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表(SSA)

合集下载

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大全

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大全

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大全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量表1One来自日本康复学界,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程度越低,10分表示正常吞咽。

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

分数评价内容1 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2 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3 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4 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5 1~2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6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7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8 除特别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9 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10 正常摄食吞咽能力疗效判定标准:大于等于9分:基本痊愈;提高 6~8分:明显好转;提高 3~5分:好转;1~2分:无效。

量表2Two洼田饮水试验。

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

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量表3Three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1~6级,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评定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2级:3个条件均具备则误吸减少;3级:具备2个条件则误吸减少;4级:如选择适当食物,则基本上无误吸;5级:如注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基本上无误吸;6级:吞咽正常。

吞咽功能评估单

吞咽功能评估单

避免比中进食,留置胃管

予饮食指导宣教单张

记录者签名
质控者签名
进食时保持环境清洁安静,避免打扰

进食期间不说话

进食后保持坐位或半坐卧位30min

进食前充分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指导进食体位及姿势

进食前进行口腔清洁,清理口腔分泌物及痰液

选择不易松散,易成团的食物或选糊状食物

指导选用边缘钝厚、匙柄较长、容量为5ml的勺子为宜

指导喂食方法

如出现进食、饮水呛咳应立即停止,告知医护人员
1、口腔功能的评估
观察
唇粘膜
完好

破损

口腔粘膜
完好

破损

牙齿
正常

缺齿

义齿

口舌功能
闭唇
正常

闭合不全
左侧

右侧

唇力度
正常

减弱
左侧

右侧

无力

撅嘴
正常

减弱
左侧

右侧

龇牙
正常

异常
左侧

右侧

鼓腮
正常

异常
左侧

右侧

咬肌力量
正常

减弱
左侧

右侧

无力

口舌功能
伸舌
正常

歪斜
向左

向右

不能

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

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

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住院号
1 、口腔期
不能把口腔内的食物送入咽喉,从口唇流出,或者者仅重力作用送入咽喉——0分
不能形成食块流入咽喉,只能把食物形成灵灵群群状流入咽喉——1分
不能一次就把食物完全送入咽喉,一次吞咽动作后,有部分食物残留在口腔内——2分一次吞咽就可完成把食物送入咽喉——3分
2、咽喉期
不能引起咽喉上举,会厌的闭锁及软腭弓闭合,吞咽反射不充分——0分
在咽喉凹及梨状窝存有多量的残食——1分
少量贮留残食,且反复几次吞咽可把残食全部吞咽入咽喉下——2分
一次吞咽就可完成把食物送入食管——3分
3、误咽程度
大部分误咽,但无呛咳——0分
大部分误咽,但有呛咳——1分
少部分误咽,无呛咳——2分
少量误咽,有呛咳——3分
无误咽——4分
吞咽障碍的等级
一、重病(1~3分)(无法经口腔)
1. 无法吞咽,不适合吞咽训练。

2.误咽严重,吞咽困难,只适合基础性吞咽训练。

3. 误咽减少,可进行摄食训练
二、中等病(4~6分)(经口腔与补充营养)
4.能够少量、乐趣性地摄食
5.一部分(1-2餐)营养摄取可经口腔进行
6.三餐均可经口腔摄取营养
三、轻度病(7~9分)(单一经口腔)
7.三餐均可经口腔摄取吞咽食品
8.除特别难吞咽的食物外,三餐均可经口腔摄取
9.能够摄取吞咽普通食物,但需要临床观察与指导
四、(10分)正常
10.摄食-吞咽能力正常
进食需要帮助时加上A字
得分:
等级:评估人:
日期年月日。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在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评估的应用效果及SSA评分观察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在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评估的应用效果及SSA评分观察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在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评估的应用效果及SSA评分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在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评估的应用效果及SSA评分观察。

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脑卒中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及常规误吸风险评估,研究组40例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估,对两组应用效果及SSA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SA 评分(23.21±3.17)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估脑卒中患者并开展分层护理,可预防患者误吸,降低SSA评分,能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

【关键词】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脑卒中;误吸风险评估;应用效果;SSA评分脑卒中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致残致死率高。

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会导致其引起气道阻塞、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支气管痉挛等,会严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1-2]。

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往往存在误吸风险,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其死亡,因此,临床需及时评估脑卒中患者的误吸风险,及早实施预防处理。

本研究对2021年6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脑卒中患者80例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脑卒中患者80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

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5岁,年龄(58.43±11.12)岁,脑出血22例,脑梗死18例;研究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6岁,年龄(59.43±12.08)岁,脑出血24例,脑梗死21例。

比较两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误吸风险评估,如恶心呕吐、人工气道、放置胃管、长期卧床等误吸风险;同时予以常规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等干预。

吞咽功能5个分级标准

吞咽功能5个分级标准

吞咽功能5个分级标准
吞咽功能目前快速的筛查方法是洼田饮水试验,将吞咽功能分为五级。

1、Ⅰ级(正常):30ml水一次性喝完,无呛咳。

2、Ⅱ级(可疑):30ml水分次喝完,无呛咳。

3、Ⅲ级(异常):30ml水一次性喝完,有呛咳。

4、Ⅳ级(异常):30ml水分次喝完,有呛咳。

5、Ⅴ级(异常):30ml水不能喝完,频繁呛咳。

具体症状描述:
1、第一个级别是最严重的级别,患者连唾液都咽不下去。

2、第二个级别是食物的误咽,患者也不能喝水,水也喝不下去。

3、第三个级别是患者出现了水的误咽,喝水时出现误咽,但是在医生指导之下应用误咽防治法很难控制,但是改变食物的性状有一定的效果。

4、第四个级别是机会误咽,患者用一般的方法吃东西时容易出现误咽,如果患者改变吃东西的姿态或者改变进口食物的量,少吃一点,误咽能够减轻。

5、第五个级别是口腔问题,患者吞咽时口腔有中度或重度的障碍,改变咀嚼方式、吃饭速度减慢,患者可能就咽会下去,也没有误咽,这时需要别人喂饭或者别人监督吃饭。

6、第六个级别也是患者的口腔问题,吃饭时伴有轻度误咽,改变食物的形状就不容易产生误咽了。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汇总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汇总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汇总对于吞咽困难的评估,有9个评价量表,具体介绍如下:量表1:吞咽困难评价标准。

来自日本康复学界,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程度越低,10分表示正常吞咽。

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

分数评价内容1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2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3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4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5 1~2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6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7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8除特别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9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10正常摄食吞咽能力疗效判定标准:大于等于9分:基本痊愈;提高6~8分:明显好转;提高3~5分:好转;1~2分:无效。

量表2:洼田饮水试验。

日本学者XXX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

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疗效判别尺度:治愈:吞咽障碍消逝,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良,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量表3: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1~6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评定条件:匡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2级:3个条件均具有则误吸减少;3级:具有2个条件则误吸减少;4级:如选择适当食物,则基本上无误吸;5级:如留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基本上无误吸;6级:吞咽正常。

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

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

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
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第一步初步评价
第二步饮一匙水(量约5ml),重复3次
附注:如果该步骤的3次吞咽中有2次正常或3次完全正常,则进行下面第3步:第三步饮一杯水(量约60ml)
评估医师: 评估时间:
SSA 是由 Ellul 等于1996年首先报道,经科学设计专门用于评定患者的吞咽功能,分为三个部分:(1)临床检查,包括意识、头与躯干的控制、呼吸、唇的闭合、软腭运动、喉功能、咽反射和自主咳嗽,总分8~23分:(2)让患者吞咽5ml 水3次,观察有无喉运动、重复吞咽、吞咽时喘鸣及吞咽后喉功能等情况,总分5~11分;(3)如上述无异常,让患者吞咽60ml 水, 观察吞咽需要的时间、有无咳嗽等,总分5~12分;该量表的最低分为18分,最高分为46分,分数越高,说明吞咽功能越差。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汇总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汇总

对于吞咽困难的评估,有9个评价量表,具体介绍如下:量表1:吞咽困难评价标准。

来自日本康复学界,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程度越低,10分表示正常吞咽。

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

分数评价内容1 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2 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3 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4 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5 1~2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6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7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8 除特别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9 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10 正常摄食吞咽能力疗效判定标准:大于等于9分:基本痊愈;提高6~8分:明显好转;提高3~5分:好转;1~2分:无效。

量表2:洼田饮水试验。

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

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量表3: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1~6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评定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2级:3个条件均具备则误吸减少;3级:具备2个条件则误吸减少;4级:如选择适当食物,则基本上无误吸;5级:如注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基本上无误吸;6级:吞咽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床旁评估量表(SSA)
病历号::科室:
诊断:
说明:第2阶段:如果第1阶段正常(重复3次,2次以上正常),那么给予吞咽60毫升烧杯中的水;如果患者不能正常吞咽5毫升的水,即尝试3次中多于1次出现咳嗽或者气哽,或者出现吞咽后声音嘶哑(即喉功能减弱),则不再继续第2阶段,不能进入第2阶段;在第2 阶段中出现咳嗽或气哽,或出现吞咽后声音嘶哑,就认为是不安全吞咽。

评价方法:入院时对患者进行评价,洼田饮水试验为一较方便、常用的鉴别方法。

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以水杯盛温水30 ml,嘱患者如往常一样饮用,注意观察患者饮水经过,并记录所用时间,根据有无呛咳和分饮次进行评价。

标准如下:Ⅰ级(优),5 s之一饮而尽,无呛咳;Ⅱ级(良),5 s以上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Ⅲ级(中),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Ⅳ级(可),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Ⅴ级(差),常常呛住,不能将水全喝完。

(常常呛者应终止实验)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吞咽障碍训练方法有哪些?
重度吞咽障碍者予以鼻饲,中、轻度吞咽障碍者,自行摄食。

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护士进行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基础训练是针对那些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功能训练;摄食训练则是实际进食的训练。

(1)基础训练:用于脑损伤急性期进食及中重度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摄食训练之前的预备训练。

①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咽部冷刺激系使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

寒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反复训练可使之易于诱发而且吞咽有力。

②屏气-发声运动[1]: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pushing exerciscs),屏气。

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开、呼气发声。

此运动不仅可以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而且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

③舌肌、咀嚼肌运动:在患者未出现吞咽反射的情况下,先进行舌肌和咀嚼肌的按摩。

再嘱患者口,将舌尽力向外伸出,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转至舔上唇及硬腭部,然后将舌缩回,闭口做上下牙齿互叩及咀嚼10次,如果患者不能自行舌运动时,护士可用纱布轻轻地把持舌,进行上下、左右运动,将舌还回原处,轻托下颌闭口,以磨牙咬动10次,分别于早、中、晚饭前进行,每次5 min。

④颊肌、喉部收肌运动:嘱患者轻口后闭上,使双颊部充满气体、鼓起腮,随呼气轻轻吐出,也可将患者手洗净后,作吮手指动作,以收缩颊部及轮匝肌肉运动,每日2次每次反复作5次。

(2)摄食训练:
经过基础训练以后,开始摄食训练。

首先应注意选择适于患者进食的体位、食物形态及进食的一口量。

摄食训练前后应认真清洁口腔。

①体位:一般让患者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者肩部以枕垫起,护士位于患者健侧。

此时进行训练,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块向舌根运送,还可以减少向鼻腔逆流及误咽的危险。

颈部前屈也是预防误咽的一种方法。

因为仰卧时颈部易呈后屈位,使与吞咽活动有关的颈椎前部肌肉紧、喉头举上困难,从而容易发生误咽。

但是,适于患者的体位并非完全一致,实际操作中应该因人而异,予以调整。

②食物的形态:食物的形态应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其特征为密度均一、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管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

此外,还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

③一口量:即最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正常人约为20 ml。

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如果一口量过多,或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残留导致误咽;过少,则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

一般先以少量试之(3~4 ml),然后酌情增加。

每次进食后,嘱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以使食物全部咽下,也可饮1口适量的水且不可用吸管,以防液体误入气管,既有利于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去除咽部残留食物的目的。

④进食物的分配和方法:根据不同的需要量,每日恰当地分配,以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

对昏睡及嗜睡患者,应边进食边鼓励,给予一定的刺激,能保持在清醒状态下进食。

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护士要掌握其平日进食量,患者常捂着嘴不吃,要耐心地开导
和启发,设法把预定量协助全部摄入。

有的患者进食时不嘴,时要从牙缝中倒入一匙水,刺激其口,一旦开始,就要一口接一口的给予,中间不能间断,间断了患者又不口。

对舌肌运动麻痹致搅拌失灵,不能将食物向咽部推动,但吞咽反射仍保留,可将食团送至患者舌根部,随之用匙轻压舌部一下,引起吞咽反射将食物咽下。

对面瘫的患者食物易从患侧口角掉出来或潴留在患侧的颊部,应让患者健侧手持匙,把食团放在口腔健侧,护士或让患者自己用手托下颌,使口唇合拢,向两侧牵拉,舌稍缩回附着上腭,才能进行咽下运动。

另外,还要注意餐具的选择,开始以采用薄而小的匙子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