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绣与潮绣
广东传统粤绣

广东传统粤绣粤绣,即广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产于广东,以广州府为中心的刺绣品。
故宫收藏最多的是粤绣,潮绣则以服饰为主。
以布局饱满、图案葱郁、场景温馨、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红绿鲜艳著称。
粤绣是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粤绣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明朝中后期开始形成特色。
粤绣的构图繁而不乱、色彩富丽夺目、针步均匀、针法多变、纹理清晰、善流水路、立体感强,具有装饰趣味,一直以金碧辉煌、花繁色鲜而著称。
粤绣品种粤绣的欣赏品有条屏、座屏、屏。
日用品种类繁多,主要有服装、鞋帽、头巾、被子、枕套、靠垫、披肩、门帘、桌布、床罩等。
潮州也因其刺绣潮剧服装而闻名。
宗教用品多为寺庙中的僧袍和装饰品。
根据刺绣技巧,粤绣包括丝绸刺绣,金银刺绣,双面绣刺绣和垫绣。
粤绣的艺术特色第一,线的种类很多,除了丝线和羊毛线。
孔雀毛也用作线,或者马尾辫用作线。
主要针法有直针、捻针、扎针、咬针、铺针、混针、钉针、珠针、圈针等。
以及金银线绣、平绣、织锦、织绣、络绣、凸绣、贴花绣等。
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第四,纹饰饱满活泼。
常用作题材:飞鸟朝凤、海鲜鱼虾、佛手果、洋洋得意、三阳开泰、宋河猿鹿、公鸡牡丹、金狮银兔、龙凤舞等。
第五,粤绣的绣工多为男工;第六,粤绣刺绣种类繁多,包括被套、枕套、床楣、披肩、头巾、台帘、绣衣、鞋帽、服饰等。
,还有镜屏,挂帘,横幅。
粤绣大师——陈少芳提到粤绣,不可不提现年已七十多岁的大师陈少芳。
1962年,经过4年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科学习的陈少芳,毕业分配到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
从那时起,她就与粤绣打起了交道。
45年过去了,陈少芳将半辈子的.心血都融灌在粤绣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之中,继承传统、融会创新,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已成长为“现代粤绣”的奠基人,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四大名绣最著名,代表作都是什么?

四大名绣最著名,代表作都是什么?展开全文四大名绣是刺绣界的顶层,人们说起刺绣的时候,就会直接想到四大名绣。
那么关于四大名绣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哪些作品是全国最为闻名的呢?你知道几个?中国四大名绣代表作:苏绣(代表作双面绣《猫》)、湘绣(代表作狮虎)、粤绣(代表作《百鸟朝凤》)、蜀绣(代表作《芙蓉鲤鱼》)三大名锦:云锦、蜀锦、宋锦苏绣苏绣是中国刺绣的突出代表之一。
宋代已颇具规模,在苏州出现了绣衣坊、绣花弄、滚绣坊、绣线巷等生产集中的坊巷;清代为盛期,当时的皇室绣品多出自苏绣艺人之手,民间刺绣丰富多彩。
苏州刺绣,素以精细、雅洁著称。
图案秀丽,色泽文静,针法灵活,绣工细致,形象传神。
双面绣《猫》是苏绣的典型代表作。
艺人们将一根头发粗细的绣花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细线绣,并将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无影无踪。
无论从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小猫调皮活泼的神态,绣猫最难的是一对猫眼睛,艺人们需用20多种颜色的丝线才能把猫睛绣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湘绣湘绣是以硬缎、交织软缎、透明玻璃纱、尼纶等为原料绣制的精细工艺品,绣品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种有条屏、画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及各种绣衣等。
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划物象外形内质的特点,绣品具有构图章法严谨,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生机勃勃,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潮绣、粤绣潮绣与广绣合称为粤绣,是中国名绣之一,传创始于少数民族,与黎族织锦同源。
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四大名绣简述

四大名绣服饰161 黄颖淇龙维梅一、四大明绣简述: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二、湘绣:1.湘绣简述:湘绣,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与苏绣、蜀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刺绣遗物。
2.湘绣发展历史:清代,湘绣在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迅速崛起。
清嘉庆庚午年《长沙县志》记:“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绩者少。
”在19世纪湘绣已普及农村和城市。
此时的湘绣品多为实用品如:鞋面、茶褡、腰带、裙缘、枕头、手帕、帐檐、小孩的肚兜、帽子等。
清宣统二年在南洋劝业会上湘绣展出《王公大臣像》、《写意山水》、《行书字屏》、《水墨竹石图》、《三兔大屏》等绣品。
1911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湘绣绣工林琼英的绣屏获最优奖,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湘绣绣品获得一等奖。
1935年,杭州西湖博览会湘绣获得“唯一褒奖”的赞誉。
《泸渎羁居记》中记载:“长沙光绪末年,湘绣盛行,庄内雇佣专业绣工,超越苏绣。
”3.湘绣题材:湘绣的图案借鉴了中国画的长处,所绣内容多为山水、人物、走兽等,尤其是湘绣的狮、虎、松鼠题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4.湘绣风格:湘绣擅长以丝绒线绣花,绣品绒面的花型具有真实感,曾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针法具有表现力,多描绘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
5.湘绣针法和特点:湘绣传统上有72种针法,分平绣类、织绣类、网绣类、纽绣、结绣类五大类。
6. 湘绣双面全异绣:20世纪下半叶的双面全异绣的设计巧妙和针法的变化二者结合得惟妙惟肖,使湘绣技艺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绣工可以在同一底料的正反面刺绣着画面、色彩、针法都不相同的绣品,这是刺绣技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作文范文之潮州潮绣作文

潮州潮绣作文【篇一:潮州刺绣】潮州刺绣清代,粤绣工人大多是广州、潮州等人,特别是潮州绣工为上,皆男子为之,精于女工,为其它省市所罕见。
在一般人看来,绣花与须眉汉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但在历史上潮州男子擅长飞针走线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正因为男性的加入才使到潮绣更为出类拔萃。
清末潮州市区二十四顶“刺绣状元”的桂冠都落在男性的头上。
我国的四大名绣分别是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潮绣是粤绣的重要分支,它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东门晒鱼网,西门摆花规,南门削竹筷,北门梭脚腿。
——明代潮州民谣这首古民谣告诉我们,明代潮州西门的刺绣业,在当时的手工业布局中占着重要位置。
到了清代,潮绣随着二十四位“刺绣状元”的故事扬名全国和东南亚各地。
潮州地处南海之滨,自唐代以来,一向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物产丰富,商业繁荣,文化积淀深厚,为潮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大环境。
而独树一帜的金漆木雕、嵌瓷工艺、通花陶瓷、剪纸、香包等民间兄弟工艺的表现形式,对潮绣技艺的发展完善更起着潜移默化、融汇贯通的作用。
这种地方文化特色在潮绣作品上则体现为饱满匀称、垫高立体、大红大绿、金碧辉煌,于是构成了潮绣在全国刺绣领域中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
“潮绣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垫高、半立体的、浮雕式的,金线银线、绒线同时使用。
”林镜波:“这就是金线,有充金,这是真金,不怕火烧;这些银线主要表现器皿、海水,五颜六色的绒线则可表现不同质感,底地则用绸缎。
”林智诚:它的创作原则,特别与我们的木雕相当接近,概括起来就是:?密密?、?满满?、?通通?”所谓“密密”,就是指构图紧密不互相重叠;“满满”是指整体丰满不松散,而“通通”是指画面上的虚实、疏密变化和节奏感。
潮绣的制作过程复杂而细致,运用的针法技艺有两百多种。
这是用棉花铺垫进行垫绣,这种绣法比起在缎面上平绣要难得多,一来在垫料上穿针引线不简单;二来要保持垫高部分的圆润适中,不能露出垫料的痕迹,这就要求操作者必须针艺娴熟、耐心仔细了。
粤绣

粤绣来源: 农广天地粤绣,是产于广东地区的刺绣,始于唐朝。
粤绣与我国的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
四大名绣各有千秋,粤绣在用色以及构图上最为大胆,画面大红大绿、对比强烈,常用采用金银线刺绣,绣面富丽堂皇,题材主要有百鸟朝凤、龙飞凤舞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事物。
粤绣的绣工,过去多为男性,这是其他三大刺绣所没有的特点。
独具特色的粤绣,据传,始于唐朝的少数民族,在明清后期逐渐形成特色。
2006年入选,中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绣作品还荣获过多次,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选的金杯奖。
令我们感到惋惜的是,粤绣在现如今,只有少数几位传承人,许多精湛的针法与技艺已经濒临失传。
不被人们熟知的是,粤绣在发展过程中,还分为广州刺绣和潮州刺绣两个派系,时至今日,它们分别发展成独立的绣种,被称作广绣与潮绣。
这两个绣种被人们合称为——粤绣。
广绣与潮绣风格迥异,在选材、用料、绣法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直观上可分为平绣和立体绣两种。
从地域的划分上看:广绣是以广州为中心,范围大致在珠江三角洲的刺绣;潮绣主要是以潮州市为主,也包括汕头、潮安等地。
在使用类别上,广绣多为日常用品,如小孩的围兜儿、女士披肩、别致的眼镜袋儿、小香包、戏服等;潮绣的绣品主要为(wèi)寺院、庙宇的祭祀活动提供服务,也有戏台陈设品、新娘服装等。
这些一件件,据说是清代藏品的老物件儿,虽然破旧,但在现代人的眼中,已然成为了不可复制的经典。
广绣与潮绣的区别,在针法、工艺技巧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广绣作品多为平绣;潮绣作品多为立体垫高绣。
细细品味了两者,广绣作品给人的感觉,更加精细典雅,婉婉道来。
它的针法多达7大类,50余种,主要包括捆插针、渗针、勒针、绒毛针、起鳞霎(shà)彩针等。
最有代表性的刺绣技法叫做“留水路”,水路是指,每一个相邻的刺绣面积之间,在空隙处留出0.5毫米左右的等距离,形成镂空的线条。
在花瓣、鸟羽间,留有这样一条清晰、均齐的“水路”,用来突出前后层次,使形象更加醒目。
浅谈潮绣的特征及艺术价值

李舒伟(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摘要:潮绣是粤绣中的其中一类,发源自广东潮汕地区,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绣是潮汕富有特色的传统工艺,属于民间艺术,大多数来自于民间艺人之手,又因为其受到潮州木雕、潮彩等民间工艺的影响,因此具有独特的风格技艺和强烈的地方色彩,被誉为“针线上的艺术”。
关键词:潮绣;传统工艺;艺术;文化中图分类号:J 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17-0086-01作者简介:李舒伟(1993-),女,广东化州人,服装与服饰设计,华南农业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1潮绣的历史起源潮绣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源并流行于潮汕地区。
从唐代开元起,潮绣主要用在佛庙堂的装饰和桌围、帷帐等,贯穿于人民的生活日常。
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潮绣已经从佛庙堂的应用延伸到民间的服饰和装饰品,而且覆盖及其广泛。
形成风格于明、清、流传于国内及东南亚一带。
其精湛刺绣技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潮绣技艺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绣、钉、垫、贴、拼、缀六大技法。
精湛的技艺,立体地表现物象,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效果,这是潮绣对中国刺绣技法的一大贡献。
刺绣的物象在绣面上作凸起之效果,即在整幅画面的主要地方做立体效果,这样会使所表现的物象具有栩栩如生的效果,绣面饱满精致,具有强烈的浮雕感。
2潮绣的特征2.1“垫高立体”的工艺技法潮绣是粤绣(四大名绣之一)的其中一种,一般刺绣都以平绣为主,拿广绣来说,广绣主要是以绣画为主,其纹理清晰、造型饱满、形象逼真以及颜色艳丽,具有浓郁的广府文化特色。
而潮绣为了传达吉祥寓意,达到富丽堂皇的艺术魅力,主要是以垫高的技法以及金银线刺绣,使绣品更加有厚重质感、金光熠熠。
所谓垫高绣,它是一种能使物象形成立体效果的工艺技法,绣娘一般绣前先用纸丁、棉絮在需要垫高的图案上作立体造型。
可方可圆、可密可疏、可高可低,然后在上面用金银、丝绒线施绣,使立体的物象更加栩栩如生,富丽堂皇。
四大名绣指的是哪四大

四大名绣指的是哪四大四大名绣是指湖南省的"湘绣"、四川省的"蜀绣"、广东省的"粤绣"和江苏省的"苏绣"。
1.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剌绣产品的总称。
其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昊一带,滨临太湖,盛产丝绸。
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
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2.粤绣:包括广绣和潮绣。
以广绣为代表,全国四大名绣之一,史上指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刺绣品,即专指广府地区的刺绣工艺品,包括刺绣字画、刺绣戏服、珠绣等。
引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
3.蜀绣:亦称“川悸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刺绣产品总称。
蜀绣的历史也很悠久,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中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
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数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色彩,绣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后期,蜀绣在当地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上吸取了顾绣和苏绣的长处,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绣之一。
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过于齐整,色彩鲜丽。
4.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
湘绣分别在1912年和1933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湘绣绣品分别获得最优奖和一等奖,被国外誉为超级绣品。
原先,长沙城里的商人们为了满足一批因镇压太平军而发迹的新贵,开设了“顾绣庄”,不久又以湘绣之名压倒了顾绣。
湘绣的特点是用丝绒线(无拈绒线)绣花,其实是将绒丝在溶液中进行处理,防止起毛,这种绣品当地称作“羊毛细绣”,湘绣也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四大刺绣

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至少有 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至少有100种以 种以 上精巧的针法绣技, 比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 上精巧的针法绣技 比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和 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 以自然界为主题的蜀绣更令人爱不释手。 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 以自然界为主题的蜀绣更令人爱不释手。 纯手工的刺绣,确保了画面逼真,造型多变,图案精美。 纯手工的刺绣,确保了画面逼真,造型多变,图案精美。 起源于川西民间的蜀绣,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 起源于川西民间的蜀绣,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各方面 的影响,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 的影响,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 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 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 蜀绣的技艺特点有线法平顺光亮、针脚整齐、施针严谨、 蜀绣的技艺特点有线法平顺光亮、针脚整齐、施针严谨、掺 色柔和、劲气生动、虚实得体, 色柔和、劲气生动、虚实得体,任何一件蜀绣都淋漓地展示了这些 独到的技艺。如鲤鱼的灵动、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壮丽、 独到的技艺。如鲤鱼的灵动、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壮丽、花鸟的多 熊猫的憨态等。蜀绣绣法灵活,适应力强。一般绣品都采用绸、 姿、熊猫的憨态等。蜀绣绣法灵活,适应力强。一般绣品都采用绸、 纱作为面料,并根据绣物的需要,制作程序、配色、 缎、绢、纱作为面料,并根据绣物的需要,制作程序、配色、用线 各不相同。 各不相同。
众所周知, 众所周知,近半 个世纪来, 个世纪来,我国考古 工作者曾先后在湖南、 工作者曾先后在湖南、 湖北等地发现了不少 麻布,绢等纺织品, 麻布,绢等纺织品, 其中不少是绣品, 其中不少是绣品,为 我们了解楚国丝绣, 我们了解楚国丝绣, 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 料。一批又一批埋藏 在湖南地底的光彩夺 目的古绣品的出土, 目的古绣品的出土, 对世人进一步认识湘 绣源流沿革及其绣艺 传统, 传统,意义是不言自 明的。 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绣(广东刺绣)历史悠久,主要分为广州刺绣与潮州刺绣两大派系。
广州刺绣简称广绣,主要包括广州、佛山、顺德、南海等市县(区)的刺绣。
潮州刺绣简称潮绣,主要包括以潮州市为中心的整个潮汕地区的刺绣。
1.粤绣最早的文字记载
据唐苏鹗《杜阳杂编》记载:唐代“永贞元年(805),南海(今广州)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表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
”又载:卢眉娘在宫中绣制“飞仙盖”,唐顺宗曾嘉奖其工,谓之“神姑”。
到元和年间(806—820)唐宪宗嘉其聪慧而又奇巧,赐金凤环,束其腕。
后来由于她不习惯宫中生活,唐宪宗“放归南海”。
另据传,唐玄宗时,岭南节度使张九皋奉献给杨贵妃的绣品比别地的更精良,因而加官三品。
说明唐代广东刺绣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
2.粤绣的界定
“粤”是广东的简称。
粤绣指的是广东的刺绣。
粤绣包括:以广州市为中心和南海、顺德、番禺等地的广绣和以潮州市为主暨汕头、潮安、澄海等地的潮绣。
可是,历史上众说纷纭,广东个别织绣界人士向来将广绣当成粤绣的代表,造成已出版的个别工艺美术史论也沿用此说。
1982年4月,广东省工艺美术工业总公司在顺德大良举行“粤绣精品评选会”。
当时,全省共有7个刺绣厂、研究所选送48件精品展评。
会议上对粤绣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与会者有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的陈雨田、金景山二位教授,广东省工艺美术总公司和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领导、专家,潮州市刺绣研究所的杨坚平、章雪、李幼珍,潮绣厂的林智成、徐壮辉、陈烈波等。
会议讨论的焦点是谁代表粤绣参加申报全国金杯奖。
笔者在会上提交《广东金银线绣浅论》论文,将广东刺绣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予以分析,并以在中国刺绣艺术中最有地方特色的金银线绣(各地甚少见)的技艺为例,将广绣与潮绣作比较,阐明其同出一辙,有雷同又有差异。
现将其概括、归纳、比较如下:
①品种用项:广绣———官服、日用品、戏服为主,贡品较多。
潮绣———寺院、庙宇、戏台陈设品,戏服为主,贡品较少。
②艺术风格:广绣———(近看)以雅致取胜。
潮绣———(远观)以浑厚见长。
③工艺技法:(无论是薄垫或垫高,都是粤绣的特色)广绣———以平金绣法,适当薄垫。
潮绣———工种及使用原材料、辅料比广绣多,以垫高立体为主。
④色彩:(瑰丽的色彩,是粤绣另一个特色)广绣———色彩稍为淡雅,变化较为细腻。
潮绣———色彩较为浓烈,装饰性较强。
⑤龙凤纹样:广绣———瘦一点。
潮绣———壮一点。
笔者对广绣与潮绣的艺术风格、刺绣技艺、品类纹样等加以概话阐述,指出广东刺绣既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但由于社会地理文化的诸多因素,广东的粤绣自然分成广绣和潮绣两个不同艺术体系,也正如广东木雕分成广州木雕和潮州木雕,广东彩瓷分成广彩和潮彩一样。
会上大家各抒己见,争论热烈,最终确认粤绣包括广绣与潮绣。
自此以后,形成定论。
会上也顺利评选出潮绣《九龙屏》、《吹箫引凤》,广绣《晨曦》、《百鸟朝凤》(顺德厂),线绣《黎家乐》(南海厂)代表粤绣申报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