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

( 4) 脾肾阳虚型:肾为先天之本,肾阳是诸脏阳 气的来源,肾阳不足易致脾阳虚损,出现腹部冷痛、 下利清谷等;脾为后天之本,脾阳久虚及肾,而成脾 肾阳虚,气化不行,水饮内停则肥胖、下肢浮肿;阳虚 失温煦则畏寒肢冷,中医治疗以温肾、健脾、化痰为 基本大法。 司银梅[33] 研究中对照组采用饮食和引 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肾健脾化 痰方治疗,治 疗 组 患 者 的 体 质 量、 腰 围、 臀 围、 BMI、 WHR 及 血 脂 等 与 治 疗 前 比 较 有 明 显 差 异 ( P < 0. 05) ,疗 效 达 90%,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 的 66. 67%。 实验研究表明,温肾健脾化痰方[34] 剂量依赖性地改 善肥胖模型组大鼠的瘦素抵抗, 激活瘦素介导的
1. 2. 5 先天禀赋 先天禀赋可影响形体胖瘦, 《医学实在易·卷四·素盛一条》 曰:“素禀之气,由 于 先 天 …… 素 禀 之 盛, 从 无 所 苦, 惟 是 湿 痰 颇 多” [15] ,朱丹溪在《 格致余论 · 治病先观形色然后 察脉问证论》 中指出:“ 肥人湿多” [16] ,可见痰湿体 质的人容易出现肥胖。 遗传因素与肥胖的相关性研 究是当前的热点,肥胖受相关遗传基因调控,多基因 风险评分系统可以量化预测肥胖发生的风险[17-18] 。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个体化减肥方 案或许将成为可能。
儿童单纯性肥胖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2009年7月第16卷第7B期护理学报JournalofNursing(China)July.2009V01.16No.7B19【综述】儿童单纯性肥胖干预措施研究进展胡瑞综述;李晓春审校(安庆市立医院儿科,安徽安庆246001)【关键词】JLt;单纯性肥胖;健康促进;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R72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969(2009)07B-0019-03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指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质量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小儿肥胖症在我国呈逐步增多趋势【11。
单纯性肥胖症对儿童心血管、呼吸系统产生慢性损害,迟滞儿童有氧能力发育,提前动用心肺储备功能,降低身体健康水平,阻碍心理行为发育,压抑潜能的发育。
还可造成心理行为损伤,挫伤儿童自信心、自尊心,对儿童性格塑造、气质培养、习惯养成有破坏性影响【:1。
是成人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诱因,应引起社会和家庭重视…。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通常认为与出生体质量、不良饮食习惯、运动、睡眠、行为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
需要采取合理干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
现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干预措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控制孕妇营养过剩及儿童早期干预1.1从母孕期重视控制孕妇营养过剩巨大儿在生后各年龄期肥胖发生率高…。
胎儿后期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加是一生中最快的,为肥胖奠定基础。
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强化对孕妇营养指导和体质量检测,控制孕妇体质量增加程度,降低巨大儿和高体质量儿出生率。
1.2及早有效干预防止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和发展轻度单纯性肥胖治愈率最高,是控制最佳时期。
幼儿治愈率高于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增加,中、重度肥胖比例增高,治疗难度加大【41。
1岁以内婴儿干预效果最好,1岁以上儿童纠正起来难度较大…。
要从出生开始,定期接受系统营养检测和指导,观察儿童体质量变化趋势,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研究进展

[5 1 ]高 成 芬 , 永 梅 .加 减 木 防 己 汤 治 疗 急 性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5 刘 5例 [] J .四 川 中 医 ,0 3,12)4 4 20 2 ( :2— 3 [6 1 ]李 现林 .加 减 木 防 己 汤 治 疗 类 风 湿 性 滑 膜 炎 [ ] J .四 川 中 医 ,
[ ] 齐 文升 , 亚 龙 , 庆桥 .加 减 木 防 己汤 合 西 药 治疗 充 血 性 心 力 6 傅 宋
衰竭 4 5例 观察 [ ] 中 国 中 医急 症 ,0 1 1 ( ) 1 J 2 0 ,0 1 :8
[4]陈 冬 志 , 明 , 立 刚 .加 味 木 防 己 汤 抗 大 鼠实 验 性 关 节 炎 的 研 1 孟 顾
2 0 , 0 6 :7 3 2 0 5 2 ( ) 3 0— 7
[ ] 同心 .木 防 己 汤对 实验 性 心 肌 损 害 的 预 防效 果 [ ] 4 J .国 外 医 学 中医 中药 分 册 ,9 9 2 ( ) 1 19 ,1 3 :8
[ ] 傅 亚 龙 .加 减木 防 己汤 对 慢 性 充 血 性心 力 衰 竭 患 者 肾素 一血 管 5 紧 张 素 的影 响 [ ] J .中国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0 02 ( ) 16 2 0 ,0 3 :6
单 纯性 肥 胖 症 是 指 并 非 由于 其 他 疾 病 或 医 疗 的原 因 , 仅
由于 能量 摄 人 超 过 能 量 消耗 而 引起 的肥 胖 。它 是 独立 于继 发 性 肥胖 之 外 的一 种 特 殊 疾 病 。 单 纯 性 肥 胖 占 肥 胖 者 的 9 % 5
肥胖症的研究进展

肥胖症的研究进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的数量增长迅猛,肥胖症及其伴随着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健康。
现就近年来的单纯性肥胖文章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临床治疗及预防。
标签:肥胖;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肥胖症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单纯性肥胖,是由于热量摄人过多机体不能消耗导致脂肪堆积过多或者分布异常体重增加,但不伴有显著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1]。
其特点是体重指数一般都超过25(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可伴有乏力、嗜睡、便秘等症状,也可无明显伴随症状。
在幼儿期、青春及中年期最为常见。
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疾病,是目前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对人类健康威胁的第三大敌人,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2]。
特别是中老年肥胖患者最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
另外肥胖症与某些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肥胖病的早期治疗,对阻断上述并发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机制中医对于肥胖的最早记载见于《内经》中《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素问·奇病论》也有记载,“喜食甘美而多肥”。
另外《灵枢·卫气失常篇》中指出“人有肥,有膏,有肉”[3]。
说明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肥胖的发生与过食肥甘厚腻、先天禀赋等多种因素有关。
肥胖状态的特征是低度的全身炎症反应,主要是脂肪细胞增多以及脂肪常驻和招募巨噬细胞活性的结果。
遗传因素、能量的摄入过量、各种原因造成的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使得炎症因子在脂肪细胞的分泌量增多,导致脂质堆积、脂肪细胞肥大和增多、脂肪细胞功能失调,导致慢性肥胖。
而长期的慢性肥胖导致了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并发症。
2 脂肪相关因子脂肪组织过去仅作为储存脂肪的一种惰性物质,现在发现它是内分泌器官,可以分泌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包括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4,5]。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研究进展

失疏泄有关 。 治疗多从益气健脾、 化痰燥湿着手, 又因脾病及
肾 , 以 治疗 单 纯 性 肥 胖 症 多 采 用 脾 肾 同 治 的 方 法 , 也 是 所 这 选取 经 穴 的~ 个 原 则 。通 过 选 用 相 应 的穴 位 进 行 针 灸 治疗 ,
有柔, 有弱有强, 有短有长 , 有阴有阳。” 认为体质阴阳刚柔 的
效 果 。 芳丽 等 采 用 腰 腹群 针 术 , 腹群 针 以腹 部任 脉 、 熊 即 胃 经 , 经、 经在腰腹部 的穴位为主 , 群针 以背腰部督脉、 脾 胆 背 膀肤经第 一、 侧线 经穴为主 , 二 同时 取 双 侧 四 肢 穴 , 丰 隆 、 即 上 巨虚 、 三 里 、 阴交 、 陵 泉 、 足 三 阴 曲池 、 沟 , 疗 8 支 治 O例 , 总 有 效 率 为 9 . 5 。 路 采 用 针 刺 脾 胃经 和任 脉 经 穴 治 疗 胃 62%张 肠 实 热 证 的单 纯 性 肥 胖 症 4 , 果 临床 控 制 2例, 效 2 O例 结 显 5 例, 有效 l 例 , 效 3例 , 有 效 率 9 .2 。 0 无 总 2 1%
单纯性肥胖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血津液不能布化 , 成为易蕴湿生痰体质 , 具有这种体
质 的人 , 又相应 出现多 痰 多湿症 状 。另一 方 面 , 肥人 多少 气 。其一 , 人活 动少 , 肥 导致 气 虚 ; 二 , 胖 已 其 肥
成, 膏脂 内聚 , 转输失调, 气血津液无从化生, 诚如汪
昂所言 “ 肥人 多痰 而经 阻 , 不运 也 ” “ 人 形 盛 而 气 、肥 气 虚” 。肥 胖 的 病 机 除 了痰 多气 少 外 , 尚有 蕴 热 与 夹 瘀 。肥胖 蕴热 又 以 胃热 为 著 , 者痰瘀 同源 , 另 膏脂 郁 积必 使气 机 壅滞 , 血 内生 , 瘀 故肥 胖 又多夹 瘀 。总 之 , 医学 认 为肥 胖 以脾 虚 、 虚 、 气 郁 滞 为本 ; 中 肾 肝 痰、 、 、 热 湿 血瘀 、 脂 为标 , “ 虚 标 实 ” 症 J 膏 即 本 之 。
1 单纯性肥胖症 的发生率
武 蕴梅 ¨调 查 了北 京 市 海 淀 区 19 20 97~ 0 3年 散居儿 童单 纯性 肥 胖症 的发 生 率 , 儿 童 单 纯 性 肥 其
2 中医对单纯性肥胖症 的认识
祖 国医学对肥胖 早有认识并散见 于历代著作 中。《 素问 ・ 通评虚实论》 :肥贵人 , 云 “ 则膏梁之疾 也” 《 ;素问 ・ 奇病论》 : 此人必数食 甘美 而多肥 谓 “ 也, 肥者令人内热 , 甘者令人 中满 , 故其上溢, 转为消
维普资讯
第2 5卷第 1 ( 6 期 第 3页 )
20 0 8正
湖北 民族 学院学报 ・ 医学版
J un lo b iIsi t o t n l e Me ia dt n o r a fHu e n tuefrNa o ai s・ dclE io t i i t i
埋线减肥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

埋线减肥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纯性肥胖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诱发糖尿病、高血糖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穴位埋线作为针灸的改良和延伸,通过对患者的神经、穴位以及整个中枢系统产生综合作用,增强组织器官的活动能力,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环,增加局部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本文旨在综述近几年埋线减肥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成果,为临床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提供指导。
标签:穴位埋线;减肥;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单纯性肥胖是指主要以肥胖为临床特征,无其他明显病因的体内脂肪堆积或分布异常导致患者体重超常的疾病。
单纯性肥胖的形成主要是遗传因素(基因异常、高胰岛血症、褐色脂肪组织数量减少等)和环境因素(过度饮食、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1],已成为诱发糖尿病、高血糖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青少年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身心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埋线减肥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成果,旨在为临床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
1埋线减肥的机制研究埋线的过程与针灸时进针、行针、留针相似,线埋入机体后可诱导机体发生变态反应,促使淋巴组织、抗体及巨噬细胞等对线进行分解、破坏,线在液化、分解、吸收的过程中会对穴位产生一定的刺激且线的长短粗细对于穴位的刺激强度不同,多种刺激共同作用对机体产生柔和、持久性非特异性刺激,提高了机体的应激性,促进血液循环及新血管的生成,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有研究表明,穴位埋线后患者体内的肌肉合成代谢增强,分解代谢减弱,改善了机体营养代谢机能[2]。
2临床研究2.1 单纯埋线治疗2.1.1 辨证取穴:叶煌婉等[3]取足三里、天枢、中脘、丰隆、大横为主穴;气血亏虚型患者加三阴交、关元、汽海穴,胃肠实热型加上巨虚、曲池穴。
15d 埋线1次,共治疗6 次,临床有效率94.6%。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

单 纯 性 肥 胖 是 指 以 肥 胖 为 主 要 临 床 症 状 , 伴 有 代 谢 方 可 面 的 障 碍 , 无 明 显 神 经 、 分 泌 系 统 方 面 的 疾 病 。肥 胖 不 仅 但 内 影 响 体 形 美 观 , 且 给 人 们 的 行 动 带 来 不 便 , 为 严 重 的 是 肥 而 更 胖 增 加 了心 脑 血 管 疾 病 、 尿 病 、 脂 血 症 的 发 病 率 。 针 刺 治 糖 高 疗 单 纯 性 肥 胖 具 有 疗 效 显 著 持 久 、 副 反 应 小 等 特 点 , 越 来 毒 被
入 、 加 脂 肪 动员 而 达 到减 肥 效 果 。 增 针 刺 对 胃 电图 的 影 响
制 之 一 。姚 巧 玲 等 通 过 对 肥 胖 大 鼠 针 刺 后 发 现 , 鼠 下 丘 】 大
脑 NP 水 平 在 针 刺 后 降 低 , 示 针 刺 最 终 通 过 降 低 下 丘 脑 Y 提 NP 水 平 , 制 肥 胖 大 鼠 亢 进 的 食 欲 , 时 使 得 外 周 组 织 中 Y 抑 同 糖 原 和 脂 肪 合 成 减 少 , 色 组 织 产 热 增 加 , 致 能 量 代 谢 负 平 棕 导 衡 , 而 机 体 脂 肪 组 织 减 少 , 到 减 肥 效 果 。 针 刺 对 肥 胖 大 鼠 因 达
BI0 0图 像 分 析 系 统 测 脂 肪 细 胞 直 径 , 胖 大 鼠腹 腔 脂 肪 组 织 20 肥
N Y是 具有 3 P 6个 氨 基 酸 残 基 的 单 链 多 肽 , 直 接 作 用 可 于 外 周 脂 肪 组 织 , 节 应 激 刺 激 诱 导 的 肥 胖 和 代 谢 综 合 调 征 ] 。杨 春 壮 等 E ] 过 针 刺 肥 胖 大 鼠 足 三 里 和 中 脘 穴 后 , l通 o 用 放 射 免 疫 法 检 测 血 清 NP 含 量 , 疫 组 织 化 学 法 检 测 NP Y 免 Y 表 达 , 现 针 刺 组 血 清 NP 含 量 和 下 丘 脑 NP 表 达 比 模 型 发 Y Y 组 降 低 , 胖 大 鼠 NP 含 量 的 改 善 可 能 是 针 刺 减 肥 的 作 用 机 肥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5-2000年间7-22岁中国城市男、女生超重检出率情况比
较(%)
12
11.07
10
8
6
4 2
1.42 2.02
6.79 5.12
7.36 Male Female
0 1985
1995
2000
中国青少儿肥胖的增长趋势-4
1985-2000年间7-22岁中国乡村男、女生超重检出率情况比 较(%)
33.6%
2.6亿(肥胖6080万)
(按我国分类标准:超重 BMI≽24 肥胖 BMI≽28)
中国儿童
(超重26.2, 肥胖 7.6%)
10%
肥胖是全球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 它对上述介绍 的 NCD 造成人类死亡的贡献不可忽视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的报告指出:
缺乏体力活动每年导致200多万人死亡; 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主要的流行病,无论富有和
◆ 肥胖已作为流行病在我国迅猛发展;
◆ 与其相关的Non-communicable Disease(NCD) 如: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等发病明显上升;
◆ 由其引发的对内分泌的影响、引发睡眠呼 吸障碍和对人们社会心理功能的影响和损伤等 正在显著增加;
1992年中国部分省份35-64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
二、肥胖在全球的 发展及在中国的流
行病学
超重与肥胖人数估计
全球
17亿
(亚洲分类标准: 超重 BMI≽23 肥胖 BMI≽25/27.5)
欧盟国家
1.35 亿
欧盟国家儿童 > 20%
美国成人
64%
1.2亿
(超重 33%,肥胖31%)
美国儿童 37%
中国成人 25.4%
2亿(肥胖2400万)
(超重22.4%,肥胖3.0%)
6
5
4
3
2 1
0.65
0 1985
2.23 3.56 4.71
2.5 1995
4.85 Male Female
2000
中国青少儿肥胖的增长趋势-5
1985-2000年间7-22岁中国城市男、女生肥胖检出率情况比 较(%)
7
6
5
4
3Leabharlann 2 10.2701985
0.22 1.59 2.92
2.65 1995
贫穷,发达和不发达国家; 缺乏体力活动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发生的
一个主要原因。
背景: 中国目前状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高速的持续发展,人民
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也有相应的提高。随着成长环境
的改善,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同时也由于:工业
化、都市化和生活现代程度的增加,随之带来了膳食
热量的摄入水平明显上升。
75 1985
1995
2000
中国青少儿肥胖的增长趋势-2
1985-2000年间7-22岁中国乡村男、女生正常体重检出率情
况比较(%)
100
99.29
98
96.81
97.68 95.96 94.14
96 94
93.26
Male Female
92
90
1985
1995
2000
中国青少儿肥胖的增长趋势-3
2001年死亡分布(按广谱死因分类)
总死亡数: 56,502,000
非传染性疾病 (33.1百万)
58.5%
传染性疾病
孕期及围产期疾病
营养缺乏 (18.4百万)
32.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8.9%
外伤 (5.0 百万)
Source: WHR 2002 Source: WHR 2002
%
8 平均患病率: 4.2%
7
6
5
4
3.9 4
3
2
1.9 2
1.3
1
乡村
0
6.7 6.9
5
5.1 5.3
城市
Source: Zhao Dong
Causes of death in urban China
Infectious diseases Chronic disease
53.8%
15.4% 23.5%
全球青少儿肥胖的增长趋势-中国
中国青少儿肥胖的增长趋势可以用非常迅猛 来形容 !!!
我国儿童身体充实度(BMI)质变起自二十世纪八十年 代中后期。经北大季成叶教授等分析,85年前后不存在 肥胖流行趋势,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约1-2%;城市肥胖 率不足1%,许多乡村组中接近0%。
1985 – 1995 - 2000年全国30个省市30万 7-22岁青少年肥胖患病变化趋势
%
Male
10
8
6
4
2.75 3.28
2
0
1985
Female 8.65
7.18
1995
中国青少儿肥胖的增长趋势-1
1985-2000年间7-22岁中国城市男、女生正常体重检出率情 况比较(%)
100
98.3
97.76 93.3 89.69
95
90.56
90 85
83.21
Male Female
80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研究进展
一、对肥胖的认识
背景: 全球卫生状况正在改变
全球非传染性疾病(NCD)现状:
非传染性疾病占死亡总数的60%,占全球疾病负担的43 %。其中,79%的NCDs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到2020年,NCD将占到总死亡数的73% ,占疾病负担的 60%; 半数NC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仅印度与中国的心血管疾病(CVD)死亡人数就超过了 所有发达国家的总死亡数。
24.1%
Others
<1%
75.2%
1957
1996
全球青少儿肥胖的增长趋势(国外-1)
欧美各国流行特点: ➢ 与国家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人均消费热量和动物蛋白质越
高,发生率越高; ➢ 肥胖不单发生在发达国家,也可发生在不发达国家的某些
生活优裕的群体中; ➢ 几乎在所有国家中,肥胖开始形成流行且发生率上升最快
阶段,后者都出现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根美国健康统计中心(NCHS)和国际肥胖委员会(IOTF)筛查标准
➢ 1997年:发达国家6-18岁学龄青少儿的肥胖率16-22%(男) 和20-25%(女);与15年前相比,增长60%和65%(上述数 字不涵盖超重);
全球青少儿肥胖的增长趋势(国外-2)
美国 目前BMI值超过超重线者:
➢ 约41%(男)和43%(女)7-12岁儿童 ➢ 44%(男)和47%(女)13-17岁少年 ➢ 46%(男)和49%(女)18-25岁青年
即:已有40%以上的青少儿体重已处于WHO一级肥胖标准线上
日本
➢ 近30年内6-1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增长3倍,分别达15%和13%, 且逐年增长趋势明显
➢ 15岁以下儿童2型糖尿病检出率,增加3倍,80%因肥胖引起: 1982-1986年 1.89人/10万 1987-1992年 3.19人/10万 1992-1996年 4.97人/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