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判定标准

合集下载

吞咽困难的评定和康复

吞咽困难的评定和康复

吞咽困难的评定和康复
9/63
舌肌 (咀嚼、食块形成、食块送吞)
舌内肌:起改变舌形作用,舌下神经支 配
舌外肌:改变舌位置,舌下神经支配
吞咽困难的评定和康复
10/63
舌骨肌 (伴随舌骨运动上下移动喉部,
参加吞咽反射)
舌骨上肌:在舌骨上部运动,提升舌骨 三叉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支配
舌骨下肌:降低舌骨 舌下神经、颌神经支配
食管上部为横纹肌、下部为平滑肌 迷走神经
内侧轮匝肌 外侧纵走肌
蠕动运动
奥尔巴哈 神经丛
吞咽困难的评定和康复
14/63
正常吞咽过程
口阶段 准备阶段 自主阶段
咽阶段 食管阶段
吞咽困难的评定和康复
15/63
口准备阶段
是指咀嚼食物,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形成食团,使食物适合吞咽。
这个过程中唇、舌、颊、软腭将食物围 在口中,防止流出或提前跨过舌根部进 入咽部。
详细方法是:用鼻深吸气,两手按住桌子或 在胸前对掌,用力推压,闭唇、憋气5 秒钟。
吞咽困难的评定和康复
50/63
四、呼吸功效训练
呼吸功效受损会增加误咽危险 方法:
深吸一口气,憋住,迟缓地呼出; 深吸一口气,尽可能长时间地重复“a,
a,a”; 吹吸管或吹风车;读诗歌或唱歌。
吞咽困难的评定和康复
治疗性进食
体位 赔偿技术 进食方法 咀嚼 饮水 呛咳处理
吞咽困难的评定和康复
54/63
体位
坐直,稍向前倾约20度 ,颈部稍向前弯曲,使舌 骨肌张力增高,喉上抬
单纯舌功效障碍,头后仰,可促进食物传送。 一侧舌、咽障碍,头歪向健侧。使食物位于健侧口
口轮匝肌 闭拢口唇
颊肌

吞咽功能评定操作评分标准

吞咽功能评定操作评分标准

吞咽功能评定操作评分标准
吞咽功能评定的操作评分标准如下:
1. 初步评价:包括意识水平、言语反应,是否能维持坐位头部平衡,唇闭合、呼吸方式、声音强弱、咽反射、自主咳嗽是否正常。

这一步评分为8\~23分。

2. 进一步评估:取直立坐位,饮一小量水(约5毫升),进行吞咽试验,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口角流水、吞咽时有无吞咽动作或反复吞咽动作、有无咳嗽、哽咽,有无声音质量改变。

重复3次,这一步评分为5\~11分。

3. 完成第二步2次以上者,进行第三步:让患者保持直立坐位进行60毫升水吞咽试验,观察其有无全部饮完、吞咽中或吞咽后咳嗽、喘息、吞咽后湿性发音、声音嘶哑等发音异常、误咽。

这一步评分为5\~12分。

标准吞咽功能的评定及误吸风险的分级分为以上三个步骤,总评分为18\~46分,分数越高而表明吞咽功能越差。

请注意,具体的评分标准可能因评估工具和评估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吞咽功能的评估

吞咽功能的评估

吞咽功能的评估标题:吞咽功能的评估引言概述:吞咽功能的评估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它可以匡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吞咽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全面的吞咽功能评估,可以有效预防吞咽障碍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临床观察1.1 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在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时,首先要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动作。

正常情况下,吞咽时面部表情应该是平静自然的,动作应该流畅协调。

1.2 观察患者的姿式和坐姿患者在吞咽时的姿式和坐姿也是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确的姿式和坐姿可以匡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吞咽动作,减少吞咽难点的发生。

1.3 观察患者的咽喉反射观察患者的咽喉反射可以了解其吞咽功能的协调性和灵敏度。

正常情况下,咽喉反射应该是迅速而有力的,反射动作应该明显。

二、临床试验2.1 水试验水试验是评估吞咽功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患者饮水时的吞咽动作和反应,可以初步了解其吞咽功能是否正常。

2.2 食物试验食物试验是进一步评估吞咽功能的方法之一。

医护人员可以给患者不同口感和浓度的食物,观察其吞咽反应和过程,以判断其吞咽功能的情况。

2.3 喉镜检查喉镜检查是通过观察患者喉部和声带的运动情况,来评估其吞咽功能的方法之一。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喉镜检查来了解患者的咽喉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

三、影像学检查3.1 X线摄影X线摄影是评估吞咽功能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X线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和吞咽道的情况,匡助医护人员做出准确的诊断。

3.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观察患者的咽喉结构和功能。

CT扫描可以匡助医护人员发现潜在的吞咽功能问题,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3.3 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无创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患者的咽喉结构和功能。

MRI检查可以匡助医护人员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

四、功能性评估4.1 电子喉镜检查电子喉镜检查是一种通过电子设备观察患者咽喉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吞咽的生理功能及解剖

吞咽的生理功能及解剖

实体觉减退或丧失
吞咽的生理功能及解剖
第18页
准备期吞咽困难
• 舌前2/3运动异常,可造成食物抬举、成形 和推进困难,舌往返作无效运动,食物滞 留再口腔一侧或溢出,而不能送到口腔后 部,表现为重复试图吞咽动作,咽开启延 迟或困难,或分次吞咽
• 正常时舌由前向后接触硬腭,同时食团向 后移动。舌抬高减退可造成食团在口腔内 破散或粘在硬腭上。
吞咽的生理功能及解剖
第16页
口腔准备期
患者要充分张口,接收食团并将其保持在 口腔内感知食物,品评食团味道与质地,唇,颚,
和舌部肌肉协调运动,正常味觉,温度觉,触 觉和本体感觉是这一过程必要条件。 假如是固体食物,需要咀嚼肌、下颌及面 颊运动以咀嚼、搅拌,使食物成为适合于吞咽 食团
此阶段,软腭位于舌后部以阻止食物或流 质流入咽部,颞下颌关节是咀嚼运动主要关节
吞咽的生理功能及解剖
第21页
咽期
• 食团经过反射活动由咽部向食管移交阶
段,后续
运动快速、次序发生,产生吞咽反应,
软腭上抬、关
闭鼻腔,声门关闭、气道关闭预防误吸、
喉穿透。会
厌襞在咽部开口之上(喉前庭),也预
防食团穿透入
喉,直接进入梨状窝。喉向上、向前倾
斜运动,咽蠕
吞咽的生理功能及解剖
第22页
咽期吞咽障碍
吞咽的生理功能及解剖
第17页
准备期吞咽困难
• 准备期吞咽困难通常破坏两个基本动作完 成,即咀嚼和食物成形
• 吞咽困难特征是流涎 (唇闭合,下颌上抬、
感觉减退)、食物在患侧面颊堆积(舌运动、
面颊担心度、感觉减退)或食物嵌塞于硬腭
(舌体上抬),食物咀嚼不妥(咀嚼肌)。可
伴有构音障碍,或味觉、温度觉、触觉和

吞咽困难的评定与康复

吞咽困难的评定与康复

吞咽困难病人的运动指征
临床观察
流口水、唇角下垂 不能将食物从口腔前部推向后部,食物 淤积在口内 不能恰当地咀嚼食物
运动/技术
唇运动 舌运动 颌运动
费力或不能将痰咳出 呼吸快而浅
湿性或“汩汩”音质,沙哑音质,吞咽 时咳嗽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
声带内收运动
吞咽时喉上抬减退,吞咽前咳嗽
温度刺激
治疗性进食

饮水试验


引用洼田俊夫,1982 洼田氏饮水试验:患者坐位,饮温水30ml,让其“像平 常一样喝下” 1 级:能1 次(5s 内)饮完,无呛咳 2 级:1 次饮完,但超过5s,或分2 次饮完,无呛咳 3 级:能1 次饮完,但有呛咳; 4 级:分2 次饮完,但有呛咳; 5 级:屡有呛咳,全部饮完有困难。 判定标准:1 级为正常,2 级为可疑、3 级以上为异常。

将声门上吞咽与病人用力按压桌子或双 手交叉用力结合起来。 有助于产生附加的喉闭合作用

Mendelsohn方法

为延长环咽部开放时间而设计

方法:让病人在吞咽中自己感觉喉的提 升,尽量延长喉在最大提升位臵的时间。
交互吞咽:每次吞咽后,应反复作几次空吞咽, 使残留食物全部咽下。 交替饮水吞咽:每次吞咽后饮一两毫升的水, 清除咽部残留食物,亦有利于诱发吞咽反射 点头样吞咽:会厌谷是容易残留食物的部位。 当头后仰,会厌谷变得狭小,残留食物可被挤 出。随后向前低头,同时作空吞咽动作,可清 除残留食物。 转头吞咽:咽部两侧的梨状隐窝是最容易残留 食物的部位,让病人分别向左右转头作侧方吞 咽,即可清除此处的残留食物。

四、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功能受损会增加误咽的危险 方法: 深吸一口气,憋住,缓慢地呼出; 深吸一口气,尽可能长时间地重复“a, a, a”; 吹吸管或吹风车;读诗歌或唱歌。

科研设计三要素

科研设计三要素
.
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1
科研设计三要素 (三个主要环节)
研究对象指接受实验的动物或人,亦称实验对象,研究对
象或观察对象。
研究因素就是为了不同的研究目的,加给研究对象以物理
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各种条件被称为处理因素。
实验效应观察指标主、客观的都可以,但最好是或有客观
的,数量不限,当然不是越多越好,注意针对性、先进性、 科学性及可行性。
2.吞咽困难证候诊断标准
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咽部有粘痰,粘滞不爽,或咯痰,舌暗或有斑点、瘀 斑,苔腻,脉滑或涩等。
21
3.西医脑卒中诊断标准
评分>30 分的患者
参照201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部患
者以临床表现及CT或MRI确诊为脑梗塞或脑出血。
意识水
4.西医吞咽困难诊断标准
选题必须具体和明确,反映研究者思想的清晰 度与深刻性
选题设计符合科学的要求:受试对象、施加因 素、观察措施和指标等选择合理,科研方法先 进,统计学设计正确
具有科学价值
14
选择课题的原则
——可行性原则 可性性是指实施科研选题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 技术、设备、经费、信息等条件是否具备,预期的 目的能否达到 ——效益性原则 预期成果可能收到的效益。一般基础研究课题要 求具有理论(或知识)意义与潜在的应用价值;应用 性课题要求具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对照组是除了不接受实验组的干预措施外其他非研究因素的分布与实验组完全一致的研究对象?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才能评价研究因素的作用并消除其他非研究因素的影响?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要消除这些非研究因素的影响把研究因素的真实效应表现出来必须设立对照组?空白对照?安慰剂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历史对照盲法原则?公开试验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均知道每个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单盲研究中只对研究对象设盲?双盲研究设计者安排和控制整个试验研究对象和给予干预或结局评估的研究人员均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汇总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汇总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汇总对于吞咽困难的评估,有9个评价量表,具体介绍如下:量表1:吞咽困难评价标准。

来自日本康复学界,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程度越低,10分表示正常吞咽。

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

分数评价内容1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2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3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4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5 1~2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6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7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8除特别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9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10正常摄食吞咽能力疗效判定标准:大于等于9分:基本痊愈;提高6~8分:明显好转;提高3~5分:好转;1~2分:无效。

量表2:洼田饮水试验。

日本学者XXX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

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疗效判别尺度:治愈:吞咽障碍消逝,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良,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量表3: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1~6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评定条件:匡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2级:3个条件均具有则误吸减少;3级:具有2个条件则误吸减少;4级:如选择适当食物,则基本上无误吸;5级:如留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基本上无误吸;6级:吞咽正常。

吞咽功能的评估

吞咽功能的评估

吞咽功能的评估1、吞咽功能评定通过饮水、唾液吞咽试验等方法评价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

2、吞咽功能评定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的筛查。

(2)禁忌证:昏迷或低反应状态。

3、吞咽功能评定设备与用具(1)一般用具:茶勺和杯子等餐具、秒表。

(2)医用器材:1毫升注射器、乳胶手套、鼻喷器、蒸馏水、20%生理盐水酒石酸溶液。

4、吞咽功能评定操作方法与步骤(1)反复唾液吞咽试验:受检者采取放松体位。

检查者将手指放在受检者的喉结和舌骨位置,让受检者尽量快速反复吞咽。

观察喉结及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位的次数。

当受检者口腔过于干燥无法吞咽时,可在舌面上注入约1ml水后再让其吞咽。

(2)饮水吞咽试验:1)首先用茶匙让患者喝水(每茶匙约5~10毫升),如果患者在这个阶段即发生明显噎呛,可直接判断为饮水吞咽测试异常;2)如无明显呛咳,则让患者采取坐位姿势,将30毫升温水一口咽下,记录饮水情况。

(3)简易吞咽激发试验:将0.4毫升蒸馏水滴注到患者咽部的上部,观察患者的吞咽反射和从注射后到发生反射的时间差。

(4)咳嗽反射试验:将20%生理盐水酒石酸溶液2毫升置于鼻喷器中,让患者吸入喷雾。

5、吞咽功能评定标准(1)反复唾液吞咽试验:计算30秒内完成的次数。

健康成人至少能完成5~8次。

如果少于3次/30秒,那就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查。

(2)饮水吞咽试验:1)I级(可一口喝完,无噎呛,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为可疑吞咽障碍);2)II级(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可疑吞咽障碍);3)III级(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确定有吞咽障碍);4)IV级(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确定有吞咽障碍);5)V级(常常呛住,难以所有喝完,肯定有吞咽障碍)。

(3)简易吞咽激起试验:如果在滴注蒸馏水后3秒钟内能够激发吞咽反射,则判定为吞咽正常。

如果超过3秒,则为不正常。

由于该试验无需患者任何自动共同和主观勉力,因而尤其适用于卧床不起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吞咽困难的评估
1.饮水试验:让病人喝一定容量的水,观察有无呛噎、咳嗽、音质改变或努力吞咽。

此法可检查出大部分吞咽困难病例。

具体操作如下:
患者取坐位,无法坐立的病人需抬高床头至少45度。

嘱患者饮水:1ml →3ml →连续3个5ml
异常指征:⑴任意程度的意识水平下降;⑵饮水之后声音变化;⑶自主咳嗽减弱;⑷饮水时发生呛咳。

注意:一旦某个饮水过程出现误吸,说明患者存在严重的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试验。

若以上饮水过程未出现误吸,即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以水杯盛温水30ml 递给患者,瞩其如日常一样将水饮下,注意观察患者饮水经过,并记录所需时间,一般可分下述5种情况:
A.一饮而尽,无呛咳;
B.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
C.一饮而尽,有呛咳;
D.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
E.呛咳多次发生,不能将水喝完。

判断:①正常:A,5秒之内;②可疑:A,5秒以上或B;③异常:C,D,E 。

其中B,C为轻度吞咽困难,D为中度吞咽困难,E为重度吞咽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