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论》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药学概论重点选择25 ,判断25,填空10,简单4*10药学概论考试时间:7月13日下午2: 00-4 : 00 (19周星期一)地点:B1-2151.处方药P347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 处方药生产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其生产品种必须取得药品批准文号。

2.非处方药P347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药师和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用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的特点是药品适应证可自我诊断、可自我治疗,通常限于自身疾病;药品的毒性在工人的安全范围内,其效用-风险比值大;药品滥用、误用的潜在可能性小;药品作用不掩盖其他疾病;药品不致细菌耐药性;一般公众能理解药品标签的忠告性内容,无需医师监督和实验监测即可使用非处方药的每个销售单元包装必须附有标签、说明书。

我国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的图案为椭圆形背景下的OTC三个英文字母,分为红色(红底白字)和绿色(绿底白字),红底白字的图案用于甲类非处方药,绿底白字的图案用于乙类非处方药以及经营非处方药的企业指南性的标志。

3.新药P347是按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新药的临床试验包括了几期、申请新药的临床试验要进行哪几期;新药的研究开发的5个阶段:(1)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2)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3)药物临床研究阶段;(4)药品的申报与审批阶段;(5)新药监测阶段。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I、:□、皿、W期。

申请新药注册应当进行I、U、皿期临床试验P10,P389 药品P347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化学药物、天然药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包括两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药学概论期末重点(整合)

药学概论期末重点(整合)

药学概论重点(整合版)1.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二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乙硫异烟肼、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新一代的抗结核药:司帕沙星、利福定2.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1.识别阶段: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来提呈;2.活化增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发生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和记忆细胞;3.效应阶段: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3.生药鉴定的定义及目的定义:生药鉴定就是依据国家药典和地方药品标准以及有关资料规定或记载的生药标准,对商品生药或检品进行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1.发掘中医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2.制定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化3.寻找和利用生药资源,发展中药事业4.药剂学中常采用的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法1. 干热灭菌法2. 湿热灭菌法3. 过滤灭菌法4. 射线灭菌法化学灭菌法5.生药理化鉴定生药性状鉴定理化鉴定:利用药物中存在的某种化学成分的性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来鉴定药材真伪和纯度。

性状鉴定:运用人体的感官感受的方法对药物的性状进行鉴别。

6.体内药物分析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定义:通过分析人或动物体液及各组织器官中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了解药物在体内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和转变,以及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从而有助于药物的研究、临床合理应用等。

主要任务:1. 体内药物分析本身的“方法学”研究2.开展各种生物样品的常规测定3.新药开发中的新药体内研究4.药物代谢产物的研究与测定5.内源性物质的研究6.滥用药物的研究7.药物分析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定义: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药学概论题型:选择(20分)、填空(20分)、判断(20分)、简答题(40分,共5题)考试时间:6月27日下午2:00~4:00 地点:1401第一章绪论1、药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1)第一阶段(从药学起源的远古时代到19世纪末)利用天然资源,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开发出各种剂型以方便患者用药,对于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有深入研究,代表药物——吗啡,这是现代药学的珍上里程碑。

(2)第二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五十年代)大量化学药物被合成应用于疾病治疗,开创了化学药物的应用领域。

代表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百浪多息(人工合成)(3)第三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在合成药物大量上市的同时,,生物化学有巨大进展,对激素和各种维生素的分离和鉴定,反应停事件(1962年),代表药物——激素、维生素、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是药物发展史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4)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生物技术药物时代,代表药物——人胰岛素、人生长素、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德国的杜马克发明第一个磺胺药百浪多息,标志着细菌性感染的化学治疗学的开始。

2、新药的研发要经历哪几个阶段(简答)P9新药研发包括五个阶段:①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文献、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和制备化合物②药物临床前研究:药物化学研究;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毒理学研究;新药稳定性研究③药物临床研究: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④药品的申报与审批:临床研究申报审批和生产上市申报审批⑤新药检测期的管理;3、药学: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第二章生药学1、生药的定义和炮制方法(1)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P21 (2)炮制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P282、生药的产地加工:(简答)<1>目的: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保持药材的纯净;进行初步处理,使药材干燥;通过整形和分等,筛选出不同等级,便于按质论价;形成一定的商品性状。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PDF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PDF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PDF
1. 药学的定义和目标:药学是对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代谢和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2. 药物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古埃及人发现植物的药用价值,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现代药物产业则是从19世纪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

3.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分为传统药物、化学药物、生物制品和天然药物等分类。

4.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如激活或抑制受体、干扰代谢途径或细胞信号传导等。

5. 药效学:药效学是药物研究的重要分支,其中包括药效的定义、分类、评价等。

6. 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是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7. 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对人体的有害反应,包括毒性评价、致癌和致畸等研究。

8. 药物开发流程:药物研发的过程通常包括新药发现、药物设计、药物代谢和毒理学评价、临床试验、注册和上市等环节。

9. 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包括药品注册、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10. 药物治疗中的患者安全:药物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评价和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药学概论》期末复习必背资料

《药学概论》期末复习必背资料

绪论1.药学的定义P5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的科学,也称药物科学。

2.世界上最早的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书籍是?P23《新修本草》,又称《唐新本草》、《唐本草》3.药学发展的第一、二、三阶段P3-5第一阶段:从古代到19世纪末,是天然药物利用时期,极大部分是纯天然药物。

第二阶段:19世纪末合成药物的兴起阶段,化学药物及其治疗的概念得以深化。

eg:百浪多息、磺胺类药物等的出现。

第三阶段:20世纪40-60年代,大量化学药物的合成并上市,以及生化药物的兴起阶段。

生药学4.中成药、中药制剂、中药炮制品、中药材、中药饮片P20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或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任何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例如片剂、注射剂、气雾剂、丸剂、散剂、膏剂等。

中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5.生药的定义P21生药一般指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6.生药的炮制方法?常见炮制方法的区别(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烫法炮制修制)P28常见的炮制方法有,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他制法。

7.药物、本草、中药定义P20药物是具有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物质。

本草: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大多称"本草",所载药物主要是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以植物(草类)药占大多数,故名本草。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8.了解著名的生药:冬虫夏草、麝香、黄芪、麻黄、三七、陈皮的理化性状及应用P51-72冬虫夏草的基源,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基源:为麦角菌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昆虫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大一药学概论期末知识点

大一药学概论期末知识点

大一药学概论期末知识点药学概论期末知识点药学概论是药学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学习药学概论,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一药学概论期末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备考。

一、药学概论的定义与内容药学概论是指在药学专业教育的初期阶段,通过系统学习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药学概论的内容主要包括药学的定义、药物的分类与属性、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剂学等方面的内容。

二、药学的定义与发展药学是研究药物的来源、性质、制备、质量控制、药理学、药物治疗学以及药物管理等方面的一门学科。

药学的发展与人类对药物的利用历史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进步,药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三、药物的分类与属性药物可以根据其来源、性质、用途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常见的药物分类包括:化学药物、生物制品、中药等。

药物的属性包括:化学特性、物理特性、药理特性等。

四、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生命过程的调节作用的学科。

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药物的药效、作用靶点、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

五、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学科。

药代动力学的实质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六、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剂及其性质与制剂设计的学科。

药剂学的内容包括药物的制剂种类、给药途径、药物的稳定性等方面。

七、药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学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

药学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精准药物治疗的发展、药物安全评价等。

八、药学伦理药学伦理是指在药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应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药学伦理涉及研究过程中的学术不端行为、药物试验伦理、患者知情同意等方面。

九、药学相关法规与政策药学涉及到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多个环节,因此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与政策。

常见的药学相关法规有《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

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整理

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整理

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整理重点章节:第五章药理学第七章药剂学第九章药事管理学第十三章药物流行病学与经济学评价第一章绪论1.药学的发展(吗啡、百浪多息、《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反应停”事件、1962年《科夫沃—哈里斯修正案》)P3-42.药学的定义P5 药品的定义、天然药物的定义P73.药物临床研究阶段P10(GCD是什么?;新药临床试验的四个阶段;生物等效性)4.GMP是什么?P12 药品流通的定义P135.药师的定义、基本职责P15 药品批发企业药师的主要职责、药品零售企业药师的主要职责、医疗机构药师的主要职责P16第二章生药学概论1.中药、草药的定义P20 生药、生药学的定义、我国近期生药学科的研究任务P212.生药学的历史(判断题)P22 《神农本草经》P233.中药炮制的目的P24 生药的记载大纲P26 生药的国际通用名P274.生药炮制的目的(问答题)P28 生药的现代采收原则(填空题)P305.生药鉴定的定义及目的P34-356.生药鉴定的方法(原植(动)物鉴定的定义、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的目的、理化鉴定、理化常数、纯度与品质的鉴定、杂质检测、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P37-437.中成药的定义P44 中成药的鉴定(了解)P44-458.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分为哪三级?、地道中药材的定义P46 怀药产区、四大怀药P479.重点掌握黄芪、人参、三七、川贝母、金银花、陈皮、麦冬、冬虫夏草第五章药理学1.胆碱能纤维、肾上腺素纤维、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P2042.重点掌握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肾上腺素、阿托品、普萘洛尔3.有机磷酸酯类P206、镇静催眠及抗惊厥药(地西泮、巴比妥类)P2104.抗惊厥药:硫酸镁(注意:注射硫酸镁的作用是抗惊厥、口服硫酸镁的作用是泻药)5.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作用机制;不良反应);抗躁狂抑郁症药(米帕明、碳酸锂);抗帕金森病药(帕金森病的定义、拟多巴胺类药、中枢抗胆碱药)P211-2126.中枢镇痛药(吗啡);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P213-2147.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强心苷类药理作用、作用原理)P216 其他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P2178.抗心绞痛药(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心绞痛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硝酸甘油、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药)P218-2199.抗高血压药(利尿药氢氯噻嗪、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普萘洛尔卡托普利、氯沙坦)P22010.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调血脂药:他汀类、胆汁酸结合树脂、苯氧芳酸类、烟酸类;抗氧化药:普罗布考)P221-22211.利尿药(选择题)P223-224;脱水药(甘露醇)P22412.呼吸系统药物(平喘药)P22813.消化系统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镁;H2受体阻断药: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替仑西平;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黏膜保护药:米所前列醇、恩前列醇、硫糖铝、枸椽酸铋钾;抗幽门螺杆菌药:甲硝唑、庆大霉素、阿莫西林)P229-23014.泻药、止泻药P230-23115.抗组胺药(H1受体阻断药:第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异丙嗪、赛庚啶)和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阿司米唑)的区别)P231-232 16.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培氯米松、泼尼松等的生理作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P232-23317.抗甲状腺素药(硫脲类、碘剂)P23518.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P23519.常用术语(抗生素、抗菌药、抗菌后效应、抑菌药、抗菌活性等的定义)P24020.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问答题)、细菌耐药性的定义P24121.青霉素、头孢菌素P242-24322.大环内酯类及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P2442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P24524.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P245-34625.人工合成抗菌药(了解)P246-247 抗真菌药P24726.抗菌作用机制P24627.抗结核病药(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P247-24828.抗肿瘤药案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类可分成哪几类?P250-25129.常见的毒性反应、特殊的毒性反应P251第七章药剂学1.药剂学的概念、宗旨P2862.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作用)药物剂型按形态的分类P2873.药物制剂的组成部分、辅料的定义及辅料在药剂学中的的作用P2874.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药物制剂稳定性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P2885.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填空、选择、判断、问答)P289-2906.液体制剂的特点、质量要求、液体制剂的防腐(防腐的重要性、防腐剂)P291-2927.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P2948.灭菌法有哪些?灭菌与灭菌剂的定义P2969.注射剂的概念、质量要求、给药途径P29810.注射剂的附加剂、热原检查(家兔法、鲎(hou)试剂法)、注射剂的制备P29911.输液的质量要求P300 滴眼剂的质量要求(无菌)P30112.固体制剂的定义、类型P30113.根据口服固体制剂溶出速度的快慢,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片剂、包衣片、丸剂的药物吸收的快慢顺序为?P30214.散剂、颗粒剂的定义、质量检查P303 胶囊剂的定义、质量检查P30415.片剂的定义、片剂的辅料(填充剂、湿润剂与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片剂的包衣、包衣的目的(选择题)P306-30716.片剂的质量评价P30817.气雾剂的组成?常用的抛射剂?P31318.缓释制剂的定义经皮吸收制剂(或称经皮给药系统或TDDS)的定义及优点P314-31519.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制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三个要素。

药学概论复习大纲

药学概论复习大纲

1.滴丸剂膜剂栓剂软膏剂胶囊剂 GSP GCP GLP GMP GAP 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心钠素干扰素重组乙肝疫苗构效关系单克隆抗体缓释制剂卡托普利碳酸锂抗菌药最低抑菌浓度药物流行病学中药指纹图谱强心苷类药事管理泻药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心钠素人生长激素肿瘤坏死因子配伍禁忌蓄积中毒耐受性耐药性特异质生物碱天然药物假药甘露醇药效团朱砂靶向制剂胃漂生物碱浮片胰岛素褪黑素氢氯噻嗪抗生素病例报告抗菌活性抗菌谱抗菌后效应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试验甲类非处方药假药化学药物处方β-内酰胺环青霉素抗狂躁2.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目标3.加热的天然药物提取方法有4.注射剂质量检查包括?5.缓释制剂通过如何控制药物释放?6.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7.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有8.如何调配处方9.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天然活性成分的方法有10.《中国药典》内容包括11.惊厥治疗12.执业药师注册有效期13.将药物做成前药的目的14.可在大众传媒上发布广告的药品是15.GMP要求厂房内的照度16.简述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种类17.药品质量检验的目的18.天然药物化学常见的有效成分有19.抗肿瘤药物常见毒性反应20.参加执业药师考试年度时长?21.药品出库要求遵循的原则22.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拟肾上腺素药是23.基因工程制药中常用的目的基因克隆载体24.研究构效关系的意义25.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时要有?26.甘露醇是一种高效利尿药27.重点医院监测的主要缺点28.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为29.酶工程制药主要技术30.结构中含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是乙型强心苷元。

31.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32.影响药物化学稳定性处方因素33.专属性鉴别反应收载在中国药典的附录部分34.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治疗作用的系列偶氮染料35.药学发展的4个阶段。

36.GMP定义是什么?37.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何方式现货销售药品。

38.在片剂中可以作为粘合剂的有39.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期40.抢救病人时如何尽快达到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第一阶段:主要利用天然药物;德国化学家塞特纳从鸦片中提取分离出第一个活性成分一一吗啡。

(2)第二阶段:开创化学药物的应用领域;磺胺药、抗生素的发现与大量使用成为了药物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3)第三阶段:60年代开始,B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药物的发现成为药物发展史上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4)第四阶段:生物技术药物;Hirose和Itakura用基因工程法表达了生长抑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基因工程法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产品,标志着基因工程药物开始走向实用化阶段。

2. 药学的定义P5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应用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

3. 药学与哪些学科有联系【掌握】P5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应用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

药学与化学、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是要学的理论基础,药学与医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1)化学是药学的研究基础。

(2)医学为药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3)药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4. 药学的主要任务【掌握】P6(1)研究新药及其制剂(2)阐明药物作用机制(3)研究药物制备工艺(4)制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5)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6)促进、评估及保证药物治疗的质量,制定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5•药品的定义P7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1)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2)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3)药物临床研究阶段: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I、n、『w期。

(4 )药品的申报与审批阶段(5)新药监测阶段按照其适用范围可以将GMP划分为三类:(1 )具有国际性质的GMP(2)国家权力机构颁布的GMP(3 )工业组织制订的GMP8•国家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行执业药师制度【熟悉】P16-17第二章生药学概论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生药的拉丁名是国际上通用的名称,由两部分组成:药用动植物学名+药用部分名称(1)降低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2 )缓和或改变药物的性质和作用(3 )提高疗效(4 )便于调配和制剂(5 )纯净药物、利于贮藏(6 )除臭矫味4. 生药产地加工目的【掌握】P31-32(1 )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保持药材的纯净(2 )进行初步处理如蒸煮和熏晒等,使药材干燥(3 )通过整形和分等,筛选出不同等级,便于按质论价(4)形成一定的商品性状5. 生药的鉴定三大依据标准【掌握】P36依据国家药典、部颁和地方药品标准以及有关资料规定或记载的生药标准,对商品生药或检品进行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6•生药理化鉴定【熟悉】P39-417.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一级药材(虎、豹、赛加羚羊、梅花鹿)【熟悉】P46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第三章天然药物化学(1)定义: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

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和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 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知识。

(2 )基本概念:①化学成分:天然药物中含有的各种化学物质②生理活性成分:对机体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③有效成分:A.是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B.天然药物成分中具有医疗效用的单体化合物C.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的化学成分2. 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熟悉】P84 3•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P85-87(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2)根据化合物在两相溶剂间分配比差别进行分离(3)根据物质吸附力差别一一固-液吸附进行分离(4 )根据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子量大小差别进行分离(5)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4.红外光谱可非为特征频率区和指纹区第四章药物化学1. 将药物制成前药作用【熟悉】P1342. 硝酸甘油【熟悉】P1493. 可以引起幼儿牙釉质变黄的抗生素(四环素)【熟悉】P1564链霉素【熟悉】P156第五章药理学1•药物代谢动力学定义P162药物代谢动力学亦称药物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式,定量地描述与概括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口服给药等)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2. 药物的吸收P164-165口服给药注射给药舌下给药皮肤给药吸入给药3. 特异质【熟悉】P177(1)定义:受体多为糖蛋白或脂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浆或细胞核内,是一种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与之相结合并通过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相应生物效应的细胞成分。

(2)特性:特异性、灵敏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1)激动剂:能激活受体直接产生效应的配体为激动剂。

主要包括副(1)传出神经系统药物:①拟胆碱药:(2)②抗胆碱药:③拟肾上腺素药:麻黄碱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①镇静催眠及抗惊厥药:A.毛果芸香碱(缩瞳;降低眼压;视调节痉挛)B.新斯的明(重症肌无力)阿托品(3)A.地西泮(抗焦虑,用于焦虑症、抗惊厥、抗癫痫)B.巴比妥类C.抗惊厥药(注射硫酸镁)A.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镇吐;降温;加强中枢抑制作用)B.硫酸锂A.拟多巴胺类药B.中枢抗胆碱药④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药物:①抗心律失常药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强心苷类③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④抗高血压药①利尿药:A.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约1~2L,平均为1.5L。

多尿:>2.5L 少尿:100~150ml 无尿:<100mlB.尿生成的三个基本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②抗精神失常药:③抗帕金森病药:(2)拮抗剂:不能使受体激活直接产生效应的配体为拮抗剂或阻断剂。

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等7•不良反应类型【掌握】P186-1878. 常用药物药理学概述P203-C.高效利尿药中效利尿药②消化系统药物:奥美拉唑;泻药;抗组胺药9. 口服硫酸镁导泻P230和注射硫酸镁抗惊厥P210【熟悉】10.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熟悉】P213(1 )药理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栓形成(2)临床应用: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栓11•硝酸甘油【熟悉】218(1 )药理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氧量(2 )临床应用:适用于各型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12. 常用抗高血压药分类【熟悉】P220(1)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2)血压标准:收缩压w 140mmHg,舒张压w 90mmHg(3)抗高血压药:利尿药、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药) 、B受体阻断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效果最好)13. 雷尼替丁的作用机理【熟悉】P229是H2受体阻断剂通选择性阻滞胃壁细胞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胃蛋白和胃蛋白酶分泌,用药数周后,胃酸和胃蛋白酶下降。

对心血管影响不明显。

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1)容积性泻药:硫酸镁(需口服)(2)刺激性泻药(3)润滑性泻药(1 )代替疗法:用于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即艾迪生病;脑垂体功能减退症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2)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3)急性严重感染,注意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

主要用于中毒性感染或伴有休克患者,一般感染不用。

(4)解除炎症症状,抑制瘢痕形成。

可防止或减轻胸膜、腹膜、脑膜、心包、关节、眼部等重要器官的炎症损害。

在炎症后期可抑制组织粘连,改善瘢痕过度引起的功能障碍。

(5)血液病:可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

16. 胰岛素【熟悉】P235(1)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属)的某些代谢产物,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

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

(2 )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3)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2 )抑制蛋白质合成(3 )抑制细胞膜功能(4)影响叶酸代谢(5)抑制DNA合成(6)抑制RNA合成19•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掌握】P241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的一种天然抗生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固有耐药性(天然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两种。

产生机制包括了:产生灭活酶;改变靶位结构;增加代谢拮抗物;改变通透性;主动外排。

20•青霉素【熟悉】P24221. 链霉素【熟悉】245、24822. 为防治磺胺药损害肾脏宜同服(加碱性药物,女口NaHCO3、阿托品类、B受体阻断剂)【熟悉】P24623•常用的抗结核药物【熟悉】P247-248第一线抗结核病药: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患者较易耐受的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1)定义: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有效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

(2)适应症:主要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也可用以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脑型、黄疸型等。

亦可用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红斑狼疮。

(3)不良反应:①少数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腹泻。

②少数个别病人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及轻度皮疹。

③较浅时肌肉注射部位可致局部疼痛与硬结。

④超剂量使用可出现红细胞减少、外周网织红细胞消失、心肌损伤与肾上皮细胞肿胀等不良反应。

⑤存在胚胎毒性,孕妇慎用。

(1)肿瘤化疗主要存在问题:①抗恶性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②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③化疗药物对静止期细胞 (G0细胞)不敏感一一复发的根源(2)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①按药物对肿瘤细胞周期的作用分类: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周期特异性药物②按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类:抑制核酸合成药、破坏DNA 结构与功能药、嵌入DNA干扰转录RNA的药物、抑制蛋白质合成药、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3)常见的毒性反应:①近期毒性:A.共有的毒性反应:a.骨髓毒性b.胃肠道反应c.脱发B.特殊的毒性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引起心、肺、肝、肾及神经系统的损害。

②远期毒性:主要见于长期生存的患者、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不育、畸胎、基因突变感应阶段增殖分化阶段效应阶段27. 干扰素【熟悉】P25428. 白细胞介素【熟悉】P254第六章药物分析1•药物分析【掌握】P255(1)概念:药物分析主要是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化学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在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