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分类讨论避免漏解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分类讨论避免漏解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分类讨论避免漏解对于初中生来说中考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么怎样才能在中考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呢?别担心,看了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分类讨论避免漏解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分类讨论避免漏解中考数学复习中要擅于运动学习技巧、解题技巧!分类讨论是中学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每年的中考中都会涉及到有关分类讨论方面的试题,而许多同学在解答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漏解、讨论不完整的现象。
临近中考,将同学中出现的部分漏解现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提高分类讨论的能力。
概念不清,导致漏解对所学知识概念不清,领会不够深刻,导致答题不完整。
例:已知(a-3)x6,求x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以不为零的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而此题中(a-3)的符号并未确定,所以要分类讨论(a-3)的正负问题。
例:若y2+(k+2)y+16是完全平方式,求k。
分析:完全平方式中有两种情况:(ab)2=a22ab+b2,而同学们往往容易忽略k+2=-8这一解。
思维固定,导致漏解在日常解题过程中,许多同学往往受平时学习中习惯性思维用以上方法求解必定会被遗漏。
上述是同学们在解答基础题中经常出现的分类思考不全面的情况,而在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相关综合题有时比较复杂,在这里介绍一些方法,给同学们一些启示。
首先,要严密审题,一字一句阅读,切勿匆匆看题。
有时疏忽了一字一句,使该讨论的不讨论,即使讨论了也不全面,如题中出现的线段、射线或直线都是有区别的,不能把它们都当作线段去求解,例如:方程(a-1)x2-6x+4=0有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对此题,同学们往往认为只要利用△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但题中出现方程,应该既要考虑它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也可能是一元一次方程,不应人为地缩小了a的范围仅当作一元二次方程去求解。
其次,对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要全面考虑到,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情况,争取做到全面、完整、勿缺、勿漏。
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三分类讨论问题课件

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 不同情况予以讨论.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 法,同时也是一种解题策略.
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 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掌握分类的方法,领会其实质,能帮助学
生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
∵直线 BD:y=- 33x+ 3与 y 轴交于点 C, ∴点 C(0, 3),∴OC= 3,
∵tan∠CBO=CBOO= 33, ∴∠CBO=30°,
如图 2,过点 A 作 AK⊥BD 于点 K,
图2 ∴AK=21AB=2,∴DK= AD2-AK2= 8-4=2, ∴DK=AK,∴∠ADB=45°,
DF= EF2-DE2= 52-32=4 cm, ∴S△AEF=12AE×DF=12×5×4=10 cm2.
例 3:如图,抛物线 y=3+6 3x2+bx+c 与 x 轴交于 A,B 两 点,点 A,B 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侧,BO=3AO=3,过点 B 的直线与 y 轴正半轴和抛物线的交点分别的坐标是m,38m2-145m+6,
∴EF=-34m+6-38m2-145m+6=-38m2+3m=-38(m-4)2+6,
∵-38<0,∴当 m=4 时,EF 取最大值 6, 此时点 E 的坐标为(4,3).
(3)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则 BP=OQ=t, ∴BQ=OB-OQ=8-t. ①当 PQ=PB 时,过点 P 作 PD⊥QB 于点 D,如图.
设直线 BD 的函数解析式为 y=kx+b,
由题意可得0=3+3k1+=b-, 3k+b,
解得k=-
中考数学之分类讨论问题

分类讨论问题是创新性问题之一,此类题综合性强,难题较大,在历年中考试题中多以压轴题出现,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具有很强的选拔性。
综合中考的复习规律,我觉得分类讨论的知识点有三大类:1.代数类:代数有绝对值、方程及根的定义,函数的定义以及点(坐标未给定)所在象限等.2.几何类:几何有各种图形的位置关系,未明确对应关系的全等或相似的可能对应情况等.3.综合类:代数与几何类分类情况的综合运用.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3)分类讨论应逐级有序进行.(4)以性质、公式、定理的使用条件为标准分类的题型.题型1.考查数学概念及定义的分类规律提示:熟练掌握数学中的概念及定义,其中以绝对值、方程及根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尤为重要,必须明确讨论对象及原因,进而确定其存在的条件和标准。
例1. 化简a 32a ---。
例2. 求11+--=x x 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例3.求函数251()(3)22y k x k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 变式思考:1.化简:1x 2x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4)(4)0kx k x k +++-=(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2)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边长a=3,另两边b 和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ΔABC 的周长.题型2:考查字母的取值情况或范围的分类.规律提示:此类问题通常在函数中体现颇多,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分类,解题中应十分注意性质、定理的使用条件及范围.例1. 已知0≠abc ,且,p ba c a cbc b a =+=+=+,那么直线p px y +=一定过 A . 第一第二象限 B 第二第三象限 C 第三第四象限 D 第一第四象限例题2、如图(1)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顶点A 的坐标是(0,2)一次函数y x t =+的图像l 随t 的不同取值变化时,位于l 的右下方由l 和正方形的边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 (阴影部分).(1)当t 取何值时,S =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图2),画出S 与t 的函数图像.变式思考: 1.已知实数b ,a 满足0ab ,1b a 22>=+,求22a 1b b 1a -+-的值。
(完整版)中考数学分类讨论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分类讨论专题复习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53讲中考复习专题(三)分类讨论复习教案【内容分析】重点:从问题的实际出发进行分类讨论.难点:克服思维的片面性,防止漏解.考点解读:在中学数学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中,有不少是分类给出的,遇到涉及这些知识的问题,就可能需要分类讨论。
另外,有些数学问题在解答中,可能条件或结论不唯一确定,有几种可能性,也需要从问题的实际出发进行分类讨论。
把被研究的对象分成若干种情况,然后对各种情况逐一进行讨论,最终得以解决整个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它体现了化整为零与积零为整的思想,是近年来中考重点考查的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思想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分类思想方法实质上是按照数学对象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将其区分为不同的种类的思想方法,其作用是克服思维的片面性,防止漏解.要注意,在分类时,必须按同一标准分类,做到不重不漏.【复习目标】通过复习能够掌握从问题的实际出发进行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当问题中存在不确定因素时,能够把被研究的对象分成若干种情况,然后对各种情况逐一进行讨论,最终得以解决整个问题.【教学环节安排】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知识回顾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分类思想:如..在实数,,,,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3.在式子,,,x,,32,,2x-y中单项式有,多项式有,整式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同时根据情况,可让学生适当举例说明.综合应用【典例分析】几何类讨论【例1】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BE=CE,MN=1,线段MN的两端在CD、AD上滑动,当Dm= 时,△ABE与以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分析】已知∠B=∠D,要使两三角形相似,必须还得使夹边对应成比例。
这就牵涉到找对应边的问题,Dm到底是和哪那条边对应边,我们不能确定,所以就要分情况来讨论:△ABE与以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时,Dm可以与BE 是对应边,也可以与AB是对应边,所以本题分两种情况.【思路点拨】当问题中存在不确定因素时,就要分情况进行讨论.【例2】如图2,在Rt△ABc中,∠BAc=90°,AB=Ac=2,点D在Bc上运动(不能到达点B、c),过D作∠ADE=45°,DE交Ac于E。
课标版数学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分类讨论型试题(含答案

分类讨论型问题探究分类思想是解题的一种常用思想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灵活性,使学生学会完整地考虑问题、化整为零地解决问题,学生只有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才不会出现漏解的情况.例1(2005年黑龙江) 王叔叔家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菜地,腰长为40米,一条笔直的水渠从菜地穿过,这条水渠恰好垂直平分等腰三角形的一腰,水渠穿过菜地部分的长为15米(水渠的宽不计),请你计算这块等腰三角形菜地的面积.分析:本题是无附图的几何试题,在此情况下一般要考虑多种情况的出现,需要对题目进行分情况讨论。
分类思想在中考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在解题中应仔细分析题意,挖掘题目的题设,结论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的情况,然后采用分类的思想加以解决. 解:(1)当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1),由勾股定理得AE =25(m )由DE ∥FC 得,FCEDAC AE =,得FC =24(m ) S △ABC =12 ³40³24=480(m 2)(2)当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2)同理可得,S △ABC =1264³24=768(m 2)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内容。
练习一 1、(2005年资阳市)若⊙O 所在平面内一点P 到⊙O 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a ,最小距离为b(a>b),则此圆的半径为( )A.2a b + B.2a b - C.2a b +或2a b - D. a+b 或a-b2.(2005年杭州)在右图的几何体中, 上下底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各个侧面都是梯形, 那么图中和下底面平行的直线有( )(A) 1条 (B) 2条 (C) 4条 (D) 8条3(2005年潍坊市)已知圆A 和圆B 相切,两圆的圆心距为8cm ,圆A 的半径为3cm ,则圆B 的半径是( ).A .5cmB .11cmC .3cmD .5cm 或11cm图1图2A4.(2005年北京)在△ABC中,∠B=25°,AD是BC边上的高,并且AD BD DC2 ²,则∠BCA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分类讨论思想PPT课件

AC
∴AD=AC×sin 45°, 在Rt△ABD中,∠B=30°,
∴AB=2AD=2AC×sin 45°=750 2 m.
答案:750 2 m
【知识归纳】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的两点技能 1.转化:利用直角三角形或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一 般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若题目中无直角三角形,需 要添加辅助线(如作三角形的高等)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解 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 2.前提:解直角三角形时结合图形分清图形中哪个三角形是直 角三角形,哪条边是角的对边、斜边、邻边,此外正确理解俯 角、仰角、坡度、坡角等名词术语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条件.
5.一次函数:已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求k 的值,常分直线交于坐标轴正半轴和负半轴讨论;确定反比例函 数与一次函数交点个数,常分一、三象限或二、四象限两种情 况讨论. 6.圆:圆的一条弦(直径除外)对两条弧,常分优弧和劣弧两种情 况讨论;求圆中两条平行弦的距离,常分两弦在圆心的同旁和两 旁两种情况讨论;圆与圆的相切,此时要考虑分外切和内切两种 情况讨论.
4.在几何中的应用:对于几何问题,我们常通过图形,找出边、 角的数量关系,通过边、角的数量关系,得出图形的性质等.
【例2】(2013·兰州中考)已知反比例函数y1= k 的图象与
x
一次函数y2=ax+b的图象交于点A(1,4)和点B(m,-2).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视察图象,当x>0时,直接 写出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如果点C与点A关于x轴对称, 求△ABC的面积.
5.(2013·十堰中考)如图,在小山的东侧A点有一个热气球,由
深圳市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专题:分类讨论问题)

思路分析:(1)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确定出∠A 的范围;
(2)由四边形DEBF为平行四边形,得到∠E=∠F,且 ∠E+∠EBF=180°,再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判断出 ∠DAB=∠DCB=∠ABC,即可;
(3)分三种情况分别讨论计算AB的长,从而得出当AD=2 时,AB最长,最后计算出对角线AC的长.
角形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把x=3代入方程得9-3(m+1)+2m=0,解得m=6,
则原方程为x2-7x+12=0,解得x1=3,x2=4. 因为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长,所以
①当△ABC的腰为4,底边为3时,△ABC的周长为4+4+3=11;
②当△ABC的腰为3,底边为4时,△ABC的周长3+3+4=10.
x2 4 y2 5y 6,则第三边长为.
思路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而
得出x2=4,y2-5y+6=0,再利用分类讨论得出即可.
解答:∵ x2 4 y2 5y 6, 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这两个 非负数都为0,
∴x2-4=0且y2-5y+6=0.∴x2=4,(y-2)(y-3)=0.
综上所述,该△ABC的周长为10或11. 8
故答案选D.
题型二 几何类
几何类常涉及各种图形的位置关系,未明确对 应关系的全等或相似的可能对应情况,函数的定义 以及点(坐标未给定)所在象限等;函数定义域变化、 函数图象未给出、函数对称性(反比例函数、二次函 数的图象)等,分类讨论问题也常通过数形结合的方 法来解答.
又∵x>0,∴x=2,y=2或y=3.
当x=2,y=2时,x,y都是直角边,第三边为斜边,根据勾股
中考总复习数学专题优化训练:分类讨论思想

热点专题二 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专题训练四 分类讨论思想一、选择题1.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0,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20或25B.20C.25D.以上都不对 2.设a 、b 为实数,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个.①若a+b=0,则|a|=|b| ②若|a|+|b|=0,则a=b=0 ③若a 2+b 2=0,则a=b=0 ④若|a+b|=0,则a=b=0A.1B.2C.3D.43.直线y=x-1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点C 在x 轴上,且△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最多有_____________个.A.4B.3C.2D.1 4.⊙O 中,∠AOB=84°,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是A.42°B.138°C.84°D.42°或138° .5.如图2-1,已知△ABC 中,AB=AC ,∠BAC=90°,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的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AE=AF ;②△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 四边形AEPF =21S △ABC ;④EF=AP. 当∠EPF 在△ABC 内绕顶点P 旋转时(点E 不与A 、B 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图2-1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6.已知|x|=3,|y|=2,且x ²y<0,则x+y 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_.7.当式子545||2---x x x 的值为零时,x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 8.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5 cm 和6 cm ,且两圆相切,则圆心距是________________.9.已知⊙O 的直径为14 cm ,弦AB=10 cm ,点P 为AB 上一点,OP=5 cm ,则AP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 cm.10.用16 cm 长的铁丝弯成一个矩形,用18 cm 长的铁丝弯成一个有一条边长为5 cm 的等腰三角形,如果矩形的面积与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矩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1.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2-2).图2-2(1)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一种左视图;(2)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值.12.某水果品公司急需汽车,但又无力购买.公司经理想租一辆,一出租公司的出租条件为:每百千米租费110元;一个体出租司机的条件为:每月租800元工资,另外每百千米付10元油费.那么该水果品公司租哪家合算?13.某农机租赁公司共有50台联合收割机,其中甲型20台,乙型30台.现将这50台联合收割机派往A、B两地区收割小麦,其中30台派往A地区,20台派往B地区.两地区与该农机租赁公司商定的每天的租赁价格见下表:求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使农机租赁公司这50台联合收割机一天获得的租金总额不低于79 600元,说明有多少种分派方案,并将各种方案设计出来;(3)如果要使这50台联合收割机每天获得的租金最高,请你为该农机租赁公司提出一条合理建议.14.在一次国际象棋比赛中,每个选手都要与其他选手比赛一局.评分规则是:每局赢者记2分,输者记0分,如果平局,每个选手每人各记1分.现在恰好有四个同学统计了比赛中全部选手得分总和,他们的结果分别是:1 979、1 980、1 984、1 985,经核实确定有一位同学统计无误.通过以上数据,你能计算出这次比赛中共有多少名选手参加吗?请试试看!一、选择题1答案:C提示:腰可能是5,也可能为10,但又要考虑三角形的构成条件.2答案:C提示:根据绝对值的性质. 3答案:A提示:分四种情况.如下图.4答案:D提示:弦所对的圆周角有两种情况 5答案:B提示:由旋转可知. 二、填空题 6答案:1或-1提示:|x|=3,|y|=2,所以x=±3,y=±2,再由x ²y<0确定x+y. 7答案:-5 提示:545||2---x x x 的值为零时,分子为0,所以x=±5,但分母不能为0. 8答案:11 cm 或1 cm提示:两圆相切,包括外切和内切. 9答案:4或6提示:点P 为AB 上一点,P 可能靠近A ,也可能靠近B. 10答案:3,5或2,6提示:若以5 cm 的边为底边时,则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15 cm 2.若以5 cm 的边为腰时,则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12 cm 2. 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 cm , 则另一边为(8-x) cm,根据题意,得x(8-x)=15或x(8-x)=12, 解方程x(8-x)=15,得x 1=3,x 2=5. 解方程x(8-x)=12,得x 3=2,x 4=6.∴当矩形面积为15 cm 2时,一边为3 cm ,另一边为5 cm ; 当矩形面积为12 cm 2时,一边为2 cm ,另一边为6 cm. 11解:(1)左视图有以下5种情形(只要画出一种即可).(2)n=8,9,10,11. 12答案:(1)当行驶里程为8百千米时,两家公司一样合算; (2)当行驶里程大于8百千米时,个体公司合算; (3)当行驶里程小于8百千米时,出租公司合算.提示:根据题意,列出两家公司的费用与行驶里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再根据不等关系比较两家公司的费用大小.13答案:(1)y=200x+74 000(10≤x≤30,x为正整数);(2)三种方案:一、A地区甲型2台,乙型28台;B地区甲型18台,乙型2台.二、A地区甲型1台,乙型29台;B地区甲型19台,乙型1台.三、A地区甲型0台,乙型30台;B地区甲型20台,乙型0台.(3)派往A地区乙型30台;B地区甲型20台.提示:设派往A地区x台乙型联合收割机,根据题意列出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根据x的取值范围,确定方案.14答案:有45名选手.提示:设有n名选手,则得分总数必为偶数.2²2)1(-nn=1 984无整数解.由2²2)1(-nn=1 980,解得n1=45,n2=-44(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