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RS的路况信息实时发布系统的设计
LED显示屏GPRS信息发布系统方案0228

LED 电子显示屏GPRS信息发布系统方案一、概述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结合LED电子显示屏行业的市场发展情况,本公司推出的LED 电子显示屏GPRS信息发布系统,已通过专家认证,并在多个LED 显示屏生产厂家及相关项目上得到应用,性能优异,质量稳定。
针对LED行业用户,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更加专业,定位更加明确,更加贴近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
GPRS采用先进的无线分组技术,将无线通信与因特网紧密结合,把用户带入无线互联网的崭新时代。
GPRS作为一种先进的、全新的无线网络承载手段,全面提升无线数据通信服务。
GPRS在GS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组交换的数据承载和传输网络,与原有的GSM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永远在线:只要激活GPRS应用后,将永远保持在线,不存在掉线问题;类似于一种无线专线网络。
·按量计费:虽然可以保持永远在线,但不必担心费用问题;因为只有产生通信流量时才计费。
她是一种面向使用的计费,计费方式更加科学合理。
·快速登录:全新的分组服务,无需以往长时间的拨号建立连接过程。
·高速传输:GPRS最高理论传输速度为171.2kbps,目前使用GPRS可以支持40Kbps左右的传输速率。
目前,中国移动的GPRS商用业务已全面启动。
移动数据通信可提供广域的无线IP连接,适用于行业和企业级用户开展无线数据应用,为分散的远程接入点提供高性能的无线接入。
本系统结合LED显示屏控制和GPRS通讯的特点,配合计算机控制软件,实现信息集中控制发布,远程分散接收显示的功能。
二、 系统构成LED 电子显示屏GPRS 信息发布系统的结构如下图所示本系统主要由用户数据发布中心、带GPRS 模块LED 显示屏、管理控制软件组成,利用INTERNET 和移动通讯网络实现信息远程发布和管理功能。
2.1、用户数据发布中心整个信息发布系统的控制中心,完成信息的录入、编辑、管理、发布等功能。
实时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设计

实时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设计随着交通越来越拥堵,实时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该系统通过收集大量的交通数据,包括车辆数量、行驶速度、路况信息等,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提供给用户实时的交通信息。
本文将介绍实时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实时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实时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和处理。
系统需要在城市交通的各个关键节点,如路口、收费站、隧道等地点,安装传感设备和摄像头来采集交通信息。
传感设备可以通过GPS、雷达等技术检测车辆数量和速度等信息,而摄像头则可以拍摄实时的路况信息。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实时处理,以提供给用户最新的交通信息。
处理方法通常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
数据清洗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过滤,去除无效的信息,以减少数据误差。
数据存储是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中,以备后续使用。
数据分析则是从大量的采集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如实时车流信息、拥堵路段等。
二、实时交通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实时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还需要将处理得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可视化展示包括地图展示、车流量分布图、交通热力图等。
地图展示将实时采集的交通信息呈现在地图上,使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城市交通的状况。
车流量分布图和交通热力图则可以将车流量和交通拥堵情况展示在图表中,以更清晰直观地显示城市交通的状况。
在实现可视化展示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
例如,交通管理部门需要的展示数据与普通司机的需求是不同的。
交通管理部门需要的数据应该更加详细和全面,包括交通拥堵情况、道路施工信息等,而普通司机更需要的是实时的路况信息和拥堵路段的提示。
三、交通信息的智能分析实时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还需要进行交通信息的智能分析。
目前,交通信息的智能分析主要包括智能预测和智能调度两个方面。
智能预测通过对历史的交通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来预测未来的交通情况。
智能调度则是通过交通信息的实时分析,来调整交通流量,减少台阶和拥堵情况。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实时路况采集与发布系统方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实时路况采集与发布系统方案解云虹;向阳;陈利菊【摘要】传统的智能交通系统数据采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发布的内容没有针对性.本文介绍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实时路况采集与发布系统,系统通过大量具有GPS功能的智能手机终端采集数据获取交通信息,系统服务器端通过交通参与者提交的位置数据、通过计算交通参与者实时速度、和车流量计算交通状况.相较于以往智能交通系统,不仅可以节约系统成本,而且用户可以获取个性化的定制信息.【期刊名称】《电子世界》【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实时路况;采集;发布;移动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作者】解云虹;向阳;陈利菊【作者单位】西安通信学院;西安通信学院;西安通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机动车持有量迅猛增长,给交通特别是城市交通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带来的问题尤其显著,我国很多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运输效率低下、交通道路拥挤、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现象。
虽然近几年来城市道路建设突飞猛进,但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落后于车辆增长速度。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约5000万辆,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率15%,而城市道路每年仅增长3-5%;单纯扩充城市道路基础设施远不能解决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技术来缓解交通拥堵和解决行车安全问题乃当务之急。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或者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的前身是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system,IVHS),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1][2]。
基于GPRS和LCD的信息发布系统(单片机控制显示)-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GPRS和LCD的信息发布系统(单片机控制显示)学生姓名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一、选题的目的意义由于传统的LCD显示屏的信息输入只能通过数据线与电脑直接连接来进行,因此对于传统LCD显示屏来说不能满足远程信息实时发布的需要,因而不能构建大规模的联网式LCD 屏信息发布系统。
该系统基于GPRS无线网络技术,可以有效解决LCD显示屏远程接收的问题。
无论是普通的文字条屏,还是大屏幕的图文屏,只要接上LCD无线传输终端,就能马上打破传统LCD显示屏的限制,能够大规模的在无线LCD显示屏上显信息。
无线LCD显示屏信息发布系统特点:(1)组网规模大:传统LCD显示屏的内容由电脑通过串口数据线发送,显示屏数量在规模上收到限制。
无线LCD显示屏信息发布系统通过GPRS无线网络来发送信息,终端联网数量不受限制。
(2)实时发布信息:传统LCD显示屏只能固定地显示所控制器内存储的信息,如需发布新的信息只能通过电脑联机来更新信息。
无线LED显示屏可以随时接收信息中心下发的信息。
(3)不受距离限制:传统LCD显示屏只能在短距离内使用,一般只有数十米,无线LCD 显示屏在全国范围内,只要无线GPRS网络覆盖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不受距离和位置的限制。
(4)安装维护方便:由于不需要铺设光缆或通讯电缆,所以无线LCD显示屏的安装位置易于选择。
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检修。
无线LCD信息显示屏是一种全新的信息媒体,一经面世,便被广泛的社会团体所接受,其“流动”显示和联网信息发布的特点更为广告界所推崇,成为一种全新的广告媒体。
无论LCD显示屏放在何处,LCD显示屏的数量多少,系统的主控中心都能将信息准确、即时的发布到指定的某个或多个或全部的LCD显示屏上。
无线LCD显示屏信息发布系统能够极大的增强LCD显示屏作为信息显示载体发布信息的灵活性和实时性,为拓展LCD显示屏的应用发挥极大的功效。
基于GPRS的实时路况车载导航终端研究与实现

’. ./ ... . 、 .. 竺 . .. 。 .. .
图 3 程 序 流程 图
3 1 GP . S定 位
- G 8 ' 1 R一7
G 一 7每秒钟输 出一次 N A一 13标准格式 的 R8 ME 0 8 G S定 位 信 息 , 括 ¥ P G ¥G G A、 P S P 包 G G A、 P S ¥G G V、
第2 1卷
第 9期
计 算 机 技 术 与 发 展
C0MPUT ER ECHNOL T OGY AND DEVEL MENT OP
21 0 1年 9月
V0 . No. 12l 9 S p. 2 e 011
基 于 GP S的 实 时路 况 车 载 导 航 R 终 端 研 究 与 实 现
S IJ n—y ng, H u o ZHAN G io—y X a u
( hn z o stt o rnui l n ut n gmetZ egh u40 1 , h a Z e gh uI tue f oa ta Id s yMa ae n,h n zo 5 0 C i ) n i Ae c r 5 n
在 电子地图上 , 具有通信方式灵活 、 信息利用方式生 动
等特点 。
1 总体设计
收稿 日期 :0 0 1 — 0; 2 1 — 2 3 修回 日期 :0 l o 一 3 2 1 — 4 o
基于 G R P S的实 时 路 况 车载 导 航 系 统 由车 载 终 端 、 P S网络 、 t t GR I e 和信 息 中心 四部 分组 成 , 图 n me 见
经过一次 G R P S数据传送 即可完成数据发送 任务 。程
序 的运行 时间集 中在显 示定位 点 区域 电子 地 图, 电子 地 图每秒 钟刷新 一次 。
实时交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实时交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随着交通工具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规划交通路线,提高出行效率,各国都开始广泛使用实时交通信息系统。
实时交通信息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收集并处理交通信息数据,为用户提供流量、拥堵、天气等交通信息的在线服务。
它不仅能够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更好地掌握城市交通运行情况,还能提高用户出行的效率和便利程度。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实时交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一. 系统架构实时交通信息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通过交通信号灯、视频监控、互联网、GPS等技术手段,收集交通信息数据。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交通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如实时分析,以便快速发布相关信息。
3. 数据发布: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互联网、终端设备等平台上,向用户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服务。
实时交通信息系统的架构通常分为四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展示。
其中,数据采集层和数据处理层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 数据采集在实时交通信息系统的设计中,数据采集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数据来源主要有:1. 交通信号灯:通过交通信号灯的摄像头,实时捕捉收集交通路段的漏斗情况,进而分析交通流量和路段拥堵状态。
2. 视频监控:通过设置高清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收集交通事故信息,并及时反馈给交通管理部门,以便快速采取相关应对措施。
3. GPS:通过GPS技术,可以实时追踪车辆位置和速度,并收集车辆行驶路线信息。
这可以为道路规划和交通拥堵状况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 数据处理在数据采集之后,数据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1. 数据实时分析:将采集到的交通信息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包括分析流量、速度、拥堵状态等因素,以便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更快速准确的交通信息预测和指导。
2. 数据挖掘:通过对历史交通数据挖掘,可以对交通流量、道路规划、拥堵状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未来交通状况做出准确的预测。
基于GPS技术的实时路况系统设计

基于GPS技术的实时路况系统设计作者:王燚堂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24期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对汽车GPS数据在道路上的数量、空间分布及速度数据进行接收,然后对车辆数据进行计算,做出租车道路匹配,周期性地按道路路段对汽车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道路的实时路况信息,达到了解某一道路上汽车的运行情况,从而得到道路的通行路况情况。
【关键词】GPS 交通流量实时路况基于GPS技术的实时路况系统可以针对道路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的检测,根据实际情况,本实时路况系统设计的目标为:(1)根据目前各大城市大多数汽车装载了GPS设备,这些GPS数据由相关单位进行收集汇总,然后发送给本系统。
(2)把有效数据与地图道路数据进行匹配,把每辆汽车进行准确的道路定位。
(3)把汽车数据匹配到地图数据完成后,需要对某一道路的汽车数量进行计算。
计算得出汽车在道路上的数量,进而得出某些道路的交通情况。
(4)将计算得到的结果发布给汽车公司或需要这些数据的交通管理服务等部门。
根据上文对系统设定的目标,系统主要完成下面一些功能。
本系统是实时将汽车GPS数据接入,并周期性地进行分析运算,得到道路汽车流量信息并发布。
系统体系图如图1所示。
1 系统的结构组成本系统的体系主要有如下一些方面组成:分别是汽车GPS数据的接收与发送,汽车数据的接收服务器、数据计算服务器、数据存储服务器,汽车数据发布,发布对象对有线网络用户、手机用户和交管中心等部门。
体系的流程为汽车GPS接收器通过GPS卫星发出的定位数据,对汽车本身的数据进行接收,然后通过GPS发送装置把之前接收的数据发送给本系统的服务器。
通过本系统对汽车数据在道路交通流量中定位与计算,得出汽车的路况流量信息。
系统模块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2 系统模块详细设计2.1 汽车数据接收模块设计汽车数据接收模块中实现了汽车数据发送、转换与接收接口,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统一格式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基于GPS与GPRS车辆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

Ke o d : RS; y w r s GP GPS; AX; a l AJ Or ce
本 文基 于全 球定位 系统 以及 Go ge p I o l Ma sAP
设计 1 车辆调 度管理 系统 。管理 人员可 以通 过该 套 管理 系统平 台对 车辆 进 行 实 时监 控 、 度 管理 以及 调 人员 管理 , 从而 对车 队进行 有效 的监控 , 提高人 车安
a— i n t rn ltme mo io i g,d s a c i g ma a e n ,l i t e e e cs r a v r p e l r t e i d f n t n ip t h n n g me t i t h x r ie a e ,o e s e d a a m o r m n u c i . m o
Or c e t c n l g , d sg e e f r a— i e v h ce mo i rn y t m . Th a e is l e c i t d a l e h o o y e i n d a s t o e l m e il n t i g s s e t o e p p r f ty d s rp e r
第 2 卷第 1 6 期
21 0 2年 3月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自然科学 版 )
Vo . 6№ . 12 1
M a ., 12 r 20
J un l fHeln j n si t f c n lg o r a o i gi gI t ueo h oo y o a n t 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PRS的路况信息实时发布系统的设计
摘要:采用环形线圈车流检测器检测道路流量,由微型计算机自动判定道路交通状态并动态调整红绿灯切换时间,并通过GPRS模块自动发布路况信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方法低效、数据不可靠或没有统计数据的缺点。
该方法利用国内道路上已经广泛使用的环形线圈,大大降低升级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国内当前的道路流量检测主要通过设立路况通信员的方法来实现。
广播电台通过在城市主干道附近设置或临时招聘若干人员,随时报告路况消息。
这种方法低效、滞后严重、数据不可靠或没有统计数据,不足以向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采用价格低廉、运行可靠,可实时动态控制红绿灯系统的自动化道路监测及消息发布系统必将成为城市管理者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RS模块的路况实时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可通过GPRS模块对外发布道路流量信息,并克服原有道路信息发布系统低效、准确性低、滞后严重等缺点。
1 总体设计方案
总体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4个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分别安装在十字路口的4个方向,当有车辆经过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时,产生高电平信号,该信号馈送至控制器。
控制器对该信息进行计数、处理,并实时控制红绿灯切换的时间,将道路调整到最佳通行状态;同时控制器通过SIM300构成的GPRS模块将计算得到的相关数据传送至控制中心及相关部门。
控制中心可根据具体情况向社会公布,同时也可以向控制器发送指令,进行人工干预。
该系统具有实时性高、客观、准确的优点,同时也可以降低交管部门的劳动强度。
2 基于GPRS的短信收发平台的硬件设计
2.1 环形线圈检测器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以几匝金属线绕制而成的环形线圈为传感器,埋设在道路上。
环形线圈作为检测器调谐电路中的一个电感元件,与车辆检测器的振荡回路一起形成LC谐振,当车辆通过时,也就是线圈中间或周围有铁制品存在时,由于铁磁材料的高导磁率,将会使线圈中单位电流产生的磁通链剧增,从而导致线圈电感值发生微小变化,进而改变LC谐振的频率,由此检测车辆通过与否。
目前国内部分路段已经埋设了环形线圈作为摄像头的启动信号源。
使用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前期投入。
2.2 控制器设计
控制器采用ST公司的STR710作为中央处理单元。
STR710具有14个外部中断输入,256 KB 程序Flash存储器,64 KB内部RAM,5个定时器,比较适合应用在有多个外部中断源需要处理的场合。
控制器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
P2.5通过光耦连接到MAX485的DI端,控制红绿灯的转换;P2.4通过光耦连接到MAX485的DE端,使能MAX485发送功能。
图2 控制器电路
2.3 GPRS模块设计
GPRS模块由SIM300接口电路、电源、SIM卡接口电路和开机电路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GPRS 模块框图
2.3.1 电源
SIM300的VBAT电源管脚电压范围3.4~4.5 V,模块在发送数据时电流消耗较大,峰值电流可能达到2 A,所以电源一定要能够提供2 A以上的电流。
电源对模块非常重要,一旦在电源上产生扰动、干扰,都可能造成模块的死机。
设计时应选择输出电流大于2 A的稳压电路,如LM2576等。
2.3.2 SIM300接口电路
SIM300接口电路如图4所示。
其中21、23、25脚需要接22 Ω匹配电阻,TXD和RXD连接到控制器的RX1和TX1。
图4 SIM300 接口电路
2.3.3 SIM卡座接口电路
SIM卡接口电路如图5所示。
若采用6脚SIM卡,第8脚可以悬空。
图5 SIM 卡接口电路
2.3.4 开机电路
SIM300在PWRKEY引脚为低,且持续时间不小于1 500 ms时启动。
开机电路如图6所示。
图6 开机电路
3 基于GPRS的短信收发平台的软件设计
3.1 算法原理
设t0为起始时间,检测器以时间T为周期检测时间段Si中的车辆的流量Q(Si)和道路占有率C(Si)。
其中:
式中为一周期中车辆处于线圈上的时间。
定义流量相对增量和占有率相对增量。
如图7所示,在实际使用时同时在道路的上游A和下游B安
装检测器。
定义上下游平均占有率绝对差,上下游平均占有率
相对差。
上下游检测器之间的路段发生交通拥护的必要条件是:
(1)若上游的检测器A检测出的流量的相对增量小于占有率的相对增量,则认为下游路段在本周期或下几个周期内有可能发生交通拥挤。
(2)在条件(1)基础上,上游与下游检测器的车辆平均占有率绝对差大于某一阈值α,上游与下游检测器的平均占有率相对差大于某一阈值β时,判定有交通拥挤事件发生。
其中α、β与道路的实际设计容量有关。
(3)若上游与下游检测器的车辆平均占有率绝对差小于或等于某一阈值α,上游与下游检测器的平均占有率相对差大于某一阈值β时,判定交通拥挤处于消散过程。
图7 检测器安装位置
3.2 控制器软件设计
控制器软件由主程序、指令处理、中断处理、短信发送、拥堵判定和红绿灯控制模块组成。
3.2.1 主程序
主程序根据中断程序返回的状态循环调用拥堵判定和红绿灯控制模块,在拥堵发生前调整红绿灯切换时间,以便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同时向控制中心发送信息,由控制中心发布路况信息,减少后续的车流。
在发生拥堵时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控制中心,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在有控制中心指令时调用指令处理模块。
主程序框图如图8所示。
图8 主程序框图3.2.2 拥堵判定
拥堵判定按照3.1的描述设计。
流程图如图9所示。
图9 拥堵判定框图3.2.3 中断处理
中断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检测器信息和控制中心指令,为减少中断处理时间,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中断处理模块仅作初步处理,绝大部分工作交给主程序执行。
3.2.4 短信发送
短信发送用于将道路信息发送到控制中心或者在路况恶化时请求控制中心人工干预。
根据交通拥挤和消散过程的特征,给出了利用微机技术自动判定道路交通状况的算法,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实时地控制红绿灯的变换周期,实现无人工干预情况下改善交通状况,同时将路况实时信息发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社会发布,并在特殊情况下进行人工干预。
该系统具有高效、实时、客观的特点,且简单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