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饮水试验评定
吞咽功能的评估

吞咽功能的评估吞咽功能的评估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吞咽能力的方法。
吞咽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口腔、咽喉和食管的协调运动。
吞咽功能的评估可以匡助识别和诊断吞咽障碍,并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评估吞咽功能的常用方法包括临床观察、吞咽筛查和吞咽功能评估。
临床观察是通过观察个体在进食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估吞咽功能。
观察的内容包括个体的姿式、口腔清洁度、吞咽节奏和咀嚼能力等。
吞咽筛查是一种简单快速的评估方法,常用于初步筛查吞咽功能异常的个体。
常用的吞咽筛查工具包括水试验和食物试验等。
吞咽功能评估是一种更为细致全面的评估方法,可以通过仪器检测和测量来评估吞咽功能的各个方面。
在吞咽功能评估中,常用的仪器包括高速摄影、电子喉镜、表面电极肌电图和X线摄影等。
高速摄影是一种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吞咽过程的方法,可以观察吞咽的速度、协调性和顺畅性等。
电子喉镜是一种通过电子传感器检测咽喉肌肉活动的方法,可以评估咽喉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情况。
表面电极肌电图是一种通过电极贴附在肌肉表面记录肌肉电活动的方法,可以评估口腔和咽喉肌肉的协调性和力度。
X线摄影是一种通过X射线影像记录吞咽过程的方法,可以评估食物在吞咽过程中的流动情况和食管的功能。
除了仪器评估外,吞咽功能评估还可以包括问卷调查和功能性食物试验。
问卷调查是一种通过让个体回答有关吞咽功能的问题来评估吞咽功能的方法。
问卷内容包括个体的吞咽难点程度、进食速度和吞咽疼痛等。
功能性食物试验是一种通过让个体进食特定的食物来评估吞咽功能的方法。
在试验中,个体需要进食不同质地和大小的食物,并观察吞咽的表现和反应。
吞咽功能的评估结果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吞咽障碍。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改变进食姿式、调整饮食质地和大小、进行肌肉训练和接受手术治疗等。
吞咽功能评估也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随访观察。
总之,吞咽功能的评估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匡助识别和诊断吞咽障碍,并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吞咽功能评定

吞咽功能评定一、概述(一)定义吞咽是指人体从外界经口摄入食物并经咽腔、食管传输到胃的过程。
根据食物通过的部位一般可分为口腔期、咽期、食管期,口腔期又分为口腔准备期和口腔推送期。
吞咽障碍(dysphagia,deglutition disorders,swallowing disorders)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
广义的吞咽障碍概念应包含认知和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引起的行为异常导致的吞咽和进食问题,即摄食-吞咽障碍。
(二)病因吞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多种疾病可导致吞咽障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神经病变、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疾病、口咽部器质性病变、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三)临床表现流涎、咳嗽、呛咳、口咽腔残留、咀嚼困难、鼻腔反流、咽腔反流、隐性误吸;进食过程明显的梗阻感、烧心感;反复肺炎、不明原因的发热、体重下降等。
二、吞咽障碍评估评估流程建议由筛查开始,并作为工作常规,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及其风险程度,如果有或高度怀疑有风险,则做进一步的临床功能评估和/或仪器检查。
基于患者病情进行的吞咽障碍筛查能够有效地减少吸入性肺炎的风险,筛查一般由护士完成,其他医务人员也可以参与。
(一)筛查1.进食评估问卷调查(eating assessment tool,EAT-10)是由Belafsky等人在2008年研发,是一种简单、快捷、信度以及特异性高的筛查工具,应作为临床一线吞咽筛查首选。
EAT-10由10项吞咽障碍相关问题组成,总分在3分及以上视为吞咽功能异常。
但在最近的研究中显示,总分≥1分时判断吞咽异常有较高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建议患者总分在1分及以上应进一步临床吞咽评估,并推荐作为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筛查工具。
2.反复唾液吞咽试验1996年由日本学者才藤荣一提出,现临床多用来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与误吸的相关性高。
吞咽功能饮水试验评定

吞咽功能饮水试验评定
在进行吞咽功能饮水试验前,需要对被试者的相关病史进行了解,并
进行初步的吞咽功能评估。
一般情况下,被试者需要坐直、全身放松,使
用含有对比剂的液体进行试验。
可以选择不同的液体质地,如薄水、稠水、奶制品等,以更好地模拟实际吞咽过程。
在实施试验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被试者需要从杯子
中直接喝水,而不是使用吸管或其他辅助装置。
其次,观察者应当静心观
察被试者的吞咽过程,注意被试者的吞咽次数、吞咽时间和吞咽力量等细节。
最后,试验进行时应当及时记录和分类观察到的吞咽障碍症状和体征。
吞咽功能饮水试验的评定结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症状评定和体征
评定。
症状评定是指通过被试者主观反应来评估吞咽过程中出现的不适症状,如咳嗽、呛咳、咳痰等。
体征评定则是指通过观察者的客观观察来评
估吞咽过程中出现的体征,如声门高抬、软腭下压等。
根据吞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症状和体征,可以将吞咽功能障碍分为不
同的类型。
常见的吞咽障碍类型包括咳嗽性吞咽障碍、神经性吞咽障碍、
机械性吞咽障碍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吞咽障碍,还可以进一步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
洼田饮水试验的评估方法

洼田饮水试验的评估方法
1、检查方法: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2、评定:
正常:1级,5秒之内;
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
异常:3~5级
3、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
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
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4、吞咽能力评定:
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1~6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5、评定条件:
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6、分级:
1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2级:3个条件均具备则误吸减少;
3级:具备2个条件。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

• 通过比较患者在康复训练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评估康复训练的效果 • 有助于指导康复训练的持续和调整
04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措施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在操作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 •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与咽喉期吞咽功能障碍的关系
• 咽喉期吞咽功能障碍表现为喉部运动、吞咽反射等功能障碍 •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在饮水试验中出现严重呛咳或无法完成饮水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 有助于医生识别吞咽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 有助于医生鉴别不同病因导致的吞咽功能要结合其他客观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的改进方案与未来发展趋势
改进方案
• 细化评估标准,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 结合其他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未来发展趋势
• 利用先进技术,如视频喉镜等,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 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智能化评 估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吞咽功能评估方法
• 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 有助于医生快速诊断吞咽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与其他吞咽功能评估方法的比较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与纤维喉镜检查、吞咽X光检查等 方法的比较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与吞咽功能问卷等主 观评估方法的比较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 段
• 初始阶段:主要关注饮水试验的观察 和分级 • 改进阶段:引入视频喉镜等先进技术, 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 完善阶段:结合临床实践和科研证据, 不断完善和优化分级标准
洼田饮水试验

检查方法: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评定:
正常:1级,5秒之内;
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
异常:3~5级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
有效:吞咽障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
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洼田饮水试验
洼田饮水试验是由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评定吞咽障碍的实验方法,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其局限性在于: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洼田饮水试验的必要性:
A洼田饮水试验可以确定患者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
B根据洼田饮水试验可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避免不必要的胃管留置。
吞咽功能5个分级标准

吞咽功能5个分级标准
吞咽功能目前快速的筛查方法是洼田饮水试验,将吞咽功能分为五级。
1、Ⅰ级(正常):30ml水一次性喝完,无呛咳。
2、Ⅱ级(可疑):30ml水分次喝完,无呛咳。
3、Ⅲ级(异常):30ml水一次性喝完,有呛咳。
4、Ⅳ级(异常):30ml水分次喝完,有呛咳。
5、Ⅴ级(异常):30ml水不能喝完,频繁呛咳。
具体症状描述:
1、第一个级别是最严重的级别,患者连唾液都咽不下去。
2、第二个级别是食物的误咽,患者也不能喝水,水也喝不下去。
3、第三个级别是患者出现了水的误咽,喝水时出现误咽,但是在医生指导之下应用误咽防治法很难控制,但是改变食物的性状有一定的效果。
4、第四个级别是机会误咽,患者用一般的方法吃东西时容易出现误咽,如果患者改变吃东西的姿态或者改变进口食物的量,少吃一点,误咽能够减轻。
5、第五个级别是口腔问题,患者吞咽时口腔有中度或重度的障碍,改变咀嚼方式、吃饭速度减慢,患者可能就咽会下去,也没有误咽,这时需要别人喂饭或者别人监督吃饭。
6、第六个级别也是患者的口腔问题,吃饭时伴有轻度误咽,改变食物的形状就不容易产生误咽了。
吞咽功能饮水试验

吞咽功能饮水试验吞咽是人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它是通过协调咽喉部的运动,将液体或食物从口腔推送至食管,并最终进入胃部。
然而,一些病症或条件可能导致吞咽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患者正常饮食和生活。
因此,评估吞咽功能对于确定患者的饮食限制和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非常重要。
吞咽功能饮水试验是一种通过让患者口服含有不同性质和浓度液体的试剂来评估其吞咽能力的方法。
该试验首先需要确保患者由于口水分泌、气管抹除和下咽活动的正常协调而能够安全地接受水试剂。
接着,患者会被要求依次饮用不同性质和浓度的液体,例如不含碳酸气的自来水、含有柠檬酸的溶液等。
在患者饮用液体的同时,专业医生会使用咽喉部镜或X光等方法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以此来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
吞咽功能饮水试验的评估内容包括吞咽姿势、口腔准备、舌和咽喉肌肉的协调性、咽和声门的运动以及液体通过时的反应等。
通过对这些评估内容的综合分析,医生可以判断患者吞咽功能的强度和协调性,并进一步确定患者饮食限制和康复治疗的方案。
吞咽功能饮水试验的临床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吞咽功能的现状,进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
其次,根据试验结果,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调整或吞咽康复训练等。
此外,吞咽功能饮水试验还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估手段,对患者的康复进展进行监测。
除了临床应用,吞咽功能饮水试验在科学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大量患者进行该试验,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吞咽功能的发展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等,从而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
综上所述,吞咽功能饮水试验是一种评估吞咽功能的常见方法。
通过该试验,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吞咽能力和协调性,并为患者量身定制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该试验还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水试验评定量表
吞咽困难程度
评分
一饮而尽无呛咳为正常,若5s以上喝完为可疑
1
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为可疑பைடு நூலகம்
2
一次喝完有呛咳为异常
3
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为异常
4
呛咳多次发生不能将水喝完为异常
5
评定结果:
评定日期
评分
评定医师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入院日期: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
吞咽功能评分
能安全吞咽食物的稠度
吞咽障碍分级
0
任何食物(包括唾液)都能引起误咽
重度
1
唾液
重度
2
布丁面糊
较重
3
甜质均一食物(浓稠液体营养物)
中度
4
甘甜饮料类食品(纯果汁)
中度
5
稀薄液体(汤、橘汁等)
轻度
6
水
正常
评定结果:
评定日期
吞咽障碍评分、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