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 专题一第2讲 地球运动规律 课件(共4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运动(二)(共22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运动(二)(共22张PPT)
(1)时区划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2)时区计算
①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的经度:时区数×15 °(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 ②已知任一经线,求所在时区:经线经度/15 °
(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得整数为所在时区数。若所得余数大于 7.5,则所在时区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③已知时区,求时区的经度范围:时区数×15 °±7.5 °
0
S
(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 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右图所示弧AB)。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 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而不是弧MQK,赤道上除外)。 ③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 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北半球:用右手,拇指与四指成30º ,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原来的运动方向, 大拇指的指向为物体偏转后的运动方向 北半球:用左手,拇指与四指成30º ,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原来的运动方向, 大拇指的指向为物体偏转后的运动方向

四、经纬网的判读和应用
1、经纬网的判读
(1)侧视图: 根据经纬度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 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要尤其注意180°东西两侧的经度。 (2)极地俯视图: ①字标法:在极地中心处标注“南”或“S”为南极,标注“北”或“N”为北极。 ②自转方向法:极地图若画有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可以根据“北逆南顺”判定。 ③经度递变法: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规律, 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断南北极。 ④海陆轮廓法:极点处为陆地判为南极,极点处为海洋则为北极。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一自然地理运动规律第2讲地球运动规律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一自然地理运动规律第2讲地球运动规律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 新人教版

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天气多变。
要点二 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依据上图,通过α+γ=90°、γ+β=90°, 可知α=β,进而可推出如下关系:
例2 (2010年青岛质检)地球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 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 角来表示。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值中,与黄赤交角目前的 度数相同的是( ) ①寒带的纬度范围 ②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度数 ③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 ④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 A.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点时,下列四图中与之相符的是(
)
【解析】
第(1)题,三条日出时刻曲线可以看成
三条晨线,6月22日,赤道上6时日出,66°34′N
上0时日出,因此下面一条错误;由于晨昏线在6
月22日与66°34′N相切而不是相交,因此上面曲 线正确,中间一条错误。通过读图可以得出A项正
确。第(2)题,如果为南半球晨线,则读图可知南
第2讲 地球运动规律
考情在线分析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从命题趋势来看,多 以某种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出访 为时空背景来考查,并且关注身边地理现象与 地球运动的关系。利用社会热点和生活常识, 联系实际 如热水器的安装、楼间采光问题 考查时间的计算、太阳高度计算及应用、昼夜 长短变化规律、极昼极夜现象与相关知识。
移范围减小,即南亚夏季风影响范围可能会减小。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为黄赤交角度 数的2倍,黄赤交角减小则其幅度必然减小,
A项错;夏至日,虽然黄赤交角减小,但北半
球极地地区还有极昼现象,故昼长不会变短, B项错;正午影长年变化幅度随黄赤交角的变 小而变小,故C项错。 【答案】 (1)B (2)D

人教版高一年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一年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共24张PPT)
建 设 工 作 ,推 动我局 各项工 作的落 实。 1、 加 强 组 织 领导,层 层落 实责任 。落实 党风廉 政建设 责任制 ,主体是 关键。 局党组 按 照 县 委 的 部署,认 真落实 主体责 任,健全 完善“ 一把手 负总责 ,分管 领导各 负其责 , 班 子 成 员 齐 抓共管 、纪检 监察组 织协调 ”的领 导体制 和工作 机制,召 开了3次 党组
选择题
北京和广州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C)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读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远日点的时间是 7月初 ,近日点的时间是 1月初 。 (2)当地球从远日点经A点到达近日点的过程中,地球公转的速 度是 逐渐加快 , 当地球从近日点经B点到达远日点的过程 中,地球公转的速度是 逐渐减慢 。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A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D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C
B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北半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A B C D四点的节气及日期
2、画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地球位置
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时段
4、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
知识归纳
读地球极地上空俯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2)A、B、C、D四点的角速度变化规律是 A=0,B=C=D ,原因 是 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零外,其余各处均相等,为15°。/h (3)A、B、C、D四点的线速度变化规律是 A<B<C<D ,原因 是 地球自转线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零外,赤道最快,并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课件(共5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课件(共55张PPT)

有太阳直 射现象
热带
终年炎热
23.5°S
南回归线
南 温 带 无太阳直射 无
极昼极夜现象
66.5°S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圈
南寒带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课堂测验
6. 画图及填空: (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 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 (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______。 (3)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 小时,B点的季节是___季。 (4)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 (5)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面, 目前α角的度数 是______。
地方时的推算方法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 注:“东加西减”
例:甲地经度为136°E,乙地经度为 120°E。若乙地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时 的时间。
120°E
136°E
乙11时

甲地时间=11+(16×4)=12︰04
课堂测验
. 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
B点的区时是( C ) A. 当日6时
归纳春 秋二分 正午太 阳高度 的纬度 变化规 律。
►春秋二分: 由赤道向南北 两侧降低
归纳夏至正 午太阳高度 的纬度变化 规律。
►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降低
归纳冬至正午 太阳高度的纬 度变化规律。
►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空间分布:直射点的正午太阳 高度为90度,由太阳直射纬线 向南北递减。
0 30
A N
B
正视图
两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俯视图
时差 1、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异的时刻称 经度与地方时的对应关系: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地球的运动》PPT(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地球的运动》PPT(完整版)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地球的 运动》P PT(完 整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地球的 运动》P PT(完 整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 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③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要么是0时,要么是12时。 切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的是0时(或24时),切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是12时。
变式 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 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 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地球的 运动》P PT(完 整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地球的 运动》P PT(完 整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地球的 运动》P PT(完 整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1.地方时与区时 (1)利用经纬网计算时间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地球的 运动》P PT(完 整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地球的 运动》P PT(完 整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2)日期范围 ①新的一天: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界线。 ②旧的一天: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国际日界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地球的 运动》P PT(完 整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共41张PPT)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共41张PPT)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
楼间距问题
甲、乙两栋楼房位置,楼高h。据此回答:
如果南京和北京都有同样的上述两栋楼,按上述要求两栋楼之间 的距离南京为L1,北京为L2,则
A.L1=L2
C. L1>L2
B. L1<L2
D.缺少条件,不可确定
B
太阳能热水器问题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30′,则会引起的 现象是( ) 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缩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C.北极圈出现的极昼天数增加 D.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 长比值减小
相邻两时区之间相差整整1小时,均以时区的 中央经线为准。
区时的计算法则
(1) 时区差(或区时差)的计算 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 (大减小) 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 (2)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 (或区时差) 注意“∓号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 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否则用减。
北回归线 赤道
复习提问:
1、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看 逆 时针,从南极看 顺 时针; 23h 56m 4s 周期为 即一个恒星日。 2、地球公转周期为 365d 6h 9m 10s,即一个恒星年; 3、填图:
( )
( )
( )
(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交替
1、地球上为什么存在 昼夜半球? 2、为什么会有昼夜 交替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
夏至 6月22日 直射最北界北回归 线 春分 3月21日 直射赤道
太阳
冬至 12月22日 直射最南界南回归线 秋分 9月23日 直射赤道
6.22.
23°26′N

3.21.
9.23.

2022届高考地理专题一第2讲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共42张PPT)

2022届高考地理专题一第2讲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共42张PPT)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
(2013·高考江苏卷)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 山.当海轮途经下图中P 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 线表示晨昏 线.读图回答(1)~(2)题。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B )
A.15°N,135°E
B.15°S,135°W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①公式法
H=90°-φ±δ H—正午太阳高度;φ—当地纬度;δ—太阳直射点的 纬度 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在同一半球时取“-”,分 属不同半球时取“+” ②图示法 如 图 所 示 , 太 阳 直 射 10°N, A 地 (42°N) 、 B 地 (23°26′N)、C 地(23°26′S)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 为 90°减三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a、b、c)
栏目 导引
晨昏线的应用
专题一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
项目
规律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时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确 刻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是

12时

④平分夜半球经线地方时是0时
间日 期 ①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为春秋分
(季 ②晨昏线与经线夹角最大,则为冬至或夏至
节)
确定太 阳直射

纬度:①二分二至分别为0°、南北纬23°26′ ②其余时间由此关系确定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 与直射点纬度互余 经度: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度数(时刻为12∶00的经线)
栏目 导引
4.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应用
专题一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地球运动规律ppt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地球运动规律ppt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1、日影朝向总规律:始终与太阳方位相反。
2、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朝向规律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影子朝西南,日落影子朝东南; ②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影子朝西北,日落影子朝东北; ③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影子朝正西,日落影子朝正东。
3、正午日影朝向规律
总体规律:正午日影朝向始终与正午太阳方位相反。
不同地区的正午日影朝向: ①北回归线以北:正午日影始终朝正北(北极点极昼期间 ,整日太阳在正南,日影朝正南); ②南回归线以南:正午日影始终朝正南(南极点极昼期间 。整日太阳在正北,日影也朝正北);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正午日影朝向分别有正南、无日影、 正北三种情况。
动态特征:①不停地自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 (2)时间法②:随赤直道射上点地移方动时,为与6经时线的夹是角晨不线断,发赤生道变上地方 化时,为夹18角时变的化是范昏围线(。0°—23°26′);晨昏线两端点 纬度活动范围(66°34′—90°)。 (3)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地球运动规律
一、命题规律
侧重考查地方时、区时的计算与日期变更、昼夜长短的分 布与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晨昏线的判读与 应用、光照图的判读。
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侧重于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逻辑推理能 力、就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二、高考预测

2014年高考试题对本内容的考查可能有如下方式:
结合时事新闻,考查地方时、区时和时区的计算及季节的
判断;

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光照图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
相关计算;

结合经纬网图,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读图分析
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地理计算能力,并且结合光照图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D ) A.亚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和北美洲
(2)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C )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解析】 第(1)题,根据观测站所处的经纬度的范围,可判
体系构建
地球的宇宙环境 1.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及成因
存在生命物质的 条件 安全的宇 宙环境 外部 条件 稳定的太 阳光照
存在生命条件的原因
影响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 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系八大行星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 都可能存在生命 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 的变化
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表面温度适宜 自 身 条 件 大气层的存在
(2)日期的判断 判断某一时刻,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范围各占多少时,用饼 状图法最直观。在饼状图中心先确定极点,再画出180°经 线表示日界线,再依据自转方向确定零时所在经线,最终则 可以根据零时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零时 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确定两个不同日期 的范围。如图中新的一天占全球1/4的示意图: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 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转 恒星日:自转360°,23时56 分4秒,是真正的周期 周期 太阳日:自转360°59′,24 小时,是昼夜更替周期 角速度——除极点外,各 地都相等,均为15°/小时 线速度——赤道最大,越 往两极越小,极点为0
公转 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真正的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 46秒,日常所用周期 近日点(1月初)附近快, 远日点(7月初)附近慢
世界太阳辐射 最强地区:撒 哈拉沙漠,由 于7月份太阳 直射20°N附 近,太阳高度 大,沙漠地区 少云雨,天气 晴朗,对太阳 辐射削弱少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图解 类型 太阳活动 活动特征 ①因温度比周围 低,而呈现暗黑的 斑点;②太阳活 动强弱的标志;③ 周期约为11年 对地球的影响 层次 ①耀斑爆发时发射 的电磁波扰动地球 电离层,影响无线 电短波通信;②太 阳大气抛出的高速 带电粒子流扰动地 球磁场,产生“磁 暴”现象;③太阳 黑子与年降水量有 一定的相关性
速度
地理 意义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地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四 方时不同;③水平运动物体 季更替;④五带的划分; 的方向发生偏转;④使地球 ⑤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 形成一个旋转椭球体 移动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公转形成黄道平面,地球自转形成赤道平面,两者的交 角叫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加 之地球自转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 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图示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 运动规律示意图)
3.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判断 (1)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用数轴法,将0°经线放中间,东侧为东经度,东时区,西 侧为西经度,西时区。再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即可。如 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 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 近105°E的是 ( ) 此题可转化为已知甲地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00,此时北京时 间(120°E)为5∶20,求甲地经度。其余类推,用数轴法,很容 易就能求出最接近105°E为丙地。
断出它们所在的区域,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经纬度进行区域定 位 . 第 (2) 题,根据图中两组曲线的对照情况,可看出两者变
化的周期基本相同。
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自转 轨道与 绕转中 心 ①轨道为赤道;②绕 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 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 与公转轨道面成 66°34′夹角 公转 ①轨道为黄道,是一 个近似正圆的椭圆 轨道;②太阳位于椭 圆的一个焦点上
黑子
光球层
①突然增大、增 亮的斑块;②时 间短(几分钟至几 耀斑 十分钟);③释放 巨大能量;④太 阳活动最激烈的 显示;⑤周期为 11年
色球层
(2012· 高考上海卷)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 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
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回答(1)~(2)题。
专题一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
第2讲 地球运动规律
名师助学 1.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 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 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 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4.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 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 地理意义。 5.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 现状。
(2013· 高考江苏卷)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
山.当海轮途经下图中P 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 线表示晨昏 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B )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存在生命条件的原因 日地距离适中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 适中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周期适中
影响
表面温度的日变化、 季节变化较小
只有 地球 有生 命存 在
2.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 (1)太阳辐射
影响因素 ①太阳高度:太阳高 度越大,太阳辐射强 度越大 ②昼夜长短:一般来 说,白昼时间越长, 日照时数越长,太阳 辐射强度越大 ③地势高低:海拔越 高,大气越稀薄,太 阳辐射越强 ④天气状况:水汽越 多,云层越厚,削弱 作用越强,太阳辐射 强度越小 世界 太阳辐射的地区差异 中国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及原因: ①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由东 南向西北逐渐增加;30°N~ 40°N地区,随纬度增高而增加; 40°N以北,大致由东向西逐渐增加, 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 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 ②青藏高原是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 区,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雨 日少,对太阳的辐射削弱少 ③四川盆地是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 区,盆地地形、雾日多,大气能见度 低,太阳辐射削弱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