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管弦和鸣
第六单元管弦和鸣小步舞曲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2、什么叫主调音乐?
答:主调音乐为多声部音乐的一种。其特点是以数个声部为伴奏形式,加强、陪衬主旋律。主调音乐的名称系相对于复调音乐而言,其主要旋律可位于任何声部,而以处于高声部为多。
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6.5小步舞曲
教学
目标
1、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初步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
3、通过欣赏和亲身体验感受相同乐曲不同乐器带来的不同演绎形式,进一步加深对巴赫及其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3、完整欣赏《小步舞曲》
学生在完整欣赏乐曲时能够巩固乐曲主题的记忆,并且听辨、感受乐曲两个不同主题情绪,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感受和见解。
4.歌曲分为几段呢?
第一段中哪两句是相似的乐句,那两句是相同的乐句
第二段第一乐句的高音要有气息控制,还要注意变化音的音高。完整演唱歌谱。
5.同学们认为小步舞曲一般用在什么时候?
答:舞会、演奏会等。
6.通过学习和了解巴赫以及西方音乐,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区别:
1.玛祖卡是属于男女对舞用的舞曲。起源于波兰,一般三拍子的曲子重音是落在小节的第一拍,而玛祖卡却常落在第二或第三拍。
2.波尔卡是一种捷克民间舞蹈,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 ,节奏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 理。
3.长笛作为一种音色优美、历史悠久、情感寄托强烈的乐器,在乐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包含了对情感美的不懈追求。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1、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教学目标1、专注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能根据不同乐器的音色,分辨出常见乐器。
2、能熟悉感知音乐主题片段。
3、在欣赏过程中,随音乐哼唱旋律,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作品中去,感受和体验各种管弦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了解和拓展西洋管弦乐队的相关知识,掌握管弦乐队的分类。
教学难点学会辨别乐器的音色及其表现力的辨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闲聊波尔卡》的演奏片段通过观看,请同学们说出,录像中都有哪些乐器出现?教师:好,大家听出了不少乐器,这些乐器都属于管弦乐队,那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来完整了解一下什么是管弦乐队。
二、熟悉西洋管弦乐队编制西洋管弦乐队是一种大型乐队,通常称“交响乐队”。
它是20世纪传入我国的。
教师按顺序播放各乐器组演奏的音乐。
西洋管弦乐队一般分为四组:弦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等;木管乐器组——短笛、长笛、双簧管等;铜管乐器组——圆号、小号、长号、低音号;打击乐器组——定音鼓、大鼓、小鼓、锣等。
三、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1、作品背景、作者简介《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是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于1946年专为青少年了解、西洋管弦乐而创作的作品。
2、欣赏第一部分——主题作品由珀塞尔音乐主题,主题变奏及赋格三个部分组成。
我们先来欣赏第一部分,并分析乐曲先后出现了哪些组乐器。
请同学们对照体验探究内容,欣赏第一部分并根据乐器组出现的先后顺序填空?3、欣赏第二部分乐曲在珀塞尔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十三次变奏,每一段变奏曲都重点介绍一种乐器或一组乐器,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一认识它们吧!变奏一:长笛、短笛,急板。
两支长笛交相辉映就像是曙光初照的小鸟的鸣啭。
之后短笛声又像是一只尖尖细细的小鸟鸣唱而来。
变奏二:双簧管。
甜美柔润的音色,优美的旋律,使变奏恬静、淡雅。
变奏三:单簧管,舞曲,旋律轻盈明快。
变奏四:大管。
低沉的音色,带有诙谐的色彩。
《管弦和鸣》教案范文

《管弦和鸣》教案范文一、教案概述《管弦和鸣》是一门音乐理论必修课程,它在国内外音乐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次教案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管弦和鸣》知识的介绍和练习,在学生中培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管弦和鸣的音乐结构,掌握其节奏和旋律,最终达到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管弦和鸣。
2.掌握管弦和鸣的音乐结构和节奏特点。
3.理解管弦和鸣的音乐形式及其演奏表现方式。
技能目标:1.能够通过听、读、说、唱和弹奏,正确理解管弦和鸣的演奏方式。
2.能够就学习的知识进行音乐表演,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2.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励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研究。
三、教学内容分析1.什么是管弦和鸣管弦和鸣又称为合奏。
是指各类合奏乐器,在一定节奏、强弱和音调的条件下,进行合奏演奏。
常常是由管弦乐队与独奏演奏家合作完成。
它的音乐结构包括对称体,段落和主题等元素。
2.管弦和鸣的音乐结构和节奏特点管弦和鸣的音乐结构可以分为:前奏、主题和回旋曲三个部分。
前奏是为了在管弦乐队与独奏演奏家之间肩负部分演奏的任务,调节彼此的表演思路和节奏形式。
主题部分是该曲的主要部分,是音乐特征的核心。
回旋曲是管弦和鸣曲的结尾部分,它呈现出一个清晰、明显的韵律系统。
管弦和鸣的节奏特点是强调和阐述各种声部之间的独立性,通过合奏来展现每个演奏家的个性。
3.如何演奏管弦和鸣演奏管弦和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清晰发音。
在演奏管弦和鸣时,各队演奏家可以通过与其他乐器的配合来呈现出音乐的差异性,但是必须保持清晰的演奏声音,使听众能够听到每个声部的独特音乐构思。
(2)给予音乐充分的表达。
演奏者需要认真理解指挥的指示,通过音乐中的节奏、强弱和音调变化等差异性,充分表达出音乐的意境。
(3)注重调整和平衡。
演奏者需要能够快速调整个人演奏中的各种变化,维持整个管弦和鸣的平衡性。
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梦幻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1000字

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梦幻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1000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的第一课《梦幻曲》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欣赏和学习《梦幻曲》这首曲子,以及理解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梦幻曲》是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一首钢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
这首曲子以梦幻般的旋律和柔美的和声,表达了舒曼对爱情的渴望和幻想。
通过学习这首曲子,学生可以了解管弦乐的基本知识,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和学习《梦幻曲》,让学生了解管弦乐的基本知识,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 了解管弦乐的基本知识,如乐器分类、演奏方式等。
2. 欣赏《梦幻曲》,感受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3. 学习《梦幻曲》的旋律和和声,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4. 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是欣赏和学习《梦幻曲》,感受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是理解管弦乐的基本知识,掌握《梦幻曲》的旋律和和声。
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欣赏、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练习、总结四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梦幻曲》。
在新课环节,首先讲解管弦乐的基本知识,如乐器分类、演奏方式等,让学生了解管弦乐的基本概念。
然后欣赏《梦幻曲》,让学生感受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接着学习《梦幻曲》的旋律和和声,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在练习环节,让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梦幻曲》的旋律,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
在总结环节,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管弦乐的基本知识和《梦幻曲》的音乐特点,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音乐。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初中音乐 管弦和鸣 教案

初中音乐管弦和鸣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弦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管弦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管弦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经典管弦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 团队协作和创造力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管弦乐的历史和发展。
2. 引导学生关注管弦乐中的各种乐器及其作用。
二、基本知识和技巧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管弦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音符、节奏、和声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练习基本技巧。
三、经典管弦乐作品欣赏和分析(20分钟)1. 教师介绍经典管弦乐作品,如《红楼梦》、《黄河大合唱》等。
2. 学生欣赏作品,感受音乐的美妙。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四、团队协作和创造力培养(10分钟)1. 教师分组,让学生团队合作创作一段管弦乐作品。
2. 学生发挥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3.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管弦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经典管弦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协作和创造力方面的表现。
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管弦乐教材、乐谱等教学资源。
2. 学生自备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
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多听、多分析经典管弦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鼓励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性,培养创造力。
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在实践过程中发生意外。
音乐教案第六单元管弦和鸣

音乐教案第六单元管弦和鸣第一篇:音乐教案第六单元管弦和鸣《管弦和鸣》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图片,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认识乐队中的每一件乐器。
2.通过欣赏乐曲片断,感受西洋管弦乐队中每一件乐器的音色。
3.通过欣赏独奏曲,能够正确听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小号和单簧管的音色。
4.通过欣赏独奏曲,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内容和音乐风格的西洋音乐的独特魅力。
教学准备1.西洋乐器的图片 2.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走进西洋交响音乐课件:播放电影《加菲猫》片断。
教师:认真观看下面这段录像,聆听背景音乐,能说出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以大家喜爱的电影作品切入主题,让学生感受其实西洋交响音乐就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
】 2.确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师:本节课我将带领大家去西洋音乐的王国里参观,向同学们介绍认识这个音乐王国里的每一位成员,每一件乐器,希望大家能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西洋交响音乐的王国,拉近了学生与西洋音乐文化的距离】二、新课展开(一)认识乐器1.出示课件:什么叫管弦乐队?西洋管弦乐队?【通过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2.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以及乐器外形、音色的学习。
A、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交响乐队中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弦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
B、在欣赏乐器图片的同时仔细聆听每件乐器的音色。
c、每个乐器组总结出本组乐器的声音特色和代表性乐器的音色,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予以表达。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乐器图片与声音有机结合,形象直观,而且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营造竞争、合作的学习氛围】(二)欣赏乐曲 1.《梦幻曲》欣赏乐曲,感受大提琴浑厚、甜美的音色,并随音乐展开想象。
教师:今天,我将和大家以《梦幻曲》拉开序幕,在梦幻般的西洋音乐世界里,欣赏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
[以《梦幻曲》为引子,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几首独奏舞曲的欣赏A、《查尔达什舞曲》──小提琴独奏B、《西西里舞曲》──长笛独奏c、《拿波里舞曲》──小号独奏D、《单簧管波尔卡》──单簧管独奏要求:A、感受西洋乐器的音色及其丰富的表现力B、感受不同舞曲的风格特点及音乐要素的异同,感受西洋音乐的魅力。
《管弦和鸣》教案: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鼓励他们自主创作音乐作品

《管弦和鸣》教案: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鼓励他们自主创作音乐作品音乐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力,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常常只是简单地学习乐理知识和技巧,缺少自主创作的机会和实践。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作意识,鼓励他们自主创作音乐作品,就成为了音乐教育的重要课题。
而《管弦和鸣》这一教案,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进一步培养自己的音乐创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次教案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鼓励他们自主创作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管弦和鸣》作品欣赏。
由教师在课堂上演奏这个作品,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个作品的音乐元素,复调和和声的演变及其规律、管弦乐演奏技巧等。
2、创作讨论。
在学生们深刻了解《管弦和鸣》的基础上,老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讨论一些音乐创作的问题,如何选择主题,如何构思调性,如何处理旋律与和声的关系等。
3、创作实践。
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选择调性,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作品。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意义与精神内涵。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法,老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创造力。
例如,通过教师、学生互动式的课堂互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知识,并通过分析、整合、创造不同的音乐调性、音符、乐谱等元素,促进学生的音乐能力。
2、体验式教学法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先让学生自由地演奏一段乐曲,然后进行学习与体验,再进行创造与实践。
通过自主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发现音乐的内在规律与美感。
三、教学策略1、形式多样化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例如音乐欣赏,可以通过专业弦乐演奏,感受音乐的美妙与内涵;创作讨论,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创作内容与创作技巧,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能力。
2、启发学生潜力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通过启发学生潜力,可以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在音乐创作上表现出自己的天赋与才华。
《管弦和鸣》教案:掌握基本演奏技巧,让学生和乐器合二为一

《管弦和鸣》教案:掌握基本演奏技巧,让学生和乐器合二为一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学帮助每个学生尽可能快地掌握基本演奏技巧,让他们能够和乐器合二为一,发挥出更美妙的音乐。
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过程,如何进行“管弦和鸣”教学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教学体会,教师们可以参考我的经验和方法,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工作。
一、让学生掌握基本演奏技巧:1、熟练掌握基本演奏技巧在管弦和鸣教学中,首先学生需要掌握基本演奏技巧,比如正确的手位、指法、弓法等。
只有在基本技巧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展示音乐表现力。
同时,技巧代表着音乐自我感受的表现力,技巧的提升也就意味着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监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存在缺乏基本演奏技巧的现象,比如手位不准、指法不规范等。
如果发现该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纠正,以免形成的习惯影响日后的演奏水平。
2、教会学生听音乐对于逐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任务,我们需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感受音乐。
教会学生怎样分析音乐的层次,将其构成的不同的音符以及音乐元素的表现力和变化贯穿起来,利用动感和情感来传达音乐的意境和情感,从而使音乐表现得更为深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
二、让学生和乐器合二为一:1、帮助学生了解设备设置在学生学习演奏过程中,如果没有处理好不同乐器之间的声音平衡,将会对音乐表现造成很大的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良好的设置方式,以获得最佳的声音效果,并且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噪音污染。
2、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演奏时候更加自然,同时也让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配合和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管弦和鸣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让学生和乐器合二为一的关键。
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激发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通过演唱,改编曲目,或者音乐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乐趣,更加自如的表达音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管弦
和鸣
第六单元管弦和鸣
教学目标:
1、聆听本单元乐曲作品,使学生了解欧洲音乐一般特征,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促进学生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查尔达舞曲》《梦幻曲》《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了解西洋管弦乐队及各个乐器组中的乐器,能够辨别主要乐器的外形、音色特点。
了解乐器的不同构造、性能、演奏特点、表现力及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初步了解变奏曲等基础知识。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梦幻曲》。
2.音乐知识:西洋管弦乐队、弦乐器组。
3.认识音乐家:维托里奥。
蒙蒂、舒曼。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懂得欧洲的一般特征,理解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合作、探究等教学法,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使学生初步熟悉欧洲音乐的一般特征。
2.通过聆
听、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梦幻曲》,提高音乐的感受力。
三、知识与技能
认识各种弦乐器,了解音质、音色、表现力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以及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组。
教学难点:
听辨不出弦乐器在不同音区的音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
播放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序曲》片段。
请学生说出此去何种乐队演奏?能否说出具体乐器的名称?二、新课教学
1.简介西洋管弦乐队
西洋管弦乐队也叫交响乐队,是一种大型乐队形式。
它的音域宽广,音色对比鲜明,表现力极为丰富,通常用来演奏大、中型乐曲。
管弦乐队中使用的乐器虽然很多,但根据乐器的构造。
性能和演奏方式,可以将整个管弦乐队分为四个乐器组: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2.自学指导,了解弦乐器组
出示乐器图片,请学生判断下图中那些乐器属于弦乐器组? A小提琴 B 双簧管C圆号D低音提琴 E定音鼓F中提琴 G大提琴H竖琴归纳总结。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竖琴组成。
3.辨别音色
音色的概念
音色:指乐器或人的嗓音的音质。
在器乐音色中,可分为单一音色和混合音色。
单一音色:在乐队中一种乐器的音色。
混合音色:两种或两周以上乐器的音色。
依次欣赏作品片段,了解弦乐器组乐器的特点 4.合作探究,欣赏作品
欣赏《查尔达什舞曲》
A.聆听两部分的音乐主题,说出主奏乐器及感受。
B.聆听两部分的音乐主题,判断在那些音乐要素上的鲜明变化形成了情绪上的对比变化。
第一部分:慢而忧郁的“拉绍”速度徐缓,情绪低沉而忧郁,旋律带有歌唱性。
第二部分:快而热烈的“弗里斯”热烈而奔放,音乐富于动感,具有舞蹈性。
C初听全曲。
小组合作,划分段落。
D介绍作曲家——维托里奥。
蒙蒂
E对比欣赏不同演奏家和演奏的此曲,了解演奏家二度创作的特点:于演奏技法、人文背景等情况的不同,对作品的诠释和表现也不相同。
欣赏《梦幻曲》
A.聆听《梦幻曲》音乐主题,划旋律线,谈谈感受。
B.随琴声轻声模唱音乐主题,边唱边打4 /4拍指挥图示。
C.聆听《梦幻曲》全曲,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
D.分析作品,分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管乐器组的认识和了解。
E.简介音乐家——舒曼
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舒曼从小就表现出超人的音乐天赋,师从著名的钢琴教育家佛里西学习钢琴。
后师从德伦学习作曲技巧并开始走上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的道路。
代表作品有:钢琴套曲《童年情境》、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交响曲《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戏剧配乐《曼佛雷德》序曲等。
F.实践检测。
G.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 2.认识的乐器: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定音鼓 3.认识音乐家:威尔第、比捷。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2.通过二声部的节奏练习,训练并体验如何进行合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欣赏《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听辨出不同乐器音色,为进一步了解各乐器打下基础。
2.通过不同的节奏练习,增强对不同节奏的把握,体验二声部节奏练习。
三.知识与技能
认识定音鼓及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并
能够听辨不同乐器音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识别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及打击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并能够听辨出不同乐器音色。
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练习,体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三连音等节奏,加强学生对不同节奏的把握,体验二声部节奏练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会中的《两个犹太人》片段,提问:乐器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二、新课教学
1.欣赏《大进行曲》
聆听音乐回答问题:何种乐器演奏?乐曲表现的是何种形象?对比聆听《两个犹太人》《大进行曲》片段,比较“阿依达小号”和小号在音色上有何不同?介绍主奏乐器——小号
小号音色清晰嘹亮,音量较大,加弱音器可使音响更为柔和。
可以表现辉煌壮丽的情景,加强乐队和声气势,又能演奏抒情有没的歌唱性乐段,并常担任独奏的角色,是交响乐队、管乐队、轻乐队及爵士乐队中重要的音高管乐器。
聆听乐曲,回答问题:乐曲的音乐风格是什么样的介绍进行曲
介绍曲作者——威尔第
意大利作曲家,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
的歌剧作曲家。
他的创作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渊源,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的作品以歌剧为主,一生工创作了26部歌剧,《茶花女》《阿依达》等是其代表作,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节奏练习
再次聆听音乐,背唱音乐主题旋律
介绍铜管乐器组,并通过看图或看实物认识主要乐器。
音色的主要特点是:雄壮、辉煌、热烈,虽然音质各具特色,但宏大、宽广的音量为铜管乐器的共同特点。
主要包括:小号、长号、大号、圆号等。
聆听《龙舌兰》辨别乐曲的主奏乐器 2.欣赏《小步舞曲》
聆听音乐、回答问题:何种乐器演奏?乐曲表现的是何种形象?
这首乐曲长笛演奏音乐恬静、优美、具有典型的欧洲田园风情。
这段清新而单纯的长笛独奏旋律,原味
比捷的歌剧《美丽的波斯姑娘》中的间奏。
美妙的竖琴以及轻巧的琶音伴奏,更衬出长笛明澈的音色。
介绍主要演奏乐器——长笛
音色清澈优雅,最适于吹走华丽欢快的曲调。
长笛家族包括短笛,高、中、低音长笛等,最常用的是C调标准笛。
多用于独奏、重奏或管弦乐队中,有时也用于军乐队。
介绍曲作者——比才
法国作曲家,又名比才。
9岁学钢琴,同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后又碎骨诺学习。
比捷的第一部独幕音歌剧《医生之家》受韦伯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较深。
1856年他完成了《C 大调交响曲》,这部作品形式严禁,旋律清新,色彩明快,充分显示了他的创作才华。
代表作品:歌剧《卡门》、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等。
介绍木管乐器组,并通过看图或实物认识主要乐器。
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3、欣赏《鼓手的战争》
介绍主奏乐器——定音鼓。
分组做节奏练习感受二声部。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2.音乐知识:西洋管弦乐队编制、变奏赋格。
3.认识音乐家:布里顿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曲家布里顿的独具匠心,用高超的作曲技巧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为青少年打开欣赏西洋管弦乐的大门,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感受音乐的美。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归纳等方法对西洋管弦乐队的形成、发展及编制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2.通过引导、分析等方法熟悉作品各部分的表现内容。
三、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关变奏和赋格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启发学生体会和感受大型管弦乐队作品。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赋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主题片段视频。
请学生回答:这首作品的演奏形式是独奏还是合奏?
二、新课教学
1.介绍西洋管弦乐队编制
2.出事波塞尔主题曲谱,让学生模唱波塞尔主题。
3.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第一部分——珀赛尔主题部分。
4.分析讨论珀赛尔主题部分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5.介绍作曲家布里顿
6.聆听第二部分——珀赛尔主题变奏
7.聆听第三部分——赋格曲初听赋格曲,谈感受
简单了解赋格。
讨论作曲家在此处运用赋格曲来结束作品的妙处。
8.聆听全曲、分析作品。
9.拓展建议推荐西洋管弦乐作品,如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等介绍我国西洋管弦乐队的建立与发展。
10.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