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下)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

谢桥中心校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 2012 年第一次月考如期而至,又到了大家展示才华的时候了,在此,特别赠送给同学们三颗心 -------- 有信心、有耐心、够细心。
请相信自己,“我就是这广阔语文世界万里高空中留下的那道亮丽风景” 。
加油!一、语文积累及运用( 35 分) o( ≧v≦ )o~~好棒1.将下面句子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
(2分)信心点亮未来,微笑书写精彩。
2古诗文默写( 10 分)(1)、海内存知己,。
(2)、念天地之悠悠,。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春蚕到死丝方尽,。
(5)、伤心秦汉经行处,。
(6)、人生自古谁无死,。
(7)、,铜雀春深锁二乔。
(8)、,病树前头万木春。
(9)、但愿人长久,。
新课标第一网(10)、,欲上青天揽明月。
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 题( 7 分)风不懂 / 云 / 为何总是 / 心事重重 / 云不懂 / 雨 / 为何总是 / /雨不懂 / 风 / 为何总是 / 来去无 zong / 正如 / 子不懂 / 父 / 爱你的心 / 有多痛女不懂 / 母 / 对我的情 / 有多浓 / 风不懂云的漂泊/ 天不懂雨的落po / 眼不懂泪的懦弱 / 所以你不懂我的选择/ 也可以不懂我的难过 / 不是每个人都一定快乐/ 不是每种痛都一定要述说/(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 分)zǒng()p ò()(2)、联系上下文,横线处补充恰当语句。
(四个字)(2 分)(3)、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三个。
(3 分)风雨云大地蓝天小溪江河4、名著阅读( 6 分)《名人传》作者是主要写了贝多芬、、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是潜艇的故事。
5、综合性学习( 10 分)请你参加“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 8 月 12 日。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中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讪.笑(c àn ) 差.使(ch āi) 踌.躇(ch óu ) 懵.懵懂懂(m ěng) B .陨.落(y ǔn) 蹒. 跚(p án) 昳.丽(.yì) 唾.手可得 (tu ò) C .够呛.(qi àng ) 迂. 腐(y ū ) 期.年(q ī) 喋.喋不休(di ã) D .簌.簌 (sh ù) 骁.健(xi āo ) 轻蔑.(.mi â ) 立锥.之地 (zhu ī) 2.下列短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满院狼籍 俯拾皆是 门庭若市 肆无忌惮 寄人篱下 不能自己 文质彬彬 有持无恐 刮目相待 孤苦零仃 错别字 改正3.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请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20字)(2分)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商业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范字.由此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没有运用比喻的—句是( )。
(2分)A..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
B.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C.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风帆。
D.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飘在空中;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
5.下面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 分年 级 姓 名 考 场 考 号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求会认会写。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相形见绡(chu ) 深卷痛疾Q ) 编袍(yun ) 粟米(shu )不逊(xiin ) 侮辱(wu ) 曳屣(xl ) 浣纱初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出卷人:周舟 审核人:詹彦琼(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绯红(fei)B. 描摹(mo)C, 轩邈(miao)D. 横柯(ke)解剖(pou ) 发愣(leng ) 辙裂(jun ) 负箧(qi4)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销竦的一项是()(2分) A. 他的办公室是朝北的,在开水房隔壁,只有6个平米,虽不等敝,但布置得很精致。
B. 张艺谋连续导演了几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片,使他跻号于大师的行列。
C. 《水浒传》中许多著名的故事,例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三打祝家 庄等等,炉火绅直,家喻户晓。
D. 我喜欢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每个人点一两个自己喜欢吃的菜,务得其所,皆大欢喜。
3. 下列诗句横线上填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雁度南楼。
A. —B.高 C,群 D.飞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 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 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D, 兰州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兰州和甘肃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5.古诗文填空(8分) (1),身世浮沉雨打萍。
(2) ,铜雀春深锁二乔。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4)《五柳先生传》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5)朋友是人生路上最美丽的景色。
在长安城外,王勃与友人惜惜相别,他劝慰朋友说:“海内存知己,o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扬州酒宴上,刘禹锡与友人惺惺相惜,自勉道:",病树前头万木春。
2005-2006学年(下)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

2005-2006学年(下)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语基1、给加点字注音(8分)差.使()陨.落()磨蹭.()懵.懂()隘.口()窒.息()厮.守()讪.笑()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8分)踌蹰满志扑塑迷离狼籍蹲据无所是事立椎之地掂记虚气3、根据词义,填写相应的词语(8分)⑴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⑵比喻非常容易得到()⑶形容说话没完没了()⑷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4、填空(8分)⑴《背影》的作者是。
⑵《铁骑兵》的作者,现代家,家。
⑶《太堰河——我的保姆》作者。
⑷《长城谣》作者;《一片槐树叶》作者。
5、选择题(每小题2分)⑴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用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不知怎么一来,寻上了媳妇,她就是我的母亲。
②虽然举人死了,但家境很好。
③她开始的斗争是艰难的,反对她的人会毫不犹豫地向她和她的追随者们说各种各样的脏话和不实之词。
A.依然竟然因为B.猛然竟然因为C.竟然居然虽然D.竟然依然因为⑵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份不也大。
②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
③是黄河,水才急呢,一根鹅毛掉下去,也会旋到水底下去。
④快溜吧,夫人们。
你们的孩子都成泥猴了。
A.借代比喻夸张比喻B.对偶比喻比较借代C.借代拟物夸张比喻D.对偶拟物比较借代⑶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⑷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B.这个问题对我印象很深C.家乡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D.他们已经克服了淡水缺乏、粮食紧张6、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1~7小题,1~6小题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shěng) 行.辈(háng) 彷.徨(páng)抑扬顿挫.(cuò)B.斡.旋(wò)糜.子(méi)羊肚.子(d)藏污纳垢.(gòu)C.撺掇.(duo)脸颊.(xiá)燎.原(liáo)蓦.然回首(mò)D.阻遏.(jié)冗.杂(rng)脑畔.(pàn)戛.然而止(ji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嘱咐皎洁踊跃变换多姿B. 眼眶怠慢诲暗为富不仁C. 褪色思慕马前卒兴高彩烈D. 辐射磅礴闭塞人情世故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车辆乱停乱放,私占公共楼道,小广告贴到家门口等现象令人叹为观止....。
B.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C.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外交部长对答如流....,自信的表现令电视机前的观众由衷地赞叹。
D.南海可燃冰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4.下列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老山的猫耳洞中还存放着各式各样解放军战士过去使用过的东西。
B.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刚建网时,一部分从上往下织,一部分从下往上织,不久,一张巨大的天网便完成了。
②平时,红蜘蛛把网建在树上。
③如此巨大的网,昆虫一旦被网住,众多蜘蛛便一哄而上,把毒液注入它体内,昆虫很快便会一命呜呼。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学校:姓名:座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凝.望(líng)摇曳.(yè)潸.然泪下(shān)扑朔.迷离(shù)B、篝.火(gōu)安谧.(bì)岿.然不动(guī)脍炙.人口(zhì)C、烙.印(lào)倏.地(shū)不胫.而走(jìn)虚无缥缈.(miào)D、喧嚣.(xiāo)谛.听(dì)瞬.息万变(shùn)沧.海巨变(cāng)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水尤清冽.(水清)B、隶.而从者(随从)C、念.无与为乐者(想)D、策.杖登岳(拄着)3、填空(5分)(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表过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美好理想的诗句是,,风雨不动安如山。
(2)特写的重要特点是新闻性和的统一。
(3)根据积累,请分别写出古诗文中有关山水的一个名句。
山:水:4、解释加点字词:(4分)(1)娟.然如拭。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从小丘西.行。
()(4)以.其境过清。
()5、翻译:(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6、选词填空:(4分)(1)驾驶员迅速转舵,从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树()。
A、飞奔B、靠拢C、迂回(2)但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地搞他的科学试验。
A、坚定不移B、坚持不懈C、矢志不移7、请在横线上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个字)。
(3分)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
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
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二、阅读(36分)(一)(13分)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真是一段最奇险的最美丽的山水画。
2006级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第2、6单元)

2006级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第2、6单元)姓名班级学号总分A卷(100分)第一卷(选择题共20分)一、(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翡翠(fěi)姮娥(dán)胆怯(qiè)雷霆(tíng)B 翱翔(áo)真谛(dì)绽开(dìng)执拗(niú)C 忏悔(qiān)旸谷(yáng)郢都(yíng)消释(shì)D 炽热(chì)馈赠(kuì)咆哮(xiào)纤细(xiān)2、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锦衾( qīn )薄宠(chóng )辱偕忘颓( tuí)然其间B悄(qiāo)怆幽邃突兀(wù)见此屋呷( xiā)浪之鳞C觥(gōng )筹交错俶( chū)尔远逝风掣( châ)红旗冻不翻D 不能以游堕( huī)事岸芷汀( tīng )兰淫(yín )雨霏霏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远赴北极考察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北极的奥秘。
B.读书的关键在于透切理解,如果生搬硬套....,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能达到目的。
C.在本届艺术节上,同学们将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反串得绘声绘色....。
D.一个人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4、结构上全是动宾短语的一组是:()A.纯洁高尚全面衡量热烈响应热切希望B、分析成分巩固胜利战胜敌人散发香气C、灿烂异彩重放光明热情鼓励放射光芒D 感觉良好完全彻底修饰限制搭配适当5、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A.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译文:所有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在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得的情态,鸟的羽毛、鱼的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2006-2007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2006-----200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1分)1.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粗制烂造抑扬顿挫翻来复去藏污纳垢郁郁寡欢鹤立鸡群颌首低眉诚慌诚恐改为改为改为改为烂改为滥复改为覆颌改为颔慌改为惶2.按要求默写(5分)①明朝文学家谢榛在评论《过零丁洋》时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这一结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可以用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解说。
③自古以来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又何必为暂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是这样富有哲理地高度概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④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为什么对那些“烨然如神人”的同学“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⑤《赤壁》中作者从反面落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阅读下面这则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元旦前夕,一位青年收到了许多朋友的贺卡。
回到家里,他摊开一桌的花花绿绿与母亲共赏。
母亲禁不住赞叹道:“你们年轻人可真是幸福。
”这句话让青年一颤。
⑤他默默走出家门,?徒步走到市中心邮局寄了一张贺卡,那是一份让老母亲老泪纵横的礼物,是一份飘向情感深处的知心礼物。
①是什么话让老母亲落泪了?请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补写出这张贺卡上给母亲的话。
(2分)②当你在班上转述完这个小故事后,请用一句话向全班同学表达自己的感触。
(2分)二、古诗文阅读。
(28分)(一)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4.本首曲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请写在下面。
(2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仔细品味画线的句子,说说加点的字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
(3分)“聚”:使静态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2006学年(下)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语基1、给加点字注音(8分)差.使()陨.落()磨蹭.()懵.懂()隘.口()窒.息()厮.守()讪.笑()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8分)踌蹰满志扑塑迷离狼籍蹲据无所是事立椎之地掂记虚气3、根据词义,填写相应的词语(8分)⑴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⑵比喻非常容易得到()⑶形容说话没完没了()⑷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4、填空(8分)⑴《背影》的作者是。
⑵《铁骑兵》的作者,现代家,家。
⑶《太堰河——我的保姆》作者。
⑷《长城谣》作者;《一片槐树叶》作者。
5、选择题(每小题2分)⑴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用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不知怎么一来,寻上了媳妇,她就是我的母亲。
②虽然举人死了,但家境很好。
③她开始的斗争是艰难的,反对她的人会毫不犹豫地向她和她的追随者们说各种各样的脏话和不实之词。
A.依然竟然因为B.猛然竟然因为C.竟然居然虽然D.竟然依然因为⑵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份不也大。
②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
③是黄河,水才急呢,一根鹅毛掉下去,也会旋到水底下去。
④快溜吧,夫人们。
你们的孩子都成泥猴了。
A.借代比喻夸张比喻B.对偶比喻比较借代C.借代拟物夸张比喻D.对偶拟物比较借代⑶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⑷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B.这个问题对我印象很深C.家乡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D.他们已经克服了淡水缺乏、粮食紧张6、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
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如。
(4分)7、请读贝尔纳与饭店经理的一段对话,回答问题。
(4分)著名的法国幽默大师贝尔纳有一天去一家饭店吃饭,对那里的服务很不满意。
付账时,他对饭店的经理说:“请拥抱我。
”“什么?”经理不解地问。
“请拥抱我。
”“到底是怎么回事,先生?”“永别了,以后您再也别想见到我了!”⑴贝尔纳要求饭店经理拥抱他的用意是:。
⑵贝尔纳所说的“永别了”的言外之意:。
8、用“养育”“文质彬彬”“感谢”“鼎鼎大名”四个词语写几句话,每个词语必须都出现,顺序不定,语言表达要通顺,且至少有一种修辞手法。
(5分)二、阅读题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活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选文中加点字“看”的读音是;加点字“得”的读音是,解释。
2、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南京的见闻一句也没写?3、选文中的句子他只是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属描写,其含义是。
4、父亲一定要送“我”上车,并且嘱咐了那么多话,其原因是()A.因为“我”不聪明B.因为他有点“迂”C.因为他爱子情深D.因为外人不可信5、分析“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是真是太聪明了”。
⑴“聪明”一词从感情色彩看,属义词。
在此外作义词用。
“聪明过分”“太聪明”实际是表示。
⑵两句话的表达作用是。
㈡课外语段阅读理想(节选)流沙河①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②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
③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④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⑤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1、第①节诗运用了、、、等多种修辞手法,诗句环环相招,引人入胜。
2、第②节诗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A.安定B.文明C.繁荣D.温饱3、下列关于第③节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联着一颗”是说人们的理想常会变幻莫测。
B.这节诗以“珍珠”喻“理想”,是着眼于“莹莹光无尽”这一特点。
C.这节诗强调了在“历史”的天空中不可缺的是理想。
D.“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中三个“照”字体现了“珍珠”特点与“莹莹光无尽”相照应。
4、第④节诗中“罗盘”“船舶”两个比喻,体现出了理想的什么特点?5、第④节诗的后两句蕴含着什么样的人生哲理?6、通读第⑤节诗,就本诗的句式特点作一下赏析。
㈢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几件小事——记父亲叶圣陶叶至诚我今年62岁了,可是拿不好筷子。
人家拿筷,拇指上一只,食指上一只,吃起来,两只筷子平行地向碗里伸去,或扒或拣,灵活方便;我却是拇指、食指和中指合捏一双筷,想要吃什么,交叉着两只筷子往碗里伸。
妻子取笑我说:“人家吃菜是拣的,你吃菜是叉的。
”还跟小孙女讲:“不要学你爷爷,你爷爷拿筷子多难看。
”我就接着说:“是啊,我爸爸妈妈从来没管我怎么拿筷子,我自小就没学会。
”还有一件我无论如何干不好的事,就是写毛笔字。
参加什么会议,看到会场门口摆着墨盘、毛笔、签到薄,我心里就嘀咕:“又得出一回洋相了。
”好不容易毕恭毕敬地把名字写上,自己再不敢多看一眼,只好出门不认货,掉头就走。
这当然要怪我自己从小没有下功夫练过,然而父亲却从来也没问过我毛笔字写得怎么样。
这件事直到后来我学着写散文了,父亲也只管我稿子写得是不是清楚,不管我的字是不是好看。
父亲也有管着我的事,譬如让我递给他一支笔,我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跟我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手方便不方便,一支笔,是不是脱下笔帽就能写;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
刀子剪子这一些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把人家手戳破了呢?!”直到如今,我递任何东西给别人,总是把捏手的一边交给对方,报纸书本也让人家接到手就能看。
冬天,我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在背后喊:“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我冷天进出屋子随手关门的习惯。
另外,父亲还 a (告诉告诫)我开关房门要想到屋里还有别人,不可以砰的一声把门推开,砰的一声把门带上,要轻轻地开,轻轻的关,我也遵循到现在。
后来我想:父亲不管我的,都是只关系我个人的事,在这方面,父亲很讲民主,给我极大的自主权,有时候在我喜爱的事情上帮我一把。
譬如为我儿时集邮册页的楠木夹板雕刻篆字题签,给我们手足三个修改文章等等;而父亲管我的,都是涉及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的事,在这方面,父亲反反复复地要我懂得,我是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在我以外, b (还更)有他人,要时时处处替他人着想。
抗战期间,父亲在《开明少年》上发表过两篇谈教育的卷头语,一篇叫《习惯成自然》,另一篇叫《要养成好的习惯》,主要说的就是管着我的那层意思。
值此父亲逝世一周年之际,记下这些小事,也算是对他的 c (纪念怀念)吧。
1.“父亲管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不管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篇文章看,叶圣陶《要养成好的习惯》中的“好”的含义是什么?3.由文中记叙的事情看,习惯怎样才能养成?4.文章末尾“主要说的就是管着我的那层意思”中的“那层意思”指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横线处选用括号里的哪个词更好?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恰当。
恰当的在括号内打“√”,不恰当的打“×”。
⑴横线a处选“告诫”,除了有“告诉”的意思,还有警告、劝告的意思。
()⑵横线b处选“更”,能突出和强调“他人”。
()⑶横线c处选“纪念”,严肃,庄重。
()6、文章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恰当的一项是()A.平实B.生动C.简洁D.幽默7、文章采用的表达方式,用了的写法。
2005-2006学年(下)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题卷班级姓名成绩一、语基1、(8分)()()()()()()()()2、(8分)()()()()()()()()3、(8分)()()()()4、(8分)⑴⑵⑶⑷5、(8分)⑴()⑵()⑶()⑷()6、(4分)7、(4分)⑴⑵8、(5分)二、阅读题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
2、3、属描写,其含义是。
4、()5、⑴⑵㈡课外语段阅读1、、、、2、()3、()4、5、6、㈢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父亲管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不管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篇文章看,叶圣陶《要养成好的习惯》中的“好”的含义是什么?3.由文中记叙的事情看,习惯怎样才能养成?4.文章末尾“主要说的就是管着我的那层意思”中的“那层意思”指___________________。
5、⑴()⑵()⑶()6、()7、文章采用的表达方式,用了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