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本《学校卫生学》教学大纲-32
第一章 学校卫生学概述

调查的系列设计
• 年龄组 2004年 • • • A B C 3 6 9 2007年 6 9 12 2010年 9 12 15
•
由表可见,自上而下反映横断面调查的年龄组
间的差异,从左至右反映追踪研究6年来三个年龄
组儿童发展变化,研究范围从3岁扩大到15岁,通
过这种系列设计,可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行各种比
健康是什么?
发达国家
生长发育
性教育
肥胖
心理行为问题
美国11岁男孩2009-8-13日在白宮采访总统奧巴马
以下是为韦弗采访奥巴马的部分内容: 韦弗:“你能帮忙改善校园午餐吗?” 奥巴马:“事实上我们正在考虑使学校的午餐变得
更健康,因为很多学校的午餐放了太多的炸薯条。”
韦弗:“我建议每天的午餐都应该有炸薯条及芒 果!” 奥巴马:“这对你来说也许是美味的,但却不一定 能确保你健康和强壮。”
学校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发育中
的群体学生。
1、病例描述法
• 这是一种个案分析的方法,临床医生常 用,主要是通过询问患儿、家长及监护人, 对患儿的身心症状表现作系统的文字描述。 • (1)病例描述的内容——包括患儿的主要 症状表现、当前身心状态、人格与行为的 形成发展史、病因、疾病史、家庭与教育 背景、经济状况、父母职业与教养态度等。
持稳定、调查方法与技巧的一致性要求严格,
某种心理行为的定义随社会观念的变化而变
化,使得前后调查结果难以比较。
(2)横断面调查
• 横断面调查:在某个时点对大量群体 儿童的身心行为项目进行一次性调查,以 建立儿童身心发展的地区常模,了解不同 地区儿童各种身心问题的发生率。 • 缺点是不能追踪了解儿童心理行为的发 展变化。
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处于“生病——健 康”这一连续区域内,并不断变化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各学科变化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学物理发展概况在《奏定学堂章程》中,中学堂是5年,物理在四年级开设,每周4个钟点。
在《奏定学堂章程》里极粗略地提到中学物理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1912年底公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和1913年春公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写得也极为粗略。
1923年6月,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刊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供教育界参考。
这个课程标准纲要中,初中设了必修的自然科。
高中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通科,分为注重文学及社会科学的第一组和注重数学及自然科学的第二组,课程分为公共必修的、分科专修的、纯粹选修的;分科专修的科目又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两种。
公共必修科目中有科学概论。
普通科第一组的分科专修的必修科中规定“自然科或数学之一种,至少6学分”。
普通科第二组的分科专修的必修科中规定“物理、化学、生物三项选习两项,每项6学分,至少12学分。
”教育部于1929年颁布了《初级中学自然科暂行课程标准(混合的)》和《初级中学理化暂行课程标准(分科的)》,供各校选用。
对高中只颁布了不分科的《高级中学普通科物理暂行课程标准》,仍采用学分制。
1932年,将暂行课程标准修改成正式课程标准,废除学分制,初中将理、化分开。
193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将1932年的物理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每周4小时、第二学期每周3小时,改为第二学年每周3小时(高中物理教学时数未变)。
1941年颁布的修正课程标准,高中物理课时减少,又将高中物理分成甲、乙两组,课时数由 1936年的每周6小时(包括实验每周2小时),改为甲组每周5小时(包括每周一次实验,每次2小时),乙组每周4小时(包括每两周一次实验,每次2小时)。
1941年,教育部还颁布了专为升学作准备的《六年制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草案》,供少数学校试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拟订了《物理精简纲要(草案)》,于1950年7月发布,供中学物理教师参考。
学前教育教学标准(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前教育(1601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早教机构,培养从事幼儿园保育、教育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学前教育机构规章制度。
2.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学前儿童,诚实守信,责任心强,耐心细致,做事认真。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乐观开朗。
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与协作。
5.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具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做好保育工作的能力;能运用疾病预防、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保护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2.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基础知识,了解幼儿心理发展各阶段的特点,知道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能初步观察与解释幼儿行为所表达的新开需求;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3.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知识,以及幼儿教育目标、策略和基本方法;熟悉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具备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游戏的组织实施能力;能与幼儿友好相处、交往、互动与合作,能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幼儿教育要素。
4.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内容、目标、实施方法等基本知识;具有制定幼儿园班级教育活动方案和实施教育活动的初步能力。
5.掌握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多种方式公平、全面的评价幼儿;及时发现与赏识幼儿的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
6.具备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将教育合理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能够科学照料幼儿一日生活,做好常规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处理好幼儿的常见疾病与突发事故。
甘肃中医药大学2022年专升本考试

甘肃中医药大学2022年专升本考试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
公共课为计算机、英语,每科满分为150分;专业课满分为200分。
每门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大纲:英语科和计算机科考试大纲按照《关于印发《2022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实施办法〉的通知》(甘招委发[2022] 1号)执行。
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及各科考试大纲制定如下: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专业名称专业课考试科目分值(分)教材版本《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卫计委“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第三版,主编:周春美、张连辉《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卫计委“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第七版,主编:魏武、许有华。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卫计委“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第七版,主编:王庸晋、宋国华。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200诊断学临床医学内科学100100英语科考试大纲(试行)一、考试目的全面考核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英语课程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领会式掌握3500单词,具体要求可参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大学英语二级和三级的目标要求)。
二、考试范第1页共24页主要涵盖高职(专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并参照本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二级和三级的要求内容。
重点考核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考试不追求偏题怪题,以基础知识为出题的核心内容。
为保证试卷的信度,除翻译部分和短文写作是主观性试题外,其余试题都采用客观性的多项选择题形式。
三、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五个部分:阅读理解、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完形填空、翻译和短文写作。
(注:听力理解部分,可由考生所报考院校根据其本校专业要求,具体制定实施。
)第二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PartiIVocabularyandStructure)。
共40小题,计40分,每题1分。
题目中40%为词和短语的用法,60%为语法结构。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33_真题-无答案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33(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1. 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
A.培养社会精英B.提高人口素质C.促进社会发展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2.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文化。
A.精神或观念B.物质环境C.建筑与设计D.自然生态3.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达尔文B.布厄迪尔C.勒图尔诺D.孟禄4.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教学程序B.教学步骤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阶段5. 中学德育中的说服教育法要求不包括( )。
A.强制性B.明确目的性C.知识性、趣味性D.注意时机6. 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
A.专业型课程B.结构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本位型课程7. 学校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场所及校园环境卫生等均属于学校的( )。
A.制度文化B.组织文化C.物质文化D.观念文化8. 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 )三个阶段进行。
A.导入、详述和汇总B.导入、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9. 制定教学策略的首要依据是( )。
A.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B.教学计划、教学大纲C.教材、教学设施和设备D.学习理论、教学理论10. “按照一定标准对被评价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结性的等第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评价方法是( )。
A.等第法B.操行品语法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D.模糊综合测评法11. 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夸美纽斯12.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这一条文出自(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3.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学校卫生学》课件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 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心理咨询与辅导
建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 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心理危机干预
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 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学生体育锻炼与卫生
健康趋势分析
通过对学生健康数据的统计分析, 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为 学校卫生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学生常见病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防控
肥胖预防
制定传染病防控预案,定期开展传染 病知识宣传教育,落实晨检、因病缺 勤病因追查和登记制度。
加强学生营养教育,提供均衡膳食,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减少肥胖的 发生。
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 ,普及健康知识。
开展体育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心理健康辅导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 理问题。
学校卫生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学校可能发生的突发卫生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 对措施和责任人。
详细描述
学校卫生学旨在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一个 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提高学习效果和幸福感。 同时,学校卫生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合格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学校卫生
学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降低因健康问题引发的社会负担和成本。
近视防控
推广科学用眼知识,鼓励学生户外活 动,定期开展视力筛查,建立学生视 力档案。
2020年公卫医师《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公卫医师《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二)一、A11、对于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B、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C、保证中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D、保证小学生每天有半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E、饭前、饭后1小时内不宜组织剧烈运动2、中小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的活动、体育锻炼、游戏、休息。
徒步往返学校等)应该为A、小学生不少于2~2.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1.5~2小时B、小学生不少于2.5~3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C、小学生不少于3~3.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D、小学生不少于4~4.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3~3.5小时E、小学生不少于5~5.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4~4.5小时3、学校卫生标准(GB/T17223-17224,2012)要求,小学生、初中生以及高中生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不宜少于A、12小时,11小时,10小时B、11小时,10小时,9小时C、10小时,9小时,8小时D、9小时,8小时,7小时E、8小时,7小时,6小时4、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每节课时间是A、小学20分钟,中学30分钟,大学40分钟B、小学30分钟,中学35分钟,大学40分钟C、小学40分钟,中学45分钟,大学50分钟D、小学45分钟,中学50分钟,大学60分钟E、小学45分钟,中学50分钟,大学90分钟5、学习、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是A、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B、识记、保持、再认、回忆C、胆碱能神经元动作电位D、内流钙离子E、经典条件反射6、老师的提醒使娟娟很快适应了课堂学习,是老师应用了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征的A、始动调节B、动力定型C、优势法则D、保护性抑制E、镶嵌式活动7、在为集体儿童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时,下列哪一项考虑是错误的A、儿童的神经发育特点B、儿童的年龄C、季节气候因素D、托幼园所的时间安排E、人体的生物钟节律二、B1、A.体征与行为观察法B.教育心理学方法C.生理学方法D.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E.社会心理学方法<1> 、校字(校图)法属于学习疲劳评价方法中的A B C D E<2> 、条件反射测定属于学习疲劳评价方法中的A B C D E<3> 、观察课堂上学生做小动作、瞌睡等行为属于学习疲劳评价方法中的A B C D E2、A.1~1.5小时B.1.5~2小时。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2024

引言: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正确、安全、有效地开展护理工作。
本教学大纲是《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指导文件,通过系统地介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概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生命过程与异常、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护理沟通与教育、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
每个大点下分5-9个小点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学生全面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的知识。
正文内容:一、人体结构与功能1. 细胞结构与功能a. 细胞的组成与特点b.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c. 细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组织结构与功能a. 上皮组织的特点与功能b. 结缔组织的结构与功能c. 肌肉组织的结构与功能d. 神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 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a.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e.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生命过程与异常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2. 正常生理过程a. 呼吸过程与生理性呼吸形式b. 循环过程与心血管功能c. 消化过程与消化功能d. 泌尿过程与排泄功能3. 生理改变与生活适应a. 正常老化过程和常见老年疾病b. 妊娠与分娩的生理变化c. 儿童生长发育及常见问题三、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1. 基础护理概述a. 基础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b. 基础护理的技术要求和流程c. 基础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2. 常见护理技术与操作规范a. 体温测量与记录b. 血压测量与监测c. 心电图技术与解读d. 注射技术与注意事项3. 基础护理中的病情观察与评估a. 体征观察与监测b. 病情评估工具的使用与应用c.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四、护理沟通与教育1. 护理沟通的定义与重要性2. 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方法a. 倾听与表达技巧b. 非暴力沟通方法c. 情感沟通与支持3. 护理教育的原理与方法a. 预教与课堂教学b. 实践指导与技能训练c. 患者健康教育与促进五、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1. 护理研究的重要性与目的2. 护理研究方法与设计a. 定量研究方法与设计b. 定性研究方法与设计c. 混合研究方法与设计3. 护理实践的质量评价与提升a.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b. 护理质量提升策略与实施c. 护理实践中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总结:《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的设置涵盖了护理学基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知识点提示
根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学校卫生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相关学科以及学校卫生学发展;掌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等内容。
●教学方法
采用以教学为主体,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启发引导、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期望学生了解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儿童少年营养卫生、教育教学卫生、青少年体育锻炼卫生、儿童少年疾病预防、儿童少年伤害预防、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和学校卫生监督等内容。
●本课程的重、难点
重点:
1、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2、第三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3、第四章儿童少年营养卫生;
4、第五章教育教学卫生;
5、第六章青少年体育锻炼卫生;
6、第七章儿童少年疾病预防;
7、第八章儿童少年伤害预防;
难点:
1、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2、第六章青少年体育锻炼卫生;
3、第七章儿童少年疾病预防;
●本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4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响影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了解青春期发育、心理发展。
【重难点提示】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卫生问题,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第一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育的特点。
第二节青春期发育
熟悉青春期内分泌变化特点及青春期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发育特点。
了解性发育特点和生长发育的特殊表现。
第三节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掌握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因素,了解环境因素、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第二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2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生长发育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及其合理应用。
生长发育评
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制作方法。
常用发育评价方法有:指数法、离差法(等级评价法、曲线图法)、百分位数法、相关法、发育速度评价法、身高标准体重评价法、发育年龄评价法——身高年龄、体重年龄、性发育年龄、牙龄、骨龄评定法等。
群体儿童少年发育评价法——发育等级百分法、平均数比较法及其应用。
【重难点提示】
准确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第一节生长发育调查
了解生长发育调查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设计。
第二节生长发育评价
了解生长发育标准的制定及评价方法(包括指数法、离差法、百分位数法、相关回归法、身高速度标准、身高标准体重、发育年龄)。
常用的健康状况各评价方法、概念及优缺点。
第三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4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通过本章教学与实验,使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概念、心理健康标准和工作目标,童年期和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和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儿童行为指导、青春期心理咨询、学校生活能力教育的概念、原则和技能。
【重难点提示】
掌握童年期和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和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第一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
掌握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第二节儿童少年的心理卫生概述
第三节儿童期常见心理一行为问题的防治
第四节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指导和干预
第四章儿童少年营养卫生
(4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通过本章教学与实验,使学生了解营养素种类及其生理功能,儿童少年膳食营养特点,学
校营养干预及营养教育。
【重难点提示】
营养素种类及其生理功能,儿童少年膳食营养特点。
第一节营养素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掌握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
第二节儿童少年膳食营养
了解儿童少年膳食营养特点。
第三节学校营养干预及营养教育
第四节饮食卫生管理及监督
第五章教育教学卫生
(2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通过本章教学与实验,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生理基础与规律,学习负荷的评价方法,学校作息制度卫生安排,教学工作卫生。
【重难点提示】
掌握学习的生理基础与规律。
第一节学习的生理基础与规律
第二节学习负荷的评价
第三节学校作息制度卫生
第四节教学工作卫生
第六章青少年体育锻炼卫生
(2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通过本章教学与实验,使学生了解学校体育锻炼的目的。
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遵循锻炼的基本原则:适合儿少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循序渐进;全面锻炼等;合理组织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合理补充营养。
学校体育的医务监督。
【重难点提示】
掌握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体育锻炼与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
第三节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
第七章儿童少年疾病预防
(4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通过本章教学与实验,使学生
掌握近视、沙眼、龋齿、肥胖、贫血、成人期疾病等的预防,熟悉儿童少年患病特点、常用健康监测指标,了解其他常见病营养不良、蛔虫等疾病预防。
【重难点提示】
熟悉儿童少年患病特点、常用健康监测指标。
第一节学校常见病预防
第二节学校传染病预防
第三节性传播疾病预防
第八章儿童少年伤害预防
(2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通过本章教学与实验,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儿童青少年伤害的预防控制。
【重难点提示】
掌握掌握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自伤、自杀、青少年暴力的预防控制。
第一节儿童少年伤害的特征和危险因素
第二节意外伤害急救的原则和方法
第九章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
(2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通过本章教学与实验,掌握儿童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
【重难点提示】
掌握熟悉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分类、表现、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第一节健康促进行为和健康危害行为
第二节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干预理论及干预措施
第十章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2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通过本章教学与实验,了解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学校用地面积及教学楼内部布置的卫生要求;主要教学用房的面积和校舍内各室配置的卫生原则;教室建筑和内部布置、采光、照明、通风采暖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制定的依据。
【重难点提示】
了解教室建筑和内部布置、采光、照明、通风采暖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制定的依据。
第一节校址及教学用房的卫生要求
第二节教室的采光和照明
第三节教室的通风采暖及其他卫生设备
第四节学校课桌椅及教学用品卫生
第十一章学校健康教育
(2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通过本章教学,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概述、方法和内容、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健康促进学校。
【重难点提示】
掌握学校健康教育概念,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健康促进学校的定义与内涵。
熟悉学校健康教育、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的方法;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了解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意义、教育原则、内容。
第一节学校健康教育概述
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概述,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
第二节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掌握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概述、方法和内容。
第三节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掌握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第四节学校生活技能教育
掌握学校生活技能教育方法、健康促进学校发展。
第十二章学校卫生监督
(2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通过本章教学,掌握学校卫生监督的依据,卫生监督机构及其职责。
学校卫生监督的基本内容、综合评价方法和工作程序。
【重难点提示】
了解学校卫生监督的基本内容、综合评价方法和工作程序。
第一节学校卫生监督的概述
掌握学校卫生监督概念,学校卫生监督依据。
第二节学校卫生监督的内容
第三节学校卫生监督的程序
学校卫生监督的基本内容、综合评价方法和工作程序。
●考核方法与要求
1、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采用口试、课外作业和严格考勤。
课程结束时采用开放式论文形式。
2、成绩计算
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采用100分制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