点的风景和人文特色;-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供实用的旅行建议和小贴士。

Step 3:引导学生讨论1.提问:你认为游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2.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游记的写作要点。

3.展示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Step 4:展示和讲解游记的例子和模板1.展示一篇经典的游记,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

2.使用游记的模板,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写作练习。

Step 5:学生实践和展示1.学生根据自己的旅行经历或模板中的素材,进行游记写作实践。

2.分享和展示:每个学生选择一篇游记进行分享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Step 6: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总结游记的定义、特点、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

2.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学写游记》教学设计《学写游记》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明白游记的特点,能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顺序。

2.能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多角度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能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教学重点】1.明白游记的特点,能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顺序。

2.能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多角度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能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明代画家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其中说到旅行是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程,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旅行不只是“某某到此一游”的一种经过,而是成为永久的美好回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写作课——《学写游记》。

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导入新课,贴近学生自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法指导(一)技法点拨1.提出问题同学们,结合我们本单元所学,谈谈你对游记的认识。

2.技法小结老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可以总结出,游记,是游览者把他游览过的经历和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般而言,游记有三个要素,即“所至”(游踪)“所见”(风貌)和“所感”(感想)。

(二)技法指导1.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出一篇好的游记呢?2.技法小结(1)游踪清晰。

课文主要写作顺序《小石潭记》作者游览小石潭的路线《壶口瀑布》立足于“河心”四下观察《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作者的行程路线《登勃朗峰》作者登山游览路线及见闻《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滴水的流动路线游览的经过是行文线索,交代清楚,起到串联文章的作用即可,不能巨细无遗地叙述。

当然,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上路后,车夫说我们用饭之际,所有的游客都已赶到,甚至还抢在了我们前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写游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写游记》是国家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单元作文。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因此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八年级(上)学过不少古代游记散文,本学期也学了一篇古代游记散文《小石潭记》,是一篇非常精美典范的山水游记散文,可以用好教材,前后勾连,温故知新。

【学情分析】学生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时进行过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作文训练,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游记作文训练,犹记得该次作文训练,学生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观察不够仔细,不能多角度的进行观察,抓住景物神韵,进行联想与想象。

因此,学生对写景作文有一点畏惧心理,而写景只是游记的一部分,游记还涉及到作者的游踪,还要交代游览地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历史人文……难度更大。

因此,在授课时有个简要的回顾,能够迅速唤起学生的积累;另选了3篇同龄人游记佳作,学生更容易学习与模仿,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

3篇游记游踪清楚,景物特点鲜明,通过表格式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游记的写作特点,从而归纳出游记的写作规律,实现课内与课外的勾连,学会阅读一类文章(群文阅读),学会写一类文章。

在写作训练时,提供《春》里面的“春花图”一段做范例,给抓手,让学生学会有序观察、生动描写景物特点。

【教学目标】1.学习游记的写作,弄清游记和一般散文的异同;2.掌握游记的写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3.体会游记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学习游记的写作,弄清游记和一般散文的异同。

【教学难点】掌握游记的写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番禺长隆、珠海长隆……)旅游无疑是快乐的,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吃……如果老师让你们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你们可能马上会觉得兴味索然或者不想去了是吗?(同学们深有同感)那是因为你们没有学会写游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游记的写作,以后大家就不会怕游记写作了。

二、明确什么是游记,游记的题材有哪些。

游记,是描写、记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

游记题材: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乡风民俗碑文对联(所见)神话传说奇闻异事名言歌谣……(所闻)三、温故知新,得出启示。

《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景物出处景物特点写作手法思想感情启示:怎样才能写好景物?1、仔细观察,抓住特点;2、注意顺序【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游踪)】3、讲究写法【用动静结合写景多角度描写景物(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仰视、俯视、正面、侧面……)】4、妙笔生花借助于联想与想象采用多种修辞手法5、寓情于景,以情感人【设计意图】充分用好教材这一例子,通过回顾学过的古代游记散文,让学生更清楚了解游记散文的特点,选取了《三峡》与《小石潭记》是因为这两篇文章景物特点十分鲜明,写作手法高妙,详细梳理了《小石潭记》,一则是因为这是本学期所学,二则本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游记特点突出,景物特点鲜明,较有代表性,从而得出写好景物的启示。

四、欣赏3篇同龄人游记散文《海螺沟之旅》《游东钱湖》《夜游漓江》,分析游踪、景物特点、写作手法。

游记写作启示:1、游踪清晰,线索分明;2、捕捉神韵,积累素材(多角度、动静结合、联想想象、多种修辞……);3、血肉丰满,主次分明;4、移步换景,情随景生。

【设计意图】选取的文章都是同龄人中的游记佳作,难易适中,不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通过展示图片,激起学生兴趣,再让学生阅读文章,梳理游踪,概括景物特点,写作手法……学生印象更深刻,更有感触,选取的3篇,都有用到“移步换景”,其中《游东钱湖》主要运用的是“定点观景”,与前面所提的“怎样写好景物特点”紧密相联。

通过学习,从而找出写作的规律,得到启示,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勾连,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效果良好。

五、学以致用欣赏美丽的油菜花田图片,运用写景的方法,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1、范文引路:《春》——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写作顺序:树上繁花——花下昆虫——遍地野花,从高到低;写作手法:比喻、拟人,侧面描写……生动形象写出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运用联想,由春花联想到秋实……2、小试牛刀:写作提示:远——近、整体——局部……多种修辞联想想象3、学生写作、展示、点评。

【设计意图】给抓手,让学生有章可循。

教会学生仔细观察,有序写作,写出景物特点……展示交流环节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不是能够学以致用,另外,让同学点评写作的手法,进一步明确写作的要点。

六、布置作业请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游记,写清楚游览地点的风光景物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不少于600字。

比如:我们的校园、罗三妹山、小琅环……七、总结老师寄语:同学们,愿你们都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美,做一个善观察,会感悟的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八、板书设计:游记景物特点游踪清晰主次分明寓情于景有序观察多种修辞、联想想象动静结合多角度附:海螺沟之旅去年暑假,我跟随母亲去了海螺沟风景区。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的贡嘎山东坡,那里的森林冰川公园举世闻名。

我们乘车来到了磨西镇,天色已晚,只好先到酒店休息。

磨西镇是群山环拱之中的一块宝地,长征时期毛主席还在这里住过一个晚上呢。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就起了床。

天气很好,从酒店外面极目远望,在明亮的阳光下,我们看见了闪闪发光的一角雪山。

导游对我们说:“那就是贡嘎神山。

在藏语里,雪叫‘贡’,白叫‘嘎’,‘贡嘎’的意思就是‘洁白的雪峰’。

”据说贡嘎山的天只有在游人稀少的当儿才会放晴,露出真颜,而在游人如织的时候却会云雾缭绕,让人看不见她的真面目。

今天,难道是我们的虔诚打动了这骄傲的山峰?吃过早饭,我们就乘车向风景区进发。

从“一号营地”到“三号营地”,全是由无数个S型连成的盘山公路,险峻异常。

“一号营地”之内还呈现出一片山村的风光,到了“二号营地”,就进入了原始森林。

这里古树参天,温泉遍布,雾气缭绕。

我想,在夏天里泡温泉也许并不奇怪,若是在冬日里一边泡温泉,一边欣赏漫天飞舞的雪花,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从“三号营地”到冰川的观景台,由于沿途都是万丈悬崖,我们只能改乘缆车。

坐在缆车里,看着脚下深不可测的山谷,我不由头晕目眩。

一下索道,那从高山上铺天盖地而来的巨大冰川就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沿着羊肠小道走下山谷,我们望着那由绵延不尽的冰块组成的河流,目瞪口呆。

如果不是亲临,谁会相信在人间七月里还有这样玉凿冰雕的仙境?拂开脚底表层的泥沙,蓦然发现,我站立的地方不是岩石,而是巨大的冰块!我用手掌贴着冰面,一种原始的冰凉瞬间沁入了我的心脾。

在那静止的河流里,巨大的冰块像山峰,像走兽,像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自然的神奇……抬起头来,在冰川的尽头,海拔7000余米的贡嘎群峰映入了我的眼帘。

碧空如洗,艳阳高照,贡嘎山显得那样神秘、圣洁和高大。

忽然,“轰”的一片巨响,循声望去,只见山上的白雪瀑布般倾泻而下,势不可当。

人们兴奋地叫了起来:“雪崩!雪崩!”雪崩过后,看红妆素裹,更增妖娆。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得?也许世上很少有让人一瞥而终身难忘的地方,而贡嘎神山却是一个例外,注定要让我永铭心田。

仰望着贡嘎神山,仰望着这名副其实的“蜀山之王”,我明白了“高山仰止”的真正含义。

我想,这便是这次旅行的最大收获。

游东钱湖东钱湖又称钱湖,是浙江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距宁波城东15公里,享有“西湖风光,太湖气魄”的美称。

东钱湖由谷子湖、梅湖和外湖三部分组成,环湖周长45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积为杭州西湖的4倍。

湖四周群山环抱,绿树簇拥;湖中碧水清澈,烟波浩渺。

无论风雨阴晴,四季更替,东钱湖都能向游客展示出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

今年暑假的一天傍晚,在夕阳的陪伴下,我从学校回市区,绕道东钱湖,在匆忙中游览了这风景如画、令人心驰神往的东钱湖。

在参观了肃穆的陶公祠、忠应庙、岳鄂王庙,登临了有名的普陀洞天、二灵塔、蝴蝶阁后,我来到了东钱湖中最高的建筑——“望湖亭”前。

走进一个石门,伴随着习习晚风,拾级登上五十级青石台阶,我即登上了“望湖亭”。

站在“望湖亭”上,整个东钱湖美景真是一览无余了。

朝下望去,近处的亭台楼榭、湖光树色、艳花绿草,远处的红红落日、巍巍南山、袅袅炊烟尽收眼底。

我心中不禁充满喜悦。

伏在“望湖亭”的石柱栏杆上,仔细观察东钱湖,一条玉带把南北两湖浑然连成一个整体,如同一个充满了甘甜爽口美酒的葫芦。

那一刻,令人真像喝了那宁波黄酒一样,有一种飘飘欲仙的快感了……红日西沉,我将视线转向了西面,只见夕阳下的东钱湖成了一个刚穿上嫁衣的新娘,正含情脉脉地等待着心上人前来迎娶,自然,她美丽的脸庞上洋溢着的就全是期盼的羞涩。

好一个羞涩美人,好一个美丽的东钱湖!而这个时候,树们草们花儿们却不顾及东钱湖新娘的羞赧。

看,他们簇拥着东钱湖,为她披上柔软的绿围巾,戴上鲜艳的彩冠,甚至他们还为东钱湖新娘请来了许多能歌善舞的小鸟。

他们共同组成了欢送东钱湖新娘出嫁的庞大队伍。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我陶醉在徐志摩诗的意境中。

等我清醒过来的时候,夕阳早已不见了,东钱湖新娘的婚礼也不知在什么时候结束了。

不忍惊扰幸福的东钱湖,我轻轻地走下“望湖亭”,悄悄却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令人心驰神往的东钱湖。

夜游漓江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桂林山水甲天下”。

今天,我就来到了景色名扬天下的人间仙境美丽宜人的桂林。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虽然,我已经见识过杭州的西湖,无锡的太湖和苏州的小桥流水,但我认为,还是桂林的漓江最美、最迷人。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漓江的江水不再似白天那么碧波荡漾了,但江两岸的彩灯却把它照射得色彩斑斓,因而更显现出了它的神秘之美。

我迫不及待地跳上了游轮,那时,游轮内的灯还是开着的,所以,我就感到这时的漓江什么意思都没有,也一点都不美丽,反而变得黑压压的。

只听“砰”的一声,船动了几下,离开了码头,船内的灯顿时熄灭了,这时的漓江却忽然显得异常的美丽。

两岸旁的彩灯倒映在江中,使漓江显得亮丽多彩。

湖心岛上的喷泉不停地舞动着,它们时而喷得高,时而喷得低,时而把水喷向水轴中心,时而把水喷进漓江……我们刚好经过那里,它的水柱又正好向漓江的方向喷涌而来,船上的游客有的捂住了双眼,有的赶忙拿起照相机拍摄,还有的依然在那说笑谈天……我又听见“哗”的一声,水柱落入江中,泛起了洁白的水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