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肌总论头颈肌躯干肌

合集下载

人体所有肌肉起止点以及功能

人体所有肌肉起止点以及功能

人体所有肌肉起止点以及功能人体拥有多达600多块肌肉,这些肌肉起始于骨骼,并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接。

这些肌肉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头颈、上肢、躯干和下肢。

每个肌肉都有自己的起始点和止点,其功能也各不相同。

以下是一些人体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的详细介绍。

1.头和颈部肌肉:- 颞肌(Temporalis):起始于眶上沟和颧弓,止于下颌骨韧带。

作为咀嚼肌肉,用于咀嚼食物。

- 斜方肌(Trapezius):起自枕骨、颈椎和胸椎,止于肩胛骨和锁骨。

对于转动和固定肩胛骨和颈椎以及抬举和伸展手臂具有重要作用。

2.上肢肌肉:- 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起自肩胛骨,止于尺骨。

弯曲上臂、旋转前臂和屈曲肘关节的主要肌肉之一。

- 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起自肩胛骨和上臂骨,止于尺骨。

伸展前臂和屈曲肘关节的主要肌肉之一。

- 旋前圆肌(Supinator):起自肱骨和尺骨,止于尺骨。

用于手掌的旋转和背屈前臂。

3.躯干肌肉:- 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起自胸骨、锁骨和肋骨,止于肱骨。

作为背部和上肢的主要运动肌肉,用于前臂的屈曲和臂的内旋。

-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起自骨盆,止于胸骨和肋骨。

参与腰椎的稳定和腹部的屈曲。

- 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起自骨盆,止于腰椎和肋骨。

用于侧屈躯干和固定腰椎。

4.下肢肌肉:- 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起自髂骨和股骨,止于胫骨。

作为大腿前侧的主要伸肌,用于膝关节的伸展。

- 半腱肌(Semitendinosus):起自坐骨,止于胫骨。

作为大腿后侧的主要伸肌,用于屈曲膝关节和伸展髋关节。

- 小腿肌肉(Calf muscles):包括腓肠肌(Gastrocnemius)和比目鱼肌(Soleus)。

起自腓骨,止于跟腱。

用于下蹲、行走和弯曲膝关节。

这只是对一小部分肌肉的详细概述,人体肌肉的起始点和功能非常复杂且多样化。

解剖学名词解释分章节

解剖学名词解释分章节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学一、骨学总论、躯干骨1 . M :为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2 .骨质: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3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 肋的重要标志。

4 .肋沟:为肋骨内面近下缘处的浅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5 .丽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6 .肪豆: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

二、颅. Pterion :在颅的侧面,额、顶、颍、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

其内面 常有血管沟,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此处骨板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

1 .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

鼻旁窦包括上颌窦、额 窦、筛窦和蝶窦。

2 .翼腭窝: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颍下窝内侧,有神经血管由此经过。

3 .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4 .颅卤:新生儿由于颅顶各骨尚未发育完全,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 颅因。

5 .蝶鞍:为蝶骨体上面呈马鞍状的结构,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

三、附肢骨骼1 .。

神经沟:为肱骨体后面中部的一条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梯神经和肱深动脉由此经过。

2 .肱骨外科颈:为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肱骨外科颈,较易发生骨折。

3 .骼结节:骼前上棘后方5〜7cm 处,骼崎外唇向外的突起,称骼结节。

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和骨髓穿刺的常 用部位。

4 .喙突:为肩胛骨上缘最外侧向前伸出的指状突起。

有肌肉在此附着。

臼切迹。

6.肩胛骨下角:为肩胛骨脊柱缘与腋缘会合处,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为计数肋的标志。

第二节关节学一、总论、中轴骨连结1 .去苴:又称间接连结,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以相对骨面间互相分离,之间为充以滑液的腔隙,仅 借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结,因而一般具有较大的活动性。

肌力评定-头颈与躯干

肌力评定-头颈与躯干
受试者试图向后看向检查者,而避免将头抬离 桌面。
指导语:“将下巴往上翘”或“看向我,但不 要把头抬起来”
头伸展MMT:2级、1级、0级
2级:完成部分活动 1级:触及头伸展肌群活动 0级:未触及肌肉活动
Cervical extension 颈部伸展肌肉
Cervical extension 颈伸展肌肉
5级:患者完成整个动作,抵抗最大的阻力 (这一肌群力量较大)
4级:患者抵抗中到大阻力,完成整个动作 3级:俯卧位,头在检查床外;检查者站在
头的一侧,一手放在头下方以在不能维持 姿势时支撑头部,可完成整个活动
头伸展MMT:2级-0级的说明
受试者体位:仰卧位,头置于桌上,手臂放在 身体两边。
检查者体位:站在桌子边缘,面向受试者。两 手放于枕部支撑受试者头部,手指放在枕骨底 部、椎体边缘,触诊头伸展肌群,将头部轻微 抬离桌面以减少摩擦
寰椎(横突)
颞骨(乳突后方) 枕骨(在上、下项线之间)
枢椎(棘突)
寰椎(横突后、下方)
项韧带 C7-T4(棘突)
颞骨(乳突) 枕骨(下项线下方)
C7-T6 椎体(横突) C4-C6椎体(关节突)
枕骨(上下项线之间)
枕骨(枕外隆凸、上项线中1/3) 锁骨外侧1/3 C7棘突、项韧带
头半棘肌的内侧部分
Capital extension 头伸展ROM
锁骨外侧1/3
Cervical extension 颈伸展ROM
0°-(不到)30°
颈伸展MMT检查5级-3级说明
受试者体位:俯卧位,头位于检查床外, 手臂放在身体两边
检查者体位:站在受试者头的一侧,一手 在顶枕部施加阻力,另一手在下巴部下方, 预备支撑头部
测试者伸展头部,下巴不动 指导语:“向上顶我的手,看着地面,维

【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系统解剖学 名词解释

【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系统解剖学 名词解释

【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第一节骨学一、骨学总论、躯干骨1.骨髓:为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2.骨质: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3.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4.肋沟:为肋骨内面近下缘处的浅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5.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6.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

二、颅1.Pterion: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

其内面常有血管沟,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此处骨板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

2.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

鼻旁窦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

3.翼腭窝: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内侧,有神经血管由此经过。

4.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5.颅囟:新生儿由于颅顶各骨尚未发育完全,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

6.蝶鞍:为蝶骨体上面呈马鞍状的结构,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

三、附肢骨骼1.桡神经沟:为肱骨体后面中部的一条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由此经过。

2.肋骨外科颈:为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肱骨外科颈,较易发生骨折。

3.髂结节:髂前上棘后方5~7cm处,髂嵴外唇向外的突起,称髂结节。

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和骨髓穿刺的常用部位。

4.喙突:为肩胛骨上缘最外侧向前伸出的指状突起。

有肌肉在此附着。

5.髋臼:位于髋骨的外侧面,是一朝向外下的深窝,由髂、坐、耻三骨的体合成,有月状面、髂臼窝和髂臼切迹。

6.肩胛骨下角:为肩胛骨脊柱缘与腋缘会合处,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为计数肋的标志。

《头颈、躯干肌》课件

《头颈、躯干肌》课件

俯身杠铃划船
双手持杠铃俯身撑地,单手将杠铃拉 至腰部侧面,再缓慢放下,换另一只 手进行,重复多次。
04
头颈、躯干肌的疾病与预 防
颈部肌肉拉伤
颈部肌肉拉伤
颈部肌肉拉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通常是由于突然的扭伤或过度伸展 引起。
症状
治疗
对于轻度颈部肌肉拉伤,休息和冰敷 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颈部 肌肉拉伤,可能需要使用颈托固定、 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05
头颈、躯干肌的康复与保 养
颈部肌肉康复与保养
颈部肌肉康复
颈部肌肉的康复主要通过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来实现。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超声波等,以促进肌肉血液循环和 缓解疼痛。运动疗法则包括颈部伸展、颈部力量训练等,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颈部肌肉保养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定期进行颈部伸展和按摩,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疲 劳。
《头颈、躯干肌》ppt课件
目录
• 头颈、躯干肌概述 • 头颈、躯干肌的起止点及功能 • 头颈、躯干肌的锻炼方法 • 头颈、躯干肌的疾病与预防 • 头颈、躯干肌的康复与保养
01
头颈、躯干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头颈、躯干肌是指位于头部、颈部和躯干部位的肌肉,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器官 之一。
分类
头颈、躯干肌可分为头肌、颈肌、躯干肌等不同类型,其中头肌包括面部肌肉 和咀嚼肌;颈肌包括颈浅肌、颈中肌和颈深肌;躯干肌包括胸肌、背肌、腹肌 和膈肌等。
胸部肌肉康复与保养
胸部肌肉康复
胸部肌肉的康复主要通过运动疗 法来实现。运动疗法包括胸肌伸 展、胸肌力量训练等,以增强胸 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胸部肌肉保养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弯 腰驼背。定期进行胸部伸展和按 摩,以缓解胸部肌肉的紧张和疲 劳。

肌学总论 头肌 颈肌 躯干肌

肌学总论 头肌  颈肌 躯干肌
收缩较快,能迅速完成特定的 动作,但作用不持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按外形→ 长肌 短肌 扁肌 轮匝肌
长肌
二头肌
二腹肌
短肌
多腹肌
扁肌
轮匝肌
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部靠近近侧的附着点为肌肉的 起点或定点,另一端则为止点或动点
•拮抗肌 •协同肌 •原动肌 •固定肌
•平衡杠杆运动 •省力杠杆运动 •速度杠杆运动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止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 作用: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肌的方向:腹外斜肌,腹横肌
主动脉裂孔
起点分三部一腱
胸骨部
肋部
腰部
中心腱
三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
食管裂孔
腔静脉孔
两三角:胸肋三角、腰肋三角
三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
腔静脉孔
T12 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
T10 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腔静脉孔
T8 下腔静脉通过
食管裂孔 主动脉裂孔
中心腱
作用:膈为主要的呼吸肌。 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 容积扩大,以助吸气 松弛时,膈穹窿上升恢复原 位,胸腔容积减小,以助呼 气
茎突舌骨肌
舌骨
(二)舌骨下肌群: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甲状舌骨肌
甲状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
作用:下降舌骨和喉,甲状舌骨肌在吞咽时可提喉使之靠近舌骨。
三、颈深肌
(一)外侧群: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前斜角肌
(二)内侧群: 后斜角肌
•头长肌 •颈长肌
肋间外肌

肌总论、头颈躯干肌

肌总论、头颈躯干肌
2、附着于一个或几个骨面。
3、起点:(定点)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
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近部的附着点。
4、止点:(动点)肌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
肌收缩长度缩短1/3—1/4 止点 起点
5、运动单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及其所支配
的全部骨胳肌纤维合起来。 6、肌张力:肌处于轻度的特续收缩状态。 肌紧张 维持一定的姿势。
眼睑阴茎
不含脂肪。
会 阴
深层: C T多。
深筋膜: (固有筋膜)
筋膜鞘 肌间隔 支持带
密C T组织构成。
包绕神经、血管或肌群。
深筋膜插入肌群之间,附于骨。 腕、踝部支持约束深部肌腱。
临 床
寻找神经、血管;炎症扩散,
脓液蔓延的途径。
2、滑膜囊:封闭的小囊,壁薄内有滑液,位
于肌腱与骨面接触处,关节附近多与关节
(五)腹股沟(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
腹直肌外侧缘 组成 : 腹股沟韧带 腹壁下A
腹股沟管和腹股沟三角都是腹壁下部的薄弱点。
腹 腔 经腹股沟三角突出 直疝。
内容物
经腹环
腹股沟管
斜疝。
再经皮下环突出
小结: 腹前外侧壁肌纤维方向
腹外斜肌插口袋, 腹内斜肌扇子面,
腹横如宽腰带, 腹直肌靠腹白线。
弓状线:(半环线) 鞘后层(壁)由于腱膜
中断而形成 一凸向上方的弧形分界
线。 白 线: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为左、右腹 直鞘之间的纤维隔,由腹直肌鞘纤 维彼此交织而成。 上 剑突; 下 耻骨联合。
坚韧而少血管,上宽1cm,下窄。 中部 脐环,薄弱 脐疝。
(四)腹股沟管: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园韧
带所通过的一条肌和腱之间 的裂隙。在腹股沟韧带内侧 半的上方。长 4—5cm 。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课件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课件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6
斜方肌

干背
肌肌
背阔肌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7

胸大肌
干 胸 前锯肌 胸小肌
肌肌
肋间内外肌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8
躯 干膈
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9

腹 肌


腹直肌 腹内斜肌
腹外斜肌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腹横 肌
10
躯腹

直 肌
肌鞘
*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11
躯 腹股沟管 干 肌
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17
颈前肌群
舌骨上肌群 二腹肌 下颌舌骨肌
舌骨下肌群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甲状舌骨肌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18
颈深肌群
外侧群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内侧群 斜角肌间隙
椎前肌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19
肌 学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1
形态 -肌腹+肌腱
分类 长肌 短肌 阔肌 轮匝肌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2
肌的起、止点(定点、动点) 肌的作用,配布 肌的命名原则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3

的 辅
筋膜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4
肌 的 辅 滑膜囊 助 装 置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5
肌 的 辅 助 装 腱鞘 置
*
肌总论、躯干肌、头颈肌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头后仰 -一侧病变致肌挛缩,可引起斜颈
胸锁乳突肌 颈阔肌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头颈肌
颈肌
颏舌骨肌 舌骨上、下肌群 上提下降舌骨; 张 口,提喉
二腹肌前腹
茎突舌骨肌
二腹肌后腹
甲状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下颌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头颈肌
颈肌
中斜角肌
颈深肌群 分为内、外侧群
和下角
功能: -拉肩胛骨向前贴紧
胸廓 -下部肌束使肩胛下
角旋外,助臂上举 -肩胛骨固定时,可
上提肋助深吸气
前锯肌麻痹 翼状肩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胸肌 胸上肢肌、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位于肋间隙的浅层
-起自肋骨下缘
-斜向前下,止于 下一肋骨的上缘
-其前部肌束仅到 肋骨与肋软骨的 结合处,移行为 肋间外膜
骨骼肌
短肌
扁肌
轮匝肌
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起点(定点) 肌腹
止点(动点)
-肌在关节周围配布的方式和多 少与关节的运动轴一致
-每个关节周围至少配布有两组 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肌,这些 在作用上互相对抗的肌称为拮 抗肌
-关节完成某一运动时,通常是 由几块肌共同配合完成,这些 功能相同的肌称为协同肌
-原动肌,固定肌
肌的辅助装置
筋膜 滑膜囊 腱鞘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大腿中段水平切面
筋膜
肌的辅助装置
筋膜 滑膜囊 腱鞘
肌腱 滑膜囊
滑膜囊
滑膜囊积液
肌的辅助装置
筋膜 滑膜囊 腱鞘
腱鞘
腱纤维鞘
腱滑膜鞘(外层) 腱滑膜鞘(内层)
腱鞘

腱滑膜鞘(外层)
腱滑膜鞘(内层)
腱系膜
腱系膜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头颈肌 头肌
颈肌
躯干肌 背肌
肌总论 头颈肌 躯干肌
华中科技大学解剖学系
肌学总论
根据构造不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600 多块 -占人体湿重 的40 % -每块肌均可看成一个器官
横纹肌
平滑肌 不随意肌
心肌
骨骼肌 随意肌
肌的形态、构造和分类
肌腱
肌腹
骨骼肌
肌外膜 肌束膜 肌内膜
肌的形态、构造和分类
肌腱
肌腱 肌腹
肌腱 肌腹 长肌
食管裂孔 10胸椎偏左 食管、迷走神经
腔静脉裂孔 8胸椎偏右 下腔静脉
-是主要的呼吸肌;调节腹压
食管裂孔 胸骨

中心腱
主动脉 裂孔
腰椎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腹肌
-位于胸廓和骨盆之间,参与腹壁组成 -包括腹前外侧群和后群
-腹前外侧群包括: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直肌
和腹直肌 -后群 腰大肌 腰方肌
胸肌 腹肌 膈
四肢肌 上肢肌
下肢肌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头颈肌
头肌 颈肌
面肌 咀嚼肌 颈浅肌群 舌骨上、下肌群 颈深肌群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头颈肌
头肌
面肌
-皮肌;起于颅骨不 同部位,止于面部 皮肤
-多位于面部孔裂周
围,可分为环形肌
和辐射肌 颧肌
-表达各种表情(表
情肌)
提上唇肌
枕额肌 额腹
帽状腱膜
枕额肌 枕腹
腰大肌 腰方肌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腹肌
腹前外侧群
腹外斜肌
-起自下8个肋 骨的外面
-行向前下方
-止于髂嵴和白 线
-腱膜下缘卷曲 形成腹股沟韧 带
-腹股沟管浅环
腹内斜肌 -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
背部筋膜
肩胛提肌 菱形肌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背肌 背浅群肌、背深群肌
夹肌
竖脊肌(骶棘肌) -最长最大的背肌 -躯干背面、脊柱
两侧的沟内 -起:骶骨背面和
髂嵴后部 -止:沿途止于肋
骨和椎骨,向上 可达颞骨乳突 -作用:脊柱后伸 和仰头,一侧收 缩使脊柱侧屈
背部筋膜 夹肌 脊柱侧屈
竖脊肌
脊柱后伸 头后仰
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隙的深层
-起自肋骨上缘
-斜向后上,止于上一肋骨的下 缘
-其前部肌束达胸骨外侧缘,后 部只到肋角,移行为肋间内膜

-提肋助吸气
-降肋助呼气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膈
-位于胸腹腔之间,构成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
-分为3部 胸骨部 肋部
腔静脉孔
腰部
-外周是肌性部、中央是腱膜
-有三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 12胸椎前方 主动脉、胸导管
止:锁骨外侧1/3、 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 -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如肩胛骨固定,一侧收
缩使颈向同侧屈、脸转 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 使头后仰
背部筋膜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背肌 背浅群肌、背深群肌
背部筋膜
背阔肌 位于背下半部和胸的后外侧
为全身最大的扁肌
起:以腱膜起自下6 个胸椎的 棘突、全部腰椎的棘突、骶 正中嵴及髂嵴的后部
功能: -使肱骨内收、旋内和
前屈 -上肢固定时,提躯干;
提肋助吸气
旋内 内收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胸肌 胸上肢肌、胸固有肌
胸小肌 起:第3~5肋骨 止:喙突
功能: -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肩胛骨固定时,可
上提肋助吸气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胸肌 胸上肢肌、胸固有肌
前锯肌 胸廓侧壁
起:上8 或9 个肋骨 止:肩胛骨内侧缘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背肌 背浅群肌、背深群肌
背部筋膜
中层
深层
腰方肌
浅层 竖脊肌 胸腰筋膜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背肌 背浅群肌、背深群肌
背部筋膜
中层
深层
腰方肌
浅层 竖脊肌 胸腰筋膜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胸肌 胸上肢肌、胸固有肌
胸大肌 起:锁骨内侧半,胸 骨、第1~6 肋软骨 止:肱骨大结节嵴
止: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 -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 -上肢上举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内收 后伸
旋内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背肌 背浅群肌、背深群肌
肩胛提肌 项部两侧、斜方肌深面
起:上4个颈椎棘突 止:肩胛骨上角
作用: -上提肩胛骨,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内 -肩胛骨固定,使颈向同侧屈
菱形肌 斜方肌深面
起:第6 、7颈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肩胛骨内侧缘 作用: -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脊柱靠拢
斜角肌间隙
-由前、中斜角肌 和第1肋构成,内 有臂丛和锁骨下 动脉通过
-前斜角肌综合征
-一侧收缩使颈侧 屈,两侧同时收 缩可上提第1、2 肋助深吸气;肋 骨固定则可使颈 前屈
斜角肌间隙
臂丛 锁骨下动脉
第1肋
前斜角肌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躯干肌
背肌 背浅群肌、背深群肌
斜方肌 位于项背部浅层
起:上项线、枕外 隆凸、项韧带、第 7颈椎和全部胸椎 的棘突
眼轮匝肌
颊肌 口轮匝肌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头颈肌
头肌
咀嚼肌
-均配布于颞下颌关节 周围
-参与咀嚼运动;主要 为闭口肌,翼外肌为 张口肌
颞肌
咬肌
翼外肌 翼内肌
全身肌肉分布简介 头颈肌 颈肌
颈浅肌群 包括颈阔肌和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 -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 -止于颞骨的乳突 -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