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品)

合集下载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教案一:《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秋天景色的变化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引导学生运用优美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1.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2.感悟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1.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2.词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秋天元素,如落叶、秋天的画作等。

二、课文阅读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五彩缤纷”“清凉”“金黄”等。

2.讨论课文中的秋天景色,如“枫叶红了,菊花开了”等。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

四、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你们觉得秋天有哪些有趣的活动?2.分享自己的秋天故事,互相交流。

3.用课文中的词语编写一段关于秋天的日记。

2.拓展活动:让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的诗句、词语,进行分享。

教案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资源。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宝岛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描绘西沙群岛的美。

教学重点:1.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词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知道它在哪里吗?2.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

二、课文阅读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富饶”“瑰丽”“碧绿”等。

2.讨论课文中的西沙群岛景色,如“海水碧绿,珊瑚五彩斑斓”等。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西沙群岛的美。

四、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你们觉得西沙群岛有哪些值得开发的资源?2.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互相交流。

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会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预备中国结的饰物或多媒体课件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的一位外国朋友要我给他寄去一件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礼物,你们猜我寄去了什么呢?(可能:京剧脸谱、唐装、中国结……)让生说说为什么。

“一缕红丝线,穿插结龙凤。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大家猜猜是什么?出示中国结,然后板书:中国结。

2、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中国结的课文。

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还想对它了解些什么?学生答复,教师板书。

(可能是:中国结的历史、中国结的特征、种类、作用、为什么宠爱中国结)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真不少,现在大家读一读课文,看看读完课文后,你对中国结有什么的了解?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自读课文,随文认读生字词。

2、同桌相互检查认读课文状况。

3、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对“中国结”又了解到了些什么?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随学生的答复,学习各段。

1、中国结的由来。

什么叫“结绳记事”。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练习朗读。

2、中国结的种类。

实物(或多媒体课件)呈现各种各样的中国结,结合学习第3段。

3、中国结的寓意。

了解“寿桃结”“同心结”蕴含的寓意。

随机理解:“含蓄”“贴切”。

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观看哪里挂着中国结,它有什么不同的寓意?体会为什么这些秀丽的结绳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结”(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为什么说“中国结”为人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情趣?4、看着这些做工精巧、寓意贴切的各式绳结,你想说点什么?为什么说“中国结”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才智?结合第3段“心灵手巧的中国人,运用丝绳不同的颜色、粗细与松软度,来往穿梭,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绳结……”。

练读第4段,读出鄙视、骄傲、骄傲的语气。

5、假设中国结挂在外国的朋友家中,有什么寓意?学习第5段。

(语文教案)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账单是北京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当小彼得在餐桌旁看到他索要的60芬尼时,一起看看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送查阅!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如愿以偿、羞愧万分〞等词语的意思;★能够感受到母爱是无私的、无价的,懂得要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感受到母爱是无私的、无价的。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投影片、红色心形卡片教学过程:一、直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7课,齐读课题账单。

二、整体感知:1、出示词语: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塞进2、轻声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围绕着账单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用上这些词。

自己试着说一说指名说3、课文中出现了几份账单找到这两份账单读一读,想一想它们有什么不同三、重点理解1、是谁先给谁写账单呢彼得为什么会给妈妈写账单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你觉得小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课件出示句子:由于他聪明过人……小商人了。

)指导读出自豪的语气。

2、小彼得觉得自己是个小商人了,他要把自己掌握的填写账单的方法用到生活中,于是,他给妈妈写了这样一份账单。

(课件出示账单)自己读一读,小彼得帮妈妈做了什么事索要多少钱最后他还对自己进行了一个总结,说:(出示句子: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1)读读(2)“一直〞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吗(3)出示:我是个听话的孩子。

我一直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体会(4)你能用“一直〞说一句话吗3、师:小彼得所做的事情你有没有做过你做过什么你有没有想过给妈妈写一份账单索取报酬如果你这样做了,妈妈可能怎样做4、小彼得的妈妈是怎样做的呢你能从文中找一找吗妈妈心里可能在想什么接下来妈妈做了什么你从哪知道的5、小彼得向妈妈索取60芬尼,妈妈给他了,小彼得得到了这60芬尼,他……(学生说:如愿以偿)什么叫“如愿以偿〞你有如愿以偿的时候吗6、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将60芬尼放入口袋时,他发现了妈妈的账单(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太阳,你好》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太阳,你好》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太阳,你好》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的表达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太阳沐浴万物的博爱精神,感受太阳默默付出、不求索取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文本的表达特点,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和质疑提问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们善良、勤劳、聪慧、勇敢、感恩的美德,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感情。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讲述、练习、讨论。

课前准备电脑,投影仪,课件资源,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板画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位朋友,请看——(师画出太阳简笔画)。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太阳就天天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你好》这篇课文,看看太阳都为小朋友们做了些什么?二、新课学习自学课文,初步感知语言美。

1.自学要求:(1)第一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第二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第三遍读课文,想想太阳为小朋友做了哪些事?太阳爱哪些人?2.检查并交流。

(1)认读新词、正音,理解词语。

飘散、角落、聪慧、寄托、山巅融化清亮亮舒青滋润歌喉智慧山巅:山的最高处。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

细读1-7小节,感悟“太阳精神”。

1.师引读:太阳在天上行走。

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说的故事最多了,他知道的事情最多了。

2.他知道什么?出示: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河边游玩,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树林里去游玩,他知道小朋友们爱吃水果。

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花儿,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鸟儿。

了解了小朋友的喜好之后,他做了什么?出示:“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

(板书)有了阳光的普照,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2-6小节,学生朗读,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第一章:Unit 1 My Classroom1.1 Lesson 1: Hello, Classroom!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会读“classroom, desk, chr, window, door”等单词。

2. 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用“This is ”介绍物品。

3. 能用“Yes, it is. / No, it isn't.”回答是否定疑问句。

教学内容:1. 单词:classroom, desk, chr, window, door2. 句型:This is / That is3. 否定疑问句:Is this ? No, it isn't. / Yes, it is.1.2 Lesson 2: My Desk and Chr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会读“desk, chr, schoolbag, pen, pencil”等单词。

2. 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用“It's ”描述物品的特征。

3. 能用“I have ”表达自己拥有的事物。

教学内容:1. 单词:desk, chr, schoolbag, pen, pencil2. 句型:It's / They are3. 表达自己拥有的事物:I have第二章:Unit 2 My Body2.1 Lesson 3: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会读“head, shoulders, knees, toes”等单词。

2. 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用“Can you ?”询问对方能否做某事。

3. 能用“I can ”表达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教学内容:1. 单词:head, shoulders, knees, toes2. 句型:Can you ? / I can2.2 Lesson 4: My Face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会读“eye, nose, mouth, ear”等单词。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教案5篇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教案5篇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教案5篇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

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14课,齐读课题。

读了以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

2、同桌互相考一考。

3、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

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5、四人小组讨论用生字组词。

6、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

7、作业:练习写字。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事情,从而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归并自然段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不但......还“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学习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

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时珍》这篇课文。

二、自学(略)。

三、读议课文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语文教案)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语文教案)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

一起看看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欢送查阅!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体会“一直〞的意思,按要求写句子。

3、默读课文。

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通过两个账单的比照,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两份账单,学生自己编写账单、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理念:1、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

2、在尊重学生个体体验的同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3、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困)( 计算一件东西值多少钱。

)••• •••2) 课文中的两张账单计算的是什么的价值呢(小声读课文)课文里的一个账单是彼得计算他每天做事的报酬,另一个账单是计算妈妈为彼得所做事情的报酬。

[环节意图] 从价值入手,为有价与无价的比照进行铺垫。

二、新授课:(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及新词。

1、默读课文,找出你在预习中还没有记住的生字,再找一个好方法试着记住它。

[环节意图] 从要求识记的生字中提出重难点,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师生讨论,提出应该注意的生字。

(板书):填、索、羞、翼、塞2、指名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你还不懂的词语。

(学生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教师用板书或课件将局部列出逐个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解决。

)1)索取:①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小彼得给妈妈写账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课文理解词义)②用一个词代替“索取〞(借助近义词理解词义)2)报酬:谁能帮他[意图] 生生交流理解词义,对已学方法灵活运用3)芬尼:(如学生不能理解,教师讲解)德国货币单位。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 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感受山里孩子的成长快乐,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参观学校。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会生字。

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质疑导入。

1.小朋友们,自从我们背者书包走进朝阳校园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校园,爱上了自己的老师,爱上了自己的同学,爱上了有趣的书本,爱上了清脆的上课铃声,爱上了清澈见底的游泳池——刚才我们又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现在,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你的内心吗?2.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大山里的一所学校,看看大山里的孩子,也会有一种快乐在心中流淌,他们的快乐让人陶醉,让人感动,让人奋进。

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再读课题,读出我们的向往。

真情表白:我爱校园的————————————,因为——————————————————————————。

进入学习状态,读课题,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怀抱铺路石板瓦片清脆顿时竹笋茁壮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并知道词语的意思。

①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④齐读(3)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自读课文,读准带音节的字,反复朗读课文中的长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目辬1学会10个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理解“坐落”“浓密”“晨曦”“掩蔽”“絮语”“茁壮”“拔地而起”等词语,欣赏并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词句。

3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山里学校环境的美和山里孩子成长的快乐,进一步产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山里孩子成长的快乐。

教学准备1鄙字卡片、朗读带、教学挂图或课件。

2贝领学生参观自己的学校,了解学校各类人员的工作情况。

3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见面交流或书信,了解山里学校的一些情况。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听读激趣1碧富埃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从山里学校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来,打个招呼。

(出示教学挂图或打开课件)你们想知道关于他们的什么呢?——学生提问2崩矗听听山里的伙伴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学校的。

(放课文录音)边听边想,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哪些情况?然后自由发言。

二、自读感知过渡:山里的孩子为了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和幸福,特别写了这篇文章,叫《我们的学校》。

来,我们一起学一学。

1、读出自豪感。

2、鄙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讨论词义,老师巡视。

4、帮助学生理解部分词语。

三、品读欣赏1、同学们,读了课文,这个学校的环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根据插图和课文的描述,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用彩色笔画出学校的草图。

2、校园里,山里的孩子们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根据学生对重点句的欣赏,老师相机指导朗读并归纳:(1)快乐游戏。

(2)与大自然交朋友。

(3)认真学习。

3、这么难得的学习条件,山里的孩子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1)自读第5~9段,展示自己读得好的句子。

(2)说说自己朗读时的感受,想想从哪些地方看出山里的孩子成长是幸福的。

理解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四、读写延伸过渡:在这么美的校园里学习,山里的孩子们是多么快乐、幸福、自信和自豪,让我们也投入大山的怀抱,和山里的孩子一起,也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辬】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空白处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两幅鸽子图(第一幅画有一只受伤的鸽子,第二幅画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轻音乐录音带、小黑板【教学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形促读,以境促读,让学生在读中生情,在读中激情,在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质疑导入。

1、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鸽子之间的感人故事,题目是:雪儿。

(板书:注意“雨”字头的写法,齐读,注意“儿”读轻声)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要多读几辫。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媚敷弧喃剩鸽捡哀悠阻忠递盼线慰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明媚的春天美丽的弧线艰难险阻飘飘悠悠千山万水轻轻捧起十分快慰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①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④齐读(3)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

2、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①爸爸带回,我为雪儿,盼望。

②听爸爸说雪儿是,我更盼望。

③雪儿展开,我望着心里。

这三句话分别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4、小结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1、范写,明确注意点。

重点指导“剩、慰”2、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出示图片,激情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雪儿》,你们看,雪儿飞来了!(出示展示飞翔的雪儿图)同学们,这就是雪儿,你们喜欢雪儿吗?请你说一句喜欢它的理由。

2、可是有一天,你们喜欢的雪儿受了伤。

(出示受伤的雪儿图)它飞不起来了,你看,它的眼睛里充满了哀伤。

你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心里怎样?你会怎么办呢?3、你们说得真好,我们知道作者此时正受伤在家,十分孤独寂寞,她看到受伤的雪儿,又会怎么想呢?4、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对雪儿格外同情,那么她又是怎样对待雪儿的呢?二、细读课文,朗读感悟(一)学习课文2、3小结1、默读课文2、3自然段。

“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雪儿的?划出有关句子,圈出重点词。

(生读、画、师巡视)2、交流。

3、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4、小黑板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①我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会怎样想呢?②是啊,这句话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作者对雪儿能早日展翅飞翔的盼望,以及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范读)③读得怎么样?你们也想读得和老师一样好吗?要想读得好,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5、从爸爸那里,我知道了什么?6、雪儿如此勇敢、忠诚,是人们的好帮手,于是(引读)谁能读好这一段呢?(指名读)(二)学习课文(4—6节)1、在作者的细心照料下,她的盼望终于实现了。

指名读第4节2、雪儿终于又能展翅飞翔了。

(出示展翅飞翔的雪儿图)看到雪儿的伤好了,你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3、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4小节中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请找出来。

4、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段?请大家练读。

指名读。

5、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雪儿在蓝天中飞翔,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请听老师朗读第3句,你们边听边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么飞翔的?你觉得它飞得怎样?(引导学生从“托”、“划”、“美丽的弧线”等词上体会雪儿动作的有力,姿态的优美)6、雪儿不但能飞,而且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你们想和雪儿一起飞吗?让我们配上轻快音乐一起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和雪儿一起飞吧!(配乐表演读)7、看到雪儿终于翱翔在蓝天,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8、此时,翱翔在蓝天的雪儿,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9、是啊,当我孤独寂寞的时候,是雪儿给我带来了快乐。

当雪儿翅膀受伤时,是“我”挽救了它的生命,给了它悉心的照顾。

我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我们之间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现在要分别了,多么让人舍不得呀!请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挑战读。

(4)齐读。

10、“我”对雪儿依依不舍,雪儿飞走了,“我”为什么还感到十分快慰呢?11、齐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全文,迁移练习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文中的“我”帮助受伤的雪儿,让雪儿重新飞向蓝天的故事,在与雪儿相识相伴的日子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愿意把它写下来吗?……教学目辬1毖Щ岜究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痹诶识凉程中,联系上下文和查阅的资料理解关键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萝卜头盼望解放、渴望自由的情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教师: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有关《红岩》、白公馆、小萝卜头等的录像。

学生:搜集有关《红岩》、白公馆、小萝卜头等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激趣引入1笨吻白橹学生阅读小说《红岩》或观看电影《红岩》,搜集有关白公馆、渣滓洞、小萝卜头的资料,相互交流。

2币出小萝卜头的故事,唤起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识字1毖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做到正确、流利。

2贝佑锞持谐橄蟪鲎帧⒋剩检查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四、以图激情,朗读理解课文1、苯淌Τ鍪窘萄Ч彝迹学生自由朗读第1~5段。

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出示重点句:他把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2、《苯淌Τ鍪拘》沙娌逋迹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教师读第8段的第一句,相机出示小飞虫。

提问:孩子们认识它吗?你觉得小飞虫对你来说是“新事物”吗?小组里说说你平时捉到小飞虫是怎样对待它的?过渡语:为什么小萝卜头觉得小飞虫是“新事物”呢?他又会怎样对待小飞虫呢?请同学们自读第6~12段。

3、苯淌θ醚生联系图画,朗读第6~12段。

提问:小萝卜头觉得小飞虫是“新事物”,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小萝卜头看到小飞虫后是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的?请把相关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

出示重点词句,学生动作辅助,教师引导感悟小萝卜头的心情。

(1)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

(2)“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它。

(3)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

(4)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5)小萝卜头高兴地拍手叫道:“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指导朗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小萝卜头的内心感受。

可比赛读,可齐读。

4、北冉夏愫托÷懿吠范源小飞虫的态度,在小组里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拓展升华,启发教育1毙》沙娣闪耍小萝卜头为什么那么高兴?联系上下文和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了”“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言,从中点拨,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处。

(板书:向往自由)2毙÷懿吠返脑竿实现了吗?他为什么没能像小飞虫那样飞出去?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3毕胂胄÷懿吠范宰杂擅篮玫南蛲,再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打算呢?4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模读出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六、课后作业1背写生字,词语。

2蓖学间互相交流了解到的“红岩”故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弊酆鲜导活动:开展“我与小萝卜头比童年”的演讲比赛。

附:板书设计小萝卜头向往自由4一座铜像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比利时人民把小英雄的雕像看作是独立精神的象征的原因。

3、学习小英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