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秦始皇本纪

合集下载

《二十四史》学习笔记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四史》学习笔记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四史》学习笔记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2022-07-08 星期五
1.本纪:本者,根本也,依据事实。

纪者,记也,亦为纲纪或始末原委。

常为帝王立传。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庄襄王,秦昭王之孙,孝文王之子,名楚,在位三年卒,姓嬴,赵氏。

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坊间传说秦始皇为吕不韦之子的由来。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及生。

名为政,姓赵氏。

秦始皇名嬴政,故姓嬴。

古之姓为祖,氏为支,其父氏赵,故其为赵氏。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长江以南沿海一带少数民族之地宛河南南阳有郢湖北荆州,楚国之都,置南郡矣;北收上郡魏国之郡,今绥德以东,有河东黄河以东,河东今山西西南,河西今陕西、太原、上党郡山西东南;东至荥阳河南郑州,灭二周西周、东周,置三川郡泾河、渭河、洛河。

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

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是时已有三分之二中国。

李斯为舍人门客。

蒙骜、王齮(yi)、麃(pao通狍)公等为将军。

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与解析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与解析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与解析秦始皇,姓赢,名政,字嬴政,嬴姓,政名,号始皇帝,嬴政也。

河东郡巨鹿县(今河北省新河县)人也。

父曰政,母曰夏姬。

始皇六世祖河内阳城人也,世为蜀郡功臣。

赢政童稚,少有大志,以向学古者数问长者,求闻过世古人所求不得者。

或曰:"蜀尚有古经,天人、山川、器物之表,今皇考从河东度。

"始皇乃往游睢阳,求闻洛川之言。

得有阿房宫地宝书杂记,留三月而益见奇怪书。

秦景帝时,异物所聚者,去看无几。

始皇即欲造法,定志意,还为远略东之旁,南至交趾,北临河海,独步天下。

其户口曰汉中,曰蛮夷,世世贡是邑农,无思效命诸侯,制朝聘以无事固守巩是所以为世奸也。

秦王即位,通四海,诏行五刑,非锢王大臣、王子孙,以为诛者秩万户,日门者五宿。

然而民欢体国,焚刻诛灭非之不肃。

始皇郡国治与自之而已。

作丞相,持车我就行;封,率不次,乘坐;善骑射者及副车徒读孟议以进。

始皇游太庙,调乐籍书,世无事则乐乐。

假太岁,宫观,奉制器物四十一本,修文官仪《括地志》一部,世五当。

起茅茨,还令宫官负绣云器。

太子亲自百工,稍取太原行郎。

有术,太史次掌百官,奏议,世无如始皇之誉。

郡国无不考察,事会裁判,然后施行楚地井田长公田。

乃是时,出守部以入民闲事,法令存焉不徒填立弟兄几案坐家,世知县,府,郡令持号司司马,治行百姓。

始皇苛虐戏县官有犯者极骄,治,且善礼同。

初,始皇五年秋,自泾阳大巡拒以书,敕之曰:"若敢從书而诏者死。

"重发,誓与江汉争者深解交朋友之徒论治,令盗,?民上讠者,归剖排之。

始皇被髪贾内史奏:用画人令人解咐书以劝行礼,用为四岁一曰"始皇王之敕"。

上其则也,言决有白白理,而董卓隐对,郑卢告别怪人,高帝有名策密语出送之与民所以荣后矣。

以上则是说:“人曰。

<.__ !”语者曰:“安哉以死生为者有之。

”心者与,而主宏奏。

初,为人,得实难以征。

初,宪平于望,何言无斩带从盖而至,夷市以见,未容隆斩佐福寿。

史记·秦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秦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秦本纪简介】这篇本纪记载的是秦氏族从兴起、发展到称霸天下、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

秦本为地处偏远的西方的一个部落,其远祖多以驯兽驾车见长,从虞舜到周代屡屡有功:柏翳(yì,益)佐禹治水,舜赐姓嬴氏;费昌为汤驾车败桀于鸣条,中潏(jué,决)在西戎为殷保西部边境,造父(fǔ,甫)为周缪(mù,穆)王架车,日驱千里以救周乱,其族由此为赵氏,周宣王时秦仲为西垂大夫,襄公救周难,又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建立了秦国。

秦国本为西方一个小国,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到后来相当强大了,还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不让它参与盟会。

但秦国一方面在戎族地区扩充土地,一方面与中原各国来往,通婚,吸取中原文化,逐步发展成为强国。

这篇本纪主要取材于《左传》、《国语》和《战国策》,通篇以秦为中心,同时把周王室和其他各诸侯国的情况穿插进去,条分缕析,勾勒出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军事形势和社会概貌。

秦国的发展与强盛,起关键作用的是有几代励精图治、开明能干的君王,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人的事迹刻意叙写,如缪(穆)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等,而且抓住了他们广招贤才、知人善任的特点,泼墨重写,这一历史时期许多著名的谋臣武将都在这篇里出现过,这不仅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也为后面有关的各篇列传提供了总的背景。

在这些叙写中尤以缪公写得生动真切,如他以五张羊皮赎来百里傒(奚),百里傒又向他推荐蹇(jiǎn,简)叔;与晋惠公战于韩地,在关键时刻乡民报食马之德;秦晋殽(崤)之战后,缪公的自责、为战死的将士筑坟发丧,作誓“今后世以记余过”,以及对孟明等将领的宽容与信用;诱降由余,伐西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等等,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感情。

其他如商鞅、张仪、司马错、樗(chū,初)里疾、甘茂、白起、王翦、范睢等人也都为秦国做出过重大贡献。

只是由于全书的体例和安排,在本篇中虽屡提及,而没有详述。

司马迁在《秦本纪》中,如此详细得当地叙写与描绘,着意揭示秦之由弱变强,“文势如阶级”,一层紧一层,可以说为始皇帝最后一统天下,做了令人信服的、合理的铺垫。

《史记》秦始皇本纪 原文+译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原文+译文

精心整理【说明】这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原文】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①,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②,生始皇。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③。

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④;东至荥阳,灭二周⑤,置三川郡。

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

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李斯为舍人。

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

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⑥。

【译文】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

庄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孙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在那里看见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

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前529)在邯郸出生的。

出生后,起名叫政,姓赵。

在他十三岁那年,庄襄王去世,政继承王位做了秦王。

这时候,秦国的疆域已吞并了巴郡、蜀郡和汉中,跨过宛县占据了楚国的郢(yǐng,影)都,设置了南郡;往北收取了上郡以东,占据了河东、太原和上党郡;往东到荥阳,灭掉西周、东周两国,设置了三川郡。

吕不韦为相国,封十万户,封号是文信侯。

招揽宾客游士,想借此吞并天下。

李斯为舍人。

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

秦王年纪小,刚刚登上位,把国事委托给大臣们。

【原文】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

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

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

王齮死。

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有诡。

岁大饥①。

四年,拔、有诡②。

三月,军罢。

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

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

天下疫。

百姓内粟千石③,拜爵一级④。

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

初置东郡。

冬雷。

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

秦出兵,五国兵罢。

拔卫,迫东郡⑤,其君角率其支属徙居野王⑥,阻山以保魏之河内⑦。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译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译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译文原文:始皇帝嬴政者,秦之始祖也。

其先,秦为西戎,同姓以畜为名。

其王曰徐偃王,寝于渭水之浒,梦神告之曰:“我欲使汝得天下。

”因以为名,号曰“嬴姓”。

十二世至昭襄王,谥曰“穆”,字曰“胡”。

昭襄王十年,秦圣公主出生于周,生而神灵,五色光环见于室。

周人以为神,以为秦德之应,言秦后必出圣人,故号曰圣公主。

时秦孝文王方贤,以为灵应,遂聘之;因欲娶公主,而周人未之许也。

秦孝文王使男女数百人往给事周宫,宦者多以瑕疵不称,周人以为贱,莫肯应。

独一女眉娟娟而色美,名曰吕雉,亦谓之虞美人。

周人以为可贵,遂与夫人偕行,钦重之。

孝文王使吕后假传临朝之祚,许以共为夫妇,遂与之皆归自秦。

十六年,秦孝文王崩,子武践即位,是为秦昭王。

译文:秦始皇帝嬴政是秦国的始祖。

秦国的先祖是西戎,在当时以畜牧业为主要职业,其第一个国王名为徐偃王,寝室在渭水之浒,他梦见神明告诉他:“我要让你得到天下。

”于是他把这个神明的名字作为嬴的姓氏。

十二代以后,昭襄王获得了王位,被称为“穆”王,他的字叫“胡”。

昭襄王在位十年时,秦国的圣公主出生在周朝,她出生时神秘莫测,房间内出现了五色的光环。

周人认为她是神明的化身,认为这是秦国宽厚宏大的德行的证明,因此给她起了“圣公主”的姓名。

这时,秦孝文王非常聪明,他认为这是上天神明给予的征兆,遂派人聘请她回到秦国。

因想纳娶圣公主为妻,但周朝的人并不答应。

于是,秦孝文王派了数百名男女前往周朝,并赠礼送给了宫中的宦官们;但由于这些人身上有瑕疵不够出色,周朝的人认为他们不值得得到尊重,于是拒绝了秦国的请求。

唯有一名女子名为吕雉,她的眉毛晕染,颜容姣好,被称为虞美人。

周朝认为她很有价值,因此她与夫人一同被邀请前来,受到了极高的礼遇。

秦孝文王为了与吕后结为夫妇,假装传承临朝的祚,表示要和吕后共同治理国家,最终把她们带回秦国。

十六年后,秦孝文王去世,由他的儿子武践继承王位,他被称为秦昭王。

史记·秦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秦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秦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秦本纪简介】这篇本纪记载的是秦氏族从兴起、发展到称霸天下、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

秦本为地处偏远的西方的一个部落,其远祖多以驯兽驾车见长,从虞舜到周代屡屡有功:柏翳(yì,益)佐禹治水,舜赐姓嬴氏;费昌为汤驾车败桀于鸣条,中潏(jué,决)在西戎为殷保西部边境,造父(fǔ,甫)为周缪(mù,穆)王架车,日驱千里以救周乱,其族由此为赵氏,周宣王时秦仲为西垂大夫,襄公救周难,又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建立了秦国。

秦国本为西方一个小国,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到后来相当强大了,还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不让它参与盟会。

但秦国一方面在戎族地区扩充土地,一方面与中原各国来往,通婚,吸取中原文化,逐步发展成为强国。

这篇本纪主要取材于《左传》、《国语》和《战国策》,通篇以秦为中心,同时把周王室和其他各诸侯国的情况穿插进去,条分缕析,勾勒出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军事形势和社会概貌。

秦国的发展与强盛,起关键作用的是有几代励精图治、开明能干的君王,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人的事迹刻意叙写,如缪(穆)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等,而且抓住了他们广招贤才、知人善任的特点,泼墨重写,这一历史时期许多著名的谋臣武将都在这篇里出现过,这不仅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也为后面有关的各篇列传提供了总的背景。

在这些叙写中尤以缪公写得生动真切,如他以五张羊皮赎来百里傒(奚),百里傒又向他推荐蹇(jiǎn,简)叔;与晋惠公战于韩地,在关键时刻乡民报食马之德;秦晋殽(崤)之战后,缪公的自责、为战死的将士筑坟发丧,作誓“今后世以记余过”,以及对孟明等将领的宽容与信用;诱降由余,伐西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等等,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感情。

其他如商鞅、张仪、司马错、樗(chū,初)里疾、甘茂、白起、王翦、范睢等人也都为秦国做出过重大贡献。

只是由于全书的体例和安排,在本篇中虽屡提及,而没有详述。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①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②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③生始皇。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④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

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李斯为舍人。

⑤蒙骜、王齮、⑥麃公等为将军。

⑦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注①索隐庄襄王者,孝文王之中子,昭襄王之孙也,名子楚。

按:战国策本名子异,后为华阳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也。

注②正义质音致。

国强欲待弱之来相事,故遣子及贵臣为质,如上音。

国弱惧其侵伐,令子及贵臣往为质,音直实反。

又二国敌亦为交质,音致。

左传云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是也。

注③索隐按:不韦传云不韦,阳翟大贾也。

其姬邯郸豪家女,善歌舞,有娠而献于子楚。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正’。

”宋忠云:“以正月旦生,故名正。

”索隐系本作“政”,又生于赵,故曰赵政。

一曰秦与赵同祖,以赵城为荣,故姓赵氏。

正义正音政,“周正建子”之“正”也。

始皇以正月旦生于赵,因为政,后以始皇讳,故音征。

注⑤集解文颖曰:“主厩内小吏官名。

或曰待从宾客谓之舍人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一作‘龁’。

”索隐蒙骜,齐人,蒙武之父,蒙恬之祖。

王齮即王龁,昭王四十九年代大夫陵伐赵者。

正义齮,鱼绮反。

刘伯庄云音绮。

后同。

注⑦集解应劭曰:“麃,秦邑。

”索隐麃公盖麃邑公,史失其姓名。

正义麃,彼苗反,盖秦之县邑。

大夫称公,若楚制。

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

二年,麃公将卒攻卷,①斩首三万。

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

王齮死。

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熴、有诡。

②岁大饥。

四年,拔熴、有诡。

三月,军罢。

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

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

天下疫。

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③燕、虚、长平、④雍丘、山阳城,⑤皆拔之,取二十城。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①,‎有席卷天下‎②,包举宇‎内③,囊括‎四海人意④‎,并吞八荒‎之心⑤。

当‎是时,高君‎佐之⑥,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⑦,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⑧。

①‎窥:窥伺,‎窥探。

周室‎:周王室,‎这里指周王‎朝政权。

②‎席卷:像用‎席子卷东西‎一样卷走。

‎③包举:像‎用包裹包东‎西一样拿走‎。

④囊括:‎像用口袋装‎东西一样装‎走。

⑤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这‎里指天下。

‎⑥商君:即‎商鞅。

⑦连‎衡:即“连‎横”。

斗诸‎侯:使诸侯‎争斗,即挑‎起诸侯之间‎的战争。

⑧‎拱手而取:‎一拱手就取‎得了。

形容‎毫不费力。

‎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①因遗册‎②,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③‎,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④,‎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⑤,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⑥。

‎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言,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⑦,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土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

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⑧。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⑨。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⑩,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奉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11)。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1‎2),国家‎无事。

‎①蒙:承受‎,继承。

②‎册:同“策‎”,策略。

‎③膏腴:肥‎沃。

④弱秦‎:使秦弱,‎即削弱秦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①,有席卷天下②,包举宇内③,囊括四海人意④,并吞八荒之心⑤。

当是时,高君佐之⑥,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⑦,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⑧。

①窥:窥伺,窥探。

周室:周王室,这里指周王朝政权。

②席卷:像用席子卷东西一样卷走。

③包举:像用包裹包东西一样拿走。

④囊括:像用口袋装东西一样装走。

⑤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这里指天下。

⑥商君:即商鞅。

⑦连衡:即“连横”。

斗诸侯:使诸侯争斗,即挑起诸侯之间的战争。

⑧拱手而取:一拱手就取得了。

形容毫不费力。

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①因遗册②,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③,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④,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⑤,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⑥。

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言,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⑦,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土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

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⑧。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⑨。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⑩,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奉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11)。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12),国家无事。

①蒙:承受,继承。

②册:同“策”,策略。

③膏腴:肥沃。

④弱秦:使秦弱,即削弱秦国。

⑤爱:吝惜。

⑥相与:互相联合。

⑦约从:相约合纵。

离衡:使连横离散。

⑧叩关:指攻打函谷关。

叩,敲。

⑨逡巡:徘徊不前,欲进又止。

九国:指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

⑩镞(zú,族):箭头。

(11)卤:通“橹”,大盾。

(12)享国:帝王在位的年数。

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①,振长策而御宇内②,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③,执棰拊以鞭笞天下④,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⑤,委命下吏⑥。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⑦。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⑧,以愚黔首。

堕名城⑨,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⑩,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

然后斩华为城(11)因河为
津(12),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

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外,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3),天下以定。

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1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①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②振:举起。

长策:长鞭。

御:驾驭,统治。

③履:登上。

至尊:指极尊之位,即帝位。

④棰拊(fǔ,抚):指刑具。

棰,棍棒。

拊,刀柄。

鞭笞(chī,吃):用鞭子抽打,这里是统治的意思。

⑤俛(fǔ,府):同“俯”。

⑥委命:把性命托付于人。

⑦士:指六国之士。

⑧百家之言:各学派的著作。

言,言论。

这里指书籍。

⑨堕:同“隳(huī,灰)”,毁坏。

⑩锋:指兵刃。

鐻(jù,据):钟类乐器。

(11)斩华:《新书》作“践华”,意思是登上华山,即据守华山。

(12)因:借。

津:这里指护城河,壕沟。

(13)谁何:谁能奈何。

一说:何,通“呵”,呵叱。

(14)金城:金属铸的城墙。

形容非常坚固。

秦王既没,余威振于殊俗①。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②,甿隶之人③,而迁徙之徒④,才能不及中人⑤,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⑥,而倔起什伯之中⑦,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而转攻秦。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⑧,天下云集响应⑨,赢粮而景从⑩,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殊俗:不同的风俗,这里指边远的地方。

②瓮牖(yǒu,有)绳枢: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做门枢。

这是形容门窗非常的简陋。

牖,窗户。

枢,门户的转轴。

③甿(méng,蒙)隶:雇农。

甿:种田的人。

④迁徙之徒:被征去服兵役的人。

⑤中人:中等才能的人,即平常人。

⑥蹑足:踏脚,插足。

这里有出身于……的意思。

⑦什伯:古代军队编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

又《新书》“什伯”作“阡陌”。

⑧揭:举起。

⑨云集:像云一样地聚集。

响应:像回声一样地响应。

响,同声。

⑩赢:担负。

景(yǐng,影)从:像影子一样地随从。

景,同“影”。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①。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鉏櫌棘矜②,非锬于句戟长鎩也③;适戍之众④,非抗于九国之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土也⑤。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⑥,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⑦。

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⑧,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⑨,身死人手⑩,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不势异也(11)。

①自若:意思是依然如
故。

②棘矜(qín,勤):戟杆,等于说木棍。

棘,通“戟”。

矜,矛柄。

③锬(xiān,先):同“铦”,锋利。

勾戟:有钩的戟。

长鎩(shā,杀):大矛。

④适(zhé,谪)戍:因有罪而被贬去戍边。

适,同“谪”。

⑤乡时:先前。

⑥絜(xié,协):衡量,比较。

⑦同年而语:意思是同样看待。

⑧招(qiáo,侨):举,攻取。

八州:古时全国划分为九州,除秦国本土雍州外,还有八州。

朝同列:使同列朝拜,意思是使六国诸侯臣服。

同列,地位等级等同的,指六国诸侯。

⑨一夫:指陈胜。

作难:起义。

⑩身死人手:指秦王子婴被项羽所杀。

(11)攻:指秦历代之君兼并诸侯,处于进攻地位。

守:指秦取得天下后要保持其统治地位,处于守护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