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题型解读:计算与分析题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Mg+ 24 2.4g
H2SO4 == 98 x
MgSO4 + H2 120 y
24 = 98 x=9.8g 2.4g x
24 = 120 y=12g 2.4g y
(2)由图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80g 时才开始形成沉淀;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z;
2NaOH+ 80 z
MgSO4 == 120 12g
(1)利用化学方程式: Mg+H2SO4 ==MgSO4 +H2 ,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参
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2)镁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与 镁反应的稀硫酸是过量的,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 淀。由图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80g 时才开始形成沉淀;根据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 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3)氢氧化钡既能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与硫酸镁反应,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硫酸和硫酸 镁的质量即可计算出产生的沉淀的质量。 【详解】 解:(1)设与 2.4g 镁反应的 H2SO4 的质量为 x,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为 y;
7.为测定 21.2g 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将其配置成 500mL 溶液,分别取出 50mL 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已知:Na2CO3+BaCl2=BaCO3↓+2NaCl
加入的试剂
测得数据
方法 1 方法 2
足量 BaCl2 溶液 足量稀硫酸
BaCO3 沉淀 1.97g CO2 气体 0.44g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g。 (2)请按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该工业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2.14g NaOH+HCl═ NaCl+H2O FeCl3+3NaOH═ Fe(OH)3↓+3NaCl 29.2%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2.14g。 (2)酸首先要和氢氧化钠反应,当酸反应完后,氯化铁才和氢氧化钠反应,故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 NaCl+H2O;FeCl3+3NaOH═ Fe(OH)3↓+3NaCl。 (3)由图可知,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172g﹣160g=12g; 设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
化学中考计算题型赏析

【 解析 】 本题要求学生对表中提供 的数据进行观 察、 分析 、 更要 学会 数据 处理 , 并选 取有用 的数 据进 行计 算。( ) 1欲求 石灰 石样 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 数 ,
只 要 保 证 碳 酸 钙 反 应 完 全 即 可 。 通 过 对 数 据 分 析 可
49 . %的稀 硫酸 恰好完 全吸收 。计算 并 回答下列 问
量 。剩余 固体 的质量与所取样 品质量 的关 系如下表
石 灰 石 稀 盐 酸 剩 余 固
不与盐 酸反应 )经 过滤 、 , 干燥 , 量剩余 固体 的质 称
c 3 +2 a1 0 N C 就可 以计 算 出 C C2 a 1的质量 。设 原混 合溶液中 CC a h的质 量 为 X则 : ,
( ) 原混合溶液 中氯化钙的质量 。 2求 【 解析 】 题是关 于化 学方 程式 的计算 题 , 本 考查 学生的识图能力 、 分析 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计 算能 力 。 ( ) N C 1 因 aI和 N 2 O aC 3不 反 应 , a 1 C C2和 N 2O 反应 , 混合 溶液与 N2 O 溶液反应 的化学 aC 3 故 aC 3
U
备考方略
5 9
化 学 中考 计 算 题 型 赏 析
■ 刘 彬
纵观 近几 年中考化学 试卷 可知 , 计算 题主要 有 以下 几种新题 型 : 、 格型 ; 、 一 表 二 图像 型 ; 、 三 标签 、 广告 型等。下 面结合几个典 型例 子剖 析说 明。
一
应的化学方程式 。
cn 2十 Ⅳn2 cf CO3= CaCO3 + 2Na Cl
ll 1 10 0
实验序号 品 质 的 质 量/ 体 质 量/ 样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向13.6g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滴加稀盐酸,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0.1%)【答案】(1)10.6克(2)10%(3)17.9%【解析】试题分析: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NaCl 的质量为z。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106 2×36.5 2×58.5 44x y z 4.4g得x=10.6克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质量分数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3)加入106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4.4g 80% 5.6%【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加入106g稀盐酸的时候,反应就结束,产生气体质量为4.4g,所以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仍然为4.4g(2)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所以也可根据方程式中NaCl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质量为y。
陕西省中考化学题型解读:计算与分析题(含答案)

(2018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97页47题)1.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分析并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实验现象是 。
(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答案】(1)不再产生气泡时(2)解:生成ZnSO 4的质量为100g ×16.1%=16.1g 。
设锌的质量为x65 161x 16.1g g 1.1616165x = x =6.5g铜的质量为10g-6.5g=3.5g 铜的质量分数为10g 3.5g ×100%=35%答:铜的质量分数为35%(2018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97页48题)2.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为测定该钙片含钙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 某浓度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列式计算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该钙片实际含钙量是否与标注相符。
【答案】(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 ×10+50g-64.5g=5.5g(2)解:设10片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x5.5gg.x 5544100= x =12.5g 每片中含钙量12.5g ×10040×100%÷10=0.5g ˂0.6g 实际含钙量与标注不相符。
答:该钙片实际含钙量与标注不相符。
(2018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97页49题)3.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现取10g 该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 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 溶液的加入,溶液pH 的变化如右下图所示。
(1)c 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Na +、OH -、SO42- (2)解:设10g 稀硫酸样品中含有的H 2SO 4质量为x 。
中考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类型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以化合物AmBn为例)①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②A、B元素的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③A的质量分数=( A的相对原子质量×m)÷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100%④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AmBn)的质量×A元素的质量分数1、(2010·徐州中考)20XX年4月玉树地震后,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到消毒剂气味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B.NaClO2是由NaCl和O2构成的C.NaClO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4%D.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2、下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说明书部分信息。
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请回答:(1)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2)Vc的化学式为______;(3)小辉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 g西红柿含Vc30 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_____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类型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1)解题时要把握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明确两个注意事项。
即:两个注意事项: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统一;方程式中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对于有杂质的物质,需先换算出纯净物的质量,然后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解答有关图像及数据分析题时,以化学方程式作为分析推理的主要依据,找准解题的关键以及图像的横纵坐标含义、起始点、转折点、变化趋势、终点等,逐层推导,分类讨论、判断并计算。
3)对于与化学方程式结合求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解答时要明确以下几点:①溶液是混合物,要用溶质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与试题解析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与试题解析
2017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与试题解析
计算题是初中化学中所占分值比例最大的考题。
也是同学们得分率最低的部分。
该如何解决计算题呢?小编给大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常用公式计算、解题技巧计算等问题,赶紧收藏吧!
一、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计算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
四、常用公式计算
五、解题技巧计算
一、质量守恒定律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即: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为:
(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
成物质量总和 ;
(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只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分子个数、体积等方面的守恒
(3)“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各物质质
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二、化学方程式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 / 1。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为了测量铁锈(Fe2O3·xH2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①:取20g铁锈,加入足量的14.6%的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
步骤②: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滴入16%的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中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_____g,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________________(4)铁锈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答案】 FeCl3、HCl 150g 21.4g 画图 56.0%【解析】(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由于盐酸足量,所以反应后溶质为FeCl3、HCl;(2)氢氧化钠优先与盐酸反应,使溶液的pH值变大为7,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时溶液的pH值不变,所以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200g-50g=150g;设生成沉淀的质量是xFeCl3+3NaOH═Fe(OH)3↓+3NaCl;120 107150g×16% xx=21.4g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1.4g;(3)所以产生沉淀的曲线为;(4)所以铁锈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56%。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101010101010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9.358.78.057.4 6.75 6.75(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答案】(1)32.5%;(2)9.8%【解析】质量分数的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分别计算出目的物质的质量和样品的总质量,然后求比值。
中考化学精炼本 第二部分 题型突破练八 分析与计算题

(1)所取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8(2分)g 。 (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温馨提示:CuO+H2SO4===CuSO4+H2O)
解:(2)设反应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 x。
CuO+H2SO4===CuSO4+H2O
80 160
8g x
18600=8xg
x=16 g(2 分)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
16 g g+192
g×100%=8%(2 分)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8%。
13.(2021·邵阳)将木炭与氧化铜的粉末均匀混合,放入试管中高温加 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后粉末质量为 16.8 克,把该粉末全部倒入烧杯 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搅拌,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不溶物,经过滤、洗 涤、干燥,所得红色不溶物的质量为 12.8 克。固体物质与所加稀硫酸之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Na2CO3+CaCl2===CaCO3↓+2NaCl
刚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3.4 g 82.8 g+160 g-8.8 g×100%=10%。(2 分)
答:刚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
12.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含铜粉的氧化铜粉末,放入烧杯中,加 入 192 g 稀硫酸,搅拌,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损耗忽略不计),烧杯中 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解:(2)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 x。 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60 g+6 g-63.8 g=2.2 g(1 分)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44 x 2.2 g 14046=2.x2 g x=5.3 g(2 分) 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 56.3gg×100%≈88.3%(1 分) 答: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 8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分析并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实验现象是 。
(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1)不再产生气泡时(2)解:生成ZnSO 4的质量为100g ×16.1%=16.1g 。
设锌的质量为x65 161 x 16.1gg1.1616165x=x =6.5g铜的质量为10g-6.5g=3.5g 铜的质量分数为10g3.5g ×100%=35%答:铜的质量分数为35%(2018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97页48题)2.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为测定该钙片含钙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 某浓度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列式计算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该钙片实际含钙量是否与标注相符。
【答案】(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 ×10+50g-64.5g=5.5g xx1005.5g44g.x5544100= x =12.5g 每片中含钙量12.5g ×10040×100%÷10=0.5g ˂0.6g 实际含钙量与标注不相符。
答:该钙片实际含钙量与标注不相符。
(2018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97页49题)3.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现取10g 该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 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 溶液的加入,溶液pH 的变化如右下图所示。
(1)c 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Na +、OH -、SO42-Zn+H 2SO 4 ZnSO 4+H 2↑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2)解:设10g 稀硫酸样品中含有的H 2SO 4质量为x 。
40×2 98 16g ×5% x5%16g 24098⨯=⨯xx =0.98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g0.98g×100%=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2018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97页50题)4.小明同学取来某钾肥(主要成分为硫酸钾,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钾)20g ,投入到90.8g 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经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23.3g 和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
反 (1)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答案】(1)复分解反应 (2)x17423.3g 233 y 25.74⨯23.3g 233174x = 23.3g233274.5y=⨯ x =17.4 g y =14.9 g反应后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氯化钾的质量为20g-17.4g+14.9g=17.5 g反应后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100%23.3g90.8g 20g 17.5g=⨯-+答:反应后所得氯化钾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补充选题1.小明同学想知道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取纯碱样品6g, 加水充分溶解后,逐滴滴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如图所示,计算: (1) B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有 。
(2) 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保留0.1%)。
【答案】(1)NaCl 和CaCl 2(或氯化钠和氯化钙) (2)解: 根据图像可知,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5g 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 xx1065g 1005g100106x= x =5.3g 则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3.88%100g6g3.5=⨯ 答: 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88.3%。
(2018陕西专版)2.某化学小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一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他们用铜锌合金和此稀盐酸完成了如图的实验。
K 2SO 4+BaCl 2 BaSO 4↓+2KCl K 2SO 4+BaCl 2 BaSO 4↓+2KCl(1)恰好反应时的实验现象是 。
(2)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气泡刚好不再产生。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100g-109.8g=0.2g 解: 设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xx73g 2.02g2.0273x= x =7.3 g 该瓶盐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100100gg3.7=⨯ 答: 该瓶盐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7.3%。
3.某补钙商品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小明为了检验该产品是否合格,取10片补钙品放入100g 稀盐酸中,有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剩余固体和液体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2.2g .请完成下列问题:(1)10片钙片中CaCO 3的质量为多少?(2)某同学每天服用2片钙片,则其中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3)该补钙品含钙量是否合格?【答案】(1)根据题意得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2g 。
x 100 44x 2.2g2244100x=x =5g (2)2片钙片中实际含钙量为5g ×102×10040×100%=0.4g(3)根据题意,100片钙片的质量为100g ,故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g ,则10片钙片的质量为10g ,该补钙品含钙量为g10g2×100%=20%>18% ,故该补钙品含钙量合格. 答:(1)10片钙片中CaCO 3的质量为5g ;(2)2片钙片中实际含钙量为0.4g ;(3)该补钙品含钙量合格。
4.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 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g。
加热时间/min 0 t 1 t 2 t 3 固体质量/g28.023.218.418.4(1) 共制得氧气 g。
(2) 计算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9.6(2)解: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2233O 2KCl MnO 2KClOx149 9.6g 96g6.996149x= x =14.9g 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9.14%100100g14.9g=⨯ 答: 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9%。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2.现有16g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一定是氧化物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3.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错误的说法是:A.玻璃管内的炭粉减少、氧化铜由黑变红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C.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D.丙处的试管可以防止液体倒吸入玻璃管4.如图为采用“数字化”实验,由传感器采集实验相关信息描绘出曲线,其中物质X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某溶液,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个量。
下列对物质X与纵坐标y的分析正确的是A.A B.B C.C D.D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6.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B.b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燃烧C.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7.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 ℃升温到t3 ℃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D.t3 ℃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D.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10.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挥发逸出,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
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相似的是()A.用洗涤剂洗碗B.用白醋除去水垢C.用纯碱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11.含原子团的物质是A.B.C.MgO D.Hg12.下列选项中的描述与图像不相符的是()A.由密闭容器中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推测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水分解生成的气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D.等质量的镁粉与锌粉,与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反应13.某制碱工厂以粗盐为原料制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流程I中加入三种溶液的顺序不能调整B.按流程I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三种沉淀C.流程Ⅱ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D.流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2CO3+H2O+CO2↑14.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反应物B和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A.2:1 B.2:3 C.3:1 D.1:21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磷元素:Pt B.钾离子:K2+ C.高锰酸钾:K2MnO4 D.5个氮原子:5N二、填空题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泡打粉”的主要成分中有碳酸氢钠、碳酸钙、柠檬酸等。
碳酸氢钠俗称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