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入海河口段航道整治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航道整治工程疏浚整治PPT教案

航道整治工程疏浚整治PPT教案

ΔH——预留超高,取0.3~0.5m。
第74页/共163页
75
二期围堰
ΔH
一期围堰
围堰断面形式
二期吹填 标高 一期吹填 标高
原地面
第75页/共163页
76
土围堤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基础处理 2)应就近取土,并离开围堤坡脚一定距离从围堤内侧取土,以保证吹泥时
围堤的稳定性; 3)土围堤应分层修筑并分层夯实。宜每铺0.3~0.5m土厚为一层,夯实后再
影响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泥浆的浓度。
第31页/共163页
32
耙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法
2. 旁通法施工——泥浆由旁通口直接排出船 体。其特点是泥浆不装船,挖泥船吃水浅。
3. 吹填法施工——用挖泥船自身的泥泵将泥 船上的泥浆排至填筑地点。
第32页/共163页
33
挖泥船正在用旁通法疏浚施工
第33页/共163页
采用分条横挖法施工
第59页/共163页
60
吹扬式挖泥船
第60页/共163页
61
浚峰号非自航铲斗挖泥船
第61页/共163页
62
作业宽度示意图
第62页/共163页
63
边坡开挖示意图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设计底宽
设计边坡线 留待坝塌的部分 设计挖除的部分
第63页/共163页
64
二、作业船的选择和数量的确定
航道整治工程疏浚整治
会计学
1
第一节 疏浚工程
疏浚:就是利用机具开挖水下土石方,以 疏通港池、浚深港池和锚地水域。
分类:基建性疏浚和维修性疏浚。 疏浚的施工方法与使用的机械有关。现分
述如下:
第1页/共163页

航道整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航道整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优质文本 1 / 10 《航道整治》复习思考题

1.水运的优缺点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一、优越性①运量大②成本低④投资省③省燃料、能耗低(④投资省⑤占地少⑥水运在现代化国防建设中也起重要作用,是打不烂、炸不垮的交通运输线。 二、弱点1.水运的技术速度和商务速度都比较低2.水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2.水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3.水系还自成体系,互不沟通,运输的连续性差

2.航道整治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1.航道整治的目标需要进行航道整治的情况(1)以维持现有航道标准为目的;(2)以提高航道尺度和改善通航水流条件为目标 。2. 航道整治的任务(1)利用整治建筑物或疏浚调、炸礁整水流与河床,改善航道条件;(2)稳定优良航道。目前航道条件较好,但有恶化趋势的河段,采取工程措施稳定河势。

3.浅滩、急滩、险滩的区别何在? 浅滩定义:航道水深达不到现有航道维护标准或确定整治目标的局部河段,包括湖泊、运河、水网和通航渠道中的浅段。 急流滩定义:河床过水断面狭小,流速、比降较大,导致船舶难以自航上滩的局部河段。 险滩定义:因航道过分弯曲、航宽不足或者存在严重的横流、滑梁水等碍航流态,致使船舶航行十分危险的局部河段。

4.航道的概念及基本要求是什么? 1.定义为了组织水上运输所规定或设置的船舶航行通道称为航道。 (1) 足够的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2) 足够的水上净空,包括净空高度和净空宽度;(3) 合适的水流条件,包括流速、比降和流态。

5.航道工程主要有哪些内容? 1、 航道整治工程 优质文本 2 / 10 2、 航道疏浚工程。航道疏浚工程是利用机械作用(如挖泥、爆炸)浚深航道中最浅的浅滩部分,以建立并维持枯水期航道所必需的深度和宽度。 3. 渠化工程。利用拦河修建的的闸或坝的壅水作用以抬高天然河流的水位,增加航深、减缓流速,消除了急险滩段。 4. 径流调节:利用水库的容蓄能力人工地改变天然河流的径流分配以改善水库下游航行条件的方法。 5. 运河工程。通过兴建运河,使不同水系之间得以沟通,有的可以缩短水运距离,有的可以实现跨流域通航,使水运成网、直达,提高效益。 6.辅助工程措施 6.航道尺度有哪些内容? 航道尺度与通航水流条件在设计通航期内,航道能保证设计船型(船队)安全航行的最小尺度。 包括:1)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的航道保证水深、航道保证宽度、航道最小弯曲半径;(2)在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时跨河建筑物的下的净空高度和净空宽度。 7.我国内河航船的航行方式有哪些?优缺点? 一、内河船舶的航行方式根据船舶的动力条件,内河船舶可分为自航与非自航两种。自航船就是船舶带有动力;非自航船也称驳船,自己没有动力,需要由机动船带动行驶。根据已经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各大水系的现实情况,内河货运船舶包括分节驳、普通驳船、机动驳船、普通货船、内河集装箱船及江海直达货船等几大系列。在内河上常见的运输方式为编队航行,由多个驳船编在一起,由机动船带动。 1.编队航行的优点:运量大,比单船行驶运输单价低2.编队方式:拖带船队,普通驳顶推船队,分节驳顶推船队(1)拖带船队:拖轮在前,由缆索拖带后面的驳船队。•特点:阻力大,运价高,软联结,要求的航道条件低(2)顶推船队:推轮在驳船后面,与驳船联结成整体① 普通驳顶推船队特点:阻力小,增加船队的稳定性,船员数量大为减少,编队解队简便。② 分节驳顶推船队:由统一规格的驳节,组成的庞大船队特点:改善整体线型,可提高航速;便于建造,降低造价。船型丰满,增加运量。易于标准化和系列化,操作性能较好。 8.为什么要设置航标,内河航标分为那些类型? 原因:标示内河航道的方向、界限与碍碍物,为船舶航行指示安全、经济的航道。 内河航标的种类1.航行标志:标示航道方向、航线、航道边缘界线、礁石、沙滩或优质文本 3 / 10 其他碍航物所在地及通航桥孔等,使船舶按照航行标志所标示出来的航道安全航行。 2.信号标志:为航行船舶提示有关航道信息的标志,采用信号控制船舶单线航行、标示控制界线、揭示航道水深及航道中存在的横流等。 3.专用标志:专用标志是标示沿、跨航道的各种建筑物,或为标示特定水水域所设置的标志,不是直接为了助航而设置的标志。

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经验及对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启示

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经验及对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启示

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经验及对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启示付桂【摘要】对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工程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大河河口航道的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拦门沙航道的治理是关键;不同河口水文泥沙特性千差万别,治理方案须因地制宜;在河口航道治理中,整治与疏浚相结合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手段,而且多数以整治为主;重视航道建设与河口综合治理相结合.对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启示如下:长江口航道治理采取整治与疏浚相结合,多手段多方案研究制定合理方案,工程建设期间须加强现场观测和动态管理.实践表明:长江口航道整治难度极大,必须不断深化对河口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突破创新,才能取得成功.【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7页(P121-127)【关键词】河口航道;治理;经验;长江口航道【作者】付桂【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上海20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7河口地区动力条件十分复杂,除有径流和海洋潮汐相互叠加作用外,还因河水、海水密度不同产生盐水异重流作用以及波浪和风暴潮作用等,径流的丰枯、潮汐的大小以及波浪的强弱,构成河口泥沙运动的复杂性,成为河口航道治理工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难题[1]。

国外近代的河口航道治理[2-7]开始于19世纪。

一些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陆续开展河口治理工程。

前期由于研究经验及治理工程手段认识单一,不能有效解决河口航道回淤问题。

后期在研究手段升级及施工工艺改进的情况下,采取了大量疏浚或修建补充的整治工程,这些河口各种整治建筑物密布,目前航道大都已为人工所控制。

目前发达国家河口治理多数达到了航运、水利、水产等建设事业的要求。

我国河口航道的治理[8-48]历史比较久远,总的来说治理后的增深幅度不大,我国河口航道治理与欧美相比,尚有差距,继续增深的潜力很大。

在分析了近百年来国外河口航道治理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的中小河口如甬江口、辽河口和黄浦江口等整治效果较为成功。

河流航道整治方案

河流航道整治方案

河流航道整治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河流交通在我国依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多河流航道已经出现了淤积、疏浚不及、堆石港缺失和河道水位变浅等问题,导致部分航行能力受限的问题。

因此,为了保障交通运输的需要,必须对河流航道进行整治,以提高其航行能力和水运产业的发展。

目标本次河流航道整治的目标是:使得被整治的航道达到国家公示的航道标准,提高河流航行能力,保障正常交通运输的需要。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河道疏浚首先,我们将通过各种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淤泥和砂石的清淤和挖泥作业,以保证所整治的河道保持足够的导流能力,同时为后续的修建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2. 港口工程建设其次,我们将对河道两岸的港口进行重新规划、优化和建设。

根据现有的交通运输需要,重新布局和建设港口码头,以确保船只在航行过程中能够进行必要的停靠和装卸货物的操作。

3. 加强水文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河流整治过程中,还必须对水文环境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管理。

首先,必须了解河道的跌水条件、水流的速度和趋势,以后续决策的制定提供质量可靠的数据支持;其次,对于河道周边的环境污染现象,必须进行相应的治理工作,以免对后续整治带来后续障碍。

重点工作1. 水位调控针对河流中水位因素对交通运输带来的困扰,我们将实施水位调控工程,利用先进的水文测算和水文调控技术,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河道畅通;同时,实施水位调控工程,也能为边岸耕地有效维护所需的水土环境。

2. 港口码头建设针对港口现状问题,我们将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河流节点和市场需求,进行不同类型的码头建设。

这些码头涵盖不同的服务和功能,以满足不同航行活动的需求。

3. 交通设施建设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将在河道沿线额外增设必要的交通设施,如标志、信号灯、护栏等,以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其它事项为了实现整治目标,需要意识到整治工作的长期性,必须加强河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保证水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潮汐河口的演变

潮汐河口的演变

② 柯氏力使潮差向潮波传播方向的右侧(北半球)递增
潮波变形在潮差相对于低潮水深较大的强潮河口更为显著。在某 些河口,河口涨潮初期潮位急剧上升,受水深沿程快速减小和逆 向径流影响,低潮传播速度慢,被后一个高潮赶上,潮波便形成 类似移动水跃的现象,波面前坡几乎直立,波前就象一个翻滚的 水墙向上游传播,这种现象称之为涌潮
6.1.1.5
感潮河段
口门

8.1潮汐河口的分段和分类
地貌学角度:
①三角洲河口: • 形态:河流泥沙在近海淤积形成的三 角形堆积体(扇形分汊式河口) • 形成:径流含沙量大,潮流及沿岸流 较弱,不能将河流带来的泥沙带走 • 典型:黄河、长江、多瑙河、尼罗河 ②三角港河口: • 形态:潮水冲刷大陆内部形成的漏斗 形河口(喇叭口)
一、河口区的潮波及潮流
8.2潮汐河口区的水流特性
(一)河口区的潮波及潮流
潮汐周期的四个阶段:潮位涨落+潮流方向 ① 涨潮落潮流:海水开始涨潮,但潮位上升尚未改变水面向下游倾斜和水 流向下游流动 ② 涨潮涨潮流:海水继续涨潮,河口水面壅高使得水面坡降转向上游,水 流向上游流动 ③ 落潮涨潮流:海水开始落潮,河 口水面开始下降,但潮位下降尚 未改变水面坡降向上游倾斜和水 流向上游的流动 ④ 落潮落潮流:海水继续落潮,河 口水面下降使得水面坡降转向下 游,水流向下游流动
① 河口断面向陆方向收缩→喇叭效应→能量汇聚→潮差沿程增大
h0 1 4 b0 1 2 格林定律 : H x H 0 ( ) ( ) hx bx
② 浅滩及河口边界反射→驻波→潮差沿程增大→共振
0 1 = l cos kl
③ 底摩阻→ 能量损失→潮差按指数规律沿程减小
H0 x e cos kx t 2

河运法规8-9

河运法规8-9

6、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框图
业主单位
论证/评估机构 收集资料 论证/评估实施
提供终审报告(报批稿)
修改评估报告 主管机关组织专家评审 提供评估送审稿
7、论证/评估报告的作用
1)从通航安全角度出发,客观评价水工建筑 物的临时和永久碍航程 度,对工程可行性 报告提出修改意见; 2)提出碍航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期间缓解措 施; 3)提出碍航水工建筑物的建成后缓解措施; 4)作为业主向主管机关申请施工许可证的重 要文件。
三、水上水下施工及水上建筑物管理
水工建筑许可证(通航环境与通航安全评估/技术 论证等)
(一)、通航安全评估概述
1、法律依据:行政许可法(2003)和国家与部颁法律与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2001.1.27交通运输部部长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通航安全评估管理办 法》, 2011.11.27 等 2、主管机关:国家海事局及其直属机构或各省交通运输主管机关 3、业主单位:建设水工建筑的业主单位或建设单位; 4、论证/评估单位:具有资质的科研、设计院所 高校和其它具有资质的机构; 5、评审专家:本行业具有资格的人员。
港口及航道水工建筑物 通航环境与通航 安全评估
理论与实践
下列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项目对通航安全有重大影 响时需要进行通航安全评估
(一)建设桥梁、索道、架空电缆等跨越类建筑物; (二)建设码头、船坞、船台桥等拦海(河)类水工建 筑物; (四)建设水下电缆、管道、隧道等穿越类水工建筑物; (五)设置海上平台、系船浮简单(多)点系泊、养殖网 架、人工岛、鱼礁、导管架等孤立类水工建筑物;

(六)设置、构筑水下丁坝、潜坝、护滩带、抛石护岸等 航道、河道整治建筑物; (七)建设取水口、滑道、下河坡道等设施和构筑物;

5.4 潮汐河口段浅滩整

5.4 潮汐河口段浅滩整
沙量大,堆积在门门附近。
沙坎:堆积在河口内部。
钱宁采用山潮水比值来判断泥沙淤积位置:
山潮水比值 Q1/Q2=山水和潮水的造床流量比值
1
山水造床流量Q1
Q N m m
i1 i
, 潮水造床流量 Q2 取涨潮平均流量。
< 0.02,形成沙坎,钱塘江口山潮水比值为 0.01;
1、航槽选择
选择水深较大、河床比较稳定、口外拦门沙较小且距 口门近、口外水深也较大的汊道。
2、整治线走向
应适应河性,保证通航,有利于排洪、排涝,利用已 有建筑物与山体等控制工程。
应与流向、强风向一致-或者两者的合力方向一致。 为了维护航槽深度,在宽广的口外海滨确定导堤走向 时,尽量与天然涨落潮的主流流路一致,线形不宜过直, 采用顺直微弯河势,利用环流维护航深。
2. 盐水入侵
咸水界:含盐度2‰的咸水所及的河口区域。
(1)径流、涨潮流混合处的混合方式 弱混合型 0.7 缓混合型 0.2 ~ 0.5 强混合型 0.1 =一个周期内的径流量 / 涨潮期进潮量
•滞流点:下泄流与上溯流河段间底部净流程为零的 临界点,为底层泥沙易于淤积的区域。
河口分段 1- 河 流 进 口 段 ; 2- 河 口 段 ; 3- 口 外海滨段
一 潮汐河口水流泥沙运动与 河口浅滩
影响因素 主要: 水深;河流径流;河口的平面形态
2.3m 5.45m
2.68m
水深
水深越大,潮波传播速度越快; 水深越小,传播速度越慢。
上游径流
上游径流越大,涨潮流量减小;落潮量增加; 上游径流量减小,则涨潮量增加,落潮量减小。
3.河口泥沙运动 泥沙来源:流域来沙、海沙 悬移质运动:在往复水流作用下,经常处于往复搬运、时沉时扬的

河道整治水土保持讲义

河道整治水土保持讲义
3 2018年5月18日
(二)影响河道演变的因素 1. 河段的来水量及其变化过程; 2. 河段来沙量、来沙组成及其变化过程; 3. 河段比降; 4. 河段的河床形态及地质情况。 其中,第1、3两个因素决定河段水流挟带泥沙的能力;
第2个因素决定河段的来沙数量及其泥沙组成,在一定的水
流条件下,如果河段的来沙量大,泥沙组成粗,则有利于使 河道产生淤积;如果来沙量小,泥沙组成细,则将有利于使 河道产生冲刷。
2018年5月18日
4.1 治滩造田工程
治滩造田就是通过工程措施,将河床缩窄、改道、
裁弯取直,在治好的河滩上,用引洪放淤的办法,淤垫 出能耕种的土地,以防止河道冲刷,变滩地为良田。 治滩造田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流 域治理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治滩造田工程的标准和效益, 因此,治滩造田工程不能脱离流域治理规划单独进行。
2018年5月18日
3.护岸工程的设计高度,一方面要保证山洪不致漫过护 岸工程,另一方面应考虑护岸工程之背后有无崩塌之 可能。 4.在弯道段凹岸水位较凸岸水位高,因此,凹岸护岸工 程的高度应更高一些。 (二)护基(脚)工程 1.抛石护脚工程 设计抛石护脚工程应考虑块石规格,稳定坡度,抛护范 围和厚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2.石笼护脚工程 石笼护脚多用于流速大,边坡陡的地区。石笼系用铅 丝、铁丝、荆条等材料做成各种网格的笼状物体,内填块 8 石、砾石或卵石。
2018年5月18日

(二)整治线的形式 1.蜿蜒式。整治线 一般都是圆滑的曲线。
2.直线式:这种整治线基本上把 新河槽设计成直线,根据河势和 地形,自上游到下游分段取直。 3.“绕山转”式,这种整治线是 将新河槽挤向山脚一侧,河道环 绕山脚走向流动。
22
2018年5月18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导堤方向、长度和高程等一般都要通过模型试验才能 最后确定。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观测研究,以便 及时调整修改原设计方案。
入河口地区,平均含沙量达23.5kg/m3,河口淤 积严重。据1964年至1973年统计,平均每年造 陆50.7km2,海岸线延伸1.4km以上,沙嘴延伸 速度3km左右。在近代三角洲行水的87年中, 改道达50次,其中较大的改道l1次,可见改道 十分频繁。
2、河口浅滩
拦门沙:若流域来沙或沿岸流挟带泥沙量大,堆积在门门附近。
二、整治规划
3、河弯与河宽
① 规划要力求使河宽呈均匀扩展,河弯的弯 曲半径逐渐增大。
② 为了确保排洪、维护航深,断面设计最好 采用低水和高水两种河宽的梯形河槽形态。
③ 封堵支汊,调整“w”形的河槽形态,力求 使涨潮流路一致,集中水流,创造单一河槽。
三、整治工程布置
1、导堤布置 作用:约束涨落潮于堤内流动,使水流相对集中,维 持一定的冲刷能力,有时还兼有防浪堤和防沙堤的功能。
河口口门(河流动力因素消 失之地):多年平均中潮位水 面纵坡降线与平均海平面交点 所在位置;三角洲海岸、导岸 或沙坎的临海端的入口处。
图6-13 河口分段 1-河流进口段;2-河口段;3-口外海滨段
2. 盐水入侵
咸水界:含盐度2‰的咸水所及的河口区域。
(1)径流、涨潮流混合处的混合方式 弱混合型 0.7 缓混合型 0.2 ~ 0.5 强混合型 0.1 =一个周期内的径流量 / 涨潮期进潮量
(2)盐淡水混合对河口区水流和泥沙 运动的影响
• 密度梯度使垂线流速分布发生变化
•滞流点:下泄流与上溯流 河段间底部净流程为零的 临界点,为底层泥沙易于 淤积的区域。
3.河口泥沙运动
图6-16 萨凡那河口滞流点位置与淤积关系
泥沙来源:流域来沙、海沙
悬移质运动:在往复水流作用下,经常处于往复搬运、时沉时扬的
沙坎:堆积在河口内部。
钱宁采用山潮水比值来判断泥沙淤积位置:
山潮水比值 Q1/Q2=山水和潮水的造床流量比值
1
山水造床流量Q1
Q N m m
i1 i
, 潮水造床流量 Q2 取涨潮平均流量。
< 0.02,形成沙坎,钱塘江口山潮水比值为 0.01;
山潮水比值 > 0.10,形成拦门沙, 长江口山潮水比值为 0.256;
=0.02~0.10:河口则处于过渡状态。
第八章 入海河口段航道整治
第二节 河口险滩整治
对沙坎而言,其整治原则及方法与内河基本一致,下 面主要讨论河口拦门沙的治理。
一、整治原则
(1)调整山潮水比值 a.对拦门沙整治:宜采用减小山潮水比值,使淤积位置内移,滩 顶降低。 相应措施:可以另辟排洪道,引走洪水,也可以清除河口内河 床阻水障碍物,减小潮波变形,增加进潮量。 b.对口门以内深远的沙坎整治: 宜采用增大山潮水比值,使淤积 部位下移。 相应措施:从浅滩下游口门附近束窄河宽或建挡潮闸,减少进 潮量,也可设法从邻近河流引入水源,或建造水库调节道整治
第一节 潮汐河口水沙运动特征 第二节 河口险滩整治 第三节 潮汐河口段航道整治实例
第八章 入海河口段航道整治
第一节 潮汐河口水沙运动特征
一、潮汐河口分类与分段
1. 潮汐河口:受径流和潮汐入侵的影响。
2.潮汐河口分类和分段
(1)按河口地貌形态分:a)三角洲、b)三角港。 (2)按河口动力因素沿程的变化将潮汐河口分为三 段:河流进口段、河口段、口外海滨段。
二、整治规划
1、航槽选择
选择水深较大、河床比较稳定、口外拦门沙较小且距 口门近、口外水深也较大的汊道。
2、整治线走向
应适应河性,保证通航,有利于排洪、排涝,利用已 有建筑物与山体等控制工程。
应与流向、强风向一致-或者两者的合力方向一致。 为了维护航槽深度,在宽广的口外海滨确定导堤走向 时,尽量与天然涨落潮的主流流路一致,线形不宜过直, 采用顺直微弯河势,利用环流维护航深。
过程中。
推移质运动:径流挟带的推移质运动至潮流界以下,受涨落潮流的
作用,也出现往复运动。一般情况下,推移质泥沙都在咸水界范围内
淤积,但在大洪水时也会推移至口门外。
三、河口汊道与河口浅滩
1、河口汉道
内河来沙进入河口地区,受水流速度减缓、盐淡水交 会以及潮波变形等影响,泥沙落淤,形成水下三角洲。
随着水下三角洲的淤积扩大,水深减小,波浪影响也 相应减弱,更有利于水下三角洲向外延伸。
导堤的布置: 双导堤、即单
导堤,或一侧设 置导堤,另一侧 设置丁坝。
黄浦江口门附近河段工程布置
辽河口导堤工程布置
1、导堤布置
➢ 导堤的长度:应伸到深水线。 ➢ 导堤间的宽度:一般根据航深要求加以确定,不能 过窄、过宽。 ➢ 导堤高度:通常将堤顶选在中潮位附近,有时也可 根据最大落潮流归槽时的水位来确定。 ➢ 导堤结构:一般采用抛石,混凝土块体、沉箱或四 角锥体等。
一、整治原则
(2)直接改变浅滩上水流条件 采用全线束窄,集中水流,增加主槽内单宽流量,达到 增加航深的目的。 相应措施:可以增加单宽涨潮或落潮流量,优先采用增 加单宽落潮流量来冲刷河槽,促使泥沙向下游输移。
(3)防止泥沙的进人 对于口外来沙为主的河口,应考虑减少进潮量。 (4)注意盐水入侵的影响
例:如密西西比河有三个出口主汊,整治前都有拦门沙,自然水深只有3m, 盐水楔上溯不远。河口采用双导口整治并辅以疏浚后,南水遭航深达到9m, 西 南 水 道 航 深 12m , 进 潮 量 大 幅 度 增 加 , 盐 水 上 溯 到 距 西 南 水 道 口 门 以 上 217km的新奥尔良市附近,影响到城市给水,泥沙淤积部位也上移到盐水楔顶 附近,在十几天内普遍淤积厚度达2m以上,因而需昼夜不停地疏浚,才能维 持航运。
上游水位抬高,当高出口外浅滩或两旁自然堤一定限度 时,水流就会选择一个薄弱地带,出现分汉。
分汊后新老汉道能否同时并存,一方面决定于分 汉口的分水分沙条件,另一方面决定于口外海滨的动 力和地貌条件,同时还决定于含沙量的大小。
三、河口汊道与河口浅滩
1、河口汉道
➢ 黄河口 黄河上游来沙每年约12亿t,其中约8亿t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