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中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工作中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问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可以提高新进入医学领域的年轻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使其在职业态度、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的实践培训,能独立处理本专科常见疾病、多发病,最终使我们的住院医师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等各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从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热爱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健康卫士。
但是在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养中,也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对新招录的人员需要送到上级医院培训三年,基层医院人员招录后无法缓解医务人员紧缺的问题,以及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期间由于收入较少而发生跳槽、人才留不住等问题。
建议:医学生从学校到医院、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规范化培训必不可少。
但是,能否选择一种更合适的方法,比如采用由省级医院3年规范化培训后学员再分配到医院,或者采用医学生先分配入院,在基层医院临床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和轮训,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到省级医院或者三甲医院进修一年。
前者的培养可以做到同质化培训,后者的培养可以使年轻住院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的时候有自己的实践体会,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更强,将会有更好的起点和收获,而不是在上一级医院混杂于实习生、研究生中,找不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直是医学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生的临床水平和医疗质量。
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体系不健全、管理模式滞后等,因此亟需思考和改进。
我们需要认识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
住院医师在医院内承担着重要的临床工作,他们需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规范化培训是他们成长和成才的必由之路。
只有通过规范化培训,才能够保证住院医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方面,需要完善培训体系,包括制定培训大纲、设置培训目标、建立培训评估机制等。
需要创新管理模式,探索由专业医师负责培训、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法等。
还要加强对住院医师的心理健康关注,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需要加强对住院医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医务人员,住院医师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态度。
我们要加强对住院医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树立医者仁心、医者爱心的医务精神。
需要加强对住院医师的全面素质培养。
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是培养医生的全面素质。
我们要注重对住院医师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他们不仅是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够不断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的努力是一项务实而又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问题,持之以恒地进行改进,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不懈奋斗!。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我看来,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规范培训的内容和课程设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临床技能熟练的医生。
培训的内容应该覆盖广泛、有针对性,并且与实际临床工作相结合。
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根据不同科室和不同年级的住院医师需求,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学习任务,并加强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的环节。
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临床指导和带教。
临床指导和带教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住院医师的专业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加强对住院医师的指导和教育,提高带教医师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住院医师能够获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加强考核和评估机制。
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我们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和评估机制。
培养过程中应该定期进行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考核,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教学方法。
要注重对住院医师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估,包括医德医风、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环境。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住院医师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求知欲望。
我们应该为住院医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工作,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和学术进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只有通过改进培训的内容和课程设置,加强临床指导和带教,建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估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环境,才能够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工作问题总结与改进措施

2023
PART 06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REPORTING
识别潜在风险
培训质量不达标
01
由于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或学员自身原因,可能导致培训质量
不达标,影响医师的专业能力和临床水平。
学员流失
0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周期长、强度大,部分成人才流失。
培训与临床需求脱节
更新课程
根据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 变化,及时更新培训课程 ,确保培训内容的前沿性 和实用性。
强化实践
增加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的比重,让住院医师通过 实际操作提高临床技能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培训方式和方法
引入在线教育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提供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 住院医师个性化学习需求 。
开展模拟训练
增强医院品牌影响力
通过规范化培训,医院能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 、高水平的住院医师,提高医院在医疗行业内 的声誉和地位。
培训过程中注重培养住院医师的沟通能力和服 务意识,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服务品质和患者满 意度,增强医院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推动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专业 发展,提高医院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 增强医院的品牌影响力。
建立激励机制
设立优秀教师奖励制度,鼓励教师 积极参与培训工作和不断提升自身 能力。
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机制
制定评估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效果评估 标准,包括知识掌握、技能操作
、临床思维等方面。
多维度评估
采用考试、实践操作、案例分析 等多种评估方式,全面评价住院
医师的培训效果。
及时反馈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住院医师 和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培训工
建立风险监控机制
定期评估培训质量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本文将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单一、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方面。
在培训时间方面,通常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时间较短,无法满足医学知识的全面学习和技能的全面提高。
而在培训内容方面,往往只注重临床实践,忽视了医学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由于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管理体系不同,导致培训质量层次不齐,难以保证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相关改进措施。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在培训时间方面,可以考虑延长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时间,增加培训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尤其是加强对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培训内容方面,可以加强对住院医师的岗位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对培训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提高培训的层次和效果。
在培训机构方面,可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统一和标准化。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改进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一方面需要医院加强对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的重视,增加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
需要住院医师本身提高对规范化培训的重视,主动参与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
目前规范化培训存在着培训内容不够系统和实用、评估机制不够完善、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
为了提升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我们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估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培训内容紧贴实际临床需求。
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医疗事业和医学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完善培训机制,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才能为未来的医疗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进而造福更多的患者。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要性、问题、提升、评估机制、师资队伍、重要性、发展展望1. 引言1.1 概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素养,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各种医疗工作。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住院医师承担着重要的医疗工作,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病情、正确处理各种医疗情况。
规范化培训对于住院医师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不够系统和完善、培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也对医疗质量和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提升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素养,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是医疗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改进培训机制,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技能。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近年来,医疗行业不断发展,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住院医师作为医院的主力军,他们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医疗质量。
因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改进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讨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对住院医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这些培训主要包括医学知识、诊疗技能、学术思维、卫生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提高住院医师的能力和素质,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1.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住院医师是医院的主力军,他们需要掌握足够的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
通过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可以逐渐掌握完善的医疗技能和理论知识,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准确、更及时、更有效的治疗服务。
2.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是衡量一个医院优劣的重要指标。
规范化培训可以帮助住院医师全面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医院赢得更多的信任和认可,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3.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事故的发生也越来越普遍,住院医师的诊疗技能和判断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规范化培训可以帮助住院医师提高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II.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但在实际实施中,却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难题。
1.培训时间短由于住院医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培训时间往往比较短,可能只有数周甚至几天,这样的培训时间明显不能满足住院医师的培训需求,往往会导致培训质量的不稳定和缺乏深度。
2.培训内容单一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往往比较单一,缺乏深度和系统性。
很多规范化培训课程只是简单地传授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忽略了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工作中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问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可以提高新进入医学领域的年轻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使其在职业态度、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的实践培训,能独立处理本专科常见疾病、多发病,最终使我们的住院医师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等各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从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热爱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健康卫士。
但是在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养中,也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对新招录的人员需要送到上级医院培训三年,基层医院人员招录后无法缓解医务人员紧缺的问题,以及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期间由于收入较少而发生跳槽、人才留不住等问题。
建议:医学生从学校到医院、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规范化培训必不可少。
但是,能否选择一种更合适的方法,比如采用由省级医院3年规范化培训后学员再分配到医院,或者采用医学生先分配入院,在基层医院临床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和轮训,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到省级医院或者三甲医院进修一年。
前者的培养可以做到同质化培训,后者的培养可以使年轻住院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的时候有自己的实践体会,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更强,将会有更好的起点和收获,而不是在上一级医院混杂于实习生、研究生中,找不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cational Education 职业教育, 2020, 9(3), 180-183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0 in Hans. /journal/vehttps:///10.12677/ve.2020.93030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Medical Skills of Neurosurgical Residents in StandardizedClinical TrainingShouchun Li1*, Aixiang Xia21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f the 4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2The 305 Hospital of the PLA, BeijingReceived: Jun. 17th, 2020; accepted: Jul. 1st, 2020; published: Jul. 8th, 2020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isk of neurosurgery,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should have its own particularity compared with other departments. In view of the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otation mechanism of neurosurgery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to establish the clinical opera-tion laboratory of neurosurgery, to improve the maneuver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clinical skill training, and to optimize the examin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neu-rosurgical residents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base and complet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resi-dents.KeywordsResidents, Standardized Traini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中的问题和改进办法李首春1*,夏爱祥21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北京2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收稿日期:2020年6月17日;录用日期:2020年7月1日;发布日期:2020年7月8日*通讯作者。
李首春,夏爱祥摘 要根据神经外科高风险的特点,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该与其他科室相比有自己特殊性,针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完善神经外科及外科相关科室轮转机制、建立神经外科临床操作实验室、提高临床技能培训可操作性与实践性、优化考核制度等方面的解决措施,以便提高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完成住院医师的培训目标。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外科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对完成本科医学教育后的医学生进行相关专业能力、临床技能为目标的规范化医学教育[1]。
自2016年起,我国开始启动并选择有条件的专科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卫生事业水平与服务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
神经外科疾病种类繁多,临床手术高风险且工作量较大,神经外科医师成才周期较长,而且规范化培训不单单是神经外科本专业,还需要参加普外、泌尿外科、急诊科及多个内科等多个科室的轮转并掌握相关知识[3],内容繁杂且难,如何能够保证在有限的神经外科本专业培训时间内完成相关内容,提高培训质量的同时保证医疗安全,是值得我们指导教师深思的问题。
2. 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2.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际操作机会少,参与度不高由于神经外科所对应疾患为神经中枢位置,难度大风险高,一方面出于对医疗安全的保证,临床带教老师不能也不敢把所有的手术或者操作中的关键步骤让给培训学生来实战演练。
另一方面神经外科手术大多在显微镜、内镜或DSA 造影机下进行,精细精准程度高,而且手术参与者往往是主刀医师加一位助手即可,即使第一助手也都是年久的、高年资的主治医师,规培生往往只是观众,通过屏幕和执行手术老师的口头讲解去体会和理解手术,培训医师难以有实际的操作机会,造成神经外科培训学生平时的工作大部分时间用来大量重复撰写病历和给患者腰穿、换药拆线等简单工作,术中操作熟练的学生能够有机会练习开关颅、缝合、置引流管等简单工作,但大多高难度实践性强的操作则鲜有机会上手。
同时由于带教医院的神经外科专业往往分工明确,每个带教老师专业性较强,可能只有一个到两个方面的疾病,不能涉及到所有的病种,轮转时间较短的学生有可能连神经解剖都没来得及弄清楚,更别提诊断和治疗神经外科的疾病,造成规范化培训片面化而又一带而过,没有一个整体而又全面的诊疗思路与临床实践机会。
每日只能重复简单的临床基础工作及单一的疾病谱,规范化培训学生对繁重的临床工作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对规范化培训热情不高。
参与度不高,尤其是中枢神经功能复杂、晦涩、难以短时间内弄懂,对于带教老师的提问往往难以正确回答,导致规培学生害怕及担心出错,部分存在缺岗、不按李首春,夏爱祥时上班、值班等情况发生。
2.2. 带教老师积极性不高与考核力度不强带教老师平日里临床工作繁重,频繁的学术交流会议,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往往停留在我拥有带学生的资格,最希望学生做的事往往是帮助他们进行一些与临床相关的科研,有的甚至与临床毫不相干的学术研究,至于更重要的临床实际事物,往往是这样看待:“过两年再说!”对于出科考核,往往流于形式或出于对培训学生辛勤工作的回报而给与优评,难以做出客观的评判[4],不能反应规范化培训学生的真实水平与实践能力[5]。
3. 解决方法3.1. 建立神经外科临床操作实验室规范化培训学生对于疾病的认识与理解是需要病例与操作的积累,所以在整个轮转计划中关于神经外科专业规范化培训的时间长度要首先得到保证,应该在进入规范化培训的初始就安排神经外科专业的轮转,而且要做好入科教育与培训的工作。
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操作特殊性,需要术者拥有熟练的显微镜、内镜或DSA机器下操作技术。
这种技术难以短时间内掌握,建立神经外科临床操作实验室,在实验室中培养学生的这种操作极其必要。
毕竟神经外科术中不能容忍细微的失误。
只有在实验室中将这些技术熟练掌握,才能在真实手术中得到实际的操作机会。
否则,没有哪个带教老师敢于把没有显微镜下操作经验的学生直接作为手术助手的。
在相关教学用具方面,可依据科室临床实验室情况,增加相关操作模型的引进,比如尸头标本,脑外伤模型和头皮缝合模型等,让培训学生在具体病例或手术操作之前能够有效地进行针对性训练,熟练相关的操作步骤及手术入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规范化培训的效率。
通过以上措施,增加了带教老师与学生讨论的机会,丰富了他们的临床思路,向学生阐述不同疾病的诊疗思维与治疗经过,让学生在管理患者的同时,学会了神经外科诊疗思维与不同疾病之间的鉴别要点。
3.2. 引入网络教学方法及模式随着互联网、移动视频与电脑技术的普及,移动医疗工作站的配备,随时可以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PACS影像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集合在一起实行现场办公或现场教学。
利用每日早会的术前讨论结合3D技术,要求规范化培训学生汇报各自管理的将要手术患者的病史,并讲解病例的影像学检查特点,提出可能的手术术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疾病的诊断与影像表现。
科室带教老师在术前将手术的细节及重点进行模拟讲解,让学生在术中能及时的跟上带教老师的思路,理解手术的操作。
每周进行全体病房的教学查房,由培训学生进行专科查体并叙述和展望治疗经过。
应用最新的PACS系统,将特殊病例的影像学检查导入已建立好的规范化培训学生专业知识讨论微信群中,让培训学生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病例与治疗进展和经历,进一步丰富了培训学生接触病例的来源,另一方面加强了培训学生的信息管理。
同时增加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6]。
3.3. 科室内设立带教老师秘书岗位在规范化培训学生进入科室的同时,由带教老师秘书制定科室规培计划,强调规范化培训的轮转纪律,每一名学生指定带教老师,制定明确的学习规划,量化参加手术的次数或每种常规操作最低限度,将规范化培训学生的培训质量、考核成绩与带教老师的工作业绩与年度考核挂钩[7],一方面明确导师的李首春,夏爱祥责任和义务,由秘书制定带教老师讲课计划的各种内容和时间,并针对各知识点进行随时或指定考试,让带教老师有紧迫感和责任感,针对规范化培训学生临床实践操作中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让培训学生与带教老师有从属关系,临床中指定管理具体病人,了解各种常见疾患的病历特征及治疗方式,让规培医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避免培训学生有问题时不知该向谁请教的情况发生,并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与荣誉感,同时获得带教老师对科研以及临床知识方面上的指导。
3.4. 改进相关规范化培训考核模式规培毕业考核至关重要。
建立神经外科临床实验室,设立临床指导老师秘书岗位,将考核分为实验室操作及临床实际工作两部分,分别由指导老师秘书及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考核。
先进行实验室考核,只有这部分通过后,才能进入临床实际操作工作中并在计划的时间进行考核。
严把考核关,只有那些真正掌握了神经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合格规培医师才能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1]朱文华, 方力争, 戴红蕾, 等.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多维度考核评估的探索[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4,30(3): 231-233.[2]赵明.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问题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 2017(35): 148-149.[3]陈燕, 邵莉, 胡冰, 等. 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管理体系的探索[J]. 西北医学教育, 2013, 21(5):1045-1048.[4]汪卓赟, 王静, 张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践及探索[J]. 现代医院管理, 2014, 12(1): 40-42.[5]林锦标, 胡永狮, 刘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及问题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 2012, 32(11): 59-60.[6]王芳军. 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南方医学教育, 2013(1): 27-28.[7]陆旭东, 张晓玲. 脑血管介入医师培训模式的改革与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 25(10): 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