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娜珍:中医辨治单纯性肥胖症】
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单纯性肥胖病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体重超标、腹部肥胖、血脂异常等。
在诊断时,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运动情况等信息,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具体来说,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应基于以下步骤:计算体重指数(BMI):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值为5-9,超过24则考虑为超重,超过28则为肥胖。
测量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可考虑为肥胖。
计算体脂率:通过测量肌肉、骨骼、脂肪等不同身体成分的含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肥胖程度。
排除其他引起肥胖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评定标准在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过程中,疗效评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疗效评定标准:成年人身体质量指数(BMI):在治疗前后分别计算患者的BMI值,根据其变化来判断疗效。
若BMI下降≥5%或腰围下降≥10cm,可认为治疗有效。
腰围:由于腹部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腰围的变化也是评定疗效的重要指标。
若腰围下降≥5cm,可认为治疗有效。
体脂率:体脂率的变化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肥胖程度。
若体脂率下降≥5%,可认为治疗有效。
单纯性肥胖病的治疗方法针对单纯性肥胖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饮食控制: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增加水果、蔬菜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控制餐后零食和饮料的摄入。
运动健身: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同时增加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以增加肌肉量,提高新陈代谢。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使用一些药物来辅助减肥,如抑制食欲的药物、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等。
心理治疗:肥胖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治疗也是减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预防措施预防单纯性肥胖病的发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均衡饮食:坚持“三餐有规律,少油少盐少糖”的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
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痖的验案

医药论坛生物技术^世界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痖的验案毛晓明潘婷周金良(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摘要:单纯性肥胖症指因机体内热量的输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病症。
中医对本病的最早记载见予(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其民华食而脂肥。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说是甘美而多肥也。
”说明 肥胖的发生与过食肥甘、先天禀赋等多种因素有关。
关键词: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中图分类号:R723.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60(2015)09-0150-01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单纯性肥胖症证属胃热湿阻 型的患者,试制了减肥调脂胶囊,经临床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 介绍案例如下:例1:李某,女,48岁,公务员。
初诊日期:2014年2月28日,门诊 号:20422154.自述逐渐发胖5年余,多食,消谷善饥,形体肥胖,脘腹胀满,除 工作外很少活动,日主食1斤左右。
喜食甘肥,大便秘结。
有高血压史 12年余,血压最高160/100mmHg。
身高173cm,体重93公斤,胸围 103cm,腹围110cm。
形盛体重,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诊断:单纯性 肥胖病。
辨证:患者,48岁,中年女性,平素嗜食肥甘厚腻,以致胃中 积热,胃热脾湿,精微不化,膏脂淤积,发为肥胖。
给予减肥调脂胶囊。
用药2个月,体重减轻6公斤,胸围缩小3cm,腹围缩小5cm。
自觉身 体相对轻松,脘腹胀满基本消失,大便正常,日1-2次。
联合降压药,血压平均控制在130/90mHg。
例2:吴某,女,38岁,职员。
初诊日期:2014年5月25日,门诊号:20426532。
发胖2年,因产后多食补品,体重突增20公斤左右,自觉活动不 灵活,身体重着,肢体困倦,胸膈痞满,头晕目眩,口干而不欲饮,曾自行控制饮食减肥,日主食近1斤,稍有饥饿感,效果不佳。
大便偏 干。
中医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观察中医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20例采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第一个疗程治疗成功者113例,成功率为94.2%,其余7例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均获成功,2个疗程成功率为100%。
120例患者中14例患者中途放弃治疗,治疗疗程为2—5个疗程,平均3.2个。
其余106例患者均坚持针灸治疗,治疗疗程为3~12个,平均6.8个疗程,均获得理想体重。
结论:中医针灸辨证分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理想,坚持治疗一般均可达到理想体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单纯性肥胖症;针灸;疗效当进食的总热量超过了人体所能消耗的热量,剩余的热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致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并且呈现均匀肥胖为特点的患者成为单纯性肥胖症。
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嗜食肥甘,食不化精,或由于水湿不化,聚湿生痰,痰湿阻滞脉络,存于肌体,而导致肥胖的发生。
我院自近年来采用中医针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20例采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肥胖者。
其中男38例,女82例;年龄16~49岁,平均28.7岁;身高158~167cm,平均162.8㎝;体重74~118kg,平均96.2kg;病程1—8年,平均3.4年;具有家族肥胖史者76例,占63.3%。
1.2治疗方法治则:痰湿闭阻者治宜健运脾胃、化痰除湿,针灸并用,平补平泻;胃肠腑热者清胃泻火、通利肠腑,肝郁气滞者治宜疏肝解郁、理脾和胃,只用针法,泻法;脾肾阳虚者治宜健脾益肾、温阳化气,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取中脘、水分、关元、天枢、大横、曲池、支沟、内庭、丰隆、上巨虚、三阴交、阴陵泉,痰湿闭阻者加内关、足三里化痰除湿;胃肠腑热者加合谷清泻肠胃;肝郁气滞者加期门、太冲疏肝理气;脾肾阳虚者加气海、脾俞、肾俞、足三里健脾益肾;少气懒言加太白、气海补中益气;心悸加神门、心俞宁心安神;胸闷加膻中、内关宽胸理气;嗜睡加照海、申脉调理阴阳。
单纯性肥胖症的中医治疗(一)

单纯性肥胖症的中医治疗(一)【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中医;,,辨证;,,内治法;,,针刺疗法,;,,耳穴疗法摘要:介绍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方法。
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调节整体,疏通经络,促进人体代谢的整体疗法和循经疏导,促进局部代谢的局部减肥方法,使患者真正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中医;辨证;内治法;针刺疗法;耳穴疗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单纯性肥胖发病率也逐渐增多。
所谓单纯性肥胖病是指摄入热量多于消耗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以肥胖为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代谢方面的障碍,但无明显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异常表现〔1〕。
它是一种营养过剩的疾病。
多伴有血糖、血脂等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常并发或加重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等。
肥胖所导致的各种疾病的死亡率也较正常体重者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且肥胖度越高,危险程度越大。
人们在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减肥,如控制饮食和体育运动等,而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1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学术会议制定的计算方法。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85体重指数计算公式: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体重指数>24为肥胖症)一般认为:超过标准体重的10%称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体重指数25~30kg/m2)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1%~50%(体重指数30~40kg/m2)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体重指数40kg/m2以上)为重度肥胖。
2治疗方法中医减肥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内治法和外治法。
内治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来确定证型,或配合药膳、食疗等等。
外治法有针灸、耳贴、刮痧、熏蒸、气功、按摩等等。
肥胖病(单纯性肥胖)中医诊疗方案

肥胖病(单纯性肥胖)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主要是以体质量指数(BMI)来进行区分。
体质量指数( BMI) 又称体质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 ]2,<18.5 kg.m-2者为体重过低,18.5~23.9 kg.m-2为正常范围,≥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
(二)临床分型结合 1997 年全国第 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和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单纯性肥胖病》的标准,将单纯性肥胖划分为脾虚湿阻证、胃热湿阻证、肝瘀气滞证、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五型。
1、脾虚湿阻证: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脉沉细,舌苔薄腻,舌质淡红。
2、胃热湿阻证:肥胖,头胀,眩晕,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饮,脉滑数,舌苔腻微黄,舌质红。
3、肝瘀气滞证: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脉细弦,苔白或薄腻,舌质暗红。
4、脾肾阳虚证:肥胖,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寒,脉沉细无力,苔白,舌质淡红。
5、阴虚内热证:肥胖,头昏眼花,头胀头痛。
腰痛酸软,五心烦热,低热,脉细数微弦,苔薄。
舌尖红。
二、治疗方法(一)中医药疗法中医药干预特别是针灸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较高的特点,一直以来被称做绿色减肥法,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肯定。
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中医药疗法来治疗单纯性肥胖。
1、药膳与中医论治单纯性肥胖人群的药膳以健脾益气、化痰除湿为主,选用茯苓、陈皮、荷叶、赤小豆、薏苡仁、、苦瓜等组成饮食方。
①脾虚湿阻证食谱为荷叶茯苓粥或鲤鱼汤;平胃二陈汤加减: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法半夏、茯苓、枳实、川芎、夏枯草、石菖蒲等;②肝瘀气滞证山楂饮或玫瑰荸荠粥;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赤芍、枳实、甘草、川芎、陈皮、香附、旋覆花、荷叶等③胃热湿阻证荷前粥;芩连二陈汤加减:黄芩、黄连、法半夏、陈皮、茯苓、泽泻、车前子、大黄等;④脾肾阳虚证羊肉炒大葱或胡桃枸杞粥;右归丸加减:当归、制附片、肉桂、山茱萸、杜仲、莬丝子、熟地、山药、枸杞子、鹿角胶等⑤阴虚内热证百合山药枸杞粥。
俞氏养生御病方治疗小儿肥胖症验案1则

2018 年 8 月 6 日二诊:患儿自觉疲 劳 减 轻,精 神 和
气虚也,虚 则 不 能 运 行,故 痰 生 之.”肥 胖 症 多 虚 实 相
腻,故去黄精,加鸡内金助脾运.处方:黄芪 15g,党 参
脾、肾三脏不足,“阳化 气”功 能 不 足,湿、痰、瘀 等 “阴 成
8g,枸杞子 10g,淫羊藿 6g,紫河车 5g,白扁豆 8g,浮
淡,苔 薄,脉 细. 身 高 131cm,体
欲可,精神佳,嘱注意适 当 运 动,避 免 不 良 饮 食 习 惯,培
体会 :单 纯 性 肥 胖 症 是 指 排 除 了 其 他 原 因 (如 内
质量 35kg,其母诉系早 产 儿. 中 医 诊 断:小 儿 肥 胖 症;
分 泌 异 常 、药 物 等 )所 引 起 的 一 种 体 内 脂 肪 堆 积 过 多
质量较就诊前下降 3kg. 半 年 后 随 访,体 质 量 稳 定,食
胖,动 辄 自 汗 出,食 欲 不 振,易 疲 劳,体 力 较 同 龄 儿 童
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肥胖症.建议减重,遂 求 中 医 治 疗. 症 见:患 儿 形 体 偏
.
All
差,
双眼眶Rights
下 发 黑,舌Reserved.
脾胃功能失调,俞氏养 生 御 病 方 能 健 脾、补 肺、益 肾,三
体质量 下 降 2kg,汗 出 明 显 减 少,舌 淡 红,苔 微 腻,脉
细,患儿食纳增加,脾 运 得 健. 故 上 方 去 鸡 内 金、麦 芽.
因药房缺药,暂 去 苍 术、鸡 矢 藤. 苔 腻 显 示 有 湿 蕴,加
茯苓利湿化痰.处方:黄芪15g,党参片8g,白术10g,
作者:李逊,
E
Gma
单纯性肥胖中医证型标准及针灸治疗现况研究

单纯性肥胖中医证型标准及针灸治疗现况研究单纯性肥胖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辨证分型类型繁多,而且有关的证型标准较少,临床应用极为欠缺,故单纯性肥胖中医证型标准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对近10年来有关单纯性肥胖文献中的中医证型标准进行总结,并探讨针灸对肥胖的治疗作用。
标签:单纯性肥胖;证型标准;针灸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运动的缺乏,肥胖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人类的健康正日益遭受肥胖的威胁。
其中以单纯性肥胖为主,占肥胖的90%以上。
单纯性肥胖是指无明显内分泌-代谢原因,且排除水钠潴留或肌肉发达等蛋白质增加诸多因素引起实际体重20%以上的一种疾患。
单纯性肥胖易导致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等疾病,可引起关节病变,与多种妇科疾病以及某些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严重危害人们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1 单纯性肥胖中医辨证标准由于单纯性肥胖病机复杂,故临床上辨证分型各抒己见类型繁多,目前临床上各医家对单纯性肥胖的中医辨证分型的认识尚不统一,医家治疗时多根据各自经验辩证分型,进行治疗。
综合各家观点,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辨证,①虚证,包括脾肾阳虚、阴虚内热等证型;②实证,包括肠胃实热、胃热湿阻、气滞血瘀等证型;③虚实夹杂证,如脾虚湿阻型等。
脏腑辨证多从胃、脾、肝、肾、肠等脏腑进行,病理因素多考虑气滞、血瘀、痰湿、实热等方面。
目前有关单纯性肥胖中医辨证分型提到最多的为脾虚湿阻、脾肾阳虚、胃热湿阻、肝郁气滞、阴虚内热五个证型。
笔者查阅2004年~2014年有关单纯性肥胖的文献196篇,进过筛选、剔除无辨证分型的文献、删除重复文献后,剩余98篇文献,进行总结。
绝大多数文献未标明辨证分型的标准及出处,只有部分文献(7篇文献)标明了辨证分型的标准及出处,其中3篇是采用教科书中的分型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分型。
目前有关单纯性肥胖的中医辨证标准,除去各版教科书中的辨证分型,笔者仅查阅到两版辨证分型标准。
中医整体观指导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探讨

中医整体观指导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探讨运用中医整体观分析单纯性肥胖病的基本病因、病理变化、病机及针灸治疗。
现在认为单纯性肥胖病的基本病因为脏腑功能失调;基本病理变化为膏脂、痰浊、水湿、瘀滞,聚集体内;基本病机为经络不畅。
针灸应从整体上治疗,具体可采用整体经络针刺法。
标签:中医整体观念;单纯性肥胖病;针灸治疗;整体经络针刺法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的辨证、诊断、防治等各个方面,普遍指导中医各科临床实践。
单纯性肥胖病是一种全身性、多方面代谢异常疾病。
针灸治疗是一种符合WHO肥胖治疗原则的理想的“绿色”疗法之一。
目前,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方兴未艾,大多是哪里肥胖,就针刺哪里,缺乏整体观指导,致使临床疗效得不到巩固,本研究就运用中医整体观指导针灸减肥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
1 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作用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色,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两大基本特点之一,是一种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整体,人和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思想。
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人体本身的统一性。
即人是一个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所有组织器官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
第二,人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即人与自然界以及社会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所谓的“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
中醫学通过这种整体观念认识和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全面指导针灸等各科临床实践。
可以说,在中医学中,不管理论,还是实践,处处离不开整体观的指导,因此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同样也离不开整体观的指导。
2 运用中医整体观分析单纯性肥胖病的病因病机根据现代医学分类,肥胖按病因分成单纯性(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
单纯性肥胖是一种以无内分泌、代谢病因可寻为特点的肥胖,是各类肥胖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总数的9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娜珍:中医辨治单纯性肥胖症】
《现代名中医肥胖治疗绝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脂肪积聚过多,当进食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物质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又不能被充分利用,沉积人体各组织及皮下,致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肥胖可以诱发许多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肝胆系统疾病、痛风,甚或癌症等。
俞娜珍医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邮编:224001)将该病辨证分为脾虚湿阻、气滞血瘀、胃热滞脾和痰湿瘀阻4型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1、脾虚湿阻型
临床症状:该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及部分产后发胖者。
表现为形体壅肿不实,食欲佳,易倦嗜卧,腹胀,肢体肿,月经色淡,经量多少不定,舌胖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细。
病因病机:以往曾有暴饮暴食史,损伤脾胃,胃肠运化功能减弱,脾气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功能降低,湿浊内生,溢于肌肤,故人体显得壅肿不实。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化湿。
治疗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用人参10克(另煎服).苍白术(各)10克,猪茯苓(各)12克,泽泻15克,川朴10克,苡仁20克,砂仁3克(后下),石菖蒲10克。
诸药合用,振奋中焦阳气,醒脾化湿,使湿浊行,精气布。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对爽脑皮层的兴奋过程有加强作用,具有抗疲劳及强心利尿功能,同时兴奋肾上腺系统,可使肥胖病人的物质代谢增强,借以消耗过剩脂肪,以排出多余水分及组织间液,达到减轻体重之目的。
2、气滞血瘀型
临床症状:形体肥胖,纳谷多,急躁易怒,腹胀胁痛,月经错后,色暗量少,大便秘结,舌暗瘀斑、苔薄,脉涩。
病因病机:多因肝郁发病,肝气郁结日久,疏泄不利,脏腑功能
失调,气机不通,血脉壅滞,络脉瘀阻,精微物质不能布散,致瘀凝积聚为膏脂。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治疗方药:柴胡疏肝饮加减。
药用柴胡10克,枳实15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2克,草决明15克,生山楂30克,紫丹参20克,桃仁10克。
诸药合用,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气血调畅,瘀积之膏脂得以消散。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山楂、紫丹参、草决明有较强的降脂作用,能不同程度地清除β脂蛋白在血管壁的沉积。
3、胃热滞脾型
临床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及产后肥胖者。
表现为多食易饥,体形丰腴,面色红润,口干欲饮,大使秘结,唇红苔薄黄,脉弦滑。
病因病机:多饮食滋腻,湿热渐积,胃火炽盛,食欲亢进。
俞氏认为“脾胃为仓廪之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受纳无度,超过了脾气运化功能极限,多余之精微物质不能被转输敷布,聚积体内化为膏脂,致形体丰盛。
治疗原则:清泄胃热,通腑化浊。
治疗方药:生军5克,枳实9克,泽泻15克,山栀10克,泽兰12克,生山楂30克,朴硝6克(冲),白蒺藜12克。
诸药合用以清胃热,助脾运,涤肥甘。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蒺藜、栀子有抗食欲活性作用,从而抑制食欲亢进,大黄、朴硝具有荡涤胃肠瘀滞、通腑泄浊的功能。
4、瘫湿壅阻型
临床症状:此型多见于妇女更年期或闭经不孕的肥胖病人及部分高血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
表现为形体肥胖,纳多,喜食肥甘厚味,胸闷,眩晕,月经量少或闭经不孕,舌苔白腻,脉细滑。
病因病机:多因过食肥甘厚味,痰湿内生,痰浊阻滞经络,肌肤与膏脂互结,瘀积皮下。
痰浊脂膜阻滞胞官则不孕。
治疗方药: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苍术10克,泽泻15克,莱菔子1 5克。
诸药合用,化湿祛痰,畅通经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泽泻有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及抗脂肪肝的作用。
若痰浊化热,痰热瘀阻,可加天竺黄10克.黄芩10克。
【按语】俞氏认为肥胖病的病因在于过食肥甘厚味,致使湿热渐积,脾运失常,精微不能输布,脂膏内瘀,气血壅塞所致。
所以俞氏认为治疗单纯性肥胖除了药物以外,还应合理安排膳食,包括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控制淀粉类食物、糖类及脂肪的摄入量,保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增加户外活动量,减少能量储存,年轻体壮者可参加中长跑运动,以逐步消耗体内剩余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