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药剂学实验大纲
《工业药剂学》教学大纲

工业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本科,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代码:27E01415学时分配:48赋予学分:2.5先修课程:药物化学后续课程:药理学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药品管理与营销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制备原理和制备方法,掌握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能对药物的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价,了解制剂工艺的发展状况。
通过实训学习,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及生产技术,掌握制剂常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简单的维修知识。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常用药物制剂的生产技术、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及控制要求。
能根据所给配方制备常用药物的制剂。
2.熟悉常用药物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熟悉药物剂型的分类、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和稳定化方法。
3.了解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的最新动态。
四、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五、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绪论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 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了解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
2.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掌握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和GMP、GLP与GCP。
3. 药物剂型与DDS。
第二章表面现象与表面活性剂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和特性、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
2. 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和应用:表面活性剂的胶束;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其他应用。
第三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及实验方法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 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了解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意义,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药物稳定性预测。
2.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领会药物氧化和水解的概念及特点。
3.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掌握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4.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及降解动力学:掌握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
工业药剂学实验

有轻度收敛止痒作用。局部涂搽用于急性湿疹、亚急性皮炎。
44沉降容积比F的测定
将配制好的各洗剂置50ml具塞量筒中,闭塞,振摇1min,记录初高度H0,再分将放置5、10、20分钟和1、2、6小时后的沉降物高度Hu记录于表1-2中。然后以F(F=Hu/H0)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绘制沉降曲线图。
四、实验内容
(一)炉甘石洗剂
1处方
表1-1 炉甘石洗剂5种处方组成
处方组成
1
2
3
4
5
炉甘石(120目),g
4
4
4
4
4
氧化锌(120目),g
4
4
4
4
4
甘油,ml
5
5
5
5
5
羧甲基纤维素钠,g
0.25
三氯化铝,g
0.1
5%新洁尔灭,ml
0.1
柠檬酸钠,g
0.25
蒸馏水加至,ml
50
50
50
50
50
2制备流程采用加液研磨法制备。
炉甘石氧化锌甘油柠檬酸钠三氯化铝羧甲基纤维素钠沉降硫磺硫酸锌吐温80樟脑醑蒸馏水等四实验内容一炉甘石洗剂1处方表11炉甘石洗剂5种处方组成处方组成12345炉甘石120目g44444氧化锌120目g44444甘油ml55555羧甲基纤维素钠g0
实验一液体药剂
液体药剂系指药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所制备成的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液体制剂是其它剂型的基础剂型,药剂学上一些普通剂型如注射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均以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液体制剂为基础,所以液体制剂的应用具有普遍的意义。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油中乳化剂法(干胶法)、水中乳化剂法(湿胶法)及新生皂法(nascent soap method)等。小量制备时可用乳钵,大量生产可用搅拌机、乳匀机、胶体磨完成。
工业药剂学实验报告册

工业药剂学实验报告册实验名称:药剂的酸碱滴定实验目的:通过药剂的酸碱滴定实验,掌握药品酸碱性质的测定方法,了解药品的酸碱性质对其配伍的影响,为合理药品配伍提供参考。
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电子天平、酸碱滴定仪、自动滴定仪;2.试剂:硫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
实验原理:药品的酸碱性质对其溶解度、稳定性、药效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药物在溶液中可呈现酸性、中性或碱性,通过酸碱滴定实验可以确定药品的酸碱特性。
实验中使用滴定管将碱溶液滴入酸性溶液中,或将酸溶液滴入碱性溶液中,滴定至中性时则称为酸碱中和点。
通过控制滴定溶液的酸度和碱度,可以确定药品的酸碱性质。
实验步骤:1.准备药剂溶液:取一定质量的药品样品,溶于适量的溶剂中,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药剂溶液。
2.酸碱滴定实验:分别取一定量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使用酸碱滴定仪进行滴定操作,记录滴定的滴数。
3.实验数据记录:记录每个药品样品的滴定数据和对应的药剂浓度。
4.数据处理:根据滴定数据计算出药品的酸碱度,绘制酸碱度与药剂浓度的曲线图。
5.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曲线图,分析药品的酸碱特性并进行讨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得到了不同药品样品的酸碱度数据和曲线图。
根据曲线图的形状和酸碱度的数值,可以判断药品样品的酸碱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药品A呈现酸性,药品B呈现碱性,药品C呈现中性。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药品A适合与碱性药剂配伍,而不宜与酸性药剂一同使用。
药品B适合与酸性药剂配伍,不宜与碱性药剂混用。
药品C则可以与酸碱都相配伍。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药品的酸碱滴定实验,成功测定了不同药品样品的酸碱性质,并得出了药品的配伍原则。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药品酸碱性测定方法,对于合理药品配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药品的酸碱滴定实验,掌握了药品酸碱性测定方法,了解了药品酸碱性质对配伍的影响。
药剂学实验大纲

药剂学实验大纲药剂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而实验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印证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还培养学生掌握药剂的制备技术和生产实践的能力。
熟悉常用各类剂型的处方设计原理及质量考核,熟悉常用制剂器械的性能与操作,使理论与实际结合。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实验一酊剂和流浸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用渗滤法制备酊剂和流浸膏剂的方法;制备合格的橙皮酊和大黄流浸膏。
2、握酊剂中含乙醇量的测量方法;了解流浸膏的质量标准。
二、实验内容:(一)橙皮酊(Tmctura Aurantii)制备(二)大黄流浸膏三、思考题1、橙皮酊和大黄流浸膏均用渗滤法制备,其差异在哪里?制备中应注意什么问题?2、本实验两个制剂都含有乙醇量的规定,其意义何在?实验二液体药剂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一些常用液体药剂的配制掌握各类型液体药剂的一段制备方法,及其质量评定的方法。
2、了解影响各类液体药剂质量的因素及其稳定措施。
二、实验内容:(一)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1、不同处方的水杨酸钠合剂的制备及稳定性观察2、浓碘酊的制备3、思考题:(1)配制浓碘酊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操作中应注意什么?(2)碘化钾在碘酊中起何作用?(二)胶体型液体药剂的制备1、胃酶合剂的制备2、思考题胃蛋白酶合剂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才不至于有大量沉淀析出?(三)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不同稳定剂对炉甘石洗剂稳定作用的比较:(四)乳浊型液体药剂的制备1、液体石腊所要求的HLB值的测定。
2、思考题:(1)测定油类要求的“HLB值”有何实际意义?(2)乳化剂“HLB值”的含义是什么?乳剂的类型和稳定性与乳化剂的HLB值有何关系?实验三软膏剂的制备及不同类型软膏基质体外释药试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各种类型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和各组分的作用。
2、通过对不同类型软膏基质体外释药试验,了解选择软膏基质对不同用药目的的重要作用。
工业药剂学试验教学大纲

《工业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19120760 工业药剂学 1.5Engineering Pharmaceutics (0−3.0)预修课程:工业药剂学面向对象:药物制剂专业三年级学生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工业药剂学是药物制剂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工业药剂学实验课是工业药剂学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工业药剂学实验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熟练的分析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和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
通过基本操作训练,获得较强的从事药物制剂制备工作的能力,正确掌握常用制剂技术的规范化操作,通过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训练,模拟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运用理论及相关基础与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药物新制剂研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序号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h 1稳定性试验 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药物的稳定性 32 注射剂的制备 设计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完成制备 33 片剂及包衣片的制备(1)制备维生素C片剂并进行薄膜包衣,所制备的维生素C片剂将可用于后续的质量分析实验研究34 片剂及包衣片的制备(2)制备维生素C片剂并进行薄膜包衣,所制备的维生素C片剂将可用于后续的质量分析实验研究34 液体制剂的制备(1)制备溶液剂与混悬剂,并考察处方因素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35 液体制剂的制备(2)通过不同的工艺制备乳剂,乳剂类型的鉴别,最适合的乳化剂HLB值考察36 包合物的制备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考察 37 软膏的制备 制备不同基质类型的水杨酸软膏,并考察基质类型对药物释放的影响38 经皮渗透试验 用单室扩散池考察水杨酸 39 膜剂与栓剂的涂膜法制备膜剂、制备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的栓剂 3制备10 微囊与微球的制备分别通过复凝聚法和加热固化法制备微囊与微球311 缓释胶囊剂的制备制备溶蚀性骨架缓释颗粒,填充胶囊312 缓释胶囊剂的体外评价缓释胶囊的释放度试验313 脂质体的制备 注入法制备脂质体,观察脂质体的结构 314 浸出制剂的制备渗漉法提取药材有效成分,喷雾干燥3三、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工业药剂学实验》实验教学讲义

《工业药剂学实验》实验教学讲义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编者:王永禄2007年6月目录实验一液体药剂液体制剂主要是指药物在液体分散媒中所组成的内服或外用制剂,可分类如下:1.按分散系统分类低分子溶液(溶液型)(1).分子分散体系(均相)高分子溶液(胶体溶液型)胶体溶液(2).微粒分散体系(非均相)粗分散体系(混悬型,乳浊型)2.按应用方法分类(1).内服的液体制剂:合剂、芳香水剂、糖浆剂和醑剂等。
(2).外用的液体药剂:洗剂、搽剂、灌肠剂、含漱剂和洗耳剂等。
I.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2).掌握制备液体药剂常用称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药剂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点小于1nm)分散在分散媒(溶剂)中的真溶液,供内服或外用。
溶液型液体药剂外观均匀、澄明。
常用溶媒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及脂肪油等。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糖浆剂和醑剂等。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一般制备过程为:称量→溶解→混合→过滤→加溶媒至全量→检查→包装→标签。
三、仪器与材料仪器:烧杯(50ml,250ml),玻璃漏斗(6cm,10cm),磨塞小口玻瓶(50ml,100ml),量筒(100ml),普通天平,玻棒、电炉等。
材料:碘,碘化钾,蔗糖,氯霉素粉,甘油,丙二醇,乙醇(均为药用规格),蒸馏水等。
四、实验内容(一)、复方碘溶液(卢戈氏溶液)1.处方碘 5.0g碘化钾 10g蒸馏水加至100ml2.制法取碘化钾置容器内,加适量蒸馏水,搅拌使溶解,加入碘,搅拌溶解后加蒸馏水至全量,即得。
3.用途调节甲状腺机能,用于缺碘引起的疾病,如甲状腺肿、甲亢等的辅助治疗。
每次0.1~0.5ml,饭前用水稀释5~10倍后服用,一日3次。
(二)、单糖浆1.处方蔗糖 85g蒸馏水加至100ml2.制法:取蒸馏水45ml,煮沸,加入蔗糖,搅拌溶解后,继续加热至100℃,趁热用精制棉过滤,自滤器添加适量热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工业药剂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工业药剂学(理论课)教学大纲教学对象:药物制剂专业本科一、说明1、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工业药剂学》是一门药物制剂的工业实践的科学,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在于:通过工业药剂学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工业药剂学的基本内容和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
2、课程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工业药剂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工业药剂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掌握常用剂型的设计、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和规范,熟悉新技术、新材料对工业药剂学的意义,了解新剂型的设计和制备方法。
3、教学方法要求: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多种新型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浓厚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使学生掌握工业药剂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工业药剂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掌握常用剂型的设计、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和规范,熟悉新技术、新材料对工业药剂学的意义,了解新剂型的设计和制备方法。
4、学时安排理论课:68学时,实验课:515、教材选用情况使用教材:[1]崔福德. 药剂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参考教材:[1]屠锡德,张钧寿,朱家壁. 药剂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平其能. 现代药剂学. 第1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3]Ansel HC. Modern Pharmaceutics. 4th Ed,Marcel Dekker,2002[4]李亚琴,周建平. 药物制剂工程. 第1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多媒体教学)[基本内容]本章为绪论,其内容包括:工业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课程的定义与研究范围,药物剂型的分类及特点;药典、处方及GMP、GLP和GCP等重要概念与意义;药剂学的发展。
[基本要求]1、了解药剂学的发展;2、掌握工业药剂学及相关课程的定义与研究范围,药物剂型的分类;3、重点掌握工业药剂学及相关课程的定义与研究范围;4、熟悉药典、处方及GMP、GLP和GCP等重要概念与意义。
工业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

工业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名称:工业药剂学课程性质:专业实验面向专业:药物制剂专业实验指导教材名称:《工业药剂学实验指导》,教研室自编实验总学时:18学时一、前言《工业药剂学实验》是研究药物剂型的制备、质量评价和质量影响因素的一门实践性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药物普通剂型和新剂型的制备,质量评价方法和质量影响因素的考察,制剂新技术的训练。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熟悉质量评价方法;了解影响剂型质量的因素和考察方法。
加深对药物制剂、制剂新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实施方式实验采取指导教师讲述实验,指出实验的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并示范操作,然后由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内容的方式,力求达到锻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药剂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操作、各种剂型的典型制备工艺,并在完成基本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安排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与开放性实验,使学生自行完成从剂型选择到处方设计,制备工艺以及质量检查等,从而通过实验巩固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实验技能的锻炼。
三、实验学时分配表序号实验项目性质学时实验一片剂的制备及影响片剂质量因素的考察基础性实验 6验证性实验6 实验二软膏基质及不同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与设计性实验实验三包合物的制备及其验证验证性实验 6 合计18四、实验内容实验一片剂的制备及影响片剂质量因素的考察(6学时)[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制备工艺。
2.掌握片剂的质量检验方法。
3.熟悉片剂的常用辅料与用量。
4.熟悉旋转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1.碳酸氢钠片的制备。
2.片剂的包衣3.片剂不同崩解剂对片剂崩解时间的影响实验二软膏基质及不同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6学时)[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不同类型软膏基质和药物软膏的制备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业药剂学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Engineering Pharmaceutics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1.5
实验总学时:48小时实验周学时:3小时
开课院系所:药学院药物制剂实验室
开课对象:药物制剂专业三年级学生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工业药剂学是药物制剂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工业药剂学实验课是工业药剂学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工业药剂学实验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熟练的分析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和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
通过基本操作训练,获得较强的从事药物制剂制备工作的能力,正确掌握常用制剂技术的规范化操作,通过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训练,模拟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运用理论及相关基础与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药物新制剂研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1稳定性试验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药物的稳定性3
2 注射剂的制备
(设计性实验)
设计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完成
制备
3
3片剂及包衣片的制备(1)
(综合实验)
制备维生素C片剂并进行薄膜包衣,所制备的维
生素C片剂将可用于后续的质量分析实验研究
3
4片剂及包衣片的制备(2)
(综合实验)
制备维生素C片剂并进行薄膜包衣,所制备的维
生素C片剂将可用于后续的质量分析实验研究
3
5 液体制剂的制备(1)
(综合实验)制备溶液剂与混悬剂,并考察处方因素对混悬剂
稳定性的影响
3
6 液体制剂的制备(2)
(综合实验)通过不同的工艺制备乳剂,乳剂类型的鉴别,最
适合的乳化剂HLB值考察
3
7 包合物的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考察 3
8 软膏的制备
(设计性实验)制备不同基质类型的水杨酸软膏,并考察基质类
型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3
9 经皮渗透试验用单室扩散池考察水杨酸 3
10 膜剂与栓剂的制备 涂膜法制备膜剂、制备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3
的栓剂
11 微囊与微球的制备 分别通过复凝聚法和加热固化法制备微囊与微球 3
12 缓释胶囊剂的制备 制备溶蚀性骨架缓释颗粒,填充胶囊 3
13 缓释胶囊剂的体外评价 缓释胶囊的释放度试验 3
14 脂质体的制备 注入法制备脂质体,观察脂质体的结构 3
15 浸出制剂的制备 渗漉法提取药材有效成分,喷雾干燥 3
16 实验考查 3
三、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1.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2.开展小组讨论、交流。
3.每次课前布置实验预习内容,实验前进行课堂提问,实验后书写的实验报告中要求对实验进行讨论。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陆彬主编,药剂学实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主要参考书:药物制剂注解;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五、考试要求:考查。