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申运河青弋江入河口~荆山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02标施工组织设计(王佳胜)定稿

合集下载

芜太运河(芜申线)航道整治溧阳段防洪堤防设计高程浅析

芜太运河(芜申线)航道整治溧阳段防洪堤防设计高程浅析

芜太运河(芜申线)航道整治溧阳段防洪堤防设计高程浅析汪院生【摘要】@@ 1 芜太运河航道整治与水利治理rn芜太运河(芜申线)航道横跨安徽、江苏、上海两省一市,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规划中一条重要的骨干航道,也是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二纵四横"主通道,是位于苏南地区的"四横"主干航道之一,水运地位十分突出.【期刊名称】《江苏水利》【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2页(P20,22)【作者】汪院生【作者单位】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15128【正文语种】中文1 芜太运河航道整治与水利治理芜太运河(芜申线)航道横跨安徽、江苏、上海两省一市,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规划中一条重要的骨干航道,也是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二纵四横”主通道,是位于苏南地区的“四横”主干航道之一,水运地位十分突出。

该航道西起安徽芜湖市,沿水阳江,经固城湖后,进入太湖湖西地区,由南河上游的胥河进入南河干河(又称南溪河),并经南渡、溧阳、宜兴等由城东港入太湖,穿太湖后经太湖下游的太浦河、黄浦江等至上海。

其中,溧阳境内的南河是芜太运河航道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河是湖西地区南部的骨干引排河道,湖西南部地区以南河为干流,包括南河、中河、北河及其它分担南河排涝的支河,构成湖西地区三大水系之一——南河水系,它承担了宜溧山区洪水汇流及两岸地区排涝的重要任务,对保障沿线城镇及广大圩区的防洪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历次太湖治理规划过程中,于1991年大水后开始全面实施的《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以及《太湖流域湖西引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均要求对南河干河(南溪河)及北河等支河实施整治。

由于长期以来交通部门规划南河作为芜太运河的一部分将进行航道综合整治(现规划航道等级已提升为Ⅲ级,航道底宽45 m),为避免重复投资,湖西引排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暂缓安排南河扩大工程,并通过充分论证认为“开挖芜太运河可以替代南河扩大”,目前,芜太运河除按Ⅳ级标准实施了部分绕城改道段外,航道全线尚未系统整治。

芜申运河青弋江航道青弋江口至三里埂段整治工程

芜申运河青弋江航道青弋江口至三里埂段整治工程

芜申运河青弋江航道(青弋江口至三里埂段)整治工程阶段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2019年12月3日,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芜申运河(安徽段)航道整治工程建设项目办公室)在芜湖市组织召开了芜申运河青弋江航道(青弋江口至三里埂段)整治工程阶段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

参加会议的有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安徽博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环境监理单位)、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广东金东海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蚌埠市诚信水利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监理单位)、安徽长之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验收调查单位)等单位的代表和专家共11人,验收会成立验收组(名单附后),验收组现场察看了项目工程建设与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本项目建设情况和验收调查单位关于验收调查报告的汇报,审阅并核实了有关资料,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地点:芜湖市弋江区、镜湖区、鸠江区、芜湖县。

2、建设规模:航道按限制性Ⅲ级航道标准进行整治,预测货运量2020年约为1680万t,2030年将达到2280万t;航道底宽45m,航道水深3.2m,最小弯曲半径480m;通航净高: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7m;通航净宽:双向通航桥孔通航净宽不小于60m。

3、工程占地:总占地307.85hm2,其中:永久占地62.39hm2,临时占地245.46hm2。

4、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11月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芜申运河青弋江航道(青弋江口至三里埂)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009年10月10日安徽省环保厅以《环评函(2009)331号文》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工程施工总工期44个月。

工程实际于2011年12月开工,2016年12月航道疏浚、裁弯取直、堤防退建、护岸工程建设完成。

5、投资情况:本项目环境保护总投资9131.00万元,其中环境保护专项投资约1131万元,水土保持专项投资8000万元,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一期工程投资31. 46亿元)的2.9%。

芜申运河青弋江航道整治工程最低通航水位分析计算

芜申运河青弋江航道整治工程最低通航水位分析计算

列年限长 27 年。黄池站 1996~2000 年缺少五年资料,采
用 22 年资料。 3.现状条件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对比
表 2 两种方法计算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表比较表
站名
综合历时 曲线法(m)
综合历时曲线法
保证率
资料系列
频率法(m)
保证率频率法 资料系列
相 差(m)
芜湖
1.17
1980~2006 年
港口湾水库发挥调洪作用、南漪湖控制运用的基础上,实施 水阳镇河段整治以及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即水阳江扩卡+青弋 江分洪道;
方案 2:在方案 1 的基础上实施青弋江航道工程,即水 阳江扩卡+青弋江分洪道+青弋江航道;
方案 3:在方案 2 的基础上实施水阳江航道工程,即水 阳江扩卡+青弋江分洪道+能延长。应用 1970~2006 系列年航道沿线各水位站
的实测水位资料。 2.综合历时曲线法
由于近几十年来,流域工程现状、水文条件发生了较大
变化,其对枯水位影响较大,同时为保持上下游资料分析成
果的一致性,考虑到入江口主要控制站大砻坊水位站为 1979
年建站,各站水位资料系列年限均采用 1980~2006 年,系
大砻坊站 55.1 97.1 65.5 22.2 1.11 217 -36.5 -159 78.3 -53 47.9 60.1
二、分析目标
水文分析目标是根据《内河通航标准》、《水阳江、青弋
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分析确定芜申运河安徽段航道
整治工程的最低通航水位。
芜申运河安徽段航道建设标准为限制性Ⅲ级航道标准,
的基本方案,结合《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报
告》,采用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提出不同工程实施方案组合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设计书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设计书

芜申线河口镇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报告1研究背景江苏省是全国水运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内河航道里程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水运在我省综合运输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年水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占全省综合运输网总量的24.8%和63.5%。

为充分发挥我省水运优势,从1995年起江苏省交通厅陆续组织开展了苏南骨干航道网和全省干线航道网的规划布局研究工作。

2001年,结合国家水运主通道的规划研究,对我省干线航道网规划进行了深化研究。

2005年6月,我省在交通部关于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并于同年9月由江苏省政府和交通部正式批准执行,为我省航道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芜申线位于长江三角洲河网地区,横跨安徽、江苏、上海两省一市,是规划的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二纵六横”和江苏省干线航道网“二纵四横”的第四横,水运地位十分突出,规划航道等级为三级。

该航道流经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该地区加工工业、轻纺工业、高技术开发工业密集,外向型经济十分成熟,区域工农业生产、基础建设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由于能源、原材料匮乏,主要依赖从外地调进,水运是大宗货物主要的运输方式。

皖南腹地及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物资可通过芜申线航道直达苏南、上海和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

随着芜申线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芜湖至上海的水运航程比绕道长江约缩短85公里,并且可以避开长江航行的风险,有利于船舶航行安全,同时对苏南运河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对安徽东南部地区和江苏西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10年前,集中力量重点建设集装箱运输通道和运输需求旺盛的干线航道,基本形成以京杭运河和苏南干线航道网为主体的航道体系。

到2020年基本形成“两纵四横”约3455公里的高等级干线航道网。

芜申线上游安徽段和江苏段全线整治贯通后,来自安徽和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和诱增的运量将很可观,全线货运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芜申运河安徽段航道设计理念

芜申运河安徽段航道设计理念
航 净空不足 , 仅 能 局部 通 航 或 区 间 、 季 节性通航 3 0 0吨 级 以 下 船
资源 , 航道弃 方填 充废弃坑 塘 , 改造沿 河易受 水涝 的低洼 土地 , 增 加可耕 地面积 ; 同时利用 疏浚弃 土加 固堤防 、 填塘 固基 , 提 高
了堤防防洪标准 , 航道疏浚增加 了河道 的宽度和深度 , 扩 大 了 河
构建数字航道 。 芜 申运 河青弋江航道等 级提升后 , 船舶量将
1 3益 增 大 , 需 要为航道管理 者提供一个 实时的监控 、 调 度 和 管 理 系统 , 为科 学 调 度 和 决 策 提 供 支 持 。 工 可 报 告 对 港 航 调 度 系 统 、
视频监控 系统 、 电子 航 道 图 、 航 标 遥 测 遥 感 系 统 和 航 道 信 息 发 布
发 展 和 生 产 力 合 理 布 局 中 发 挥 着 积 极 的作 用 。 而航 道 是 内 河 水 运 发 展 的基 础 。 当前 , 我 国 正 在 大力 推 进 资 源 节 约 型 、 环 境 友 好 型社会建设 , 迫切 要求进一步发 展内河水运 的优势 , 加 快 航 道 建 设, 提 升建设 理念 , 赋予 新时期 内河航 道建设 新 的内涵 , 实 现 更
时建设 , 尽可 能地提升运河 的生态形 象 , 努 力 打 造 生 态 航 道 。 工 程 方 案 中 引 进 了多 种 生 态 护 岸 技 术 、航 道 定 线 保 留 了 大 部 分 原 有滩地 的湿地资 源 , 达 到了与城市协 调 、 与 自然 和谐 的 目 的 。
以人 为 本 引 入 “ 水 上服务 区” 。航 道 服 务 区 作 为 航 道 重 要 的
Co n s t r u c t i o n /开 发建设

芜申运河荆三段航道整治设计及通航条件数值模拟分析

芜申运河荆三段航道整治设计及通航条件数值模拟分析
(2) K10+800~K13+500段。该段分为两部分。K10+800K12+000TOI顺直微弯,但河面狭窄需退堤拓宽,下段磁中 心线沿芜马高速公路桥主跨中心线布置,退建北岸堤防;上段 偏南岸布置,退建南岸堤防,赵定线她1皿。将该段定义为 整治区2。K12+000~K13+500段为急弯段,对南侧堤岸进行退堤 拓宽,拓宽幅度在40m~62m范围内。拓宽部分疏浚至设计河底 高程-1.60 右。将该段定义为整治区3。
1工程概况 1.1工程设计等级 根据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干线航道网规划,芜申运河 规划等级均为HI级,设计底宽不小于45 m,通航水深不小于3.2 m,弯曲半径不小于480 m。 1.2水文条件 芜申运河安徽段航道主要由青弋江下游段、水阳江下段组 成。流域水系有当涂、芜湖两河口与长江相通,洪水组成十分 复杂,上游受青弋江、水阳江、漳河供水组合影响,下游受长 江东西梁山锁口壅水和河口潮汐顶托倒灌影响,流向顺逆不 定。 长江芜湖至当涂由于受东西梁山的锁口影响,高水位时形 成较大的落差(约0.4 m~ 1.0 m)。当长江水位高于6 m时,大 多数情况下,长江水向青弋江倒灌,经三里境入青山河至当涂 进长江;低水位时青弋江水大部分经芜湖入长江,少量水经三 里境入青山河至当涂进长江。本工程范围内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较为规整,开挖区域内无回来、环流、泡漩水等不利流态出 现。
(3)整治前整治区3沿急弯下泄,河道断面小,流速大, 主航槽流速在0.72 m/s~0.80 m/s的范围内,主流偏南侧泓道,在 急弯处受离心力作用,流速略有增大。整治后,河道宽度大幅 增加,主槽流速下降至0.22 m/s~0.39 m/s的范围内,航道边滩的 流向也趋近于主流方向。
芜申运河位于长江三角洲河网地区,横跨安徽、江苏、上 海两省一市,安徽段全长40.吆里。本工程航道为芜申运河荆三 段,起点位于芜湖市镜湖区荆山街道,终点位于芜湖县三里 口,全长5.5 km。工程航道设计等级为HI级。其中K8+910至K9+ 890段为弯曲半径约为800 m的缓弯段,K12+000至K13+500段为 弯曲半径约为500 m的急弯段。由于这两段水流急,水面比降 大、通航条件较差,本文拟对工程段进行航道整治设计,并借 助数学模型软件对整治前后航道通航条件进行系统分析。

芜申运河 亟待整治

芜申运河 亟待整治

4 CVT 中国水运 2 0 ・ 8 V 071
维普资讯
发 展提 供基 础 支撑 。 提 高水 运主 通 道通 过 能 力 、 筑 现 代 综合 运 输 构
体 系的 需要
率不 高 , 芜 申运 河整 治后 , 但 将直 接 降低沿 线企 业 的 运 输成本 , 高企 业产 品 的市场 竞争 力 。 同时 , 提 沿线 城 镇 的总体 规划 和城 市建设 都 依赖 于 区域水 资 源 的 利用 与 开发 。区域 经 济 总量 水 平 较 高 , 游 资源 也 旅 具有 得于 独厚 的条 件 。但 区域旅 游 资源 的开发 水平 仍处 于初 级 阶段 。芜 申运河 航 道 的整 治将 有效 地增 加 区域 旅 游 资 源 的经济 总量 , 大 地 提 高沿 线 经 济 极
产业 的特 点是 投 资大 、 用地 多 , 要 的是 大进 大 出的 需 大 容量 物流 通道 。江 苏省 原材 料 、产成 品 “ 两头 在
势 。芜 申运 河 全 长 3 0余 公 里 , 中江 苏 段有 航 道 外 ” 与外省 市运输 交 流量 大 。芜 申运河 流经 我 国经 0 其 , 里程 2 47公 里 , 分 为高 溧段 ( 京 高淳 至 常 州溧 济 最 为 发达 的地 区 , 该 地 区 能源 、 材料 紧缺 , 5. 划 南 而 原 主 阳段 ) 溧 宜 段 ( 州溧 阳 至无 锡 宜 兴 段 ) 湖 区段 要 依赖 外地 调进 ,所 需 的煤炭 和 建材 等大 宗货 物可 、 常 太
的发 展水平 。 有效 地 保 护土 地 资 源 和环 境 、 进 交 通 战备 的 促
需 的 长 三 角 地 区高 等 级 航 道 网“ 两纵 六 横 ” 江 苏 省 干 线 航 道 网“ 纵 四横 ” 和 两 中 的第 四横 ,沟通 了主要 资 源 的 产地 和 消 耗地 , 为 不 同 地 区 间 的 经 济 交流 和 物 资 运输 提 供 了 一 个 便 利 的运 输条件 。芜 申运河 的航道 建设 符合 国 家主通 道 总 体布 局 规划 ,有利 于 发挥 水 运 主 通道 的功 能 , 进 一步 完 善综合 运输 网体 系 。江苏 目前 已基 本形 成 以公 路 、 运 为主 , 路 、 空 和管 道 五 种运 输 方 式 水 铁 航 齐 全 的综 合运 输 网络 。构筑 现 代 综 合运 输 体 系 , 是 江 苏交 通 运输 发 展 的重 要方 向 , 充分 发 挥 各种 运 要 输 方 式 优 势 , 成 分 工 合 作 、 调 发 展 的格 局 。 目 形 协 前 ,水运 虽 然在 全 省综 合 运输 中 占有 重要 的地 位 , 但 总体 发 展 水 平 不高 , 道 等 级 低 , 势 和 潜 力 没 航 优 有 充 分 发挥 , 切 要 求 规 划 建 设 干 线 航 道 网 , 步 迫 逐 实 现 内河航 运 现 代化 , 尽快 形 成与 其 他 运 输方 式 分 工协 作 、 优势 互补 、 相互 衔接 的综 合运 输体 系 。这些 年来 , 在综 合 运 输体 系 中 , 建材 料 、 炭 等 大 宗物 矿 煤 资一 直 是水 运 的优 势 ,由于 芜 申运 河 航 道等 级 低 , 且 没 有 全线 贯 通 , 响 了水运 的发 展 。加 快 整 治 芜 影 申运 河 , 随着 航 道 等 级 的提 高 , 仅 有 利 于 船 舶 大 不 型 化 的快 速 发 展 , 舶 ( ) 营 成 本 也 将 大 大 降 船 队 运 低, 从而 提高 水运 在综 合运 输 网 中的竞 争 能力 。 搞 好水 资源 的综 合开 发利 用的 需要 芜 申运 河 上 游 与安 徽 水 阳 江 和 青 弋 江 水 系相 通 , 游联 系着 江苏太 湖 水系 。近十 多年 来 , 下 长江 干 流和 太 湖流 域 洪涝 灾 害频 繁 , 江 下 游 汛期 防 洪 形 长 势 十分 严 峻 ,特 别是 1 9 9 9年太 湖 流 域 百年 一 遇 的 特大 洪 水给 该 地 区 的 国民经 济 造 成 了很 大 的损 失 。 究 其原 因 , 是太 湖 流域 综 合 治理 骨 干 工 程 尚未 全 一 部 达 标 ; 是 原有 的 河 道 断 面偏 小 , 利 于 洪 水 的 二 不

芜申运河三汊河段航道整治数学模型研究

芜申运河三汊河段航道整治数学模型研究

曲线 网格 , 计算稳定 , 精度高。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0 9 — 1 8 ; 修 回 日期 : 2 0 1 2 — 1 0 — 1 7
作者简介 : 曹侃 ( 1 9 8 6 一 ) , 男, 河北省邢台人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港 E l 与航道工程专业 。
B i o g r a p h y : C A O K a n ( 1 9 8 6 - ) , ma l e , m a s t e r s t u d e n t .
部分 , 安徽省主要 骨干航道架之一 。 它的建成对发展皖南经济及沿河开发有重要作用 , 同时大大缩短芜申航 线里程 , 提高了航行 的安全性 , 有利内陆防洪排涝 。 主要支流青弋江 、 水阳江为山区性河流 , 来水暴涨暴落 , 洪 水 含沙 量较 大 , 航道 不稳 定 。 同时受 长 江来水 影 响 , 水 沙条 件复 杂 。 三 汊 河河 段 ( 图1 ) 工 程前 航 道 曲率半 径 过 小 , 航 道距 离 护 堤过 近 , 受 青 弋江来水影响 , 航道流态不稳 、 横流流速过大 , 对行船安全形成威胁 , 影响航道 的正常使用 ; 水流交 汇处冲刷形成深坑 , 影响岸堤稳定 , 威 胁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 为 了船舶的安全航行 , 改善该段 的航道现状 , 稳定护堤 , 较为可 行 的是进行工程方案整治 。 根据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的初 步航道设计方案 , 建立物理模型。 通过试验发现虽然解决 了航道水深 不足和弯道曲率半径过小的问题 , 但在 中大水流情况下横流对航行安 全 的影响仍然存在 。 在以往 的航道整治工作 中, 数值模拟技术得到了 广 泛 的 应用 _ 1 引, 为 解 决上 述 问 题 , 运用 D e l t f 3 D水 动 力 模 块建 立 数 值模型 , 根据实测水 文资料 , 找 出最不利的水流组合 ] 进行模拟计 算, 调整优化初步设计工程方案 , 改善流态 , 提出整治措施及推荐方 案, 对数学模型优化工程方案在物理模型上进行验证和进一步优化 。 图1 河道水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申运河青弋江入河口~荆山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02标施工组织设计安徽路港芜申运河青弋江入江口~荆山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02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三年三月编制人员编制:龚章锐审核:吴秋实批准:邢磊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组织管理第四章工程管理目标第五章施工总体部署第六章施工准备第七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第八章主要资源配置计划第九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第十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第十一章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措施第十二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第十三章监测、监控措施附表:总施工平面图、劳动力计划表、总体施工进度横道图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芜申运河青弋江入江口~荆山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招标文件、合同专用条款、技术专用条款、设计图纸等。

2、主要有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1)、《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2003;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4;3)、《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4)、《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96;5)、《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30-2003;6)、《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JTS271-2008;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8)、《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39-19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0)、《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11)、《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12)、《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4-98;13)、《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二、编制原则1. 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要求的原则:满足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

2. 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工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化资源配置,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工期的影响,确保本工程工期目标:“工期保证率100%”,并力争提前。

3. 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的原则:精心布置施工现场,合理安排并注重施工便道建设,节约用地并减少干扰,保护河道及周边环境,做好水土保持及防火工作,确保本工程目标。

4. 确保优良、争创精品工程的原则:以业主满意为目的,确定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严格运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注重过程质量控制,实现“工程质量零事故”的质量目标。

5.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定本标段安全目标,制定安全管理责任制,预防为主,强化安全管理,确保本工程的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零事故”的实现。

6. 遵纪守法、尊重民俗的原则:施工中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兼顾地方和群众的利益,尊重地方的风俗习惯,减少扰民及民扰现象。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芜申运河位于长江三角洲河网地区,横跨安徽、江苏、上海两省一市。

芜申运河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级航道网“两纵六横”中的第四横,也是安徽省主骨架“两干三支”中的一支。

芜申运河航道建设标准为限制性三级航道,航道底宽45米,水深3.2米,最小弯曲半径480米。

安徽段全长45.7公里,本次工程为芜湖主城区段计7.5公里。

本合同段施工范围:K2+200~K7+500范围内的航道疏浚、退堤、边坡滑坡处理、水下石方及防护等工程。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20年一遇):青弋江入江口~大垄坊9.6m,清水10.89m;设计最低通航水位(98%保证率):青弋江入江口1.39m,大垄坊1.46m,清水1.69m。

二、水文、气象条件1、气候特征工程所在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内梅雨显着,夏季集中,常有灾害性气候发生。

2、气温芜申运河(安徽段)年平均气温差异不大,年平均气温为16°C,一月份气温最低,在-7.0~-9.0°C之间,七月份气温最高,在37.3~37.9°C之间,该流域日气温降至-10°C以下的严寒天气并不多见,多年平均仅有0.2~0.4天。

3、降水根据解放以来的历年统计资料分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300~1600mm,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有三个特点。

(1)、地区降水差异明显,由北向南逐渐地递增;(2)、年际间降水变幅大,各雨量站年降水量最大与最小比值在2.0以上;(3)、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有明显的雨旱季之分,降水量多集中在4~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62.5%以上,主汛期5~7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45%。

历年一小时最大降水量84.1mm(1961.8.3);历年最长连续降水天数16天(1954.1);历年降水量≥0.1mm天数128.1天。

4、枯水本流域的枯水期一般发生在10月至翌年4月,主要枯水段发生在12月至翌年2月。

据历年统计资料分析表明,10~4月降雨约占全年雨量的39.75%,12~2月降雨约占全年雨量的12.41%,其中12月为雨量最小,仅占全年雨量的3.01%。

根据多年雨量的统计和了解,1978年为建国以来年降雨最小的年份,该年的全年降雨量仅为562.2mm(芜湖站),其中8月份降雨量为最小,仅有5.5mm。

根据流域实测流量统计,1978年10月至次年3月水阳江上的新河庄水文站实测流量为零,青弋江西河镇水文站10~12月份实测流量为2~15m3/s,水阳江、青弋江基本断航。

5、风况流域内各地风向受位置、地形、地貌共同作用有较明显的地方特色:东北(NE)风和东风(E)为主要风向,频率最高,年平均13~17%,特别是春季高达18~20%。

夏季西南(WS)风向频率较高,可达11~16%,但仅维持1~2个月时间。

风速大小受地形影响较大,圩区地势开阔,风速相应偏大;海拨高度增加,风速增大。

风速大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常风向为东北风:频率14%;风级≥8级平均天数: 18.8天;最大风速: 14.5m/s;三、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工程区域位于平原地带,沿途多为地形平坦开阔、河渠交错的平原圩区,河道内分布有不连续的滩地。

河流为自然河流,随着降雨量的季节变化,河流流速变化较大,河道中沉积了典型的河床相及河漫滩相地貌。

地层以深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夹淤泥质粘土薄层。

由于河水流速大小的变化,沉积环境发生变化,所夹淤泥质粘土层厚度亦发生变化,部分地段夹有淤泥、粉土以及粉砂层。

还有局部的暗礁岩,岩性为侏罗系山组(Jtm)砾岩,为岩石,露头为微风化,岩体呈块状结构、完整。

2、航道工程地质根据工程地质调查、野外勘探、测试和室外土工试验成果,所揭示的地层分述如下:①1层杂填土(Q4ml):杂色,以黑色为主,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碎石等。

分布于堤防上,防洪墙为砌石。

主要分布于K2+200~K4+300段,层厚2.60~5.20m,层底高程4.20~7.20。

②层粉质粘土(Q4al):黄灰、黄褐色,可塑~软塑状态,局部表层为硬塑状态,夹粉土、薄层粉砂,含浸染状铁锰氧化物,局部表层为耕土,约0.20~0.30m,含植物根茎。

主要分布于K4+300~K7+500段河边滩地上,为河漫滩“硬壳”层,厚度变化较大,层厚一般在0.4~4.0m,随河漫滩高程的大小和河水位的升降略有变化。

一般层底高程5.50~6.60m。

③1层淤泥质粘土(Q4al):深灰、灰黑色,流塑状态,夹、间粉土薄层。

K2+200~K4+300段揭露厚度0.0~0.8m,层底高程 6.40m。

K4+300~K7+500段主要分布于河边滩地上,揭露厚度0.0~8.70m,层底高程-3.50~3.00m。

④层粉质粘土(Q4al):黄灰、黄褐色,可塑~软塑状态,含浸染状铁锰氧化物,K2+200~K4+300段层厚0.60~3.00m,层底高程1.9~7.8m。

K4+300~K7+500段主要分布于河边滩地上,揭露厚度0.50~0.80m,层底高程-2.70~2.20m。

⑤1层粘土(Q3al):黄灰、灰黄色,硬塑,局部坚硬状态,含铁、锰氧化物。

K2+200~K4+300段层厚6.30~8.20m,层底高程-6.30~1.5m。

K4+300~K7+500段层底高程-7.20~2.7m。

⑤2层粉质粘土(Q3al):黄灰、灰黄色,可塑,局部硬塑状态,含铁、锰氧化物。

⑥层粉质粘土(Q3al ):黄灰、灰黄色,可塑,局部软塑状态,含铁、锰氧化物,夹薄层粉土、粉细砂等。

3、疏浚岩土分类根据《疏浚岩石分类标准》(JTJ/T320-96),对拟疏浚岩土的工程等级进行确认,见下表:到⑥层粉质粘土。

①1层杂填土成分复杂,按碎石土类;①2层素填土,可塑~硬塑状态,堤防上表层经压实,坚硬,手指需用力捏能成形或稍用力捏可成形;②层粉质粘土,可塑~软塑状态,用手指稍用力可捏成形,中等;②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极易用手指捏成形,很软;④层粉质粘土,可塑状态,用手指稍用力可捏成形,中等;⑤1层粘土,硬塑,局部坚硬状态,手指需用力捏才能成形或不能成形;⑤2层粉质粘土,手指需用力捏才能成形;⑤3粉土,密实;⑥层粉质粘土,可塑,局部软塑状态,用手指稍用力可捏成形,中等。

4、堤防工程地质分布与特征本合同段堤防工程位柏庄跨界至荆山河口段(桩号K2+200~K7+500)主要涉及到①1层杂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碎砖、碎砼、碎石混灰土等组成,结构复杂,松密度不等,表层多为碎石砼结构,局部上部分布有薄层淤泥质粘土和素填土,厚度0.8~5.7m,层底高程为3.9~8.2m。

①2层素填土(Q4ml):灰色、黄灰色,主要由可塑粘土性土组成,局部含碎砖块碎石,表层为草皮土,含植物根。

厚度0.60~3.60m,层底高程为6.4~9.4m。

②层重粉质壤土(Q4al):黄褐、黄灰色,可塑~软塑状态,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局部夹、间粉砂、细砂。

厚度为4.3m,层底高程2.2m。

③层淤泥质重粉质壤土(Q4al):深灰、灰黑色,流塑状态,有腥臭味。

夹软塑状粉质粘土,夹、间粉砂、细砂。

厚度0.4~1.8m,层底深度2.2~6.6m,层底高程2.6~8.4m。

④层重粉质壤土(Q4al):灰绿、灰色,软塑~可塑状态。

为软土和硬土的过渡层。

层厚0.5~2,。

7m,层底高程1.8~6.1m。

⑤1层粉质粘土(Q4al):黄灰、灰黄、褐黄等色,硬塑,局部坚硬、可塑、可塑状态,含铁、锰结核,夹重粉质壤土。

分布广泛,层厚0.5~2.7m,层底高程1.8~6.1m。

⑥层粉质壤土夹中粉质壤土(Q4al):灰、深灰色,可塑,局部软塑,夹多层砂壤土、薄层粉砂、细砂。

分布广泛,层厚4.7~12.9m,层底高程-18~-13.5m。

四、水陆交通条件(一)、水上交通条件施工船舶可由长江经姑溪河进入施工现场。

(二)、陆上交通条件陆路可由沿江快速通道通过县乡道路进入施工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