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腹部手术的护理对策
全麻术前术后护理

全麻术前术后护理(一)病人的准备:术前访视病人,查阅病例,认识病人思想的准备,病人浑身状态(心肺肝肾功能肢体血管走向、充盈程度、有无从前输液治疗造成的血管栓或结扎)。
还人药物治疗史(麻醉药)过敏史及过去的手术和麻醉史。
术前 8-10h 禁食, 4h 禁水,护士手术当天去病房接病人时应该查对姓名、床号、检查问问麻醉前用药的实行状况及禁食禁水的履行状况,取下义齿、发夹等饰品,排空膀胱。
下手术室后,护士将病人仰卧在手术床上,脱去衣服,并辅助麻醉医生察看呼吸和丈量血压,成立靠谱的静脉通道,依据需要布置导尿管 2、物件的准备:安装好吸引器,并辅助麻醉医生准备及检查麻醉用具,包含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等,辅助麻醉师做好整个麻醉过程,保持输液畅达,以保证各样静脉用药实时而准确的进入体内。
(二)全麻术后护理(1)共同医生将病人安稳的搬移至病床上,使病人平卧,头倾向一侧,并稍向后仰,颈部挺直以保持呼吸道畅达,检查病人四周皮肤及术区状况,布置好病人的输液及身上所带的各样引流管。
丈量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
并与麻醉医生查对血压有无因挪动而致的变化。
(2)查察遗言及麻醉单,认识麻醉所用的药物。
听取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介绍病人,术中病情及特别注意事项,要点认识通气功能及呼吸道畅达的状况,仔细履行术后医嘱。
(3)病人未完整清醒前,护士应守卫在床旁,一般 15min 丈量血压、脉搏、呼吸 1 次,若有颠簸应连续丈量及察看,生命体征安稳可改为 1—2 小时测一次。
(如发现血压颠簸,应注意有无出血或内出血,还应试虑能否因为血容量不足或麻醉过深,心功能不全等原由所致,此时应快速通知医生查明原由采纳相应的举措,如止血、调理输液、给氧、输血等)。
待医生检查以后,再依据医嘱作进一步办理,并做好记录。
(4)应察看术后病人的排尿状况,有留置尿管者,要准时察看记录尿量。
无留置尿管者须察看膀胱充盈状况,过分充盈其余办理仍不可以自行排尿,应赐予导尿,留置尿管。
腹部手术病人一般护理

【护理目标】
• 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知识增加。 • 病人与医生共同决定手术方式。 • 病人焦虑程度减轻。
【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 • 提供相关信息 • 术前一般准备 • 皮肤准备 • 肠道准备 • 阴道准备 • 休息与睡眠 • 其他 • 环境准备
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 • 提供相关信息 • 术前一般准备 • 皮肤准备 • 肠道准备 • 阴道准备 • 休息与睡眠 • 其他 • 环境准备
护理措施
• 密切观察病情 生命体征
切口 麻醉的恢复
• 环境
留置管的观察 肠道功能恢复的观察
• 卧位
• 心理护理
• 疼痛的护理
• 营养及饮食
• 休息与活动
• 协助病人提高 自我护理能力
• 出院指导
护理措施
• 密切观察病情 生命体征
切口 麻醉的恢复
• 环境
留置管的观察 肠道功能恢复的观察
• 卧位 • 心理护理 • 疼痛的护理
护理评估
身体评估
• 生命体征 • 神志 • 皮肤 • 疼痛 • 各种管道
护理评估
身体评估
• 生命体征 • 神志 • 皮肤 • 疼痛 • 各种管道
及时测量血压,并与术前、 术中血压相比较;
观察呼吸时应注意呼吸的 频率、深度;
数脉搏时除了解脉率外还 应注意节律是否整齐、有 力。
护理评估
身体评估
• 生命体征 • 神志 • 皮肤 • 疼痛 • 各种管道
*术后1-3日体温可升高,但一般不超 过38摄氏度,应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 • •
营养及饮食 休息与活动 协助病人提高
*术后一般每15-30分钟监测血压、脉 搏和呼吸,连续监测6次以后改为每4-6
谈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比较和护理对策

2 2 给患者家属讲清术前用镇静催眠药的作用、 . 目的, 让病人有足够 的体力迎接手术。 2 3 与 患者建立 融洽 的护患关 系 。护 理工作 者 要 有和 善 的态 度 , 患 . 让 者 对工作 人员充 满信心 , 理人 员 还有 注 意 自身 的素 质 , 能 浓 妆 艳 抹 , 护 不 要 衣 着朴 素 , 庄 。工作 人员要 向患 者讲解 医院 的环 境 即相关 制 度 、 区设 施 端 病 等各个方 面的资 料 , 模范 榜样 的事迹 鼓励 患 者克 服 自卑 感 , 立重 新生 活 用 树 的信心 。 24 做好 对患者 在手术 之前 的探访 。因为 患者 会 出现 心 理 紧张 , 以 . 所 工作人员要明确地给患者宣教手术的注意事项 和相关的治疗方案, 指明手 术治 疗 的利弊得失 , 患者 家属意 识到手 术 治疗 的 必要 性 , 明术 中术后 可 让 讲 能发生的并发症, 如何加以克服、 避免 , 并告知患者其主刀医生的专业情况 让患者对 手术放 心。积极 配合 手术治 疗 。
2截 肢手 术前的心 理护理 . 2 1 提供 有关信 息 。在手 术之 前安 排专 业 的 医生 和患 者 进行 对 话 , . 解 除患者的心理疑虑 , 让患者理解进行截肢治疗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必要治疗 方法 , 要患者 接受此治 疗方 法 , 让患者 有充 分 的心 理 承受 能 力 。在手 术 的 当 天 和家属 一起送 患者进入 手术 室。 识 的了解 , 够面对 自身 的残 疾状态 。 能
4 讨 论
在对 患者进 行截 肢治疗 中应 用 心 理护 理 对 患者 进行 治 疗非 常 重 要 , 对 患者 的心理 护理要 在 手术前 和手 术后 都进 行 , 如果 没有 对 患 者进 行 心 理护 理 患者很 容易 出现 自我形象 紊乱 、 虑反 应 、 焦 抑郁 的情 绪 。这对 患者 的 愈合 没有 任何 帮助 , 而会 出现恶 化的表 现 , 反 患者 还有 可 能拒绝 手术 、 拒绝 治疗 , 对 患者的疾 病康 复不 利 , 以手术前后 都应 该 进行 心理 方 面的护 理 , 提高 所 以
全麻上腹部手术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和护理对策

易 积 血 、 液 , 4例 患 者 在 网 片 上 方 置 入 了普 通 乳 胶 管 引 积 有 流 , 后 也 应 密切 观 察 , 要 注 意 引 流 量 , 到 基 本 无 引 流 液 术 一 要 ( 足 1 不 0mL 时 , 可 拔 出 , 一 方 面要 定 期 消毒 和 更 换 负 压 ) 方 另
吕松 芬
( 江省桐 乡市 中 医院 , 江 桐 乡 3 4 0 ) 浙 浙 1 5 0
[ 键词] 全麻 ; 部手术 ; 关 腹 生命 体 征 ; 理 对 策 护
[ 图分 类 号 ] R 7 . 中 436 [ 文献 标 识 码 ] B [ 章 编 号 ] 10 —84 (0 8 1 文 0 8 8 9 2 0 )5~2 8 0 3 4— 2
做 浅 而快 的 呼 吸 , 不 能 及 时 将 气 管 内 的 分 泌 物 咳 出 , 且 而影 响 有 效 的 呼 吸 。疼 痛 还 可 引 起 骨 骼 肌 反 射 性 紧 张 , 致 肺 胸 顺 导 应 性 下 降 , 通 气 不 足 , 生 低 氧 血 症 ] ③ 神 经 反 射 的 刺 肺 产 1。
骨 架 缩 小 , 之 全 麻 手 术 抑 制 迷 走 神经 兴奋 , 而 抑 制 了 呼 吸 加 从
7 1岁 , 均 3 . 平 95岁 。其 中 胃切 除 2 5例 , 切 除 2 例 , 十 二 脾 8 胰 指 肠 切 除 8例 , 道 手 术 14 , 前 均 无 严 重 的 心肺 疾 病 。 胆 6例 术 12 呼 吸 功 能指 标 . 对 术 前 1d和术 后 6h测 定 动 脉血 气 分
减 少 患 者 由 于 长 时 间 卧 床 引起 的 并 发 症 , 一 种 值 得 推 荐 的 是
手术方法。
全麻病人的护理措施

全麻病人的护理措施全麻病人的护理可真是个需要万分细心和耐心的活儿。
就拿我之前护理过的一位病人小李来说吧,那经历让我对全麻病人的护理有了更深的体会。
小李是因为要做一个比较复杂的腹部手术,需要进行全身麻醉。
手术前,我们就得开始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得跟小李和他的家属详细沟通,让他们了解全麻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这可不是简单地说说就行,得用他们能听懂的话,把那些专业的知识解释得明明白白。
我记得当时小李特别紧张,一直问我“会不会醒不过来啊”,我就拉着他的手,笑着说:“别担心,咱们医生护士都是专业的,就像护送你走一段特殊的路,肯定能把你安安全全送回来。
”手术前,要确保病人禁食禁水足够的时间。
这一点可太重要了,要是没做到,在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呕吐、误吸,那可就危险了。
我们会反复跟病人和家属确认,还在病房的小黑板上写上提醒。
小李被推进手术室后,我们护士在手术中的护理工作也不能有丝毫马虎。
要密切监测他的生命体征,像心率、血压、呼吸这些,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
手术台上的小李安静地睡着,仪器上的数字不断跳动,我的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心里默默祈祷着一切顺利。
手术后,把小李送回病房,这时候的护理更是关键。
要让他保持合适的体位,一般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能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还要时刻留意他有没有苏醒的迹象。
记得有一次,我守在小李床边,突然发现他的手指动了一下,心里一阵激动,知道他快要醒了。
等病人苏醒后,也不能掉以轻心。
要观察他的意识状态,看是不是清醒,能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有的病人刚醒可能会有点迷糊,这时候就得耐心引导。
小李醒了之后,眼神还有点迷茫,我轻声问他:“感觉怎么样,能认得我吗?”他点了点头,我这心里才踏实了些。
疼痛护理也不能忽视。
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没有出血、渗液。
如果有,得赶紧处理。
在饮食方面,得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逐步调整。
刚开始只能喝点水,没问题了再吃点流食。
全麻腹部手术护理对策

愈后。产生返流和误 吸的主要 因素是饱 胃及 胃排空延
迟。 而影响胃排空主要因素是 胃内容物的量, 其次是胃 内容物的种类 ,固体排空较慢, 液体较快, 而脂肪类则 延迟胃排空。因此,除了术前必须禁食外, 还应考虑到 不同种类食物应有不同的禁食时间。 研究表明, 饮水能 稀释胃酸,降低 胃液 p H值,又能刺激 胃排空。因此,
当患者体力稍有恢复时, 嘱咐患者作深呼吸 3 次/, ~5 d
逐步增加,有利于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同时, 鼓励早期
下 床活 动 , 进肺 循 环和 胃肠蠕 动 , 促 有利于 术后 呼吸功
择期手术病人 ,如不存在 胃排 空延迟 因素( 如肠梗 阻
等) 可从午夜开始禁食,术前 3 禁饮,急诊手术视情 , h
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 6 h内,因患者尚未
完全清醒 , 要密切观察患者 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 , 包括 呼吸频率、节率、幅度、肺部哕音 。 一般全麻上腹部大 手术后,4h内持续心 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 8 测定动脉血气分析 , 并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避免加 重心肺负荷 。 促进术后呼吸功能恢复 。回病房后, 及时
略的 因素 谈几点看 法 。
气 ,2 ~3次/,1m n ,8 2 m n 2有效咳嗽 d 0 i次 / ~1 次/ i;( ) 训练。 教会患者先作深吸气后关闭声门, 尔后胸腹肌骤 然收缩 ,将气冲出呼吸道 ;() 3 束腹胸式呼吸训练。使
用腹 带 绑住 病 人腹 部 , 紧适 宜 , 松 以制造术 后生理状 态 , 加 强患 者有效 的胸 式 呼吸 , 以代偿 因术 后切 口疼痛引起 的低 效腹 式呼 吸 。
7 4
C iee o ra o Cl i l rci l dc e D cmb r2 0 、0 . 2 hn s un l f i e a t a Me i n . e e e. 0 8 ,l No 1 J n aP c i 9
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只是程度不同 。前 房角全部 开放 , 第 1组 6只眼 , 第 2组 9只 眼, 2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O . 0 5 ) , 并且未发现再次关 闭情况 。分别在手术前 、 后使 用彩 色超声检查 前房角 , 第 2组
由手术前 的( 1 . 4±0 . 2 4 ) m l n增 加到 手术后 的 ( 2 . 4 9± 0 . 2 4 )
到良好控制 , 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1 赵书辉 , 丁颖 , 杨凤霞. 小梁切除术联合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
a r i n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手术后 检查前 房角 , 第1 组前房角增宽 2 1 只眼 , 第 2组 3 O只眼, 可见睫状体带 ,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治疗后第 1 组发生并发症 1 1 例, 第2
组 4例 。
3 讨 论
原发性闭 角型 青光 眼并 白内障 的疗效 观察 [ J ] . 中 国基层 医 药,
2 0 1 2, 1 9 ( 6 ) : 8 7 1—8 7 2 .
2 唐耀冰 , 王晓燕. 白内障超声乳化 摘除 + 后房 型折 叠式人工 晶体 植
入术治疗 闭角 型青 光 眼 7 6例分 析 [ J ] .中 国实 用 医药 , 2 0 1 2, 7
滞 的状态 , 让房角重新开放 。
2组眼压平均下 降值分 别 为 ( 1 . 9±1 . 1 ) m i l l H g 、 ( 3 . 6±
1 . 7 ) 衄 H g , 但是第 2组 的降低较 为明显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2组 在术后服用 的降 眼压 药均减少 , 但 2组 比较 差异 无统计学 意义 ( P> O . 0 5 ) 。手术后 半年 , 最佳 矫正视力在 0 . 5以上 的, 第1 组2 2只 眼 , 第 2组 2 9只眼 , 2组 比较 差异有
腹部手术后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腹部手术后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腹部手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想要有效提高腹部手术治疗效果,不仅应该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要求术者拥有熟练、精湛的手术操作技术,手术过程中也需要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
为了提高腹部手术治疗效果,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重要总结了腹部手术后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护理要点。
标签:腹部手术;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腹部手术患者,特别是胃肠道手术患者,通常都要求术后1-2d内禁食,一直到术后3-4d肛门排气后才可以将胃肠减压管拔除,恢复正常进食[1]。
腹部手术后14d,虽然恢复情况比较好,而且已经拆线,然而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极易发生炎症反应,因此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
为了提高腹部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应该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2]。
1 腹部手术后护理干预措施1.1卧位护理。
腹部手术后是否摆对正确的卧床姿势对于手术治疗效果会有直接的影响。
全麻处理后,患者尚未完全清醒之前,应该取平卧位,并且把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导致患者窒息。
实施腰麻以及硬膜外麻醉处理后,取去枕平卧位6h,尽可能避免出现麻醉后头痛症状。
假如患者出现腹腔感染,可取患者半坐卧位,这样更加有利于炎性渗出物集中于盆腔,避免发生膈下脓肿症状。
1.2饮食护理。
如果是中小手术无需限制饮食,但是大型手术应该待患者正常排气、排便后方可进食。
首先应该进食一些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豆浆、果汁、开水等),然后再慢慢进食牛奶、小米粥、大米粥等食物,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即可恢复普通饮食。
但是术后禁食碳酸饮料,戒烟戒酒,避免肠道胀气。
1.3伤口护理。
腹部手术后指导患者不要轻易乱动,也不要将覆盖伤口的纱布随意揭开,不要随意触摸伤口或者用清水清洗伤口,使伤口保持干燥状态。
如果不小心弄湿伤口或者将纱布污染,应该告知医护人员立即更换,避免切口感染化脓。
1.4尽早下床活动。
局麻下一般手术后,如果患者状态尚可应该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麻腹部手术的护理对策
摘要:通过对全麻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呼吸指标的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二组在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肺活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上腹部手术更易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膈肌的刺激、切口疼痛、神经反射刺激、肺动脉压增高等。
并对此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肺部并发症。
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呼吸;影响因素;护理
一、临床与方法
1、一般资料:在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间,分别选择全身麻醉上腹部和下腹部手术患者各25例,无严重的心肺疾病。
上腹部组:男性11人,女性14人,年龄26-66岁,平均57岁,其中胃手术7例、胆道手术10例、脾脏手术4例、喷门手术2例、胰腺手术2例。
下腹部组:男性13人,女性12人,年龄25-68岁,平均56岁,其中结肠手术12例、直肠手术13例。
2、方法:二组患者分别在术前一天和术后六小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氧饱和度,用microlab 3000 series (micro medical ltd,u.s)仪测定肺功能指标,并观察呼吸情况。
二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术后分别收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o2)、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其中vc、fvc因受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用实测值占预计正常值的百分比(a/p)来表示。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
准差表示。
数据用ssps统计软件包处理,统计结果显著性标准定为p<0.05。
3、结果:全麻上、下腹部手术后六小时各项呼吸指标比较结果分析二组在po2、sao2上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术后六小时,受麻醉抑制、体力不支、切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所表现的vc和fvc都比正常预计值有明显的下降,其中,vc比较有明显差异性。
二、讨论1、膈肌和胸廓的影响。
膈肌运动是维持正常胸腔压力和肺部膨胀所必需的。
上腹部手术横膈向头方向移位,可使胸腔容量减少500ml,全身麻醉下的胸廓、肋骨架内径的缩小,以及中心血容量的增高(约300ml)等都可使胸腔容量缩小,导致胸肺顺应性降低。
这种影响虽然会随手术的完成、麻醉的消退而解除,但呼吸功能却需要在术后比较长的时间内才能恢复。
另外术后腹腔的膈下积液、膈下感染,会引起膈肌痉挛。
术后胃肠账气、胃潴留、胃扩张,致腹内压增高,膈肌上升,都会导致肺活量下降,引起限制性肺功能障碍。
2、切口疼痛。
上腹部手术切口位置高,接近胸部,随着术后麻醉的消退,切口疼痛感会越来越来明显,患者由此惧怕深呼吸和咳嗽,只能作浅而快的呼吸,且不能及时将气管分泌物咳出,而影响有效呼吸。
另外,疼痛可引起骨骼肌反射性紧张,导致胸肺顺应性下降,肺通气不足,产生低氧血症。
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sao2有
明显的降低,虽然绝对值不是很低,但不加以重视,必然影响呼吸生理功能。
3、神经反射刺激。
手术操作时,牵拉、损伤、压迫上腹部相关神经,反射性刺激肋间神经、膈肌神经以及其它辅助呼吸肌的支配神经,使胸廓、肋骨架内径缩小。
加之全麻手术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抑制了呼吸中枢与肺脏之间正常的反射传导。
虽然在术中,可以通过麻醉师的辅助呼吸,保证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但术后仍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肺功能减退。
4、肺动脉压增高。
上腹部手术时,由于内脏血管收缩,引起中心血容量的增加,上腹部术后肺动脉压可有增高,可增高达70%之多,同时,肺静脉压亦可增高,引起肺血流的再分布,使肺血液较多地分布于(通气功能较差的)肺上叶部分,从而形成较明显的分流,这可能是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全麻下腹部手术对呼吸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护理对策1、术前护理
(1)加强术前知识宣教。
预防交叉感染,增加营养,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劝告患者术前术后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术前进食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按要求做好术前禁食及胃肠准备工作,预防术后腹胀、呕吐。
(2)呼吸功能锻炼。
对上腹部大手术患者,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呼吸功能锻炼计划,以便术前、特别是术后能学会和应用,减少术
后并发症。
呼吸功能锻炼包括:
1)深呼吸运动。
鼓励患者在术前一周练习慢而深的吸气,在呼气末停滞1-2s后缓慢地呼气,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每分钟8-12次。
2)有效咳嗽训练。
教会患者先作深吸气后关闭声门,尔后胸腹肌骤然收缩,将气冲出呼吸道。
3)束腹胸式呼吸训练。
使用腹带绑住病人腹部,松紧适宜,以制造术后生理状态,加强患者有效的胸式呼吸,以代偿因术后切口疼痛引起的低效腹式呼吸。
2、术后护理
(1)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六小时内,因患者尚未完全清醒,要密切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率、幅度、肺部罗音。
一般全麻上腹部大手术后,48小时内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并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避免加重心肺负荷。
(2)促进术后呼吸功能恢复。
回病房后,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一般患者清醒后,就给予低半卧位,使横膈下降,有利于肺部膨胀。
术后六小时,每二小时翻身一次,鼓励床上活动,预防肺不张。
腹带松紧适当,防止影响呼吸,如患者主诉切口疼痛剧烈,可适当应用止痛剂或镇痛泵止痛。
鼓励患者作胸式呼吸,可减轻切口疼痛。
同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循环和胃肠蠕动,有利于术后呼
吸功能尽早恢复。
(3 )有效地控制感染。
术后要保持腹部引流管通畅,特别是上腹部手术,要防止膈下积液和膈下感染,以免影响呼吸运动和引起肺部感染。
上腹部手术患者偶尔会发生顽固性膈肌痉挛,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抑制,如针灸、镇静剂等,否则对呼吸功能影响是很大的。
同时,要合理使用抗菌素,促进腹部和肺部炎症消退。
总之,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特别是上腹部手术,对呼吸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遵循预防为主、护患配合、综合护理的原则,才能最低限度地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